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

《审问欧洲》读后感10篇_读后感_名著读后感_格言网

2020-12-28 23:46:52

读后感

公众号

《审问欧洲》是一本由[美] 伊斯特万·迪克著作,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页数:25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审问欧洲》读后感(一):警钟长鸣——审问二战中的欧洲

对于发生在1939-1945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英国政治家丘吉尔称这场战争为:“The Unnecessary War”,丘吉尔更是说到:“从来没有一次战争比这次战争更容易加以制止的了,假如当初我们采取共同的措施来保障我们的安全的话,这个灾难也许不会降临在我们头上。 ”这样的言论是有凭有据还是空穴来风呢?这本《审问欧洲》(二战时期的合作、抵抗与报复)也许会给你答案。阅读本书需要对二战的基本史实有基本的了解,在阅读时建议随时翻看地图册,左图右史会让你对二战历史有更深入的了解。当然,本书中也有地图,如下所示:

两次大战之间的欧洲

审问?作者在整本书中,一直在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欧洲人希望战后拥有一个什么样的欧洲?关于作者:伊斯特万·迪克,是哥伦比亚大学赛斯·洛荣誉教授,他对二战的历史非常感兴趣,将“二战”作为案例来研究欧洲人身上的社会和道德秉性。虽然作者在青年时期有过在劳动营待过的经历,但作者依然尊重事实,非常客观地对二战时的欧洲进行了审问。特别是在历史的细节和多重角度方面。

作者演绎“二战”的角度非常新颖。我们知道二战是由德国挑起的。但本书写作的目的是要想读者揭示欧洲近代社会的动荡与革命还有其深层的原因。本书将要呈现的是二战时期五花八门的合作和抵抗状态。包括顺从者、被动顺从者、合作者、和报复者等,作者每章都运用大量史料、案例加以阐述,读完此书,其中给我印象深刻的有:

关于顺从:作者为我们提供了更多思考的角度

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历史的主体不同,对一历史事件的评价也不同,如作者说到在德国的军队里,有很多非德国人,这些人为德国效力,如果我们从苏联法庭的角度来看,这些人是主动与敌人合作,而如果我们考虑到那些为德国效力的人,多是为了生存。那这些人就不是主动,而是被动的合作者了。

关于合作: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二战时期的欧洲战场,每个国家之间的合作的背后,更多的只有利益。扮演侵略者和占领者的国家不少,有些国家可能会与一家合作,而有些国家则会根据局势权衡利弊,谁得势就效力谁。在战场上,德国的盟友们,为了争取到军事和政治上的行动自如,只能与德国进行交易。

关于报复:英法的绥靖政策最后只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我们知道二战结果是以法西斯国家战败,与之相对应的是国际政治的阴谋和“无形的硝烟”。面对德国纳粹的毁约和扩军。英法是一战的胜利者,因为既得利益而不愿打破现状;也存在畏战情绪;法西斯“反共产国际”的旗号,欺骗了英法;对苏社会主义的仇视和对弱小民族国家利益的蔑视;一战后对德国的过分惩罚,使英法产生一定负罪感。种种原因,使英法采取了绥靖政策。绥靖政策最后又是随着《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而破产。

作者认为欧洲在二战中的表现很糟,我本人也十分赞同,正如丘吉尔在说的,这本是一场不需要的战争。一战后,意大利和德国的激进民族主义抬头,欧洲人选择了顺从,不抵抗。英国、波兰等国家保持了中立态度。欧洲其他国家成为德国盟友、战败国、斯大林格勒战役的失败,依然没有激起欧洲人抵抗的念头。结果是人类为此付出了惨重的教训,如几百万人口被清洗等。

历史的经验教训告诫我们,世界和平是不可分割的,爱好和平的各国政府和人民只有同心协力,共同维护,和平才能持久。而作为世界大国应该承担起更多的责任。

本书是中信出版社,见识城邦系列图书,封面设计和装帧非常精美和大气。纸质非常好,本人非常喜欢,内容也很有深度。

本书第23页第9行,“各种滋味”,错印为“各个滋味”?

《审问欧洲》读后感(二):历史中的思考

当我们的国家被外敌入侵的时候,我们会如何选择?是抵抗还是顺从?这其实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话题。原因在于,所有人在潜意思里都会承认,侵略是一件原本不该发生的事情,是一件理应遭到唾弃的事情,但是,当我们从旁观者变成当事人的时候,我们的结论将变得不那么非黑即白了。 众所周知的是,作为二次世界大战的起源地欧洲,在长达五六年的无休止的战争中变成了一堆废墟,无数人在战争中死去,很多的人则失去了家园,颠沛流离着。所有人都会想当然的将这所有的一切全部归结于希特勒以及他的纳粹主义,是希特勒将欧洲拖入了战火连天之中,也是希特勒造成了犹太人几乎灭族的惨像。然而,事实的真相就真的如此简单或者单一吗?恐怕这只是我们的一厢情愿罢了! 在美国历史学家伊斯特万迪克的眼中,欧洲大陆在整个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表现,都是耐人寻味的,绝不能简单的用非黑即白来一言以蔽之,其背后所隐藏的是来自于多方面的人文地理乃至于历史沿革等等多方面相互角力的结果。尤其是有关于在战争来临之际,在外族人堂而皇之的侵入自己的家园之际,整个欧洲大陆所做的选择尤其有意思。 合作还是抵抗,这是大多数国家在面对希特勒的铁骑入侵时将要面对的首要选择。要知道,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远不如表面上看起来的那样容易回答。在战争的初期,首先遇到德国军队的国家们有着完全截然不同的表现。奥地利欢欣鼓舞着将希特勒及其军队引入家门,亲密无间的合作至今让世人咋舌。捷克斯洛伐克更像是曲线救国一般,捷克人最终决定不要自我牺牲,而是等待解放,然后对所有的德国人进行报复。至于波兰,则要惨烈悲壮的多。在1939年以前,波兰人都从未想到过会有一天将要面对德国人的飞机大炮,但当那一天真正来临的时候,波兰人大无畏的勇气还是让世人为之震惊。现在仍然记得中学历史课本上,一群骑着战马的波兰战士向着装备精良,拥有坦克大炮的德国军队发起冲锋的场景。。。每一个陷入战争泥潭的国家在面对德国军队的入侵的时候,所展现出来的截然不同的反应,让人们对于人性与战争的关系越发的好奇了,到底是战争摧毁了人性还是人性引燃了战争,这个问题的答案或者只存在每个人的心中吧! 战争结束之后,对于所谓侵略者与战犯的审问即刻开始,希特勒与他的纳粹主义一同被送上了历史的耻辱柱,所有被希特勒侵略过的国家与与之战斗抵抗过的国家一跃而成为受害者或者胜利者,他们大肆的宣扬希特勒的罪行,将自己在战时的行为吹嘘的花团锦簇,只是抛开胜利者的宣传需要,这里面又有多少真正值得宣扬的东西呢? 在残酷的战争面前,所有的人都应该是被审问的,没有哪一个人可以置身事外。同样的和平与团结,也不能够寄希望于哪一个国家乃至哪一个人,这应该是所有人的责任,覆巢之下,安有完卵,这才是伊斯特万迪克想要告诉我们的吧!

《审问欧洲》读后感(三):二战的欧洲

这本书的封面就非常有风格,很严肃。作者是来自美国的伊斯特万迪克,他是广受人们称赞的历史学家,而这本书是作者他为了纪念法律博士贝拉斯托拉以及他的未婚妻伊娃迪克维列斯的。这本书有序有前言有导论,三者皆有这是很少见的,一般的书只是有其中一个内容而已。书的主要内容分成了十一章,外加一个尾声和延伸阅读,主要是针对二战时期的欧洲所写下的历史书。

当然在你选择看这本书时你要有一定的心理准备,你需要耐得住性子,也要具备一定的二战历史知识基础,否则在里面有些事件对于你来说会比较难理解的,时间点也对不上就无法将里面的事件联系起来。

序言先对二战欧洲的一个总体概括,然后介绍了伊斯特万迪克的个人情况以及外人对他的评价,揣测他写这本书的初衷以及二战留给我们的历史意义。前言伊斯特万迪克本人就表明这本书灵感来自一个匈牙利的记者,是他姐姐的未婚夫,在二战中为了自己的信仰不幸牺牲了。但是现在的匈牙利早已淡忘了他,没有多少人还记得曾经用生命坚持的信仰的他了,作者想让我们大家警钟长鸣。在讨论二战欧洲的时候,作者相当注意细节,对于一些平常人来说可能不了解的点都会加上注释来解释。

在前言里伊斯特万迪克感谢了很多那些在他写书时给予他帮助的人。最后他也希望看了他这本书可以让大家学到知识,吸取教训,明白世界和平的重要性以及每一位普通公民对于祖国的热爱究竟会有多深。导论就是对本书的一个简单概括,从二战发生的原因,中间的过程,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合作和斗争,这些方方面面造成的影响。

从正文开始就是真正的仔仔细细地描写各种欧洲国家在二战期间的各种所作所为,有些行为是作者赞许的,而有些作为在作者眼里是厌恶的,但是这都是取决于当时的领导者,他们的决策是你无法违背的,领导者当时的预谋是什么我们自己无法知道了。当然就本书里作者个人情感掺杂在其中,所以我觉得这本书的历史书可能不是这么客观。但是作者对于二战欧洲历史是非常尊重的,并没有虚假,误导读者们。国与国之间还是有很多矛盾,例如种族问题和信仰问题。

这本书比较适合那些对二战历史感兴趣的或者对欧洲发展史感兴趣的读者去阅读。不得不提作者的文笔还是相当朴实的,译者也有相当高的文化功底和历史基础。把这份作品翻译过来没有前后矛盾的地方发生,能够帮你迅速提升对二战欧洲历史的认识。但是书也是有点枯燥的,如果不是特别喜欢历史,我建议是分几天读完,否则就会失去兴趣。

对每一段历史我们都要学会去反思,从中吸取教训,不再走他们当年走错过的老路,让国家的未来充满希望。

《审问欧洲》读后感(四):和平何其重要?

之前对战争是个双刃剑这句话,在历史课上被历史老师改变为历史也是一把双刃剑。试问,大家对历史有什么看法?对战争有什么看法?当然,答案肯定是每个人都不喜欢战争,战争却一直存在我们周围,它带来了改变,打开了中国封闭的祖国大门,带来了改革开放。它也带来了痛苦,南京至今还保持着在南京大屠杀当日的默哀仪式。而以上这些,只是战争对于中国的改变,有好的,也有坏的。而世界呢?战争对于世界的改变呢?至今仍受侵略的叙利亚,还是过去的中国,无一不是战争带来的苦果,究其原因,我们都需要回望历史,发自内心的问一下,那时的欧洲。 曾经在朋友圈转发极其火热的一篇文章《世界还是那个世界,但中国已不是那个中国》,整篇文章讲述当今世界的境况,文章中对比了曾经的中国和当今的叙利亚。那种国力弱时被大国欺负的无奈感想必大家都经历过,曾经,我们的领导人也说过弱国无外交。充斥着中国和叙利亚的对比,中国和叙利亚都是文明古国,圆明园的残骸和叙利亚首都广场被炮火轰炸的现状。被屠杀中的人民都一样无辜,一样无助。网上流传的那个面对长镜头立马举起双手的三岁小女孩。从战火中心处救出的满头是血的小孩,无助的流着泪坐在救护车上,虽然他被救出来了,但他的家人都离开了,所以他是不幸的,也是万幸的。 面对这篇文章,我有点不愿意接受那个就是真实的旧中国,那个就是如今庞大的中国的曾经,但是我忍痛看完了全文。那些问我们到底做错了什么的孩子,那些问我们为什么要生活在暗无天光的防空洞里的孩子真挚的目光。他们到底做错了什么?他们为什么要生下来就成长在这样复杂的世界,活在不和平的年代?当然,这个问题没有答案,但答案在我们每个人心里,答案是,世界别无选择,人民别无选择,但战争的发起者是有选择的,那为什么他们不选择好的方面发展呢?为什么一定要做一些伤天害理的事情来博取发展和认同呢? 我们不知道答案,或许连当事人自己也没有答案吧?麻木造就了我们,也毁了我们。 本书《审问欧洲》讲述了在世界中,那个希特勒,那个民族德国人,他们是如何通过一场又一场的战争改变着一整个中国的面貌呢?我们的人民是选择顺从,还是合作,还是奋起抗争?直到目前,德国也不承认曾经自己的作为。就这样,一个国家带给了其他本来与他无关的国家,沉重的教训,使他们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以及在历史中永远的印记。 总觉得这是一本带着满身刺的书,带着不满,带着敌意,带着给所有经历战争苦难的人们一个交代的心,但读起来却是柔和的,没有棱角,没有强硬,却满是心痛。 还记得一个演讲中,一位来自哈佛大学的中国女生讲述她和同学之间的对话,同学说,真羡慕你可以满心欢喜的回到中国,不受战争困扰,而我要时刻关注国家局势。你的背后有个强大的国家,而我的背后是战乱恐慌的人民。你在世界上有个名字是中国公民,而我的名字是叙利亚难民。 战争的背后是国家国力,是世界局势,是强弱之争。和平何其重要!

《审问欧洲》读后感(五):解读二战时的欧洲——审问欧洲

如果你是一个历史迷,如果你想要了解二战那段历史,那么真本书绝对不容错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简称二战,是继一战之后发生的人类史上最大规模的战争。战火燃及欧洲、亚洲、非洲和大洋洲。战争分西、东两大战场,即欧洲北非战场和亚洲太平洋战场。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以美国、苏联、中国、英国、法国等反法西斯国家和世界人民战胜法西斯侵略者赢得世界和平而告终。

《审问欧洲》从书名便可得知作者的态度,无论以何种缘由和起因,这都是一次罪行,一场浩劫,是值得被世人所警示,所批判,所借鉴的错误。阅读此书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战时和战后的种种道德因果。作者通过德国占领下的以及苏联、意大利和其他军事统治下的国家和人民的经历,考察了这三个主题。他们面临着诸多道德和伦理困境,是与占领者合作呢,是在战争中保持中立以求幸存呢,还是冒着生命危险成为抵抗者呢?大多数人根据战争在不同时期的不同情况,选择了所有这三种情况。作者讨论了在残酷的战争之后对那些切实的或可疑的战争罪犯以及战时合作者的肃清,这主要是通过形形色色的暴力、驱逐,以及在纽伦堡国际法庭和其他许许多多地方法庭上进行的司法审判。

从暴行到国际公约,再到暴行;从苏联的侵入和东欧的合作到德国的衰落;再从战争结束,清算希特勒的欧洲,作者用简约的语言将那段历史的前因后果向我们展示开来。有人可能会问,欧洲在乱世的考验中表现如何?遗憾的是,欧洲表现得很糟糕。失败的清单很长,最早还要从“一战”这样等同自杀的疯狂之举说起,之后就是各种土地攫取和局部的种族战争。出于民族主义情节,民粹主义者越来越容不下少数民族。而且,当激进民族主义以极端形式先后在意大利和德国抬头时,欧洲人拒绝携起手来抵御,它们宁愿顺从,也不抵抗。而最糟糕的就是蔓延全欧的同情心和人性危机。大多数欧洲人都对犹太人、吉普赛人、宗派人士和同性恋邻居的命运冷漠视之,不仅如此,还有数百万欧洲人参与了抓捕,或者至少从那些受害者人的消失和死亡中牟利。

今天,欧盟的公民必须——至少是应该——去适应其他文化的需要和偏好,也要适应过于热忱的欧洲官僚冷不丁的突发奇想。只有在“二战”前的欧洲或是在1950年代和1960年代生活过的人,才能真正体会到眼前的变化。在今天的欧洲,旅行和生活,就跟在美国、加拿大或巴西旅游和生活一样。论起这一切的进步,战后的美国在欧洲政治、经济和军事上的存在居功至伟,但战时抵抗组织的年轻男女也功不可没——或许还要得益于一些合作者的努力——他们曾梦想打造一个崭、统一和更好的欧洲。

不得不说,这本书十分精致,洁白的封面,让人不忍捧读,就如同那段不忍触碰的屈辱。翻读历史,是一种学习,一种思考,也是一种反省。

《审问欧洲》读后感(六):善与恶的纠缠:颠覆二战欧洲刻板印象

文/赵客

第二次世界大战在人类的历史上留下了永远的创伤,数千万人家园被毁、流离失所,战争所导致的饥饿、疾病乃至精神创伤对战争结束后的几代人都造成了重大影响。据不完全统计,二战期间由战争直接和间接导致的死亡人数就高达7000万之多,其中有军人、有平民、有战俘、还有种族大屠杀受害者。

如果我们只把目光聚焦到欧洲,公认的二战爆发以1939年9月1日纳粹德国入侵波兰为起始点,德国、意大利等组成轴心国,英国、法国、苏联等建立同盟,成为主要的抵抗国。最终同盟国的胜利和三巨头在“雅尔塔”会议的合影,似乎留给后人这样一个简化的二战印象:万恶的德国纳粹在欧洲四处侵略,他们屠杀了600万犹太人;与此同时,欧洲人民艰苦卓绝、团结一心对纳粹军队进行了抵抗,游击队、地下工作者比比皆是,他们尽自己所能保护了犹太人。

然而,真相真的如此简单吗?战争的亲历者伊斯特万·迪克或许更有发言权,他1926年生于匈牙利的一个犹太家庭,曾经在布达佩斯和巴黎读书,于1956年赴美,在哥伦比亚大学攻读欧洲现代史博士。迪克在《审问欧洲》中颠覆了二战时期欧洲各国的刻板印象,从宏观见微观,近距离审视了战时大环境下不同民族、国家、宗教和意识形态下抵抗、合作与报复的复杂行为。

如何判断正义与邪恶?轴心国的成员一定就比同盟国成员邪恶吗?德国在入侵波兰之前,就和苏联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将波兰进行了第四次瓜分,该条约甚至还包含了双方如何瓜分东欧的秘密条款。在德军入侵后半个多月,苏联也开始了瓜分波兰的行动,并制造了令后世震惊的卡廷惨案。1939年9月,波兰以最悲催的速度灭亡。

如何判断敌人和盟友也是个问题,是什么让国家和国家之间形成了联盟?波兰灭亡后,苏联为了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对芬兰宣战,最终苏联获胜,如愿以偿地得到了一些土地。敌人的敌人就是盟友,当德国和苏联之间关系破裂,芬兰很自然的选择站在了德国这一边——哪个国家会选择不久前侵略自己土地的国家作为盟友呢?

战前及战争时期欧洲人真的对犹太人充满同情吗?由于信仰、文化、经济等诸多原因,犹太民族在欧洲国家一直不为基督徒所喜,他们常常被歧视、被驱逐、被迫害、被憎恶。被苏联和德国瓜分的波兰人并未对犹太民族报以同情,而与纳粹合作的丹麦却保护了几乎全部8000名犹太人的生命。

欧洲各国是在战争的最初就奋起反抗?还是审时度势看到德国大势已去才决心抗争?1941年德国入侵苏联,德军在斯大林格勒战役的失败被欧洲人视为转折点。温和的抵抗运动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而地下抵抗运动的对象往往不是德军,而是自己的同胞德军的“合作者”。有些“合作者”会在某些机会下为同胞甚至抵抗者提供方便,有些抵抗者会出卖自己的同伴。

战后的清算中,那些罪大恶极的战犯是否受到了应有的惩罚?那些颠沛流离的人是否从此过上了安稳平静的生活?冷战即将拉开序幕,各国之间进行博弈,纽伦堡审判只涉及23名被告,许多要犯逃往南美或是被其他国家保护起来。上千万世代在东欧居住生活的德国平民被驱逐,可能有200万人死在了路上。法国和意大利通过剃光头来羞辱与德国士兵交往的女性。

如果带着这些问题在本书中寻找答案,也许未必能如愿以偿。二战时的战胜国和正义的化身相去甚远,而战败国也并非全都十恶不赦。伊斯特万·迪克的独特视角让人深思,战时的抵抗与合作、战后的清算与报复,像树藤一样缠杂生长。伦理与道德的界限往往模糊不清,让人难以分得清邪恶与正义。

《审问欧洲》读后感(七):二战,人类的一个大灾难

《审问欧洲》,EUROPE ON TRIAL,二战时期的合作、抵抗与报复。

读完这本由美国作家伊斯特万·迪克著的书,想起之前读过的张纯如的《南京大屠杀》,当然这两本书没有很强的可类比性,只是对战争的抵触感是相同的。

正确地认识历史,从这里作为第一个切入口。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如迪克所说,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给自己造成的大灾难之一。在当时的欧洲,德国占领下的国家和人民的处境,或者更准确地说是困境,他们想要一个完整的家,一个完整的国,那么是与占领者合作还是冒死抵抗,亦或是保持中立?都有存在。以当代和平年代的我们来看这些决策,个人来说,作为一个读者不该去过度揣测,当然对欧洲史有特别研究的读者除外,不论是哪种,都是为了一个家一个国。上世纪的恩怨,我们应当正确对待,欧洲人绝大多数都是属于被动顺从的,但在战争面前,没有谁会心甘情愿失去家园。

合作与抵抗,《审问欧洲》里浓墨书写的对立,作为第二个切入口。穿着蓝色制服的波兰警察是算作合作者还是抵抗者?他们在工作日,将追捕到的犹太人交给德国警察,但是到了周末,他们又和反纳粹的同伴一起,商量着要去炸掉德国军用火车。这该是如何评判呢?一切可以归于时机,前线战局的变化可以让合作者变为抵抗者,也可以让他们顾此又顾彼。但终归,人们还是为反纳粹而战的。合作、抵抗、报复,是《审问欧洲》想要表明的,我们可以在书中看到很多鲜明的案例,,也都关涉到了今天,更多的是需要我们自己在读过这本书后头脑中的构想了。

战争中的道德伦理与道德审判,是另一个切入口。我们是以局外人去审视欧洲的二战,还是以参与者的姿态去评判东方的二战?可能都不那么准确。因为战争带来的是痛苦,是家破人亡,我们没有办法以道德的制高点去评判任何,哪怕纳粹的暴行与日本的暴行都是那么让人深恶痛绝。作为一个有民族自豪感的中国人,会是对施暴者嗤之以鼻,批判他们毫无人性。但是战争中道德,除去对待平民的暴行,真的能那么说的清楚吗?这点又回归到了第一个切入口,正确地认识历史。

我们厌恶战争,我们厌恶好战之人,因为这对于普通民众,是不可挽回的创伤。

最后,借用书中一句话:“二战带来的不只是绝望,还有一大波希望。”

《审问欧洲》读后感(八):欧洲战场背后的复杂博弈

首先值得注意的是,本书作者在对部分历史进行评述时使用了比较主观的说法,通读全书后也可以隐约感受到作者的亲美倾向和对一些主义与思想的批判,这不得不提醒我们在阅读历史类书籍时,注意书中的观点是出自作者的学术研究而非历史原貌,其本身可能带有作者的主观倾向和学识局限,因此在阅读时既不能全盘接受也不可一概质疑。

本书的独到之处在于跳出以往围绕同盟国与轴心国武装斗争的视角,从更大范围,更多国家,更多主体的立场分析他们在战争的表现,以及战后对于战争罪行的清算,如副标题所示,本书主要就被占领国家与德国的合作、抵抗以及战后对德国与战时合作者的报复进行了精彩的论述,大量例证支持的独特视角将历史描绘地更为细致,同时也将我们的注意力引向了常被我们忽视的一些国家,让我们认识到二战并非只是正义与邪恶的对决,大国之间的博弈与共存、多方利益在不同阶段的交织、隐藏在合作与抵抗背后的企图,这些都让历史中的人物和事件变得更加复杂。

本书大体依照时间顺序推进,先介绍一战后形成的战争规则与各国为防止暴力所做出的努力,但随着德国的迅速崛起与欧洲各国国内矛盾的凸显,一些国家想要扩张或者收复失地,一些政党势力想要排除国内异己,在政党与宗教复杂的地区,这种诉求的矛盾更加凸显,这也足以使得德国可以将战火迅速燃遍欧洲,各国被占领后就开始出现各种形式的与德国占领者的合作,但并不是每一个国家都可以采取相同的合作方式,这与德国人遭遇的抵抗、德国人对被占领国的态度、被占领国的合作有关,相比于西欧与北欧较为温和的态度,德国在东欧与东南欧采取了较为冷酷的态度,这里的社会情况更为复杂,抵抗势力更多,使得这些国家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但随着德国阿拉曼战役与斯大林格勒战役的失败,欧洲人重新开始考虑德国人是否会最终胜利,这也点燃了更多抵抗的火种,但这些抵抗者并不一定目标一致,甚至不一定都是在抵抗德国的侵略,于是在东欧、东南欧、南欧,抵抗与内战相伴而行,这是有诸多历史因素导致的,并依靠战争集中显现出来。在战争即将结束的阶段以及战后,对于德国人及其合作者的审判逐步展开,然而这种罪行的清算在各个国家又显得不同,除纽伦堡审判外,各国也设立自己的人民法庭,这些法庭有的彰显出法律的尊严,有的却是明显的报复,受审判的人也各异,在一些国家,即使罪大恶极这也可能成为漏网之鱼,而有些国家即使迫于生计的合作也会被严惩。因此,纵观本书描述的历史,欧洲各国在面对侵略者,还是有一定自由度可以选择合作还是抵抗,或者选择哪一种合作或者抵抗,这些选择无不取决于做决断势力的利益,然而这些利益并不一定都与人民的福祉有关。

与德国人进行合作的人并不都是残暴恶劣的人,一些国家基于历史而欢迎德国人的到来,在他们眼中他们的国家本身就是德国的一部分;一些国家乐于与德国侵略者合作,进一步发展国内的经济,随战争夺回先前被割让给邻国的领土,清除国内的不同政见的党派势力,甚至是为实现国家民族的单一而驱逐屠杀其他民族;一些被占领国家的政府,执行德国人的指令,参与德国的侵略,但也保护自己的国民,稳定社会和经济,暗地中帮助少数民族及抵抗组织;一些国家是经过一段时间的抵抗后被迫与德国进行合作,社会凋敝,民生惨淡,人民别无选择,只能在压迫于剥削中等待解放。总的来说,西欧和北欧在战争中选择了较为顺从的合作态度,国家破坏程度较小,而东欧和东南欧社会复杂,抵抗强烈,遭到了德国冷酷的对待,国家破坏强烈。抵抗运动也暗中抱有目标,有的抵抗组织是为了对抗国内不同政见的组织,有的抵抗组织是为了能在国家解放后接过国家政权,而有些抵抗组织是由于其成员无法选择而逃匿山林组成,这些抵抗组织并不一定都安有善心,由他们产生的袭击同样造成了大量的平民人质死亡,他们是捍卫自由的战士还是恐怖分子,对于当地人民都难以定夺。

犹太人是讨论二战中不可回避的问题,本书中对犹太人的遭遇贯穿其中,我们可以看到犹太人在欧洲的诸多国家中遭到驱逐,这些国家借助德国人的理由,用自己的手葬送了百万犹太人的未来,从而达到了自己国家想要简化国内民族的目的。同时,也应看到的是,犹太人遭到驱逐是有一定原因的,并不是所有国家都愿意帮助犹太人,但也不能说这些国家所有人都在葬送犹太人,甚至是德国的盟友,或者同一个政府的不同时期。

在战争初期,德国周边国家各怀目的是使德国横扫欧洲的一个重要原因,经过战争这一剧烈的社会动荡,有些目的依然暗藏心里,以至以至影响后期抵抗和解放,以及战后对战犯的审判。经过这本书的阅读,对于二战各参战国的道德评判会变得更加复杂,正义与邪恶之间出现了灰色的地带,历史的真相到底如何也许再难以探究,但希望后人可以汲取历史的教训,珍爱此时的和平,以更包容的态度看待世人,营造这个社会的公平公正,也许只有明理之人越多,世界中灰暗的部分才能越少。

《审问欧洲》读后感(九):教科书之外的二战

上学的时候,从初中到高中,对于书本上二战的事情学习的是滚瓜烂熟。关于二战的爆发原因,同盟国和轴心国的成员集团,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在欧洲大陆横冲直撞的希特勒的德国,还有终结德国天下无敌神话的斯大林格勒战役。那时候学校学习近义词反义词,中国的反义词就是美国,美国和苏联搞冷战,美国的反义词就是苏联,按照“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的理论”,我们和苏联是朋友,都是受压迫受虐待的国家,可是真相是这样的吗?

《审问欧洲:二战时期的合作,抵抗与报复》是美国作者伊斯特万*迪克,生于匈牙利,哥伦比亚大学荣誉教授,著有多部关于二战时期的作品。

德军

这本书从被占领过度的军政民的角度,从合作,抵抗和报复,三个角度,来分析叙述被占领国人民的几种选择。作者迪克有着浓烈的道德热情,他常常会问作者:假如你是二战时期一个波兰穷苦农民,犹太人祈求你把他们藏起来,你会怎么做?或者,你是一个失业的挪威青年,基斯林政府鼓励你加入党卫军,你会怎么做?又或者你是一个抵抗的塞尔维亚战士,边是德国占领军的恐怖通知,另一边是共产主义游击队的虎视眈眈,夹在中间,你该怎么做?又加入一名政府官员,当时的荷兰在纳粹的统治下一切井然有序,你会怎么做?有些事情是经不起拷问的,尤其是一系列,一层一层的拷问?迪克没有给出答案,但是翻开历史史料,史料上的记载给出了我们答案。

苏军

德国在希特勒纳粹党的统治下,骁勇善战,在遇到苏联之前,打遍欧洲无敌手。而一个政客希特勒,再加上一个民族,如何能打遍欧洲无敌手?我觉的在中国古文《六国论》中能找到一些答案:“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欧洲其他国家,在德国攻击他们之前,都是想利用德国去攻打自己的对手,比方说英法,希望德国去打苏联,而欧洲的其他国家,也各有各的小算盘。在德国开打之后,欧洲各个国家也没有统一起来,而是继续勾心斗角,不同国家的之间的利益纠葛,同一个国家之间内部的政党派系之间,也是各有争斗。比方抗日战争期间的,国共两党的摩擦。人类历史虽然发展了几千年,但是人并没有变,人性也没有变,欧洲的人干过的事,其他国家也干过,过去干的事,今天还会干,今天干过的事,以后还是会干。都说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知得失。人可以改掉的是缺点,而人性的弱点是很难改掉的。所以历史会重演,几百年一个轮回,就像中国的封建王朝一样。

纽伦堡审判为审判战争罪和人类罪开启了先河,但是也忽略了一些战胜国的罪行。司法正义是胜利者说了算,比方说一战时期,德国和法国对阿尔萨斯洛林的反复争夺,和签订合同时刻意为之的火车车厢。

封面

《审问欧洲》读后感(十):战争带给了我们什么?

战争带给我们的是什么?是和平还是无休止的争论。第二次世界大战是近现代史上规模最大设计国家最多的一次战争,其所带来的伤痛,知道现在都还影响深远。二战的主战场之一欧洲,也是各个国家势力错综复杂的战场。很多对二战感兴趣的朋友们都知道,在欧洲,各个国家之间也是不断地联合分离联合再分离。如果你也对这段历史感兴趣的话,那么阅读一下《审问欧洲:二战时期的合作、抵抗与报复》,你就会明白其中的一些事情了。

这本书名字叫审问欧洲,其实并不是审问的单独的一个人,而是在思考这一段历史。我们现在是抱着第三者的态度进行观看的,但是真正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菜真正的明白什么事战争。也许,无法身在其中,即使阅读再大量的书籍也是无法理解,但是,阅读到一本好书,最基本的可以帮你了解到那个最黑暗、最拷问人心的时期。记得曾经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战争是摧毁了人性,还是人性引起了战争。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

德国是二战的始作俑者,这一点毋庸置疑,《审问欧洲:二战时期的合作、抵抗与报复》的作者通过书中所列举的一些事例,比如说咋国际法庭上所审判的国际战争犯,让你近距离的观察战争的残酷性,揭示出因果轮回的结局。经历过战争的人民在那段日子里生活在恐怖之中,也许这就是人们的生活状态。其实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最重要的并不是多么高尚的死去,而是怎么卑微的去活着。

《审问欧洲:二战时期的合作、抵抗与报复》拷问的是人们最根本的人性,是人们内心深处最为敏感的心理世界。幸存者感谢自己还活着,死去的人去再也无法说话。对于国家层面来说,无论是合作还是分离,都只是考虑考虑就做出了决定,但是对于生活在二战时期的欧洲人来说,能够好好的活着就是最大的幸福。

这本书所提出的问题,战争摧毁了人性,还是人性引燃了战争?每个人都自己不同的答案。相信真正喜欢这个历史的朋友们,对这本书可定是非常感兴趣的。战争当中的失败、胜利等都不是绝对的,因为在如此大的规模战争中,没有确定的胜利者。而伤痛却永远的留给了人们。

《审问欧洲:二战时期的合作、抵抗与报复》的作者是一位亲历二战的人,对于二战的一些事情都有自己的一些独特的见解。在战争的背后,更为重要的是战争结束后如何快速的建设一个美丽的新欧洲,让人们过上快乐的生活。和平才是人们最为向往的事情,只有努力的创造和平,人们的世界才能越来越美好。如果你也对《审问欧洲:二战时期的合作、抵抗与报复》感兴趣的话,那么不放亲自来阅读一下,相信一定得到你所想要的。

    

上一篇:《美国佬》经典读后感10篇_读后感     

下一篇:穿睡衣的作家读后感精选10篇_读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