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

《浅薄》经典读后感10篇_读后感_名著读后感_格言网

2020-12-28 23:46:52

读后感

《浅薄》是一本由[美]尼古拉斯·卡尔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00 元,页数:30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浅薄》读后感(一):以浅薄的大脑读完浅薄

从“互联网如何毒化了我们的大脑”到“你是互联网的奴隶还是主宰者”,如何抉择?无论浅薄,还是深刻,人都不会是互联网的主宰者。互联网的影响,有利有弊;但目前我们是互联网实实在在的奴隶,而且正在反抗为主人的道路上。

人是技术的发明者,技术却独立于人的客观存在。具有自我生长性和自主性的技术不断演进迭代,同时也具有自己内在进化的逻辑,这逻辑并非是人类所设计的。作为人类达到目的的手段,技术有自身的发展路径,并非人类所能主宰得了的,所以技术是超出人的发明。

一、解乃书中有,愈进愈简 此书就是从客观角度来观察互联网技术与人之间的关系,再以主观角度讲述互联网反过来对人施加的影响。

序言曰:传媒即讯息,媒介即技术。作者尼古拉斯以自己与互联网的故事展开,层次分明地展现了技术如何影响大脑、塑造思维方式的场景。他将自我生活带入,论证了自己的大脑被改变了,变得更加难以深度阅读和思考。理解、长期记忆能力,在外界信息增加的时候明显的降低了;而人们在没有信息过度的环境里深度思考、理解和集中精力的能力都明显增加。接下来便对大脑的可塑性进行分析。

一边被重塑,一边被折磨。“在尽情享受互联网慷慨施舍的过程中,我们是否在牺牲思考的能力,甚至人性?”以Google为代表的新贵正在创造一个完美的效率乌托邦,这是一个更快的处理器和更大的硬盘,而此时,大脑变成的一个过时的工具。 (Google的野心:google希望收集全部的信息和方便向全世界展示这一野心。因为搜索栏里总是显示被搜索最多的条目,而一些较少受关注的东西一般不会显示,因此那些稍微搜索得少的条目,后来则更不会受到人们的关注。)

这种新的技术对大脑带来了一些积极改变(更好的手眼协调、模式识别、多任务处理技术等)的同时,也形成了一种趋势:人类对速度和群体认可的重视超过了原创能力和创造性,网络正在不遗余力地孕育肤浅的大脑。 结尾,互联网和计算机变成了人的体外大脑,成为大脑的延伸。我们的大脑变得浅薄而精力涣散,最可怕的可能是我们依赖互联网来理解社会,自己的智能黯然失色,最终沦为人工智能,在追求效率的社会中这好像是互联网发展的必然。

二、谬之,则何之为实矣 作者生动灵活的叙述,讲述了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实。诚然,用进废退。经常使用的大脑功能会愈发强大,不经常使用的会慢慢退化消失,让特定的心智模式愈发显著。 看起来仍是一个正常的人,肢体功能没有退化,久而久之,却可能从现实生活中藏匿到了手机的背后。懒惰地窝在家里通过手机屏幕建立人际交流网,在微信相互问候和点赞,不迈一步却知天下事,“始作俑者”——网络。 数据大爆炸的网络时代,若全囊收入,只怕会撑得无法前行吧。碎片式的阅读似乎也成为主旋律,人们忙不迭地从四面八方收集信息,只想在十面埋伏中突围。于是,低头族、网瘾少女、手机控闪亮登场。我们在微信、豆瓣、知乎、片刻、简书、一个等app中获取信息阅读新闻收藏文章,而真正成为永久记忆或者反躬回顾的又有多少?我并不排斥碎片时间的碎片阅读,但烦请不要忘记你阅读的初衷是什么,目标或你想要怎样? 渐缓的看书速度,囫囵吞枣的逻辑方式,被打扰的阅读环境,让读者的思维随着碎片化信息变成玻璃笼子,破碎的思维都闪烁着原著的光泽和影子,却难以在自己的思维中透射出书的全景和整体的逻辑论述,人们就被束缚在这样的玻璃笼子里。很多人在繁杂荒芜的知识信息中迷失自我,脱离了原本的轨道,策马奔腾又背道而驰,结果只能是人仰马翻。无用繁杂的信息已堵塞其大脑的思考、判断、筛选,整合,使CPU亮红灯却全然不知,而对有用的变得盲动麻木。

思维浅薄之后,行动上也更加懒惰。在虚拟世界的热情渐高,现实生活中却是应付生活。数百年发展出的生活技能和自理能力可能在新时代因为少动而导致神经回路的退化乃至消失。懒人经济在未来有巨大前景,因为大家都变得越来越懒了。现在火爆的外卖服务、网络购物都解放了人的时间、便利我们的生活,同时我们以前要做的一些事情被外包,比如记忆。 随手习惯将重要事件加入手机日程,将小事件记入手机备忘录……越来越好用,foolproof的软件、app,帮助记住要做的事情,写下任何碎片化信息,大脑也就不需要记忆整体上的信息了,结果就是人也失去了记忆和在背景里面处理,消化,长期记忆这些完整信息的能力,也就是所谓的the shallows,肤浅的一代。

三、览,观止罢了 out of touch.信息碎片化之后,浮光掠影,浅尝辄止,蜻蜓点水,走马观花。浏览网页的时候,会被文章侧边栏的链接吸引,浮光掠影地从一个链接跳到另一个链接,却不会再返回最初的页面;阅读新闻报道,浅尝辄止,不会再看接下来的深入报道;看小说,开头还没看完就看结尾,有兴趣就再看看中间部分,蜻蜓点水一般快速地翻完;看一个版面眼睛走F型,走马观花。 在电脑前阅读很难有读纸质书的全神贯注,我们更多地像“信息处理器”一样“处理”屏幕上的文章,常会习惯性地快速跳跃阅读,粗略阅读,妄图直接获取关键信息。即使面对纸质书,注意力也会常常中断。从泥版书、纸莎草书开始,大脑在阅读中被塑造。而互联网让我们变得难以注意力集中,精力涣散。说实话,我很害怕,觉得自己什么都不会,很想认真读完这篇推送,很想拥有自己的想法,可是下个链接又出现了。

或许是自制力和做某件事情的目的性的不够强,因此很容易被无关信息吸引注意力。自从接触网络以来,就慢慢地失去了积极的主观能动地思考分析问题的好习惯,变得懒惰,不喜欢开动脑筋,凡事希望依赖外物,寻求外在的帮助而不去挖掘开发自身的潜能,自己的脑子变得越发地迟钝,自己这个人也变得惧怕困难,行成一种畏难的心智模式。 “在这种飞行过程中重新对本身编程,改变它的运作方式”。大多数情况表明,在面对获取的繁杂的信息中,我们通常选择那些简短、片段化而又令人愉快的内容。这种非线性的阅读方式,或者说支离破碎的浏览方式,一方面是人们应对信息过载的无奈之举,另一方面也是人类的大脑神经系统正悄然发生变化的证明。

在怀旧的阴霾笼罩下,准确预测未来大概是不可能做到的,你或许可以不用戒掉你的微信和微博。敏感的人总能在开头就又不适的反应。 登庙堂的终会退隐,流行的静待变成经典。所谓便利的代价吧,可是为什么无论科技和媒介怎么发展更替,人本身却丝毫没有变聪明?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http://gl.baidu.com使人类自身从主观能动化正在向机械被操作化过渡。

四、静以思之,来者可乎 如果说人类智商在20世纪急剧提高,那难道我们的祖先是傻瓜吗?其悖论是:人们的智商虽然越来越高,但是词汇量并没有扩大多少,普通信息的存储量也没有增加,算术问题的解决能力更没有获得提高。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我们回归到了一个众声喧哗的时代。我们的大脑正历经互联网的重塑;与此同时,我们的大脑正经受着信息的折磨。 我们的前辈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物质世界中而非符号世界。那时候,人们仍处于认识世界的阶段,智力主要用于解决农田、工厂 、家庭里遇到的一系列生存的实际问题,而诸如分类、关联和抽象推理能力,他们一般用得相对比较少。“忙者生存”的观点即适用于那个时代。

在工业和信息时代,人类受制于泰勒主义。泰勒把钢铁工人的每个动作都进行了记录,然后又为每项工作划分小步骤。每个工人应该怎样工作,泰勒都为其专门创立了一套精确的指令。虽然米德维尔的钢铁工人怨声载道,认为这套制度把他们变得跟机器没有什么区别,可是工厂的产量却随着新制度的实行而急剧增长。 泰勒主义,不仅成为了工业家的信仰,如今更成为了包括谷歌在内的互联网公司的信仰。因为人们相信一切都需要系统化;系统产生数据,只要量化数据,就可以优化出一个美丽的数字世界。

《娱乐至死》的作者尼尔·波兹曼在1993年的 《技术垄断》中对泰勒主义有过精彩总结。他说,泰勒主义建立在6个假设的基础上,首要的就是“人类劳动的首要目标是效率,技术性计算优于人的判断,人的判断是不可靠的”。 从忙者生存到泰勒主义,从深度思考到效率获取,技术落地生根,大脑被技术僭越,人性逐渐丧失,来者可乎? 技术垄断、渠道垄断,会让我们的大脑比我们的父辈、父辈的父辈更优越吗?文字从纸面转到屏幕,改变的不仅是我们的阅读方式,它还影响了我们投入阅读的专注程度和沉浸在阅读之中的深入程度。

《大转换》、《玻璃笼子》以及这本《浅薄》让卡尔摘取了科技思想界的王冠。“王”说:其实我们并不比我们的父母和父母的父母更为聪明,我们只是以不同的方式表现出自己的聪明;我们并不拥有更好的大脑,只是拥有不同的大脑。 以浅薄的大脑读完了浅薄。我承认我本就是序言里的那种人,每隔五秒钟就要看一眼手机,被QQ微信微博的推送信息不停打扰。对,一个纯粹的手机控看完了这本书。我受制于碎片化信息,受控于粗略式阅读,受服于浅薄式思维。

当我们用人工方式延展我们自身的某些部分时,我们同时也在远离那个被延展的部分以及这个部分所具有的自然技能,也就是说当技术成为我们的外延时,我们也成为了技术的外延。所以我们习惯性地将记忆的功能被外包给有着更大容量和更快速度的网络和电脑。自己的大脑却记忆力逐渐减退,不如曾经。最终,文明消亡。 这就是浅薄所带给我们的影响。在闪烁摇曳虚无缥缈的屏幕前,你获取的是信息,丧失的却是记忆。 读《浅薄—你是互联网的奴隶还是主宰者》 这本书必将永远改变我们关于互联网时代的新媒体以及大脑的思考方式。 互联网正在不知不觉中改造着我们的大脑,使我们失去深度阅读和缜密思维的能力。 信息科技千方百计地吸引我们的注意力,最后又把我们的注意力分散支离。 人类以为是自己给电脑编写了程序,到头来电脑却也改写了我们的大脑。 你以为你在刷豆瓣,但其实同时被刷的是你的大脑。 信息时代的我们,是否最终都沦为Shallow Infovore? 拓展阅读: 《大转换:重连世界,从爱迪生到Google》 [美]尼古拉斯·卡尔 著 | 2016年3月 在这个被卡尔称为大转换的时代,世界在不断被重塑,新生事物层出不穷,无论企业还是政府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机遇和挑战。卡尔关于互联网和云计算的思考逻辑和精准的预言,无论对于企业家、投资人还是大众读者而言,都是一座思想宝库。卡尔的大局观以及他对科技发展的预判,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仍有极大的参考价值,值得反复阅读。 《玻璃笼子》 [美]尼古拉斯·卡尔 著 | 2015年10月 尼古拉斯卡尔在《玻璃笼子》中指出,自动化在分担我们工作的同时,也弱化了我们的才能,偷走了我们的生活,限制了我们的视野,它甚至将我们暴露于监控之下,操控我们。当计算机和一切智能设备变成我们生活中的伴侣时,应更加留心它如何改变了我们的行为和身份。我们每天都在使用智能设备,经常为一个又一个技术的进步而欢呼,读完本书,我们的看法将被彻底颠覆。

《浅薄》读后感(二):互联网重塑我们的大脑

互联网重塑我们的大脑

文/小暴萍

我做家务之前习惯做一件事:启动电脑,打开优酷,全屏播放一档节目。然后一边做家务,一边听节目,偶尔瞥一眼电脑屏幕。在这个过程中,屏幕不时会有弹窗,比如腾讯推送了新闻,360加速球建议清理等等。这时,我不得不停下手头的工作,评估现状,并做出选择:或者是做出回应,比如点击头条链接,浏览八卦新闻,同时把手头上的工作抛诸脑后。或者是忽略它们,把鼠标光标在播放屏幕上晃一晃,甩掉这些干扰。

这看起来是一件很小的事情,但是《浅薄:你是互联网的奴隶还是主宰者》一书的作者尼古拉斯?卡尔认为,这些小小的干扰足以分散我们的注意力,干扰思维的流畅性,最终让我们的思想变得浅薄。互联网的特点是交互性、超链接、可检索、多媒体,这给人类的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但是卡尔却为我们敲响了一个警钟:互联网正在不知不觉改变我们的大脑!

互联网的交互性让网上即时互动成为可能,于是谁也无法阻止人类频繁地刷新朋友圈了。超链接方便读者迅速切换到不同的网页,因此网民经常在沉浸在各种网页之中,而忘了最初要查找的东西。可检索帮助我们迅速找到问题的答案,学者们省得把解决问题的思维进行多维发散,学生们不用苦思冥想找寻作业的标准答案。多媒体更是把我们从一件专注的事情之中解放出来,从此变得三心二意、囫囵吞枣。

互联网改变的,不仅仅是我们的行为,还包括我们的大脑。梅尔则尼奇的研究发现,我们的一切感觉、行为、思考、记忆等都会激活一批神经元,不同的神经元通过神经递质连结起来,形成全新的神经回路。大脑的这种可塑性是普遍存在的,且无时不刻地在改变。

原始人类出于生存的需要,必须时刻留意身边发生的事情,因而人类的天性习惯于注意力的分散。然而,到了文字和书籍的年代,人类竭力排除外界的干扰,训练自己全神贯注地投入到阅读和写作之中。通过深度阅读、反复朗诵、笔摘抄默,人类激活的神经回路让自己开启联想,做出类比,进行推断,创造性地综合前人的智慧,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思想。深度阅读创造了人类现在的文明。

在留声机、广播电视电影到来之后,图书依然坚强地存活着。现在,电子书开始攻城略地了:亚马逊2009年报告称销售的电子书占全部售出图书的35%。但是,民意调查显示,网上阅读不能带来专心致志的体验,读完之后也很难记得其中的内容。究其原因,无非是互联网带来的各种干扰,比如超链接,邮件来了,QQ闪了,新闻推送了,广告插播了,这些干扰使得阅读频频中断。

在阅读时,大脑会激活语言、记忆、视觉相关的区域;而在决策时,大脑会激活解决问题的前额叶区域。在网上阅读的时候,每次窗口一闪,我们的大脑就不得不停下文字的处理,转而启动决策的神经活动。如此一来,网上读者的大脑极其活跃,认知负荷过大,超出了大脑处理信息的能力,所读的内容也无法储存在长期记忆中,阅读的理解和领悟能力只能停留在浅薄的层面上。

既然网上阅读效果不好,读纸质书就能抵制大脑的改变吗?很多爱读书的人都有这样的体验:现在在读一本书的时候,很难全神贯注地投入,注意力时不时地游移,好像患上了慢性注意力分散症。这又是为什么呢?

人类已经熟悉了互联网快速浏览这种碎片化的阅读和思维活动,相关的神经回路也越来越得到强化,甚至时刻渴望着被激活。当我们偶尔阅读纸质书时,大脑启动的还是网上阅读的神经回路,导致我们没读几行就要寻求其他的刺激,从此阅读变得三心二意,心绪难安。我们失去了专心致志的能力,失去了流畅的线性思维,而失去了这种深度阅读的能力,我们终将失去我们个人的创造性思想。

随着智能电子产品的出现,许多人选择把记忆外包给互联网。过度依赖这些电子产品将会导致我们个人智力的下降。比如,GPS导航的使用必定会削弱司机的知识库,从而改变其大脑中的海马状突起。更可怕的是,如果注意力过于分散,我们就无法体验他人的心理状态。也就是说,互联网不仅让我们思想变得浅薄,也让我们情感变得浅薄。

卡尔警告我们:人类正在失去思想,正在失去身份。而没有思想、没有身份的我们,与机器人又有什么区别呢?

《浅薄》读后感(三):成就我们的,也能将我们毁灭

是不是很久都没有静下心来阅读一本书了,甚至是越来越难集中注意力看完一篇长文章了?如果你在为此感到恐慌,那么《浅薄》这本书就值得一读。 人们普遍认为,互联网高效便捷的信息存储功能很大程度上取代了人类的记忆,让我们可以释放大脑内存来进行更有创造性的工作,而网络的信息交换功能极大的降低了我们的人际交流成本,人人都能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但我们也不难发现,类似提笔忘字这种知道却怎么也说不出口的现象越来越多,网上无话不谈,线下无话可说,形同陌路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感觉脑子变笨了,越来越不懂与人相处了,甚至如《骇客帝国》中所呈现的那样,现实世界成了供养肉体场所,我们的精神永远沉迷在虚拟的网络里,不能自拔! 作为人类发明的工具,计算机和互联网极大的提升了我们的生活质量,并深深的融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无法舍弃!同时,我们所创造的工具也在不断的,出乎我们意料的改变着人类自己,让我们按照他们的规则,去思考,去生活。我们像机器一样追求效率,追求结果,而不再关注途中的风景;我们试图像网络一样时时刻刻掌握最新动态,却遗忘了历史,看不到未来;我们企图像数据库一样存储所有的事情,却迷失在信息碎片的汪洋大海里,随波逐流,乱花迷人眼,丧失了见心明性的能力。 成就我们的,也能将我们毁灭。关于怎样用好这些工具,避免我们逐渐丧失人性,变成人形机器,作者说:避免这种命运的唯一途径就是我们要有足够的自我意识和无畏胆识,拒绝把我们精神活动和智力追求中“人性化”的工作,尤其是需要智慧的任务,委派给计算机。话虽简单,但要避免这些人类为了偷懒而发明的工具最终毁灭掉人类,必须要我们在唾手可得的便利前战胜懒惰的天性,何其难也!

《浅薄》读后感(四):至少不外包我们的智力—Leo鉴书209

2010年读过本书,当时记了一些笔记。2015年再次印刷,又买了一本,算是向作者致敬。本书改变了我对互联网的看法,再次阅读又有不同收获。

生理构造决定一次只做一件事。

大部分人都会高估自己的能力,比如:80%的人都认为自己的成绩在全年级排名前20%,重点在于对此保持警觉,不掉入陷阱。很多人用智能手机或者电脑时会误认为自己是多线程任务,一边听音乐、一边网上购物,一边可以写东西。现实中这是可以实现的,但是换来的伤害是——全部搞的层次很浅,面够宽,深度严重不够。生理构造决定我们同一时间只能做好一件事儿,任何切换都会付出成功,让精神疲惫同时部分损失思维能力(P166有个实验)。互联网模式是让我们一边做填字游戏,一边要理解文字内容,太难了。

以前的书是没有断字断句的。

书里提到西方早期的书是没有断字断句的(中国线装书也是这样),阅读成了非常累的事情。古希腊很多时候让奴隶给自己读。由于没有断字,默读成为非常非常困难的事。后来印刷术有所发展,断字断句才出现,大量拓展了阅读的量,提升了阅读的速度。

不做技术的奴隶,不外包智力。

碎片化阅读已经成为常态,传媒都在有意识地把大块的内容切成一片片,然后输出以满足现代人的阅读习惯。不少人再也读不动比较有思想深度的书或者文章,思维随时游离。想想也正常,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之中,信息全部被切片,我们满足于快速、浅层次地理解事务。媒体即内容,媒体即本质——信息过量已经成为常态,也就是认知负荷超载,我们在逐渐失去深入思考某事的能力。

计算机技术的出现可以理解成是外包的部分存储功能。有研究表明,把相关部分外包,就会损害这部分能力。想下上次我们把老师的课程内容录下来准备下次看,结果当堂理解的内容更少了不说,之后再也没有打开录下来的文件。这就是外包的恶果,不要寄希望于外部设备,比如:手机、电脑、iPad。越是高度依赖,人就越傻。

书的最后提到,越是分散注意力,我们就越难以体验同情、怜悯等最具人性特征的微妙感情。技术从这个层面上正在剥夺我们的人性。

近几年,我一直在有意识地限制自己对电脑和手机的沉迷。即使长远看这么做很徒劳,也要尽量少外包,多让自己多思考,保持适当的警觉,保持人性,不做技术的奴隶。

《浅薄》读后感(五):谈谈浅薄

令人震撼的一本书,你在如火如荼沉浸在互联网的同时,是否还有一颗清醒的心?你有过时常不能集中注意力的场景吗?你思考过可能的原因吗?你是否有时候觉得对互联网失去控制?作者引用了相关科学成果,从大脑可塑性谈起,阐释了技术与人类之间不断互相影响的过程,技术带给我们好处的同时,也在使我们远离某些机能,而有些机能对我们人类的生存及发展都相当重要。互联网繁杂,呈爆炸状态的信息洪流随时将我们淹没,但并不是给的多我们就掌握的多,相反,我们变得注意力分散,更加不愿意深入思考,更加依赖互联网提供的冷冰冰的信息,而不是内化为己有,将其变为大脑的图式(这一过程需要深入思考,而互联网正是破坏了这一过程),人生而懒惰,追求轻松与解放,我们对计算机形成依赖,从而无法发展自己的智能。显然,在人工智能如此火热的今天,这本书给我们泼了冷水,但这盆冷水却相当重要,我们不能一头扎进别人抛出的剧本,却失去自己的探索,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他拥有着领悟,思考,以及情感的能力,并不是所有事物都能标准化,机械化。

《浅薄》读后感(六):成就我们的,也能将我们毁灭

是不是很久都没有静下心来阅读一本书了,甚至是越来越难集中注意力看完一篇长文章了?如果你在为此感到恐慌,那么《浅薄》这本书就值得一读。 人们普遍认为,互联网高效便捷的信息存储功能很大程度上取代了人类的记忆,让我们可以释放大脑内存来进行更有创造性的工作,而网络的信息交换功能极大的降低了我们的人际交流成本,人人都能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但我们也不难发现,类似提笔忘字这种知道却怎么也说不出口的现象越来越多,网上无话不谈,线下无话可说,形同陌路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感觉脑子变笨了,越来越不懂与人相处了,甚至如《骇客帝国》中所呈现的那样,现实世界成了供养肉体场所,我们的精神永远沉迷在虚拟的网络里,不能自拔! 作为人类发明的工具,计算机和互联网极大的提升了我们的生活质量,并深深的融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无法舍弃!同时,我们所创造的工具也在不断的,出乎我们意料的改变着人类自己,让我们按照他们的规则,去思考,去生活。我们像机器一样追求效率,追求结果,而不再关注途中的风景;我们试图像网络一样时时刻刻掌握最新动态,却遗忘了历史,看不到未来;我们企图像数据库一样存储所有的事情,却迷失在信息碎片的汪洋大海里,随波逐流,乱花迷人眼,丧失了见心明性的能力。 成就我们的,也能将我们毁灭。关于怎样用好这些工具,避免我们逐渐丧失人性,变成人形机器,作者说:避免这种命运的唯一途径就是我们要有足够的自我意识和无畏胆识,拒绝把我们精神活动和智力追求中“人性化”的工作,尤其是需要智慧的任务,委派给计算机。话虽简单,但要避免这些人类为了偷懒而发明的工具最终毁灭掉人类,必须要我们在唾手可得的便利前战胜懒惰的天性,何其难也!

《浅薄》读后感(七):成就我们的,也能将我们毁灭

是不是很久都没有静下心来阅读一本书了,甚至是越来越难集中注意力看完一篇长文章了?如果你在为此感到恐慌,那么《浅薄》这本书就值得一读。 人们普遍认为,互联网高效便捷的信息存储功能很大程度上取代了人类的记忆,让我们可以释放大脑内存来进行更有创造性的工作,而网络的信息交换功能极大的降低了我们的人际交流成本,人人都能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但我们也不难发现,类似提笔忘字这种知道却怎么也说不出口的现象越来越多,网上无话不谈,线下无话可说,形同陌路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感觉脑子变笨了,越来越不懂与人相处了,甚至如《骇客帝国》中所呈现的那样,现实世界成了供养肉体场所,我们的精神永远沉迷在虚拟的网络里,不能自拔! 作为人类发明的工具,计算机和互联网极大的提升了我们的生活质量,并深深的融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无法舍弃!同时,我们所创造的工具也在不断的,出乎我们意料的改变着人类自己,让我们按照他们的规则,去思考,去生活。我们像机器一样追求效率,追求结果,而不再关注途中的风景;我们试图像网络一样时时刻刻掌握最新动态,却遗忘了历史,看不到未来;我们企图像数据库一样存储所有的事情,却迷失在信息碎片的汪洋大海里,随波逐流,乱花迷人眼,丧失了见心明性的能力。 成就我们的,也能将我们毁灭。关于怎样用好这些工具,避免我们逐渐丧失人性,变成人形机器,作者说:避免这种命运的唯一途径就是我们要有足够的自我意识和无畏胆识,拒绝把我们精神活动和智力追求中“人性化”的工作,尤其是需要智慧的任务,委派给计算机。话虽简单,但要避免这些人类为了偷懒而发明的工具最终毁灭掉人类,必须要我们在唾手可得的便利前战胜懒惰的天性,何其难也!

《浅薄》读后感(八):碎片化时代被抛弃的长阅读

《浅薄——你是互联网的奴隶还是主宰》这本书于2009年写就,7年前,作为美国知名作家兼思想家的尼古拉斯·卡尔就互联网发展起来之后,人们逐渐偏向于受控于网络而非控制网络这一现象进行了深入的解析,因此还获得普利策奖最终提名。7年后的今天读起来,依旧富有启迪。

作为一本硬书,其写作模式必然是用有理有据的数据来充分论证自己的观点。因此阅读此书时,有的篇章读起来像是在阅读物理实验、医学实验、或是生物实验;有的篇章读起来则像是在阅读哲学发展史、心理学发展史、或是历史发展论。资料扎实,是做学问的根本。

此书的起源在于作者感觉互联网的发展除了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但同时也让他觉得“似乎某些人或某些东西正在融化改造我的大脑,重布我的神经电路,重写我的记忆程序。”经过一系列的深入研究之后,他发现了症结所在——“平心静气、全神贯注、聚精会神,这样的线性思维正在被一种新的思维模式取代,这种新模式希望也需要以简短、杂乱而且经常是爆炸性的方式收发信息,其遵循的原则是越快越好。”——这种感觉,今时今日我们越发感受明显。尤其是当今的网络更发达,信息载体的便捷化和多元化导致信息对我们的生活无孔不入,我们不仅每一天生活在信息的洪流当中,甚至每个夜晚每个小时都被信息席卷其中。——“我感觉互联网正在把我变成一个像告诉数据处理机一样的东西,我成了一个活人版的哈尔。我失去了以前的大脑。”

那么,我们的大脑是如何被改造的呢?

作者通过解剖生物学论述大脑的工作原理,“技术的使用让一些神经回路得到强化,而让另外一些回路逐渐弱化,让特定的心智特点越发显著,而让别的特点趋于消失。”所以当你忍不住每分钟去刷一次手机,看一下朋友圈,看一下微信信息的时候,可以说我们每天重复的行为已经不知不觉改变了我们大脑神经突触之间的化学物质的流动,从而改变了我们的大脑。

作者接着重点论述了网络出现前后人们阅读时的状态变化,从而论证人脑是如何被电脑改造。

在多年前的数据统计当中发现,虽然中国不是个发达国家,但是“中国人上网时间占他们业余时间的44%,成为投入时间最多的网上冲浪者。”——国人果然是世界上“最勤奋”的人类啊!同时统计数据表明,上网时间的增加并没有削减人们看电视的时间,只是“不断减少的是人们用来阅读印刷品的时间,阅读报纸和杂志的时间变化尤为明显,图书也是一样。”

如今许多人选择在电脑上阅读文章,作者认为最大的问题在于“从纸面转到屏幕,改变的不仅是我们的阅读方式,它还影响了我们投入阅读的专注程度和沉浸在阅读之中的深度。”——我想,这是为什么迄今为止电子书都无法取代纸质书的缘故吧,起码很多人说不出来就是喜欢纸质书阅读时的感觉,究竟是因为触感更真实还是因为内心更平和?

这种专注的深入阅读源于在阅读纸质书的过程是线性的过程,而不像在互联网中那样随时会有跳出的窗口或者信息提醒来分散你的注意力,但是,只要上网,正如经济学家泰勒·考恩所说的那样:“在能够轻易获得消息的情况下,我们通常喜欢简短、片段化的而又令人愉快的内容。”“许多研究都指向同一个结论:当我们上网的时候,就进入了一个鼓励粗略阅读、三心二意、肤浅学习的环境。”关于这点,连谷歌公司也注意到了,因此它有一个宏伟的计划“谷歌图书搜索”,就是建造一个巨大的图书数据库,把每本书肢解成碎片,当你想要找寻哪些碎片时,在谷歌搜索中唾手可得。看似“很惠民”的一项工程,却遭到有识之士们的极力抵抗,用作者的话说:“争论涉及的是这个数据库的控制权和商业化问题。”“谷歌公司急于建成的伟大图书馆不应该跟我们现在认识的图书馆混为一谈,那不是一个收藏一本本图书的图书馆,而是一个存放一块块碎片的集中地。”在我看来,最根本的抵抗原因在于他们认为“谷歌公司势力范围的每扩张一次,他们奉行的泰勒主义对网民智力生活的控制就加强一次。”

那么我们就想知道,为什么顺应潮流地让互联网的碎片化阅读替代固有的纸质阅读是不可取的呢?

作者从纸质书的出现到后期的发展,做了一个详尽的历史描述。

一开始在苏格拉底时代,还是一个靠诵忆来传达思想的时期,而他的徒弟柏拉图则是进而靠书写来传达思想的变革者,在最初,人们连默读这项技能都无法理解,“对于大多数有文化的希腊人和罗马人而言,让奴隶为他们读书,那是一件再高兴不过的事。”但是默读,是“像在做梦,进入了感觉和思绪高度集中的状态。记忆的骚动打破了这种沉寂内心思考带来的喜悦浪潮此起彼伏,意料之外的欢愉突然爆发。”因此,作者认为“每个读者都可以在自己的头脑中,创造性地对其他思想者通过写作传递出来的思想和信息进行私人化的综合。”——这里已经开始隐蔽地提示了阅读带来的创造性。

同样是阅读,但是投入的专注度却又截然不同。通过大量的试验证明“几乎没有一个实验对象会像阅读印在纸上的文章那样有系统地、一行一行地阅读网页上的文章。绝大部分实验对象都是对文本内容迅速地匆匆扫视一下,他们的目光在页面上跳跃形成的图形跟字母F相似。”这种情形我能理解,就像公众号文章那般,能一行一行认真阅读下去的人估计也没有几个。纸质阅读是属于单线性文字思维,而网络媒体则属于多任务处理思维。

作者极为推崇线性思维——“线性的文字思维一直都是艺术、科学及社会的中心。这种思维既灵活又深奥,它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想象力,是启蒙运动中的理性思考,是工业革命中的创造性,还是现代主义的颠覆精神。”

由于人脑接收信息的容量是有限的,对于网络媒体多任务处理思维:

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认知神经学部门主任乔丹·格拉夫曼说:“多任务处理的最优化是否会带来更好的机能——更确切地说就是创造力、独创性、营利性?答案是绝不可能。同时处理的任务越多,你就越轻率,你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越差。”作者则认为我们在执行多重任务时所做的工作“就是尽量在肤浅的水平上驾轻就熟”,(关于这点你可以想象当被各种信息轰炸要求回应时所采取的态度,是否属于“在肤浅的水平上行驾轻就熟”。)“网络它给我们的工作记忆带来更大的压力,不仅从高级推理功能中挤占资源,而且对长期记忆的巩固和概念图式的发展形成阻碍。网络是一项让人健忘的技术。”(所以如果你说自己越来越健忘的时候,可以检查一下是不是因为被信息洪流超负荷导致的结果。)

作者一再强调的是深入阅读带来的对头脑的绝对控制。“人们不受外部刺激影响的时候,大脑能够有效放松。在这个时候,大脑不再需要为处理源源不断的分神刺激而加重工作记忆的负担。沉思状态加强了他们对思绪的控制能力。”

大概清楚了纸质阅读与网络阅读对我们的影响之后,作者说出了自己的忧虑:“今天的问题在于,我们正在丧失在两种截然不同的思想状态之间保持平衡的能力。”

阅读完尼古拉斯·卡尔的这本著作之后,我最惊服的是关于描述大脑运作的那些章节,简直像阅读一本生物学著作般有趣。同时,作者在7年前的远见,在今日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候,许多忧虑都得以验证——譬如大多数人都丧失了深入阅读的能力,这解释了短视频火爆的缘故,简单粗暴的搞笑;譬如大多数人都丧失了沉静思考的能力,这解释了网络充满盲流的缘故,简单粗暴的解读;譬如大多数人都丧失了对传统文化的审美,这解释了网游日日更新的缘故,简单粗暴的快感。

但同时我又是乐观的,前段时间看了《北京折叠》,有个同学的读后感写得较有同感,就是这个社会在分化,分化的阶级也越来越多元化,很多人的价值观不再被媒体控制,他们愿意去追逐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事。当我们看到这个社会在网络信息洪流的席卷之下变得越来越失衡的时候,同时也应该看到越来越多的人在做出自己的选择。昨日新闻里说在日本,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更愿意到乡下去生活,而不是像父母辈那样争着进入城市里的大企业。至少说明,这个信息时代的世界也在开始多元折叠起来了。

洪流席卷之时,总有一片例外的诺亚方舟在前行。

这本书值得推荐的地方在于,增长常识。不能小瞧这些外国学者写的著作,他们那种认真思索的态度,对所探讨的问题的深入研究,并往往涉及人类关怀的情感,还有写作方式的严谨性也是国内学者较欠缺的,这些种种无论对于我们的学识还是治学态度都深有帮助。

中信出版社似乎出版了不少这类型的著作,至少我看的大部分经济学类的书籍多是这个出版社出版的。有兴趣的可以关注一下。

《浅薄》读后感(九):浅薄还是深刻?——了解作者的论证过程比结论重要

全书提出的问题其实很简单——互联网到底是让我们更浅薄还是更深刻。从书的两篇序言就可以看出,对于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第一篇序言(姜奇平老师所写)互联网让我们更加注重当下,注重感官、连接和协调,因此所谓的浅薄其实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另一种深刻,意味着对感性认识的推崇。而第二篇序言则更加接近作者的观点,认为互联网分散了人们的注意力,导致人们难以长时间进行理性思考,过于依赖互联网使得人们自身的记忆能力退化。

或许你不同意作者的观点,但不要因此不看作者的论证过程。在讨论技术对人类思维方式的影响时,经常听到的一句话便是麦克卢汉的“媒介即讯息”,看似简单的一句话,要具体地说明并不简单,但本书作者做到了,并且很生动,其中大量的亲身经历的描写和科学研究的论证让你不知不觉地接受作者的论证逻辑

开篇作者就用亲身经历表明自己的焦虑,也是很多人都面临过的一种现象——我们没办法集中注意力了。他作出了这样的比喻“以前,我戴着潜水呼吸器,在文字的海洋中缓缓前进,现在,我就像一个水上摩托骑手,贴着水面呼啸而过。”针对这种现象,作者提出了全书的问题——互联网是不是改变了我们的大脑?作者从生物学和技术史的角度进行了分析。

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人的大脑是可塑的,作者用一系列的科学研究来佐证这一观点。其中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研究——出租车司机从业时间越长,海马状突起越大。而海马状凸起和人们对于地理位置的感知能力密切相关。从技术史的角度来看,技术对人们思维方式的影响一直存在。从口语--文字--印刷--互联网,每一种媒介都有其自身的逻辑。作者重点描刻了文字、印刷时代人们的深度阅读模式,按照心理学的“心流”概念,深度阅读大概就是一种“心流状态”——高度集中、忘我。 而互联网时代似乎是印刷时代的对立面,互联网的超链接使得人们的注意力越来越难以集中,难以对一篇文章进行深度的思考,社交媒体的发展让人们的写作越来越碎片化。

如果说前面几章还是对于事实的介绍,那么后面几章可能会让人有种有内而外的恐惧。书中用谷歌作为例子,为什么谷歌要制作超链接?一开始基于丰富人类的知识的初心,而随着商业化、工业化逻辑的介入,网站的版面设计、每一条信息的排布,都经过了精心的算计,让读者沉迷于其中,也为自己带来商业利润。而如果结合我国的今日头条,当一切都被数字化、量化,技术平台的目的,并非让我们进行深度思考,而是用无尽的简短的信息让你浸润在信息泥淖中无法自拔。作者更是担心,当人的思维方式被机器侵蚀,人的主体性是否会被让位?人是否会等同于机器?

这本书的成书思路和逻辑像极了尼尔波兹曼的《娱乐至死》,但不同的是,本书的作者卡尔加入了很多自己的经历,哪怕作者自身都没办法逃脱互联网的影响,有些痛苦,有些无奈,读来甚是有趣。

或许你不同意作者对于互联网的悲观论断,但不妨将这本书当作一本故事书和研究总结来读,倘若你没办法集中精神来读这本书,那么作者论断也就成立了不是吗。

《浅薄》读后感(十):书如其名

提出了一个问题:人机关系如何作用?或者说重点在机器如何作用于人?

提出了一些偏颇的论据。没有使用马克思主义的两点论看待问题。哈哈哈哈。

1.互联网改变阅读方式

从纸面转到屏幕,改变的不仅是我们的阅读方式,它还影响了我们投入阅读的专注程度和沉浸在阅读之中的深入程度。

以前我很容易就会沉浸在一本书或者一篇长文当中,即使是索然无味的长篇大论,我也能花上几个小时徜徉其间。如今,看上两三页,我的注意力往往开始转移,会想找点别的事做。 我对自己在一件事上的注意力无法超过几分钟的现象担忧不已。起初我认为这是人到中年出现的心绪紊乱症状。但是,我逐渐认识到自己的大脑并不仅仅是游移不定,而是如饥似渴,它渴求以互联网喂食它的方式来给它喂食,吃得越多,它就越饥饿。即便在我离开电脑的时候,我也渴望着去收邮件,点击链接,搜索网页。我渴望连接。

关掉这些整告和提示,就要承担感觉自己跟他人失去联系,甚至是被社会孤立的风险。联合学院心理学家克里斯托弗·柴伯里斯解释说,网上的新信息所形成的洪流也跟我们“极大地高估刚刚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的自然趋向相吻合。即便明明知道“新东西经常是一文不值的”,可是我们还是对它充满渴望。

唯其如此 我们要求互联网以越来越多样、越来越不同的方式打断我们。聚精会神的状态丢失了,注意力被分散了,思维过程碎片化了,这些损失我们都心甘情愿地接受,换来的回报是接收各种引入注目,起码是饶有趣昧的信息。很多人不会考虑关掉信息这个选项。

我们总是急匆匆地寻找另一条相关信息,然后又是另一条,另一条。对“相关内容”的剥离开采取代了对文本含义的缓慢发掘。

2.大脑始终在进化或退化

成人大脑不仅是可塑的,而且即使随着我们日渐变老,大脑可塑性会不断衰退——大脑会以自己的方式拼命干活,但永远不会消失。

哈佛医学院顶尖神经学研究学者阿尔瓦罗·帕斯库尔·勒奥纳说:“在整个生命过程中,可塑性是贯穿一生,时刻进行的正常状态。”为了响应我们的经验和行为,大脑一直都在变化,它会根据“每一个感官输入,每一个行为动作,每一次突触连接,每一个反馈信号,每一个行动计划,或者每一次知觉转移”而重新安排神经回路。进化给了我们一个可以一而再、再而三地改变其思想的大脑。

不管什么时候,只要我们一上网,信息流就会奔涌而来,这不仅会给我们的工作记忆带来过重的负荷,而且还会导致大脑难以聚精会神地关注任何一件事。巩固记忆的过程也因此而难以启动。因为神经通路具有可塑性,我们上网越多,对大脑适应精力分散状态的训练就越多一一非常迅速、高效地处理信息,可是注意力不会持续太久。

3. 我们塑造工具,然后工具塑造我们

在“忙者生存”的脑细胞大战中,支持安静思考、线性思考的大脑功能失败了。战争的胜利者是这样一些大脑功能:在五花八门的信息中,能帮助我们快速地定位目标、区分类别、评估价值,在各种刺激的轰炸下,能让我们扛起脑力重担。人们为计算机编写程序,让它从存储器上对数据高速地输入输出。上述功能和计算机执行的功能极为相似,这可不是偶然的巧合。看起来,一项广为流行的新兴智力技术所具备的特征正在我们身上再次呈现出来。

1775年4月18日傍晚,塞缪尔·约翰逊陪同他的朋友詹姆斯·波斯威尔和乔舒亚·雷诺兹参观理德·欧文·坎布里奇位于伦敦郊外泰晤士河畔的豪华别墅。他们被带进藏书室,坎布里奇正在那里等着跟他们会面。在简单的寒暄之后,约翰逊一头扎进书架中,开始静静地阅读排列在书架上一卷卷图书的书脊。坎布里奇说道 “约翰逊先生,一个人如此热爱看书籍,看起来有些奇怪啊。”波斯威尔后来回忆说,约翰逊马上从忘我的沉思中惊醒,转过身来回答道:“先生,原因非常简单。知识有两种:一种是我们自己知道某个主题,一种是我们知道从哪里能找到关于某个主题的信息。”

互联网允许我们即时使用规模和范围都空前巨大的馆藏信息,也让我们可以轻而易举地对馆藏资料分门别类,按需查阅一一找到的即便不是最恰当的内容,起码也会为我们提供足够的参照。互联网减损的是约翰逊所说的居于首位的那种知识,亲自深入了解一个主题的能力。

我们和工具之间形成的紧密联系是双向的。就在技术成为我们自身的外延时,我们也成了技术的外延。战士把望远镜放在眼前的时候,他能看到的只有镜头允许他看到的东西。他的视野变远了,却对近处的景象视而不见了。基督教牧师兼传媒学者约翰·卡尔金在1967年说道:“我们塑造工具,然后工具塑造我们。”

4. 对计算机动真感情

对于判断计算机是否有智能,图灵提出了一个很简单的实验方案一一“模仿游戏”。测试时,让一个人作为“审问者”,坐在一个房间里的计算机终端面前,跟其他房间里的“两个人”通过打字进行交谈,其中一个是真人,另一个则是假装成人的计算机。如果审问者无法区分计算机和真人,那么就可以认为计算机具有智能。

跟ELIZA交谈是图灵测试的变通。可是魏泽鲍姆惊讶地发现,跟他的这个计算机程序“谈话”的那些人几乎没有任何兴趣对ELIZA的身份进行理性、客观的判断,他们愿意相信ELIZA就是一台会思考的机器,他们愿意以人的素质影响ELIZA一一即便他们十分清楚ELIZA不过是按照简单而明显的指令执行任务的计算机程序。

人们对ELIZA这一软件的反应让魏泽鲍姆心力交瘁,他很困惑:“人就是一种能言善辩的能力达到了新水平的机器,对于给我们带来这种观点的计算机,我们又该如何看待?”

    

上一篇:弗洛伊德的尾巴读后感10篇_读后感     

下一篇:《文艺复兴的故事02:我的朋友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