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名人故事

“坐上别愁君未见,归来欲断无肠。殷勤且更尽离觞。”苏轼《临江仙·送王缄》原文翻译与赏析

2020-12-28 23:46:52

名人故事

“坐上别愁君未见,归来欲断无肠。殷勤且更尽离觞。”苏轼《临江仙·送王缄》原文翻译与赏析 小故事网 时间:2016-08-10 临江仙(苏轼)
【译文】

忘掉了成都那些事儿已经有十多年了,但是因为你的到来,使我不得不再三思念。今日送别,请你将我的伤心之泪带回家乡,洒向江头一吊。我又何尝不知道故乡的好啊,自己飘零已久,赋归无日,自成天涯孤凉客。哪里悲凉的愁绪你不会知道,早已被我吟断的衷肠已不会再过分伤愁。今日殷勤给你送上离别的酒宴,希望你能尽兴。我的身躯就好像传舍一样辗转流离,何处才能是我的家乡啊!


【赏析一】

此词将送别的惆怅、悼亡的悲痛、政治的失意、乡思的愁闷交织一起,表达了词人极度伤感悲苦的心绪。

词的上片写悲苦的由来、发展和不能自己的情状,下片写送别的情怀及内心的自我排遣。

临江仙


【赏析二】

开头两句 忘却成都来十载,因君未免思量 ,写的是作者十年来对亡妻的彻骨相思。苏轼爱妻王弗自至和元年(1054)嫁到苏家以后,一直很细心地照顾着丈夫的生活。苏轼于婚后五年开始宦游生涯,王弗便苏轼身边充当贤内助。苏轼性格豪爽,毫无防人之心,王弗有时还要提醒丈夫提防那些惯于逢迎的所谓 朋友 ,夫妻感情极为深笃。不料到治平二年(1065),王弗突然染病身亡,年仅二十六岁。这对苏轼来说,打击非常之大。为了摆脱悲痛的缠绕,他只好努力设法 忘却 过去的一切。而大凡人之至情,越是要 忘却 ,越是不易忘却。从王弗归葬眉山至妻弟王缄到钱塘看望苏轼,其间相隔正好 十载 ,这 十载 苏轼没有一年不想念王弗。 忘却 所起的作用不过是把纷繁堆积的难以忍受的悲痛,化为长久的有节制的悲痛而已。但是王缄的到来,一下子勾起了往日的回忆;日渐平复的感情创伤重又陷入了极度的痛楚之中。 凭将清泪洒江阳 ,凭,凭仗,烦请。这句的意思是:今日送别,请你将我伤心之泪带回家乡,洒向江头一吊。王缄此来,与苏轼盘桓数日,苏轼得知 故山好 ,自感宽慰,但又觉得自己宦迹飘零,赋归无日,成为天涯孤客,于是,不禁悲从中来。所谓 悲凉 ,意蕴颇丰。苏轼当时因为与变法派政见不合而被迫到杭州任通判,内心本来就有一种压抑、孤独之感,眼下与乡愁、旅思及丧妻之痛搅混一起,其心情之坏,更是莫可名状了。

过片 坐上别愁君未见,归来欲断无肠 ,切入送别的词旨。毋庸置疑,王缄的到来,苏轼悲凉的感情中多少增添了几分暖意,而现王缄又要匆匆离去,作者自然感到难以为怀了,于是国忧、乡思、家恨,统统融进了 别愁 之中,从而使这别愁的分量更有千钧之重。 归来欲断无肠 ,是说这次相见之前及相见之后,愁肠皆已断尽,以后虽再遇伤心之事,亦已无肠可断了。 殷勤且更尽离觞 一句,意借酒浇愁,排遣离怀,而无可奈何之意,亦见于言表。

结尾两句,苏轼吐露将整个人生一切看破之意。《汉书。盖宽饶传》云: 富贵无常,忽则易人。此如传舍,阅人多矣。 本词 此身如传舍 一句借用上述典故而略加变通,以寓 人生如寄 之意。又《列子人,则生人为行人矣。行而不知归,失家者也。 歇拍 何处是吾乡 暗用其意。对此,顾随评曰: 人有丧其爱子者,既哭之痛,不能自堪,遂引石孝友》西江月《词句,指其子之棺而詈之曰: 譬似当初没你。 常人闻之,或谓其彻悟,识者闻之,以为悲痛之极致也。此词结尾二句与此正同。


【赏析三】

故乡的一切都还安好,唯独不解孤身为客的我在此有多么的凄楚悲凉。作别之时,却要极力地掩饰那份离别的愁绪,其实不知多少个月夜,多少份相思,早已将寸肠愁断,以至现在无肠可断。

正如那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一样,唯一能忘却这份折磨的办法就是一杯又一杯的豪饮,将那份由你带来的离情别绪都斟于那杯盅之中,一并饮了去,却又回到了心中,如此倾了饮,饮了斟,无休无止,恍惚间,怎知身置何处,更不知今生应该归向何处!漂泊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了漂泊的方向。离别并不凄楚,最凄楚的莫过于相聚无望。故乡,就是一个魂牵梦萦的地方,失却了她的方向,只能是与孤独一起飘荡。

临江仙


【赏析四】

王缄是苏轼的内弟,也就是王弗的弟弟。此词作于熙宁七年秋冬之间,与那著名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所作时间很近,《江》作于熙宁八年(1075年)。

十载的岁月,无法淡化的思念,并非因君才有,只是因君有个情感的缺口。仕途、客居的劳顿,也许可以使得满面灰尘,无暇梳理内心的凄凉,而今正值君的到来,牵扯出无尽的清泪,却也只能随江而去。


【赏析五】

(1037 1101)著名文学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公元1057年(宋仁宗嘉祐二年)与弟苏辙同登进士,授福昌县主簿、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召直史馆。公元1079年(神宗元丰二年)知湖州时,以讪谤系御史台狱,次年贬黄州团练使,筑室于东坡,自号东坡居士。公元1086年(哲宗元祐元年)还朝,为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知制诰。公元1094年(绍圣元年),又被劾奏讥斥先朝,远贬惠州、儋州。公元1100年(元符三年),始被召北归,次年卒于常州。

苏轼诗、词、文、书、画皆工,是继欧阳修之后北宋文坛的领袖人物。词存三百四十多首,具有广阔的社会内容,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精神,扩大到词的领域,扫除了晚唐五代以来的传统词风,开创了与婉约派并立的豪放派,扩大了词的题材,丰富了词的意境,冲破了诗庄词媚的界限,对词的革新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作品今存《东坡全集》一百十五卷。词有《东坡乐府》等。

分页:1 2 3

    

上一篇:“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     

下一篇:“鱼翻藻鉴,鹭点烟汀。过沙溪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