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快到了,回顾2017年自己确实有了比较大的改变,但是内心的焦虑感依旧很强烈,给自己一个小目标,2018年学习如何提高行动力,用实践来缓解焦虑,影响更多共同成长的小伙伴。
1.
怎么办,
2018年要到了,
我的年终总结还没写,
我的年度计划和预算还没做,
我的年初计划和指标似乎只完成了一半,
。。。。。。
此时的你是否想来个“葛优瘫”,想静静。
我想,这经常是大部分人的常态,我们每天在这些紧急迫切的工作中奔波劳碌,却从来没有时间停下来想想,到底发生了什么,我们好像疲于应付各种紧急事件,永远在焦虑和恐惧的折磨下,日复一日地过着循环往复的生活。
正如那个公式,忙=心亡=心累
但是再累,老板还是说,
怎么办,
我还没给你涨工资。
2.
最近经常听到这样一句话,
2018年的新年计划就是搞定2017年那些原定2016年的安排,不为别的,只为兑现2015年时要完成2014年计划的承诺。
这句话听起来挺有意思的,但是每次读到都隐隐感觉到一丝无奈和沮丧。
朋友A一直是我比较钦佩的人,行动力极强,是那种在别人还在踌躇不前的时候,他就已经跑到百米开外的人,但是最近和他吃饭,偶然间才发现原来他以前是一个严重的拖延症患者,并差点因为拖延症被公司开除。
之前公司安排了一个比较重要的项目让他跟进,这其实是看重他做事细心谨慎,认真负责。但是由于从来没有接触过这么大的项目,他彻底懵逼了,不知所措。
虽然他知道这是个表现自身能力和价值的机会,也是升职加薪的契机,但是真正动手之后,才发现并没有想象中那么轻松,对他自身能力的挑战性非常大。
当时,据他自己描述,压力非常大,晚上经常睡不着觉。但是偏偏在这个时候,他的拖延症发作了,虽然知道项目任务繁重而且迫在眉睫,但是却不知从何入手,每天做的只是无关紧要的小事,最终项目被竞争对手抢走,也因此公司损失了上百万的订单。
他也差点引咎辞职,从那以后他沉寂了很长一段时间,度过了沮丧抑郁的低谷,直到最近才慢慢走了出来。
可见,拖延不仅对个人的危害很大,对集体的利益危害也是不容忽视的。
3.
那么拖延是怎么产生的呢?
可能会有以下几点原因
首先,在大多数时候,拖延症往往是在对任务感到恐惧时产生的,正如研究拖延症的专家丽塔·埃所说的那样:
对一项任务的恐惧会比这项任务本身消耗更多的时间和能量。
而消耗能量的本质上就是消耗我们的意志力,意志力对于一个人来说是非常有限的,消耗的越多,我们就越难以获得能量去做该做的事情。
其次,在这个社会中,我们很难具备抗扰力。现实生活中的诱惑实在太多,你可以用心留意一下,你一天使用手机的次数和时间,大部分时候,我们经常是刷一刷微博、朋友圈,一个晚上就过去了。
最可怕的是这样的诱惑会让你上瘾,你要明白人类的大脑遵循的是快乐至上原则,怎么舒服怎么来,一旦你上瘾了,就会形成一种习惯,也就是说哪天不刷手机,你就会浑身难受。
最后就是在大部分时候,我们对自己的目标根本就没有重视过。我们列了那么多年度计划,但是当我们写下来之后,又拿出来看了几次?
也许在我们无限期拖延的背后,隐藏着一种自卑:那就是我们压根儿就不相信我们会达成,所以索性就不如不做。
4.
最后,上点干货,如何去克服拖延症呢?
一句话:对症下药。
1)如果你对目标感到恐惧,不知道如何完成,不妨花点时间来将目标进行细分,细分成一个又一个的小目标,其实我们经常好高骛远,但是却忘记了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大道至简,你要做的仅仅只是贯彻“时间+下一步计划”这个行为。
什么意思?
就是在目标细分之后,你可以马上找到离你最近的那一步,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关注当下,把能力聚焦在当下,这样才能良好地保存你的意志力。
2)如果你不具备抗扰力,那么最简单的做法就是:
离开家,走出去,去最有学习环境的场所,比如:图书馆、自修室。
3)如果你不够自信的话,那对不起,我也很难帮到你。因为你的自信不会因为我在这里说了几个大道理,讲了几句心灵鸡汤,就马上建立起来。
它是一种无条件相信自己的力量,不过幸运的是,至少自信是可以培养:
不妨用第一种方法,先设定一个小目标,比如:每天5分钟看书,坚持1周,看看能不做到,这样的小目标完成的多了,你慢慢就能建立起自信心了。
另外还有一个方法,就是将目标具象化。那怎么做呢?
就是把目标和执行结合起来,建议用思维导图,把目标转化为一步步的行动计划,这是我之前做的变现管道计划(当然没有TIME LIMIT是致命伤,大家一定要设置好每个事件的期限,不然就会无限期拖延)
通过这样的计划,我们可以明确要做哪些事情,破除对未知的恐惧,更便于我们找到自信心。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