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

《经济解释》读后感10篇_读后感_名著读后感_格言网

2020-12-28 23:46:52

读后感

《经济解释》是一本由张五常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裸脊锁线图书,本书定价:119.00元,页数:2015-9,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经济解释》读后感(一):1118

翻看记录,去年九月底我开始看这本书,今年的十一月中旬刚看完,历时一年总算囫囵吞枣般读完了。

关于经济学的概念、学习方法,我一知半解,领会不深,但对张五常先生著书立说的态度肃然起敬。为了跟大师对话,提前会做大量功课;为了探究经济学的原理,走进街巷,摆摊卖物;为了遵循社会现实,坚决不用数学公式推理理论,偏执的认真做着正确的事情。

反观自身,浑浑噩噩的过着,坚定的事情却不去做,沉溺于拉帮结派的无效争斗中。拍摄画面时,能少拍绝不多拍;构图全然不顾歪斜;写稿能力想超越某人却不主动学习,总之生活过得一团糟。

不要再沉迷于这样的日子中了,想想你的家人、想想你心中想追求的某个人、想想你想成为的某个人。改变自己,从把画面拍正开始!

《经济解释》读后感(二):改变世界最好的武器

关键词:秘鲁、印加帝国、德·索托、民主与自由协会、光辉道路、古兹曼、《另一条道路》、产权保护、藤森、黑板上的经济学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秘鲁,当时政府领导力弱,没有制约能力,导致各级官员在自己管控的地盘里面大吃猛喝,进行各种苛捐杂税,颁布重叠性的法律和条文规定,结果在合法范围内的人民觉得负担太重,只好跑出各种法律线之外,去从事黑色交易,搞地下经济,结果经济越发下滑,百姓越来越穷,民不聊生。

一、“光辉道路”的崛起

哲学系教授 男神 古兹曼宣称能解决秘鲁的贫穷问题:

1.对内搞土地革命,集体主义。

2.对外搞外争国权,闭关锁国。

然后他领导组建了“光辉道路”,在农村得到了广大秘鲁农民的支持。

在1982-1990这八年时间里,“光辉道路”已经在整个秘鲁遍地开花了。

通过搞游击战和实行农村包围城市战略,“光辉道路”几乎控制了秘鲁将近一半的领土。

通过“爆炸”、“暗杀”等地下手段搞定中央政府,最高峰的时候将近70%的官员都辞职了。

二、“光辉道路”与“德·索托”

经济学家德·索托在当时提出了针对“光辉道路”的《另一条道路》来解决贫穷问题:

1.不搞集体主义,保护私有产权。

2.不搞闭关锁国,主张自由贸易。

《另一条道路》:

政治有时候诉求于人的日常直觉。比如说我们国家穷,那为什么穷呢?肯定不能赖在我们普通老百姓身上,你看我们天天这么辛苦,肯定是赖某个人或某个组织。“光辉道路”就是找到这些替罪羊,什么地主恶霸,资本家,帝国主义都剥削掠夺我们,把这些干翻了,我们就富强了。

但是经济学家从不这样看问题,因为人和人是一个协作系统,经济学考虑的,就是怎么优化这个协作系统和资源配置。你和富人,和帝国主义,也都是在这个协作系统里面的。所以经济学家思考,我怎么优化协作系统,说白了:他往往从制度层面,来思考怎么样让这个国家变得富强。

德·索托和他的学生做了详密的调查,他发现了一个非常刺目的现象:

秘鲁存在大量不合法的经济。比如有56%的市场是非法市场,有70%的房屋是非法房屋,有60%的食品完全是黑市交易,这种非法经济,已经卷入了当时秘鲁将近80%的人口。秘鲁的法律系统太过复杂,甚至在有一年颁布了2.8W条针对经济的法律。

如果你想在秘鲁办一家合法的农贸市场,等到政府办完各种手续已经过了整整13年;如果你有一片土地,想在上面建一套合法的房子,等到各种手续完毕需要足足21年。德·索托还做过一个实验,两组学生同时在美国和秘鲁注册一家裁缝铺,在美国只要一天就办下来了,而在秘鲁,起码要花283天,而且还要花1100多美元(一般人还根本付不起)。所以老百姓只能各种不合法,整个国家才到处都是沿街叫卖的小贩,才全是贫民窟。

为什么会这样呢?

1.政府不够现代化,它的管制能力和边界很有限;有的时候只能增加管制能力和边界内的负担。比如开征所得税,目的是为了让富人补贴穷人,但是政府管制边界有限,只能通过企业代扣所得税,但是大富豪和大个体户,非常容易掩盖自己的财产,政府无法收税,最后只能让工薪阶层来承担。这样就会陷入恶性循环。

2.政府总有一种增加自己作用和多干事的冲动。政府的本能就像一个生物,只要没有外在力量的扼制,它就有冲动越长越大。

这么多的黑色经济正是证明了这个国家大量的创富运动得不到产权保护。

如果没有产权保护,那么:

1.正经的有价值的创富运动将往往不会发生。

2.定纷止争的作用将消失,大大增加了市场交易的成本。

3.衍生不出更为复杂的市场:股票,期货。

德·索托发现的秘鲁的之所以穷的症结所在,其实这也是世界大多数穷国的症结所在。

《另一条道路》:

古兹曼讲的是我们要打破旧世界,所有都不好,然后我们承诺给你一个美好的新世界。

德·索托讲的是你现在拥有的东西,甭管是一块破地,还是一栋破屋,或是一个小摊,国家都应该予以保护,应该踏踏实实的给到你。

三、“光辉道路”的衰弱

1.《另一条道路》的出版

《另一条道路》在1987年出版,迅速在街头巷尾谈开,整个国家都在讨论这本书。

古兹曼自己改变了政策,在他的控制范围里面也开始搞产权保护,从一个反对党逼成了一个黑社会。

2.藤森的出场

日裔秘鲁人藤森突然宣布竞选总统。他毕业于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回秘鲁当过教授,大学校长。

三个总统候选人:前总统(把国家搞成这样,竞争力只剩10%)VS略萨(大作家,名气大,竞争力超过80%)VS藤森(大学校长,专业知识强,竞争力也在60%以上)。

但是藤森愿意死磕,不仅变卖了部分家产,而且天天坐拖拉机到各个城市甚至乡村去演讲,拉票,承诺当选后立刻执行德·索托的另一条道路。结果扭转了局势,在1990年当选了秘鲁总统。

3.制度的改革

藤森立马着手改革,德·索托的自由与民主学会成为了当时国家的发改委。

改革的内容主要就两条:

1.保护老百姓的私有财产。

2.简化国家的各种审批。

2000年,藤森执政十年后,秘鲁有大概190W所房子颁发了房产证,有大概75%的市场转成了合法的市场,藤森的政府效率可以跟美国政府媲美。而且还有“特别法庭”,总统直接上电视,来简化法律法规。

4.“光辉道路”的结局

所有跟“光辉道路”对着干的民间组织只要到政府登记,就全部合法化,结果瞬间登记了7000多个组织。

形势日渐逆转,到1992年初,“光辉道路”开始狗急跳墙,居然成立了十七人的德·索托暗杀小组,搞了一个针对自由和民主学会总部的爆炸,结果炸死了3个不相关的人。

1992年8月,藤森成立的秘密警察部队,进行了大量的调查,最后在首都立马的富人区来了一个大包围,当场抓获了正在开中央委员会的“光辉道路”的主要头目。

古兹曼沦为了阶下囚,“光辉道路”经此一劫,从此丧失了战斗力。

藤森的结局:

2000年藤森在文莱召开APEC会议,为了逃脱国内政变的惩罚,突然飞到日本去政治避难。2005年,不甘寂寞的他又想跑回秘鲁宣称参加当年的总统选举,结果在智利被抓,后引渡到秘鲁关进了监狱。

20世纪历史上有这样一道独特的风景,就是二战之后的许多第三世界的国家,后发现代型国家完成经济崛起,往往背后有一个强人的影子。你说他是好人呢还是坏人呢?

德·索托的结局:

在1996年,德·索托和他领导的自由和民主学会全体急流勇退,从政府中退出来,重新回到学术研究上面来。在藤森政府被清算的时候,没有受到任何影响,后来还当过秘鲁的国家中央银行行长,到现在还是蜚声世界的经济学家。

五.改变世界最好的武器

学经济是改变世界观最好的武器,而学经济的这些人正是改变世界最好的武器。

那什么才算是好的经济学家呢?

1.立德(替富人说话,替穷人办事)

批判黑板上的经济学,要用脚去做学问。通过现实观察到的现象来思考那些经济学高大上的问题。

2.立功(当政府的幕僚)

对社会的经济结构进行深刻的洞察,并用自己的智慧和理论把这个国家掰上制度性的正确道路。

3.立言(两条金线:保护私有产权,主张自由贸易)

————————————————————————————————

本文为学习《罗辑思维:什么是好的经济学》的视频整理而成的笔记,欢迎关注。

本期推荐书目:《经济解释》张五常

《经济解释》读后感(三):几个要点的总结

作为精读第一部经济学和煌煌之作,献给了张五常的《经济解释》

一万四千字笔记,306条批注,20.6小时阅读时间。认为只明白了6层,已经足够了。

(1)《经济解释》最值得另人钦佩的地方,就是开篇就把逻辑讲明白了。把每一个命题定义的很清楚,并在开篇重点介绍了同一律、重言式和一些其它书用来蒙人的“套套逻辑”。并说明了:什么是有解释力的经济学。这个非常了不起。就是解释力是可以观察的,可是复现的。并强调限定条件的重要性。一般来说,常看人文科学作品的人,不可能没看《批判性思维》的书,但如张五常所说的,逻辑学(理性)要通过语义学(语言)来表达,大经济学家也会犯逻辑错误,而失去解释力。这是对的。喜欢看人文科学的书,必应有一阶逻辑学基础。张五常的《经济解释》以逻辑入门,这是比任何经济学普及类书都要强的地方。而且永远要遵守逻辑范式。

(2)第一卷;三个定理。

{第一}个公理是:人是自私的动物。注意这个是一个事实判断的套套逻辑。人恒等于自私的动物。自私的动物是人的充要条件,他的举的加油站的例子,就是这个意思。

{第二}需求定理:功用不变,价格越低,需求越大。(且内凹,称为弹性)这么说也是套套逻辑。张五常解释了什么变,什么不变。比较复杂,不述。

{第三}合作使利益指数增长。解释人为什么要合作?为什么要有经济学。

(3)第二卷:边际产量下降定律

{第四}边际产量下定律:一个生产要素上升,其它生产要素不变,边际产量会先上升后下降。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价就是函数的最高点,必然下降。

关键词:

{租值}租值是某物利率总和。(角度非常精彩)

{交易费用}市场因交易费用而存在,一些交易行为都是为了降低交易费用。

{帕雷托最优}交易双方的功用值达最大,即为帕雷托最优。无交易费用,人受第一公理约束,即能到帕雷托最优。当然,基本解释说:一人得益,必有人受损,这样就会达到帕雷托最优。

(4)第三卷:科斯定律

{科斯定律}:张五常说他是套套逻辑一点也没错。他的定义为:如果交易费用为零,那么市场交易就能达到“帕雷托最优。”即没有任何租值耗散。

{科斯第二定律}明晰产权,可以减少租值耗散。他的推理命题,产权明晰带来的利润等于产权界定交易成本。

(5)

可以说张五常《经济解释》就像一场思维的大餐一样。但这东西到底有什么解释力,指导实践,非常值得怀疑。

我感觉经济学更像一个哥德不完全定理的一个解,或者说是测不准的,也是混沌的。虽然理工我瞎,但是对于理工科的方法论我是非常佩服的。

卡尔·马克思又如何,天才的创造力和如艺术品一样的逻辑能力。经不起实践的检验。不是因为逻辑不完美,是现实变量太多了。

人文学科虽然大量加入科学方法论,但解释方法论没有统一的,可观察的,并且复检的范氏。

经济学这个东西,多大程度上有用,是值得怀疑的。强如张五常,对政治模型的解释是不能让人满意的。

《经济解释》读后感(四):世界中没有公式

看作者的序,就对这本书有好感。作者提到,某一个阶段,他意识到要走自己的路。而集大成者,就是这本《经济解释》。

作者写的第一部分,就很与众不同。作者首先提到,科学理论的存在意义是什么?就像作者说的,最好的理论存在的形态,就是“可能被证伪,但还没有被证伪”的理论。看到这句话,深以为然。

作者把每一个细小的经济学理论,嚼碎了,反复咀嚼。这种态度,是其他经济学课本中很难见到的。也正因为这样,读起来越发有意思——曾经有些疑惑的经济学概念,在作者的笔下稍加分辨,就会越来越清楚透彻。比如需求量,一直只是模糊的认为,这个概念很虚,但作者的笔下,不但说出了概念虚,更说出了如何让它变实。这样透彻的分析,让人只能叹服。同时,也深刻的认识到:一流的学者,化繁为简,深入浅出的功力远超大学中授课的老师。

应该是读经济时候学的浅,往往有很多疑问随便放过去了。读作者的文章,又把那些疑问找回来,同时作者回答了这些问题。读这本书,会让自己对经济的认识更上一层。能够让人更上一层的书不多,这本是其中之一。一口气读完第一卷需求相关的内容,似乎看世界都更清楚了!

看到作者经常说的一句话,是“价格决定的原因不重要,价格决定了什么更重要”。刚开始很难懂这句话,但看到后来,似乎渐渐有了点感觉。可以自由询价,定出利益最大化的价格,一定是在市场经济下,也一定面临着不同的需求曲线(或者说面临的需求曲线是向下倾斜的)……反观现实,马太效应也是这么直白的展现在我们面前——越是有钱有闲的人,旅游、购物的成本可能越低,因为不用抢在人最多的那些时日。

当然,这本书很难读……

《经济解释》读后感(五):关于租值消散

租值=价格-成本

成本这里是机会成本。租值是价格超过机会成本的部分。对于某一个价格一旦低于生产商品的机会成本,就会影响商品的生产,而只要价格高于商品的机会成本,商品就一定能生产出来。也就是说,租值的大小变化,不会影响商品的生产。

举个例子,一个面包生产的机会成本是5块,那么,价格只要高于5块,这个面包就肯定生产的出来。但租值是多少呢?取决于这个面包的价格。价格是面包需求者们竞争的结果。面包需求者们,有人愿意5块买,有人愿意6块。假设有一个人,非常饿,愿意出价10元。这个价格是这几个需求者中最高的。

如果面包生产者有权决定把面包卖给谁,他一定会决定把面包卖给那个出价最高的人。也就是说这个面包以10元的价格成交了。那么,这个面包的租值就是5元。这时候,一个面包,在10元价格下,只有一个需求者,供需匹配,很有效率。

又假如,现在产权管制,哪怕面包生产者拥有这个面包,他也不能决定这个面包怎么样销售,而是必须以7元的价格出售。这时,除了那个愿意出10元的人,假设还有俩人,分别愿意出9元和7元。那么他们一看,7块这个价格合适啊,他们都愿意拿7元来买这个面包。

这样,对生产者来说,他本来的租值是5元,现在降到了2元,另外3元租值,他没有得到。这3元的租值,到哪里了呢?

这里租值并不是完全消散了。假如面包的需求者,愿意出7元,9元和10元的人分别是甲,乙,丙。他仨人通过排队,假如乙起的最早,排队最靠前,得到了面包。那么这3元租值就被他得到了。然而,为了得到这3元租值,甲乙丙三人都起了大早,都去排队,为了买面包而花精力花时间。

这些是额外花的成本。本来,如果不限制价格,面包被丙得到,5元全部租值被面包生产者得到,甲乙不用排队起早,没有额外成本。现在,生产者得到2元租值,乙得到3元租值,甲乙丙都付出了额外成本。这个额外成本,就叫租值耗散。

    

上一篇:身不在场读后感10篇_读后感_名著     

下一篇:《爱·别·离》的读后感10篇_读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