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生感悟

寒门出贵子的原因是因为贫穷吗?_人生感悟_格言网

2020-12-28 23:46:52

人生感悟

公众号

每年只要是有家里很困难的学生考上了重点大学时,总会有新闻去大肆的报道,都说是因为贫穷激起了孩子们的斗志,但是主要原因不是应该在老师和家长的教育上吗,一起随小编来看这篇文章吧。

最近,一篇名为《河北女孩707分考入北大,一篇“感谢贫穷”看哭了所有人》的文章悄悄火了起来。寒门出贵子几乎是每年高考之后必热的话题。

真的是因为寒门,才出了贵子吗?从很多报道,甚至是我身边的例子,似乎确实如此。

我有个同学,父母依靠家里仅有的一亩三分田维持日常开销以及他和妹妹二人上学的费用。家境贫寒,但父母都是勤恳恳的老实人,一辈子辛辛苦苦地在田间劳作,从无怨言。

我这位同学也从小就表现出刻苦用功的超凡意志。课上,你看不到他耍宝搞小动作,课件,你也看不到他和同学追逐打闹。每次学期中,其他同学还在为数学老师新布置的章节作业愁眉不展,他已经将整本书的课后习题都做完了。三年级的时候,有一次我意外地发现他在做五年级的数学题。

高中的时候,这位同学和我依然同校,但已经不在一个班上。因为家隔得近,我在学校对他比较关注。

大概是在高二的时候,我听到我们班上的男孩子说他在宿舍给别的男孩洗衣服,一次两块钱。说这个消息的同学并没有嘲笑的意思,而我却听得心酸。内心十分清楚,一直以来,他的生活都非常艰苦,在学校不仅吃不好穿不暖,放假回家还要帮家里在田间干活。在学习上,他像对待地里的庄稼一样,从来不含糊,肯下功夫,肯费脑子。

高三的时候,在我们这所普通高中,班上的学生两极分化非常严重。刻苦用功的孩子,依然孜孜不倦地学习,厌学的孩子几乎都已经自我放弃了,班风无一例外的糟糕。这个时候,在理科班级,我这位同学却突然像一刻乍起的明星一样闪亮登场了。每一次考试,无论大考还是小考,他几乎都霸占着年级第一的名次,他的大名在每一个班级口口相传,他的事迹也越传越神奇。

他的班主任知道他家里穷,特意用自己私人的钱给他设立了一个班级奖学金。高考,他果然不负众望,在这所应届生考取率不高的学校,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了一所重点大学。

如今,这位同学在南京一家知名企业上班。生活不再困顿,但他依然保持着奋斗的状态。

我家附近的另外一个孩子和我这位同学有着非常相似的家庭环境,学习经历也很相似。去年也从我们家乡最好的重点高中考进了一所重点大学。

这样看来,寒门出贵子似乎是铁的定律了。但我不禁要问,我读书的时候,班上那么多穷人,有些同学家里比我这位同学还穷,怎么没见他们有什么为人称道的学习经历呢?而且,当我们在热烈得称颂这两位寒门出来的孩子在学业上取得的成绩的时候,忽视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这两个孩子的家长都是勤勤恳恳的庄稼人,品格坚毅,办事实在,认为地里的庄稼能收一斤,就绝对不会让它出产九两。长辈的优良品质顺利地传承至下一代,造就了后辈在学业上的成功。

寒门出贵子的观念是真正的寒门人士的一种自我安慰。让这些寒门学子成功的不是贫穷本身,而是他们不向困难低头的顽强不屈的可贵品质。

寒门出贵子是一个小概率事件,但这样的小概率事件总能抓住眼球,打动人心。在很多人看来,孩子在优越的环境里学有所成,那是理所应当的结果,而在逆境中成才,才是超越了正常人的意志,才值得为人称颂。

事实上,无论富裕人家的孩子,还是贫困人家的孩子,要学有所成,都要付出艰辛的努力。

当我看了这位以707分考取了北大的孩子写的《感谢贫穷》这篇文章时,我觉得她真正要表达的意思并不是要去感谢贫穷的生活,而是要感谢在窘迫的环境里,依然努力坚持让她们姐弟完成学业的母亲。因为母亲的坚持和不辞劳苦,让他们认识到了学习的可贵。也是母亲这种任劳任怨的精神让他们在学习上有了一个勤恳务实的态度。

贫穷,是谁都不愿意拥有的状态。在中国,很多人孜孜不倦地努力,就是想脱离贫穷,或者让自己的孩子脱离贫穷。

我的父母在我年幼的时候就经常教导我说:“要好好读书啊,不好好读书以后就要回来放牛,种庄稼。”对于很多人来说,学习是脱离贫困的最直接甚至是唯一的途径。

我高中的班主任也曾对我们班上的所有女孩子说过这样一句话:“现在如果不好好学习,你们现在看到的在田间劳作,在家里喂猪的母亲就是你们将来的样子。”

无论如何标榜贫穷对于学习的动力,我们能看到的从贫穷的环境里通过学习脱颖而出的学子毕竟是少数。在优渥的环境里取得学业上成功的例子要比寒门里多得多,只是这些例子带给人们的鼓舞远远不及寒门出贵子的事例,所以被人们选择性地忽略了。

农村里有个现象,那就是教师的孩子大都学习不错。不是因为教师家里的经济条件好,而是因为,相对于大字不识的农村家庭,身为教师的父母更注重从小对孩子的教育,尤其是在学习态度上。外在环境从来不是影响孩子学习积极性的主要因素,父母,老师,周围人优良的言传身教,才是寒门出贵子的真正原因。

    

上一篇:九个故事,胜过你读的所有微信文     

下一篇:我们需要感谢的是那个不放弃的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