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赴荆南,寄别李剑州
[唐] 杜甫
使君高义驱今古,寥落三年坐剑州。
但见文翁能化俗,焉知李广未封侯。
路经滟滪双蓬鬓,天入沧浪一钓舟。
戎马相逢更何日,春风回首仲宣楼。 此诗作于公元七六三年。从诗看,知李剑州当时任剑州刺史,是位有才能而未被朝廷重用的地方官。前一年,杜甫到过那里,和他有交往。这年,杜甫曾经准备离蜀东行,写了这诗寄给他。
律诗受到声律和对仗的束缚,容易流于板滞平衍,萎弱拖沓,正如刘熙载所说:“声谐语俪,往往易工而难化。”(《艺概·诗概》)而这首七律写得纵横排奡,转掉自如,句句提得起,处处打得通,而在拿掷飞腾之中,又能见出精细的脉络。
诗的前半篇写李,热情地歌颂了他“能化俗”的政绩,为他的“未封侯”而鸣不平。诗从“高义”和“寥落”生发出这两层意思,使人对他那沉沦州郡的坎坷遭遇,更深为惋惜。“文翁”和“李广”,用的是两个典故。文翁政绩流传蜀中,用以比拟李之官剑州刺史;未封侯的李广,则和李同姓。典故用得非常贴切,然而也仅仅贴切而已。可是在“文翁能化俗”的上面加上个“但见”,在“李广未封侯”的上面加上个“焉知”,“但见”和“焉知”,一呼一应,一开一阖,运之以动荡之笔,精神顿出,有如画龙点晴,立即破壁飞去。不仅如此,在历史上,李度对自己屡立战功而未得封侯,是时刻耿耿于怀,终身为恨事的。这里却推开来,说“焉知李广未封侯”,这就改造了旧典,注入了新义,提高了诗的思想性。从这里,可以看出杜甫是怎样把七言歌行中纵横挥斥的笔意,创造性地运用、融化于律体之中。在杜甫歌行里象“但觉高歌有鬼神,焉知饿死填沟壑”(《醉时歌》)之类的句子,和这不正是波澜莫二吗?
下半篇叙身世之感,离别之情,境界更大,感慨更深。诗人完全从空际着笔,写的是意想中的自己“将赴荆南”的情景。
“路经滟滪”,见瞿塘风涛之险恶;“天入沧浪”,见江汉烟波之浩渺。这是他赴荆南途中所经之地。在这里,诗人并未诉说其迟暮飘零之感,而是以“一钓舟”和“沧浪”,“双蓬鬓”和“滟滪”相对照,构成鲜明的形象,展示出一幅扁舟出峡图。倘若说,这是诗中之画,那么借用杜甫自己的另外两句诗,“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登岳阳楼》)来说明画意,是颇为确切的了。
到了荆南以后又将怎样呢?尾联用“仲宣楼”轻轻点出。诗人清楚地意识到自己所处的时代和命运,即使到了那里,也还是和当年避难荆州的王粲一样,仍然作客依人,托身无所。而在此时,回望蜀中,怀念故人,想到兵戈阻隔,相见无期,那就会更加四顾苍茫,百端交集了。
全诗由李写到自己,再由自己的离别之情,一笔兜回到李,脉络贯通,而起结转折,关合无痕。杜甫这类的诗,往往劈空而来,一起既挺拔而又沉重,有笼罩全篇的气势。写到第四句,似乎要说的话都已说完,可是到了五、六两句,忽然又转换一个新的意思,开出一个新的境界,喷薄出更为汹涌、更为壮阔的波澜。然而它又不是一泻无余;收束处,总是荡漾萦回,和篇首遥相照映,显得气固神完,而情韵不匮,耐人寻味。
作为杜甫七律风格的其本特征,是他能在尽幅之中,运之以磅礴飞动的气势;而这磅礴飞动的气势,又是和精密平整的诗律水乳交融地结合在一起的。所以“工而能化”,“中律而不为律缚”。从这诗,便可窥见其一斑。
(马茂元)
------------------------------------------------
【鹤注】公宝应元年至广德二年三月,游绵、梓、阆。其在梓、阆,屡欲出峡,以严武再镇成都,遂不果行。此诗当在广德二年春作。胡三省曰:剑州治普安,汉之梓潼县也。《唐书》:剑州普安郡,属剑南道。【邵注】剑州在阆州北,即今保宁府。
使君高义驱今古①,寥落三年坐剑州②。但见文翁能化俗③,焉知李广未封侯④。路经滟滪双蓬鬓⑤,天入沧浪一钓舟⑥。戎马相逢更何日⑦,春风回首仲宣楼⑧。
(上四寄李剑州,下四将赴荆南。能化蜀,承剑州。此引太守事。未封侯,承流落。此用同姓人。滟滪、沧浪,自夔适荆之地。双鬓伤老,一舟言贫。江楼回首,到荆而思蜀交,仍与高义相关。)
①【邵注】唐制,刺史行部,纠察郡县,与绣衣同,称使君,《后汉·郭伋传》:闻使君到,喜,故来迎。《史记》:秦王遗平原君书曰:“寡人闻君之高义。”黄生注:驱今古,今与古并驱也。②鹤曰:诗云“寥落三年”,唐刺史盖以三年为任也。陶潜诗:“寥落将赊迟。”③《汉·循吏传》:文翁为蜀郡守,修起学宫于成都市中,吏民大化,蜀地学于京师者比齐鲁焉。《西溪丛语》:张崇文《历代小志》云:文翁,名党,字仲翁,景帝时为蜀郡太守。今《汉书》不载其名。④《史记·李广传》:广尝与望气者王朔燕语,曰:“自汉击匈奴,广未尝不在,然无尺寸功以得封邑,岂吾相不当侯耶?”周王褒诗:“将军百战未封侯。”⑤滟滪堆,在瞿塘峡口。鲍照诗:“蓬鬓衰颜不复妆。”⑥《禹贡》:“.家导漾,东流为汉,又东为沧浪之水。”杨德周曰:武当县有川曰沧浪,即《禹贡》汉水东流为沧浪之水者。魏文帝诗:“上惭沧浪之天。”刘孝绰诗:“钓舟画彩鹢。”⑦《老子》:“戎马生于郊。”⑧王粲诗:“回首望长安。”《荆州记》:当阳县城楼,仲宣登之作赋。申涵光曰:“路经滟滪双蓬鬓,天入沧浪一钓舟。”王李七子,全学此等句法。
-----------仇兆鳌 《杜诗详注》-----------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但见文翁能化俗,焉知李广未封侯。
路经滟滪双蓬鬓,天入沧浪一钓舟。
戎马相逢更何日,春风回首仲宣楼。 此诗作于公元七六三年。从诗看,知李剑州当时任剑州刺史,是位有才能而未被朝廷重用的地方官。前一年,杜甫到过那里,和他有交往。这年,杜甫曾经准备离蜀东行,写了这诗寄给他。
律诗受到声律和对仗的束缚,容易流于板滞平衍,萎弱拖沓,正如刘熙载所说:“声谐语俪,往往易工而难化。”(《艺概·诗概》)而这首七律写得纵横排奡,转掉自如,句句提得起,处处打得通,而在拿掷飞腾之中,又能见出精细的脉络。
诗的前半篇写李,热情地歌颂了他“能化俗”的政绩,为他的“未封侯”而鸣不平。诗从“高义”和“寥落”生发出这两层意思,使人对他那沉沦州郡的坎坷遭遇,更深为惋惜。“文翁”和“李广”,用的是两个典故。文翁政绩流传蜀中,用以比拟李之官剑州刺史;未封侯的李广,则和李同姓。典故用得非常贴切,然而也仅仅贴切而已。可是在“文翁能化俗”的上面加上个“但见”,在“李广未封侯”的上面加上个“焉知”,“但见”和“焉知”,一呼一应,一开一阖,运之以动荡之笔,精神顿出,有如画龙点晴,立即破壁飞去。不仅如此,在历史上,李度对自己屡立战功而未得封侯,是时刻耿耿于怀,终身为恨事的。这里却推开来,说“焉知李广未封侯”,这就改造了旧典,注入了新义,提高了诗的思想性。从这里,可以看出杜甫是怎样把七言歌行中纵横挥斥的笔意,创造性地运用、融化于律体之中。在杜甫歌行里象“但觉高歌有鬼神,焉知饿死填沟壑”(《醉时歌》)之类的句子,和这不正是波澜莫二吗?
下半篇叙身世之感,离别之情,境界更大,感慨更深。诗人完全从空际着笔,写的是意想中的自己“将赴荆南”的情景。
“路经滟滪”,见瞿塘风涛之险恶;“天入沧浪”,见江汉烟波之浩渺。这是他赴荆南途中所经之地。在这里,诗人并未诉说其迟暮飘零之感,而是以“一钓舟”和“沧浪”,“双蓬鬓”和“滟滪”相对照,构成鲜明的形象,展示出一幅扁舟出峡图。倘若说,这是诗中之画,那么借用杜甫自己的另外两句诗,“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登岳阳楼》)来说明画意,是颇为确切的了。
到了荆南以后又将怎样呢?尾联用“仲宣楼”轻轻点出。诗人清楚地意识到自己所处的时代和命运,即使到了那里,也还是和当年避难荆州的王粲一样,仍然作客依人,托身无所。而在此时,回望蜀中,怀念故人,想到兵戈阻隔,相见无期,那就会更加四顾苍茫,百端交集了。
全诗由李写到自己,再由自己的离别之情,一笔兜回到李,脉络贯通,而起结转折,关合无痕。杜甫这类的诗,往往劈空而来,一起既挺拔而又沉重,有笼罩全篇的气势。写到第四句,似乎要说的话都已说完,可是到了五、六两句,忽然又转换一个新的意思,开出一个新的境界,喷薄出更为汹涌、更为壮阔的波澜。然而它又不是一泻无余;收束处,总是荡漾萦回,和篇首遥相照映,显得气固神完,而情韵不匮,耐人寻味。
作为杜甫七律风格的其本特征,是他能在尽幅之中,运之以磅礴飞动的气势;而这磅礴飞动的气势,又是和精密平整的诗律水乳交融地结合在一起的。所以“工而能化”,“中律而不为律缚”。从这诗,便可窥见其一斑。
(马茂元)
------------------------------------------------
【鹤注】公宝应元年至广德二年三月,游绵、梓、阆。其在梓、阆,屡欲出峡,以严武再镇成都,遂不果行。此诗当在广德二年春作。胡三省曰:剑州治普安,汉之梓潼县也。《唐书》:剑州普安郡,属剑南道。【邵注】剑州在阆州北,即今保宁府。
使君高义驱今古①,寥落三年坐剑州②。但见文翁能化俗③,焉知李广未封侯④。路经滟滪双蓬鬓⑤,天入沧浪一钓舟⑥。戎马相逢更何日⑦,春风回首仲宣楼⑧。
(上四寄李剑州,下四将赴荆南。能化蜀,承剑州。此引太守事。未封侯,承流落。此用同姓人。滟滪、沧浪,自夔适荆之地。双鬓伤老,一舟言贫。江楼回首,到荆而思蜀交,仍与高义相关。)
①【邵注】唐制,刺史行部,纠察郡县,与绣衣同,称使君,《后汉·郭伋传》:闻使君到,喜,故来迎。《史记》:秦王遗平原君书曰:“寡人闻君之高义。”黄生注:驱今古,今与古并驱也。②鹤曰:诗云“寥落三年”,唐刺史盖以三年为任也。陶潜诗:“寥落将赊迟。”③《汉·循吏传》:文翁为蜀郡守,修起学宫于成都市中,吏民大化,蜀地学于京师者比齐鲁焉。《西溪丛语》:张崇文《历代小志》云:文翁,名党,字仲翁,景帝时为蜀郡太守。今《汉书》不载其名。④《史记·李广传》:广尝与望气者王朔燕语,曰:“自汉击匈奴,广未尝不在,然无尺寸功以得封邑,岂吾相不当侯耶?”周王褒诗:“将军百战未封侯。”⑤滟滪堆,在瞿塘峡口。鲍照诗:“蓬鬓衰颜不复妆。”⑥《禹贡》:“.家导漾,东流为汉,又东为沧浪之水。”杨德周曰:武当县有川曰沧浪,即《禹贡》汉水东流为沧浪之水者。魏文帝诗:“上惭沧浪之天。”刘孝绰诗:“钓舟画彩鹢。”⑦《老子》:“戎马生于郊。”⑧王粲诗:“回首望长安。”《荆州记》:当阳县城楼,仲宣登之作赋。申涵光曰:“路经滟滪双蓬鬓,天入沧浪一钓舟。”王李七子,全学此等句法。
-----------仇兆鳌 《杜诗详注》-----------
杜甫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