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

天年读后感精选10篇_读后感_名著读后感_格言网

2020-12-28 23:46:52

读后感

公众号

《天年》是一本由何夕著作,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355,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天年》读后感(一):越发相信大过滤器的存在

如果只看《天年》这个名字和豆瓣上本书的简介,会下意识认为《天年》和钱莉芳《天意》、《天命》是一个系列的作品。但真正看上几十页,把引子一和引子二看完,马上就能意识到,其实《天年》着眼的是宏大的末日题材,而且小说写得非常……硬。这和他短篇的风格,实在是很微妙地不太相符呢。

一言以蔽之,这本书讲的是生命发展过程中生物多次发生大灭绝的原因以及人类应对这种灾难的手段。从这个构思来看,《天年》应该只能算系列第一部,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几个关键人物的视角导出大灭绝的根本原因。这两年随着中国科幻逐渐进入长篇时代,在近几年的长篇中,最为显著的就是末日题材,比如得了雨果奖的那本书,还有宝树的《时间之墟》、王晋康的《逃出母宇宙》,当然也还有这本《天年》。之前看到一个普及人工智能的帖子,虽然帖子本身说得有些危言耸听,不过随着年岁渐长,倒是越发相信大过滤器的确存在了。

大过滤器之于文明,也许就如同生命之于一个人。有时候坐班车上下班,会不由自主地在想,如果突然出现大灾难,让整个文明社会没办法运转,那人类文明基本就毁于一旦了。现代社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依赖人类的分工合作,各行各业在自己的领域都已经走得太远,如果一个领域的精英因为某种意外事故全灭,那这个领域的研究基本就要倒退几十年;而如果所有领域都遭受这种灾难,那现代的文明社会基本也就完蛋了。如果想一直维持居安思危的观念,为了人类社会能够尽可能长地延续下去,那么往更远更深的地方探索,不断发展各种有用或者没用的科技,是必不可少的。而随着现代文明社会越来越民主化,民众对财政的支出也越来越理性和……短视。就连NASA也需要时不时地搞出一个大新闻来吸引公众的注意力,这样才方便从国会预算里面多争取到一些研发资金。如果说科研只是人类给自己买的彩票,那么在物质生活越来越舒服的时代,民众倒还真是越来越不愿意买一些看起来没什么用的彩票。所以,意识到大过滤器的存在,从一个方面来说,反倒能让人类从优渥的物质生活中惊醒,看清楚自己在宇宙中的位置和时间节点。能够讲清楚这些东西,就足以表明《天年》是一本很棒的科幻小说,足以让人一口气把《天年》看完。

也许正是因为要讲这么宏大的内容,所以《天年》才不得不硬起来,并且在作品中加入很多领域的细致描写和研究,只有这么做才能让这本书变得丰满可信,才能在宏观层面上讲好这个故事。也许是国内科幻作家纷纷在写末日题材的缘故,从《天年》的构思、情节铺陈,以及略显苍白的人物造型设计等各个方面来看,这本书都和刚得了雨果奖的那本名作有很微妙的异曲同工之处。但如果说《天年》这本书是在模仿那本名作,或者说《天年》的构思完全受到了那本名作的启发和影响,那么这样的话无论如何我也说不出口,要注意到何夕是形成了自己独特短篇风格的优秀科幻作家,如果评价他的首部长篇只是蛰伏在别人的阴影之下,那么这种评价对何夕而言实在是太不公平。《天年》虽然有着300多页的篇幅,但这仅仅是大事件的开篇,期待后面何夕写出自己独特的长篇风格。

《天年》读后感(二):记

从小说中的文化探讨来说,何夕无疑是国内科幻作家中最符合中国人阅读习惯的一位。在这点上,从《六道众生》到《天年》,一脉承之。

在整个“天年”之谜被揭开的过程中,作者巧妙地让天主教神父范哲和由佛入道的道士徐嗣的故事穿插其中,二者间的深谈既是对主线情节的补充解释,也是一场各种宗教思想碰撞交锋的思维盛宴。东汉白马驮经西来,于洛阳建白马寺,标志着外来的佛教终于立足中原,开始开枝散叶;而数十年后,张道陵在老庄思想的基础上创五斗米教,将哲学思考发展为宗教体系。再加上统治者出于政治考量,有选择地对宗教进行支持和利用,从此以后,释道两家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历史和中国人,从普通百姓的行为习惯到文化精英的思考方式。

关于佛、道文化的影响,已经有无数文学作品进行过深刻地探讨和剖析。然而《天年》作为一本科幻小说,与这些作品相比,它带来的思考特别而又新颖。小说中,作者简明扼要地梳理了佛与道几千年的斗争。“道家求生,佛家求死”“道修今生,佛修来世”,这些老百姓众口相传的戏谑之辞,可能粗鄙,但不乏通透,我们不仅熟悉这些俗语,也承认其思想内核的正确性。然而,当作者通过这样的一条线索,通过国家高层在危机时代对不同宗教的不同选择,引导着小说人物和读者逐步接近那个可怕而宏大的谜底,接近“天年”。当读者豁然开朗之时,所感受到的震撼,也是巨大的。

从平凡的事物生发,通过想象力的推演,接近宇宙尺度的真相,好像是科幻作家特有的一种素质。而正是这种素质,让一代又一代的幻迷们手不释卷,欲罢不能。

何夕小说另一个特别的地方,在于同其他的科幻小说相比,书中辩证统一的思想无处不在。许倬云先生的《东西文明的对照》中说,由于欧洲长期继承了战斗部落的文化特质,使得他们不断扩张,而中国传统的农耕文化则相对克制、内敛。这种文化特质的不同,让西方人更倾向于二元对立,而从西方传入的科幻小说,也是更多的着眼于科技和人类行为带给自然的影响。而东方思想从老子开始就讲求辩证统一,所有的东西都是相生相克,祸福相依的。何夕在这本小说中更是发扬了这种传统。例如具有糖尿病和高血压两种疾病的黑奴,却因为疾病带来的耐饥和耐渴能力的增强,而在跨洋运输中存活下来;甚至在“天年”之谜揭开之时,人类生活在具有大冰期的宇宙区域既是不幸也是幸运。

《天年》好像从头到尾,都有一种宿命论的悲伤底色。对于三维的人类来说,唯有时间不可阻挡。历法的出现,是人类文明成熟的标志,然而这也仅仅是初窥了时间的表象,对于它的奥秘,我们仍然知之甚少。天年的不可抗拒,就如同我无法阻止此分此秒地流逝一样。作者将人类所认知的时间尺度无限拉大,将读者抛入了一个更为无力渺小的境界。但正是这样的强烈对比和对自身渺小感的认知,才凸显出了智慧与希望的可贵。所以,对我来说,与其说《天年》有面对宿命无可奈何的哀伤,不如说它更具有儒家传统对现实生活深刻的关怀和悲悯。

全书好像是围绕江哲心展开的,然而从头到尾,他出现的情节并不多,更多的时候,是作为一个符号式的存在,代表着人类的智慧。科幻小说毕竟是一种崇智的文学形式,所以,这个追求真理不惜牺牲前途和国家的智者形象被放在了最显著的位置,被反复提及。但《天年》更注重的其实是人物群像的描写,全书出场人物众多,各有不同。杜原的形象是对江哲心的丰满和补充,也可以说是智慧的代表;范哲象征着爱和悲悯;而这一部中埋下的暗线天才少年吴新和韦石,也许就是人类的希望。

有的人说很多科幻小说其实是在刻画一种被科学异化了的社会,是在探讨科学与道德之间的界限,甚至是反科学的反智的。但想要得出有说服力的“科学如何造成灾难”“科学造成哪些灾难”这样的论述,本身必须具备渊博的知识和严谨的逻辑,而这一过程,如果没有智力的支撑是不可能达到的。所以,我以为反面的科幻小说其实也是另外一种形式的崇智。

《天年》读后感(三):脑洞并没有达到惊异的程度

当宇宙中除了你之外,所有的一切都消失后,会发生什么事?答案无比奇特而简单:你将变成光!!!!!!!!!!!作为一个工科生,好多地方都是一闪而过,我觉得学物理专业的理解起来应该会好一些,其他人可以跳过这么多理论。其实天年并没有让我很惊讶, 整个小说做了太多的铺垫了,结局还是没有想到的,要把太阳系整个都位移,对我来说实在是很科幻。小说人物太多,以至于有些人写着写着就再没出现,没有结局,对于我这种强迫症患者来说很难受:把整个太阳系位移的结果会怎样呢,看到后面还有续集,不知道什么时候出也不知道会不会看。 第一次看何夕的作品,一些小小的感悟,看科幻开一些神奇的脑洞。

《天年》读后感(四):差强人意

第一天一口气看了一半,

第二天看了剩下一半的一半,

第三天只看了剩下一半的一半的一半,

第四天也只看了剩下一半的一半的一半的一半。。

第五天。。

到昨天终于看完了。

首先是其中可以找到各种三体的影子。有期限的末日,联合国开会,神秘的反人类组织,不成功便成仁的暗杀,各种项目和计划,莫名其妙被选中保护地球的使命感等等等等。。

就差没有大家一起开发个天年游戏出来愉快的玩耍了。

其次是角色刻画苍白。不过就连三体也让好多人吐槽人物苍白,好吧这是科幻作品的一贯通病。

以及一些相关科普知识环节也是无微不至的占据着大量篇幅。尽管是作者用心良苦怕读者读不明白,可是懂的人读起来会不耐烦,不懂的读起来很难枯燥吃力。似懂非懂的又读不出乐趣。 同样的情况大刘处理的就好的多。

情节拖拽还体现在各种人物对话里一些无关紧要的内容也描述的巨细无遗。孔冬青给我印象最深的不是他的科学造诣,而是耐心,他可以忍受伊万老头的毫无关系毫无意义的那么大篇幅的回忆杀。记得书里他开始还接着他的话茬问,后来只默默的聆听。类似的对话情节不胜枚举。往好了考虑是作者在为后续铺垫我读的时候只能这样说服自己。

好在最后一章眼前稍微一亮。

文字方面也有点赶工的痕迹。一些文字叙述(例如杜原的女人拉孔冬青去逛街逛了一天那段分明是写错人应该是拉杜原去)以及情节处理的小BUG(如忘记谁给杜源讲江哲心的理念时明明还没有天年概念的杜源直接跟他说了天年以及太平门计划后者也不觉得很突兀)还是有的,但不大影响阅读。

虽然差强人意但总的来说还算值得一读。比上不足起码比老王的逃出母宇宙要强很多。关于那本书从标题到内容都让人懒得吐槽。

首部曲实在铺垫的够多了。

冲着何夕的招牌也得坚持看看下一部怎么展开了。

《天年》读后感(五):长篇不是这么写的

一个故事长篇还是短篇,并不是作者本身决定的,而是作品所需要的篇幅决定的。

如果这个故事需要50000字,就不能这么把他压缩到20000字。同样,一个2000字能讲完的故事,硬扩充到5000字,也会糟蹋这个故事本身。总觉得一个作者在写东西的时候,不要强硬要求字数。故事讲完,讲好,讲透,就OK了。

对于大多数类型的文学来说,长篇都更有力量。但字数不是评价价值的唯一标准,《老人与海》(几万字),丝毫不比《约翰克里斯多夫》、《悲惨世界》(二者都是百万字左右)弱。评量取胜,很累人啊!!!科幻毕竟不是玄幻,可以无限注水,读者还傻不愣登的死追着不放。科幻读者相对学历和阅读量都比较大,当然对书本身的要求也比较高。

都知道今年科幻井喷,但是不能这么来凑数吧。这完全是揠苗助长。什么时候科幻圈子被糟蹋坏了,大家也就都安生了。

我从来只喜欢作品,而不喜欢人。无论对科幻还是其他领域的文学。何夕老师之前的《六道轮回》、《异域》、《爱别离》等,都是非常好非常好的。但这部,我从个人角度来说:不、喜、欢!!

《天年》读后感(六):天年

书还不错,四星可以。作者的知识让人咋舌,社会、历史、宗教、科技、政治、人文等有有一定的见解。读起来只恨自己的无识,对其中一些概念不甚清楚。总的来读看起来很畅快,文学效之三体更为柔软些,三体读着还是比效硬的,没三体宏大主要是因为三体的时间尺度更大,而天年仅在几十年内。应该会是一个系列,只想等待着。

生老病死,这是每个生命的原因和结果,因为生着,所以会死,这自然是个体的必然。但当上升到一个物种呢?当每一个与你能作信息交流的事物都泯灭在时间中,世界只剩你可以感受自己的思想,或都你连自我都无法认识那是多么恐怖。

月有圆缺,事有始终。每当开始便有一个黑暗的终点张开大口等在前方。寒冷无情的刽子手在前方等你,而你又无法停下,灭亡无法逃避是多么无力。然后是信仰,狂热温暖了身体,点燃了心灵。正是这奇特的心理给人面对必定的覆灭的勇气。

当宇宙死于天年时,当物质消失于天年时,是下个天年的倒记时。

《天年》读后感(七):winter is coming

亏我还多花了几块钱买的签名版,没想到何夕写了个这么烂的小说,唉,大哥你还是老老实实写短篇吧,长篇不适合你。

1.剧情太拖沓了,很多无关紧要的剧情就不要写好吗?同比《超新星纪元》,差不多规模的设定,作者简简单单的就讲清楚了。

2.铺垫太长了,故弄玄虚,卖关子,感觉95%都在铺垫,后面发现也不过如此。反派也太小儿科了,这么庞大的组织各个智商这么低吗?

3.没有明显的主线,本来不讲个发现天年的故事吗?要写那么多乱七八糟的吗?没有主角,人物太多了却都千篇一律,各个都是大天才,没一个有性格的,感觉都好假,过于完美,除了道士算是有点性格的人,但是太玛丽苏。

4.有模仿三体的感觉,但是远不如三体。感觉就是强行把一个短篇小说拉长的样子。

5.为了硬强行伟哥,大段的大段的硬科幻和相应知识生硬的摆上去让人看的昏昏欲睡,超流体纤维估计没人看得懂吧,虽然说整本书知识涉及面很广,但是感觉多余!

6.结尾想要复制《伤心者》却没达到效果,可怜我们江哲心同志昏睡了那么多年,也没苏醒一下做个重要指示,唯一的目的就是为了这本书收尾的时候利用下。杜原也是悲剧,冒充个江哲心有必要变脸才能领悟真谛吗?

7.您好!您所拨打的电话已关机。 Sorry! The subscriber you dialed is power off. 什么鬼!!!!发帖凑字数吗???

8.唯一好评就是感觉天年还真有那么一回事,是不是寒冰纪真的要来了?虽然我很希望经历世界末日,但是我真的不希望被冷死啊!

最后吐槽一下编辑太不负责任,这种小说也让发?还不如一些YY小说!据说后面还有几部?麻烦不要再写这么拖沓了,好好写!不然我真是不想买了。

《天年》读后感(八):长篇叙事水平还有待提高

刘慈欣写《三体》三部曲之前毕竟有了《超新星纪元》和《球状闪电》的积累,情节展开悬念设置是有一定基础的。作为何夕的第一部长篇,《天年》缺少那种让人一口气读完的动力。前面挖了N个坑,每条线索都没有往前进展,全留最后揭开谜底,这样给人的感觉就不是悬念,而是故弄玄虚了(特别是人物说话喜欢卖关子,欠扁的感觉)。回想何夕的短篇写法也是类似的,当年看《异域》看了80%还是一头雾水,但最后解开科幻内核的时候还是很震撼的。但是这种结构放在长篇里就不太适用了,层层拨开谜底的效果没有达到,核心的惊奇感反倒被拖沓的节奏稀释了。

小说内容有超过一半是人物对话,有不少为交代情节设置的对话略显牵强。另外一个有点搞笑的是每个主要人物似乎都特别爱抽搐,不是肩膀抽一下就是脸抽一下,然而“抽搐”的原因有时候还是这个人自己心里的秘密,读者尚不了解,这样这个本来就有点夸张的反应让读者更缺乏认同感了。回想何夕以前的作品,几乎每部都要加入一点男女爱情戏,这次《天年》也未能免俗,然而那个中年婚外恋的设定实在让人感觉有点多余,徐娘半老这种审美也不禁让人唏嘘……

说说科幻设定,“超流体纤维”有点圈量子引力的意思,最后一段用切断纤维来推动太阳看来是借鉴了《台球》,结合马太的相对性假说,还颇自圆其说。可惜小说的结尾刚刚有点大片开演的意思,就剧终了,看来是留着写续集。另外有点疑问的是,借用了半个宇宙的引力把太阳拉动了原子直径大小的距离,这,只能说测量精度还真是挺高的……我们假定推着太阳跑可行,但是地球不能落下啊,你这样太阳推走了,地球的轨道离心率就要增加,远日点会越来越远。当然了如果太阳都能推动,地球更不在话下,不过别的行星到时候不管也不行,要不轨道一打乱整不好就得出娄子,至少八大行星都得带上,嗯,这还是个精细活,就怕时间来不及。

一个bug,“海王星跑到天王星内侧”,看来何夕是记混了,穿到前一个行星轨道里的那是已经降级的冥王星。太阳系行星轨道不是随便来的,大行星公转周期之间多少都有共振关系,要是两个大行星轨道互相穿插那可不得了,不说早晚撞上也是要留一个飞一个。

关于有数学能力的物理学家,其实没有那么稀少,现代就有彭罗斯、惠藤,都是数学和物理两个领域都有重要贡献的人物。从发展史来看,数学中的很多分支的发展是靠物理学推动的,并不一定现有数学工具才有物理。

《天年》读后感(九):硬科幻,硬得生硬

读这本书的契机是带本科毕业论文的学弟某次和我聊天,讨论到《北京折叠》获雨果奖我略忿忿,于是说到国内科幻小说,学弟推荐了此作,为表示感谢要送我一本,其认为有三体的水平,大概就是这句话让我期待值偏高了吧。

“一般都是物理学的角度来写,偶尔有想不开的从数学的角度写。这个是气候。。太少见”,学弟当时这么跟我说的,其实中秋假期花了两天读完,我倒是认为这本涵盖的学科知识点非常广泛,气象与气候只是主角们身处专业的角度出发,真正解释天年现象其内核还是物理学的范畴。

正如王晋康评价的“无论是宗教、历史、天文、民俗民谚等都是信手拈来,依靠这些很硬的知识素材把天年的构思演绎得非常令人信服”,书的前半部分十分有同感,当何夕从各个方面的迹象去印证和逼近“天年”这一概念时,会不自觉激动地想“说不定还真是如此”,因为已知条件的足够真实,反而不相信天年会是虚构出的,这正是所有科幻作品的迷人之处(很惭愧读过的科幻数量不足以构成此类结论,但凡是读过的这一激动点上确实是共通的)。

但是愈发读到后来,这种感觉渐渐被不耐所取代,一方面,虽然爱读硬科幻,这本也很硬,但很多知识和典故是没有必要被提出的,感觉就像论文中的无效引用文献,还有像费劲心思找来解读又引起主角深深恐惧的《渔夫的故事》,到头来不过是个牵强的比喻而原本故事压根没暗示任何关于天年的历史,读得直教人生气;另一方面,提出的方式也非常生硬,大部分都是借文中人物之口,以类维基百科的句式大段大段地介绍,完全枉顾对方的身份和知识储备,也管不了自己说这段话时符不符合本身人物塑造和情节背景。举个例子,接近结尾文婧在临死前留给心爱之人的影像资料里说了这么一段“印第安人是除爱斯基摩人之外所有南北美洲原住民的总称,几万年前的第四纪冰河晚期,大幅下降的海平面让原本波涛汹涌的百令海峡变成了一座可以通行的陆桥,我的祖先们第一次踏上了美洲大陆,并在这片土地上建立了辉煌灿烂的文明布拉布拉布拉……”讲真看科普小文我可以接受这样的文字,可是你快去送命了啊,而且还是录像好吗,我实在无法想象这种少儿科技节目主持人一般的画面。。。

曾经看过一篇书评说中国科幻小说的同质性,尤其是语言同质性要远远的超过其他文学种类,甚至在语言上几乎无法分辨出作者的个人风格,甚是同意,在人物描写尤其是女性角色的塑造上何夕和大刘犯了差不多的毛病(大刘还稍微好点儿),我不是很理解他们超前的科学知识水平和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为什么丝毫没有在对女性的认识理解上有所体现,科幻是新时代的中国科幻了,理想的女性模样还停留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理工男的梦中情人阶段。哪怕是写十几岁的孩子也是如此,男生是知识广博天赋异禀而又沉稳的少年,女生则是噙着泪花撒娇“哥哥你告诉我嘛”长不大的儿童,只能叹口气了。

此书多处有三体的影子,从末日题材到行文风格再到冲突设置等等,不是不好,只能说三体确实是里程碑式的作品,对国内科幻的影响力太大了,短时间跳脱出来并不容易。我不会把天年评为怎么样的佳作,不过其中几个点也引起了我的兴趣有了继续查阅资料探索的欲望,比如二叠纪的大灭绝,学弟则说他读完对已消失的昆虫产生了很大兴趣,由此认识了学校昆虫学老师,并且想在以后的工作中(做游戏)引入这样的题材。我认为一本书能给人带来这样的思考也好,求知欲也罢,或者甚至对生活的(积极)改变,它就是一本有意义有价值的书。但就个人而言,《三体》是可以重读的作品,《天年》看一遍足矣,如果像传闻说的那样天年也是系列作品,那么期待续作可读性的提升。

《天年》读后感(十):何夕处女作 期待续作

先说结论,有不足之处,但肯定称得上是佳作。何夕一直以中短篇作品见长,之前也没尝试过长篇创作,这一次《天年》一出,自然是万众瞩目。更何况此时的科幻环境又有不同,借着《三体》获得雨果奖,也算是赶上了一波潮流,据说书的销量还可以。评分却很惨。

《天年》的尺度从时间上来说,跨越数十亿甚至可能上百亿年,伴随着文明的灭绝与重生,给人以寄蜉蝣于天地之感;从空间上来说,以渺渺茫茫横无际涯的整个银河主体,借助“目镜”来感知描摹,给人渺沧海之一粟的感叹。几个人物交织叙述,层层递进,最后揭晓答案还算震撼,尤其结尾部分人类的太平门计划实施之时,以极为平淡的笔触描写出了令人惊异的宏观巨变,可称得上是豹尾,令人对下一部心生期待。

何夕的长篇处女作,虽然感觉他还是写短篇比较好,期待续作

    

上一篇:《伊丽莎白不见了》读后感10篇_读     

下一篇:《我的名字叫红》的读后感10篇_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