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

华德福的快乐家庭教育的读后感10篇_读后感_名著读后感_格言网

2020-12-28 23:46:52

读后感

公众号

《华德福的快乐家庭教育》是一本由[英] 哈维-扎赫拉著作,32.8元出版的236图书,本书定价:平装,页数:2015-1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华德福的快乐家庭教育》读后感(一):让爱驻我家

在读本书之前,我并未听说过“华德福”,本着对孩子负责的态度,特意百度了一下。“第一所华德福学校于1919年创立在德国的斯图加特(Stuttgart)。当时,一位德国企业家依米尔默特(Emil Molt)邀请鲁道夫?施泰纳根据人智学的研究成果,为他的香烟厂工人的子弟办一所学校,并以工厂的名字Waldorf Astoria命名为Freie Waldorf Schule(德语)。这所学校办得很成功,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当时人们都认为这是代表未来教育的典范。后来,凡是实践这一教育理念的学校都被称为华德福学校(Waldorf School),也被称为鲁道夫?施泰纳学校(Rudolf Steiner School)。”所以华德福知识一种新型的教育理念,并不是某个人的教育观点。例如本书的作者,哈维扎赫拉,她本人就是华德福教育大师,在英国和澳大利亚等国从事幼儿教育及培训工作。本书就是她多年以华德福教育理念为根基发展出来的独创教育理念,“注重心灵与身体整体健康,给幼儿教师和家长提供坦率以及幽默的建议。”

我的孩子目前正好处在幼儿时期,作为家长我本身也明白这一时期正是培养孩子性格、实践教育的关键时期,科学合理的教育方法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然而很多时候都是知易行难的,就拿我家为例。我知道这一时期应该要多陪伴孩子,耐心和孩子沟通,做些亲自活动,适当的远游等等,这些行为会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但是,首先,我几乎每天都要处理工作,孩子中午也会在幼儿园吃饭,我们相处的时间只有晚上的2、3个小时,晚上要是有应酬的话,时间甚至更短。其次,虽然我本人并不想这样,但我难免会把工作和生活中的负面情绪夹杂在与孩子的沟通中,使得沟通变为单方面的情感发泄,孩子与自己身心俱疲。我相信很多家庭也存在着和我一样的问题。如何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带着疑问我翻看了一遍本书,得到了一些帮助。现在也分享给大家。

对于一个普通的上班族,我的空闲时间确实很有限,因此更要充分利用生活中零散的片段。比如书中提到的,给孩子一个早安之吻,来开启美妙的一天;准备一个牛奶罐子,让孩子用他们的小手为我们倒牛奶;将早餐的食物,组成一幅图画,并和孩子一起制作。这些小的方法有助于提高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亲密度。

在每周的周末没必要坐车出门,待在家里或家的附近,尽量放慢节奏,陪孩子一起看动画片或到公园铲个沙,一起观察虫子,尽情享受一天的奢侈时光。

在孩子9岁后,可以开始一个每月一次的家庭会议。庆祝每个家庭成员这个月所取得的成就,然后处理一个抱怨,最后研究这个月的外出活动。

类似以上的小方法在书中还有很多,我就不一一列举了。只是再说下我个人的见解。华府的毕竟是西方的教育理念,而我们是东方国家,在生活习惯与文化传统都与西方国家有很大的差距。比如说中国的孩子独立性都较差,生活自理能力也不强,因此书中的和家长一起烤饼干、制作沙拉可能都无法实现。其次,受环境的影响,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更加羞于情感的表达,如何才能实现良好顺畅的沟通也必须解决。本书虽然有些建议不太适合中国国情,但大部分还是通用的,值得一试,毕竟一套好的教育理念也要行之有效才行,否则也只是镜中花水中月。

《华德福的快乐家庭教育》读后感(二):具体有效的实用“华德福”

与蒙特梭利育儿法、西尔斯亲密教育法等比较个人核心、观点明确的教育法比起来,华德福似乎总是显得有点模糊,大概知道是一个路数,但没有特别突出的一二三四,看过几本相关的书,也在网络上搜集过一些说法,主要几点理念大概是: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培养人际关系;强调教育者透切地了解、理解人的发展规律;强调艺术和审美的体验,注重艺术教育、节奏感、规律性;强调教学相长;无一定之规,因材施教,既尊重普世价值又尊重每个孩子的个性。

理念上,许多方法都是共通的,具体做法上,每个为人父母者面对的都是自己独一无二的小孩,用不着照本宣科,但我们本身并没有得到先进教育理念的教养,所以即便思想上武装了起来,面对孩子某些具体情境的时候还经常是束手无策的,缺乏实际经验嘛,除非那些真正生活在特定的教育环境中的一小部分幸福家庭。

而这本《华德福的快乐家庭教育》,刚一看到的时候其实我是拒绝的(哈哈哈笑话很冷是不是,拒绝就不会看得到啦),开始以为还是理念上的描述嘛,目录也有点莫名所以,缺乏说明功能,翻开看看其实不一样哦,有很具体很细微的小方法小技巧,比如怎么在陪孩子吃饭睡觉的时候增加一点点仪式感,怎么庆祝一些节日纪念日,说的都很细致。而华德福的理念其实是浸润在这些细节之中,并没有理论化条条框框的。即便你不了解华德福,也可以从这些小的点滴之中得到启发,也算是格物致知吧。

当然,很难照搬,可以借鉴,可以一边看书一边做做笔记,挑一挑适合自己家采用的,或者启发自己想想改进技巧的,勿以善小而不为。

装帧比较简洁大方,中规中矩;译文还是挺不错的,流畅明白,没有翻译腔;排版比较用心,略显稀松,加点说明性的小漫画会更好;纸张印刷都还可以;文案也算比较吸引人;前言我觉得应该放在目录后面;目录如前所述,说明性效果不好,其实作者在前言里面已经交代了各章内容,在现有章节标题基础上把每张具体内容写实性地做个副标题,也许不错。

总的来说,推荐阅读。

《华德福的快乐家庭教育》读后感(三):在游戏陪伴中潜移默化的进行教育

读华德福的快乐家庭教育

读这本书之前,我正在因为孩子不按照我的意愿做而烦恼,发愁孩子的教育问题。孩子小的时候也曾经暗想要做个好妈妈,为此也曾经翻看过些相关的教育书籍,什么《爱和自由》《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之类的,当时看的时候确实有些感悟,但在和孩子天天你来我往的日子中这些耐心慢慢的被消磨掉了,教育孩子时依然有些简单粗暴和不知所措,而这本书解决了我好多疑难,收益颇深。

原谅我的孤陋寡闻,华德福我是第一次听说,为此我特意百度了一下。华德福教育是奥地利的教育家鲁道夫·史代纳根据自创的人智学理论创建的。简单地说是一种以人为本,注重身体和心灵整体健康和谐发展的全人教育,主张按照人的意识发展规律,针对意识的成长阶段来设置教学内容,以便于人的身体、生命体、灵魂体和精神体都得到恰如其分地发展。

《华德福的快乐家庭教育》的作者哈维-扎赫拉不仅是华德福教育大师更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在这本书中她将她的宝贵经验毫无保留的分享了出来,不仅详细的介绍了如何去做,还在书中罗列了许多真实的生活故事,教给我们如何开发自己的思想和意识去培养快乐健康的孩子,建立一种充满爱的家庭关系。

教育孩子让初为父母的家长很是困惑,不知如何去做,虽拥有一颗给孩子满满的爱心,却缺乏正确的途径。所依据的仅仅是自己幼年时期的所感所得,总有些茫然不知所措的感觉。

作为一个家有8岁男童的家长,我曾多次从邻居或者同事口中听说过这样的说法,当男孩长到十七八岁的时候,突然间会和父母变得无话可说,父母与孩子间的沟通与交流变得极少。或许是到了青春期孩子有了自己的空间和想法,我想更大的原因是没有一种持续的良好的沟通途径。而我自身也有类似的经历,虽然作为家中最小的孩子,倍受父母的关爱,但这种关爱表现在衣食住行上,无关乎内心。长久以来的缺乏交流让我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问题的时候,竟然找不到适合的时机,也缺乏向他们倾诉的勇气。在别人看来或者不可思议但确实是我的真实感受。不想让我的孩子体会到这种无助的感觉,偏偏孩子却是一种偏沉默不张扬的性格,在学校发生的事情,问一句答一句,很少叙说在学校发生的事情,这件事一直令我很担忧。而这本书的开篇就介绍了如何解决这一难题。书中写了神奇的用餐时间,利用吃饭的时间彼此交流分享自己一天中最喜欢的事情或者分享自己一天的见闻,开始或许效果不明显但坚持下去,建立一个聊天的日常节奏,将自然而然持续一生,如果坚持下去的话,即便孩子到了十七八岁也不会和我们无话可说了吧。

类似这样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技巧还有很多,你有没有在门口喋喋不休地抱怨,忙着处理各种家务事和收拾东西,而拒绝孩子一起玩的请求?你有没有匆忙出门就没有时间培养孩子们完成他们想要并且需要完成的事情,从而阻碍孩子的发展?你有没有不知如何和孩子一起玩的困惑?这些在书中都有答案。

此外,这本书具体讲述如何培养一种积极的家庭节奏,如何和孩子一起做事的方法、讲故事及想象游戏的重要性,还详细的讲了如何依据不同性格的孩子去沟通、培养及交流。教你如何做游戏,如何讲故事,如何做家务,如何读书。每一章的后面还很贴心的列了清单,让人一目了然。现在的家长都很注重对孩子的教育,教育书籍更是品种繁多,这本书能够解决很多实际问题,值得一看。

《华德福的快乐家庭教育》读后感(四):只有快乐的家庭才能给孩子心灵的快乐

小时候我与父母分离数年,养在奶奶家,直到上小学才回到父母身边。仅管此后的时间,尽可能多的帮妈妈做些事情,以及帮家里分担事务,但无论我怎样做,从未得到过妈妈的赞许,妈妈也经常抱怨,我这不好那不好,爸妈经常吵架……

那时我最最羡慕我大姨家的表姐,虽然我只在她家吃过一次午饭,但就是那次的午饭,我看到表姐一家的幸福。那天表姐说,感觉昨天考试作文没有写好。然后她的爸爸妈妈就帮着她分析作文题,内容,如何去思考,选材,立意。而我爸爸妈妈都只问我分数,名次,从来没有问过考试的内容……

那一天我内心真的很沮丧,因为我没有一个快乐的家庭。那时,我虽然不知道今后会有什么样的人生,会嫁给什么人,但是我想将来我一定要向大姨那位做个好妈妈,我孩子的家也一定要像我表姐一样快乐。

许多年后,当我有了孩子,当我看到这本《华德福的快乐家庭教育》时,我深深地赞同。

这是一本看起来更像是一个妈妈的育儿经验谈,所谓快乐家庭教育,当然首先要有一个快乐的家庭,你才能再谈教育。而家庭教育,本身意义而言,家庭的一切气氛,家人的一言一行对孩子来说都是无时无刻的一种教育。

最简单的快乐家庭教育就是把自己也变成孩子,和孩子一起感受这个世界。

比如书中欢乐四季章节所讲的四季桌,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主意。它让我想起了,很小的时候,对四季的惊奇发现,天会下雨也会下雪,会冷也会热,桃花春天开,荷花夏天开,菊花秋天开,冬天在郊外的松林发现的小松鼠(当然连树都找不到了)……想想长大的这些年,四季对我来说,似乎只是天热穿裙子,天冷穿棉袄了……

另外,例如书中讲到的一个关于分享的故事,不论大人如何讲分享,强调要去和别的小朋友分享,但作为孩子都是不愿意去和别人分自己的玩具。小时候,有一年生日,姑姑送我一串漂亮珍珠的项链,妹妹也喜欢,我一点也不愿意给她分享,她因为妒忌去向妈妈告状,最后妈妈逼我交出项链,最后扯断了线,珠子都掉落了,看着妹妹和妈妈离开,心中非常的愤恨。

前段时间也在考虑如何,教育我的孩子和别人分享而不得其法。书中正好也有那么一个故事。书中的妈妈买了一个发条鸭子定时器,姐妹俩转动发条,听到滴答声后,神奇地没有争吵,还学会了轮流玩。我感觉到这位妈妈真是太伟大了,这个成功的分享,很大的原因就是因为这位妈妈的态度。如果我的妈妈当初,也能如这位妈妈的这样想多好,也就不会出现后面类似的一系列事件而造成我和妹妹多年的矛盾与不和了。

家庭教育或者说父母的态度真的是对孩子的影响太重要了,只有快乐的家庭才能给孩子心灵的快乐。

《华德福的快乐家庭教育》读后感(五):陪伴是最好的家庭教育方式

陪伴是最好的家庭教育方式

《华德福的快乐家庭教育》读后感(六):快乐孩子,欢乐家庭

快乐孩子,欢乐家庭—读《华德福的快乐家庭教育》

现在回忆起我的小时候最有欢乐的时光,莫过于跟妈妈一起下田的时候,爸爸妈妈在田里干活儿,我跟妹妹就在田里疯跑,还有就是过年的时候全家一起包饺子,即使我们不会包饺子,也总是帮倒忙,但是那时候觉得能帮妈妈拿一下饺子皮就是最了不起的了,因为能帮妈妈做事了。随着我们下一代的出生,家里有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专门带孩子,孩子们反倒少了些这种家庭相处模式。宝宝们总是被很好的呵护着,照顾着。但是这样孩子就真的幸福了么?

怀孕的时候看见周围很多爷爷奶奶带孩子,这也不让碰,那也不让碰,不允许玩儿土,不允许玩儿面粉,不允许玩儿水,不允许玩儿。。。 。。。不允许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可能是他们害怕孩子把刚收拾好的家又给弄乱了吧,所以大多数的时候都是在家里陪孩子看电视。我家宝贝出生后就一直都是在家随意玩儿,会爬了就在家里随意爬,她也许会爬到桌子边拿本书看两眼,也许会爬到厨房拿个胡萝卜啃一下,但是这些又有什么关系呢。她两周岁的时候就可以熟练的使用剪刀和针线。三周岁的她现在不仅可以帮我擦桌擦地,还能擀饺子皮呢!再后来读到这本《华德福的快乐家庭教育》才发现原来我的放任孩子自有玩耍的做法跟华斯福的教育理念是相同的。华德福教育只是一个理念,一个注重培养快乐、沉着的孩子的理念,使他们感受到与所爱的人之间的亲密的联系。这本书不仅在日常生活中指导我们如何把枯燥无味的早安起床的“起床,起床”,晚安睡觉时的 “睡觉了,睡觉了”变成温馨有爱的亲子亲密时光。而且还有节假日,以及一年四季的家庭亲密时光的相处,这中间还穿插着一些别出心裁的小故事,一些创意的指导。我们在和孩子的相处的过程中可以借鉴。我家宝贝更喜欢跟我一起在小花园里给花浇浇水,松松土而不是在家里玩儿芭比娃娃或者看电视。

我觉得《华德福快乐家庭教育》这本书更多的是让我们以孩子的眼光看世界,放慢我们的脚步,更多的关注孩子的想法。正如标题一样“Happy Child Happy Home”孩子快乐了,家也就欢乐了。孩子也是我们这个家庭的成员,也需要参加家庭的活动,这样才能让整个家更加的稳定、家庭成员之间更加的信任以及爱。只有在健康积极的家庭中成长的孩子才能更加的乐观,积极,有担当。

    

上一篇:《中年的意义》读后感10篇_读后感     

下一篇:烘焙面包一次成功的读后感10篇_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