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

《手机里的男朋友》读后感10篇_读后感_名著读后感_格言网

2020-12-28 23:46:52

读后感

公众号

《手机里的男朋友》是一本由方慧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38.00,页数:23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手机里的男朋友》读后感(一):已经蓬勃了,继续生长吧

已经蓬勃了,继续生长吧

文。沐溪

第一次读到方慧的《微博自杀记》,是在一个小众网站上,那时候这个故事流传度还没有这么广,心里的第一感受就是惊艳,怎么会有人有那么奇异的想象力,把生活和故事糅合的那么完美。

因为这个故事,我通过各种途径寻找这个作者,微博,豆瓣,专注地等待着她写新的故事。甚至在心里隐隐有丝嫉妒,一个明明年龄和我差不多的女孩子,却有了那么高的天分。

对,方慧写故事绝对是有天分的,这点嫉妒都嫉妒不来。明明是很日常化的情节,在她的故事构架里就能丝丝入扣地切入生活的纹理,读来忍不住拍案,这明明就和我自己有关,和身边的朋友有关。可当你把自己套入那个现实的圈子里,感受到和故事里的人一样的境遇时,又会禁不住齿寒。

到底该不该在这样的生活里沉沦下去,如果继续,会是怎样的走向?就像《鬼》那篇故事里的小朱。

读这个故事是在一个晚上,确切地说整本书都是在一个晚上看完的,因为舍不得放下。外面有风声,开头就惊悚,又好奇,读到最后却还是惊悚。

一个人为了融入所谓的团体,强迫自己去做不喜欢的事情,违背着本性,甚至假装自己能看到鬼,杜撰出那么一些匪夷所思的情节却博取别人的关注。

可悲的是唯有通过这些匪夷所思的言论,才能和其他人众乐乐。最后却被自己虚构的情节吓到了,终于从这种近乎变态的束缚中解脱了出来。

我想,这对于他,也许是最好的结局。毕竟,失去的只是一段人生,仓皇的人生,而这一段,真真假假,他也曾有过优柔的快乐,从这仓皇的人生里跳出来,没准还能从新开始。

这世间还有另外一些人,和小朱一样,强迫自己去改变,迎合了所有人的胃口,却只能变成一抹蚊子血,搁谁心上,都显腥臭。

就像《游戏规则》里的张馨,抛弃了自身的文静腼腆,去适应别人的游戏规则,爆粗口,和异性玩尺度大开的游戏。从一个干干净净的女孩子变成了一个在外人看来可以肆意滥交的女孩子。

从前,她只是一个人待在角落里,也许少有人捧场,但不影响她静悄悄地开,或许不是什么惊艳的花儿,但开在夜里也有香。后来,她用了一堆浓烈的人工香水洒在自己身上,引来了一堆人,围在她身旁。

可他们却不是为了她身上的香而来,只是恰巧香味暗合了夜,聊胜于无。等到最后,还要唠叨一句,这香水真劣质,刺鼻。

得到了旁人的围观,却不是瞩目。

得到了融入团体的机会,却再也得不到他人的尊重。

到最后,失去的除了自己,还有爱情。那个长发白裙、使劲憋笑的女孩,只能留在了别人的回忆里。

她喝得烂醉,倒在路边,呕吐,也许还有眼泪。

说不清,一并扯走了太多东西。

这是一段再也回不去的人生

方慧的故事就有着这样的气场,明明可以一个主干,却伸展出了不同的枝丫,随便哪一支,挂上去,荡荡秋千,看看路人,仰望天空,得到的都是不一样的感触。

她在这棵树上发出了太多的枝丫。姿态已蓬勃。

但蓬勃之后,还会绽放。

希望如她所愿,能把喜欢的事玩到极致,别的都让它滚蛋。

而我,希望她能一直喜欢写故事这件事。

这样,我才有更新奇的故事可看。

已经蓬勃了,就请继续生长吧,姑娘。

顺便说一句,2015年,这是我期待的书之一,所幸没有让人失望。

《手机里的男朋友》读后感(二):漫漫人生路给自己一双舒适的鞋——评《手机里的男朋友》

首先需要说一下本书里的几篇文章曾在微信上看过,但是看完全书我觉得比我预期的要好。网络上的文章同样可以带给你很深的思考,前提是在我用书本整体看过之后。本书因为主要内容围绕网络社交和爱情故事展开,因此文章会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偏见性,但作者的故事仍然值得一读。

我们完全可以从文章中读到自己的影子,看到周围的环境,我们熟悉的举动和情绪,同样发生过的小插曲。不可否认现代社交软件的便利,但我对其憎恶与日俱增。社交软件或者说现在的社交环境就是一面放大镜,它将人们的善恶、爱恨、虚荣善变、信任与猜忌、喧嚣和寂寞等都放大太多太多。

封腰重点推荐的三篇确实不错,不过我最喜欢的还是《失乐人》,而《男朋友的前女友》就稍稍差一些。我个人觉得前者表达出了一些想要的效果,而后者却没有达到目的,甚至连差强人意都不算。

《失乐人》中主角大意间接地害死了自己的妹妹,生活因此变得格格不入。她自己因此好像不能再快乐了,她过不了自己那关,她躲不过大众的目光,无法逃避母亲的叹气。主角长久地过着不能快乐的生活,渐渐地失去了快乐的权利和本能。因此她无法接受一个生活快乐并爱着她的人,理所应当地选择了一个她不爱的人。文章当然不能脱俗,沿着狗血的剧情发展。婚后两人冲突加剧,理所应当地意外受伤住院,完美地失忆,不出意料地又和那个一直爱着她的他在一起了。当然还不能结束,因为主角还没恢复记忆。很随便地有恢复记忆了,但是不得不说主角命运不错,遇到一个在意她爱护她的人。

我越来越坚信万事万物都有其平衡,不得不说社会对我们个体的恶意和它给予我们的保护一样多。日常生活中我们被所谓道德、所谓价值观、所谓大环境包围,我们根本不可能逃离,更多时候我们也害怕不愿意逃离。突然想起村上春树的话“假如这里有坚固的高墙和撞墙破碎的鸡蛋,我永远站在鸡蛋这一边”。道理应该一样,制度的坚墙太厚太冷,作为个体的我们确是鲜活的。

《手机里的男朋友》读后感(三):写小说的乐趣和读小说的乐趣

半年前在豆瓣上偶然读到方慧的《微博自杀记》,就很喜欢她的文字,把她的其他几个短篇也都找出来读了。读完觉得很开心,又发现了一个喜欢的作者。所以前几天发现她的新书上架了豆瓣阅读的时候,赶紧就买了。

读这本书时,我一直有一个猜测,这似乎是她的第一本书。并不是说故事构思有什么缺陷或文字有任何拖沓,恰恰相反,书里故事构思巧妙,情节缓急有度,文字行云流水,并且总是在恰当的地方戛然而止。而是因为内容类型的多样性:书里的短篇有来源于生活中的灵感,并由此发散、夸张的,比如《微博自杀记》,《S小姐的朋友圈》等,有灵异鬼故事的《鬼》,有哲理小短文的《屋顶的钥匙》,有半科幻的《时空复仇记》...我简直能够感受到作者尝试各种不同类型时的乐趣,因为如果是我的话我也乐于这么做。

读了后记我才知道原来这真的是作者的第一本符合自己心意的书,以及,它的常见的开头和难得的美好的出生历程。后记本身就是一个好故事,何况还带着真实的温度。

我觉得最难能可贵的是,书里的短篇,都是写在生活中的。不是经典里久远的生活,也不是当代小说里别人的生活,而是微博微信聚餐烧烤的我们的生活。所以读起来比较能有代入感,有几篇颇有感触。

有些人的文章,你只要读上几句,就能感受到她驾驭文字时的得心应手。我觉得这就是所谓的“祖师爷给饭”吧。其实我挺羡慕这些有写作才华的人。曾经自己也很喜欢写东西,极少的时候,我也享受过这种行云流水的成就感。但上大学选了一个全不相干的专业之后,我几乎就没再动过笔。所以后记里看到作者最终还是捡回了笔杆子并且写出了这么一本好作品,由衷地为她感到高兴。

比国内晚了几个小时,我的时钟也跳到2016了。一直没想到什么好的跨年活动,看完这本书反而是意外的充实。希望自己接下来能够静下心来,也一步步完成自己一直想做的事。

《手机里的男朋友》读后感(四):《温温柔柔在这里》

认识方慧,算是一种机缘巧合。

点开好久没看的ONE,被文章标题《微博自杀记》吸引,半小时细细读完,被作者的细致入微和心理活动深深吸引,看完后记住了这个名字。

接着,又看了她陆续发表的《手机里的男朋友》《s小姐的朋友圈》,真真切切的惊艳,没有什么词汇更合适了。

“不能错过这么棒的作家,我要关注她表达我的喜爱。”才意识到要搜索并关注她。

点开微博的一刹那,看见慧慧的头像,翻看以前的内容,转发了一些错过的文章。

就这样,从此我便陷入这个叫【方慧】的城堡中,再也不想找到出口。

慢慢的,我们之间有了一些小小的互动,慢慢的,我敢于表达对你的喜爱,慢慢的,我翻遍了你所有微博了解了许多关于你的事情。

对你的喜欢,也在一点一点增加,不知何时,当别人问我“为什么这么喜欢方慧”时,才惊觉已喜欢了你好久。

而我们,也从最初的陌生人成长为今日朋友一样的默契。

你说,这缘分来的妙不妙!

等你出书的日子里,看到别人催你总想维护,看到他们数遍叫你出来聊天总想制止……

这样自以为的喜欢着你。

拿到实体书的那天,心情不知该如何形容,高兴的室友不用问都知道是怎么回事。

拆开包装,摸着封面,看着那些字,发自内心的想对它们说“我爱你”。

最先翻到后记,想知道你的创作过程和生活点滴。

“每位作家都是好样的”读完在心里默默地为你点赞。

你说过,这本书对你很重要。

而我,也学会了如何用心对待一位作家的心血。

新文章,

在眼前,

看着标题舍不得知道结局。

一些点滴,

一些话语,

成就了今天喜爱你的我。

【原谅我并没有看完就写下书评

只是想对这本书的期待久一些

更久一些】

《手机里的男朋友》读后感(五):好姑娘光芒万丈

不公平,有些人想靠脸吃饭就靠脸,想靠才吃饭就靠才,而且不管靠哪个,都能吃得香喝得辣

咱承认,最初是被方姑娘的美貌吸引,才点开了她的文《痘》,大概没长过痘的人是无法感同身受文章的精髓的,咱当时可是看哭了的,那战痘时代的杯桑故事,无不一一跳出脑海,浮在眼前,提醒着咱曾经的痘蔻年华,无论多久回望,也依旧是一片满目苍夷

接着关注了姑娘的微博,也是因作品而喜欢的人当中,关注微博而没粉转黑的屈指可数的一个,一边陶醉在姑娘的美貌里,一边沉醉在姑娘的才气里,蓝后……期待着姑娘跟西瓜君在一起= =什么逻辑

“你已经走了吗?”“我出去买了点吃的。”

“飞机要起飞了,你回家好好休息。”“你还会一直陪着我吗?”“会的,我一直在这里,你打开手机就能看见。”

“我抱着头靠到墙边,然后,我看到了水果刀。”

“那是张鑫在她第一年入职的年会上,半推半就贴在照片墙上的自拍。”

“你帮我把锁撬开吧。”

“把最喜欢的事玩到极致,别的都让他滚蛋!”

“……”

是的,咱被吊死在姑娘每一个故事的结局,气若游丝地等待着姑娘下一个故事的到来,终于等来了这本书

25岁的姑娘,生得好容颜长得好才气,是不会被世界辜负哒

《手机里的男朋友》读后感(六):面具

面具

——读方慧《手机里的男朋友》

每一本书都值得细细品读,然后在某个瞬间爆发出与作者相契合的感悟。方慧,90后,“99杯”第11届新全国概念作文大赛获奖得主,有人曾这么评价方慧的文风:纯净而轻静。然而这本《手机里的男朋友》,通本书的主题都是偏灰暗的,这本书,确如方慧所说的:语言风格主要受向田邦子影响,是琐碎日常下惊心动魄的人性。全书共包含了其热门短篇故事《S小姐的朋友圈》、《手机里的男朋友》及《微博自杀记》在内共计15篇,所有的故事都很真实,却不会讨得每个人的喜欢。这是一本不适合深夜细读的书,它不能给予你柔软的呵护,它会一层一层的剥开你的心,让你深刻反思自我。

深圳晚报曾采访方慧,问出这样一个问题:写《微博自杀记》,是受到生活的触动吗?

方慧的回答是:写这篇小说的缘起是有一天吃饭的时候,邻桌一个独自吃饭的女孩发微博,发完放在桌子旁边,我瞄了一眼,她写的是“闺蜜聚餐模式开启!happy中~~”然后附上一桌子菜的照片。但是我看了一下,她真的从头到尾都是一个人在吃饭,对面也没有别的餐具。我就觉得太奇妙了。后来我观察了一下,其实身边有很多这样的女孩,包括我自己。虽然说没有那么“丧心病狂”,但是发微博的时候潜意识里还是会美化一些东西,或者说,呈现的是自己生活中想呈现的某一面。于是就有了这个故事的雏形。

我们会发现,在日常的生活中,每个人都越来越迷恋手机、网络、微博、微信等社交工具,朋友聚会面对面却无话可说,只是沉迷手机世界里,只是为了想看美好的别人,也想让别人看美好的自己,话说是没错的,但那都是一层层面具,每个人只想把最合适的面具展现在大家面前,是自己又不是自己。我们偶尔也会反思,这样是不对的,太过虚假了,却又沉迷在手机的美好幻想中,当有一天面具被剥夺,最真实的自己被公众时,我们会惶恐,会退缩,会不知所措,无力承担后果一般。

取消太过繁杂的微博信息,取消不必用的聊天信息,给自己一个度,放下网络世界,放下自己的面具,与朋友面对面好好交流,参与家庭聚会,好好分享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所得,毕竟你将要度过一生的都是活生生的人,而不是带着面具的屏幕。抬头,生活会更值得享受。

《手机里的男朋友》读后感(七):胆小鬼连幸福都惧怕,于是戴上伪装

这本书还是挺有意思的,骨鲠在喉的有意思,像一面哈哈镜,看见了自己的样子。

我不太了解作者,但是读完之后,我脑海中勾勒出的是个年轻女孩,对生活有敏锐的观察力,从小就是那种成绩上或者中偏上的学生,家庭经济条件至少中上,一路顺风顺水,上了不错的学校,找了不错的工作,可能中途迷茫过几年,甚至有点抑郁,但是没过过传统意义上的苦日子。

作者善于抓住一些共性的细节,并将其放大,主角与《人间失格》中的主角有某些共性,敏感、怯懦、自卑、推卸责任,但又因为攥着过往的一些小小成就心怀自负,虚荣,死要面子,软弱地屈服,甚至不尝试去改变生活,宁可将放弃说成不在乎,将自己的恐惧说成不想要,永远等着别人迈出友善的第一步,满满的习得性无助。不过作者笔下的众人远不及主角刻画的生动,充满群体无意识,显得有几分扁平。

《微博自杀记》《私人侦探》《后妈》《游戏规则》《鬼》《S小姐的朋友圈》等,都是主角渴望得到众人的关注和理解而不断编织谎言,最后谎言难以为继,以悲剧(拿起水果刀、跳下过山车、被追债被曝光)或者是现世报(成为被诬陷的后妈、被喜欢的人讨厌)收场,但其中《鬼》和《S小姐的朋友圈》略微特别一点,作者让残酷的众人展现出了难得的宽容和温情,比起其余的几篇故事中所有人都那么讨厌,这两篇的厌世感淡的多。

《痘》《失乐人》《男朋友的前女友》等,都是主角无力面对真实,先行放弃,最后将原因推卸给别人。但这三篇的复杂程度是递进的。《痘》里,女主始终记挂着自己曾经美过,无法接受长痘的自己,直接做了逃兵,《失乐人》里主角努力了数次与众人(包括她的母亲)抵抗,最后才对生活彻底灰心,《男朋友的前女友》中的感情最为复杂,在怯懦和不自信中夹揉了比起确定的不幸,人们更害怕未知的立意。主角其实知道自己的做法在诱导男友和他前女友复合,但她心中对自己对这份爱毫无自信,比起为了不知何时会失去担惊受怕,反而真正失去让她心中踏实。

可以看出,作者在进行不同的尝试,将困居于心病的个体一点点从生活中抽取出来,再加以放大。这种写法是我一直欣赏的,我一直期待有人可以写这个时代里被城市困住的无数经济尚可、离开故乡、内心茫然焦虑不安的年轻人,用无数个轻飘飘的截面,最后交织成时代的困局。但目前看了一些,有笔力的擅长写的是乡土,而写了都市年轻人的则略有人物单薄之嫌。

期待作者的新作品。

《手机里的男朋友》读后感(八):一个会讲故事的人讲的故事

以前在ONE上看过方慧的一篇短篇小说,叫做《男朋友的前女友》。这篇文章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主要是对于“现女友”这个人物的刻画可以说是非常佩服了——实不相瞒,小仙女们都会这么作的。 这篇文章被收录于方慧的短篇小说集《手机里的男朋友》,这本书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应该是去年买的了。放在kindle里束之高阁,直到今年七月份无意间打开了,看了一篇之后就停不下来了——平时我看书很慢很慢,但是这本书我用了的时间叠加起来的话不到一天。 因为很好看,方慧真的是超级会讲故事,她的语言非常有吸引力,能让你迅速沉浸其中跟随着她起起伏伏,直到水落石出。 这本书的第一个故事是《微博自杀记》,写的是一个已经和男朋友分手的姑娘为了重新引起男朋友的关注在微博上更新自己的生活状况,并且赋予其一个快乐积极蓬勃的现象,借以传达给前男友一个——看吧,离开了你我还是活得很好,天天吃吃喝喝开开心心,还有别的男人追我——的讯息。

——这里对于分手后的心理描写,我估计有一大票姑娘被击中了吧。 其实故事到这里还可以说是个失恋故事,但是女主在微博发了一句牢骚,一句很多人每天可能会念叨数次的牢骚——真想死。然而没想到的是,微博上的亲朋好友同事路人结合之前的女主分手事件愣是当真了。紧接着就是,转发评论,引起了一波包括明星大v的关注——一件原本只是失恋故事可以说是瞬间变成了社会事故。

很多人以为女主要自杀了,网络讯息的传播速度快到令人瞠目结舌。女主沉浸在这狂欢式的热闹中,自欺欺人,让整个事件愈演愈烈——看到这里的时候,我已经猜测出来了接下来的情节,女主害怕东窗事发让人以为她是个骗子,不得不假戏真做——故事的结尾最后一句是“我抱着头靠到墙边,然后,我看到了水果刀。”

故事到此,戛然而止。我个人很喜欢这样的结局,高潮部分的轰轰烈烈七嘴八舌热热闹闹,到最后滑至结局“水果刀”归于平静。至于女主到底如何了,就交给读者了,因为作者该说的该交代的已经很清楚了。

方慧的这本《手机里的男朋友》里面包含了十五个小故事,每个故事结构十分巧妙。里面有一篇《后妈》也很有意思,女主把自己的堕落颓废归结于她的后妈,看客们看到种种表象之后顺理成章地开始给予女主同情以及对后妈的道德谴责,直到后来女主成了别人的后妈——一切重演,跟历史那么相似。

《失乐人》里的女主因为当天和妹妹争吵置气后,妹妹夺门而出不幸地被小斜坡上冲下来的小推车撞死了——从此以后女主但凡是感到快的同时就会被一股浓稠的愧疚覆盖——妹妹死的那么惨,我怎么可以快乐呢?

“我开始明白,妹妹的死,带个我最坏的东西,不是痛苦,而是,让我渐渐失去了快乐的能力。”——不是“我”不会快乐了,而是但凡感到快乐想要开心大笑的时候,总会有人提醒“我”——你不能,你不配。

这让我想起了加缪的《局外人》里的莫尔索,只是因为他在母亲的葬礼上没有哭而已,于是变成了被世人唾弃的混蛋。

一本好书,是会给人带来感官上的阅读快感,非常感谢方慧给我带来了一次阅读的快感,每个故事都直击人心——阅读过程可以说是酣畅淋漓了。

她以后肯定会写出更多的好故事。

《手机里的男朋友》读后感(九):人生短短数十载,就算默默也要活得认真。

1) 手机阅读app帮忙统计了看完这本书的时间,一个半小时。 事实上却中间停下来好多次。 太真实又压抑的故事,看的过程都在自动代入自己。想着在某个平行时空里,自己那些阴暗寂寞的心理如果任其发展放大,会不会就是故事里的样子。 满脸爆痘的时候拒绝跟好久没见的朋友见面,被亲戚朋友惊诧地问到怎么突然长那么多痘痘时心里的难堪和尴尬,用隔离粉底遮瑕一层层小心翼翼盖住痘印。这些都是再琐碎不过的日常。 网上认识新朋友的时候,心里对对方的不断美化,隔着屏幕的无话不谈,以及见面时的不适应和疏远。这些场景也都历历在目。 在社交网络上,不管是最早的QQ空间贴吧,还是现在的朋友圈微博。发动态的初衷就算只是记录生活,潜意识里也希望得到关注。 很些事明明知道很幼稚没意义,也会一边心里吐槽着懊恼着去做。 2) 看到评论里有人总结,说这本书写的是“琐碎日常下惊心动魄的人性”。 大概就是区别于,市场上那些所谓疼痛青春或是互相折磨到白头爱情的存在吧。 这本书没有讲什么大道理,也不是什么惊世骇俗的存在。 看上去,写的都是再普通不过的你我他,却又是一个个社会百态。 这个社会上有很多人“病”了。 有人活在网络上,为了合群活成自己都不喜欢的样子。 有人靠别人的爱而活,把自己全部的生活重心和希望都压在另一个人身上。 有人因为太过害怕失去而宁愿亲手毁掉自己的珍宝,对身边的人张牙舞爪地拉开距离。 可是说到底,这些总结下来都不过是因为,自己的生活太过空虚和寂寞。 这个世界那么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 有人喜欢背起行囊去看远方,也有人喜欢停下脚步观察身边的每一处风景。 有人喜欢厨房里烘培出一道道美味,也有人喜欢用插花演绎不一样的艺术美。 可是那些生活过得充实的人都有一点相似,他们都会把关注点放在自己的身上和眼前。 有你更好,但没有你我一个人也能过得心满意足。 也如这本书的尾页上的那句话,“把最喜欢的事情玩到极致,别的都让它滚蛋!” 我想,这才是能解决一切因为空虚而抛出的依赖的源头。 3) 就如大多人一样,总是有很多想说的话,想去的地方,想做的事,可是真正实施起来又想躲得比谁都快。 可是呢,只要咬牙往前走,就算步伐有点慢,也是前行,对不对。 逃避不等于不可悲,这些故事就如同生活里突然响起的警钟。 人生短短数十载,希望自己,就算默默也要活得认真。

《手机里的男朋友》读后感(十):那些流淌在血液深处的都是叹息

我不看「一个」已经很久了,曾有那么一段时间,特别痴迷那个app,后来发现文章越来越不对胃口,就再也没看过了,虽然如此,但是它一直躺在我手机的文件夹里,我的确舍不得删。一看到app的图标,就能回想起每晚在寝室的被窝里,每天的睡觉前,我捧着手机,看一句话、一张图、一个故事、一个问题,还有一个东西。世界这么大,一个就够了。

回想我看「一个」的那段时间,记忆最深的作者就是方慧了,时间已经久到我记不清第一次感到惊艳的是哪篇故事了,我只记得这样一位让我印象深刻的作者叫方慧。

方慧的文章特点太鲜明,辨识度也太高,是那样一种被深深封印在文章里的压迫和绝望,是那样一种无法逃脱也无法挣扎的束缚和桎梏。她的文章绝大部分都是女性的视角,故事的背景也大都日常,因此在阅读中,会产生一种很奇妙的、也是非常细腻的代入感,一句直白的话讲,就是很耐看。

年轻的时候,谁都以为自己有扭转乾坤的本事。所以我拍照片,我发微博,我只想引起你的注意,我以为我可以让你回心转意,到最后发现其实我谁也骗不过。看故事的时候,我们总是在想,这个主人公为何这么傻?为何执念如此之深?我们一面嘲笑着她的愚蠢,一面作死地挽留着狠心抛弃我们的男友,现实和故事总是惊人的相似,只是我们读得懂别人,却永远也读不懂自己。

当年深夜看完《痘》的时候,第一反应是像极了eason的《打回原形》,“试问谁可洁白无比 若你喜欢怪人 其实我很美”,一个曾经有着姣好面容的女子,谁会想到她之后会“面目全非”,我不想让别人看到我真实的脸,我补一层又一层的妆,如果我没有那么多痘,也许愿意跟他好好谈个恋爱,可是没有那么多如果,我是怪人。

我男朋友的朋友,不是我的朋友。我曾经和他们一起度过了一个春天、一个冬天,那样欢乐的漫长的好像永远没有边际的日子,我以为我融入了他们,到最后发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真是微妙的可怕。那些曾经喝过的酒,吹过的牛,其实都不过是午睡的一个梦,是一个温暖的幻觉。

你爱上的是Ta,还是爱情?

在你眼里的是我,还是我的幻觉?

那些流淌在血液深处的,那些想说却未说出口的,那些在漫长的看不到边际的黑夜里依偎取暖的,到最后全都成了叹息。

    

上一篇:《太聪明所以不幸福?》读后感精     

下一篇:《你的形象价值百万》读后感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