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中丞枉驾见过
[唐] 杜甫
元戎小队出郊坰,问柳寻花到野亭。
川合东西瞻使节,地分南北任流萍。
扁舟不独如张翰,白帽还应似管宁。
寂寞江天云雾里,何人道有少微星。 卢氏编在奉酬严公之后,今从之。赵曰:公自注云:“严自东川除西川,敕令都节制。”则是未合为一道时,故称为中丞,当是宝应元年权令两川都节制时作。若广德二年,武再尹成都时,公已人幕府,不应有张翰、管宁之语。【卢注】至德二载,上皇还京,分剑南东、西两川,各置节度,是两川始分也。宝应元年,严武为东川节度,更除西川,权摄东川,此诗所谓川台东西也。是年,公《说旱》云:请管内东西,各遣一使。其时尚分而未合,故各遣耳。六月,严武被召还朝,西川节度高适代之,东川节度虚悬。
以章彝为留后。至广德二年正月,东西两川始台为一道,以黄门侍郎严武为节度。赵注应为可据。
元戎小隊出郊坰①,问柳寻花到野亭。川合东西瞻使节,地分南北任流萍②。扁舟不独如张翰③,皂帽还应似管宁④。寂寞江天云雾里⑤,何人道有少微星⑥。
(上四叙严公见过,下四感见过之意。两川使节,承元戎。南北流萍,承野亭。张翰、管宁,比流萍之迹。江天星隐,喜使节之过。下截仍属分承,而末用反结,意更深长。《杜臆》:翰弃官而宁避世,故有不独、应兼之别。少微星,公自比。)
①《诗》:“元戎十乘。”注:“元,大也,谓戎车也。”【生注】小队简于骑从,足见其风趣。【邵注】野外谓郊,郊外谓林,林外谓坰②公自长安至蜀,乃自北而南。郑玄《戒子书》:“黄巾为害,萍浮南北,复归邦乡。”③《晋书》:张翰,字季鹰。贺循入洛,经吴阊门,于船中弹琴。翰就循言谈,相钦悦曰:“吾亦有事北京。”便同载而去。④《魏志》:管宁,字幼安。徽命不就,居海上。常着皂帽、布襦袴、布裙,随时单复。⑤谢庄诗:“雾罢江天分。”⑥少微星,见《史记·天官书》。《隋志》:少微四星,在太微西,士大夫之位也。一名处士星,明黄则处士举。庚信《哀江南赋》:“少微真人,天山逸民。阶庭空谷,门巷蒲轮。”
-----------仇兆鳌 《杜诗详注》-----------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川合东西瞻使节,地分南北任流萍。
扁舟不独如张翰,白帽还应似管宁。
寂寞江天云雾里,何人道有少微星。 卢氏编在奉酬严公之后,今从之。赵曰:公自注云:“严自东川除西川,敕令都节制。”则是未合为一道时,故称为中丞,当是宝应元年权令两川都节制时作。若广德二年,武再尹成都时,公已人幕府,不应有张翰、管宁之语。【卢注】至德二载,上皇还京,分剑南东、西两川,各置节度,是两川始分也。宝应元年,严武为东川节度,更除西川,权摄东川,此诗所谓川台东西也。是年,公《说旱》云:请管内东西,各遣一使。其时尚分而未合,故各遣耳。六月,严武被召还朝,西川节度高适代之,东川节度虚悬。
以章彝为留后。至广德二年正月,东西两川始台为一道,以黄门侍郎严武为节度。赵注应为可据。
元戎小隊出郊坰①,问柳寻花到野亭。川合东西瞻使节,地分南北任流萍②。扁舟不独如张翰③,皂帽还应似管宁④。寂寞江天云雾里⑤,何人道有少微星⑥。
(上四叙严公见过,下四感见过之意。两川使节,承元戎。南北流萍,承野亭。张翰、管宁,比流萍之迹。江天星隐,喜使节之过。下截仍属分承,而末用反结,意更深长。《杜臆》:翰弃官而宁避世,故有不独、应兼之别。少微星,公自比。)
①《诗》:“元戎十乘。”注:“元,大也,谓戎车也。”【生注】小队简于骑从,足见其风趣。【邵注】野外谓郊,郊外谓林,林外谓坰②公自长安至蜀,乃自北而南。郑玄《戒子书》:“黄巾为害,萍浮南北,复归邦乡。”③《晋书》:张翰,字季鹰。贺循入洛,经吴阊门,于船中弹琴。翰就循言谈,相钦悦曰:“吾亦有事北京。”便同载而去。④《魏志》:管宁,字幼安。徽命不就,居海上。常着皂帽、布襦袴、布裙,随时单复。⑤谢庄诗:“雾罢江天分。”⑥少微星,见《史记·天官书》。《隋志》:少微四星,在太微西,士大夫之位也。一名处士星,明黄则处士举。庚信《哀江南赋》:“少微真人,天山逸民。阶庭空谷,门巷蒲轮。”
-----------仇兆鳌 《杜诗详注》-----------
杜甫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