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的尾巴》是一本由肖戈著作,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页数:27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弗洛伊德的尾巴》读后感(一):心理史记
文/凯风自南
《弗洛伊德的尾巴》通过将古往今来的心理学家的“群像”置于同一维度上,也将心理学发展的前世今生串联起来,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广阔而有意思的角度,通俗易懂的语言中让读者得以饱览心理学从无到有的转变,以及各门派之间的恩怨情仇。
如语言学一样,心理学也是如此。我们无时无刻不与之发生着关系。它既是一门古老的科学,又是一门年轻的科学。因为正如德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说的那样:“心理学有一个很长的过去,却只有一个短的历史。”如今,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心理学尤为关注。但是大部分人对心理学的定义只局限于“读心术”、“洗脑术”,不得不说,我们只是抓住了“弗洛伊德的尾巴”,是对心理学的片面认知。
全书一共分为十三章,按照时间的发展脉络,用各大著名的心理学家引领心理学发展的方向。从古希腊时期一直到20世纪60年代的人本主义心理学。虽然心理学的发展很晚,但是人们很早就开始研究心理现象,力图揭示心理活动的奥秘。有意思的是,作者在叙述心理学发展的史前史时,突破了已有视域的局限,从哲学、文学、艺术以及生物学等方面阐述了心理学的“萌动”。 原因是,在十九世纪中叶以前,心理学一直都只是被包括在哲学的母体之内仅用思辨的方法来描述人的心理现象,所以它的发展是极其有限的。到了十九世纪末叶,自然科学蓬勃发展,科学实验方法被广泛采用,心理学引进了实验的方法,才使心理学从哲学中分化脱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心理学的发展影响最大的是德国的心理学家冯特,他在莱比锡大学创建了第一个研究心理现象的实验室,被看作事心理学诞生的标志。冯特和他的美国学生铁钦纳是构造心理学的代表。19世纪末20世纪初,相继出现了很多心理学派,比较有影响的有美国心理学家华生的行为主义;德国心理学家海墨、克勒、科夫卡的格式塔心理学;美国杜威的机能主义心理学和奥地利的佛洛依德的精神分析学派;20世纪50-60年代,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心理学。20世纪60年代的认知心理学是心理学研究的新方向。
作者在直白易懂的语言中将最有影响力的心理学家的主要贡献呈现在读者眼前,如冯特、詹姆斯、弗洛伊德、华生、罗杰斯、斯金纳、皮亚杰、马斯洛、桑代克……又将他们的奇闻逸事,边边角角,穿插其中,不乏趣味。
“人类,因为他们而更加了解自己、了解别人。 这才是心理学的核心意义。 有人的地方,就有心理学。”心理学就像是一件人类从出生开始就握在手里的工具,以后将会越来越有用,也越用越得心应手。
《弗洛伊德的尾巴》读后感(二):开启一场心理学神秘之旅
因为神秘所以复杂,因为复杂所以高深,心理学永远给人一种神秘且高深的学科。在如今心理学已经越来越被社会所认可,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了解,似乎每件事、每个人都离不开心理学的影响。《弗洛伊德的尾巴》是一本将心理学的历史娓娓道来的书,让这千百年来在心理学领域的各位大师齐聚一堂的书,也是一本生动且通俗的心理学启蒙读物。
对于心理学来说,真正被成为一门科学的时间也许不长,但心理学的影响力一直存在于历史长河中。本书将心理学从古至今,不断演变、不断成长的历程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和展现。将繁杂的派系、复杂的理论,深入浅出的一一写明。
本书将心理学的发展史进行了简要概述,简短但很丰富。从远古时代开始人类对自身的探索开始,从自我对自我的对话开始,虽然那时候不知道何为心理学,但人类对于我从何处来、人性起源等等的研究就已经存在了,此时这门学科已经在悄然酝酿了。在弗洛伊德之前,从苏格拉底到柏拉图,到休谟、卢梭都为心理学的启蒙做出了极大的贡献。然而仅仅有这些思想还不够,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在这个领域研究,不论是形而上学的研究,还是专注实验的钻研,正是因为有了这些积淀下,心理学开始慢慢系统起来、科学起来,也慢慢被人们所认可。此后,更多的人投身于心理学的研究,运用各种手段将人们心理的形成、改变展现在世人眼前。而每一个学科的发展、完善都是需要漫长过程的,百花齐放的心理学派系,上百上千位心理学大师,用自己的智慧将,让心理学有了我们如今看到的局面,也让人更加了解别人,也更加了解自己。
除了心理学发展史的脉络,这本书的主角是上百位标杆人物,每一个阶段、每一个派系的形成、发展或是灭亡,都有着重要的人再为其所追求的理论而奋斗。书中的将每个重要人物的生平、理论及影响都做了简要概述,让读者进行了一次全方位的解读。让实用主义心理学、行为主义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等等,这些不同理论、不同派系之间的关系和区别,有了对比、变得更加清楚和明白。
而书中有趣的故事、真实的历史、大师的种种怪癖或者不为人知的习惯,都深深吸引着读者,让大家看到了不一样的心理学大师。于是我们在书中看到虽然如今格式塔心理学已经没落,但其实他的许多理论和研究方法依然在影响着现代心理学学者;在看到弗洛伊德的围绕“性”展开的著名理论时,也看到他人格上的缺陷。
作为一本心理学的启蒙读物,《弗洛伊德的尾巴》用通俗的语言、有趣的故事、丰富的理论为读者开启了一场豪华的心理学神秘之旅,有趣、有用、有料,值得一看。
《弗洛伊德的尾巴》读后感(三):心理学应该从小普及
心理学应该从小普及
——读《弗洛伊德的尾巴》
在人际交往中,以及参与各种活动时人都会产生个体意识,开始慢慢积累一些生存感悟,有些所思所想已直接转化为处世哲学。其实,这些都是人类心理活所产生的火花,这种转化时刻都在发生,深入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可以进一步说,心理学相对于生活是至关重要的。警察需要利用它攻克罪犯的心理防线,老师需要利用它教育孩子们,商人利用它察言观色了解客户的心理,等等,很多贴近我们自身的活动都要涉及到心理学。由于我们惯性使然,不会察觉到自己涉及过心理学,所以一直都在忽略它,待它如空气。
或许大家都有过此类经历,当你在大街上跟一个旧友不期而遇,因为很长时间不见,虽然可以聊起很多事情,却突然大脑空白,记不起他(她)的名字。所以,交谈中尽量不涉及对方名字,装做互相仍很熟悉。詹姆斯将这种失忆状态叫做TOT现象。认为其成因是“记忆阻塞”,随着年龄增加,大脑逐渐老化,造成回忆模糊。这种事例正好印证了心理学研究对生活本身的积极意义。
那么,在心理学理论最初还没有建立的时期,先人是怎么体会并处理的呢?这应该牵扯到个人经验,只要人类打开自己的内心,去面对这复杂世界那一刻,都将涉及到心灵。最早哲学界在研究天理人文的同时,已经涉及到人的心理。苏格拉底设计了一套“对话模式”,一问一答的方式来唤醒他人内心的“正能量”,以此拯救迷失者。这一套方法直至现在仍然被实用在心理医生跟病人的沟通上,可见心理学是无形存在其中的。亚里士多德认为,所有记忆都来源于经验。这就是在强调个体经验影响着人类的生存,而最初的传统心理学即是来自个体经验,后来的心理学家发展了各种学派,有人重视“自我意识”,有人强调感觉和推理,再到后来,他们有了一套科学的研究方法,针对小动物的行为展开研究,利用小白鼠做迷宫试验,且逐步建立一套趋向完善的理论。这期间冯特扩展了心理学实验推导,通过观察人的行为和情绪,来判断心理变化。随着后续的心理学家继续发扬改进,改变了先前只能靠理论阐述心理学问题,而没有实际验证的局面,即便实验同时也带有局限性,心理学的发展依然亦步亦趋。
若是想要系统了解心理学的发展,以及各个心理学家的思想和学派的由来,完全可以从《弗洛伊德的尾巴》这本书中获得。该书系统化介绍了各个时期哲学家对于人类心理学的涉及和推动。正是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卢梭,伏尔泰,康德等等,他们提出问题,慢慢垫定基础去开拓新的学科,再继续下去,由冯特初步建立了独立于其他学科之外的心理学学科。后续有高尔顿,霍尔,弗洛伊德,荣格,阿德勒,华生,乔治米勒等等,将心理学发扬光大,成为人类活动不可或缺的一门科学。任何一种学说都是在后人学习并改进前人的基础上,甚或推翻旧说立新说,因而不断进步。心理学的进步就是在一代又一代的心理学家不懈努力下慢慢完善的。
本书作者为心理学做了一次基础普及工作,让门外汉全面系统了解到一些心理学知识。作者在介绍每一个学者时,先让我们了解其家庭背景,受何种影响,这样可以比较全方位去解读。其中有些段落诙谐有趣,简直就是一部部八卦趣闻史,比如卢梭不检点的私生活,精通催眠疗法集传奇故事于一身的梅斯梅尔,一生坎坷不平的诺奖作家黑塞。故事最多的人当然非弗洛伊德莫属,首先他的性本源理论就足够让人唏嘘,他与荣格从紧密同行到产生分歧直至分裂的故事亦被后人讹传演绎,他们爱上共同的病人萨宾娜那一段也是最适合做狗血剧情的。可以这么说,历史上众多心理学家要数弗洛伊德最有争议性。在他之后的学者或步其后尘,或对其高举反对大旗。荣格算是弗洛伊德的得意弟子,他经历了从对弗洛伊德的坚决拥护到据理反击,最后演化为两人之间的学问冲突。弗洛伊德混乱的私生活也让荣格对他产生了反感。总之,这俩人一直都是剪不断理还乱的局面,正如本书作者肖戈写到:“无论是‘归附’还是‘背叛’,荣格的一生都未能摆脱弗洛伊德这个名字。”
本书中提到,阿德勒认为一个人的生活风格在四五岁时已经形成了。一个儿童很听话很少反抗成人世界,那么他的自卑感就无法消除……心理疾病的产生,则主要是因为有些人无法摆脱自卑。如果想让病人走出阴影,最好的方法就是帮助他客服内心的自卑,给他追求卓越的动力。这些分析对于现代精神医生是有很大启发的,完全可以对症下药,在早期有所意识并加以防范,对已形成自卑心理的进行专门引导,使其有所改进,步入生活正轨。
杜威对教育也有深入阐述,他认为教育的组织者应该以儿童为中心指定教育方案,根据儿童的兴趣点加以引导和着重教育,而不是老师教什么孩子只能学什么。应该培养孩子们的积极性和独立性,不能违反儿童天性,把每个人都教育成听话服从的机器宝宝。这套教育理论本身就很有积极性,但是实施起来并不顺利,暂不说填鸭式极权教育必会规避,就连西方人也会辩证对待,在孩子们的心智尚未成熟时,很难说他们不会向着坏的方向发展。所以只能强调,天性是必须尊重的,填鸭式教育也的确是不可取的。
在此,本人倡议心理学应从小学开始接触,普及一些心理学基础知识,让孩子们从小建立独立思考的意识,而不是从小就来一顿政治洗脑。独立思考关乎一个民族长远的发展,进而形成健康的社会体系。现实生活中个人经验之内的感悟,已经算是心理学范畴,只是我们做到了,却意识不到。如果系统地去学习一下,必有用处。所以提倡从小开始接触心理学,以至于为将来的生活有所利用。
若是把小学课堂上老师经常提到的那个问题,放到今天来回答,我不会再喊出科学家画家之类的空想,而是诚挚回答:我的理想是当一名心理学家,或者心理医生。因为,一切的生活迹象让我深以为,改变一个人的形态只是装饰,而改变一个人的心灵则是一种创造。
《弗洛伊德的尾巴》读后感(四):心理学极简史
心理学有一个漫长的过去,但只有短暂的历史。
人类从出现的那一天,就开始自觉或不自觉的使用着心理学,但是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却对它缺乏关注,甚至忽视他的存在。
相比使用心理学,人类对心理学的探索和研究要晚的多,并且心理学初期是寄生在哲学等其他科学当中的。
到如今,心理学已经成为一门不可不知的学问,几乎每个人都在了解心理学,也都会使用一点心理学技巧,但是心理学,并非想象当中的那么简单。
《弗洛伊德的尾巴》将心理学的百年历史进行了简要概述,文字通俗易懂,比之晦涩难懂的心理学专业书来说,这是一本“有用,有趣,有料”的心理学启蒙读物。
对于心理学初学者,可以快速系统的了解到心理学史,看懂心理学繁杂的江湖门派,另外还可以了解到心理学大师们那些不为人知的奇闻趣事,可以说读起来既能收获知识,又不乏趣味性。
作者肖戈只用了区区200多页便将心理学发展史梳理的脉络分明,以时间为主干,将历史上百多位心理学大师们放到一个统一的维度,我们可以从中看到心理学从无到有,从混沌初开到百花齐放的整个过程。
抛却心理学发展史的脉络,这本书的主角是上百位心理学大师,每一个派系的形成,发展或灭亡,都有着其代表人物为之努力和奋斗,这些代表人物的生平轶闻,心理学理论以及影响都以相当通俗的文字介绍到。
至于他们的花边新闻,也会有一些小的调侃,比如第一章中介绍苏格拉底,副标题就被标为没事儿找抽!并且在文中介绍,苏格拉底是一个不会好好聊天的人,而在苏格拉底那个年代,不会了好好聊天的后果很严重,苏格拉底被判处死刑。
这是典型的不作不死,难怪要把标题定为没事儿找抽,这哥们儿,是自己把自己给作死的呀!
还有弗洛伊德和荣格的长达20年的恩怨情仇。如作者肖戈所说:“无论是归附还是背叛,荣格的一生都未能摆脱弗洛伊德这个名字”
推荐心理学初学者阅读。
《弗洛伊德的尾巴》读后感(五):接地气的心理学极简史
这年头,不知道点儿心理学都不敢说受过高等教育。就算不清楚具体的流派,也至少知道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所以本书以弗洛伊德为引子,按历史发展顺序讲解了心理学发展史,带领读者看看弗洛伊德以及他以外的那些心理学家们。
本书算是心理学史的简明科普本,给对心理学感兴趣的读者提供了一条线索。沿着历史的轨迹,述说心理学发展史上的名人以及他们在心理学研究上的贡献和地位。从希波克拉底这个医学之父开讲,再到“古希腊三贤”,亚历山大大帝到宗教文艺复兴影响,把心理学和医学哲学以及政治的渊源按时间顺序一层一层讲到当代的心理学派发展。如作者所说把大师们放在同一维度来看。排排坐吃果果,跟心理学有关的都拉出来聊10块钱的。每个人物介绍都配头像外加一句话,很接地气。把本该很严谨的史学研究,通俗化,让每位大师都活生生的像邻家大叔一样没什么距离感。书中语言也是生动幽默,不刻板,很好读。所讲的故事还有点儿名人八卦的味道,很吸引人。
心理学独立成学科才几百年,历史不算长,但与之相关的研究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了,人类关注自身的心理活动所做的思考,都是心理学的探索,哪怕读本心灵鸡汤也是跟心理学搭边的,所以心理学真的不遥远,理论可以很深奥,交给科班的研究就好,这些研究的科学家也都是普通人来的,这本书最大的作用是拉近了大众与心理学家的距离,减少对心理学的陌生感。
当然本书主要的篇幅还是现代心理学的介绍弗洛伊德以及和他死磕的几个。虽然现代心理学之父是冯特,弗洛伊德只是精神分析学的创始者,但他是知名度远大于前者,估计也是因为他是非较多。个人还是很佩服这个传奇人物,充满激情,争议不断,但贡献不可抹杀,算是心理学发展承上启下的名人。
看完本书你对弗洛伊德的认识会更丰富一些,大师也走下神坛,当然少不了师徒恩怨啥的爆料。刚好前段时间看了关于他的传记,和本书里面讲的没什么出入,作者的八卦还是很有根据的,不用担心诙谐的语言掩盖真实历史。
最后说下,如果作为心理学史的话,此书可能不够全面,毕竟篇幅有限,每位大师都只能了解个大概,对心理学的梳理也仅限于一些简单概念介绍,的确是极简史。但对于不了解心理学,或者刚入门的爱好者,是本很好的导论。
《弗洛伊德的尾巴》读后感(六):心理学家们都干了些什么?
心理学常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高深莫测,无从入手,要入此门,必须高手领进门。而对于心理学的门外汉,或是对心理学基本理论略懂皮毛,《弗洛伊德的尾巴》不失为一本深入浅出的启蒙读本。清晰的时间线与幽默的语言增添了读书的乐趣,让一本面面观性质的心理学历史书让人颇易亲近。
在之前的阅读体验中,与此书最为接近的是林欣浩的《哲学家们都干了些什么》,全书轻松活泼,充满喜闻乐见的八卦,消解了教科书式的枯燥讲述,在添油加醋的同时,亦遵循基本的理论史实。读罢全书,可以在心中构建一幅较为完整的心理学图景,追溯到希波克拉底,前衍到人本主义,每个小章节皆短小精悍,并无野心面面俱到,但每篇一人一点,让读者感到更为重心明确。如果要概括全书的主题,可以用“心理学家都干了些什么”来加以总结。
在肖戈的笔下,心理学学界就像一个江湖,各路门派各领风骚,试图洞悉世人的内心。心理学家就像江湖义士,有时抱团结拜,有时刀剑相像。甚至,有时他们对待研究的态度,并没有我们想象得那么高大上。一代著名大牛洛克的实验是这样的:“取三碗水,分别是热水、温水、凉水、水。他让人把一只手放到热水中,另一只手放到凉水中。这时候感觉是准确的,在热水中感觉到热,在凉水中感觉到冷。但是在30秒之后他让人把两只手从之前的碗里拿出来,都放到温水中。”此时,冷热的相对概念瓦解,同样是温水,代表了两种概念。然而就是这样简单的实验过程,却诠释了心理学原理,如是的例子在书中比比皆是。江湖的另一个重要的特质则是人与人的互动关系。文人相轻,心理学家亦不能免俗。在书中,作者举了著名的卢梭与伏尔泰的例子:在卢梭给伏尔泰彻底决裂前,他写下最后一封信。信中开篇就说:“先生,我一点也不喜欢你……是您让我在自己的家乡无法立足,是您让我将客死他乡……总之,我恨您,这是您自找的……别了,先生。”字里行间透露出决绝的快意恩仇,与江湖骚客并无二致。
跟着肖戈徜徉于别样的江湖,不知觉中通晓了心理学古今大致脉络,亦是乐事一桩。
《弗洛伊德的尾巴》读后感(七):一本在手,大师都有
一本在手,大师都有
文/米雪
心理学是二十世纪以来才得到普遍的重视,如今各种心理咨询师也开始挂牌。心理问题是一个无形的问题,看不见摸不着,却又无处不在。生活,工作,婚恋,处处都有它的影子。如今心理学一自成一体,成为一门学科,可是心理学伊始,它是依附于宗教、哲学之中,并且是“养在深闺人未识”。
提起心理学,就不能不提弗洛伊德,这一位精神分析学派的始祖。其学生弗洛姆在《弗洛伊德的使命》说道:“弗洛伊德身上最显著的,也许是最强烈的情感力量,就是他热望真理、坚信理性;对弗洛伊德来说,理性是能够帮助解决生存问题,或者至少是可以减轻人生固有痛苦的唯一的人性能力。”虽然弗洛伊德一直是一个富有争议的一个心理学家,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是他让更多人知道了心理学,心理学也可以治疗精神疾病。
作者肖戈在《弗洛伊德的尾巴》一书中,从心理学起源、发展讲起,用通俗而简练的语言,将心理学大师如弗洛伊德、华生、斯金纳、罗杰斯、桑代克、马斯洛等百位最著名心理学的成就著作以及观点进行了梳理。心理学的流派也进行了比较得当的介绍。其中还穿插了各种边角料和八卦趣闻,读起来毫不费力。本书可以作为心理学入门读物,讲道理,但是不深奥。
全书仅仅200多页,却要将百位心理学家融入其中。不得不说,作者选取的事件的角度和总结的观点,是一个亮点。心理学的主要流派和代表人物都有交代,并且时不时还有爆料,例如华生是个大帅哥,也是个情场浪子,苏格拉底是一个见着人就拉着人聊天的怪胎等。各位大师漫长的学术生涯,大到学派之间的明争暗斗,小到个人的私生活,全都化作书中一页或者几页,供后人阅读。
如今,经济发展迅速,环境的千变万化,直接或者间接影响了人的心理进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心理教育,心理健康也是衡量一个人健康程度的标准。
心理学从起源至今,从依附到独立,到现在的大众普遍认识,可以说,发展还是顺应了时代的潮流。从书中看到心理学的发展历程,不难看出,每一项科学的发展,都是经过几代甚至几十代人的努力,才有我们今天的结果。
知晓了各位前辈的努力和心血,才能更好走眼前的路。这一本《弗洛伊德的尾巴》,让读者知道了心理学的前世今生,是对心理学的一种科普,使之不再高高在上,走向了民众。
《弗洛伊德的尾巴》读后感(八):浓缩的都是精华
浓缩的都是精华。这句潘长江小品中的经典台词,离开原来的诙谐语境,推而广之,亦有几分道理。别的不说,至少心理学极简史——《弗洛伊德的尾巴》用夯实有力的内容做了极好的注脚。
全书只用21万字,就将百年之长的心理学正史及漫长的心理学史前史呈现在了读者的面前。对于浩荡庞杂的的心理学科系而言,不可谓不简,亦不是不缩。但简明扼要之中却有清晰的脉络,详尽的节点。这正是见出作者功力的地方。
书中记述了百余位心理学大师的突出贡献,以时间为轴,将百花竞放的心理学流派一一道来,描绘出了一幅绚烂多姿的心理学简谱。心理学爱好者、刚入门的心理学执业人员、资深的心理学研究者都可从中受益。如果说爱好者可以从全局把握心理学的整个历程,那么资深人员则可以借鉴心理学史的另一种写法。
史书,易流于冗沓、枯燥。但《弗洛伊德的尾巴》那知识量满满的俏皮语言,让读者在开怀大笑的同时接收到密集的智慧果实。阅读变成了一场愉快的探险,惊喜连连,喜出望外。
面对灿若星河的大师们,作者不仅记下他们的业绩,也分析了其重要作品。如此,想继续深入了解的读者,可以按图索骥,围绕大师,一本一本著作的读下去。如果真能读完书中提及的著作,相信自己的专业水准就不仅仅是玩票了,怎么也会是晋级到发烧友的行列。这样看来,《弗洛伊德的尾巴》可以称之为“心理学题纲”。一纲在手,犹如长戟在握的勇士,面对一座座巍峨的心理学高山,请大喊一声:我来啦!
有态度才是好史著。面对褒贬莫衷一是的心理学流派之辩,作者给出了自己的评判。像已经不复存在的格式塔心理学,作者用了完整的一章来介绍,对韦特海默、克勒、考夫卡三剑客的生平、著作、贡献都有介绍。只此一点,作者的喜爱之情已然表露。
《弗洛伊德的尾巴》一书,优点如此之多,余不一一。相信大家会有更多的发现。
读毕,细细回味,才猛然发现:心理学大师们居然都是励志大师。“一两遗传胜过一顿教育”,“通过冲突实现自我”,“预测未来的最好方式就是创造它”。这些话听上去,满满都是正能量啊。也是,心理学本就是研究人类思维、行动、环境三者关系的实用科学。身为心理学大师,其本身已经洞察了人心的奥秘,见解自然入木三分。
全书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居然没有作者肖戈的介绍。写出如此有趣有料作品的肖戈,究竟是何许人也?这个问题真的很吸引人。不要讲什么“吃过鸡蛋,无需认识母鸡”之类的推辞,谦逊低调自然是好,但“酒香也怕巷子深”。
期待真人赐教。
《弗洛伊德的尾巴》读后感(九):心理学的极简史
“心理学”作为一门关于灵魂的科学,和哲学一样,它无处不在,却在漫长的时光里被人忽略遗忘,隐藏融合在其它学科的光芒之下。如今随着科技发展、时代进步,心理学却一跃而起,成了人们眼中高大上的“新星”,逐渐成为最火的社会科学之一。而回溯心理学,我们能看到的,多得是不知道的名词和理论,还有那瞬息万变的历史。
这一切的一切,都浓缩在了这本两百多页的《弗洛伊德的尾巴》里。作者肖戈以中国人普遍知晓的“弗洛伊德”作为噱头,从几千年前的古代先贤入手,一直讲到近现代的心理学从业者,以时间为主干,每一位为心理学做出巨大贡献的心理学家、科学家,都在书里以薄薄几页纸的姿态翩然而过:从古希腊的圣贤们到心理学的开创者冯特、詹姆斯,再到后来的“精神分析学”弗洛伊德、荣格,“行为主义心理学”的斯金纳、巴甫洛夫……俨然成了一本“心理学极简史”。
肖戈在列出了每个人的心理学观点与贡献之余,也在字里行间将他们的“人生际遇”、“花边新闻”娓娓道来。比如“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宗师”华生在学术之余就是一个花花公子,风流债不断,而最后也因为这些风流债而断送了学术生涯,华丽丽地转变为一位广告精英。肖戈为此调侃,在副标题上称其为“行为主义不能作为花心的借口”。
当然,《弗洛伊德的尾巴》在弗洛伊德的故事上也花了较大的力气。肖戈对于弗洛伊德和荣格的那段“爱恨情仇”显然相当熟稔,难以想象这些文质彬彬的学者们也有争得面红耳赤、拔刀相见的情景,这不由地让人想起了戴维洛奇的《小世界》,那些人们认为高高在上、不可一世的专家牛人们,其实也都是凡人,他们在生活里也像普通人一样有着各种喜好,唯一不同的是,他们在极力地探索触摸着这个世界最真实的模样。
《弗洛伊德的尾巴》对于心理学感兴趣而且初入门的人来说,生动有趣而不失知识的储备,虽然对于近现代的一些心理学流派并没有进行深入地探析讲解,却也能让人获得初步的印象,并在大脑中勾勒出一条清晰的心理学发展“尾巴”,极简史虽然篇幅限制了深度,却也节约了读者的时间。
《弗洛伊德的尾巴》读后感(十):重点精华内容摘抄
词典中对于科学的解释是:“指发现、积累并公认的普遍真理或普遍定理的运用,已系统化和公式化了的知识。”这就是说,科学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一、它必须是普遍真理。 二、系统化和公式化。 古希腊 希波克拉底将人的性格分为四种——黑胆汁质、黄胆汁质、黏液质、多血质。黑胆汁多的人倔强,黄胆汁多的人易怒,黏液多的人安静,多血质的人乐观。 城邦制-亚历山大统一欧亚大陆-亚死后分成数个小国 对于希腊人而言,美好的城邦时代结束,转而进入了一个混乱的时期,这让他们的生活陷入动荡之中。在充满悲观情绪的社会中,人们会将逃避作为获得安宁的手段,所以,在这一时期,产生了“伊壁鸠鲁主义”(应该从现实生活中退隐,不要在物质的世界中流连,应转而投身于哲学玄思和友情当中。)“犬儒主义”(反传统的,想怎么活就怎么活,什么规矩啊,约束啊,都不需理会。) 同时期 斯多葛主义 是一种纯粹的哲学。创立者是出生于塞浦路斯的哲学家芝诺(公元前333—前261年),核心思想是禁欲主义和平等主义 这一时期,有一批人希望可以从远古宗教经典中,找寻使人心安理得的快乐智慧,这种思想被称为释经主义。一种倒退 另一些人则试图从先贤们的智慧中寻找应对当前局势的办法。于是,新柏拉图主义也孕育而生。所谓的新柏拉图主义,就是柏拉图思想的宗教化。这对柏拉图这个散漫的人来说真是讽刺。 文艺复兴时期 笛卡尔 我思故我在 他的答案是,“我”是存在的。为什么呢?因为我思考“我到底存不存在”这个问题的前提,就是我必须存在。如果我不存在,我就不会也不能思考我存不存在了。 他认为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是分开的,不能由一个决定或派生另一个。简而言之就是,在你的精神世界里,你可以随意认为某种外在的物质存在或不存在。但是在物质的世界中,存在的就是存在的,不会因为你的意志而发生转移。这就是笛卡尔的“二元论”。 1778 梅斯梅尔 催眠疗法 从客观上来讲,梅斯梅尔确实是个骗子,他的磁石理论也是完全错误的。但是有一件事值得思考——如果说梅斯梅尔靠心理暗示为人们治病,并且确实曾经有效,那么他的疗法是否也有可取之处呢 法国医生夏可(Jean M. Charcot,1825—1893年)摒弃了梅斯梅尔的“人体磁场学说”,但保留了其催眠技术部分,并因此治愈了一些歇斯底里症患者。再后来,弗洛伊德师从于夏可,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创立了他的“精神分析学说”。 1785年,佛兰茨·约瑟夫·高尔(Franz Joseph Gall,1758—1828年)通过一个人的外貌,可以推测出这个人的智力、个性等特征。在这个理论的基础上,高尔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颅相学说”。高尔去世后,人们发现,这位颅相学的说创始人的颅骨拥有惊人的厚度,按照高尔本人的理论,他自己应该是个大傻瓜才对……虽然颅相学算不上真正的科学,但是从客观上来讲,它广泛的影响力让人们接受了一个常识——脑是思维器官。 揭穿高尔伪科学真面目的皮埃尔·弗卢龙,为了证明高尔的错误,他解剖了鸟类、兔子和狗等动物的颅骨,切掉了它们大脑的一部分,然后小心地照料它们,等恢复健康之后,再看看它们的行为是否因为缺少这些区域而受影响。在这样的实验中,弗卢龙发现了许多关于大脑的秘密。例如,他发现在切除了狗的小脑之后,狗会失去行动能力。这意味着,小脑专门负责控制肌肉,而不是以前人们所想的那样——这是专门控制“好色”与否的器官。弗卢龙还发现,不断地切除动物的脑皮质,会让动物对于刺激的反应越来越迟钝。皮质层切得越多,动物就会显得越“痴呆”。如果把一只小鸟的皮质层全部切除的话,鸟就不会飞了。但是如果仅仅是轻微损伤的话,是不影响正常功能的。 弗卢龙的研究让人们意识到:脑并不是一个整体,它分成几个区域,各个区域“分管”不同的能力。而一个人要想正常地思考、行动,则需要大脑的不同区域“联合作战”,从这个角度来看,大脑又具有整体性。 铁棍穿过大脑而没死但性情大变的盖奇 1861年,脑科专家之间发生了一场辩论:大脑中是否有一个区域专门负责语言,如果这个区域受到损害,那么人的语言能力将会丧失。 奥伯丁认为有 Tan不是一个名字,而是一个代号。这位病人名叫来沃尔涅,他丧失了语言能力,别人问他话,他只会回答“Tan”,于是医生们便称其为Tan。 脑科专家布洛卡检查了Tan的发声系统,发现并无病变。所以布洛卡认为Tan的病根儿在脑子里。 Tan死后,布洛卡找来奥伯丁,对Tan的遗体进行了解剖。而解剖的结果是:在Tan的前额叶中发现了病变的区域,证明奥伯丁是对的。 在接下来的数年里,布洛卡研究了25个失语症患者,发现这些人的大脑均有病变,而且病变的位置都一样——大脑左半球的前额叶。他因此断定,人类的语言都储存在这个位置,一旦该位置受到损伤,那么人将丧失说话这一基础能力。(这真的很匪夷所思 感觉语言就好像是随着人脑进化产生 而不是社会族群创造的 这就是说只要有大脑的东西都可以进化出语言能力??) 然后有人开始用电来做大脑实验,当电流刺激大脑时,会造成生理和心理上的变化。 1791年,医学家加尔瓦尼将一只青蛙绑在实验台上,并施以“电刑” 发现,每当电流通过青蛙的身体,青蛙的肌肉就会收缩。他因此得出结论——在神经活动中,有电的成分。此结论却不能让人完全信服,因为“电流能刺激神经”不意味着“神经中一定有电流”。 1848年,雷蒙德 用实验证明了神经中确实存在电流。先还是用青蛙,但由于当时的仪器不够灵敏,所以雷蒙德总是失败。然后对自己测 测到了微弱的电流。 赫尔姆霍兹 1821—1894年,德国著名的物理学家和生理学家 通过大量实验得出结论:神经冲动传导的速度是每秒25米。这就说,假如一个人的身高是1.9米,他的脚趾受了伤,那么痛觉从脚趾传到大脑的时间应该是0.4秒左右。他的结论引出了许多关键性的问题,如:精神冲动的本质是什么?不同人的神经传导速度一致吗?神经传导速度取决于刺激的强度吗? 赫尔姆霍兹的手下有一位年轻的教授跟着他一起在实验室工作,此人叫威廉·冯特(Wilhelm Wundt,1832—1920年,德国生理学家、心理学家),日后成为公认的实验心理学之父。 机械论,是将人的大脑视为一个“机器”,并认为大脑就像是电路一样运行。缪勒1801—1858年 是一个极具代表性的人物。他的贡献是他发现,人的神经也有几种不同的种类,各有各的作用。例如光学神经只能将图像传到脑子里,听觉神经则专门负责传递声音。因此缪勒总结说:“光学神经总是,而且也只传递光线感觉;听觉神经总是,而且也只传递声音感觉;其他的感觉神经总是,而且也只传递各自的感觉。” 冯特 1862年《感官知觉理论论文集》出版。30岁的冯特向哲学家和机械论生理学家们提出了挑战,他提出了一个观点:“心理学只有在它以实验结果为基础时,才能真正成为一门科学,而且,意识确实是可以通过实验去验证的。而且,心理学应该是介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一门学科。”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意识,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要怎么去观察呢?冯特给出的答案是:通过观察被心理控制的行为和情绪,去观察心理。所以,在他的心理学实验中,被观察的对象是人的行为和情绪,然后通过行为来判断心理的变化。例如,他想要验证“哪种节奏会让人感到愉快”,就先找来一批参加实验的志愿者。然后给志愿者们敲响不同的节奏,观察他们的状态,询问他们的感受,以此来判断哪种节奏让人感到愉快同时,他会测量被观察者的脉搏、呼吸和肌肉的紧张程度,判断他们的心理状态。实验中有主试和被试两个角色,主试操控实验,而被试则需要按照主试的要求去做,然后得到相应的报酬。正因为冯特制定了严谨和科学的实验程序,心理学才有资格变成一门科学。 到1900年,美国有43个心理实验室,其中12个是由冯特的学生创立的。这些学生们各自发展出了自己的心理学体系, 其学生有 埃米尔·克雷佩林、铁钦纳、雨果·闵斯特伯格、维科特·亨利、布尔东等人。 铁钦纳开创了“构造主义”心理学派有两点核心思想:1. 心理学应该研究人们的直接经验即意识,并把人的经验分为感觉、意象和激情状态三种元素;2. 感觉是知觉的元素,意象是观念的元素,而激情是情绪的元素。所有复杂的心理现象都是由这些元素构成的。构造主义把人的心理看作是“积木”,由若干形状不一的小木块组成,这些小木块结合到一起,又形成了各种复杂的图案。而心理学的任务,就是找到藏在人心中的小木块,并且搞明白那些小木块能够拼成的特定图案。但是随着心理学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人心中的小木块往往是“黏”在一起的,要把它们区分出来几乎是不可能的。 雨果·闵斯特伯格开创应用心理学 他认为,心理学不应该只是一门实验科学,还应该在社会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去分析人的心理、去治疗各种心理疾病……闵斯特伯格曾经说过一句话:“对于水而言,喝下它远比在实验室里分析它的化学成分更重要。” 适应心理学 把“适者生存”理论用到了心理学领域 达尔文的表弟——佛朗西斯·高尔顿 “自然界的规律是适者生存”,而非“自然界应该是一个适者生存的环境” 之间区别 “天性和教养”是一驾双轮马车。天性是一个人生来就拥有的东西;教养是他出生之后受到的外界影响。这意味着高尔顿放弃了绝对的“先天论”,开始重视后天的作用 高尔顿的新书里仍旧充满了争议性的观点,比如他说:“在女性的性格中,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别之处,就是,她们反复无常,喜欢故作姿态,和男人直截了当的性格不同。”他将这种性格形成的原因解释为:在求偶的过程中,女性在选择配偶时必须要多加思考,才能找到最强大的伴侣,所以形成了她们犹豫不决的性格。 高尔顿:“当教养的差别不能够超过在同一个国家、同一个社会阶层的人群中常见的那种东西时,天性会极大地胜过教养。” 高尔顿这种通过研究双胞胎来考察性格变化的方法,后来也成为性格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 机能主义心理学 高尔顿的影响,卡特尔也倾向于用量化的手段研究心理学。他将心理测量也带回了美国,并在1890年发表了题为《心理测验与测量》一文。这是“心理测验”一词第一次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如今,这个词语已经被几乎所有人所熟知。 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1842—1910年),美国心理学之父。受德国决定论影响的了抑郁症,詹姆斯通过对心理学的研究,不仅真的治好了自己的抑郁症,还成了心理学家。詹姆斯将心理学定义为“心理活动的科学,既包括其现象,也包括引发现象的条件”。人类意识具有强大的适应性,也就是说,心理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以求更好地适应当下的环境。在《心理学原理》一书中,詹姆斯还提出了一个新的心理学概念——“思想流”。他反对把心理现象分解成各种感觉、感情元素的做法,认为人的意识是一个整体:“意识本身并不表现为一些割裂的片段。像‘锁链’或‘列车’这样一些字眼并不能恰当地描述它最初所表现的状态。它并不是什么被联结起来的东西,它是在流动着的。‘河’或‘流’乃是最足以逼真地描述它的比喻。此后我们在谈到它的时候,就把它称之为思想流、意识流,或主观生活流。”在此基础上,詹姆斯又指出意识有五个特点:1. 意识是私有产物。也就是说一种意识对应一个人,所有的意识都是“有主”的。2. 意识是常变的。詹姆斯认为,所有的心理状态都是在变化的,每种状态只出现一次,举例来说就是:同样是悲伤,这次的悲伤和下次悲伤不同,这是因为每一意识状态都是人心理状态的复杂融合。3. 意识是连续不断的,而且,在意识变化的过程中,还存在一种“过渡状态”。有时候,我们感觉自己的思想突然发生了转变,并不是因为现在的意识和上一个意识之间发生了断层,而是因为经过了一个“过渡的阶段”。4. 意识一定有它自身以外的对象。这是说,意识一定与其他意识有联系,不可能独立存在。1884年,詹姆斯又提出了一种特殊的情绪学说,他认为,情绪是身体发生变化的产物。人们一般认为,情绪的变化引发了身体的变化,如心跳、脸红等。但是詹姆斯认为,身体的变化在前,情绪的变化在后。如果身体没有发生变化,那么情绪就不可能发生变化。 詹姆斯的这个理论,与丹麦生理学家C·朗格的观点非常一致,所以后来的人把它称为詹姆斯—朗格学说。 从研究方法来讲,詹姆斯关于情绪的结论,是典型的自省——通过自身的经历得出的结论,并没有解剖生理学和实验作为支持,因此不能算作是有科学意义的发现,但实际上,这个理论却推动了许多关于情绪的实验研究,被认为是现代情绪研究的起点。 而詹姆斯关于“没有任何心理变化不是伴随着某种躯体变化”的思想,对以后的行为心理学影响非常大。 尽管詹姆斯自己并不太喜欢做实验,但到了万不得已的时候,他还是会迫使自己做一些。在《心理学原理》一书的创作过程中,为了验证“记忆力是否可以通过训练提高”这一命题,詹姆斯自己亲自上阵,花了一个月时间背诵各种文学名著。最后,他发现自己这么努力地去训练记忆力,但自己的记忆力没有任何提升——以前需要一天才能背诵的篇幅,现在还是需要一天才能记住。由此,詹姆斯认为,记忆力并不像古代人和大部分人所想的那样——越练越强,而是有一个固定值。 失忆的心理学解释 传统心理学认为:如果从最坏的角度考虑的话,突然失忆可能属于“失忆症”的一种。失忆症一般来讲是由颅脑损伤、外部刺激和生理缺陷(海马体萎缩)造成的。也就是说,当我们的脑袋受到重创,情感受到严重刺激,或者是脑子出现病变的时候,就可能产生失忆。 脑袋被重创和病变,都属于不可抗力,不在讨论范围之内。 至于因情感遭受重创而失忆,则是人最有可能患上失忆症的原因。在很多电影里,可以看到这样的戏码:“主人公正要做一个关键的演讲,但却突闻噩耗,结果站在讲台上心乱如麻——失忆了”,最后自然是大好机会错过了。 从心理学的角度而言,这属于“选择性失忆”的一种。人的心理有一个“自我防卫机制”,当遭受巨大打击负担不了时,大脑会主动发出一个指令,主动去遗忘“打击来源”,但是大脑经常会在选择性遗忘的时候“伤及无辜”,连其他一些记忆也暂时删除了。 选择性记忆还可能造成“自我感消失症”,就是开始怀疑自己,觉得自己所处的世界很不真实,有恍若隔世之感,这也可能造成记忆的衰退。 事实上,在生活中,人们所遇到的大部分失忆的情况,并不是失忆症,而是“那个那个,哎,话到嘴边怎么就忘了”。相信这种情况很多人遇到过,明明脑子里很清楚地“知道”,比如说一件事、一个名字,也能联想起与之有关的特征,但偏偏就是把它怎么说给忘了。 詹姆斯将这种失忆状态叫作TOT现象。又叫作“舌尖现象”。具体的表现是:无法用语言概括自己的记忆。 事实上,在詹姆斯之前,弗洛伊德也曾经试图用潜意识的想法和冲动之间的冲突解释这种现象……不过,由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派研究的重点不在于此,所以弗洛伊德对于TOT的解释存在不足。 在詹姆斯看来,TOT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传输不足”。在人类的大脑中,有一个区域专门负责说话,还有一个区域则专门负责语言的逻辑。也就是说,你每说一句话,都需要大脑中两个不同的区域协作完成。但是有时这两个区域会“闹别扭”,负责语言逻辑的那部分大脑已经从你的记忆中提取出了相关的素材,但是负责说话的那个区域却暂时罢工了,因此,产生了“话到嘴边说不出”的现象——你明明知道你要表达什么,但却无法用精确的词汇表达。 到了今天,我们可以通过脑部扫描技术或核磁共振成像技术,为詹姆斯的这种解释提供证明。不过,如今有些心理学家也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他们认为,TOT现象的成因是“记忆阻塞”。这些科学家认为,人在说话时,需要不断地调动自己的记忆,就好像是通过一个水管往外面调水一样。有时候你想说的太多,需要调动的记忆就越多,如此一来,将往外调水的那根水管“挤爆了”,于是,水流停止了。简而言之就是“你想说的太多”。相信很多人会赞同这种观点,因为确实遇到过“虽然千言万语,但无奈沉默是金”的经历。 要知道,正常的记忆一般是不会阻塞记忆通道的,只有那些不太确定的记忆,才容易让你心头有话说不出。所以,如果我们能够在记忆中加入一些靠谱的东西,将那些半信半疑、半记半忘的东西剔除掉,就会有效地改善突然失忆的状况。 对于TOT现象的两种解释各有道理,虽然心理学界为此起了一些纷争,但大多数人都认为这两种观点都有道理,TOT是这两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基于这种观点,心理学家们发现: 首先,影响TOT现象的因素是年龄,人的年纪越大,TOT现象发生的频率就越高;这可能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加,大脑功能逐渐退化,而且对于往昔的回忆也越来越模糊,才造成了这种现象。 另一种容易出现TOT现象的人是“双语者”,就是那些擅用两种语言的人群。当双语者们在记忆中搜索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时,就出现了两个表达区域,大脑在选择用哪个区域表达时“摇摆不定”,最终出现了最坏的结果:都不表达。对于这种类型的TOT现象,改善的方法就是选择一种语言作为日常表达,尽量不要在说话时两种语言交替使用,这样会给大脑造成额外的负担,因而顾此失彼。 第三种影响就是情绪,这和失忆症的产生原因有些相似。研究表明,负面情绪会严重抑制回忆系统(这也属于心理防卫机制的一部分),因而在表达时造成了记忆的突然缺失。 第四种影响就是药物的影响。有些药物能够对记忆造成负面影响,比如说镇静剂。实验证明,服用药物之后,TOT产生的概率要高得多。咖啡因、酒精都能够产生类似的作用,所以,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最好离神经性药物和能刺激神经的事物远一点。 格兰维尔·斯坦利·霍尔,是与詹姆斯同时代的另一位美国心理学家。 他开办了约翰·霍普金大学的心理学系和心理学实验室,还创办了《美国心理学杂志》。波士顿的克拉克大学的元勋。霍尔之所以能在心理学界获得如此巨大的肯定,一方面是因为他是这个行业里最为出色的管理者,而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他在学术上也颇有建树。如果按照学派划分的话,霍尔属于发展心理学派的学者,在儿童教育心理学方面的贡献非常突出。霍尔强调遗传和进化对于人类心理的重要影响,他认为人的思维方式,一部分出于天生,而另一部分则是后天的“进化”,后者比前者更加重要。霍尔提出了一种重演理论,认为孩子成长的过程,其实是人类进化过程的微缩版。 古斯塔夫·费希纳 物理转行心理 费希纳放弃了物理学的研究,转而研究心理学。不过,物理学已经成为他的一种思考方式,所以他虽然转行了,但还是常常用物理学的方法去研究心理学。例如他为了研究两个触点的最小距离,便用圆规扎人的皮肤,最后发现,在指尖上,两个圆规尖相距0.22厘米时,人才能感受到是两个东西在扎自己,如果小于这一距离,就会感觉是一个东西扎。在嘴唇上,这一距离变成了0.3厘米。在背部,则是4.06厘米。总体上看,费希纳的心理物理学最后并未成为心理学研究的主流,因为如果按照他这种凡事都要讲数据、讲精确的方式,很多心理学问题是没法研究的。但是也不能因此否认他对心理学的贡献,他促进了人们对于直觉和感觉的认识,这是很了不起的成就。而且,费希纳的研究方式也对后来的许多心理学家产生了积极影响, 赫尔曼·艾宾浩斯(记忆曲线)便是其中之一。他研究表明有逻辑关系的内容更容易被记住,“死记硬背”是最为有效的记忆方法之一,入睡之前背诵某些东西更容易长时间记忆等等。 弗兰茨·布伦塔诺(Franz Clemensentano,1838—1917年)出生于德国马林堡 牧师改行心理学家 他认为心理学应该是一种经验主义的科学。他对于心理学实验的意义持否定态度。他的心理学理论有一种固定的逻辑,到1874年他的理论彻底成形之后,就很难再做出改变了。而同时代冯特的理论则是开放式的,冯特会不断地修订和扩展自己的理论,也正因如此,冯特的学生才可以在冯特理论的基础上衍生出那么多的学派。 卡尔·斯顿夫(Carl Stumpf,1848—1936年)则更离谱——从音乐家改行,成为心理学家。《乐音心理学》让他成为一名一流的心理学家。曾任柏林大学的校长。 弗洛伊德 他的伟大之处,不是因为他拥有绝对正确的理念,而是因为他是后来者无论如何都绕不过去的一道坎。在最近这100年以来,无数心理学家“自立门户”时,不是从发展、完善弗洛伊德的理论开始,就是从批判、颠覆弗洛伊德开始。无论是支持还是颠覆,任何人都没有办法无视弗洛伊德。 美国心理学界从20世纪初期开始使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去实施心理治疗,但治愈率仅为20%上下,效果着实一般。 冯特学派的心理学家们,研究的基础是“人的理性”,也就是说,他们认为人的所有心理和行为都是有因果关系的——有什么样的心理,就会做出什么样的事情。 弗洛伊德认为那是胡扯,他认为:人和动物没啥两样,所有心理和行为都被原始欲望驱使(弗洛伊德称之为“原欲”),具体说来就是“性欲”和“成功欲”(力比多)。简而言之就是,人一辈子只做两件事——寻找交配对象,以及试图成为伟人。这也就是弗氏常说的男人是用下半身思考的动物的原因了。 弗洛伊德的言论是对于人类自尊的第三次重大打击。哥白尼 达尔文 弗洛伊德 《性学三论》中,弗洛伊德正式向外界提出了他的那个著名理论:“性”是人类一切行为的原动力。书中开篇讲述了“性错乱行为”的缘由,解释了同性恋、恋物癖等“性问题”的产生。第二篇,弗洛伊德开始将“性的研究”转向了婴儿。一般来讲,人们认为婴儿是不具备“性意识”的,但是弗洛伊德通过一系列的研究发现得出结论:人的性意识在婴儿时代就已经萌发,并且讲述了这种原始性意识对人格形成的影响。第三篇,弗洛伊德讲述了青春期性欲和因生理差别而形成的男性人格与女性人格的差异。 荣格 弗洛伊德将心理问题归结于儿童期的一些刺激。荣格不同意弗洛伊德有关精神病的性欲起源的重要理论,他认为精神病是大人的问题,与孩子无关,更和孩子的“性意识”无关。自从弗洛伊德和荣格在“性理论”的问题上产生了争论之后,他们之间的矛盾就开始迅速扩大。 1909年3月25日,荣格再次来到维也纳与弗洛伊德会面。这次会面中,发生了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当时,荣格和弗洛伊德正在房间中谈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灵异事件”,突然间,从书架那儿发出一声巨响,两人都被吓了一大跳。 等两人从惊慌中平复之后,荣格对弗洛伊德说:“你瞧——这就叫催化显示现象。”所谓的“催化显示现象”,简单而言就是“想什么事情,什么事情就会发生”。房间里的两个人都在想一些灵异的事件,于是便真的发生了类似的事件。 对于荣格的说法,弗洛伊德嗤之以鼻,“得啦,”他用嘲笑的口吻对荣格说,“无稽之谈。” 荣格针锋相对地说:“你信不信,书架还会再响。” 还没等弗洛伊德回答,书架那里果然就又传来了一声巨响。弗洛伊德目瞪口呆,他不敢相信,这个被自己视为“皇储”的人,居然相信如此虚幻的理论。他对荣格的态度因此越来越冷淡。 1910年,荣格给弗洛伊德写了一封信,信中说:“事情必定会如此……你发掘出宝石,而我所要做的是对宝石进一步加工修整。”从中我们不难窥到,两人的关系已进入越来越微妙的阶段。荣格不再甘心躲在弗洛伊德的影子下了。 之后,荣格开始写《变形的象征》这一重要著作,在这本书中,荣格所提出的一系列理论多与弗洛伊德的理论相互冲突。1921年,荣格又出版了《心理类型》一书,此书主要的目的在于探讨个人与世界、他人和事物的关系,并讨论了五花八门的意识层面,亦即意识头脑对于世界可能产生的态度。 这本书的出版意味着他已经完全脱离了弗洛伊德的理论体系,自成一派了。 此后,他又出版了《基督教时代》一书,这本书讨论的主题是宗教和心理学的关系。到了晚年,荣格隐居于苏黎世湖旁,在大自然中冥想,试图解释人在自然界中所处的位置。他将神话、宗教、哲学与灵魂等弗洛伊德忽略的问题,引入了分析心理学派中。而他自己,也成了现代思潮中重要的变革者和推动者之一。此时的荣格,已经超出了心理学家的范畴,成了一个哲学家。 此段讲黑塞的基本全文截取 黑塞是1946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德米安少年彷徨时 荒原狼 画家看了德米安我居然去搜索他的画 ),作为一名伟大的文学家,他为世界提供了深邃而富含心灵写意的作品。除此之外,作为荣格的一位病人,他也为心理学研究提供了20世纪最为经典的心理分析个案。通过这个“病例”,人们可以看到后弗洛伊德时代精神分析学派最为辉煌的一面。 其实,黑塞的父亲曾经希望儿子能够像自己一样,当一名牧师。所以在14岁的时候,黑塞曾一度放弃自己的理想,遵循父亲的意愿考入了墨尔布隆神学院。 或许是因为违背了内心真实的想法,所以在入学后不久,黑塞便患上了严重的心理疾病。他经常会无端陷入精神失常状态,神经衰弱、极度抑郁,甚至有自杀的倾向。在自传中,黑塞说:“我本来不是一个听话的孩子。但是为了不违背父亲的意愿,只好服从。但是在我来到一个以压制和扼杀人的个性为目的的学校之后,感觉难过极了。” 为了离开这个让自己感到不适的地方,黑塞经常逃学,最后搞得书也读不下去了,只好离开了学校另谋出路。 在离开学校的头十年,黑塞做过许多工作——书店店员、钟表厂的学徒、书商…… 虽然生活极度艰难,但是黑塞并没有放弃学习,他阅读了大量的著作,私底下开始了自己的写作生涯。1904年,黑塞迎来了自己人生中的一个转折点,他的长篇小说《乡愁》出版之后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的反响,这使他成为知名作家。 就在这一年,黑塞与比他大9岁的玛莉亚·佩诺莉结婚。婚后他来到一个偏僻的山村定居,在此过着世外桃源般的隐居生活,专心写作。 黑塞早期的作品重在抒发个人感情,在作品中,人们能够很明显地看出作者“自我”与“现实”的冲突。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黑塞讨厌战争,经常会在公开场合发表一些反战言论。这和德国国内普遍的好战情绪格格不入。黑塞也因此受到了德国政府的打压和新闻界的讨伐,这让他的生活陷入了极大的困境当中。 外部的压力让黑塞的心理受到了极大的打击。1916年,身心疲惫而且再次患上神经衰弱的黑塞来到中立国瑞士,并住进了鲁柴伦·松麻特疗养院。 在疗养院里,为黑塞提供治疗的是荣格的学生约瑟夫·贝恩哈特·郎昂。此时的荣格已经成为世界知名的心理学家,所以黑塞希望荣格能够亲自为自己治疗。 1917年秋天,黑塞终于直接联系到了荣格。 黑塞与荣格的会面是在波恩的一个旅馆。第一次会面给黑塞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在日记里写道:“昨天,荣格从苏黎世给我打电话,问我有没有时间一起吃饭。我接受了他的邀请,我们一直谈到了晚上11点多。在谈话中间,我对荣格的印象也在不断地发生着转变。一开始,觉得他是一个非常自信的人……不过不管怎么说,这次会面都是很成功的。” 会面之后,黑塞找了一些荣格的著作开始阅读,并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认为“这是难得一见的杰作”。 1921年的夏天,荣格正式开始为黑塞进行心理分析,地点就在荣格瑞士库斯纳赫特的家里。在治疗的间隙,荣格还邀请黑塞到“分析心理学俱乐部”进行演讲。 黑塞本人非常相信荣格,他曾经说:“这是我最为困难的一个时期。生活上的危机和心理上的病患困扰着我,让我感到内心的苦痛和震撼。但值得欣慰的是,荣格先生的治疗是有效果的。我只能这么说,荣格博士正用他出色的专业技能帮助我克服痛苦。” 从1916到1917年,黑塞与荣格一共做了72次心理分析,几乎每周都会有一次。而每次持续的时间约为三个小时。 小说《德米安》里,心理学的意象便体现得非常明显。如果用荣格的理论解释,这本著作就是“集体无意识或原型所触发的创作”。 1921年的时候,黑塞的心理状态虽然比较稳定了,但是却依旧存在着很大的困扰,这让他无法专心进行《悉达多》的创作。于是,黑塞又找到荣格,希望对方能够帮忙。荣格给黑塞做了几个星期的心理分析。据荣格的学生贡特·保曼论文中资料的记录,黑塞对于他和荣格所做的心理分析评价非常高。他认为自己当时的心理状态仍然很差,生活危机和内心冲突仍然让他无所适从。而自从荣格为自己治疗之后,情况得到了明显的好转。 荣格本人也非常愿意为黑塞做心理分析。他本人也看了一些黑塞的作品,尤其是《德米安》一书,荣格非常喜欢,他在信中对黑塞说:“读你的书,就如同是在狂风暴雨的黑夜里看到了一丝光明。”而且,荣格还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了黑塞作品中的主人公,他认为黑塞所塑造的艺术形象是鲜活生动的,在生活中可以找到他们的影子。 1923年,由于德国在战争的路上越走越远,黑塞一气之下放弃了德国国籍,和他的妻子一起离开了德国。这一年他的坐骨神经痛和风湿病的老毛病也加重了。因此,黑塞的心理状况再度欠佳。 从1925年开始,荣格的学生朗昂重新开始为黑塞做分析性心理治疗,这个过程持续了长达两年的时间。而这两年也正是黑塞创作《荒原狼》一书的时期。 在《荒原狼》这本书里,可以看到黑塞的孤独与乡愁,他通过小说表达了自己的内心感受——自杀与寻求生路是荒原狼所面临的两难选择,同时也是黑塞自己的两难选择。幸亏有朗昂为他提供帮助,否则黑塞的命运可能改写。 对于黑塞,朗昂到最后已经不仅仅是他的医生了,也成了他最好的朋友。 黑塞在《荒原狼》的“出版者序言”中写道:“我觉得我本人确实有病,是某种精神病或抑郁症,是心理疾病,朗昂帮助我用健康的人格抵御住了疾病。” 在荣格的心理学体系中,还存在着一个叫作“阿尼玛”原型意向。荣格认为,那些潜意识的东西一旦被显意识所发现,就会变成某种意象,体现在意识中。而这种象征性的意象,其实正是人类艺术的表现。简单来说,就是优秀的艺术家表现的都是自己潜意识里的东西。 而“阿尼玛”这个意象,指的就是男性潜意识里的女性一面。 荣格认为,阿尼玛意象能够引导男性深入自己的内心,让男性充满创造力。在荣格的理论体系中,阿尼玛有四个发展的阶段:第一个是夏娃,指的是男性的母亲情结;第二个是海伦,指的是性爱对象;第三个是玛利亚,指的是精神上的恋人;第四个是索菲亚,指的就是内在的创造力。 希区柯克的著名影片《爱德华大夫》《发条橙》《心灵捕手》等电影,具有非常明显的精神分析内涵,是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的直接应用。 阿德勒 自卑与超越 阿德勒最为卓越的贡献,是将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应用到了教育上。他和他的学生在奥地利三十多家中学开办了儿童指导课程,并获得了巨大成功,这也让阿德勒的知名度大大提高。 阿德勒所开创的个体心理学,指的并不是研究个别差异的心理学。他所谓的个体,是一个受社会影响但同时又有自己独特目的、寻求人生意义、追求未来思想的和谐整体。 阿德勒对弗洛伊德最为不满的地方是对方把性本能看作是人类行为的动力。他认为,社会的价值观念、人的社会性才是主导人类行为的动力。 1907年,阿德勒出版了《器官的自卑感及其生理补偿》一书,书中说,那些有某方面生理缺陷的人,往往容易产生生理上的自卑感,为了弥补自己的不足,他会想办法让自己在其他方面的能力变得更强大,这就是人的自我补偿心理。但是从1910年开始,阿德勒对自己的这套理论做了修正,他发现,不仅仅是生理上有缺陷的人会产生自卑感,那些健全的人,也会天生带有不同程度的自卑。因为人是从儿童时代走过来的,每一个孩子都必须依靠成人才能在这个世界上存活,和成人相比,儿童感受到了自己的弱小,因此会产生自卑。 为了克服自卑感,儿童会产生逆反心理,与成人世界对抗。阿德勒认为,如果一个儿童尤其是男孩子,显得很听话、很少反抗成人世界,那么他的自卑感就无法消除,这样的孩子会成为生活中的弱者。他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任何形式的不受禁令约束的攻击、敏捷、能力、全力以及勇敢、自由、侵犯和残暴的特质都是男性所具有的品质。” 这就是阿德勒与弗洛伊德的不同,弗洛伊德认为人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繁衍”,男人为了繁衍不断地提高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强大。女人为了繁衍则把大部分的注意力都放在自己的外貌上。而阿德勒则认为,人做事情是为了让自己从自卑中走出来,获得成就感。而心理疾病的产生,则主要是因为有些人无法摆脱自卑。所以,阿德勒坚信,如果想要让一个心理病人走出阴影,最好的办法就是帮助他克服内心的自卑,给他追求卓越的动力。 不过,阿德勒同时也认为,追求优越的结果也并非总是好的。一个人如果过分追求个人优越感,就会忽视社会和他人的需要,这样的人会变得缺乏社会兴趣,妄自尊大。 阿德勒把个人追求卓越目标的手段称为“生活风格”。而“生活风格”则决定了一个人会变成什么样的人。 在阿德勒看来,生活风格在一个人四五岁的时候就已经形成了。 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社会因素的作用,但他把造成社会问题和心理疾病的原因仅仅归咎于错误的生活风格和社会兴趣,没有看到社会的异化对人性的扭曲,没有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探讨人性的发展,因此他的学说并没有找到致病的真正社会原因。 在研究方法上,他虽然注重整体研究和特殊规律研究,但他把主观理解和客观分析相对立,忽视了遗传的影响,片面夸大了自卑感的补偿作用,从而使他的理论带上了个人的偏见。 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相比,新精神分析学派的主要不同在于: 第一,新精神分析学在思考问题的时候,不再总是围绕性本能做文章了。 第二,新精神分析学不仅研究心理现象,更重视研究心理的发展。 第三,新精神分析学认为人的本质没那么坏,当然也没多好,就跟白纸一样。 新精神分析学的重要代表人物是卡伦·霍妮,这位20世纪最杰出的女精神分析学者,是一位心理学上的天才人物。卡伦·霍妮重视“冲突”的作用,她认为,一个人的生活中如果没有冲突,那么是无法成长的。成长需要冲突,也需要解决冲突。如果没有冲突就无法成长,有冲突但解决不了冲突则向坏的方向发展。如此说来,人类就好像是一个往山上推粪球的屎壳郎,冲突就是那个粪球,很脏很臭,但必须得有,光有还不行,你还得推得动。没有那个粪球,就失去了目标,有了粪球推不动,又会在纠结中迷失自己。 她强调社会文化对人心理的影响。卡伦·霍妮所指的文化,很大程度上指的是家庭的文化,她重视家庭这个基本社会结构的作用,认为一个好的家庭能让人的心理往健康积极的方向发展,而一个不太和睦的家庭,则让人的心理朝着病态的方向发展。儿童在成长过程中,成人必须给予足够的关爱和帮助,若是儿童没能得到来自家庭的关爱,那么就会对整个社会产生怀疑,这种怀疑最终会发展成敌意。如此一来,儿童就会陷入一种既依赖父母又敌视父母的不幸处境之中,产生无助感、害怕、敌意,导致内疚感等。 卡伦·霍妮将基本敌意及其压抑产生的焦虑称为基本焦虑。这是一种“因为处身于自己所认为敌对的世界中而产生的一种被孤立或无助的感觉”。也就是说这是一种在内心不知不觉地积累并到处蔓延渗透的孤独和无能感,一种自觉渺小、无足轻重、无依无靠、被抛弃、受威胁的体验。当一个儿童的基本焦虑产生之后,基本焦虑在内心的不断增长,使儿童感到这个世界充满敌意,危机四伏,因而必然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或叫变态的行为方式,这就是心理疾病。从这里可以看出,霍妮同弗洛伊德一样,也是一个决定论者,任何心理疾病都是一种派生的产物,不同的只是心理疾病在霍妮的眼里是环境带来的恶果。 机能主义 在近代美国,恐怕没有一个人能比得上杜威(John Dewey,1859—1952年)对世界教育思想与实施的影响更加深远。作为20世纪的哲学家、教育家、心理学家,杜威不仅仅是一位学者,更是一位勇于实践的社会改革者。杜威在哥伦比亚大学工作了很多年,他的学生中有很多来自世界各国的外国留学生,也正因如此,杜威的思想后来通过他的学生被传播到了全世界。中国学者蒋梦麟也是杜威的学生,他也曾经邀请杜威到中国讲学。1919年,杜威先后到北京、南京、杭州、上海、广州等地讲学,而当时负责翻译的人正是中国的另一位大学者——胡适。 更讲求实用的机能主义出现了。而正如心理学史学家舒尔茨所说:“如果机能主义被看作是一个别具一格的心理学派……那么杜威就是首先推动了这个学派发展的人。” 与欧洲的旧心理学相比,杜威开创的机能主义有以下几个明显的不同: 首先,旧心理学把心理看成是“个人专属”的东西,一个人有什么样的心理,完全取决于这个人自身的状态。但机能主义不这么认为,在他们看来,心理学属于个人,但也与整个社会有关系。同样一个人,把他放到不同的社会环境里,会呈现出不同的心理状态。换句话说就是,社会要对“心理”负责任。如果一个地区的人普遍心理不健康,那么不是说这个地区的人都有问题,而是这个地区的社会环境有问题。 心理学上有个破窗效应,其实说的就是这种现象。 一面墙上如果有一个涂鸦没有被清理,那么很快就会布满涂鸦。同样,在非常干净的地方,人们不好意思把垃圾扔到地上,所以这个地方会越来越干净。在那些脏乱差的地方,人们会肆无忌惮地扔垃圾,所以这种地方会越来越脏。 其次,旧心理学重视“感觉”,不重视“行动”。他们认为观念对行动的影响只不过是次要的东西。但机能主义认为,行动同样重要,一个天才,如果不行动,只会慢慢沉沦。一个庸才,如果能够行动起来,也能极大地提升自己。他们认为不仅仅是心理影响行动,反过来,行动也会影响心理。说白了就是心动不如行动。 最后,旧心理学认为人的心理变化的空间很小。比如说弗洛伊德学派,他们认为一个人儿时的心理状态决定了他一生的心理状态。但机能主义却认为,人是有“主观能动性”的,人们会在不断的成长中修正自己的心理。当然,如果身处坏环境中,好的心理也会变成坏的。这就否认了“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的旧心理学观点 杜威曾经说过:“心理只意味着一种机能,而机能则在不断的调整中。”也就是说,心理的功能是让人的内部思想和外部环境相互适应,最终达成一种“配套”的状态。 虽然杜威不同意弗洛伊德的心理学理论,但是他和弗洛伊德一样,都特别重视对于儿童心理学的研究。这也是他开办实验小学的原因。 在杜威看来,儿童具有非常特别的心理和生理结构。儿童做事情更多的是受到了本能的驱使。儿童的心理活动其实就是人类的本能心理。儿童在本能的驱使下,会创造出各种各样的“手段”解决问题,虽然其中有些做法放到成人社会里是不被容许的,但这代表着人类的创造力和潜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因。 杜威将儿童身上的本能分为以下四种 第一种是语言和社交的本能。从生下来开始,儿童虽然不会说话,但是会努力地发出咿咿呀呀的声音,试图与人沟通。而当儿童看到其他人,尤其是同龄人时,会产生沟通的冲动。这就是社交和语言的本能。相较于大人,儿童更愿意把自己的经历讲述给别人听,也愿意听别人的经验,这就是儿童喜欢童话故事的原因。 第二种是创造的本能。儿童拥有创造的冲动,比如很多孩子喜欢做手工,喜欢搭积木。这些事情都满足了儿童的创造本能。杜威认为这是人类最为重要的本能,也正因为拥有了这种本能,人才具有了创造力和使用工具的能力。 第三种是研究和探索的本能。儿童天生拥有好奇心,他们对一切不熟悉的事情都充满了探索的欲望。这种欲望能让儿童在幼儿期迅速地积累知识,认识自己周围的世界。如果一个人在成年之后还能保持这种本能,那么他将可能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成就。 第四种是艺术的本能。艺术的本能其实是表现欲的体现。儿童喜欢绘画、造型、音乐,这是因为他们试图从这些活动中得到更多的认可和关注。 与四种本能相对的是儿童的三个阶段,杜威认为,儿童的成长要经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游戏期。4岁到8岁的儿童主要的兴趣都在做游上。而游戏本身其实是一种锻炼。在游戏中,儿童会发现自己的机能,并形成习惯。 第二个阶段是自发的注意时期。8岁到10岁的儿童处于这个阶段,在这一阶段,儿童的各项机能得到了增强。他们的活动范围更加广泛,开始融入或改变环境。他们会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去解决问题。这是儿童成长中最为重要的阶段。 到了10岁以后,儿童进入了第三个阶段——反射的注意时期。在这个时期以前,儿童所拥有的知识是零碎的、不成体系的。而到了这一时期,儿童开始拥有系统的思维方式,他们的世界观也渐渐形成了。 杜威的这些理论为机能主义提供了框架。但是我们要看到,这个框架并不十分牢固,只能算是一个基本框架。所以,机能主义在他手中并未形成一个真正的“学科大厦”。这其实并不是因为杜威的能力不够,而是因为当时心理学才刚刚起步,属于摸索阶段,任何人都无法靠一己之力建立起完善的体系。 作为一个生活在19世纪末的人,杜威并没有盲从当时占据绝对领导地位的冯特心理学派,而是创造了一种更新的、也更符合心理学发展趋势的心理学派,这本身就证明了他的能力。 卡尔 在《心理学:心理活动研究》一书中,卡尔将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定义为心理活动,包括记忆、知觉、情感、想象、判断和意志等。 在他看来,所有的心理活动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获得经验、利用经验和评价经验,而经验最终又会指导人的行动。这就是说,机能主义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从学习到思考、最后到执行这一整套过程,而不是其中的一个节点。 和杜威一样,卡尔认为心理活动的表现形式就是对环境的适应。 卡尔总结了适应的三个作用: 第一个作用是唤起有机体活动的动机刺激。比如受到威胁时感到愤怒,就是为了调动起身体里的“反击机能”。 第二个作用是感觉刺激。就是说人会靠近那些自己喜欢的刺激,因为那样会更容易地适应这个环境。 第三个作用是改变情境的反应。有时候为了更好地适应环境,人会主动地改变环境,这里的环境不仅是外部的环境,也包括心理环境。比如在汤姆·汉克斯的电影里,主人公流落到了一个孤岛上,感到无边的孤独,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把一只排球做成人的样子,对着排球说话,便不那么孤独了。多了一个“排球人”后,虽然外部环境没有改变多少,但是心理环境却改变了很多。 卡尔对于“学习”这种心理活动的解释是,人类是通过联想进行学习的。当一个人在学习某种书面上的知识时,会产生将这种知识应用于现实的联想。如此一来,在大脑中就模拟了一次行为,从而获得了“经验”。但是这种经验是否靠得住,还是要通过实践来检验。 卡尔对于整个心理学界最为突出的贡献是他提出了两个重要的观点: 1. 心理学应该是实践和应用相结合,它应该能够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2. 适应和调节是一个人保持心理健康的必要条件。 到了今天,虽然机能主义已经走向了末路,但是卡尔的这两条“定理”,还是获得了承认和传承。 伍德沃斯 他认为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行为和意识。 伍德沃斯认为研究心理学的时候,首先要搞明白的关键问题就是刺激和反应的关系。也就是说,不能仅仅研究人,也要研究对人形成刺激的外界环境。 伍德沃斯认为刺激和反应遵循S-O-R的模式,其中O代表人的经验和能力,S代表刺激,R代表反应。也就是说,相同的刺激在不同的人身上有不同的反应。 演变成了W-S-OW-R-W。W代表所处的环境,S代表刺激,OW代表人对目标的定位,R代表反应。意思是,人的目标也会影响刺激对他的反应。举个简单的例子,一个人看另一个人不顺眼,想找茬打架,此时另一个人如果有稍微出格的举动,比如说踩了一下他的脚,那么他的反应就会很强烈。在平时,踩一下脚这个刺激并不会让他做出这样的反应,正是因为他的目的就是找茬,所以才形成了这样的反应。 其另一个重要贡献是将心理动力观引入心理学 内在驱动力才是一切行为的根本。比如说一只猫想方设法地到河边捉鱼,那么它一定是饿了,才会有这样的行动。并不是说猫只要看到鱼都会抓;再比如说,一个商人不断地赚钱,事实上,他的钱已经多到花不完了。他之所以在不缺钱的情况下还努力赚钱,是因为他希望金钱能够给他带来内心的满足——这就是内在驱动力。 机能主义也存在着先天的不足。 首先,机能主义对进化论的理解其实有些片面,甚至有些断章取义。 其次,尽管机能主义心理学家看到了心理拥有适应的能力(即所谓的机能),但大师们的这种看法完全是根据经验所得。机能主义学者对于大脑这个实体的了解太少,所以无法从生理学的角度解释这个问题。而随着心理学的发展,生理和心理相互之间的联系越来越重要。所以机能主义必定会因为这个缺陷而栽跟头。 到最后,由于机能主义心理学陷入了“形而上学”的困境中,所以在华生、桑代克所代表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开始用实验说话之后,机能主义心理学就开始走向末路。 …………机能主义完………… 行为主义 爱德华·李·桑代克(Edward Lee Thorndike,1874—1949年,教育心理学体系的创始人) 在大学时代,桑代克学习的是心理学,研究的课题是“鸡的直觉及智力行为”。对于这个选择,桑代克自己说“主要为了满足获取学分和毕业文凭的需要……当时明显没有对动物的特别的兴趣”。 在选择了这个课题之后,桑代克上街买了一群鸡,放到租的房子里天天研究。没过多久,房东实在受不了整天传来的鸡鸣声和鸡屎味儿,于是要求桑代克把鸡弄走。 桑代克的鸡即将面临无家可归的命运,他赶紧把这件事告诉了自己的老师詹姆斯。最后,詹姆斯同意桑代克把鸡放到自己家的地下室里。 在詹姆斯家的地下室里,桑代克用书本做成了一个迷宫,有三条死路,一条活路。活路的出口放着一些食物、水和其他的鸡。然后,桑代克把一只鸡放入迷宫。 起初,这只鸡完全迷失了方向。在迷宫里转来转去,发出不满的哀鸣。但不久之后,它就找到了走出迷宫的路。 但是这只鸡的悲惨命运还没有结束,桑代克再次把它放到了迷宫里。 由于已经有过一次经验,所以鸡这一次很淡定,它比上一次更快地找到了迷宫的出口。 虽然鸡的表现不错,但桑代克却否认这只鸡变得更加聪明了,他认为,鸡只不过是瞎猫碰上了死耗子才找到了出口。在那只鸡的心中,找到出口这个行为给它带来了快乐,于是,它便记住了让自己快乐的行为,然后不断地重复这种行为…… 桑代克的话里潜藏着行为主义理论的种子——放弃对意识、思维、心理状态等形而上概念的研究,专注于从可见、可测量的行为中了解心理。 追妹子失败后转校哥伦比亚大学,桑代克继续研究动物的逃脱能力。这一次,他选择了猫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作为哺乳动物,猫的智商要比鸡更高一些,所以桑代克设置了更难的迷宫——他把猫放到箱子里,这些猫想要离开箱子,就必须触发相应的机关:或是踩上一个踏板,或是按一个按钮,或是拉一下绳子。 在另外一个箱子中,猫要想逃脱就得经过更加复杂的过程,比如先拉绳子,再移动一根棍子,才能逃走。 桑代克花了五年时间不断地和他的猫斗智斗勇。在这件事情上,他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最终取得了重大成果——他发现,猫并没有推理的能力,而是通过不断地碰运气才能找到逃脱的办法。 尽管这个结论在外人看来无足轻重,但是却在心理学界引起了轩然大波。 因为它可以演变成两个重要的定律。 第一条定律是效应律。无快感刺激和快感刺激会有选择地强化某些刺激—反应联系,并减弱或者消除其他的联系。任何动作的效应都会决定它是否成为对一个既定刺激的反应。 第二条定律叫作锻炼律。如果其他方面是平等的,则“一个反应会根据其与当时的情景相联系的次数,以及这种联系的强度和经历的时间长度的比例,与一个刺激产生更为强烈的联系”。 俄国人伊凡·巴甫洛夫 狗见食物流口水 变成 摇铃铛流口水 巴甫洛夫发现了条件反射的几个特点: 一、时序: 巴甫洛夫发现,在训练狗的条件反射时,必须先摇铃铛(最后铃铛变成了蜂鸣器),再喂食,狗才会逐渐形成听到铃铛声就流口水的条件反射。如果先给吃的,然后再摇铃铛,那么狗在听到铃铛声时是不会流口水的。 二、反射消失: 狗如果不能得到持续的刺激,那么条件反射就会消失。 顺便说一句,把这两条放到人的身上,也是适用的。 巴甫洛夫对狗的研究到了极致,具体表现就是,他无意中把一只狗搞成了精神病。 在巴甫洛夫的教导下,一条狗产生了看到屏幕上用灯光打出来的圆形就分泌水口的条件反射。而且必须是圆形,屏幕上打出细长的椭圆,狗就不会流口水。 然后,巴甫洛夫的助手们开始改变椭圆的外形,让这个椭圆越来越接近圆。终于有一天,可怜的狗分不清到底是圆还是椭圆了,它抑郁了,最后变成了狂躁。巴甫洛夫在实验报告里说:到目前为止一直很安静的这条狗开始不断地尖叫,四处扭动,并大肆地破坏,表现出了急性神经机能症所有的症状。巴甫洛夫认为,不管是人还是动物,所谓的学习都“只不过是一长串的条件反射”。这种观点无疑也属于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范畴之内——不谈抽象的思维,只谈具体的行为。 ps:美剧办公室中有个片段 同事a电脑死机 重启电脑后放过开机声音 然后拿出一颗糖给同事b吃 a故意让电脑重启 每次重启都抽空给b一颗糖 到后面b一听到电脑重启的声音就流口水。。。哈哈哈 约翰·B·华生(Johnoadus Watson,1878—1958年,美国心理学家,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充当了行为主义心理学的推广人。 华生:给我一打健全的婴儿,不用管他们的才能、嗜好、倾向、能力、天资和他们的种族,我可以任意将他们训练成医生、律师、艺术家、窃贼…… 他也玩迷宫实验 华生给老鼠设置了比桑代克迷宫更复杂的迷宫模型。一开始,老鼠们需要半个多小时才能找到出口。但是当实验进行到30次以后,老鼠们只需要十秒钟就可以走出迷宫。这些老鼠是通过什么办法知道路线的?是视觉吗?华生把老鼠的眼睛蒙上,但它们还是可以走出去。 那么是老鼠在走过的路上留下的气味儿?华生把老鼠的嗅觉破坏掉之后,它们还是可以走出去。 最后,华生下结论说,老鼠之所以能够走出迷宫,是因为肌肉动觉提示——即肌肉的感觉。 通过这个实验,华生得出了三个革命性的结论: 第一,心理学的内容应该是行为,而不是意识; 第二,它的方法应该是客观的而不是内省式的; 第三,它的目标应该是“预测并控制行为”,而不是对精神现象的基础理解。 华生的这个结论给行为主义心理学注入了一针强心剂,因为它几乎可以否认思维的作用,强调行为的重要性。所以这个结论经常被人称作“行为主义者宣言”。因为有了这个“宣言”,心理学史上的行为主义时代正式拉开了序幕。 行为主义心理学者认为自己所有的结论都可以在实验室里得到验证,这是之前的心理学家所不能实现的。 从客观上讲,他们说得没错,之前的心理学家虽然也做实验,但是他们无法从实验中得到一切结论,如弗洛伊德关于梦的解析,就是完全不可验证的主观推论。 “可见性”成为行为主义吸引人的一个原因,另一个原因就是,他们放弃了对思维的“无用探索”,这些人经常把思维比作一个黑箱子,里面装着未知的电路,在按动箱子上的一个按钮后,箱子会发生一些行为或变化,至于电路是什么东西,则并不重要后。 新行为主义 克拉克·赫尔 赫尔走上了用数学方法研究心理学这条不寻常的道路。 NsHR=M-Me-iN 这个方程里的“N”,是习惯形成的次数,“sHR”是神经和动作时间的联系,M是习惯的力量。后面两个减去的,是习惯在大脑中形成冲动的力量。 B·F·斯金纳就显得更为现实。 他做了一只迷箱,比桑代克的那个要先进得多。这个迷箱是一只笼子,可以让被实验的动物很舒服地待在里面。箱壁上有一根横杆,如果动物恰巧碰到了这根横杆,就会有水和食物自动投放进来。而且,箱子外面还有一个装置,会自动记录老鼠碰到横杆的次数。如此一 来,斯金纳就不用一直盯着这个箱子,也可以获得实验的数据了。 这个箱子后来被称为“斯金纳箱”,是非常常用的心理学实验装置。 斯金纳还可以调整改进自己的这只箱子,比如可以设置成每隔一段时间自动投放食物,或者是设置成第一次碰到横杆会投放食物,第二次碰到横杆食物则会产生电击。 总而言之,斯金纳是变着花样地“戏弄”箱子里的动物,并观察它们的行为。 通过斯金纳箱实验,斯金纳发现,老鼠在“明白”了碰到横杆就会有食物之后,会坚持不断地压横杆。即便到最后压横杆已经没有食物的奖励了,它们还是会压。这并不是因为老鼠不死心,而是因为压横杆曾经给它们带来过快乐,并且已经成为它们的习惯。其实,人类在很多方面和老鼠类似,例如在赌场中玩老虎机的赌徒,他们也不知道自己的期望是否能成真,但由于曾经在这个机器上获得过一些收益,所以他们几乎是习惯性地去操作老虎机的杠杆。 斯金纳认为,老鼠并不是天生就知道“碰横杆有的吃”这一原理,但是当它们得到这方面的经验之后,就形成了这个习惯。因此,人类可以通过一些外部环境的变化来“操纵”动物的生存习惯。 斯金纳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在斯金纳箱里放了一只鸽子和一个彩色的圆盘。他试图让这只鸽子养成啄这个圆盘的习惯。 一开始,斯金纳会在鸽子接近这个圆盘时给鸽子喂食。慢慢地,鸽子如果饿了,就离这个盘子更近一些。 最后,斯金纳又开始在鸽子的头冲着圆盘的时候才给鸽子喂食。于是,鸽子养成了头冲圆盘的习惯。 到最后,斯金纳便只在鸽子啄圆盘的时候喂食,经过一段时间,鸽子每次饿了的时候,便会啄这个圆盘,于是一个新的习惯养成了。 斯金纳的这个结论非常新奇,而且还能满足一些人的控制欲。为了引起普通人对自己实验的兴趣,他特意教会了一只鸽子在玩具钢琴上弹一支曲子,还教会了两只鸽子打一种小型的网球。所以在他之后又有很多人去做类似的实验。有些教会了兔子将硬币扔进储钱罐,有人教会了猪开电视……人人似乎都成了马戏团团长。 斯金纳很快就找到了训练孩子的方法:在教学中,让老师不断地向孩子们提问题,并即时给出答案。学生们答对了当场就要给予表扬,就如同老鼠碰到横杆马上就有食物奖励一样,会让他们形成一种特定的习惯。而学生如果养成求索知识的习惯,那么教学不就变得更有效率了吗? 斯金纳的这种方法,后来被称为“控制教学法”。但是斯金纳的方法有一个问题,就是在教学中,老师只有一个,而学生则要多得多。老师不可能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强化。 为此,斯金纳还特意编写了新的教科书,在里面一对一对地列出一些问题和答案。学生每答对一个答案,就可以将这道问题涂黑,而这也是一种奖励。 这种教科书一经问世,便得到了学校和学生的欢迎。美国相当多的中学和大学,以及国外的许多学校都使用这种方法。斯金纳的“实验”又一次获得了成功。 但是,在这种方法被采纳的一段时间里,教育者们发现,控制教学就好像是在让学生上台阶,他们不断地登上新的台阶,却不知道每个台阶之间的联系,也就是说,学生无法学到系统的知识 此后,斯金纳将自己的研究重点放到了治疗心理疾病上。对于那些行为异常的“精神病”患者,斯金纳试图通过“奖励法”来扭转他们的异常行为——每次表现正常的时候,就给一些奖励。表现不正常,就不给奖励。斯金纳的这个方法被称为行为修正法。在这个医院中,有一位女病人不愿意吃饭,几乎要被饿死了。不过她喜欢有人来看自己,或是看书。于是,斯金纳便将一份食物放到她的房间里,只要她吃一点东西,就会找人来看她,或是给她书看。 就这样,斯金纳逐渐治好了这位病人,这位病人后来恢复了正常人的生活。 行为修正法被验证有效之后,很多精神病院都采取了这种方法,效果也不错。但是,这种方法是一种成本比较高的治疗手段,因为需要花费医护工作者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所以非常昂贵。 但是,物极必反,随着行为主义研究的不断深入,这个学派的一些天然劣势也体现了出来。 最致命的劣势就是,那些实验用的动物有时候会非常不听话,它们在验证了这门学说的某些理论的同时,也经常以这门学说无法解释的方式行动。 在斯金纳看来,不管是老鼠、鸽子还是猴子,都是一样的,都能让它们养成某种习惯。但事实并非完全如此,因为后来的研究者发现,自己无法让鸟类养成扇动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