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生感悟

一个优等生悲催命运带给我们的启示_格言网

2020-12-28 23:46:52

人生感悟

近日阅读,一个关于优等生高考前疯癫的悲剧引发了我的思考。这个孩子的母亲莲尘痛心疾首,留下了悔恨的眼泪。孩子走到这一步,缘于家长期望值过高、望女成凤的精英教育,应该引起所有家长的警醒。

这是个真实的故事:莲尘天生性格强势,不甘心自己的女儿学习成绩落后于人。工作之余,一心扑在女儿的教育上,除了要学好课本知识,还要求孩子学习各种特长。她天天逼迫孩子弹钢琴、练书法、学英语。双休日、寒暑假的日程更是排得满满的。母女俩整天像个陀螺似得连轴转,没有任何喘息的机会和自由的空间。女儿也很争气,从幼儿园,小学,中学,一路走来,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成为了人见人爱的标准的“优等生”。然而谁会想到,“天有不测风云”,高考前夕的女儿绷紧的高压弦竟然断裂,整天处于混沌疯癫的状态之中。痛心欲绝的莲尘寸步不离地陪女儿到全国各地散心求医,可病情时好时坏,没有起色。莲尘的丈夫见女儿救治无望,妻子怨声载道,一气之下竟然变卖了苦心经营十二年的医药公司,远走他乡,杳无音讯……

一个如此要强的母亲,却面临着丈夫远走、女儿疯癫的不堪生活,原本一个幸福的家庭,如今布满了阴风凄雨,教训是惨痛的。更为可怜的是那个曾是优等生的女儿,一生的前程毁于一旦。家长争强好胜的教育理念害了女儿,害了家庭,使我们不得不直面家教思想落伍的悲催,从而应该去拥抱新家教理念的阳光雨露。以下是我思悟的几点启示,一起探讨和共勉。

首先,家长要懂得“做个中等生,挺好”。案例警醒家长,不要崇尚精英教育,教育莫强求。孩子学习成绩固然重要,但孩子做人做事和心理健康更为重要。孩子做个中等生,就很好,既不像优等生那样出类拔萃,要整天苦读,身心疲惫,也不会像“差等生”那样沦于下层,脱离队伍,面临淘汰。学习是顺其自然的事情,孩子只要尽力了,就行了,何必非要争第一呢?更何况,孩子的学习压力小了,自然有空间去发展自己的爱好和特长,家长也不用那么累心累力,真是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家长可教育孩子:做第一名难受,做最后一名难堪,只要你始终保持在中游就行了。这也符合中国的中庸之道:中庸不平庸。家长平和的心态,相反能放松孩子的心情,使他没有心理压力,也许能收获到“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意外惊喜。学生求学只是人生的一个阶段,不一定非要卓尔不群,做个中等生,健康成长,真的挺好!

其次,家长到明白“优等生并非都有前途”。多少“高考状元”的优等生,踏上社会以后,由于从小只会“死读书”,而忽略了生活的基本技能,甚至不懂得感恩回报,从而业绩平平,一生没有大的作为。更有甚者,读书读到高层次了,心理却发生了扭曲,有嫉贤妒能伤害同学的,有不思回报刀捅母亲的,有不堪压力跳楼自尽的,有自私自利走上犯罪的……现实生活中这样的案例数不胜数,每每让我们触目惊心。父母一定要明白:没必要让孩子站在人生的塔尖上看风景,孩子能体验人生旅途的快乐比什么都重要。不要小瞧了中等生,昔日的默默无闻并不能阻止他们将来的一鸣惊人。我有一个叫郭建的初中同学,学习平平,高中没念完,却有经商头脑,开了“康爱眼科医院”和“东科氧业集团”两个公司,现在成为了拥有上亿资产的企业家。我们这些曾经的优等生与他的事业发展无法相提并论,只能望而兴叹了。

其三,家长要理解“过度开发不利于发展”。有很多的教育专家倡议学生别考满分,这是因为知识能力的过度开发会抑制人的其他能力的发展。保持第一要用掉孩子太多的精力,要争一百分要下好几倍的努力,训练得非常熟练才能不出一点差错。这需要浪费很多的时间和心血,相当于土地要重复地施十遍化肥,最后学生的创造力都被磨灭了。我们常听说“第十名”现象,说的是孩子保持在十名左右就相当好了,有许多小学期间前几名的尖子生在升入初中、高中、大学后会“淡出”优秀行列,而许多十名左右的孩子在后来的学习和工作中表现出色,大有作为。所以说,原生态的学习考个七八十分就很好,家长没有必要在满分和第一上较劲,更不能不达目的誓不罢休,恶语冷讽,拳脚相加。实际上大多数品学兼优的孩子并非父母“逼”出来的,这与孩子的学习兴趣、学习方法、智力水平、道德天性有关。只有内驱力启动开了,孩子才能热爱学习,与优秀相伴前行。

其四,家长要学会“关注孩子心灵的成长”。孩子成长的路上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烦恼,作家长的只有静下心来跟孩子交流,去关心孩子的内心想法和思虑,及时给孩子送去抵抗风雨的心灵雨伞,送去温暖和关怀,指明发展的方向,才能让孩子树立信心,走向希望。我的女儿从小学到初中学习成绩一直中游,但孩子很懂事,乐观,开朗,充满爱心,我们就很知足了。她喜欢艺术,舞蹈和钢琴从小就开始学习,三年级又要学古筝,我们满足了孩子的兴趣追求,她也很争气,在初三时考取了古筝十级证书。但孩子在考入高中一个月后,我发现了她的忧虑。原来她文化学习已经很努力了,可是月考成绩在重点班里仍是倒数,为此孩子为将来能否考个好文化大学而忧心重重。我通过一次细心的交流,帮孩子走出了心灵阴霾。我们达成共识,毅然决定让女儿考艺术院校,然后给女儿转学到了牟平育英艺术中学,最终考入了山东艺术学院古筝表演专业,现在成为了一名幸福的古筝教师。如果当初,我不能及时帮助女儿选择方向,她可能就不是现在的状况了。女儿现在谈起考学之事还感恩不已。所以家长要通过春风化雨的教育,真正走进孩子的心灵,做孩子的引路人,而不是包办者。

世界上没有两片一样的叶子,孩子的个性千差万别,教育方法没有固定的成功模式。只有针对自己孩子的特点,认真汲取和综合别人成功教育的经验和精华,拥抱淡然的、平和的、人文的、先进的家教理念,让教育真正走进孩子的心灵,找到适合自己孩子发展的方向,孩子们就一定不会让父母失望的。无论孩子将来做什么工作,只要他能健康长大、快乐平安、懂得感恩就是父母最大的欣慰和幸福。(来源)

    

上一篇:希望我们都不要忘记绽放自己的笑     

下一篇:能真说服自己幸福,那就是真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