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

《青青子衿》的读后感10篇_读后感_名著读后感_格言网

2020-12-28 23:46:52

读后感

《青青子衿》是一本由胡马依著作,漓江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80元,页数:41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青青子衿》读后感(一):《青青子衿》:生活中不能承受之轻

下雪天读胡马依的《青青子衿》,竟然成为最好的休假生活。虽然这部作品并不想让读者轻松,但我还是觉得假日里能有一本很好的小说读读,真是一件不错的事。

秋天是适宜读散文的。郁达夫的故都的秋天,是需要踏着落叶来读;雅舍小品可以合着南山咖啡来品尝;林语堂的《苏东坡传》,则适宜躲在舟山群岛里临窗展卷。

到了冬天,很多人以为是适合读诗的,其实完全不是这样。冬天是漫长的,寒冷的,因为冷更能集中精力来读一本长篇的书,尤其是那种关于生活中不能承受之轻的书。我觉得《青青子衿》看起来是轻松的,实际是很沉重的,结尾部分有点让人受不了。

《青青子衿》读后感(二):一部适合下午读的小说

这是一部适合下午读的小说,其中的世故,让读者熟悉,又不特别伤人。我曾疑惑徐婕娜这个女人最后突兀的从良,缺乏“坏”的韧劲。后来想,这大概是作者与众不同的地方。他并不着力去塑造大是大非的性格。每个人都在面临形形色色的欲望和诱惑,有些人是尚在挣扎的飞蛾,也有些,是已沉沦的丑角。

四对男女,八位主要人物,生存在食物链条的不同位置。小说从单身贵族毛利民与李亚男的故事开始,也以两人的故事结束,毛利民的存在感只在一头一尾,而李亚男,这位才色兼具的女性,是串联这条食物链的关键人物——上至以李凯、张曙光为代表的老官僚,下至像柳眉、刘克这样初涉社会的年轻人。李亚男本人也在一场场声色犬马间游走,表面上左右逢源,而内心时常处在一团混沌尴尬中。她一面看不起陈秀梅这种机会主义者,自己却也并不清白无辜。小说结束了,这个人物最关键的抉择和转变似乎才刚要开始……

作者最擅长刻画的还是官场,“一个作家不能没有代表作,一个歌手不能没有成名作,一个科学家不能没有自己的发现或发明,但官场不同,没有那些标志性的东西,依然可以晋升。”张曙光、陈秀梅、蔡义雄之流只是丑角。有意思的是李凯这位云山雾罩的新任行长,虽然出场不多,却有种复杂的意蕴。作者曾借不同人物的视角来评价李凯——“高深莫测、清高又世俗”;“或者就是一个凡夫俗子,有着隐秘的欲望,却善于隐藏”。不动声色、不冷不热、不置可否,这些是描写李凯时的惯用词汇。一旦面对官场动静,他立刻警觉如蹲伏的猎人。晋升为新任行长后,李凯也有感概:事业须及时做起,有点建树,这也才对得起韬光养晦的这漫长岁月。他想要提拔李亚男作为业务骨干,可印在脑海里的却只有后者“满眼的春波横溢,到处都是柔情蜜意”。后来,面对李亚男的引诱之语,李凯的第一反应是“刷地满脸通红”,恢复常态后,再次娴熟地呈现出心境的“朗月照人如鉴临水”。全书中唯一一次失态,短短六个字如神来之笔,也胜过千言万语了。

食物链底端的新人柳眉,后半段的人物形象有些失真。她前期的骄傲、上进和理想都莫名消失了,只剩下过分的不谙世事。可以预见的是,她也将面临一场选择或沉沦。和李亚男一样,小说结束了,而这些人的故事还在充满悬念地继续着。

《青青子衿》读后感(三):人生如茶,永不得其真味

比起很多鸡汤文畅销书,我记不得是什么时候看到这本书的了,起初大概只是青青子衿这个名字吸引了我,开始读起来就放不下来,没有太多的说教,有的只是现实生活。你看到的书里的每一个人,都活生生地存活在我们身边。爱情,职场,友情,作者把每一部分都写的实实在在。重点大学毕业却在大城市没有好出路的刘克,在爱情里两面三刀的李亚男,我们每个人都高举着着真爱的旗帜,然后那真的去真心爱那个爱着你的人了吗?矛盾,差异,纠结,复杂的人生。有那么好几下,我想起了自己。这大概就是一个优秀作家的优秀之处吧,能深入人心,洞察一切。如看到短评里有谁说,描绘最好的两个人是徐婕娜和张曙光。一个是偷着灵气的骨子里有爱的女人,她对高伟的爱也太深,可最后却也能全身而退和高伟以及高伟的女人成为至交。而张曙光呢,一个工作上不贪污不吃回扣的好领导,却被爱情缠绕其中。文中的刘眉,算是一个个性鲜明一个和刘克命运不同的人,摸爬滚打,最后却也小有成就,她一直在努力,这是生活中的正能量,没有出身,没有依靠,靠自己过上好日子的那一批人的真实写照,且不说她最后被爱情冲昏头脑,那是每个女人的软肋,她的知恩,她的努力就配上她得到的东西。

另,每个故事都没有写完,感觉还有下部。

《青青子衿》读后感(四):那一声鹿鸣

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对物质建设产生了强大的推动作用,个人财富的多寡成为了衡量一个人的重要标准。于是,一张张钞票开始不断的撩拨每个人的心弦。尤其是在大都市的环境下,金钱就代表着声色犬马、花天酒地,是出入温柔乡的万能通行证。在社会的铜臭味和个人信仰的缺失作用下,金钱的漩涡越转越深,多少人深陷其中,无法自拔。

本书中的几对年轻人,都从事着一份优渥的工作,有研究室的研究员、银行的白领、五星级酒店的董事长等等,他们是中国社会建设的中流砥柱,理应引领时代的潮流,然而他们全都倒在了金钱面前,为了谋取利益,完全可以出卖自己的肉体,如妓女一般,着实可悲。

徐婕娜是权色交易的典型。她毕业于三流大学,实验报告都看不懂,却在国家一级实验室当研究员,靠的不是家庭背景,而是自己的美貌与寡廉鲜耻。为了能在实验室里找到一份工作,自愿的爬上了实验室主任的床。那是个有妇之夫,已过天命,微微谢顶,长相也算得不得帅气,然而徐婕娜却心甘情愿,丝毫不以为意。她已经把性交易作为了日常工作的一部分,并甘之如饴。甚至更可笑的是,当她意识到自己需要的是一张长期饭票而不是地下情人时,居然再次委身于研究室主任的身下,去询问他如何讨取男人的欢心,并在主任一次次的冲击下思考着同另外一个男人的情事。徐婕娜已经彻底沦为了金钱的奴隶,在她的信念中没有爱情,也不相信任何人,所有人都只是她攫取利益的工具,而性,就是她的手段。

李亚男是另一个代表。同样是年轻漂亮,但她的家庭背景远比徐婕娜好,所以不需要她出卖自己来获取工作。然而过于顺利的生活让她开始享乐起来,纵情声色犬马,流连于多个男人之间。她相信爱情,但更相信身体.所以她在有男朋友的情况下还继续和其他男人缠绵。之后为了丈夫的工作调动,主动献身给人事处处长。结婚后,她本以为自己可以做到相夫教子,然而控制不住身体的欲望,一而再再而三的出轨,甚至两度怀上别人的孩子,虽然自己想过抽身出来,但激情的欲望总是将她打败。性,成为了她生活的支柱,动物的本能战胜了理智。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这几对社会主流的年轻人,在缺乏信仰的年代,被经济大潮冲刷的千疮百孔。他们在人生的分叉口选择了一条歧路,并与主流的价值观、爱情观渐行渐远。他们身陷病态的生活中,想自拔却无力脱身,那声悠远的鹿鸣最后只能成为心中虚幻的海,无风,无浪。

《青青子衿》读后感(五):生活不在别处

对于认真读完此书的读者而言,恐怕都会赞成《青青子衿》的书名与曹操的《短歌行》而非《诗经》做勾连才更符合作者的本意。作为对转型期当下社会众生群像的临摹之作,作者的忧思之心也跃然纸上,并且其忧并非仅关乎个人或是小团体的痛痒,还是在努力复活着一种中国文学的伟大人文传统,这股忧思是“知我者谓我心忧”的忧,更是“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忧。

尽管在当下的文学中,不乏对当下关切的作品,不管是90年代中后期以来的底层文学叙事,还是打工诗歌,都试图去照亮社会生活的某一角落,方方的《涂自强的个人悲伤》以及贾樟柯的《天注定》和最近的《山河故人》,也都为重新书写新时代的中国及其普通人的命运浮沉做出了努力,且不论我们将这一新时代命名为后现代、工业化抑或是消费社会。如果单从与方方与贾樟柯的比较上来说,这部小说与上述两位作家(艺术家)的不同之处至少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该小说恢弘的长篇巨制,对社会生活全景式的俯瞰视角,照亮了小说角角落落的人物,在主要的青年男女人物之外,还有余力一路写到高伟研究室的领导陈主任和徐婕娜,海南银行的李凯、张曙光、高捷的业务梯队,使其规避了批评界对这类反映当下事件的直接性较强的所谓“倚马可待”文学的常见批评,比如新闻性、事件性过强,使得叙事的流畅性不断被打断,故文学性不强,难为文学趣味较高的读者所接受。

此外,尽管《青青子衿》中也充满了当下社会要素的拼贴和陈列,但正是借助家国忧思这一传统的人文道义的升华,使其从流俗的迎合市民趣味的文学的套路中解救了出来,“天意怜幽草”,读者目之所及的每一个角色都得到了应有的重视和成长,尽管这些角色的年龄层、地域、职务层级都有着极大的差异,但正是在平庸的生活中进取的人生态度和与平凡的命运不断搏斗的意志打动了读者。不过,如果仔细甄别,作者的同情并不是普泛到无限的,大约仅限于社会中产及之下为止,对于资本大鳄以及贪官污吏的丑恶行径,作者从未吝惜过鄙夷鞭笞的叙事态度。可想而知,如果放弃了高尚的创作动机作支撑,缺乏全景的视野和社会的整体关怀,而单单描写卑微的个人以及与社会的对立态度并不具有天然的批判性的意义,将只会是博取读者眼球和同情心的阅读消费,甚至容易产生恶意歪曲的社会效应,这在贾樟柯的近作特别是《山河故人》中,表现的特别明显。

在《青青子衿》全景式的社会纪录眼光下,对不同社会阶层的表现并非是完全平衡的,给人留下较深印象的是,由对话构成的官场和商业谈判场合,柳眉、骆丹、李亚男三位女性事业上的进取之心,以及骆丹、李亚男这样的白领面对爱情的内心活动,都描绘的非常精彩,栩栩如生,而在表现以春梅为代表的农民工的日常生活和对话的时候,则略显得单薄。

当然,我们对这样书写原生态生活的作品不能求全责备,因为这是一种体现智慧、见识和阅历的写作,因此不论作家精力的有限性还是当代个人的生活经验越来越趋向复杂,都给这样无限趋近于生活本身的作品带来了很大的难度。作者能克服四对阶层差异明显的青年男女的生活隔膜,并且不论时空如何在海口、西安等地穿梭,在转承各表时,都显得从容不迫,靠的是抓住了生计这一生活的本相以及社会压力之下,青年更加渴望上升、躁动的心绪,正如书中屡屡敲打着人物也提醒着读者那样,“现实就是现实,西瓜,哈密瓜一般的现实” ,“现在还是现在……日子还在脚下铆着。” 作者之所以选择海口、西安这两个中西部城市,是想更大程度的写出浮躁的社会现实,相对于已经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的东部沿海地区,中西部城市则希望通过搭上国家新一轮的开发战略的顺风车,成为新兴开发特区,而小说中屡屡提及的来到异乡寻求机会的青年人们则颇似于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中外省人的形象塑造。然而,在全球经济已经一体化、土地、房地产经济泡沫的当下,作者对新兴特区能否成为“例外”地腾飞,并未抱有积极的看法。这也给依然执着于个人奋斗的青年群体的未来出路蒙上了悲壮的意味,特别是当作者的笔触向下,伸向相对于在四对年轻人中最为底层的刘克、春梅们时,更是不讳言瓷实、密不透风的现实对于他们的残酷性,“这就是我们最最朴素的青年一代,他们同样是共和国的公民、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过着简单的生活,有着简单的欢乐和期待,却不知道世界正与他们渐行渐远。”因此,可以说,青年群体的上升既是作者要表现社会问题的一个症状,也被作者看作能超越这一问题甚至克服更大的社会的希冀所在,“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作者赋予青年人的不安现状甚至不惜通过越轨的情爱的手段以极其克制、自然的写法,期待可以通过青年人个人不甘心命运的奋起搏斗,给日益固化的阶层现实以新的冲击。

这可能也是过于原生态的作品的局限之处,特别是当李亚男等女性通过性交易与男性权力进行利益交换时,读者多么想急切的呼吁隐含作者不再隐身,实行介入性的直接批判。当然,我们又清楚的明白,作者不断穿插的议论性的冷语未必不是对小说中种种荒唐事的反讽与解嘲。此外,除了直接着墨较少的毛利民,成熟的男性角色在小说中充满着反思意识,而女性往往是本质性地保有某种性格,比如骆丹只是因为父亲的关系而被塑造为沙场征战的心灵,如果说,同样是写上升,那么张曙光等人的上升是螺旋式的上升,而柳眉则是较为简单的直线上升,人物性格缺乏不断的发展,甚至在遇到感情之后,骆丹、柳眉都同样的露出最单纯甚至软弱的一面,这将使这些形象有难回应社会挑战的疑虑。所以,当故事戛然而止之时,很多问题被搁在原来的起点上,这也是原生态写法容易将社会生活写平面的特点。比如李亚男是否只有完成毛利民和张曙光事业的功能,之后将何去何从?另外,从底层叙事的角度看,柳眉从底层到白领的转变能否让她成为两类同样奋斗在城市的年轻人团结的纽带?刘克能否有上升机会,春梅回到农村,如何再寻找他们的远方——新的城市的生活?当然,这些问题的展开又是另一篇小说的写作了,我们理应有所期待。

尽管对原生态写法有些许的微词,但若非采取这种写法,又怎可以轻易得到这样贴近生活原貌的小说,正如鲁迅所说,“删夷枝叶的人们,决定得不到花果。”

《青青子衿》读后感(六):《青青子衿》:欲望都市与红男绿女

文/吴情

以城市为题材的叙事文学在文学史上由来已久,并不罕见。唐代白居易在《买花》中关注到富丽长安里下层民众的艰难生活,语言朴实无华,感性真挚热烈。北宋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用回忆勾勒出旧都逝去的繁华时光,表达遗民旧臣遭遇世变的无奈与悲凉。穆时英则在《上海狐步舞》中书写上海,这一“东方巴黎”香艳堂皇背后的光怪陆离。城市,一方面构成了人物活动的背景,另一方面也有她独特个别的记忆。人和城,从来就不是毫不相关,人在城中,城与人游。

自1949年建国起,城乡二元体制便深深左右了中国城乡背道而驰的发展命运。与之相配合,从核心到边缘的层级理念则伴随着政策因素间接塑造了中国城市区域间的差异。海口,三亚,中国最南的两个城市,在经历数十年的贫穷之后,终于在“改革开放”时迎来了发展契机。随着外国大量资本进入,房地产和旅游业逐渐兴旺起来,尤其是三亚,商业浪潮席卷此地,不仅给三亚的城市面貌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还形成了在三亚打拼的人生活的起起伏伏,酸甜苦辣由此上演。

伴着经济改革和文化交流的深入,个人的情感和欲望也开始慢慢张扬。在三亚这座都市里,权力交织着肉体,金钱裹挟着人性,一切的秩序和规则都被重新思考。胡马依的小说《青青子衿》,就是一部以文学检验现实的作品。小说三段情节并行,分别讲述了李亚男与毛利民、骆丹与高伟以及柳眉与刘克、与蔡义雄等人的事业生活和情感经历,表现了社会转型时期的种种乱象和新的秩序未能完全建立给每一个体带来的创伤。

发展中的海口和三亚,既是娱乐的天堂,也是冒险的圣地。银行体制内的李亚男和毛利民、假日遐想酒店的董事长骆丹、家境贫寒而后担任骆丹副手的柳眉,每个人都欣然游曳其间。然而,他们也都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城市各方面的阻碍和妨害。李亚男和毛利民所处的银行业,规则灵活而又严苛,升迁并不完全依靠才能和品行,李亚男更是为了丈夫的前途出卖了肉体;尽管心有戚戚,最终却安于现状。骆丹虽然事业有成,但年岁渐长,且情感经历很是不顺,肉体和心灵长期等待完全交付。柳眉虽然出身不高,但个人能力甚是突出,很快便得到重用,尽管先前在求职时遭遇了坎坷和波折,好在结局美好;然而,柳眉未能把握真心爱她的刘克,而后更是盲目行事,被英俊潇洒的蔡一雄所欺骗,沦为他走向成功的工具,差点逾越了底线,直至最后刹那间才幡然醒悟。《孟子》写道:“食色性也,人之大欲存焉。”个体的人的生存,其实都逃不了“食”和“色”这两个劫数。

小说中人物形象大都鲜明,情节的展开有条不紊,在看似不合理之外蕴含了意料之中的意味。在众多的人物形象中,徐婕娜既显得突兀不群,又具有某种程度上的典型意义。她才能一般,却凭借个人的身体在组织中获得了不俗的地位;她尽管让人唾弃,却也希冀着一份人间真爱。很难说她是因无爱而索性放弃和取消意义、走向放荡,还是因放荡而导致久久未能找到真爱,也许互为因果。她蔑视男人的“贞洁”观念,主张个性自由、婚姻自由和性爱自由。她近乎疯狂的在肉体上寻找刺激和愉悦的过程,便是自发的对男权社会定义的女性价值观的颠覆,虽然显得面目狰狞,却不乏先驱者的勇气和魅力。小说结尾,徐婕娜最终实现了自我超越,放弃了对挚爱高伟的迷恋和纠缠,也放弃了与陈主任间的不正当关系,选择去远方重新开始。她转身离去的背影,悲凉之中饱含了希望,象征了个人理性的复归。

除了表现欲望都市里的红男绿女,小说《青青子衿》还写出了银行业和旅游业中的种种怪像,在人物群像背后剪下了社会的缩影。人物游走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在各个行业各司其职,各行其是。每一个体看似独立,其实都被发展着的城市卷进无形的时代潮流里,摇滚、翻转。刘克所属的工人群体,小旅游公司里的夫妇,以及柳眉“得道升天”之前的结交的女性好友,无一不在小时代的洪流里艰难生存、拼命喘息。他们所拥有的,不外乎一日三餐和喜怒哀乐。而这份简单而又沉重的担负,或许就是生活最真实、也最动人的部分。

如要转载,【豆邮】联系。

《青青子衿》读后感(七):我们习焉不察的情感、日子和向往

这算是我最近几年读到的最好的长篇小说了。作者却是一个陌生人。谁知道胡马依?谁见过胡马依其他的作品?百度过,谷歌过,搜狐过,找不到与之相关的任何信息,只有一句古诗“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时时进入视野,感觉有点像《狼图腾》的作者姜戎一样,谁都不知道这个人是谁,还写过什么。

《青青子衿》 这个作品最动人的是小人物的理想,很卑微;努力,很坚韧;希望,很渺茫;成功,很牺牲;挫败,很常见;幸运,很偶然。

然而,这一切都是那么日常,那么熟悉却不为我们注意,只有读到这个作品,我们才猛然意识到,世界与他们,其实也与我们渐行渐远。

我还会为《青青子衿》写点什么。

《青青子衿》读后感(八):我们想不到的真实和不敢想象的真实

强烈向大家推荐这本小说。在描述当代中国社会生活的长篇小说中,这部书真的是让人耳目一新,震撼不已。

今天的大多数当代生活小说,都在刻画当下中国社会生活方面存在着根深蒂固的弱点。一般的纯文学作品,常缺乏对当代青年人生活的近距离体悟和深彻理解,其描写通常浅泛生涩,令人感受不到真切的生活气息;而一般的青春文学作品,又时常欠缺宽广的人文视野、对社会本质的敏锐洞见以及任何优秀文艺作品所必备的文学内蕴。

而《青青子衿》的作者,则显然长期深入各阶层生活,并在小说的撰写过程中下足了力气和功夫。因此,小说中充满着我们想不到的真实和不敢想象的真实,人物的命运诡谲跌宕,人物的性格复杂乖戾,情感世界脆弱斑斓。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底层农民工的艰难苦涩,小职员的卑微理想和坚韧努力,还有小老板的猥琐与大老板的奸雄,官员们的老干劲、老毛病与新困惑、新调整……

小说自始至终未曾宣示任何“高大上”的理念,从头到尾只不过以生动、流畅的笔法,叙述了这四对青年男女鲜活可触的情感、事业、理想和生活,从一个个真切的细节,描写并透视出现实的万千纠葛、人情的冷暖炎凉和世事的变幻乖违,从而自四面八方缠绕、交织成一部对于当代生活的完整叙事。

《青青子衿》读后感(九):青青子衿,不素餐兮

文:徐阳春

繁华都市中的灯红酒绿不仅迷乱了人的双眼,也渐渐钝化了人心。大家在尔虞我诈的来往中逐渐习惯了躲在面具后与人交流,给别人看的永远是他们最想展示的一面。实际上,每一张光鲜亮丽的笑脸后都隐藏着风格各异的悲辛苦楚和灰暗糜烂,骄傲和矜持使得每个人对自己背后的阴影讳莫如深。事实上主流媒体更加愿意关注的是光明的一面,于是大众所看到的世界永远是光明美好的,这样的世界被称作“和谐社会”。

而作者胡马依偏偏另辟蹊径,把镜头对准了那些阴暗的角落,并把活色生香的权钱色交易一帧一帧定格在了纸上。不论是男女关系混乱的工棚,或是你侬我侬的酒店房间,再抑或是附带厕所浴室的办公室,这些都是故事频发的地点。而一两夜的缠绵也许会掀起一场巨大的风暴,将当事人和旁人全都裹挟其中。

贾府的门口有两只干净的石狮子,而这里却找不到什么人或者物可以独善其身。整个故事肉欲横流,可以将它比作中国特色的《十日谈》,现代版的《金瓶梅》,《厚黑学》的练习册,《杜拉拉》和《金麟》两位作者共同创作的职场灰色奋斗史。每个人都被剥去了光鲜亮丽的外衣,见不得光的小尾巴在镁光灯的照耀下无所遁形。也许我们对某些身边人的升迁感到莫名其妙,但读过这些故事后却在一瞬间有了醍醐灌顶的感受。

柳眉是逆袭的例子。原本的她在对她垂涎三尺的私企老板和视她如眼中钉的老板娘手下受尽压迫,女老板骆丹却对她青眼有加,直接将她挖到自己的公司。从此柳眉如鱼得水,扶摇直上。她拒绝了追求她的刘克,却对副总蔡义雄深有好感后失身于他。她发现了他在以权谋私,但她虽不肯趟浑水却也在为他保密。一边是倾心相与的爱人,一边是有知遇之恩的老板,柳眉最终下定决心做出了艰难的抉择。

骆丹则是更早一批的逆袭者,凭着自己的才干和魅力成为了遐想假日大酒店的总裁。她和朴实憨厚的书呆子高伟一见倾心,靠着智慧和爱打退了一直纠缠高伟的徐婕娜。虽然两地相隔,但是他们的感情始终真挚坚固,在种种事端的考验下历久弥新。

高伟的性格属于一根筋,按照日本人的分类方式应该被称作“黏着血质”。拥有这种个性的人认准一条路便会一直走到黑,对同一段爱情也会死心塌地。但是追求柳眉失败的刘克则是个不同的人。平庸的工作磨掉了他的雄心壮志,985院校的高材生全无用武之地。他每天都守着春梅过着平静的小日子,但是春梅的流产事件几乎毁掉了他们生活的全部。毕竟当下社会的后顾之忧多如牛毛,如果安于现状,就要随时做好被命运吞噬掉的准备。

李亚男曾经作风开放,珠胎暗结的次数如恒河沙数。当她遇到毛利民的时候,开始决定收心养性相夫教子。但是从前的旧事却如影随形,如无孔不入的雾霾般笼罩在她的新生活中。她的上司张曙光和她的关系早已超越了普通的上下级和寻常友谊,她的心灵和肉体也逐渐习惯了以维护这种关系的手段来换取利益,最后自己却泥足深陷。书中的她两度怀孕,却说不清楚孩子的父亲究竟是谁。在亚男的恐慌和不安中,故事戛然而止,甚至连一句“我又度过了有意义的一天”这样自欺欺人的话都沒有。

我不知道故事将会向什么方向发展,我只知道故事还没有结束。高伟和骆丹的异地婚姻能否持久,李亚男和毛利民的婚姻会不会因为那段危险关系而分崩离析,刘克如果有一天春风得意会不会离开春梅,这一切都是未知数。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一切美好的事物都如琉璃般易碎。直到故事结束,那些人的身边仍然是危机四伏,一个失误便能使他们身败名裂,眼前的美好也能毁于一旦。

这便是我们生活的时代,一个危机四伏的时代。象牙塔中走出的学子早晚要习惯踏着血腥前行,才能在这个时代找到自己的位置。能在这个凉薄的时代获得一份温暖干净的爱情,是多么不容易的事情,但是之前又要经历多少辛酸才能破茧成蝶呢?

《青青子衿》读后感(十):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刚拿到漓江出版社这本书的时候,淡蓝色的封面,取自《诗经》的书名,自然地让我想起了那首古老的诗: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就连作者的名字也是古色古香的。心里想着,这应该是一个充满古典情怀的小说吧,才子佳人,琴棋书画,一个世外桃源的世界。

所以,刚开始读这个故事的时候,心里是有些落差的,这样清雅的封面,雅致的名字,却原来是一个那么斑驳陆离的故事。大概是很久不读当代小说了,一时有些不习惯书中人的生活和做派。可是慢慢读下来,那些人物渐渐地在自己的印象里有了一个立体的轮廓,却发现这样的书是可以一读的,书中的人也耐人寻味。

小说以海南和西安这两个城市为背景,写了四对男女的感情和生活,从李亚男和毛利民的故事开始,也是从他们的故事结束。书中的爱情都有着强烈的一见钟情的特点,匆匆一面,就付出真心和感情。他们身处一个斑驳的世界,却又向往爱情的纯粹和婚姻的温暖。骆丹和李亚男都是在生活中有着丰富经历的女子,在对爱情绝望的时候却分别遇到了高伟和毛利民,在他们身上感觉到了一种简单和朴实的温暖。

其实书里每一个人都生活得不容易,但是却都有着内心纯粹的坚持,对于幸福的向往,对简单生活的期盼,尽管艰难,却依然在不断地追求着。只要不放弃追求,再多的阴影也是有阳光照进来的。

故事中的人物都有着丰满的人格,就连一直觉得那么不堪的徐婕娜也有自己在最后的那一番感慨,也在骆丹的真情下被打动,感觉到难得的温暖。高伟或许依然不懂她的选择,读者也未必认同她的选择,然而对于这个在艰难地努力追求着自己幸福的小女子,心中却不再只是鄙夷了。

一直在思考为什么小说的名字会叫做《青青子衿》,直到读完这本书,才会懂得作者选择了这句《诗经》里的话作为全书的名字,是因为他心中的美好依然是一种古典的情愫,一种善良的心境,一种对幸福的追求,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有一种对幸福和善良的追求跨越千年沉吟不绝。

    

上一篇:顽疾读后感精选10篇_读后感_名著     

下一篇:《严晓丽我最亲爱的人》读后感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