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

《容忍与自由》读后感精选10篇_读后感_名著读后感_格言网

2020-12-28 23:46:52

读后感

公众号

《容忍与自由》是一本由胡适著作,北 京 时 代 华 文 书 局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80元,页数:2015-9,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容忍与自由》读后感(一):胡适先生的“警世通言”

作为中国文化界久负盛名的文学大师与五四运动的领导者之一,胡适的思想受到中西方文化潮流的冲击和影响,充满了勃勃的生机与巨大的复杂性,而这些特点在《容忍与自由》这本书中都有着充分的体现。 《容忍与自由》精选了胡适先生一生的散文、杂文、演讲等内容,通过这些言论,我们较为粗略地看到一个浓缩的胡适思想剪影。全书分为四章,分别由“理想不死,学习不辍”、“世界愈危险,我们愈要有信心”、“直面现实,去过我们的新生活”以及“容忍是一切自有的根本”四个大板块构成。其中,胡适讲到了自己的童年时光,流露出暖暖的温情;也谈到了自己的一些兴趣爱好,比如毕生追求的麻将技艺和读书习惯;当然还有胡适自己对于当时旧中国的一系列关于教育、发展、未来的看法和褒贬。从小阅读中国古籍经典,后来又深受美国经验主义教授杜威影响的胡适,其很多思想观念具有深刻的洞察性与预见性,堪称“警世通言”,即使放在今天,也依然值得我们去深深地思考与探索。 鲁迅曾这样评价胡适:“胡适是一位荷戟独彷徨的战士。”我们纵观胡适的一生,从五四运动到后来逐渐退出中国革命的历史舞台,他总是独树一帜,所以他的“警世通言”也不同于一般人的说理,更不是所谓的社会道德标准,但却是那样的真实有个性。对于中国当时的教育、学术独立,乃至妇女解放问题、文化传承等现状,胡适一方面表现出一种沉闷的压抑,他在书中的几篇演讲稿里总是会拿那时的旧中国同先进的日本、美国进行对比,话语中不免悲辛与失落;但是另一方面,他也给予了正面的猛烈抨击与具体的改良建议,可见他不单单是一个思想者,更是一名实践者。比如在“信心与反省”这一节中,他就尖锐地指出了寿生先生的中立性与不稳定性,认为“实质上还是站在散沙之上,同样的挡不住风吹雨打”。 胡适说过:“你要深信:天下没有白费的努力。成功不必在我,而功力必不唐捐。”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胡适作为一名“战士”,固然对现状失望,固然国家的复兴之路漫漫,但是他说出的“警世通言”依然坚定有力,因为在那里面,不仅仅只是他对于国家的一腔热血,更是注满了他对于革新的勇气与信心,而这是正是无论经历多少岁月,都不应该被磨灭的意志。

《容忍与自由》读后感(二):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读《容忍与自由》

我们生来追求真理,却又因真理迷失。

读完胡适的《容忍与自由》,忽然有一种如释重负感,很多从前积压在我心里的疑问和难题,都得到了解答。

胡适,作为现代最著名的学者之一,我认识他是在初中的语文课本和历史书上,历史讲他是提倡白话文的先驱,是新青年的代表之一,语文课本上则选录了他《我的母亲》中的章节,坚韧不屈的母亲,培养出了品行端正,博学多才的人才,这是母亲的骄傲,也是我们的骄傲。

对于读书一事,他说“理想中的学者,既能博大,又能精深。精深的方面,是他的专门学问。博大的方面,是他的旁搜博览。博大要几乎无所不知,精深要几乎唯他独尊,无人能及”。在之前,我一直以为这是不可能的,但是看看周围很多厉害的人,的确能做到这一点,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在专业上又有独到的见解,用博大精深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这样的人存在,这样的学习方式也存在。

对于女子问题,他讲要从“女子解放”和“女子改造”两方面来着手,解放身体和形体,改造自身,女人要自立,女人也要独立,解放女性的思想在胡适这是里算是有了成体统的开创,他几十年前说的这几点,对于今天的女性,仍然适用,女人的改造除了社会,还有自身。

对于追求自由与新生活,他在想“为什么谈主义的人那么多,研究问题的人那么少,这都由于一个懒字”。确实,懒惰是杀手,是最真实的原因,胡适之前说出的真理,今天仍有无数人引用。

突然感觉,几十年前幸好中华大地上有胡适这样能够针砭时弊为中华之崛起而奋斗的人士,他出生在中国,去过台湾留过洋,能把国外的先进知识和制度带到中国,为国家的烂疮痛心,为制度的改革费心,为中华的教育操心,虽然有些观点现在很多人会觉得有些偏激,但大多数观点在几十年后的今天仍然值得思考,教育,社会风气,女性的解放,言论自由等问题,无一不是有关国家和社会,那个年代的赤子之心,在这白纸黑字上仍能感受到,如果我们的国家多一些这样的思考,我想一定是大有不同,就像他说的“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

《容忍与自由》读后感(三):“狂人”胡适

-和蒋介石在一起,胡适更像是领导层

胡适,说出来也许有很多人已经不知道他是谁了,不过他是咱们中近代白话文的传播者,思想家,教育家和学者。在我的印象中记忆最深的就是同为北大教授的他和辜鸿铭先生对于古文和白话文的那番激辩。只是当时的我还太年轻,也并没有读过胡适的著作,只觉得他有些偏执,古文和白话文各有各的优点,为什么非得否定古文的优点呢!哪怕是现在我也依然认为他有些偏执,不过我打心眼里佩服他,他是近代甚至是当代唯一个直接否定传统文化的人,不得不说他的狂,狠狠的将我们泱泱大国的这块遮羞布扯了下来。他的思想,即使是放到现在也不过时,也依然能获得很多人的拥趸,我也是其中之一,尽管他思想中也有那么一些我并不是赞同。有时候真恨不得早生五十年一睹那个“狂”态肆意飞扬的胡校长。

胡适一生的著述着实不少,涉及的范围也是极为广泛,不过我觉得最全面也是最能概括胡适思想的当属《容忍与自由》。这一本可以说是胡适思想精华的总结。阅其文,知其人,从书中的内容你能想到当年胡适是何等的“狂”,但精彩之处却又令人拍案叫绝,犹如醍醐灌顶一般。也许是胡适在外留学的原因,胡适的思想受到西方思想的影响很深,他的狂就在于对于旧有思想的否定,对于传统文化的劣势一针见血,一点颜面也不给。但是胡适也是一个矛盾的人,从根本上来讲他又是一个极为传统的中国人,一言一行都十分注重传统的伦理道德。在胡适身上的中西合璧也是他思想的根本“容忍”、“自由”。

胡适的“狂”主要表现在他针对那些传统守旧思想上,那时候的中国刚刚从封建社会解脱出来,处在一个混乱的时代,还有一些遗老遗少继续做着天朝上国的美梦,不思进取。不可否认我们旧有的传统文化是有其优点的,不过缺点也不少,最终成为了禁锢国人思想的枷锁,优点我们知道有却从来不用,反倒是洋人将我们传统文化的优点发扬光大了!我们排外,自大,只有打破这些旧有的枷锁,吸收别人的先进文化才是正确的方向。不破不立,破而后立,在我看来胡适是一个传统的人,他是站在传统的角度上去思考问题的。古人云“三人行,必有我师。”古人尚且能从其他人的身上去学习,近代的人甚至是现代的人为什么不能像其他国家去学习呢?胡适在他的三篇《论信心与反省》中被指出将传统文化压的太低了,当时很多学者也这么说,可是在我看来压抑的都是那些糟粕,真正的精华却是胡适一直想要坚持的。千年来,我们手中老祖宗的东西,好的没发扬,把坏的倒是发扬光大了,难怪胡适“狂”,推崇外国。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想要发展,必须有一个包容的心,能容的下不同的声音,这才是气度;只有让思想自由的发展而不是禁锢,才能让人们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说到这,又不得不提美国,尽管我并不是对它很感冒,可就算是我反感也阻止不了他是为这个世界最强盛的国家这个事实。而它所做其实也不多,就是讲“容忍”“自由”做到了。这也是近代中国甚至是当下中国所需要的精神。“容忍”“自由”就是胡适一生的总结,他也在用一生的时间诠释着四个字,无论是做学问还是求发展!

《容忍与自由》读后感(四):跟胡适先生学读书

胡适先生是一个在学问和思想方面都非常优秀的人,从小就喜欢历史书上的这个人物,但是对他了解很少,现在有机会看到他的作品,才开始渐渐读懂他的人格和思想。

所以说,读一个人的书,就像在跟这个人谈话一样,是否喜欢一个人,这个人的思想是否和自己的一致,从他的作品中,也能看出一二。

在《容忍与自由》这本书中,最让我觉得受益的是,胡适先生告诉我们读书的重要性。无论是学生还是从事工作的人,读书都是非常必要的,读书的多少决定了你思想的进步程度。

就像何适先生说的,读书不是单为文凭功名,只因为书中可以供给学问知识,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困难,可以帮助我们思想.大学生毕业之后,容易抛弃学生时代的求知识的欲望和理想的人生的追求,要防御这两方面的堕落,第一要寻问题,第二要多发展一点非职业的兴趣,第三要有一点信心。

胡适先生的学问和学识都是令人敬佩的。他博览群书,取得了许多学位,也去不同的地方学习和深造。他见多识广,跟我们分享的人生经历自然也是丰富和有趣的。

通过他,我们知道了他眼中的读书和成长的过程。对于一个人,无论身在什么位置,读书认字都是十分必要的。读书可以让我们的眼界更加宽阔,让我们的心灵更加纯粹。

即使作为进入职场的我们,也应该多读书来充实自己。现在许多人过多的沉迷在网络之中而忽视了传统的文化以及真正的科学知识。其实这是本末倒置了。

我们只有静下心来品读一部作品,才能在品读作品的过程中重新认识自己,认识这个世界。

《容忍与自由》读后感(五):不读胡适不能说懂“自由” ——读《容忍与自由》有感

不读胡适不能说懂“自由”

——读《容忍与自由》有感

文/岸晓风

对于近代的文化界、学术界、文学界,甚至政治界,胡适先生都是无法绕过去一个人。随着历史迷雾逐渐散开,胡适也还原了其本来的面目,也愈加伟大。

不仅仅高山仰止,而且需要学思践悟。近期出版的《容忍与自由》这本书就是了解胡适思想的一个绝佳范本。对于一部分想了解胡适先生思想精华而又无暇通读胡适全集的读者来说,的确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全书共分四章。分别为“理想不死,学术不辍”、“世界愈危险,我们愈有信心”、“直面现实,去过我们新生活”、“容忍是一切自由根本”。第一章中,重点讲读书、教育问题。胡适先生在《读书》一文中告诫我们,读书必须做到四到,眼到、口到、心到、口到。提出“为学要如金字塔,要能广大要能高”。在《为什么读书》中提出,一是接受知识学问和经验,这是老祖宗的遗产;二是要读更多的书;三是读书可以帮我们解决困难。

第二章主要讲信心的问题。这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是起了非常大的作用的,当然对于今天的我们也大有裨益。《少年中国之精神》提出要保持批评的、冒险进取的、社会的人生观。《信心与反省》指出历史的反省自然使我们明白了今日的失败都因为过去的不努力,同时也可以是我们格外明了“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因果铁律。

第三章讲现实的问题。作者大声呼吁,人生即便是做梦,也要做一个热闹、轰轰烈烈好梦,不要做悲观的梦。第四章讲的是容忍与自由关系。社会如果没有容忍气度,就谈不上自由。这个甚至可以说是胡适先生的核心思想,值得我们思考,也值得我们践行。

《容忍与自由》读后感(六):写下评论终觉浅,绝知好处需阅书

这本《容忍与自由》,由胡适的演讲稿构成,编纂为四章,从读书学习谈到中国精神和民主自由等。而我最感兴趣的还是第一章——理想不死,学习不辍。

这一章涵盖了胡适先生对自主学习、家庭教育乃至教育普及的见解。对老生常谈的三个问题——读什么书、为什么读书、怎样读书,胡适给出的答案,让我受益匪浅。

“书单”,先生是不给开的,“为什么读书”则无非是有用、有趣一类原因,而胡适谈的最好的就是关于“怎样读书”。在胡适先生的履历里写道“胡适兴趣广泛,著述丰富,在文学、哲学、教育学……诸多领域都有深入的研究。并在1939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我想,胡适先生的“著述丰富、诸多领域有深入研究”与他提倡的读书方法是息息相关的。

在读书方法上,胡适有四个“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可谓是面面俱到。眼到,即字字要认得——这种方式看起来似乎有点笨,可是这不随便、不苟且的方式不仅能使基本功扎实,而且对人格精神的塑造也颇有益处。而口到是指熟读,心到是指考究和会“疑”,而手到则为心到的法门。胡适认为“发表是吸收知识和思想的绝妙方法”这便是手到中的重要部分。在对“手到”的阐述中,胡适还提到了顾颉刚的例子,“没有动手不勤快而能读书的,没有手不到而能成学的”,顾氏的事例着实令人钦佩。

其实,总觉得这一篇评论相较于大师胡适本身的著作,是多余的。我的文字是无法详尽说出他的好处的。

除了阅读时感觉茅塞顿悟,除了表达自己认为这是一本好书,此外,我的评论里其他文字都显得是赘述了。

《容忍与自由》读后感(七):容忍比自由还重要

《容忍与自由》是一个记录胡适先生演讲和一些发表过的文章的合集,这本书中的内容大多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演讲稿和文章,但放到今天依然能够引起我们的共鸣和思考。

胡适先生生长在一个据说是出过国就可以成为大师的年代,读完此书可以发现胡适先生不仅出过国,且完全可以称得上是大师。这本书共有四个章节组成,共34篇文章,从读书到教育、从“全力现代化”到“全盘西化”,从“国粹”麻将到全无心肝的贞操论……从这些我们现在社会有或者没有的问题中,你会发现即便胡适先生几十年前文章中的问题和观点,仍旧能让我们思考我们现在所遇到的问题。

《容忍与自由》这本书的第一章中有一篇名为《教育破产的救济方法还是教育》的文章,文章说到在那个时期,一个小学毕业的孩子不肯回到田间帮父母做工,这让我想到了那个前些年因为毕业卖猪肉而引发很大争议的清华毕业生,我记得当时他好像还上新闻联播了,据说后来他在清华的校庆上哭着发言说自己愧对母校。这可能是中国教育最可笑的地方,一个年轻人连清华都能考上,却因为是清华毕业生就不能卖猪肉了?清华毕业的大学生卖猪肉是杀人放火还是杀妻弑子,并不是什么道德问题,清华的毕业生都要做那行所谓高大上的职业才对得起清华这个中国最高学府的名号?我想到之前看过的一则笑话,是这么说的:一个年轻人从哈佛毕业后兴高采烈的出来,他在门口打车,上车之后他也难掩喜悦之情,司机就说,年轻人,你有什么高兴的事儿啊?这个年轻人就说我今天从哈佛毕业了,这时候这个司机说了一句话,你好,我是哈佛九二级毕业生。这个笑话引人发笑,也引人思考。教育的目的到底是什么,是让教育把人分成三六九等吗?还是孩子读了好大学就要打破父母从小教育我们的职业不分三六九等,还是我们的父母对我们的教育也是说一套做一套。

而在这本书的第三章“直面现实,让去过我们的新生活”中的第一篇文章《贞操问题》,民国时期贞操论仍受到很多人的鼓吹,在那个年代,男性还可以三妻四妾。有有的男性不仅有三妻四妾,还要在外面嫖娼,这些男性并不行为可耻,而如果女性做出对婚姻不忠的事情,那么后果不堪设想。时至今日,贞洁烈女的观念早已被摒弃,但如果在一段婚姻中,如果男性出轨要比女性出轨更容易得到原谅。就以引领#周一见#事件的文章、姚笛现在的状况就可见一斑,文章先生不仅退居幕后当起了导演,还在微博上频频发声,前些日子还晒出和女儿过生日的幸福照片,而姚笛却还在孤单的艰难复查,女子如马伊琍都在这段婚姻中选择原谅,换作一个月入两三千的普通女子,在面对另一半出轨时,能够轻易选择放弃婚姻吗?

我最喜欢书中第四章“容忍是一切自由的根本”,这一章节的文章围绕都是本书的主体而选,其中有一句话我很喜欢:“年纪越大,越觉得容忍比自由还重要”,我在火车上听过一位三十多岁的人和一个大二的小愤青说过一句话:你越大你就会知道你所承担的社会责任越大,很多事不是说说那么简单。我想这是我听过的最简单、最有哲理的话。

没有一个人会有绝对的自由,而当你成长为一个成熟、理智的人的时候你会发现与你的自由同行的就是容忍,而且容忍可能要比自由的重量更大些,但你永远不会觉得容忍是累赘,因为这就是成长所给你的礼物。

    

上一篇:陌生的经验读后感10篇_读后感_名     

下一篇:人间失格的读后感10篇_读后感_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