朱元璋是明朝开国皇帝,在他去世之后,皇位传给了孙子朱允炆,也就是建文帝。建文帝朱允炆在位四年皇位,随后靖难之役,皇位被叔叔朱棣夺取。
能从正统继承人手中夺取皇位,以地方战胜中央,朱棣的能力毋庸置疑。而他又是朱元璋的亲子,为何朱元璋不传位给能干的儿子朱棣,而要隔一辈传位给孙子朱允炆呢?
后世有人分析,这是因为朱元璋想要立下继位原则,以期杜绝日后子孙在皇位继承上的各种纷争,确保江山永固。这也许是一方面原因,但绝不是全部。个人认为,这也许是因为朱元璋极强的掌控欲。
朱元璋打下江山之后,就立自己的嫡长子朱标为太子。此后朱标成为朱元璋正式继承人,朱元璋送给他 仁 、 明 、 勤 、 断 四个字,让他帮助自己处理政事。
既然确立了太子,自然也就没有其他儿子什么事儿了,于是朱元璋就将其他儿子们都分封出去了。但可惜的是,朱元璋心里的完美继承人英年早逝,先他一步去世。这时候继承人位子空出,该由谁做呢?
不同于其他皇帝另选一个能干得宠的儿子,朱元璋最终将皇位传给了朱标的儿子朱允炆。首先朱允炆处于嫡系一脉,虽然母亲原先不是正妻,但后来得以扶正,所以朱允炆符合立嫡的原则。
其次朱允炆性格和脾气与朱标差不多,孝顺而又仁慈。朱标患病期间,朱允炆长期伺候病榻,昼夜不离,这么一干就是两年。朱标去世之后,因为守孝哀痛朱允炆身体消瘦,朱元璋还称赞: 而诚纯孝,顾不念我乎。
朱元璋建立了国家之后,为自己的后人铺好了路。他认为自己百年之后,国家需要的是一个守成的君主,所以选择了儒家推崇,有 仁 美誉的朱标,而不是战场上大杀地方,建立军功的朱棣。
朱标去世之后,想到的也是朱允炆而不是朱棣。朱允炆曾上书劝说朱元璋修改了《大明律》许多苛刻的酷刑,这让许多大臣十分欣慰,所以支持朱允炆上位,远远高于支持朱棣。
另外一方面,朱元璋认为自己选择孙子继位,儿子们就都没什么好说的,就会共同辅佐自己的孙子,得以君臣相得,千秋万代。
虽然自己的继承人看起来温和,但是自己还在,一定能让国家顺遂继承。他害怕老功臣们特别是大将功高震主,所以他给后继者铺路,才有了后来的大杀功臣,血流如海。
但是他没有想到,问题最后还是出在了自己的儿子方面。为了保证自己的权利,朱棣等藩王最终还是联合起来,反抗建文帝统治,最终三年国家内乱,重新确立了皇位传序。
若是朱元璋九泉之下得知,是否想过不如干脆传位给朱棣,还少了那么多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