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

Deep Work读后感10篇_读后感_名著读后感_格言网

2020-12-28 23:46:52

读后感

《Deep Work》是一本由Cal Newport著作,Grand Central Publishing出版的Hardcover图书,本书定价:USD 28.00,页数:30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Deep Work》读后感(一):一些关于深度工作的小贴士

Deep Work讲的深度工作的状态的第一步是清楚认识到什么样的工作算是Deep Work?在作者看来,创作一本书,算是Deep Work,在科学领域做出一个新的发现和发明是Deep Work,为一个很难的考试学习和准备,创作音乐,创立和运营一家公司,读一篇复杂的文章,以及为某一项体育运动而不断练习,这些都是Deep Work。同时我们也会意识到,我们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做的一些工作,看上去好像是工作,其实不是Deep Work,比如开漫长的会议去讨论某一个东西,比如查看和回复电子邮件,刷微信等等。这些任务的共同点就是,轻松。任何一个人,不需要费太多精力,也不需要太多的学习和练习,都可以轻松上手,而且他们让你有种在努力工作的错觉,甚至是有些让人上瘾。

现实情况是,大多人所谓的工作其实算下来在Deep Work的时间大概每天8小时中连2-3个小时都不到。但回到这本书,我们认识到了Deep Work和Shallow Work之间的区别后,就是一个很实际的问题:“我们怎么提高我们在Deep Work上花费的时间,而避免Shallow Work呢?”

这里是作者给出的一些建议,以及我的补充:

[*] 把去健身房的时间留到中午,或者下午的某个时间,这样你可以把上下午两个工作时间段分开,用运动去调节,这样你下午回到工作时会更神清气爽。

[*] 控制你刷手机上APP的时间,做到开始工作就不要去开APP(对于国内,比如微博,微信,淘宝,游戏什么的),我喜欢把这些APP的提醒功能都关掉。手机是对于持续专注工作和学习的一号干扰源。

[*] 下一步就是把手机静音,或者打开飞行模式,这样来电,短讯等产生的干扰也能进一步避免。

[*] 做出承诺,作家和出版社签约出书有Deadline的压力,这样能起到督促写作,我每个月发布一个阅读回顾的邮件,也是督促自己每天需要去读书。

[*] 休息的时候花点时间眺望窗外。

[*] 通勤时间,我觉得可以理解成一个散步,作者原话讲的是他开车到办公室的路途中提供了一个机会去思考很多的问题。我不通勤工作,对于需要每天花时间在路上的上班一族,其实如何用好这段时间值得思考。

[*] 不要看电视。我没有电视,所以这一条其实直接就跳过了。

[*] 去理解干扰来自于什么地方,观察它和认识它,不要逃避,你会发现很多时候干扰并非来自外部,而是你的内在。

[*] 睡不着的时候不要赖在床上,起来做点什么,一直到你累了,再回到床上。对我来说,可能只有倒时差的时候用得到,平实没有什么睡眠问题。

[*] 早起,早上的时段是进入Deep Work最容易的时段。

[*] 反复听同一首歌。(自己没有尝试,先放一个问号)

[*] 你有你自己能够做Deep Work,所以安排自己做别人替代不了的工作,把其他的任务雇人帮助你完成。

[*] 过度整理也是一种干扰和浪费时间。那些Evernote整理得太过于完美的人Deep Work的时间应该不多。

[*] 不要去尝试那些效率专家给你推荐的软件,列一个最简单的清单其实就够了。

[*] 尽量避免会议和电话。

[*] 不要去谈论你打算做的事情,让结果为你说话。

[*] 把大的项目拆散成可以掌控的步骤,比如作者不会安排某天的工作是“写书”,而会具体到“写xx书的第几章节的第几部份”。这样你很清楚你是不是完成了这个任务。

[*] 散步能够帮助你思考。

[*] 不要用这样的方式去思考问题:我接下来三十分钟都不用手机,而是去把干扰活动集中到一起:现在我的主要工作完成了,我可以查看一下微信。

[*] Routine很关键,养成一个习惯和流程。

[*] 阅读也是Deep Work,特别是那些长而深入的文章,需要很多精力去消化和理解。

[*] 记笔记。每天记录一下你的Deep Work有多少小时,每周回顾看一下,如果这个数字很低,想想原因是什么,怎么改善。

---读完这本书我思考的一些take away---

+在iCal上把时间Block成Deep Work的时间块去形成Routine,比如番茄工作法说的是30分钟一个时间段,我喜欢用180分钟,也就是三个小时,这样上午一个时间段,下午一个时间段,用于深入的工作,学习,阅读和写作,每周都repeat,把电话,会议和外出需要处理的杂事都安排到某一个下午一起完成。

+作者提到一个很好的点就是一个宣布自己在某一个时间点后不工作了,对我来说,我晚七点后不工作,周末不工作,这对于自己运营公司,或自由职业者来说是很好的给自己一个生活工作平衡的界限,每天晚上这个时间点,最后查看一下待办事项清单,清空email收件箱,就彻底休息,不再和互联网相连。听听音乐,泡一壶茶,出去散一个步,配孩子,爱人,家人,做一顿健康美味的晚饭,看一部电影等等都是好的休息。但还惦念着工作不是,打开电子邮件不是,刷微信也不是。

+彻底退出微信这个庞大的局了。

《Deep Work》读后感(二):20170920这本书很好,很值得一读

这本书很好,很值得一读。

## 人与网络沟通原则的改变

以前的blog,你必须produce real value, 并且让关注你的人,他有正向效果。

而现在的交流原则变成: 我关注你说的,如果你也关注我说的。——————而不管信息的价值如何。

从以往的单向传递,变成双向传递之后。你从关注信息本身,转变为关注传递信息的人。这是一个很大的change。

我们可以轻易地确定一个app的使用原则,比如过去30天是否用过?用了是否非常满意?如果不用是不是会影响到什么?好,都选择不,那就删掉!软件和人之间没有共情效应。

人和网络(微信)之间的共情效应可不是这样的。你基本上没办法退掉微信。我认识的人中,只有2个人不使用微信。一个是我的前前领导,一个是我的醉心于研究的师弟。而其他但凡有些social 要求的人,都无法拒绝安装微信的要求,更无法承担删除微信的后果。

那怎么办呢?

## 你要对时间敏感

我们自己估算的使用时间,和实际的差别很大。通常情况下,我们第一,很少意识到我们花在每一项工作上的时间。第二,我们很少估算我们会花多少时间。

上wind本来要copy一个图的,结果上来就开始浏览,过了5分钟,才想起来自己初始的目的。上厕所看微信,不知不觉,居然快半个小时了。以至于对自己要求上厕所不带手机。

说不很重要。把不想花费的时间去掉。下一步呢?

我们要清楚的知道,我花费的时间里什么是care的。

那就是深度工作的时间。每天把深度工作的时间block出来。可以变动,但block本身,就会让自己更加敏感我们care的时间的布局。

反过头回去联想,我最推崇的一本《焕然一新的人生魔法》,里面所谓的认识阶段,也是从扔掉不用的东西(去掉不想花费的时间)——————进阶到只选择自己喜欢的东西(care深度工作的时间)

##拥抱无聊

这本书里最让人费解和反常识的部分莫过于**拥抱无聊**(Embrace Boredom)了。

大家为了避免时间的浪费,拒绝无聊,我们现在随处可见排队看手机,吃饭看手机,上厕所看手机......我去年做出租车出车祸,就是因为司机开车看手机。住酒店里,一个好小好小的男孩子(估计5、6岁),居然也发出了一声感慨,好无聊啊......

你的大脑那个时候拼命地向你发出讯号,给我一些新鲜刺激吧。于是,你用手机满足了它的要求。

但这是错的!(作者强烈的认为)

深度工作的习惯需要训练。它有两个目的,一是提高你集中注意力的能力。二是克服你想被打扰的渴望。

原因在于集中注意力的技能是必须被训练的,它不是自然而然被习得的。一般一个人的**直接注意**(directed attention)能力,也就15分钟而已。小孩子的早教课程被设计得只有25分钟-30分钟左右,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如果你排队无聊时没有拿起手机,刷微信,你实际上给大脑做了一个训练,训练它克服那种“无聊”的欲望。下次你需要集中注意力的时候到了,下次你深度工作开始后15分钟了,它不会让你分心去拿手机,你也可以更踏实地进行下去!

换句话说,when you work,work hard。when you're done,be done。这句古老的工作哲学是有道理的。

拥抱无聊!这会显著提高你深度工作的时间极限。因为深度工作需要的集中注意力水平是要超过大多数人的合意(舒适)程度。

《Deep Work》读后感(三):#Unplug: 逃离互联网的25天

美国专栏作家巴拉唐德·瑟斯顿(Baratunde Thurston)也许是和互联网关系最紧密的一个人。在一年之中,他发了1518条脸书消息;11541条推特,处理59409封邮件。

回顾这种“永远在线”的生活时,他感到筋疲力尽,就像是每日被煎炒烹炸,最后浇上辣椒油出锅一样。

2012年年底,他决定进行一场逃离互联网的人生实验。这场人生实验为期25天,从2012年12月14日开始,到2013年1月7日结束。

逃离互联网并不容易,因为这不仅意味着放弃一种生活方式,更要断绝那些通过互联网建立的外接关系。它是一项技术活,并非靠一时的冲动达成。

专栏作家巴拉唐德·瑟斯顿

《Deep Work》读后感(四):当成长成为默认选项

Deep Work这本书让我感慨最深的一点是:其实人并不需要那么多的无脑活动,人的大脑要的只是改变。

“One of the chief things which my typical man has to learn is that the mental faculties are capable of a continuous hard activity; they do not tire like an arm or a leg. All they want is change - not rest, except in sleep.” -Arnold Bennett

一直以来我都很羡慕那些能干成很多事的人。回看自己,总是一副对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兴趣的样子,时间总是被无脑电视剧、刷社交网络吞噬,想改变但是一直都找不到改变的动力和精力。看了这本书,我意识到可能是自己想做的太多,但是没有规划,导致什么都没有做成。

书的前几部分介绍了深度工作的背景和定义,后面介绍了一个很有趣的The 4DX Framework(The 4 Disciplines of Execution),个人觉得是让我收获最大的方法,其定义如下:

? Focusing on the Wildly Important,找到最重要的一点并关注,比如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程序猿

? Acting on Lead Measures,定义成为优秀程序猿的重要指标,比如新增代码的行数,Github项目的Star数量

? Keeping a Compelling Scoreboard,最好每天都记录在走向优秀程序员的道路上的足迹

? Creating a Cadence of Accountability,定期回顾是否在这条道路上扎实前进着

另外一个受益颇深的方法是退出社交网络。刷微博微信浪费的时间大家都懂的。

最后一个方法是计划自己的每一分钟:在每天开始工作之前,先计划一下今天都有什么打算:要做什么事,每件事情计划花多长时间。到了工作结束的时候,回顾今天的计划执行情况。

《Deep Work》读后感(五):致低效率的勤奋者:你们需要的不是努力工作,而是深度工作

并非所有的努力都是有意义的,只有那些有价值的工作才能带来回报。

努力工作是一个好词,但这个时代需要的是深度工作。

衡量一个人是否能进步的标准,从来都不是看他/她做了多少工作,而是看他/她的工作有多大的不可替代性。

2013年,经济学家泰勒·考文(Tyler Cowen)出版了《平均时代的结束》,这本书说到,随着机器和数字时代的来临,那些简单劳动领域的人们正在面临前所未有的失业压力。只有那些在某个领域中拥有绝对权威和技术的人才会生存下去。

通俗地讲,简单工作被机器人替代的可能性越来越高。

新经济时代,只有三种人才能拥有独一无二的优势:

第一种人:能创造性地使用智能机器的人

第二种人:在自己领域中绝对出色的人

第三种人:拥有资本的人

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生存也好、工作也罢,如果想要在这个世界上充满诗意地活下去,要么靠自己的创造性,要么靠自己的独特性。

第三种人也不是不可能,但成为拥有资本的人,更多的是靠投胎技巧,只有极少数的人出生的时候含着金汤匙。

不管是选择哪条路径,仅仅靠努力工作是不够的,你必须要学会深度工作。

这就是卡尔·纽波特写这本书的主要目的。

一、什么是深度工作?为什么深度工作很重要?

深度工作:心无杂念、注意力高度集中,不断将认知能力推向极限的一种状态。在这样一种状态下,从事职业活动。这种努力,能够创造出新的价值,提高你的技能,使你变得难以取代。

为什么我们需要的是深度工作?

价值公式:高质量的工作=时间×工作强度

我们越来越明白,仅仅是靠工作量的叠加是产生不了巨大价值的。社会上很多人已经把自己的数量发挥到了极限,比如每天只睡眠3-4个小时,但如果每个小时的工作强度很低,花费再高的时间也产生不了效益。

作者提到,比尔·盖茨创办微软公司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详,人们往往惊叹于比尔·盖茨的创造力和判断力,但是却忽视了一个重要的方面,这就是:比尔·盖茨的深度工作能力。

据保罗·艾伦回忆,比尔·盖茨与其他人最大的区别就是集中注意力的能力,在2个月的时间里,他能够不停地写代码,常常睡着了自己都不知道,睡了1至2个小时后,又马上继续写代码。

这就是为什么比尔·盖茨在仅仅花费了一个学期的时间,就创办了微软公司。

二、影响我们深度工作的三大阻碍

1922年,瑞士心理学家卡尔荣格在苏黎世湖的北部,一个名叫卜令根的小村庄里,建了一幢小房子。在这个两层楼高的“塔”里面,荣格完成了自己关于心理学的重要思考,建立了分析心理学,由此也超越了弗洛伊德。

在1969年至2013年,整整44年,伍迪艾伦从来没有使用过电脑,也没有各种电器的影响,一直使用一台德国产的奥林匹亚SM3打字机。靠着这部打字机,他获得了23次奥斯卡奖提名。

不管是心理学大师,还是著名的剧作家,为了更好地深度工作,每个人都必须克服一些不利因素。

阻碍一:最不费劲原则

在商业领域中,如果我们的各种行为,得不到对方的明确回馈,那么大家就会倾向于选择当下最容易的事情。而这些最容易的事情,往往是浅层次工作。

阻碍二:把忙碌作为生产率指标

在工作中,如果关于何为效率和价值没有明确的指标,许多脑力劳动者就会回到一个工业型的效率指标:做许多能让人看见的工作。

阻碍三:因特网崇拜

我们大多数人把“因特网”和未来商业、政府的革命性当成了同义词。对于大多数人而言,让你的公司更加的“网络化”等同于与时代进步。但事实上,这种因特网的中心主义并没有让我们更加高效地工作。在网络时代,人们深度工作的能力被大大地削弱了。

随着这个时代的发展,深度工作会变得越来越稀有,因而也越来越具有价值。

三、如何才能“深度工作”呢?

第一步:选择你的“深度哲学”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工作习惯和工作环境,因而,首先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深度工作:

①单一式的深度工作。就是选择某一项工作,然后找到一个不被打扰的环境,始终如一地保持一种高度集中地状态。

②双轨式的深度工作。给自己设定一个具体的工作时间段,在这个时间段内,始终保持高度集中注意力;在这个时间段之外,作为休息和其他工作的时间。

③规律式的深度工作。假如没有办法把每天平分为两个不同的时段,那么就选定每天中的某几个时间点,在小块时间中高度集中精力工作。

④记者式的深度工作。虽然日常生活没有什么规律性,但是只要有一小块时间,就充分利用起来,在这个时间高度集中完成某项具体工作。

第二步:仪式化生活

David Brooks说道:伟大的、有创造力的头脑,思考起来像艺术家,工作起来却像会计师。

如果你想充分利用自己的深度工作时间段,那么就要形成工作习惯,在这之中永远坚持一样的标准和习性。

当需要确定一个工作习惯的时候,可以思考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①你将在什么地方工作,工作多长时间?

②一旦你开始工作,你将采取哪种方式工作?

③你如何支撑自己的工作?

第三步:像商人一样执行计划

哈佛商学院的克里斯滕森教授写了《执行的四个原则》,不仅解决了执行什么的问题,也解决了怎么执行的问题。

①集中注意力到那些最重要的事情上。

商业中有一条很著名的法则:你想干的越多,最后成就的就越少。对于个人而言,你首先要确定几个最重要的目标,然后在这之上集中目标。

②在引领性指标上下功夫。

达成一个目标,一般都有两种指标:滞后性指标(lag measures)与引领性指标(lead measures)。

引领性指标是当下的、可控制的、反馈快的,如果你集中注意力到引领性指标上,滞后性指标自然而然就会提高。

比如,如果你的目标是减肥。那么,你的体重就是滞后性指标,因为体重数值是某段时间措施的结果;相反,你每日的卡路里摄入量、运动数量,就是引领性指标,这是你每天都可以控制的。

③设定竞争性的记分板。

有一个记分板的时候,人们会表现得大为不同。记分板会让你产生一种竞赛感,帮助你保持注意力集中。

④创造一个责任反思制度

作为企业,定期要召开会议审议当前工作开展情况。作为个人,每周都要对工作进行反思和总结,并列出下周工作计划。这可以让你更好地实施深度工作。

四、克服“深度工作”中的困难

第一个问题:工作环境

2007年冬天的时候,J·K罗琳正在为完成《死亡圣器》而挣扎。

这个压力非常大,因为这本书既要将前六本书中的内容整合起来,又要满足成千上万粉丝的胃口。

但是,她在爱丁堡的家里无法静下心来,所以,她决定采取某种极端的方式让自己静下心来:在五星级的巴摩尔酒店订了一个房间。

虽然花销不菲,但J·K罗琳按时完成了自己的小说。

很多知识工作者都有这样的情况,当自己无法集中注意力的时候,花大价钱,或者想办法到一个没有人打扰的地方,专心致志地工作。

任何人在深度工作时,都会遇到干扰,或者进行不下去的情况。这时候,可以试试以下方法:

①换个工作环境。前面JK罗琳的例子就是如此。通过更换一个合适的工作环境,改善自己的心理状态。同时,也通过花费金钱和时间,给自己一定的压力。

②不要一个人工作。当你在进行深度工作的时候,可以和一些有类似经验或者相同水平的人一起工作,他们的研究成果会激发你的灵感。同时,看着他们工作,也会给你造成一定的同伴压力。

③该偷懒的时候偷懒。工作低潮能够帮助提升洞察力,能够恢复深度工作所需要的能量。

第二个问题:面对无聊

奋斗之路是孤独的,但更多时候是无聊的。不管你是作为一名职业篮球运动员,还是一个作家,总有那么一段时间,要经历枯燥乏味的练习。

①不要从分散注意力中休息,而是要从集中注意力中休息。不要试图通过上网来放松休息,分散注意力并不能让我们得到更好的休息,尤其是使用网络。可以采取下棋、运动等方式,通过集中注意力干一件有趣的事情,来放松自己。

②采取罗斯福工作方法。如果你是一个多线程的人,可以同时进行多项重要的工作,当其中的一项工作无法集中注意力的时候,转为另一项重要的工作。在这种交替轮换中休息。

③练习效率性的冥想。如果集中不了注意力,锻炼冥想。解决分心走神的问题,并结构化你的深度思考。

④记住一叠扑克牌。练习记忆力也是解决无聊的好方法,因为在快速记忆中,需要我们用到想象力。【这个可以参加本人《看记忆大师如何谈论记忆力》这篇文章】

第三个问题:社交媒体

我们越来越认识到:社交媒体把我们的生活时间碎片化,使得我们无法集中注意力。

我们使用社交媒体,往往是出于一种假设,即社交媒体的某些信息可能会帮助我们增长自己的认识,或者提高自己的能力。

每个人都容易掉进“可能有用”法则的陷阱

“可能有用”法则:虽然我不知道这件事会带给我什么好处,但是留下来,万一哪一天可以用到这个事情呢?

实际上,完全退出社交网络并不会带来什么特别重大的损失。我们越来越发现在网络时代的两个方面问题:

第一,这些所谓的“网络工具”使我们的时间碎片化,并且降低了我们集中注意力的能力。

第二,也许这些网络工具有用,但是实际上对我们的帮助非常小。

在选择工具的时候,该如何选择一个比较好的方法呢?

工具选择原则:

首先,搞清楚哪些因素可以决定你的职业和人生中的成功和幸福感。

其次,如果有一个工具,它带来的好处压倒性地超过不利因素,那么就使用这个工具。

说白了,网络就是一个工具,那么使用这个工具也要遵循“最少最重要法则”。在许多情况下,80%成果来源于20%的努力。

第四个问题:避免浅层次工作

做好深度工作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不要去做那些浅层次的工作。

人的时间时有限的,把你最宝贵的时间用到那些最重要的事情上面去。

那么,我们如何判断一件事情是否是“浅层次工作”呢?

可以使用“大学毕业生假设”:

当你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首先问问自己,假如是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来做这件事情,大概需要花费他多长时间?做到你的那个程度,他需要花费多长时间去学习?

如果这件事情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马上就能做,那么这件事情说明没有多大的技术含量,也不是你需要干的事情。

浅薄的事情越少,你就能集中越多的时间来干那些真正重要的事情。也能够让你在工作中取得更大的突破,这也是你区别于其他工作者的决定性因素。

《Deep Work》读后感(六):我们应该专注于什么?

全书两部分,分别回答「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应该专注于什么?」、「如何做?」

扪心自问,我们都知道做什么事情对自己成长最有益处。一定是那些难的、耗费心智又需要大量时间的事情。学外语、学编程、练钢琴、健身、阅读经典书籍……这些事情,可以真正提升个人能力,而不是让自己看上去很厉害。与之相反的,是可有可无的会议、漫无目的的讨论、故作高深的聊天、以及上瘾却无益的消遣(刷朋友圈,微博,知乎……)。这些活动不创造价值,任何人都可以很容易做到。Cal Newport 称前者为 Deep Work,后者为 Swallow Work。

如果一时不好判断眼下的事情是哪类,Paul Graham 在 Life is Short 中说:”当某事发生时,问问自己未来还会关心这事吗?“不要被一时的快感欺骗。

其实读书也一样,大多数人喜欢读的,是简单粗暴、不费脑的——微信红文、畅销书……而非经典作品,

明白自己要做什么之后,怎么做?作者给出了许多建议,有些零碎。

其中关于保持专注、习惯养成、戒断网络社交的内容可以参考:

《Deep Work》读后感(七):赶快开始专注、有深度地工作吧!

这本书是在步入职场一个月,在工作上遇到了一些困惑,选择读的此书。

一般来说,这种努力能够创造新价值,提升技能,而且难以复制。与之相对应的浮浅工作,是对认知要求不高的事务性任务,往往在受到干扰的情况下开展。此类工作通常不会对世界创造太多新价值,且容易复制。前面所举的网购例子,正是带给我们干扰的一种状况,与此类似的行为将我们禁囿于浮浅工作状态,而无法达到深度工作。

当今社会,对于电子办公高度依赖,但是网络会大量分散我们的经历,很容易让我们四处游走难以进入深度工作模式。各种社交软件,购物网站,把我们的时间弄的支离破碎,浪费了很多时间,难以形成持续的专注与深度工作。

你在心底里感到无聊,并且想要寻求更多的新奇刺激——但你得抵抗——你抵抗这种冲动的实践越多,你的抵抗力就越强。一旦你的大脑习惯了随时分心,即使在你想要专注的时候,也很难摆脱这种积习。更具体地说,如果你生活中潜在的每一刻无聊时光——比如排队等待的那5分钟,等人的那段时间——都是用浏览手机来打发,那么你的大脑就可能已经被重新编排,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你已经是“心智残疾”。这时你的大脑已经不能够胜任深度工作,即使你也会经常安排时间来训练专注能力。

我们需要高度的专注,足够的深度工作,才能进入一种创造价值的过程。

从今天起,我要逐渐关闭朋友圈,减少在社交网耗费的时间,让自己专注,让自己有深度的工作,取得更大的成就感!

《Deep Work》读后感(八):深度工作

科技的发展,特别是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对我们的生活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和任何变革的产物一样,都是有好有坏,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了互联网时代,或者信息时代,对我们的生活产生的一些可能的问题

以浅薄(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5379664/)为代表的一系列作者,试图提醒人们,随着科技的发展,娱乐形式愈加发达,信息的获取越发的便利,我们的思维方式似乎也在变得浅薄化。我们的时代是一个信息流通和获取前所未有的便利的时代,以google,wikipedia这样的网站为代表的工具,让我们每个人都获得了前所未有的信息量,然而我们的思想并未因此变得深刻,相反,再一个互联网时代,我们的思维似乎也在一个个的超链接中被切割的支离破碎,我们总是不停地跳转,刷新,却越来越少能够长时间的进行深入的思考,邮件(工作)、社交软件(生活)似乎无时无刻不在抢占我们的注意力,我们成为了这些工具的奴隶

这本书的作者试图根据自己多年的实践心得和理论研究,首先论证当今这个时代,深度工作的能力不仅没有失去意义,反而更加重要,也更难得到,其次提出了他总结的实现深度工作的一些方法。

所以这本书也就大体分为这两部分,前半部分讲为什么需要深度工作能力,深度工作能力带给我们的好处,后半部分结合自己的实践具体介绍一些方法,总的来说,我认为后半部分更有价值,前半部分作者旁征博引多个角度试图论证,但是角度太多,却并不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有点面面俱到,但是每方面都不深入的感觉,可能也跟作者本身非专业研究有关系吧,后半部分主要基于实践,所以反而让人觉得有很多干货

为什么需要深度工作能力?

1.这是一个拥有深度工作能力比以前更受欢迎的时代,因为我们的社会从工业时代进入信息时代,需求开始越来越转向更加精细和深入的技能要求,从手工技能变成了更多的脑力劳动,即使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的很多工种也越来越要求高精尖的技术,这是趋势一

其次这还是个赢者通吃的时代,赢者通吃意味着最顶尖的人才可以得到更大的影响力和回报,而更顶尖的人才需要深度工作能力才能达到

2.许多的成功的顶尖知识型人才都具备深度工作的能力,作者举了很多的例子,从荣格的柏林跟塔楼,到JK罗琳,再到比尔盖茨,这些人的成功都恰恰和他们的深度工作能力有关联关系,当然这些人同时也都是顶尖的知识人才,这一点也必须要注意

3.作者还试图从

1) 神经科学(我们的注意力如何使用决定了我们对于这个世界的认知和感受,并进而影响了我们的生活体验,当我们的注意力能够时常保持专注的状态,集中在特定的目标上的时候,我们整个人进入专注的状态,忽略很多次要的干扰,并且从神经科学的角度,只有在这种专注的状态下,我们的大脑中对于特定思维方式的连接才会得到更快和更好的强化,从而提升我们的思维能力

2)心理学,主要引用的是米哈里的心流理论,即在专注的不断追求更复杂的思维模式的过程中,我们获得了最佳的心灵体验,具体可以详细参考米哈里的《心流》一书

3)哲学:相比于宗教,神学这些外在的因素,深度的工作能力是每个个体都可以努力奋斗的目标,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可以作为个体获得对于存在的意义的一种领悟

总的来说,我觉得作者在这一部分的论证虽然有很多的方面,但是说服力并不算很足,从各个角度都给出了一些理由,但是似乎这些理由没有形成一个整体的逻辑链条,略显孤立。

如何获得深度工作的能力?

作者给出了四大法则:

1)选择适合自己的深度工作模式

2)在应对枯燥中锻炼自己的深度工作能力

3)远离社交媒体

4)降低浅薄内容

这里面其实有很多细节的例子和方法,这里并不想一一列举,我想整体按照我的理解讲一下我对这几条法则的理解

首先,深度工作是一个概念,具体的执行程度和方法其实有很大的灵活性,它的核心要义是要保持一整段时间的高度专注,不受外界干扰的精神状态,可以通过外部环境(比如罗琳到五星酒店写小说,荣格隐居在柏林根的城堡里面等)帮助,可以通过计划的养成(增加固定的每日按照时间或者事件的习惯养成),或者是锻炼自己在深度和非深度之间无缝切换的能力等等,都可以实现,有的人可能需要完全与世隔绝的状态,有的人也许只是在工作里面划出一段时间进行深度工作的状态,需要结合你的实际情况和个人特点把握,不可一味地盲目追求某一种方式

其次,深度工作是一个非自然的状态,他需要我们的刻意练习,甚至作者还提出需要我们在一些枯燥或者无聊的场合进行刻意练习,因为我们处在这个高度便利的时代,周围的诱惑太多了,社交媒体,视频网站,微博,短视频,直播,这些无不在抢占我们的注意力,而且相比于深度思考的痛苦,这些往往不仅不痛苦,反而还会让我们觉得上瘾,所以想要实现或者至少改善自己深度工作的能力,需要我们刻意练习,具体来说,需要我们对于自己的注意力和时间的把控更加的有目的性,而不是任由自己的意念引导——按照最小阻力原则(the law of least resistence)我们往往会在潜意识的引导下选择阻力最小的方式,而阻力最小最容易的方式往往在短期让我们满足,但长期降低我们得体验

最后,承接上面一点,我想引申讲一个道理,我们都知道社会的进步,或者人类作为一个整体的进步和个体的进步是不完全一致的,从有人类到今天,我们作为一个整体取得了无可争议的巨大进步,我们彻底改变了这个世界,总体上来说,今天的一个平均个体所能享受到的物质丰富程度,远远超出了我们祖先中最为富有和上层的人所能享受到的,但是另外一方面,随着人类的发展,个体的独立性其实一定程度上是在同时增加和减少,增加是因为我们的思想在不断前进,人类的意识在不断觉醒,今天我们的个体意识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更强,我们对于权利,人和人,任何自然之间的关系的探索从未停止,所以我们对于自己的存在有更强烈的欲望和能力去认识,减少则是因为我们创造出了社会,社会的规则文化反过来席卷了我们每个个体,每个人首先作为社会的一个分子,然后才是自己这个个体,我们从一出生,接受教育,长大成人,无不受到社会观念和准则的影响,甚至我们衡量幸福或者成功的标准,也是围绕着整个社会的价值观而展开的

回到深度工作的问题上来,我们为什么会遇到这个问题,应该归咎于互联网,归咎于社交媒体么?我认为不应该这么简单的看待这个问题,发明互联网,社交媒体的人也许只是按照当时的情况进行了创新和探索,后来的发展和影响并也许早就脱离了设计者的初衷,而是按照自身的一套规律向前运行

我们作为社会中的一个个体,往小了说,从改善自己生活的角度,需要客观认识这个规律,即使你不是像荣格这样开山鼻祖式的人物,也不是比尔盖茨这样的世界首富,但是深度工作能力依然对我们有用,因为在现在这个时代里面,我们在浅薄-分心的道路上已经走得很远,长期这样下去我们会越发变得肤浅和浮躁,所以我们需要学会适当的平衡浅薄和深刻的内容,让我们作为一个个体更加的全面和平衡,我们不可能只有深度工作而没有其他的各种“琐事”,这不仅仅我们的身体无法承受,我们多元的需求也决定了这是不可能的。当然,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这样的担忧并没有实际的意义,因为我们面临的问题其实是如何从碎片化支离破碎的生活中,逐渐梳理出一套适合自己的,混合工作模式

《Deep Work》读后感(九):也许是干货

从大学开始,看了很多很多成功学的书。最早是因为这些书大多语言简单,不用动脑,与其背语法书倒不如看它们来的方便。其中有一段时间还可能是因为生活太沮丧,竟然把希望寄托在这些书名露骨的读物上,How to Stop Worring and Start Living,诸如此类。有一段时间看到一本训练心里力量的书,作者言之凿凿,说Mental Strength 是改变人生的不二法门,每一个人都有训练成法师的潜能,还真尝试去练习了一下自己的α波,不过看来是没什么效果,连Wifi 信号都干扰不了。

于是,我对这些书目也就淡然了,虽然也会去看。毕竟还是想要发财,想要变成更好更阳光的人,想要更合理利用自己的时间,不过心里也知道,希望或许不大了。不过把它们当做厕所读物,淋浴读物,催眠读物,其实还是物超所值的,可以很好地缓解间歇性便秘,热水器供热不足,以及荒废人生引发的失眠。

Cal Newport 的书清晰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就是Why,第二部分是How,讲我们为什么要进行深度工作,如何进行深度工作。在Why的部分,说明了深度工作的价值,我们缺少深度工作的现状,以及深度工作能够给我们带来的改变。举了不少深度工作者的案例,导言部分的荣格,正文中快速学代码的小哥,都是深度工作的收益者。作者对未来社会分工的展望倒是有趣,在今后信息自动化极度进步的社会中,越来越多的工作将被机器代替,我们又会面临一次工业革命式的失业狂潮。在自动化的年代,三种人还能捧着饭碗,一种是像Nate Silver 一样的技术垄断型人才,能够操纵复杂的模型,自己又有深厚的理论支撑。一种是未来的发明者,能够原创代码的,创造新科技,或者说能够不断推进自动化进程的明星。另一种则是资本的持有者,看来再大的科技浪潮也打不垮这些王侯将相啊。

在Cal 描绘的新世界中,进步的速度将会加快,要求从业人员掌握新能力的时间也会越来越短,工匠式的思维模式变得落后。成功的从业者,不仅要快速掌握新技术,而且工作质量还不能因此变低。这样的情况,只有深度学习,深度工作才能够帮你立于不败之地。不能再像卖油翁一样花几十年才达到“唯手熟尔”的境界。这样的一种工作状态要在短时间之内获得,通过深度的工作方式获得。

这部分讲述有一个不错的公式:High-Quality Work Produced= (Time Spent) x (Intensity of Focus)。真正有价值的工作量,不仅和投入的工作时间相关,还和工作的强度相关。所以,经常加班的公司,有可能是因为员工的专注力太差,也就是Intensity of Focus 不够,才导致需要用超过8小时的时间去做每日的项目,当然也有可能是金主脑袋陈旧,以为现在还是纺织工人的时代,加班两小时就能多产一些纱线。其实,强留下员工工作,打击了大家的情绪,增加了办公室用电量,降低了效率,有百害无一利,只不过是为微信朋友圈,微博点击量做了无谓的贡献而已。

大部分国内企业的工作氛围还后落后,很不科学,还停留在工业革命初期阶段,按照纺纱时间来进行回报。不说科学的统计,我想每一位有职场经验的人都有这样切身的体会,一天8小时的工作时间中,完全不可能有8小时都是在工作的。查收回复无所谓的邮件,整理工位,谈谈办公室政治,发呆一会儿,起身走走防止久坐,这些可都是要时间的啊。8个小时之中,能有2-3个小时真正的投入已经算作难得了。这就导致了对高效率员工无端的时间浪费,明明干完两个小时就能回家种菜了,非得留在办公室里闲的头上长草。

书中提到一个小的观点Busyness as Proxy for Productivity,确实很有道理。很多职员都用“忙”来掩饰自己的无能和懒惰。忙却没有任何成果,就如同我说我花了两个月准备论文,最后拿出来一篇类似小学生习作的废纸一样。这样的自我欺骗在现实中比比皆是,倒是挺希望自动化有一天能够出现,让这样的状态不复存在。每一个人都有自己能够投入的工作,何必吃一碗你并不爱吃的饭呢?伪装的忙碌不如真正去忙碌一件你醉心的事情。

第二部分的How,Cal 提供了不少干货建议。比如在工作前要定制计划,而这一计划必须是深浅分明的,在你效率最高的时候,投入到深度工作中去,投入到真正能够创造价值的事情中去,而浅显的工作可以打包来做,也可以以一种放松的姿态来做。

Cal 也引入了先前社会研究者的一些理论,比如Flow 理论,中文就是卖油翁的故事。很多工作都有一个枯燥漫长的预先准备过程,个人经验来谈,比如学习铜管乐器前就得练习和平时呼吸不一样的吸气方式,弹吉他你得先爬格子,书法要先临摹字帖,学习一门新的语言更是要长时间去训练面部不同的发音肌肉,由此类推,一件有价值的事情也包含了很多Shallow work,如何去管理,去正确对待这一类型的工作,值得每一个人的思考。

Cal 提出的下一个建议就比较“反动”了。Quit Social Media,背后的理论支持倒是很强大。我们对于大多数软件,社交工具的都是滥用的,但凡有好处就上,不管好处多少。我很认同这种理论,其实每天盯着看垃圾电视节目,被消费的人们,和他们鄙视的吸毒的人,抽烟的人没有什么区别。大家都是某一件事情的奴隶,也就别相互瞧不起了。说不定吸毒的人比沉沦在平庸的人还有更多的勇气。所以呢,要戒掉你能体察到的一切你自认为不必要的瘾。

说到底,有质量的人生,有质量的工作是否真正存在这个世界,我持观望态度。也许真的有人能够把每一天都过满,可我始终觉得,我们的人生还是更像白噪声,太多的神召都淹没在更多的噪音中,想要撇去这些干扰,去追寻自己的天命,是很难的事情。

《Deep Work》读后感(十):活在当下的技巧

当在处理某个重大棘手工作任务、创新创作、运营企业,甚至在体育运动时,都是深度工作必须参与的。如何在碎片化中深度工作,反复练习形成肌肉记忆,正确练习不断反馈;专注的单线程工作,善用注意力剩余;养成一些好习惯,开发适合于自己的工作模式,可以是与世隔绝型,也可以是正常生活、节奏模式和记者模式;敢于关机要求我们在特定的时刻不被外界的纷繁所打扰;最后是志存高远。

《深度工作法》中提到了深度工作=时间×注意力强度。真正有价值的工作量,不仅和投入的工作时间相关,还和工作的强度相关。这和赫拉利在《未来简史》中提出的知识=体验×敏感度,有异曲同工之妙,且前者是后者的一个部分,即深度工作是体验。

这本书其实还是讲解你拥有的最宝贵的是注意力,如何有技巧的善用注意力剩余,度过一个不一样的人生

生命中所有有价值的东西都需要努力和投入。无论是健康、体型、快乐、事业还是家庭,他们都需要你的精力和长时间的投入。尽管去做,并且享受旅途中每一寸时光。

活在当下吧,世界其实很美妙。

    

上一篇:《古董局中局》经典读后感10篇_读     

下一篇:气质读后感10篇_读后感_名著读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