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

海滨的生灵读后感10篇_读后感_名著读后感_格言网

2020-12-28 23:46:52

读后感

公众号

《海滨的生灵》是一本由〔美〕蕾切尔?卡森著作,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9.00元,页数:28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海滨的生灵》读后感(一):卡森的“走心式”体会万物生灵

再次遇到卡森的书,再次走进她的自然生物世界,有种赵忠详解说《人与自然》的感觉。基本上书中的介绍和语气,都跟赵老师的语调及语言形态一致,就那样很有特色的介绍海滨及海滨生物,始终把生物们高高在上的看待,对它们充满敬畏与尊崇。

此前读过卡森的另一本书《万物都是奇迹》,那本书对生物的理性讲解及知识点普及很少,主要传达的是一种走进生物世界并珍惜和它们亲近的缘份这样一种情绪,文字极其优美,配图非常可爱,所以令我非常的喜欢和欣赏。而这本《海滨的生灵》有点改变,在这本书中关于海滨世界的知识普及还是很多的,作者介绍了自己如何走近海滨,如何在那样的清晨或黄昏,去寻找和认识那些海滨生灵,文字中还是带着极其“走心”式的解读。然后她利用自己博物学家的特长,启动了她博物学方面 的庞大的知识库,给我们介绍了很多生物。只是那些生物种类和名称,都远离我们的生活,所有稍显陌生和没有亲切感了。毕竟大海还是远离着很多人,海滨的生态环境相对于内陆的生物来说,我是完全不一样的认识和体会了。

卡森说:“海滨的生命是生命从大海进宫陆地的序幕”。好像有一种说法,生物是从大海起源的,然后慢慢发展到内陆。因为早期的世界是一片汪洋嘛,陆地是后来才出现的。

海岸线每一天都不一样。大海有平静时刻,亦有狂暴时刻,所以海滨的生灵所处的环境相当复杂而艰难。但是一切生命却呈现繁复和强大的一面,无处不在的生灵揭示着自然界的种种奇迹。

在《海滨的生灵》中,卡森倾情介绍了太多的海滨生物,我一时间有点回味不过来。也许有一天我会亲自到海滨去寻找,或许那个时候我仍然记不得这些生物的名称,但是我会因为这些细小的生命,而认识自然界的强大与奇妙。唯一有点小小的遗憾,在《海滨的生灵》中,插图是黑白的,不够形象生动,而且也没有《万物都是奇迹》里的彩图绘画可爱,《万物都是奇迹》里的插图是充满着童趣的。真需要再版另一个版本的《海滨的生灵》,增加图说的部分,配上卡森完美的走心的文字解说,就会如赵忠详的〈人与自然〉一样,充满着魔力与趣味了。我真的很期待哦。

我网友这样评论《海滨的生灵》:语言优美诗意的科普作品,写的是海滨隐藏的小生灵,不是熟知的海底世界。可惜配图太简。

我举双手赞同哦。正是这样呢。虽然卡森的文字仍然丰满,有着强悍的特色,非常的走心,她的解读方式是那样的具有个人特色。但是配图,真的也很重要。

《海滨的生灵》读后感(二):对我具有特殊意义的一本书

我因为想认识植物来到豆瓣,从豆瓣丰富的资源中汲取营养,几年间,从一个植物盲变成了对本地植物认识得七七八八的“植物熟悉者”,对此我深感满意。在豆瓣上,可以参加小组现场提问,也可以直接去北京参加相关讲座和活动,当面向专家讨教,还可以与豆友一同到山野中去实地辨认,在交流中,得到很多启发,也得到书和图谱、图库方面的资源提供,可以自己去找来查、找来用。这种立体的学习方式,非常有效。当然因为自身限制,同样的资源学到的有深有浅,深的成了大神,出书出画,浅的就是我这样,出门起码不会两眼一摸黑,可以在对植物完全无知的人面前充一把专家。充专家的机会毕竟少,但是多识草木之名,原本无名的草木一时有了意义,会在不同的书里遇到,会在不同的季节认出,对世间不同的美多了一种认知,和珍惜。

但也不是没有遗憾。我自小生活在海边,无论是沙质海滩还是石质、泥质海滩都很熟悉。潮间带的生物多到一般人想象不到。时常见到,非常熟悉,且从实践中得到许多小的窍门,知道许多别人不知道的秘密。但是一直如同一个会说话的文盲,我讲得出来,却看不懂图谱的描述;也如同一个哑巴,无法用人人皆知的语言描述出自己所见。因为完全的无知,我对潮间带的动植物都只知其俗称,不知其书名。对于俗称也不知道的,我就运用类比的方法,自己给它命名,按照我打了一辈子鱼的舅舅的理论:“凡是地上有的,海里也有一份”,我的类比有几个颇能歪打正着。比如讨厌的海边礁石上怕水的“海蟑螂”,再比如附着在岩石上跟土鳖相当类似的“石鳖”,绿色的颇像莴苣的海藻“海莴苣”。但大多数都是胡扯,比如跟藤壶杂生在一起的斗笠状的吸附动物,若想捕获它,必须在半秒钟内“嗖”地大力撬它的边缘,将其一举掀翻。稍一迟疑,它就吸牢在岩石之上,除了用石头砸碎,任谁也奈何它不得。运用这种独门秘笈,我得以看到它肉质的吸附足,跟鲍鱼很像,不知道该叫它什么,又看它跟些小海螺混在一起,就叫它“笠螺”。其实它叫“笠贝”。但它吃什么?为什么有藤壶的地方总是有它?为什么它和藤壶总是跟贻贝、滨螺和牡蛎共同分布于礁石之上,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它们为什么有的靠水近些有的离水远?为什么它们上方的岩石看起来什么都没有,颜色却特别黑?

一个人带着这么些疑问,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地游走在潮间带,看海葵在阳光下的海水里明媚开放,手捏着某褐藻根部的气囊不知它来自何方,查书识得扁玉螺的卵带,实践认得扁玉螺钻入沙下之后沙上隆起的小阜,夏天泥滩上有果冻样的用小蒂固定在沙中的不知何物,踩上去粘凉湿滑.......不是不痛苦的。海滩近在眼前,踩在脚下,却如同迷雾,我对它永远只是识得一鳞半爪,在外围打转。不认字的婆婆曾羡慕地对我说:“世界在你眼里多么清楚呢!”在潮间带,我跟我婆婆一样。

海边在中国并不普遍,我没有幸运在豆瓣上遇到这方面的很多资源。很早的时候我发过海边生物的照片,并没有人来指点。在推荐的书里,讲海的也不多,我去搜寻着看《海错图笔记》,看《当自然赋予人类灵感》中关于海洋生物的部分,看《渔具列传》,去图书馆看关于贝类和藻类的图谱,对别的书里提到的关于海边生物的东西多加注意,可这些,没有一本书能给我讲讲海边潮间带生物的起源、构成、演化和原理,我依然是个会说话的文盲,能看会听的哑巴。直到《海滨的生灵》这本书。

这本书是对我有特殊意义的一本书,它系统地给我讲解了我所想要了解的关于潮间带的一切,如同太阳升起拨开迷雾,让我知道平常所习见的岩石上的黑色来自古老的蓝藻和绿藻,其下的藤壶是如何在笠贝啃食干净的岩石上附着,藤壶跟贻贝之间如何进退争斗共存,滨螺的种类,及其采食方式如何刻划了海边的岩石,节肢类如何生存,蛤类如何在附生的动植物共同营造的岩石下的软泥中生活,还有那遥远的热带的珊瑚如何构造了海岸与陆地......

它讲原理,讲植物、动物和原生藻类形成的生物之网,如同齿轮般紧咬密合,生存,死去,改变,和被改变。这世界无所谓小也无所谓大,每一物种的生存都是微观与宏观世界里的事情。我看得身上起了鸡皮疙瘩,是因为第一次知道我所看到的表象背后的历史、进化和宏大。

遇到这本书是我的幸运。它的几处错字我原本用书签标记,却因为书翻落在地而全弄乱了。这是要求我再看一遍么?我原本就想把本书所提到的动物都好好查找了解一遍,道理再细细捋一遍,尤其是涉及我熟悉的海滩的几章再重点看一看。人产生疑问,被解答的机会很少,既然遇到,不能放过。

《海滨的生灵》读后感(三):它属于陆地,也属于海洋

它属于陆地,也属于海洋

文/米雪

显微镜的发明,让人们认识了微观世界的宏大。一花一世界。无论人类看见的,看不见的,这世界上的生灵依旧循环往复,生生不息。人类与自然,自然与自然,都存在着极其密切的联系。著名博物学作家蕾切尔-卡森的《海滨的生灵》“以大器、精妙、充满诗意的文笔描绘了海滨生态的万千生相。”自然与自然之间,生态系统的维持与发展,同样复杂而奇妙。

《海滨的生灵》是其“海洋三部曲”的终结篇,另外两部分别是《在海风下》《环绕我们的海洋》。作者在书中用六章给读者展现了岩石、沙滩、珊瑚这三种海滨生态类型,还涉及了潮汐与陆地的相互地质作用。对于海滨,读者看到的不仅仅是沙滩,冲浪,日光浴,还有隐匿在这个海滨世界的各种生灵,尽管书中的多幅插图均为手绘,但仍然可以让我们从穷形尽相的绘图中感受到海滨世界的百千姿态和美好。

海滨是人类的启程的祖地,也是一个奇妙的世界。在这里生存的很多生物,依赖于海水带来或者带走食物,海浪的大小,影响了这个区域生物种类的类型和数量。为了适应生存的环境,很多生物都有着自己的生存技巧。藤壶“它的矮锥形分散了波浪的力量,能让海水无害地流转而去……锥形的整个根基固定在岩石上,由具有超常黏合力的天然粘合剂连接……”,贻贝“在保持圆滑轮廓的同时,生长出锚线,以在岩石之上保持一席之地。”同时,洋流,气候,季节等因素,也影响着海滨生物的生存方式。

海洋是广阔的,它占据了大约整个地球面积的71%,与陆地相交的漫长海岸线,跨越了维度、经度,穿越了山丘、盆地,潮汐交替,海滨世界也是一个庞大的生物世界。这里有适应冷水河黑暗的昆布属植物海纠缠,也有奋力生长的海带;有外表美丽的菊海鞘,色彩招摇的海胆,也有喜欢掘地三尺、只留口器和触角捕食的“浪里渔夫”鼹蟹,具有观赏性的各色珊瑚……海滨不同于单纯的海洋或者陆地,它的特殊性,为生物的多样性提供了各种可能。各种生命,在干燥的沙滩上,在波涛汹涌的海潮中,在黯淡的近海里,为了生存,展示了各式各样的看家本领,它们在残酷的环境中,博取自己的一席之地。

法国作家凡尔纳的科幻作品《海底两万里》以一种“冒险”的方式,为我们解读了海洋世界的各种神奇。同样与海有关,《海滨的生灵》以诗意的笔法,给读者描绘出了海洋与陆地的交界点——海滨,这一方各种生灵聚集的多样世界。书的扉页上写道:“每一只海边的螺,都是生命从海到陆的进化史诗。”每一个生命体,都是生态系统中重要的一员,敬畏生命,热爱自然,蕾切尔-卡森切身实践着这个承诺,与自然和谐相处,一直是人类所应有的共识。

“只有当我们用心灵的眼睛和耳朵来感知,我们才能够理解海滨。” 万物皆奇迹,生生不息。

几天不写,手生% _ %

《海滨的生灵》读后感(四):大海,生命的故乡

很多人在小学时代都学过这样一首歌:《大海啊故乡》,这本是艺术化地表达对母亲、对大海、对故乡的感恩与热爱,但有意思的是,从自然科学的角度看,大海的确可以算作是地球上生命的故乡。上古生命发轫之时,最低级、最简单的无脊椎动物,已在海洋出现,为今天丰富多彩的海洋世界的形成留下最初的印迹。现在,我们可以通过很多途径接近海洋:轮船,潜水服,海上钻井平台等。然而科技的发达是不是使人类忘了对海洋的敬畏,自以为可以征服海洋而肆无忌惮,忽略了那些以海洋为家的生命了呢?蕾切尔·卡森的《海滨的生灵》,在海洋已被很大程度的污染的年代,能给我们带来一些新的启示。

大多数读者最熟悉的是她的《寂静的春天》,那是一部在环保领域有着革命性意义的作品。这本以海洋生物为主题的书,虽是以科普知识为主,但不乏文学色彩。作者用她生动的文笔传达出对海洋生命的热爱与着迷,对神奇的海洋的惊叹。从远古到现代,经历漫长的演化,海洋以今天的面貌呈现在我们眼前,潮起潮落、色彩斑斓、物种丰富,虽然人类从未停止探秘海洋的脚步,我们对占地球面积最大比例的海洋仍充满未知,关于海洋生物仍有很多可以深入探究的课题。

蕾切尔·卡森在《海滨的生灵》一书中,以美国佛罗里达的海滨为例,详细地介绍了在三种类型的海滨存在的海洋生物及它们的特征、习性等。她的表述通俗易懂,有时生动的比喻使生物学与地质学知识显得不那么生硬,但也因此损失了些科学的严谨。作为一本科普图书,当然不能要求它像学术论文一样,那便失去科普的意义。在这本书中,她偶尔也会表露出对环境问题的担忧。在《珊瑚海滨》这章,她提到,“由于过度捕捞,女王凤凰螺在佛罗里达群岛已经变得越来越罕见”,不知道今天它们的命运如何?

为帮助读者形象地感知海滨的生灵,书中配了大量与文字所描述相关的生物的插图,它们精细而准确。当然,在今天这个极容易获取信息的互联网时代,如果对其中某些生物种类非常感兴趣,完全可以将卡森的这本书用作海洋生物探究指南,跟随她的目录,开启自己的探究之路。毕竟此书初版年代距今较久,而人类的科技不断发展,辩证地读这本书,在搜寻信息的过程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不失为阅读科普书籍的更大收获。

雅克·贝汉的《海洋》,让我们心潮澎湃;BBC的《加拉帕戈斯群岛》,让我们大开眼界; 路易·西霍尤斯的《海豚湾》,让我们怒火中烧。在陆地资源已快被人类耗尽的今天,人类若想健康有序地发展,最好的解决办法是求助于海洋。海洋的潮汐能、生物资源、海水淡化等,都将对人类的未来产生重要影响。多接触些与海洋相关的书、纪录片,增加对海洋的了解,对我们大有益处。但对海洋的合理开发与生态保护同样不容忽视,莫让大海这个故乡受到伤害,也是卡森所希望看到的。她字里行间表达着对海滨美丽世界的爱,希望读者们能同样热爱海洋,关心海滨生灵。

《海滨的生灵》读后感(五):一场唤起敬畏心的海洋生物之旅

浩瀚无际的海洋总是给人们以神秘的印象,而一些与大海有关的文学作品则把这种神秘感推向了极致。但是在美国博物学作家蕾切尔·卡森女士的笔下,大海却被还原成了它本来的样貌:这是一个孕育生命、带来奇迹的领域。如果没有海洋,就不会有地球上的这些生物。而作为“海洋三部曲”中最为著名的一部,《海滨的生灵》不妨看成是蕾切尔·卡森描绘海洋生物众生相的传奇故事。

虽说这本书带有传奇色彩,但透过卡森女士细腻诗意的文字不难发现其中的科普知识。卡森女士以其敬畏万物的母性情怀向读者徐徐道来独具魅力的海滨世界,同时,作者又将海滨生物圈放置在整个地球生态圈之中,充分地展现出所有的物种和生命都是与它周围的一切事物紧密联系着的,这样的写作方法,不仅扩大了读者的认知视野,使读者获取了更多的科普知识,而且也使读者更为清晰地感觉到自己与其他生命之间唇齿相依的关系,从而唤起每一位读者对生命的敬畏和尊重。

无疑的,这部科普文学作品的结构是非常宏大的,可读起来却并不觉得枯燥。这首先得益于作者讲述的关于海洋生物的故事本身就富于吸引力;其次,作者将她自己的感受和思想贯穿其间,颇能引起读者的思考和共鸣。

作者在描述海洋生物的故事时,是在一定的科学依据上进行了适度的想象,而正是这种想象以及白描手法的运用,使读者获得了“自行脑补”的空间。这种阅读体验的好处之一便是能够使读者自由地展开联想,所以,原本可能枯燥乏味的科普读物便成为了读者施展想象力的最佳媒介。

海洋生物的种类非常庞大,它们与陆地生物的关系也很复杂。就一点来说,如果阅读时稍一分散注意力,就可能陷入到前后无法贯连的境界,从而不得不对某些内容重新再读。这听起来确实比较耗费心神,但这也正是科普读物的价值所在:它教会我们应该严谨地对待我们所在的这个世界,搞不懂的地方可以重新再读,但如果人类忽视了其他的生命,那么付出的代价就可能是相当惨重的。卡森女士如此尽心地创作这部科普文学作品的用意,大概就在于既揭示出海洋中那些不起眼的小生命,它们是如何一点点进化,进化为陆地物种并进化出人类,同时,也是为了让我们明白看起来很寻常的生物,它们的进化历程是多么地艰难长久,这也能唤起我们的谦卑,让我们学会善待其他的物种,即便它们看似不起眼,可那也是整个地球生态系统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

越是渺小的生命,往往越值得我们赞叹;越是寻常的事物,便越是有着不同寻常的发展历程。正是卡森女士的这部作品,让我们放下人类的傲慢,向大自然母亲持以敬畏,向其他生命持以尊重。

《海滨的生灵》读后感(六):理解海滨,走向海滨

海滨的美,试问有几个能看见,生灵的美,有几人能见识。看BBC原野中的一生《地球生灵 One Life》,那里面各式各样的生物,展现了令人叹为观止的美,它们时而勇猛、奇怪,时而可爱、美丽,又会让你在不经意中忍俊不禁。看潮起潮落、流浪翻滚的节奏,时刻体现着运动、变化与美丽那种交替的显而易见的吸引力。

《海滨的生灵》是卡森的“海洋三部曲”的终结篇,系统全面地展开了对海岸生态系统的介绍,讲述了潮汐与陆地的相互地质作用以及岩石、沙滩、珊瑚这三种海滨生态类型的特征和美丽。她作品的出世也引起了人们对她身份质疑,她的非主流,她的非同寻常,她的另类,以至于都不能被被人们心悦诚服地接受。理解任何思想家,我们都需要时间,耐心和契机,理解卡森更是如此。其实她是名符其实的海洋生物学家,卓越的博物学家,博学多才的作家。卡森一共为后人留下5部著作,《万物皆奇迹》、《等鹿来》、《飞禽记》、《寂静的春天》和《海滨的生灵》。她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丰富的知识,更是她一生所追随的思想。

从此书中,我知道了海滨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岩石嶙峋的海滨、沙质海滨和珊瑚礁海滨及其伴生地貌。我没有去过海滨,对它的了解可以说是为零,我们甚至都没有怎么去过海边,不得不说真的是一大遗憾。不过有幸得到这本书,我可以先从书中了解一些关于海滨的知识,就像卡森所说,只有站在它的面前,才能感受到地球和大海的漫长节奏雕刻了大地的形态,产生了组成它的岩石和沙子;只有当我们用心灵的眼睛和耳朵来感知它时,你才能够理解海滨。

《海滨的生灵》共分为六大章节,分别为海陆之间,海滨生物的模式,岩石海滨,沙质海滨,珊瑚海滨,永恒的海洋。后面还有分类与索引部分。每一部分都及其详细地为我们解说海滨生物的生存、繁衍、觅食等一些自己独特的生存法则。卡森通过回忆深深触动她心灵的地方和那些经历的细节,表达了她对海滨美的向往。其实我们也向往海中的美景,看到电视上面潜水员进入海底触动那些海底的生灵,除了羡慕还是羡慕,叹为观止的美真的用语言无法表达,那些记忆在脑海里久久挥洒不去。海浪海水本身就是一种美,再加上造物主给它们再加上一些奇形独特的生物,更是美不胜收。看似渺小的生命,错综复杂地交织着,它们也能坚韧地畅游于砂粒之间的水潭之中。这不得不让我们感悟到生命的美好、生命的美妙、生命的伟大以及生命的深层涵义。动物尚且能如此,我们作为高级的人类,更应该时刻感受到生命的美好以及我们人生所经历的,那都是珍贵的经历,纵然再大的难题摆在我们面前,我们也不要气馁,因为人活着真好,生命最可贵。

海滨的美不是通过看书就能理解的,不过我们可以先从书中了解更多关于海滨各种生物的习性,为我们以后想要体验它的美作下更多的铺垫。希望有一天我们也能理解海滨、走向海滨,去寻找那些生灵的美。

《海滨的生灵》读后感(七):海滨的微观世界

“在穿越佐治亚海滩上的归途中,我总是意识到——我正踩在一座地下城市的顶部。”我能想象,说这句话的蕾切尔?卡森是怀着怎样的感动与敬畏,写下一部宏大而细腻的《海滨的生灵》。

海底世界的绚丽多姿我们并不陌生,色彩斑斓的鱼类,摇曳多姿的水草,巨大的白鲨和鲸鱼,活泼可爱的小海豚,连小朋友都很熟悉,而大陆与海洋相接的海滨生态我们就知之甚少。蕾切尔?卡森把海滨世界分为岩石海滨、沙质海滨和珊瑚海滨,在她的显微镜下,每层海滨都有一个“万类霜天竞自由”的微观世界。她所说的“地下城市”,就是表面平静、内藏生机的沙质海滨。

沙质海滨的主要居民是蝼蛄虾,它们像包租婆一样在沙滩上到处挖洞,建筑自己的“虾城”,为圆嘟嘟的的豆蟹、小小的鍜虎鱼等“租客”提供避难所,“洞主”自己甚至会被凶悍的鍜虎鱼推到一边。海滨的小动物并不都如此和谐相处,岩石海滨就有三位主角常年主演消长循环的生态大戏。岩荔枝螺最喜欢吃藤壶,胃口还很大,藤壶快吃光了,它们就开始吃贻贝,等贻贝也没了,藤壶又多了起来供其大快朵颐。如有上帝计算一般,海滨的生态系统就是如此处于一种精妙的平衡之中,“除了大的灾祸以外,毁灭的力量既不超过创造的力量,也不低于创造的力量。”

自诩万物之灵的人类从未得以尽览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就在海滨之中,有一种色彩纯洁,造型精致的生灵,它们一生被埋在泥土里,如果没有其他生物的打扰,还会发出一种奇怪的绿光。但只有等到它们死后,海浪卷起它们的贝壳,人们才能得以一睹它的美丽,我第一眼看到书上的配图,便想起希腊雕塑 《萨莫色雷斯的胜利女神》那双飘逸灵动的翅膀。而这由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雕出来的生灵,名字正是——“天使之翼”。

苍海桑田是海洋与陆地相生相依的见证。这种关系也体现在一种叫“船蛆”的小生灵的生命中。船蛆一生生活在大海中,但却以从陆地来的浮木为生。如果没有及时找到栖身的浮木,它们就会死在海中。这样一种小生物,像陆地的白蚁一样以木屑为生,却能让巨大的渡船崩解沉没,甚至一度成为海上霸主荷兰的“国家大事”。 人与动物、陆地与海洋之间就是如此互相依存,互相影响。

《海滨的生灵》用诗意优美的语言描绘了海滨生态系统中的万千精灵,它们繁殖、觅食,在潮汐的起落间呼吸,在狂风巨浪中努力生存。蕾切尔?卡森说,她在这些小生灵中感受到“生命的压力——强烈的,废止的,无意识的要生存下去,努力向前,大力扩展的那种意志”。一沙一世界,万物生生不息。可是,不要忘了,它们也很脆弱。

2014年、2015年的普利策奖有两部沉重的环保作品:《汤姆斯河》和《大灭绝时代》,其中《汤姆斯河》还获得了蕾切尔?卡森奖。这两部作品都提到了日益严峻的海洋污染。人类不仅向海洋排放大量工业废水和固体垃圾,就连排入大气的二氧化碳也有差不多三分之一都被海洋吸收。海洋急速酸化,用碳酸钙构建外壳或骨骼的海洋生物遭到腐蚀,包括海星、海胆、牡蛎、滕壶,和大量珊瑚藻类,也许美丽的“天使之翼”将会变得千疮百孔。英国科学家还认为,珊瑚很可能成为现代第一个在生态学意义上灭绝的主要生态系统。

英国诗人蒲柏曾说:“无论你击向自然之链的哪一环,第十环,或第一万环,巨链都将断裂”。当这巨链断裂,人类将何以立足?

(如需转载请联系本人。QQ175108258 请注明“约书评”)

《海滨的生灵》读后感(八):时间之下,海陆之间

时间之下,海陆之间

文/斯索以

大海,被人类视为生命的最早起源地,并且至今为止,依然称得上是生命的摇篮。而海滨,则是联结海洋与陆地的纽带,在那里生活的贝、蟹等,以不同的生命形态诉说着海洋与生物的故事。《海滨的生灵》一书中,博物学家雷切儿?卡森以生动细腻的笔触,向我们展现了这一精彩的世界——“在那里,地球上的生命大戏表演了第一幕,甚至也许只是序幕;在那里,进化的力量在今天仍在发挥着作用,正如自从我们所知道的生命刚刚出现时的情况一样;在那儿,生物们在其世界的宇宙现实之下的精彩表演,如水晶一般,十分清晰”。

一切生命,都在时间的幕布下表演。无论在海洋或是大陆,无数的生灵找到了自己的动情处,肆意狂欢,作为二者衔接处的海滨自然也不例外。海滨是多样生命的演练场,也是生命极为脆弱的地带,生命犹如彩虹一般转瞬即逝,水里的永眠岸上,岸上的魂归深海,类似的现象时刻都在发生着,所有的生命多“以渺小的形态生存”,寄居在“童话般的洞穴里”。尤其在给养丰富的海洋入口处,这些精致而美丽的“花朵”,为了生存齐聚这里,时间之下、海陆之间,生命的大戏分秒不停地精彩上演着。目睹了眼前的一幕后,雷切儿忍不住惊叹,“它们的美,太脆弱以至于似乎不能生存在有破碎性力量的世界里。然而,这里生物的每一处细节又各有其功能,每一根茎、每一个水螅体、每一只花瓣的触手,都是为了处理生存的现实问题而塑成的。我知道它们只是为回归大海的怀抱而等待着——等待着退潮的那一刻。然后,在奔涌的急流中,在汹涌的海浪中,在来潮的压力下,这些花朵精美的长触手将充满生机。它们会在它们纤细的茎上摇晃,它们的长触手扫动着回流的海水,在其中寻找生活所需的一切”。现实如此残酷,生命又如此充满美感,这个近乎微观的世界将我深深地触动。

每一种微不足道的生命,在生物进化史上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故事,那是一个漫长的“对环境精准而完善的适应”过程,海滨复杂多变的恶劣环境,被充分反映在这种进化上。但可以肯定的是,海滨的世界里,任何物种都不是独自在战斗,任何美妙的享用也都伴随着残酷的争夺。雷切儿告诉我们,这不是一个由单一因果关系构成的简单生物圈,这是一个巨大的生命与生命的网络,每一个生物和它所处的世界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不过,因为复杂,也让这些生命的故事变得异常精彩,虽然海浪能够轻易地拍碎遍布于海岸的岩石,却“极少有海岸能够彻底挫败生物获得立锥之地努力”,藤壶、笠贝和滨螺便是在激浪区成功定居的代表,属于精准适应的标杆。因此,这并不是个糟糕的世界,且很多生物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依然能够保持着自身的精致与美丽——“每一只贻贝的壳都由一连串的坚韧丝线连接在岩石上,每一根都有着闪亮的丝绸一般的外表”。

任何生存,都有赖于一个庇护所。正如洞穴是人类最初的家园,“在沙滩上,几乎所有生物都学会了深挖洞穴,在沙下躲避海浪;在岩石区,一些生物通过钻孔的方式,找到了安居所”。也就是前面所提蕾切尔说的“童话般的洞穴”。可童话的美依然庇护不了活着的痛——生存固然可贵,但生存的代价往往是巨大的,要在残酷、无情的海滨环境下获得一丝安稳并不简单,尤其对于这些多半只能采取适应的态度去生存的小生物们。卡森惋惜地写道,“所有这些生物,都放弃了它们的自由,用来换取躲避波浪的庇护所,成为自己开凿的斗室的永久囚徒”。海滨生物的生存法则,何尝不是人类命运的一个缩影?对这些生命来说,活着的不自由也体现在气候环境方面,因“生命只存在于一个相对狭窄的温度范围之内”,热带的动物比北方的动物对于温度的变化更加敏感。而在一些海滨,“潮汐塑造了生命的特性和行为”,给予所有居住在高低水线之间的生物“一天两次”的陆地生活体验,当生命最关键的过程必须在海水覆盖海滨时完成的时候,“潮汐的节奏就被反映在生物节奏交替的活跃与静止之中”。对这些生物来说,那些看似异常鲜明的生命特征,最初何尝不是源于某种形式的禁锢?

当然,海滨在表现出无常与冷漠的同时,是倾其所有对一切生命一视同仁的慷慨滋养——在岩石海滨、沙质海滨和珊瑚海滨各种环境里,到处充斥着生命的美,每一种特定的海滨环境都为钟情于它的特定生物提供了足够生命繁衍和狂欢的礼物。所以,小蟹小贝的世界才如此精彩;所以,属于海滨的世界才得以永恒。

雷切儿让我们了解海滨这个世界,但未能揭示的还有很多,那是一些生命背后的故事。正如她在文中所言:“形单影只的小螃蟹与大海一起,形成了一个标志,代表着生命本身,代表着精致、脆弱,但令人难以置信的活力——它不知怎么而在无机世界的严酷现实中,拥有了它的一席之地。”或许我们永远无法用科学的手段去精细剖析这“一席之地”同生命的具体联系,因为生命是神奇的——即使一个小小的生物,都有无穷的精妙等着人类去探索——而它一旦闯入我们的世界,带给我们更多的将不是答案,乃是疑惑(疑问)……

2016.1.16-18于北京?既往居

■提示:如需网络转载、纸媒刊发,请先联系。并注明出处和文章署名。

豆瓣地址:http://www.douban.com/people/20979693

《海滨的生灵》读后感(九):卡森阿姨的另一面,或环保主义者的爱与苦难

警告:本文私货含量、括号含量超标,慎入

据说蕾切尔·卡森是现代环境保护运动的先驱。一说到环保运动先驱,许多人(包括许多环保主义者自己)脑海中立刻浮现的,要么是预言注定不被听信的先知卡珊德拉,要么是苦大仇深替罪恶的人类背负十字架的受难者耶稣——如果“打着保护旗号阻碍中医发展的西方邪恶势力”这种来捣乱的不算的话。

要是你只看卡森阿姨最有名的书《寂静的春天》,的确多少有点这种感觉,仿佛她是当年众人皆醉我独醒与整个世界对抗的环保圣母。然而我从《海滨的生灵》中体会到的情感却不太一样。我觉得《寂静的春天》像是痛心疾首带着使命感写成,因为紧张而有点儿僵硬;而这本书正相反,像是本来只想一本正经介绍滨海生物的,却因为太喜欢要介绍的生物而画风整个变得柔和起来,简直可以脑补她写着写着忍不住开始微笑……大概卡森阿姨终究还是海洋生物学家!(前言里说作者的确本来是想写成本书附录那样的生物观察手册的,一不小心没收住写成了长篇抒情散文。。)

关于海滨环境的苦大仇深的书,或许还是应该写的。稍微懂一点的人,稍微扫一眼中国海岸线和近海的现状及发展趋势,都很难不产生做一个《穹顶之下海岸篇》调查报告的冲动(对这部不存在的作品吐槽若干已被系统自动屏蔽),希望自己能够站出来问问这到底是“谁的错”。但是我还隐约觉得,“环保运动先驱”们如要写书,既可以做个“先知”写出振聋发聩之作,也可以放下戒备,把读者与自己放在同一立场,放松地讲述自己热爱的事物、想要保护的事物。而这本书(还有之前国内出版过的《海洋传》)就是卡森阿姨后一种状态的产物。

她老家并不在海边,但她喜欢说“回到海边”——海洋像是她的故乡,或许因为那是“生命启程的地方”。她在缅因州买了靠海的房子,便一口一个“我的海岸”亲昵地叫着缅因海岸。为了写作此书,她做了不少野外考察,足迹遍布美国东岸(或是以写作此书为借口游遍美国东岸?),终日与海为伴,久而久之,她终于能听出“潮汐说着不同于波浪的另一门语言”、“空气和水流过凹凸不平的岩石表面发出喃喃低语”,也能闻出“低潮的气味……硫味的是海绵,碘味的是海藻,盐味则来自阳光晒干的石头上闪烁的盐霜”。

或许因为我自命为海洋生物学家,读这本书代入感特别强,作者写到的场景不论我是见过还是梦见过全都历历在目。比如你作为一只陆生生物,趁着天文低潮时仅有的机会窥探通常淹没于水下的岩洞,发现岩洞四壁长满了一丛丛海葵,全都因离了海水而凋谢,完全不是图鉴中花枝招展的模样。比如在褐色鹿角菜丛中发现一抹亮红,以为是混进了一小块珊瑚藻,扒开来却窜出一只大螃蟹吓你一跳。比如在海边的小水洼里看到了一坨海绵和一条鱼,正想吐槽晚近物种鱼类在古老原始的海绵前辈面前不知天高地厚,却意识到你们新到地球不久的愚蠢的人类才是最最不合时宜的存在。

或许你不必想象自己是槽多得吐不完的手贱偷窥狂海洋生物学家,而只需做个围观海滨热闹环境的普通看客。你走在退潮后看似空无一物的沙滩上,稍微留意看看脚下螃蟹和海星留下的蛛丝马迹。你在佛罗里达珊瑚礁购买了潜水体验一日游,却发现自己与其说处于水底,不如说是“正处于高山之巅,水流像山风一样掠过,柳珊瑚就像山顶的灌丛,林立的鹿角珊瑚像嶙峋的石块”。或者只是站在海边峭壁眺望,晨雾还未散去,看不见灯塔和来往船只,仿佛这道海岸昨天刚刚形成,而你是唯一一个不小心来早了的人。

如果你脑洞足够歪斜,也可以对各类海洋生物或非生物设身处地。也许你像海滨岩石顶上的海鸥,把头埋进翅膀里打盹等待着潮水退去暴露出猎物。也许你像藤壶或螺旋虫的幼体,寻寻觅觅、犹豫不决,想要谨慎选择后半辈子的安身之所。也许你像终极宅女雌性隐螯蟹,任由珊瑚生长封住自己的洞穴,仅留一个小口滤食送到家门口的海水,连交配都要等雄性隐螯蟹亲自上门。也许你只是一颗微小的沙砾,尽管整个沙滩看起来总在那里万年不变,作为个体的你却是刚刚登岸,已乘风破浪不知到过多少地方,更不知还要再去多少地方……

(手头没有中文版,引用内容如有出入,请以原书为准)

上学期我住得离海比较远,有段时间没见着海了。学期结束退了房四处流浪途中,坐在火车上惊觉还有一个书评坑没有填,遂翻出此书英文电子版随意翻看。最后一章里那句“Hearing the rising tide, I think how it is pressing also against other shores I know...”(“听着潮水涌来的声音,我想到它是如何同样涌向我所熟知的其他海岸……”)竟让我无比想念起她所描写的(根本没有见过的)北美海岸来——也就是说我竟然对从来没有踏上过的大陆产生了乡愁。

不止一次听人表达过对下一代环保意识的忧虑。他们说我们这一辈人尚且见过美好的自然环境被破坏前的样子,会为环境的破坏感到悲伤。而在城市森林和电子产品包围下长大的下一代呢,却连这点对自然的念想都没有,如何教育他们保护环境?(我与这些忧虑者们也算处于同一阵营,尽管我总是忍不住要吐槽:咋不说你见过人类犯错被逐出伊甸园前的样子呢?——此人对“自己人”吐槽一向毫不留情,请自觉忽略)

撇开伊甸园吐槽,这大概正是此类神奇生物读本对于环境教育的意义。大学的时候,敝环保社团几乎每年都要讨论一遍该怎样与人分享关于自然的爱和忧虑。我大概是所谓的感化派,我总是说希望能够多少让大家面对身边的自然产生“啊~~好厉害!”的敬畏之情就够了。而在环保主义传教的诸多手段中,让人对见过或没见过的生物产生喜爱之情、对生活过或没生活过的环境产生乡愁、对还在或者不在了的“自然”留点念想,比起列数人类罪行畅想悲观未来的那种来说,大概是较为温柔可爱的。“感化派”,如果你愿意的话。如果你不愿意的话,就把它当天马行空光怪陆离的神奇生物怪谈来看吧。

1:本文的意思并不是我们不需要写《寂静的春天》和《穹顶之下》。(其实我写完这篇想起来又把《穹顶之下》看了一遍,想学它的表现手法来着。)只是,看起来总是忧心忡忡形如受难者与先知的环保主义者,特别是如卡森阿姨这样明明是写海洋神奇生物读本出身、却以《寂静的春天》闻名于世的,在他们提起自己热爱的事物时,是带着怎样的温情和乡愁——我只是想指出这一点。

2:发现本文文不对题,完全没谈苦难。这就对了。

3:虽然北大出版社难得出些装祯漂亮的书(又黑贵校),但是我感觉这种不应该出成精装书。现在好多自然类图书都爱做成硬壳精装,仿佛叫人正襟危坐在桌前阅读,或者拿来送人装饰书架。在我想象中,此类神奇生物怪谈最好做成轻便的小本,睡前躺在床上读上几页,然后入梦。

(然后说不定其中有些你如今当怪谈看的生物,就算在人类灭绝(或许灭绝于自己之手)之后,也将继续存在下去。)

哎呀不如趁有生之年写点什么吧。[一坑填完又挖一坑。。

4:本书也可以当作课本或综述来读。卡森阿姨从不过问“亲爱的读者朋友您知道吗”,只是在旁若无人的行文中,一一解答读者心中多年的疑问,可谓良心教参典范。书虽然是上世纪50年代写的,但读的时候并不觉得过时。从气候变暖导致的生物分布变化(当时还没有 climate change 这个词),到海洋生物的外信息素,如藤壶成体用来为幼体“指路”的信息素(后来证实是一种蛋白复合物),再到珊瑚对共生虫黄藻下逐客令的机制(当时也还没有 coral bleaching 这个词)…… 作者一一论及几十年后的研究热点。我很想再说一遍:大概卡森阿姨终究是个了不起的海洋生物学家——或者,该不会真的是预言家?

《海滨的生灵》读后感(十):迷人的海滨世界

我有几个朋友很喜欢去海底潜水,只要得到空闲,都会三五成群约伴去大海深处探寻一番。作为旱鸭子的我总是关心在水底里,耳朵是否舒服啊。而他们回答说,海底的世界太迷人了。我从他们的照片去感受那些独特的世界,也一直忘不了电影《少年PI的奇幻漂流》里关于大海的壮阔与迷人。

而《海滨的生灵》里,蕾切尔·卡森给我们描述了另一个关于海的故事。这并不是我们在城市里所认识的,那个叫海底世界或是水族馆里面所常常看到的游动着动物。这是海陆之间海滨的世界。这里有许多似乎需要借助显微镜才能看到的生物,还有许多生灵脆弱到我们用手指轻轻一捏,而他们能成功躲过每次海风带来的巨浪。当我们在海边感受大海的气息,踩着脚底下的沙子,听着海浪拾着贝壳时,有无数的微小生灵正在忙碌着,在繁衍在觅食在属于它们的世界。那里没有庞大的鲨鱼与鲸鱼,有许多被“狂枉的人类”所忽视的微小动物,而它们与我们一起在这个地球上的生命之河中畅游。

《海滨的生灵》并不是一本单纯介绍海滨生物分类的书。对海滨的回忆、海滨生灵所带来的感动,海滨生物所生长的海洋的环境,三种基本的海滨类型及不同类型下的不同植物和动物群落,这些都是本书将要涵盖的内容。这个世界里没有庞大体型的动物,却构成了一个庞大的海滨生物世界。

作者并不是将海滨生灵进行了简单的分类归纳汇总,而是试图让读者去理解海滨生命“需要凭直觉就理解曾经居住在这一只空壳中的、那个完整的生命:它是如何在海浪和风暴中生存的?它的敌人是什么?它如何觅食和繁殖?它和它所寓居的这片具体的海洋,究竟是什么关系?

蕾切尔·卡森在清晨去散步、在夜晚举着手电筒、在每次海浪声的间隙聆听,她一次次的探访这些海滨的伙伴们,并仔细的记录,然后向我们讲述这个奇妙又美丽的世界。当作者讲起她的每一次观察,每一次发现,我们就像是跟在她身边的那位朋友,挤着脑袋一起观看那正在爬行的小小生物。海滨生物的历史、演化,生存状况,再微小的生物都带来一种关于生命的奇迹感受。春夏秋冬,许多的生灵通过它们短暂的一生,构成了每一个季节的不同风景。就连“每一粒沙子都刻满了日志”。

本书属于海滨世界的博物志系列,书中内容却优美得像散文。“每次走进大潮低潮区这个神奇地带,我都要寻找那海滨生物中最精致的花朵——这些花朵并非植物,而是动物。它们就绽放在那海洋的入口处。”就是这样的文字,引领读者进入海滨世界的童话王国里。

合上这本书,我迫不及待的想要去海滨世界探访那些迷人的生灵。也希望那些去沙滩上游玩的人,不要再随手丢垃圾!

    

上一篇:一匹马走进酒吧读后感10篇_读后感     

下一篇:《喝酒的故事》的读后感10篇_读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