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色葱茏,烟水渺茫,大小二孤山,耸立江水中央。
崖高险绝,猿鸟不度,乔木破空。
有客舟从那里而来,桨声流水间船身抑扬。
沙滩平坦,微风徐来,望客不见,唯浪涌船高,孤山低首,此起彼伏。
两山如发髻屹立,正对江水之境,二美梳弄新妆。
船中商贾,切莫轻佻,小姑前年,已嫁彭郎。
【赏析一】
这首题画诗,是宋神宗元丰元年(l078)苏轼任徐州(今属江苏)知州时创作的。题中李思训,唐代著名画家,官至左〔一作右)武卫大将军,世称李将军。他的山水画多以青绿胜,明代画论家董其昌说他是山水画 北宗 的创始人。
宋代《宣和画谱》评其画: 皆超绝,尤工山石林泉,笔格遒劲,得湍濑潺湲、烟霞缥缈难写之状。 可见他的着色山水画同王维的水墨写意山水也有相似之处,都重视意境创造,使画中有诗。苏轼题咏的这幅《长江绝岛图》早己不存,今存《江帆楼阁图》是青绿山水,颇有郁勃、恢宏的盛唐气象,相传是李思训墨宝。
【赏析二】
李思训是中国 北宗 山水画的创始人。他曾在江都(今属江苏扬州)、益州(州治在今四川成都)做过官,一路上,长江风景是他亲身观赏过的,此画即使不是对景写生,画中景色也是经过画家灵敏的眼光取得了印象的,和向壁虚构和对前人山水的临摹不同。诗中所叙的 大孤小孤 在江西境内,两山遥遥相对。 崖崩 两句,极写山势险峻,乔木苍然,是为画面最惹眼的中心。 客舟 以下四句,写画中小船,直如诗人身在画境之中,忽闻棹歌,不觉船之骤至。更进一步,诗人俨然进入了小舟之中,亲自体会着船在江上低昂浮泛之势。诗人曾有《出颖口初见淮山是日至寿州》一诗,其颔联 长淮忽迷天远近,青山久与船低昂 ,和第七句 波平风软望不到 ,与这首诗的 沙平 两句,上下只改动了两个字,可见这两句是他舟行时亲身体会而获得的得意之句,重又用于这首题画诗上。至此,画面上所见的已完全写毕,照一般题画诗的惯例,应该是发表点评价,或对画上的景物发点感叹了,但苏轼却异军突起地用了一个特别的结束法,引入了有关画中风景的当地民间故事,使诗篇更加余音袅袅。
小孤山状如女子的发髻,故俗名髻山。小孤山又讹音作小姑山,山所在的附近江岸有澎浪矶,民间将 澎浪 谐转为 彭郎 ,说彭郎是小姑的夫婿。南唐时,陈致雍曾有请改大姑、小姑庙中妇女神像的奏疏,吴曾《能改斋漫录》载有此事,可见民间流传的神幻故事已定型为一种神祇的祀典。苏轼将江面和湖面喻为 晓镜 ,将大小孤山比作在晓镜里梳妆的女子的发髻,正是从民间故事而来。 舟中贾客 两句,与画中 客舟 呼应,遂使画中事物和民间故事融成一体,以当地的民间故事丰富了画境,实际上是对李思训作品的肯定。而这一肯定却不露痕迹。清人方东树《昭昧詹言》评此诗时,称其 神完气足,遒转空妙 。 空妙 的品评,对诗的结尾,恰切之至。
【赏析三】
这首诗构思缜密,章法严整,层次分明。依其诗意的进展,可分为三段。开头五句为第一段,描绘长江和绝岛,是对这幅画内容的总概括。 山苍苍,水茫茫 ,展现山色苍苍,水光茫茫,点明这是一幅青绿色的平远山水,而且画面浩淼空阔。 大孤小孤 ,指大孤山和小孤山。大孤山在江两九江市东南鄱阳湖中,四面洪涛,一峰独峙;小孤山在江西彭泽县北、安徽宿松县东南,屹立江中,与大孤山遥遥相对。苏轼说二山皆在 江中央 ,可知李思训所画的未必就是大小孤山,而是苏轼在观画中感到这两个绝岛的形状与位置同大小孤山相似,遂想象它们就是大小孤山,并以此展开诗的艺术构思,为诗的奇妙结尾埋下伏笔。 崖崩 两句具体描写 绝岛 即大小孤山,这是画面的中心。
这两座山四面环水,山势险峻,山上丛林茂密,一棵棵高大的乔木好像巨柱巍然耸立,直插云端。德国文艺理论家菜辛在《拉奥孔 论画与诗的界限》一书中说: 诗描绘物体,只通过运动去暗示。诗人的妙技在于把可以眼见的特征化为运动。 苏轼兼擅诗画,对诗画各自的艺术特长和局限有深刻的体会,因此他描绘长江上的这两个绝岛,不作静态的刻划,而是通过运动去暗示和展现。 崖崩 ,写山崖太陡峭而引发崩塌; 路绝 ,写山石滚落,堵塞了道路; 猿鸟去 ,写猿鸟惊惶四散,消失在深林中。 搀 (ch n),刺,插入,这个动词也赋子静穆的乔木以刺天的动态和气势。画幅上并没有猿鸟,但诗人不说 无猿鸟 而写 猿鸟去 ,仿佛他亲眼见到猿鸟纷纷逃进了密林,这是诗人灵心虚构、无中生有的妙笔。
【赏析四】
在这首题画诗中,苏轼还发挥了诗歌语言节奏感与音乐美的特长。诗题中虽无 歌 、 行 这类字眼,但我感到他是用七言歌行体来写这首题画诗的。
全篇十三句,有八个七言句,三个五言句,两个三言句。开篇是两个三言句,以下两段以一个五言句或两个五言句起头,这使诗歌具有活泼的民间歌谣风味,又是七言歌行以七言句为主,交织穿插三、五言句的常见体式。通首押声音清亮的下平声阳韵。诗人有意运用 苍苍 、 茫茫 、 峨峨 等叠字词, 抑扬 、 低昂 、 漫狂 等连绵词,还有 崖崩路绝 、 沙平风软 句中对仗,又重复 大孤小孤 、 孤山 、 小姑 等词,形成了流丽圆转、回环往复、舒缓起伏、悠扬和谐的声韵节奏。这恰好与客舟摇漾、山船俯仰的情景相适应,使诗歌的境界美与音乐美完美统一。清人方东树称赞此诗: 神完气足,遒转空妙。
【赏析五】
画面上的景物己写完,无声的静态画境己转化为有声的动态诗境。按照一般题画诗的作法,诗人或对画中情景加以赞美,或对画家与画作发表评论,诗即可完满收结。大诗人苏轼却妙脱蹊径,迥生慧心。他利用有关大小孤山的民间传说,挥毫落纸如云烟,写下诗的第三段,开拓出一个奇丽浪漫、谐趣盎然的新境界。峨峨,高耸貌。烟鬟,女子发髻。晓镜,早晨照的明镜。贾(gǔ)客,商人。小姑,即小孤山。彭郎,即澎浪矶。欧阳修《归田录》卷2载: 江南有大小孤山,在江水中,疑然独立,而世俗转 孤 为 姑 。江侧有一石矶,谓之澎浪矶,遂转为彭郎矶。云彭郎者,小姑婿也。 这四句诗说:大小孤山的峰峦,在水雾缭绕之中,宛若两个女子高耸的发髻。看,她们在早晨照着明净如镜的江面梳理新妆呢。船上的客商,你的举止不要太轻狂了,美丽的小姑早就心有所属,她在前年己嫁给了英俊的彭郎。前二句,诗人妙以女子发髻比喻二山之峰峦,以镜喻水面,又以女子晨起对镜梳妆形容江中二山。结尾两句,更把比喻、拟人、谐音双关等表现手法融于一炉,根据小姑嫁彭郎的民间故事戏为谐语。于是,诗人对祖国如画江山的深清赞美,对李思训绘画作品的高度评价,也就含蓄风趣地自然流露出来。
从诗歌意境创造的角度来看,诗的第三段是从前二段写实的基础上恣发奇想、凭虚营构的。 峨峨两烟鬟 与 小姑 ,同 大孤小孤 首尾呼应: 舟中贾客 也与 客舟 上下承接,使诗的意境完整浑成。清人纪昀赞扬此诗 绰有兴致 ,却贬斥 末二句佻而无味,遂似市井恶少语,殊非大雅所宜 (《纪评苏诗》卷17)。这位纪老夫子貌似高雅,但这几句话已暴露出他偏狭、保守、酸腐的审美趣味。提倡性灵说的袁枚评: 小姑嫁彭郎 ,东坡谐语也。然坐实说,亦趣。 (《随园诗话》卷16)主张诗歌要有 细肌密理 的翁方纲说: 小姑 即上 与船低昂 之山也,不就俚语寻路打诨,何以出场乎?况又极现成,极自然,缭绕萦回,神光离合,假而疑真,所以复而愈妙也。 (《石洲诗话》卷3)袁氏肯定 小姑嫁彭郎 句的谐趣,翁氏对此句之妙作了美妙的赏析,笔者十分赞同。
分页: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