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

陌生的经验读后感10篇_读后感_名著读后感_格言网

2020-12-28 23:46:52

读后感

公众号

《陌生的经验》是一本由陈丹青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98.00元,页数:37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陌生的经验》读后感(一):先生所言,我喜欢极了。

这本书是陈丹青先生《局部》节目的讲稿,节目的宗旨,一如史航在序中所说“局部,就是一堆漂流瓶,装着当事人的一得一见一赞一叹,被他陆续丢到海里。他相信海不仅仅是海,海里有船,船上有人,海那边,也有人。有人会捞起瓶子看看,或心许,或诧异,那一瞬所感知的亲切或陌生,就对得起那个局部了。”节目也很精彩,刚开始在看节目的时候我总是听得一愣一愣的,一边听一边叫好,实在是喜欢得不行。现在接下来看的书其实算是在温习,读一遍又读一遍,知识量之广,意蕴之深,总是令我如痴如醉,总感觉艺术之无尽乃是我需用毕生去了解的事。以至于看完全集,竟令我非常后悔没能早些开始关注绘画,了解艺术。

这书中谈到了好几幅画作我真真喜欢得不行。期一的《千里江山图》就真让我开了眼,到那时我才明白原来中华千年做减法的老智慧其实也不全然适用,能不顾一切地做加法而且还以收敛的态度有序的排列,那才叫真本事。印象派画家,塞尚的画,我也真的是喜欢得不行。那一笔笔屋舍俨然与素白,媒材重叠出的早晨的优雅也颇令人沉迷。而《巨人的战役》真的把整个古希腊人的生活方式带到了我的眼前,真的是是那么的健康,阳光,干净,长长的雕刻每一个局部都放大出心纯的希腊人们最原始的生命里。最喜欢的还是《夏日》,巴齐耶整个人我都很喜欢,巴黎的青年,先生口中“印象派的那一群傻逼”,也很纯,没有任何意图。非常坦然,不掩饰,也不标榜。就正如木心先生的俳句“年轻人充满希望的清瘦”。

看毕这书中的言语,总是令人横生出一种态度。就是置身事外,只放感官去感受而不放情感去搅和。喜欢就是喜欢,不同意就是不同意,也不大肆宣扬与拨弄人心,只是一说,有时候你心里一颤可以让你震动好久,有时候你不甚同意他接下来的话也不会阻碍你的思考。先生所透露出来的气息便一如莎士比亚的片语说“你应该爱所有人,相信一部分,不对不起任何人。/ Love all, trust a few, do wrong to none.”

而整本书里面,最令人着迷的恐怕要数那几个可爱至极的老头老太太和夭而早逝的年轻人。杜尚啊,塞尚啊,巴齐耶啊,玛瑞娜啊,马拉东啊,诶呀真是都说不出的喜欢。但是非常难能可贵的是,所有的人儿呀在先生这儿都是有着一种有血有肉的可爱。在这呢,我只想就着一个角度去谈,谈的是我在重大读书的时候的一位数学老师,教逻辑学还是离散数学的我记不清晰了。但我记得一点,就是他讲的伽罗瓦,他跟先生一样,讲起喜欢的人来特别兴奋。伽罗瓦呢,也是英年早逝,死亡的原因很简单,就是为了心爱的姑娘跟人单挑,决斗,然后失败死了。这个20岁出头就奠基了一门数学分支学科的天才就这么死了。整个模样与叙事,真是像巴齐耶。那这个故事我就说完了,我不说可惜,只是觉得这个故事,很美。

至于先生,肯定也是憨厚得可爱。在谈到民国女画家,在谈完玛瑞娜之后,先生也是痴痴地笑,说他有时候喜欢一个女画家,“就是我真的想变成一个女的。” 这些平常被人耻笑的东西在先生的口中,也是坦诚得让人接受得异然迅速。在视频的最后,先生两手一摆,露出了孩子般纯真的笑容,说到“好了 讲完了 谢谢大家一路听我念稿 再见”,那股实诚劲,在我看来也是没谁了。

诚然,先生憨厚朴实,我也的确有几个部分不太同意。为此,我在书上空白处写下过两篇小文,一个是#苦难与气节,另一个无题但有关于先生花了三期讲的“未完成的画”。关于梵高的那幅小画。我并未觉得它好,但我的确觉得喜欢,那大鞋子棕油彩和这整个不羁的缺心眼都是我心头所好。但我所想,不过是好与喜欢的区别,简单之极。之前先生已经提到过绘画的不自觉性的萌动,所以画不需要好,只要画出来开心或者看的人开心,画者与观赏者的心灵相通,便也是顶珍贵的事情了。我的拙见,是每件艺术品从最开始都是只能单独拿出来审视的。所以,理由会略有不同些。

好了,写完了通篇我故意不谈理想国的出品和梁文道的策划以及这一整套内容对我的影响之深,一方面是因为还有很多东西真的是迫不及待地想去了解,另一方面是因为实在是太喜欢了又太感激了。

《陌生的经验》读后感(二):艺术的共情

两年前陈丹青做了一档网络视频节目叫《局部》,节目的讲稿后来集结成书,就是这本。节目我没有看过,但是觉得看书就足够了,因为陈先生的文字风格我是非常喜欢的!

在这本书里他以一个点、一幅画、一位艺术家作为切入点,顺势说开去,长卷式的宋朝山水画应该怎么看、西洋透视画法厉害在哪里、印象派那一帮巴黎小青年是怎么取景怎么构图又是怎么表现光影、从中世纪到文艺复兴这期间油画中的神性与人性如何变化比例……最打动我的一个章节是湿壁画,佛罗伦萨圣马可修道院二楼那一间间小禅房里,十五世纪的修士安吉利科在墙壁上沉静作画,五百多年后的一个中国画家在这里“梦游似的徘徊”,“魂灵出窍”般的痴看,“好像头一次看到绘画”!

我想起几年前去敦煌,走进一片黑暗的洞窟,讲解员打开手电满墙壁画突现眼前的那一刹那,仿佛心里有个开关一下子“啪”的开了,泪水马上涌入眼眶……这种对艺术的感受是共通的,我还没有去过佛罗伦萨,但看着陈丹青的文字,我也能感受到那种世界全部退后的震动!

这本书的最后用杜尚来收尾,这也是很妙的一个安排,绘画雕塑这些艺术都是创造,可以说是美的创造,但杜尚和达达运动是什么?是用创造去破坏去打乱。最近网上一个吐槽当代艺术的视频被疯转,这让我想到杜尚,艺术一定要是美的吗?需要让人懂吗?杜尚的作品完全无法用美不美来评价,也许很多人也看不懂,但那不是艺术吗?杜尚说“你拒绝,或者接受,其实是一回事”,陈丹青说“杜尚留给世界的不是作品,而是态度”。大概我会去买一本《杜尚访谈录》接着看!

《陌生的经验》读后感(三):短评

陈丹青本来只是个画画的,只是在美术圈内有点小名,几年前却因为痛批中国教育而在民间也出了名,之前也读过使他名声大震的《退步集》。这回陈丹青在老友梁文道一撮人邀请下算是回到本行,为“看理想”系列文化视频录了16集的《局部》,主要讲美术史,视频播完后把文字稿连同提到的美术作品整理成这本《陌生的经验》。《局部》的视频我从头追到尾,文字稿出版便买来重温一遍。

虽说是美术史,但恰如书名“陌生的经验”,陈丹青偏不像各类教材式的美术通史一样,讲那些公认的大师名家,偏讲一些很少有人知悉的美术家,即便讲毕加索,也挑他初习的一幅作品讲。总之,不管陈丹青是否是刻意与“主流”美术史划开界限以展示个性,但他绝对是只从自己作为一名画家的主观感知出发,认为谁伟大、哪个作品伟大就讲谁,就讲哪个作品,而这些美术家与作品,又常常是“主流”美术史所忽视、所隐没的。

陈丹青说自己所讲都是“扯”,毕竟,是陈丹青的“私人美术史”,东拉西扯又如何?除此,虽是“扯”,但书中的语言是如此耐嚼,如此有味,赞叹往往直抒胸臆,而悲愤的情感在克制中更有力量。

《陌生的经验》读后感(四):主流之外

坐地铁去故宫,看《千里江山图》,没有什么比一本《陌生的经验》更搭的了。领了参观号,在漫长的等待中,坐在故宫的静谧角落,翻阅这本书,一幅幅画卷扑面而来。觉得原先节目的名字更加合适,《局部》,写的都是在画坛主流之外的人和画,或是名家不知名的早期作品,或是名声不显的画家,甚至是游荡在画史边缘的画派,比如俄罗斯的油画。

千里江山图虽然名气很大,然而五代以降的山水画已经是水墨山水的天下,青绿山水、宫廷画匠,这样的身份足以让这幅画被主流所抗拒,高居翰、苏立文写的中国绘画史书上都未曾提及《千里江山图》。布法马可的《地狱》足够宏大精细,却被文艺复兴时期的湿壁画遮盖光芒。蒋兆和的《流民图》不符合盛世向荣的话题,在日统、国统以及在后面的日子居然都不被认可,还扣上政治帽子。大名鼎鼎的梵高,陈丹青却偏偏选了早期的习作。莫奈、马奈、雷诺阿开创了印象派的盛世,却偏偏选了英年早逝的巴齐耶。处于花坛边缘的女性画家,也有瓦拉东这样的大家,还培养出同样出色的儿子郁特里罗。而我国民国时也有相当优秀的女画家,比如关紫兰。不见于画史的《乾隆南巡图》,又是宫廷画师主持,徐扬,这个极度陌生的名字,带领画院画出了这样一幅记录时代和城市的浩大篇章。苏里科夫和列宾撑起了俄罗斯画坛的大旗,俄罗斯的油画确实在人物形象、表现方式上和狭义的欧洲有明显区别。在那些频频出现在眼前的古希腊雕塑之外,还有野心更大的巨人的战役。收篇是杜尚的决定,不再画画,犹如陈丹青自己近年来也把精力转向艺术史和西洋音乐。

不光主题是“局部”,所列的画作也是局部,他不让你看到完整的画作是什么样的,想看自己去网上搜,他要让你看画的局部,自成一统、注重细节,想象画家处理一笔一划时的想法。

最后附上在故宫拍的千里江山图,正如书中说,我也是把脑袋贴在玻璃上,一寸一寸地看。

《陌生的经验》读后感(五):当代艺术家的范儿?

很早的时候已有关注陈老师,那时觉得他是一个受那十年折腾够呛的“知识分子”(书中陈老师也是用双引号标注这四个字),结束后通过一段艰难的求学,最终成才成名。后来看过他一些用粗言秽语回答记者问题的视频,发现他身上有一股浓浓的反抗意识。

再来看书,发现他的粗口有时是一种因发现瑰宝而兴奋的呐喊,一种喧泄:他真他妈的有才!从被历史看作是“小人物”的传奇作入手,有中西,有远近,有手法变化的一脉传承,对大师,更关注其早期著作,对英年早逝的,心中有惋惜敬意。

在书后部分,提出了一个问题:画要在画到什么时候才算结束?是逸笔草草,是着笔无数?缓引至人类,人类的故事什么时候才会结束?

《陌生的经验》读后感(六):艺术:谈人之为人

陈丹青的艺术评论集《陌生的经验》是“看理想”系列节目《局部》的文字版,使我想到约翰·伯格为BBC纪录片撰写的脚本《观看之道》。同为“看”,伯格脱出画来,陈丹青沉到画里。《局部》之为“局部”,首先在于陈丹青选取一些大型组画、壁画、卷轴画,方寸屏幕无法一次容纳它们庞大的尺幅,于是就一块块地解析它的“局部”。其次是陈丹青的16次节目并非系统的艺术理论课程,而是采用随性谈论的讲述形式,管中窥豹,管好豹也美。陈丹青呈现了美术史的一种“局部”。

在影像时代讲述凝固的艺术,通过复制品来传递艺术的“信息”与“灵光”。约翰·伯格的《观看之道》说得好:“绘画本是装饰建筑物的,是建筑物整体的一部分,有时,置身文艺复兴早期的大小教堂中,你会有这样的感觉:墙上的各种影像,是建筑物内在生活的实录,共同构建了建筑物的记忆——是体现该建筑物特征的一部分”。“灵光”遗憾地不存在了,虽然那些卷轴画、壁画、肖像画已经脱离了它们的环境,无法携带着它们初生之时具有的生猛新鲜,或崇高虔敬,好在“信息”还留于复制品中。从建筑走向画室,从为宗教服务到表达艺术家的私密情感,艺术已经完成过一次由“神性”到“人性”的转变。约翰·伯格继续说:“因为有了摄影机,现在与其说观赏者向绘画靠拢,不如说绘画向观赏者接近。在它的旅行过程中,图画产生了多重含义”。影像让观者赋予画更多解释,使他们从自身出发,回到艺术家观看的起点,去发现他们的陌生。

苏珊·桑塔格在《论摄影》中说“拍摄就是占有被拍摄的东西。它意味着把你自己置于与世界的某种关系中,这是一种让人觉得像知识,因而也像权力的关系”。相比摄影技术对“物”的占有(一旦拍摄成照片就不可变易),绘画艺术是一种与世界的和解,世界将自己敞开,允许注视着它的艺术家对其做出不一样的解释。绘画留下了前摄影时代的观看世界的方式,尤其当这种方式不被机器所限制成为纯粹客体,而只能从画笔和颜料去摸索时(可反复涂抹),这些观看之道就成为无限而多元的存在。所谓“看”,并非客观地收纳和重复,而是主观地记忆与还原,当所观之物潜入眼底并浮现出脑海,就已经镀刻上个体的经验。

《陌生的经验》之“陌生”,就在于陈丹青要向观者讲清楚这些前摄影时代的艺术家们如何观看世界,他们所用的角度和方式其实很“陌生”,但在彼时又早已熟悉熔炼成“经验”。陈丹青撷取他感兴趣的艺术家与作品,尤其关注不那么出名的方面。绘画不复它曾之所“为”,而走向观者成为今之所“是”。

陈丹青从《千里江山图》讲起,说出中国文人画也有这样的青春。他提炼出一股“气”,选取的每一人每一件作品都是当时观看世界之新鲜方式的集大成,都荡涤着一股淋漓的元气。

这些画是前摄影时代的纪录片和档案照,要怎么在方寸之间、瞬时之刻记录下那些场面,不是机器扫过去就足够的。艺术家必须心思专注而清明,定定地将移动的景别收在眼里,再凭借记忆还原。就像那《乾隆南巡图》,国家级文献纪录片似的,长长卷子逐渐展开来,是大卫·霍克尼赞不绝口的“移动观看”,是iPhone的全景照相。那时候还没有航拍技术,那样的凌空俯视、不差纤细分毫是怎么做到的?陈丹青说“徐扬绝对没在长镜头洞眼中瞭望过百米之外的景别,但他准确无误画出了长镜头所见。中西古画多取俯瞰式画面,画家各个像是低空翱翔的飞行员。徐扬使我相信,皇家的典仪固然威严,然而喜气,《南巡图》的总表情,便是弥漫全画的喜气”。这“喜气”说得好,那些长卷里如蚁小人儿抻着头,面部安宁淡然,心满意足乐在画中,是方家如陈丹青才抓得住的神韵啊!

陈丹青不选梵高的著名大作,偏挑出一副海边渔夫的小画,说梵高的“憨”,这憨让读过说梵高传记的我看来,更多是“执”,执于他真的相信他在接近艺术真实。真实就是色块点画,就是强色厚涂,就是让人无处移目的炫彩。“更不可思议的是他画的群像,几个人,一群人,在田野里走,在工厂边走,或者,呆呆地坐着,不晓得在干什么”。梵高是真“憨”,憨得将那些人像也画出慵慵懒懒迷迷蒙蒙的气质。

高更的野性裸女,塞尚的冷感裸女,在女画家瓦拉东笔下变得更密集、更感性,女性翻译女性裸体的秘密,既是注视也是自观,既在创作一件艺术,也被本能地被女体吸引。那就是早期同志先驱巴齐耶注目下的男性裸体啊,“巴齐耶看男性的目光,刻画男裸体的魅力,没有压抑感,而是坦然、明朗、适度、不掩饰,也不标榜,像阳光一样清澈,刚刚比友谊的温度超过一点点”。

说到“民国”,陈丹青语气沉痛起来。蒋兆和的《流民图》让他受到迫害,他明明画出了心中的真实,却在自己的祖国当上了几十年的精神流民。若政治不承认真相,就只能将真相强吞下肚里,这是真实在政治面前的脆弱。

艺术家之真实,也和他们的谋生条件相关。《谁养艺术家》里说中世纪艺术品是订购的,艺术家收取佣金,所以故意留下未完成,不在于他们觉得“够了”,而是客户的变化(如去世)让他们不用再制作这件商品。到19世纪,艺术品成为买卖的商品,放到市场上迎合资产阶级品味销售,艺术家可以“自己雇自己”地在市场里潜水,看看哪种风格更能卖出价钱。艺术家有了自由,对于真实的探索多起来。当视线进入光与影,形状与色彩,改变了物体的样貌,艺术家便开始质疑“真实”的概念。何为真实?在前摄影时代,这是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从技艺尚不成熟,雕塑绘画的不合比例,到成熟的技法让物象栩栩如生,再到故意分解客体的样貌将它们模糊甚至抽象成纯粹的点、线、色块与几何图形,每一个时代都是逐渐接近艺术家心目中真实的过程。“一战到二战期间,毕加索的立体主义、马蒂斯的野兽派、巴黎画派、纳比画派、超现实主义、意大利未来主义、德国表现主义,等等等等,活蹦乱跳,风靡全欧”。艺术家从巫师、奴隶、工匠、同业公会会员、宫廷贵族画师,一步步变成自由人,雇佣有雇佣的艺术,自由有自由的艺术。

陈丹青讲画,固然要讲它的时代、背景、艺术家生平云云,可最关注的,莫过于艺术家如何呈现他们心目中之真实的过程,他引出他们的故事,也引出自己的故事,因为只有亲手画过才明白它们的不易,尤其是摄影时代的画家,目力已经被一次性成像的机器惯坏,要克制“一扫而过”的不耐烦很难。毕沙罗关注景物和光影的无穷变化,会将一处景点画上几十上百遍,颜料层厚如泥浆。现在可还有这样的耐心?

《陌生的经验》涉及内容广泛,中国与西洋,现代派与古典派,陈丹青遗憾即使说了这许多,也没法囊括波斯细密画、日本浮世绘、印度传统画、古埃及巴比伦的雕刻、阿富汗和中国的佛教艺术,这些在中西方绘画视域之外的更广泛内容。是啊,也就遗憾地错过了彼时这些地区之人观看世界的角度。

原来世界曾经呈现过那些样子,它还将继续变成什么?陈丹青的讲述终止在“可画而不画”的杜尚,晚年的杜尚说“你不欠世界这一幅画”,连画面都不再需要,因为摄影已经占据主导。他可以再讲讲康定斯基、波洛克、蒙德里安吧,原来世界就是这样一步步消解、分离、抽象的。艺术家将他们的主观沉沉地印在画里,全看当今之人能否从静态画面解读出他们涌动着的思想之流。因为这些作品是思维凝固的结晶,是彼时世界模样的宝贵珍藏。

《陌生的经验》读后感(七):“有嚼头”的前提是“有营养”。

印象最深刻的一篇是《初习的作品》,这是一幅名叫《海边的渔夫》的小画,画面是插着兜站在海边的一个小混蛋,脸部没有画全,手脚腿甚至都歪歪扭扭的,一看就是初学者的潦草半成品,画里透着“憨气”。作者是谁呢?梵高。

梵高的作品,陈丹青的讲述更多的是一种引导,他说梵高透着一种特别吸引人的“憨气”,一笔下去,憨憨的,再一笔下去,还是憨憨的。要论技巧,他甚至连国内每年参加艺考的那些学生都不如。但是,他有魂。

其次是讲民国的画家,印象最深的(也从未听说过的)是:关紫兰。陈丹青说的棒极了,她的画透出来的,是一种闺气,现在都没有了,因为大家闺秀没有了。

再次,就是讲俄罗斯的画家。喜欢看陈丹青的一个偏向性,我承认很多程度是因为他很推崇俄罗斯的那些文学家、艺术家(其实,俄罗斯的科学家也是相当的超一流)。对他来说,俄罗斯很独特,因为历史和时代的原因,当时他青少年时期的接触范围的因素。我喜欢陈丹青谈论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而在这部谈论美术史的书里,涉及到的艺术家是列宾和苏里科夫。这一篇名字叫《俄罗斯冤案》,很传神,因为长时间的各自封闭,其实俄罗斯在文学、艺术、科学诸多方面巨大的成就被外界忽视了,甚至在好几个时代,引领世界最前沿并不是主流的欧美,而是俄罗斯。谈及绘画,文学的东西是很难不谈及的。陈丹青又谈到目前西方的文学、影视等等作品,能把人性的复杂性、光辉性、阴暗性描绘得那么彻底、精彩,这很大程度上都要归功于俄罗斯那些大家们的贡献。这一点,我是特别认同的。

以及,陈丹青说到,他把苏里科夫(绘画)、陀思妥耶夫斯基(文学)、穆索尔斯基(音乐)并列为三个大人物,他们的东西是在回应东正教的传统,我的理解是代表着俄罗斯民族的魂。另一个维度上的三个人,是列宾(绘画)、托尔斯泰(文学)、柴可夫斯基(音乐),他们是属于脸朝着西方的一种意愿。嗯,我也是赞同这么两组人物的微妙区别的。

看完之后,记忆最深刻的一段,陈丹青说他同意贡布里希的一句话:美感是需要导引和学习的。这会让我想起那些受过教育的政治正确的知识分子们,总是在宣扬美感不要去人为的干扰、甚至不要运用知识去体会。有些正确的可怕。你要是没有读过一天的书,没有上过一天的学,没有受过一天的教育,怎么可能知道去谈什么狗屁美感。

总得来说,陈丹青在这一系列讲述绘画、美术的合集里,不连续地讲述了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作品。这些作品,其实并没有典型意义上的“代表性”,而更像是一个个很独特的小画面。特别难能可贵的是,陈丹青没有一句说教的话,而是一段段精彩的对美感认知的指引。嗯,很可贵,很难得。

然后就是,因为读的是电子版,读到一半多,才知道这是陈丹青《局部》系列视频的文字整理版。然后找到视频把《初习的作品》又反复看了两遍。

《陌生的经验》读后感(八):陌生的经验,我之于画,为什么就要求套标准答案。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陈丹青成为知识分子的发声。我对他记得不真切,模糊他当时的 叛逆 ,在一个锵锵三人行的节目里没有特别的印记,后来看到局部,看到一个被啰嗦推广的木心,虽然不喜欢却由衷敬佩。

画,由订件的宗教宣传,到画家的自我觉醒,人击败了神,然后又从自我走了出去,于是塞尚绝笔。没有了完与未完,失去了格式媒介,人类发明了艺术就失去了它,神祗创造了人又想毁灭人。

正如所言,书是节目的如实文字。本以为会是场艺术的方法论,得到不自知,满场无言自悟。陌生的经验,我之于画,为什么就要求套标准答案。画的可贵,在其不自知,中憨,中虔,中少年元气和大叛逆,听完看完,是对艺术有点点懵懵然,对文化和历史的开阔感。

该去读木心了。

《陌生的经验》读后感(九):“局部”的力量——陈丹青艺术讲稿《陌生的经验》笔记

1.游似:读过《陌生的经验》 ★★★★★ 这本书是从一位生那借来的,断断续续看了一个月,每看一章都会拍些画和文字分享在微信上面,也是一种变相督促自己整合的方式,时不时有朋友问我这是什么书,我就说是陈丹青的《局部》,可看完写豆瓣书评时,输入“局部”二字,竟然找不到这本书,这才知道,原来应该叫《陌生的经验》,而视频叫《局部》,由梁文道策划,理想国出品的视频。可我在看书之前尚未看过视频,虽然此书是从视频那来的,但还是觉得看书更有感觉,那些绘画细细观察,那些文字慢慢细读,总觉得比视频更耐人寻味。至于内容,已全在我的笔记里,就不再赘述了,总的感觉是真正获得了一种更加别致的视角,就像书中所说,一流的大家谈得太多了,二三流的忽视了,通往一流的路就没有了。整体大家说得也太多,局部忽视了,就会错失很多有意思的东西。幸有此书,让人收获了“陌生的经验”。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6647742/ http://weibo.com/1222665032/E0wYMr6Xs?ref=home rid=0_0_1_2666919612734083731 ——2016/7/25

2.博尔墨斯:陈丹青艺术讲稿《局部》,第一篇宋徽宗亲自点化的天才少年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陈丹青称之为隋唐五代山水画百科全书式的总归结,元明清三代文人山水画百科全书式的大辞典。最重要当时的王希孟只有十八岁。而现在十八岁的年轻人在干什么?这个是反问。我想要问的是,为什么画中的山是蓝色的?http://user.qzone.qq.com/1419965572/mood/84f4a25494ed6c57cd5c0900.1——2016/6/24

3.似锦:我长久凝视普鲁斯特和雨果的死亡照片,想着卷帙浩繁的《追忆似水年华》和《悲惨世界》,觉得罗兰·巴特那句话是对的:“尸体作为尸体,是活生生的。http://user.qzone.qq.com/564958178/mood/e293ac216a677b5704010d00.1——2016/7/5

4.似锦:蒋兆和的《卖子图》(图五)和《流民图》(图六,局部)震撼到我了。男孩凄然的表情和女孩倒悬的尸体告诉我们,什么叫“生离死别”。无怪乎陈丹青说这幅画的血泪、真挚和力量要胜过毕加索的《格尔尼卡》。http://user.qzone.qq.com/564958178/mood/e293ac21856a7b57cd650b00.1——2016/7/5

5.似锦:陈丹青说,他经常更换墙上的画,可是有幅画挂了三十年了,还在那里,每次看,都只能叹气,画得太好了,这就是梵高的《海边的渔夫》。他认为这幅画集中体现了梵高作为一流画家的“憨”的精神,用老子的话说叫“大巧若拙”。其实这是梵高的习作,一幅画砸了的作品,五官被一次抹去了。但陈说:“我挂在家的那副小画,能改动吗?能继续画得更充分吗?不可以。这幅画有什么意思呢?没有。一点意思都没有,就这么个小混蛋站在海边,俩手插在裤兜里,可是,这才叫绘画。”我以为,除了大巧若拙的憨的精神,还有未完成,或者说,不断生成的无限可能在起作用。http://user.qzone.qq.com/564958178/mood/e293ac21296d7b57d1d40c00.1——2016/7/5

6.似锦:“定件”和“商品”的区别牵涉到画的“完成度”问题。十九世纪之前,西方画大多为教堂或贵族的定件,必须老老实实完成。之后商品经济出现,绘画成了商品,卖多少是画家自己的事。于是画家想怎么画就怎么画,想完成多少就完成多少。画家拥有了前所未有的自由。所以,“自由度”影响了“完成度”。所以,“自由造就了梵高”,但“自由也弄死了梵高”。这就是自由的代价和赐予。http://user.qzone.qq.com/564958178/mood/e293ac21e04c84577e2a0600.1——2016/7/12

7.似锦:绘画的完成度除了和外在的社会经济有关外,还和绘画的内在演变规律有关。十九世纪的画家经常在室内精工细描,而之后画家走出画室,走向自然。画日出,画大海,画田野,只为捕捉刹那的光和影,意思到了,就收摊回家,这样反倒有一种浑然天成的美,一种自由、偶的、开放的美,这是在画室单凭琢磨无法获得的。另外,照相术的发明,使画得像不再具有实际意义,而意在言外的艺术性反倒凸显出来。http://user.qzone.qq.com/564958178/mood/e293ac21417584574a1c0f00.1——2016/7/12

8.似锦:西洋绘画发展到后来越来越注重留白、写意、未完成,很像中国的书法。“绘画中的一切,都是假的,不能当真。绘画只是绘画。画面的心情比那幅画重要,无所谓画完不画完,逸笔草草,恰到好处,才是绘画的真谛,笔、墨、纸、水,是性灵的游戏,是无穷的享受。”可惜这种意识西方人直到19世纪中叶才醒过来。究其原因,跟中国画家的身份有很大关系,他们多为衣食无忧的官员文人,有闲暇余力去做西方自由画家的事情。http://user.qzone.qq.com/564958178/mood/e293ac2118638c57342d0f00.1——2016/7/18

9.似锦:小区前的树终于倒了,中国的事情就是这样,除非出人命,才有可能引起重视。还只是“可能”。最后一个图是去年的呼吁。http://user.qzone.qq.com/564958178/mood/e293ac2143958d5799ae0d00.1——2016/7/19

10.似锦:瓦拉东和她的画。关键词,野性,裸体。瓦拉东的野性是指她的本色,她就是个小裁缝,小舞女、街巷的女子,浑身“家庭妇女性”。她画中的男体不像男画家的女体是泛爱和欲念的符号,而是熟人的熟人的目光,好比女儿对父兄、母亲对儿孙的目光。而她笔下的女性更加日常,就像女生宿舍或已婚女人的日常相对,好不尴尬,也不亲密,更不暧昧,原因很简单,没有男人在场。所以,观看者的身份和眼光很重要。http://user.qzone.qq.com/564958178/mood/e293ac21b6d78d5744a20800.1——2016/7/19

11.似锦:“哪位画家能有画家妈妈为他留下这等珍贵的记忆?当时画中的光屁股小男孩,一点不知道。这是母亲的记忆,这也是我见过的绘画中最动人的小男孩。”陈丹青动情地说。最动人的是,这男孩长大后,竟也成为了一位出色的画家,前前后后都是画,真是美好的一家。现在的人可能更多用笔和相机记录孩子的成长了。http://user.qzone.qq.com/564958178/mood/e293ac21e9028e574ddd0b00.1——2016/7/19

12.似锦:关于关紫兰的美,陈丹青说道:“关紫兰美到这份气质,不赞美,便是罪过。瓦拉东瞧见,德加、雷诺阿瞧见,谅必无可奈何,惊为天人。”而瞧见关紫兰的画,就会忘了她的相貌。纯然天生,明艳娴静,有闺中女子气,有民国气。如果说关紫兰受东洋影响,那丘堤就是属于西洋当时的前卫了。第一避俗,第二素心,第三,见“物性”,第四,还是民国气,自发,自在,自如,自适,而且自尊。喜欢她的《窗外》,那还是1947年,画家在上海的寓所,某个上午向外凝望,房屋鳞次栉比,杨柳随风摆动。后来,当时她肯定不知道,这样的日子两年后就不存在了。http://user.qzone.qq.com/564958178/mood/e293ac2165088e57b52e0400.1——2016/7/19

13.似锦:民国确实出过一些优秀的女作家、女画家,当时女权高涨,几乎和世界同步。但不像西方的女权,动辄大吼小叫,动刀子。像关紫兰这样像英法一战前后的淑女相,此后没有了。民国富家女子做书生、弄体育、画写生、闹革命,一股子率性与天真,此后,更没有了。49之后,很多人都死了,活下来的也不画了。关紫兰就是如此,陈丹青说见过她文革后的照片,“穿着人民装,老来仍是动人,莹然浅笑,不见哭相。”但我觉得身穿旗袍的关紫兰和身穿人民装的关紫兰是两个时代的象征,其中一个时代让人追求美,穿得美,画得也美,而另一个时代,让人追求丑,穿得丑,至于画,或者写作,甚至都没了。http://user.qzone.qq.com/564958178/mood/e293ac210b0c8e5717c20200.1——2016/7/19

14.似锦:看到一个好玩的段子。文革刚结束,英国画家大卫·霍克尼和安迪·沃霍尔跑来北京,东张西望,后来写了一本书,大力赞赏中国长卷画,说,那是文艺复兴透视法之外,另一种伟大的视觉文化,叫做“移动观看”——或换个词:“散点透视”。结果他还弄了个“发明”,对着一片精致拍了无数局部照片,然后拼起来,变为全景。陈丹青说:“我初看很佩服,后来不喜欢了。为什么呢?恕我说句傲慢的话:那是西洋人的小聪明,属于器械思维。”这个段子虽然看上去很过瘾,扬我国威,但我有另外的补充。其实也是一个创新,就像绝句到了日本成了俳句,律诗到了欧洲成了十四行诗,庞德把李白直译过去催生了意象派诗歌,大卫·霍克尼从长卷画里发明了拼贴摄影,这都是文化的交融的成果。不必持西方或东方中心予以嘲笑,彼此欣赏,珍惜创新才是正途。http://user.qzone.qq.com/564958178/mood/e293ac2191a19057ba030700.1——2016/7/21

15.似锦:关于《讯息与景别》,最关键的是这一句:“他总是越过故事主角的肩头,张望远处走动的人。”他是谁?十五世纪威尼斯画家卡帕齐奥。“卡帕齐奥不愿漏掉被他瞧见的人,老是两眼开小差。他喜欢在中景、远景、这里、那里,描绘不相干的场景和人物——你看,廊柱空隙中,年轻船夫的俊美背影斜出来;庄重的礼仪正在举行,远处的闲人却在游荡玩耍;一头雄狮走向拔腿逃跑的僧侣,远景中,其他僧侣也正四散躲避……如果不画这些次要的讯息,主题不受影响,可是有意无意的闲笔、闲人,动起来,大家不觉得画面更有活趣,更有看头吗?”而且这种画法和后来的电影有一种暗合,贝托鲁奇、费里尼、威尔斯、塔可夫斯基等人导演的作品中,充满了迷人的“中景”和“远景”,到处是次要的信息。而正是这些次要信息,决定了他们与别人的区别。http://user.qzone.qq.com/564958178/mood/e293ac2180a59057a8d90a00.1——2016/7/21

16.似锦:苏里科夫的画震撼到我了,冰天雪地,场面宏大,表情丰富,叙事紧张,“笨拙、雄强、凝重、璀璨”,很俄罗斯。苏里科夫被称为“俄罗斯的灵魂”,就如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俄罗斯文学上的魂魄,而不是列宾,不是托尔斯泰。http://user.qzone.qq.com/564958178/mood/e293ac21682b945714c10500.1——2016/7/24

17.似锦:什么是好的画?克莱门特说有两个经验,“一,你原意不断不断看下去;二,你不断看下去,总能发现此前你没注意的什么,总有新的领悟。”十五世纪的佛罗伦萨修士安吉利科的作品就是如此。他将画直接画在圣马可教堂的墙上,一个禅房一幅。禅门一关,隔绝、孤立、背静,就像牢房,外面的喧嚣结束,内在的世界开始了:直接与耶稣和圣徒面对,自动浮现万事罢休,这是真正的专心修行。有些画还和现代画遥相呼应。脸和手被切割了,很像马格利特的《博西斯景观》,有西装礼帽,有五官,唯独没有面孔,准确地说,有面无孔。问题是,现代人回看安吉利科的图式处理,还能想象十五世纪的感受吗?http://user.qzone.qq.com/564958178/mood/e293ac21bbae945750090200.1——2016/7/24

18.似锦:木心说,看古希腊雕刻,听巴赫,听莫扎特,什么话也无法说——你有什么好说?可人喜欢说话,关于古希腊雕刻,朱光潜就有“静穆”二字。可鲁迅又说,那是后来的感觉,以前“并不静穆,倒有些热烈”。这正可用来形容雕刻于公元前二世纪的古希腊雕刻《巨人的战役》。这不是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希腊,不是阿波罗和亚里士多德的希腊,却更像《荷马史诗》中的希腊。这百米长的祭坛石墙,没有胜败,没有沉思,没有哲学,没有静穆,没有诗。只有人与人的搏斗,人与兽的搏斗,其实呢,是雕刻家与一块块大石头的搏斗……这才是无可争辩的古希腊!http://user.qzone.qq.com/564958178/mood/e293ac2126c8945725980100.1——2016/7/24

19.似锦:【最后一集《杜尚的决定》】罗兰·巴特在《写作的零度》中说过一句话:“文学已经不受保护了,所以现在是走向文学的时候。”陈丹青把它改为:“绘画己经不再光荣,所以现在是闲聊绘画的时候——包括闲聊杜尚不画画。”1912年,杜尚用立体主义的手法画了《走下楼梯的裸女》,被他超现实主义的同行拒绝了。他说,这件事打醒了他,从此不再画画。1917年,他提个小便器送去展览,取名叫《泉》;1919年,又在明信片蒙娜丽莎脸上画了一道胡须。半世纪后,这两件“作品”成了杜尚的标志。他放弃了绘画,却开启了装置艺术和行为艺术。1968年,杜尚去世,比杜尚大六岁的毕加索得知后说:“他做的不对。”顿然现出自己的老派,他已经无法理解杜尚的决定。《杜尚访谈录》的中国译者王瑞芸说:“杜尚留给世界的不是作品,而是态度。”什么态度呢呢?就是标新立异,但不歇斯底里,总是轻描淡写,置身事外,不腔调,不反对,也不解释。他说,他重视呼吸,甚于一切。呼吸,这是多么自然的事,你注意它,刻意去做,反而不自在了。由此可见,杜尚似乎已经到了中国禅宗的境界。可就在他告别绘画的1912年,我们的徐悲鸿、林风眠正束装出国。中国的西洋画刚刚开始。http://user.qzone.qq.com/564958178/mood/e293ac21be789557e2e40500.1——2016/7/25

20.似锦:《陌生的经验》看完了,网络直播也结束了。更正一下,一些朋友问我这叫什么书,我每每答成陈丹青的《局部》。其实《局部》是视频,《陌生的经验》是纸质书。名字虽不同,但意思相同。绘画史的“局部”,正可以给我们“陌生的经验”。比如不谈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而谈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不谈梵高的向日葵,而谈《海边的渔夫》,不谈毕加索的《格尔尼卡》,而谈蒋兆和的《流民图》……总是给人新的视角。至于媒介,先有视频,再有书。可对于我这个纸质书控来说正好相反。之后我打算找一下视频,换一下媒介,看看有什么新的感受。http://user.qzone.qq.com/564958178/mood/e293ac2158379657ebc10600.1——2016/7/25

——2016-7.26丽江

《陌生的经验》读后感(十):聊聊天而已

“老逼梆子”“小装逼们”,《局部》这个节目就是如此。虽然节目已经播完,书就是讲稿的结集,但是我觉得《陌生的经验》里的才是陈丹青,才是之前熟悉的他的文字。书里讲什么呢,没什么,就是想跟我们聊天侃大山而已,一如《纽约琐记》中的“回顾展的回顾”,跟你聊聊艺术,谈谈绘画的“边角料”。他的观点,不大,很私人,很局部,从一个点出发,谈开去,东扯扯西扯扯,也没有说出个所以然来;但是读了之后我好像真的跑去跟他一起看画去了,一样傻逼的在心里叫好,体会陌生的观画经验。文学,艺术,这些都是自己的私人的经验,别人的经验对你来说都是陌生的,你得自己体会去,他不是让你弄懂一幅画多好,怎么欣赏,让你明白他为什么觉得好;只是带你去见见他的老朋友,说说他的故事,便完了。好了,剩下的东西你自个儿看去罢。

    

上一篇:疯评读后感10篇_读后感_名著读后     

下一篇:《容忍与自由》读后感精选10篇_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