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

身不在场读后感10篇_读后感_名著读后感_格言网

2020-12-28 23:46:52

读后感

《身不在场》是一本由木卫二著作,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9.80元,页数:36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身不在场》读后感(一):一个影评人的狂热与低调

我们这一代豆瓣成员,最初来到这里的缘由,不外乎是因为电影和读书,那时候没有乱七八糟的社交软件,没有花样百出的男女网红,大家单纯的聚在一起聊我们喜欢的电影谈喜欢的小说。

早期注册豆瓣的时候,朋友给推荐了木卫二老师作为首批值得关注的成员之一,那时候“影评人”这个职业第一次出现在我的世界里,对于一个还在半夜等着大学宿舍蜗牛网速下载电影的我来说,算是打开了新世界的一扇窗户。

第一本看过的影评合集是毛尖老师的《例外》,原本以为在电影圈已小有地位的木卫二早就应该有什么作品集子出版,直到认识他的时候才知道并没有。我相信此前一定有这样的机会,但是他一定也有自己拒绝的原因。直到《身不在场》出版之前,才认为这样的时间,刚好。

一直都觉得影评人是个很艰难的行当,做个有节操的影评人更难,这些年木卫二老师能坚持到这一步,已然纯粹的令人五体投地。我从不敢说自己写的是影评,充其量算的上是观后感。我深信“你行你上,不行别哔哔”的箴言,既然比不上导演和编剧们的实力,自然也不敢过多评价什么。

所以写影评太得罪人,说不说真话是个问题,要不要批评是个问题,收不收红包更是个问题,每天在这么多问题的夹缝中求生存,一个独立影评人左右为难的时候太多了,提笔之前,压力一串串的掉下来。

作为一个有纸质书收藏控的人,很喜欢看到书的扉页上有“此书献给XX”的文字,那个人一定在作者心中有着非比寻常的分量。《身不在场》的扉页写着“献给我的父亲,希望我能成为你的骄傲,正如你是我的骄傲”。

这是很令人羡慕的骄傲,至少在文学路上影响我最深的人已经收不到我可以展现给他的成绩了。

《身不在场》是木卫二老师十年影评的精选汇总,能看的出风格在时间当中的的过度,还非常认真的在每一篇影评下都标明了发表时间,好像读者也随着这些时间,与作者一起,看看这十年走过的电影路。

在序言和后记当中,木卫二并没有过多提及自己电影路上遇到过的艰辛和困境,更多的则是感谢,十年磨一剑,也许走过漫漫长路,至今太多苦涩都不足挂齿,但在这个物价连年翻番而稿费却始终如一的年代,我们要知道文人的日子总是不好过的。

写这些字的时候,在咖啡店里听《红日》,不管怎么说,总算是度过了写作最初最艰难的日子。

真好,一生中最美满又最丰盛的十年,得以用书本留存纪念。

杨德昌说,电影的发明让人类延长了三倍的生命。

不如就在《身不在场》当中,与木卫二一同,体验这丰富多彩的人生风景。

《身不在场》读后感(二):其实,与内容无关

木卫二出书了,看起来这是早晚的事情,所以,一点也不讶异。说的跟我和他很熟一样,其实只是我对这个名字比较熟悉而已。大概是2008年开始混豆瓣,因为爱看电影,所以有时候也在这里写写影评。木卫二是我最早一批关注的人,原因不外有他:他的影评的出现几率太高了,基本上都是在电影条目下的第一篇里,看过那么多他的文字,总有一些文字会引起共鸣,就这样又过了好几年,其实,他的影评我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就不看了,但是这个人却牢牢的记在脑海中,如果我没记错,最早的时候,木卫二的头像是一个瘦瘦的卡通,于是我脑海中这个人就是一个瘦瘦的卡通,就像说起同期关注的另一个写影评很牛的人magasa,脑海里是一只猪的形象一样。

我没有打算很认真的读这本书,是因为在豆瓣混的这些年,木卫二的很多影评我都看过了,前提是,那些电影我看过,我会去搜着看影评,真的认真翻了一下这书,才发现,他选择出来的影评中,我看过的电影还真不多。作为一名职业影评人,可想而知,他是勤奋的。影评其实是电影的副产品,有了电影,才能有影评,但是总有些人的文字,能让影评独立出来,引导人们对某电影感兴趣。很多人把这种行为叫做“托”,或者“五毛”,其实,真的能当一个合格的“托”,那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你总不能辟出五千字不停的重复:这电影太特么的好看了,诸位,一定要去看看,求求你们,确定一定以及肯定的要去看看。对于这样的文字,众看官一定会说:切,谁屌你是谁呀?你说去看看就看看?软广告?不好打。从这意义上讲,职业影评人的存在,你必须从精神上给予支持。

其实,我始终不知道木卫二后来成为了职业影评人。那个时候我上豆瓣很频繁,有一次在他的说说上看到他说稿费的事情,原话记不得,但是具体的就是,用了他的稿子但是不给钱,要钱伤脸面,伤了脸面还是没要到钱。当时,木卫二在豆瓣上已经很红了,我就在想,哦,原来,他也这么纠结啊,我还以为只有我们这些底层的半吊子写稿人有这样的苦痛呢。知识产权在中国一直不受重视,这是人所共知的。红人大概只是比我们更多机会,从话语权上讲,未必就要强势多少。这也是我给他点赞的原因,在职业影评人这条路上,他坚持下来了,我们有多少人,是深爱电影,热爱文字的?但是,真的坚持下来的,又有几个人呢?当他在自序的第一句上用到了“终于”,这样的字眼时,或许我们能听到他的一声深深叹息——不多说了,要是你也写点文字,也写过各种评论,多少有一丝心有戚戚焉。

人红是非多,我后来也不怎么看他写的新片影评了。有段时间比较烦那种”托“味十足的影评。那个时候我还年轻,还不懂得”干一行得爱一行“,工作使命使然。虞晓毅说,他不当红包影评人。也许真是这样,但是,职业却比非职业有着更多的限制。总在一个圈子工作,就算不拿红包,有时候,人情关系多少也得算点印象分,这就不如去评论跟我们八竿子打不着的日本韩国欧美电影了。所以,如果今天在来看,即便一篇文章我并不认同,我也会很尊重职业影评人的工作,这世界上并不只能是” you can you up“.什么时候,在中国的电影业中,影评独立出来,那将是一个花团锦簇的好时代。

在收到书的时候,编辑曾经对我说:从内容上评论,无论好坏,请一定客观。然而,这篇文章我已经快写完了,发现自己竟然一点也没有提到内容。实际上,我根本不可能从内容上来评论这书,而不写其人。就像一直在追美剧,追着追着就有了感情,如果你好多年零不星的看一个人的文章,可能也有了感情分。电影好评论,影评却难评论。电影在造梦,影评有时候击碎幻梦。你要我说,那我也只能说作者的积累甚丰,涉猎甚广,看片甚多(我想问问你闲暇在做什么,是不是睡觉都在看电影)。世界上有那么多的好电影,怎么看也看不完,有时候想想,也真是蛮无奈的。影评人随便抓一个角度就能说个千八百字,说完还可以不负责任,写了千八百篇,基本上就成为一个事逼。转场啊,镜头语言啊,背景啊,道具啊,眼毒嘴毒。”身不在场“正好可以溜个干净。

不管怎么样,我也逼逼了不少,算是为这个我所知的唯一一个职业影评人点赞,希望,movie,永远坚持movie,的确,也只有这一个理由,因为热爱电影,一切才得始终。

爱电影的人,大抵都是有颗赤子之心,内心都是爱幻想的孩童吧。

《身不在场》读后感(三):如果电影有模样

入冬以来第一次降温的晚上,窗外妖风颇大,打在窗户上有一种说不出的霸道凌厉。暗沉的冬夜里,被柔软的被窝包裹,入睡还太早,工作又太累,手边刚好有朋友寄来做礼物的《身不在场》。灰色的布纹纸封面,摸起来有粗糙又温柔的手感,随便翻了几页,印刷精细,排版漂亮,配图的剧照有的熟悉,有些从未见过,却都带着一种情绪和渴望。生命里那段将自己泡在电影里的时光,在那一瞬间扑面而来,带着青春的、热烈的、不知疲倦的气息。

那时候我还在大学时代,宿舍是一栋陈旧的三层小楼,据闻修在抗战年代。不知道是不是这个原因,就算四周并无大树环绕,光线总是很昏暗,墙壁也总是湿乎乎的,春天的时候爬满了诡异的水纹。楼前有两棵龙眼树,并不高大,春末的时候极招虫子,大批飞虫在树上繁衍,顺便也在我们晾在走廊上的衣裳里外留下两排三排黄黄绿绿的虫卵。龙眼树下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驻扎了两只深灰色的野猫,小的时候有软软呼呼的绒毛。夏初的的时候,广州总是零零碎碎下不大不小的雨,夜晚到来,两只猫扯着嗓子尖叫,平常隐在草坪角落里的癞蛤蟆也总是在那时候发出百倍于它们身躯的噪音。

不知什么原因,大一下的春末开始,我爱极在夜晚看电影。有时候整个宿舍楼都安然入睡,窗外的月亮静静谧谧地晒进来,带着小时候某种霜糖的味道。也有的时候,窗外淅淅沥沥的下着雨,整栋楼笼在朦胧里,时不时有凄厉的猫叫和枯燥嘹亮的蛤蟆声音透着雨雾传来。还有的时候,只是暗沉和安静,月光星光都暗暗的,而四下里,没有一点声音。我总爱蜷坐在凳子上,在夜深的时候,伴着宿舍楼走廊里隐隐的灯光,打开一部又一部电影,看别人的故事和爱憎。

我在那些夜晚,看过了侯孝贤的《恋恋风尘》、《悲情城市》、《南国再见》,看过许鞍华的《天水围的日与夜》、《投奔怒海》、《客途秋恨》,看过宫崎骏的《千与千寻》和米林宏昌的《借东西的小人阿莉埃蒂》,看过北野武的《阿基里斯与龟》,看过《少女洛荷》,也看过《国家代表》或者《故乡之春》。在光影和时间的缓缓流动中,躁动的青春在夜晚被轻放,成长的阵痛被安抚。

很多年以后,翻开木卫二的《身不在场》,我似乎是在翻阅自己的整个青春。而那些一个人度过的、无人分享的夜晚和情绪,似乎是在很多年的念念不忘之后,终于有了回响。

《身不在场》收录了木卫二的68部电影影片,分做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取名做“昨日少年歌”,收了18篇影评,既写了《阳光姐妹淘》、《借东西的小人阿莉埃蒂》,也写了《九降风》、《少女洛荷》和《故乡之春》。关于少年时代的电影,很多导演们都离不开对于往昔的追忆,他们将少年少女们的青春、疼痛、成长和年少轻狂一幕幕投在荧幕上,于是很多时候那些电影都多少带着淡淡的离愁别绪。与一些影评人往往热爱以自己专业的身份,对导演的技术和电影的视听语言作出专业解读不同,木卫二似乎更愿意站在观众的一方,与观众一起看影片的色调和风光,分享这些电影带给我们的触动和情绪感受,因此导演镜头下的一幕幕影像在木卫二的笔下重现,那些青春的年少轻狂和残忍伤痛就这样扑面而来,席卷着满满的关于青春和成长的记忆。

第二个部分的“金色梦乡”收录了包括《饥饿》、《呼啸山庄》和《恋恋风尘》在内的十四篇影评。“金色梦乡”大约直接来自于电影《金色梦乡》的标题,然而看过这十四部电影的人,或许更想将这一部分称作“illusion”——“金色幻象”。 《无人知晓的波斯猫》和《与巴什尔跳华尔兹》描述远方的人们正在走过的道路,音乐在电影里显得格外悲伤,梦魇在光影中让人无处可逃。影评人用虚晃着的笔触给我们描述了导演们一个个或癫狂或虚幻或极端的故事,带着强烈的自我情绪和内心隐痛。

《心灵厨房》和《总铺师》这样有关美食、有关竞技的电影被放入“趣味游戏”并不出乎意料。然而木卫二将关于政治、关于杀戮、关于迫害的《狩猎》、《周围的事》、《追击者》和《黄海》放入这一部分让我颇有些费了思量。这大约与《趣味游戏》这部电影本身的基调有关,木卫二似乎在通过这些电影问我们,如果我们的人生成为他人或者命运把玩摆弄的玩具,如果我们发现自己一生都在翻越高山,却最终敌不过生活,那么我们将怎样面对这样的惨淡和血腥收场?

结束的一部分,木卫二把它叫做“步履不停”,写《父后七日》里对父亲的深情回眸、往事点滴,也写父亲身后的女儿试图忘记悲痛。写《阿基里斯与乌龟》里焦虑的北野武,也写许鞍华镜头中《天水围的日与夜》里充满人情味的油盐酱醋,写《悲情城市》里时代洪流不可遏止地冲刷普通人的生活,也写《辩护人》一个人被连拉带扯地从追逐金钱变成了追求民主和自由。而不管往事如何悲伤,历史如何残忍,世事如何不受我们所控的变换,我们的生命,无数人的人生,总在继续,像是不会停下的步履。

用几晚的时间将整一本《身不在场》陆续翻完,木卫二在后记里不无伤感,说纸媒成了夕阳产业,说电影似乎离我们更近,有时候却觉得更远。他说害怕这些文字成为茫茫大海里的无人孤岛,充当黑暗宇宙中的冰冷星体。想起近些年一些朋友的感慨,似乎很多认真的媒体人都有这样的伤感,害怕真诚不再,害怕深情错付,害怕金钱万能。然而,即便这样,也有很多人在坚持,即便坚持如同生活一样艰难,但总有人能克服这些苦难,不是为了名车,不是为了豪宅,而是为了风和阳光,以及走在我们前面的人们。

就像《身不在场》,木卫二用真心写下的文字,总会在某些点上,隐隐与我的生命和情感相连。我也相信,如果电影有模样,它们应该就是一本本书的形状。

Dreams of love and hope shall never die.

《身不在场》读后感(四):抓一个温馨晚上,讲木卫二三事

第一次听说“木卫二”这个名字是大一某个没课的午后,夏日阳光慢悠悠地爬过宿舍的阳台,当时我在广播站的同事兼闺蜜悠悠酱风风火火地冲进宿舍,手里捧着刚买的《上海壹周》和安意如的小说,大力怂恿我必须去“注册个豆瓣”。在豆瓣电影条目森林中漫游,总是会和这个名字不期而遇。当时木卫二的头像是杨德昌的白描自画漫画,在我的想象中他一定是和黄灿然一样画风,是身材瘦削、眼神犀利的典型知识分子模样。那年,我还是个刚从高考大军中杀出阵来的小白,当时这个名字对我而言意味着高产和专业。故乡的远云

《身不在场》读后感(五):有些事,看起来平常。

木卫二出书了。说起来他这么勤奋的人,早把影评铺到网上大大小小的角落,到今天才理出一本集合,也是让人感慨:影评人这口饭,确实不那么好吃。

这些年我想通了一些道理,比如做影迷总是更容易一点,因为兴趣这回事,说到底是党同伐异,不需要对别人负责。做影评人是不同的,到底那是一份工作,要对得起媒体的编辑,也要对得起花钱的读者,更要平常心接受别人的批评。

所以做影迷的痛快,是所有的观点不合,到最后都有终极的杀招:“老子喜不喜欢,干你屁事!”而做影评人的痛苦,则是服务别人多于自己,就像是被当靶子打了,仍然要当做工作反馈的一部分。

就在前几天,我问木卫二:“你还在乎别人的看法吗?”他说:“被黑了这么多年,不在乎了。”

这对他来说,不容易。

我很服气木卫的一件事,是他知道影评人仅是一份工作,而又一直保持着那种影迷的热诚。要知道,bbs时代过来的人,很难对网上的攻击当回事——我至今是那位“半辈子操你妈”同学的唯一粉丝。

在论坛、聊天室的草莽时代,谁没被花样百出攻击过?时隔日久,如今谁要是因为被黑了就起急,在我看来,那简直就是热诚的例证:因为千百遍后,他还在乎啊。

在勤奋写影评这件事上,能指望的只有热诚。要知道,写影评是个太宽泛的入口,岔路实在太多了。万媒时代是个人就能写影评,但凡有人看就升而为“影评人”了,这么些年大浪淘沙,当年的影迷纷纷进入行业,从制片、导演、编剧、发行……又或者做自己的事,一如往常。

到现在仍然指着写影评吃饭,并且勤奋如此的人,除了热诚你说还能为了啥?

木卫二就是这么个人,他写那么多字,有了些名气,但依然选择了更难走的那条路。2009年他晒过一次收入账单,那时我们就劝他别写了。在电影市道这么好的2015年,为了这本和接下来的一本书,他又大半年没什么收入。

我当然不会劝他别写了,这有个什么意义?作为俗气的秃头中年人,我当然不欣赏他的选择,但也会暗暗服气。

毕竟有些事,看起来平常,难的是坚持。

最后是购书地址。他真的很穷,不管你们是爱他还是黑他,看在他这么多年不收红包勤奋写稿给你们看的份儿上,不妨买一本去看(骂),好吗?

http://item.jd.com/11791828.html 京东

http://product.dangdang.com/23800925.html 当当

https://detail.tmall.com/item.htm?id=523355470624 文轩网天猫店

http://www.amazon.cn/mn/detailApp/ref=asc_df_B016ZKBQII1810128/?asin=B016ZKBQII 亚马逊

《身不在场》读后感(六):这个时代,我们到底需要怎样的电影评论?

没想到,如此轻易便读完这本影评集。

仅用两小时,在等候儿子进入游乐场玩耍的期间,我便读完这本20万字的影评集,当然有部分段落是跳着读的,原因可能是怕没看过这些电影遭到剧透,更可能是我对这类文风的影评无感,甚至,有些厌倦。这与我印象中木卫二的文字差别有点大。

木卫二的影评偏重研究日韩电影,睿智,聪明,见解独到,有大量的背景和历史作映衬。但《身不在场》的文字,用四个字来形容,便是:浅、短、轻、淡。或者与作品是作者在《南方都市报》等非专业电影刊物上发表有关,作者要尽量照顾更广阔的受众群体,无论之前是否看过该电影,无论对电影的兴趣是浓厚还是寡淡,阅读这类型风格的影评集,只要获得哪怕是一点点的收益,便足够了。仅仅是一点点就好了,不能多。

这很容易让我思考一个问题,在这个时代,我们到底需要怎样的电影评论?

最近票房超过30亿的【战狼II】刷爆了朋友圈。没有看过该片的我,从朋友圈众多信息中仅能归纳出两条:关于“护照”与“爱国”,有部分学生还教训我,这是影片的核心内容所在,你不懂。我确实不懂,一部票房超过30亿的电影,仅仅给观众带来两条重要信息,这是什么样的概念?如果我是该片的老板,我不会为那30亿票房而欢呼,更要为影片传递出来观众又能get到的信息仅仅只有可怜巴巴的两条而感到悲哀。

我又想起了【黑镜】第三季中有个故事,说到了未来,人们对任何人或事物都能够打分。通过分数评定人和事物的好坏,这好像是科举的时代就有了。于是对电影的评价中,很重要的便是对这部电影打分,通过分数高低评定电影好坏似乎更直观,所以又有了后来的“水军”,靠为电影无底线无节操地刷好评或差评带来利益的一个群体。

就连我这样无足轻重的人,居然也受到过“水军”的攻击。2013年,我批评【小时代】为“毫无逻辑的故事、荒唐的人物设置、恶俗的对白,最可恶是无所不用其极的拜金主义和消费主义观恶毒地蚕食着当代青少年”,如此客观中肯的评价竟受到许多脑残粉水军的谩骂和攻击,但同时,这条微博的阅读量也将近一万,对于仅有900多粉丝的我来说,是难以实现的。2015年,我为某杂志撰文称鹿晗为“反小鲜肉的时代偶像”,有了前车之鉴用词已极为小心,但部分读者未知是没有通读全文,还是没有理解清楚文字的意思,照样在杂志的留言板上批评攻击。

其实,所谓的“影评”,分为电影批评、电影评价、电影评论三种。在这个被手机等电子产品弄得破碎不堪的时代,宏大叙事的严肃影评早已不受待见。即使是专业的电影公众号,也尽量把文章写得有趣,深入浅出,而摒弃艰深的学术讨论式长文。尽管如此,许多观众走出电影院,对电影的评价也往往是“好看”或“难看”,特效“逼真”或者“虚假”,情节“紧凑”或者“无聊”等概括性的笼统判断。电影是他们日常生活的调剂,电影在影响着他们的生活,即使这份影响是那么浅,那么浅。

照我说,真正好的电影评论,应该是有良心的客观理性分析,有独特的个人见解和观点,关键是不拿红包和好处写影评。而木卫二正是这样的影评人,这便足矣。

迷影的人是不孤独的,同样地,有真知灼见与良知的影评人,也是。

《身不在场》读后感(七):一篇影评的生产

自我看电影起,已经过去好些年了。这些年来,一直跟着木卫二老师的影评择影观看,他的影评总能犀利地击中要害,成为我学习的榜样。虽然有时候自己没事也学着“依样画葫芦”,但结果总像人们说的“丑媳妇”见不了婆家。

我总见着二哥的影评里显示出的相似性,但总摸不着门道。几次想要问问二哥一篇影评写作的秘诀何在,但问题刚到嘴边又被生生咽了回去。于是,趁着一次难得的机会,一边闲聊的同时一边把讲话偷录下来。

下面这篇小小“访谈”实录,已经大大脱离了当时我俩的谈话摸样。希望能为一些有志于写影评的年轻人起到参考作用。

=把噗

M=木卫二

……

:您觉得一篇影评写作的关键是什么?

M:我觉得不应该把影评写作太当回事,也就是说不能把它当成一种任务。并不是每部电影都适合写作影评。我发现,影评人往往写得过多,这样影评就变成了一种“生产”,结果不是电影失去了原创性,而是影评。而一篇影评的价值就在于它能为观众带去看电影的新视角。

:您刚刚所说的“看电影的新视角”,指的是什么?

M:就是说影评不应该千篇一律,满篇的陈词滥调,即便是一部朽木,也可雕出新枝。当然,有些电影根本没有形成一篇影评的价值,像这类的电影又何必再苦苦生编硬凑出一篇影评呢。

:你还是没有回答我的问题,“看电影的新视角”?

M:我对影评的看法,一直以来都是同一的,像刚才讲的“新视角”是就读者来说的。无论看什么电影,观众多少都会有感触,有些观众有能力消化影像带给他们的触动,另外一些可能就不一样,有时候是对故事情节存有疑问,有时候则是对导演的创作意图不理解。这种情况下,即便你让他们再重看几遍,这些疑问仍然解决不了。这时,影评的价值就显示出来了,看完电影的观众参考一篇影评,如同按图索骥,原本不太理解的情将节豁然开朗,原本困惑的地方也会茅塞顿开。他将以一种“新眼光”去回看电影,重新获得了认知。

……

:当年我以一个学生的身份看了很多您写的影评,有空的时候,自己也写,但我总觉得,即便花再多力气,也难以写到像您写的那些影评那般结构精致、言之有物。您是否可以传授几招?

M:我一直都觉得,写影评是没有法则的。那些教人怎么写影评的书,大体上是没用的。如果你想从那儿去得到一些诀窍,只会适得其反。同样,你在我的影评里也发现不了多少可以归结为法则的东西。写作本是无源之水,那个可以被称为“源头”的只能来自于你的生命体验。同样,一篇影评的产生,只能出自于对这部电影的体验。当然,一些例外是有的。有时候,我看到一部让我非常有感触的电影,我却不知道怎么去写。这时候,我就需要静静地呆一段时间,不断回味这部电影带给我的感动,;等到触动过去了,我就开始写作,那时影评也就有了。

:您刚刚说的,虽然我也明白意思,但说得总有点抽象,可不可以讲得再具体些?

M:这样说吧,完成一篇影评,需要以下这些:①一次观影;无论是在电影院,公开投影放映,还是一个人居于房间一偶。这是必不可少的。②关于这部电影的背景资料;应当尽可能地详尽收集,可以是关于这部电影的制作背景,导演与演员们的八卦,影片在各大影展的参展经历与获奖情况,各类媒体评论等等。你要知道,在加工一篇影评的过程中,这些都是有用的,它们的价值会不断体现出来。

到具体写的时候,我对自己的要求是尽量地有趣,黑泽明不是说过吗“不有趣的电影,谁会去看呢?”那么,一篇枯燥的影评,难道就有人看吗?这时就可以多用些调侃的语调,尽量少去谈及理论本身,理论是要极力避免的,因为你面对的是普通观众,而不是电影研究者。况且,对于理论,我也没有多大的兴趣,空洞不实,用处不大……

:现在感觉比刚才清楚多了……

M:……我还没有说完。同时,要有自己的想法。这是带领读者进入电影语境的方式。可以先概述一些电影情节,捋清脉络,你要相信这对一位阅读影评的普通观众是非常有用的。然后在讲述的同时,加入自己的观影感受。只有一篇有情感向度、有趣味的影评,才能吸引人。如果一部电影藏有亮点,就要重复挖掘,把点放大成面,不仅可以横向地在相同题材的主题背景下进行简单地评比,也可以就某一个镜头的处理,点出它的师承之处、巧妙之处等等。

《身不在场》读后感(八):电影不只是一场幻觉

第一次被《身不在场》吸引,是在朋友转发的微博中看到了它的照片。灰白色的封面上有着轻微凹凸的细腻纹路,黑色的人影莫名让人感到一种孤独却坚定的力量。同时,那张照片上的书封,裹着这个季节难得的阳光,散发出温暖的气息。仔细看看,原来的木卫二的首部影评集,感叹一声他终于出书了,然后翻翻目录,下单买了一本。

知道木卫二是在大学阶段,他也是我在豆瓣上最早关注的几个影评人之一。那个时候,同时上着好几门影视专业课程,已经厌烦了大段大段的理论,总觉得电影不应该只是这个样子,还应该有更亲和的一面。所以,当我看到木卫二的电影评论时,是欣喜的,感觉就像是在一段尘土飞扬的路途中突然看到了一泓清泉。

他用干净的文字还原着影像的美感,同时也呈现着文字本身的美感。最让我欣赏的是,他作为一个几乎可以称作生活在电影中的全职影评人,依然保持了自己与电影之间的恰当距离,不会过分代入以至刻意煽情,也不会居高临下俯瞰众生。但是,他试图通过自身的情感反射来拉近电影和读者的距离,用细腻的笔触记录着他被电影打动的一个个瞬间,让虚幻的光影变得似乎触手可及。这种娓娓道来的叙述方式,与他所钟情且擅长的台湾电影、日韩电影相得益彰,他也因此被贴上了一个“小清新之王”的玩笑标签。

如果说,“木卫二”三个字让我点开了电商的图书页面进行搜索,那么促使我下单的则是目录中出现的三个影片名——《步履不停》《恋恋风尘》和《一代宗师》。这是我喜欢的三部电影,也是木卫二的影评中质量很高的三篇。他在豆瓣上给这三部电影都打了五分,也因此投入了全部的热忱、耐心和尊重去写下评论。

他对细节的洞察和分析,尤其适合《步履不停》和《恋恋风尘》这样的电影。在《步履不停》的评论里,他寥寥数语提炼出电影中“开诊所的老父亲”的代表言行:“拍照片时心有不悦,掉头就走人”,“和对门老太太寒暄”,“事后斥责获救男子” ……散落于电影前前后后的人物琐碎被他串起来,对角色的认识便更为清晰。他能用同时兼具温柔与坚定的文字表达他的观点,往往一句话就能概括影像的意蕴:“人生一直快他一步,而他总是慢上一拍——来不及和父母沟通,说出答案……由传统孝道和家庭观念所引发的冲突,过去、现在和未来都在重复上演,试问每个人,如何才能不留遗憾地走开。”

他对细节的精准把握还延伸到了影片的色调和光影上:一语道出《步履不停》里海水的明亮,用重笔墨书写着《步履不停》结尾天与海的大全景,以及云层和阳光。他写道:“天空中的云层挡住了阳光,眼前光线骤暗了一下然后重新变得光亮……明暗本身就包含了短暂的时间流逝,云层让光线产生了变化,时间的流动得以用另一种视觉化来呈现。”类似的触觉,同样出现在《恋恋风尘》的评论开头。“火车穿行在山脉间,隧洞一个接一个,明明暗暗复明暗,总会有走不完的错觉,如同每个人眼下的人生。”“当火车冲破黑暗,轨道前方的出口由一个小亮点变成白茫茫一片时,骤然变化的光线成为电影带来的第一组强烈印象。光线的明暗,它恰好也是我对《恋恋风尘》视觉风格的整体印象,好似昏暗朦胧的老照片,面对模糊,久远的记忆却逐渐变得清晰。”他深爱侯孝贤的电影,他的文字风格,也与之天然搭配。他去年那篇在网络上传播甚广的《刺客聂隐娘》的评论,更是深得我心,可惜没有收录进这本书里。

回到前文提过的第三篇影评《一代宗师》上,在我看来,这篇评论是对于木卫二文字美感的集中体现,算得上是一个华彩乐章。他说:“武林的往事已经过去,规矩不再、故乡不在,当年新人已白首,旧日时光不可追。在香港街头,当电影人物走向银幕深处,画面上出现了一条稍嫌刻意的流浪狗——当真是丧家犬也有乡愁。”简短几句,道出了他对民国武林传奇的缅怀,以及抵挡不住时空消逝的无力旁观。想起曾经看过的一个对《一代宗师》编剧徐皓峰的采访,在那篇报道里,徐皓峰说,他写的是武人的顶级阶层,而不是单纯打打杀杀的底层江湖,他更想展现出那个年代国人的高级情怀。对应到这篇影评,“情怀”二字,也跃然于纸上。

喜欢木卫二影评的另一个原因,还在于他的广度。在他的豆瓣电影主页“看过”一栏中,足以看出他的阅片量(后来在网上看到他的采访,到现在他的看片数是4000部左右,每年估计看200部左右)。基于这个庞大的数字,他能够在写评论的时候进行同类型电影比较,而且是信手拈来侃侃而谈,不是刻意卖弄。同时,他还能扩展到时代背景等方面,解读电影与社会的关系。在《九降风》的评论中,他写台湾的第一代80后在90年代的成长,更写台湾90年代的棒球热与少年成长的息息相关。在《狩猎》的评论中,他写好人蒙冤的虐心,更反思当下社会:“在如今的网络,消息源满天乱飞,为什么仅凭一段文字、几张图片,所有人都相信,他们比其他人更靠近真相,更有责任和义务去发表个人意见,行使人身攻击口诛笔伐之实?往更糟糕的层面去想,所谓的善与恶、白与黑,多数人是根本分不清的。”

收到书以后,木卫二的自序和目录编排吸引了我。

他在自序中说:“看电影在本质上是自我审视,自我对话。看过的电影,它们在某种程度上造就了今天的我。”对于“自我审视,自我对话”八个字,我感触颇深。电影之于木卫二的意义,远远大过了电影之于普通观众的意义,正如封面文案所写的那样,他以电影为名,实际上是在书写人生全景。银幕上的光影里是幻觉,是别人的故事,但同时也映照着他的现实,我们的现实。

而同样,目录编排的四个部分也进一步加深着这种电影里的现实体验。68篇影评分别归属于“昨日少年歌”“金色梦乡”“趣味游戏”“步履不停”四个章节之下,隐隐表现出时间上从少年到老年的流动感,也正契合着《身不在场》的封底文案:银幕上的斑驳陪你走过人生四季,即便无法触摸,总是繁乱世间的一片遐想地。

《身不在场》读后感(九):《时间之光》

木卫二应该是我混迹豆瓣早期时期时关注的一名影评人,但我已经回想不起当时的缘故了。 草草的读完了几章,只挑选了自己感兴趣的几部电影影评。无非只是浅谈了一些木卫二本人的看法。如果说他写的有那么深刻吗?到也不见得、但如果说是浅薄之作,以我现在的水平也未必能写得出。 很多电影年少时只能看懂一个点,但很多年以后,经过社会的洗礼,有了阅历,也开始逐渐形成自己的三观,也只能以微薄的声音说一句“看懂了。” 一直觉得电影是件很圣神的东西,尽管当下越来越多的人去拍电影。自称也是电影从业者。光与影的交替,就见证了一段浪漫的爱情故事,时代的变迁,侠义的江湖,国家的兴替。 在《身不在场》这本书中,有很多电影发现都是未观赏过的,甚至有些名字都从未有所耳闻、如果搁以前的话,我也许会感到羞愧,对自己说“你竟然连这么经典的电影都没有看过。” 但意识到好电影是看不完的,也就释然了。 电影的启蒙应该是《泰坦尼克号》。小时候在一个电视台上总是以片段的形式播出。当时给我的感觉用现在的话讲,就是在看情色片。当时天真的每回看到Rose脱掉衣物让Jack作画时都会闭上眼睛。多年后重看发现这一情节有所删减不免失望。 那时候好像从未播出过结局,也不知道Jack早已死去,一直以为和Rose活了下来从此过上了幸福美满的恶俗生活。知道《革命之路》这不被戏称为《泰坦尼克号》的续集也是多年以后、 当时被人们津津乐道的是那句著名台词:“You Jeap, I Jeap.”多年以后发现最感人的不是这句,而是:“I'm Rose, Dowson Rose.” 以你之姓,冠我之名。 我对电影并没有什么太过于高深的看法,我只是一个观众罢了。 不过,我的却有一部分的三观是受电影影响的,它教会了我如何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身不在场》读后感(十):当我谈论木卫二时我在谈论什么

我曾经和很多人聊起过木卫二,在大多数情况下,对方都不知道他的名字。其中有一些是科班出身的电影人,或者是张口金棕榈闭口威尼斯的电影发烧友;还有一些只是在下班之后到电影院里,跟朋友一起看看《寻龙诀》的普通上班族。前者对木卫二多少有些瞧不上眼,在他们的心中,真正的影评人是巴赞和后来成为了导演的戈达尔;而后者,似乎更加信任豆瓣评分,木卫二是一个根本不会进入他们视线之内的名字。

这多少说明了现在中国影评人们的尴尬境地——在专业人士们看来,他们只是一群多看过几部电影的普通爱好者,是一群在内行面前大放厥词的外行;而对于那些看电影只是为了娱乐的人们来说,影评人们是一群喜欢看闷片的疯子,与影评人们的循循善诱相比,他们更容易相信营销软文和豆瓣水军——木卫二的微博粉丝是7万,而一个叫做“电影味道”的营销账号,粉丝量是530万有余。在面对营销水军时,影评人们就像是一群面对装甲炮舰的维京海盗。

这甚至不能被称之为战斗,我宁可说这是一次单方面的屠杀,当影评人们在为《一个勺子》和《心迷宫》摇旗呐喊时,恶评如潮的《万万没想到》卷下了三亿票房。电影人们在谈论IP与商业模式,在谈论流水线作业与“粉丝心理学”,仿佛那些粉丝随时可以变成红彤彤的钞票——而事实上也的确可以。只是再没有人肯老老实实的打磨剧本和调度镜头,也越来越少人能够谦虚的承认,即使电影中存在再多的商业元素,归根结底,它还是一种艺术。

然而我们还是越来越多的看到这样的电影:有科幻?刘慈欣?——牛逼!有明星?范冰冰?——牛逼!有特效?好莱坞团队?——牛逼!在一声又一声的“牛逼”中,我们看到了一部接一部的烂片。在他们眼中,电影变成了简单的加减法运算,原著粉丝量高,票房加一亿,有一个大牌明星,票房加一亿,男主和男配卖个腐,票房再加一亿。格兰芬多,加十分!

幸好,在铺天盖地的水军与软文中,还有木卫二这样的人存在。

对于木卫二,有许多溢美之词,其中有些甚至显得格外刺眼——比如说,有人说他是“不拿红包的影评人”。这原本是分内之事,现在竟然变成了值得大书特书的优点。再比如说,他是金马奖的评委——这倒是实打实的成就,同样被无脑者狂黑。他在豆瓣评选的“我最欣赏的影评人”排名第二,也在“我最讨厌的影评人”排名第一,但考虑到后者的前十名中还有周黎明与张小北这样踏实做事的名字,所以其实也可以算是一种褒奖。

我不见他做过什么出格的事情,只是见他在豆瓣里十年如一日地写,写,写。这是个手艺活,怎么都没办法一步登天,需要打磨许多年才能小有所成,而他竟然就耐心地磨了十年。在刚刚出版的那本《身不在场》中,他在每一篇的标题下标注了完稿日期,于是我们就看着他从最初的青涩渐渐成长,在闷头走了十年之后,已经强大到不可思议。

当我在谈论木卫二时,我也不清楚自己究竟在谈论什么,或许我在谈论某种坚守,或许是在谈论某种理想主义,或许我只是在谈论无可奈何。当木卫二他们怒斥《寻龙诀》“故事杂碎,镜头花哨,人物瞎飘”时,《寻龙诀》卷走了16亿票房,当他们痛骂《港囧》“八两金的一个表情都能秒杀包贝尔的全场表演”时,《港囧》成为了国庆档的票房冠军。他们的每一点声音都会被淹没在粉丝的尖叫与观众的笑声中,显得十分不合群,像是夜店角落里某个戴着黑框眼镜,闷头喝酒的少年。所以,我猜,我的确是在谈论无可奈何。

但也说不定,没准过了几年后,我们会重新拾起那些被淹没的声音,看到那群人的激动与怒吼。这些人的存在会让我们觉得过去的那个时代并没有很糟糕。而这本书,就是那些声音的珍存记录。

    

上一篇:我们去找小昆虫1:昆虫的工具经典     

下一篇:《经济解释》读后感10篇_读后感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