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

无聊的幽默读后感10篇_读后感_名著读后感_格言网

2020-12-28 23:46:52

读后感

《无聊的幽默》是一本由爱德华·戈里著作,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元,页数:21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无聊的幽默》读后感(一):荒诞背后的真实,无聊底下的癫狂

黑与白交织的流畅线条,时而准确、时而模糊,营造出一种扭曲而黑暗的美感,其中的幽默意味显得怪异又让人毛骨悚然,死亡、超自然的生灵、无意义的生活片段、悲剧结尾、诗句般的语言,这就是爱德华?戈里的《无聊的幽默》。作为一位插画家与艺术家,他的作品中有哥特式的荒诞与颓废,其中《真实教学》带有强烈的超现实主义风格。

爱德华?戈里将自己的作品归为荒诞文学一派,对于“哥特式”的评价,他认为荒诞就该是糟糕的,阳光有趣的荒诞是不存在于真实生活中的。这也是我深为赞同的,他的插画与打油诗打动我的不是夸张,而是荒诞底下的真实,是他对生活真实而残酷的表达,因为过于真实而显得触目惊心。

《倒霉的孩子》中父亲驻守非洲死亡的消息传来后,母亲郁郁而终,小女孩被赶出家门受尽磨难,形容枯槁,其实并未死去的父亲回来后到处找自己的女儿,却不小心撞到了一个几乎全瞎的小女孩,他已经认不出来这个奄奄一息的孩子就是自己的女儿。这样平静的叙述配上钢笔画,却沉郁得叫人心惊。《死神伞下的小脆骨》用字母表串起了26个儿童不同的死亡原因,生命的脆弱和无常就这样铺展在我们眼前。《一次难忘的拜访》勾勒出我们对生命流逝的惆怅之感。

除了这些在荒诞中愈发真实的故事,还有的作品离奇色彩更为浓郁,我很喜欢这种黑色幽默。《稀奇的沙发》简直是暗黑版的爱丽丝奇遇记,在经历了一系列的性爱派对后,爱丽丝突然发现自己掉入了一个死亡陷阱,这突如其来的转折让我忍不住笑出声来,插图更富想象力,配上文字别有意趣。

书中除了长故事外还有短小精悍的呓语,也就是五行打油诗,这时中英文对照看起来就特别有意思,中文翻译恰到好处,连押尾韵也考虑进去了,比如下面这首诗虽不严格按照aabba的韵式,但读来也颇为流畅,最后的“凋谢”既显诗意,又有格律美,与内容的惨烈形成对比,将现实的疯狂显露无疑。

An innocent maiden named Herridge 名叫赫里奇的少女天真无邪,

Was cruelly tricked into marriage; 被骗婚骗得很惨烈。

When she later found out 当她清楚地明白,

What her spouse was about, 她的丈夫造的那些孽,

he threw herself under a carriage. 她一头冲进一辆马车轮下,凋谢。

爱德华?戈里的作品有种古怪的幽默感,因为他不加修饰地将生活的荒诞带入艺术中,让我们大吃一惊又为之深深折服。

《无聊的幽默》读后感(二):《无聊的幽默》:之于现实残忍,荒诞是最好武器

太过鲜明的风格,会使人或者作品陷入两极化的评价,比如像爱德华?戈里与他的作品。倘若不喜欢,接触到他的作品恐怕会使人感到浑身不舒服:简陋的线条、粗糙的剧情,再加上渲染十分刻意的“故作轻松”,大概会让人有种“天哪我为什么要看这种东西”的感慨——可倘若是喜欢他的人,恐怕很难不把他奉若神明。“这世界上怎么会有如此无聊的幽默!”

说到“无聊的幽默”这个书名,其实这本集子的英文原名是“Amphigorey”,是喜欢创造各种东西的爱德华?戈里自己创造的一个词。它取自“amphigory”,这个词的意思是“滑稽而无意义的呓语组成的诗集或文集”。而当这个词的后半部分换成他的姓“Gorey”时,这个标题似乎又多了另一重含义前缀——“amphi”来自希腊语,有“两者”、“双面”之意,如“amphibian”就是“两栖动物”的意思。可是如果把书名直译成“双面戈里”这样的名字有些让人摸不着头脑——毕竟“戈里”在国内读者眼中,尚未成为他本已成为的那个符号象征。而“无聊的幽默”则刚好将“双面戈里”的含义表达出来,又呼应了这个词的原意。其实“戈里”是荒诞的象征,而荒诞的两面,明摆着就是无聊和幽默。

为什么这样讲?戈里的作品里是有答案的。《无聊的幽默》总共收录了戈里十五部作品。起首的一部《空弦竖琴》上来便讲述了一个极其无聊的故事——小说家铜耳先生正在创作自己的新作品,他创作的方式很诡异,却很专业——它的标题来自于剪贴簿,情节来自于东拼西凑。就是这样一部由碎片组成却耗费了铜耳先生相当大的精力,在完成了这部作品后,铜耳先生决定要去欧洲大陆度假,他觉得只有这样,“没有故事的人……(去其他地方)就会有新的故事”。

将这样的一个故事放在集子的开始,或许体现了戈里的“别有用心”——《空弦竖琴》一个故事就包含了戈里最热衷的三个关键词:荒诞、无聊和幽默,而前者显然是由后面二者作为支撑的。而更关键地,《空弦竖琴》所表达的,是戈里所看到的,人们所处的困境,那便是一种日常故事的缺失,一种连贯性被碎片化取代的窘境。“另一片大陆”被铜耳先生看做是救赎的希望,可那里真的会有什么不同的东西存在吗?

故事的穷尽,意义的缺位,使得一切看起来要么虚伪,要么残酷。而戈里所讲的故事,则是通过他惊人的才气和勇气出离了这两种尴尬。所以无论是《阁楼上的名单》里人们的种种疯癫而离奇的遭遇,还是《死神伞下的小脆骨》这样“死了26个孩子”的可怕故事,其实都在看似残忍的外衣下,包裹了充满怜悯的荒诞。荒诞之所以可以抵抗残忍,是因为它会让真正的绝望之事——诸如死亡,以体面的方式被表达和铭记。它戳穿了所谓命运的安排以其不可抗力所拥有的威仪。那不过是个历程,并没有怎样的稀奇与不可战胜。

这大概就是爱德华?戈里那诡异,但倘若“食髓知味”,便会令人欲罢不能的魅力吧。

《无聊的幽默》读后感(三):荒诞漫画的现实折射

爱德华?戈里是美国著名的作家,艺术家和插画家,他的《无聊的幽默》是一部作品合集,包含了15部暗黑、恐怖、怪诞的漫画和文字。书名原文Amphigory,意为“无意义的诗文”。集子里,我们看到戈里煞费苦心创作的钢笔和墨水画,与他古怪的诗歌和故事相得益彰。

开篇第一个故事《空弦竖琴》,描述了小说家C?F?铜耳先生的写作过程,“他一定是疯了去忍受写作这种极度粗劣文字的痛苦”,一语道破不少所谓作家的无聊的创作。而在《阁楼上的名单》里,我们读到一首首奇特的打油诗,如:某个年轻人实在滑稽可笑,走在大街上却穿着热烘烘的厚皮草。他说:“你们尽可以对我嘲笑,但我不会把它脱掉。大衣下的我已膨胀得可以令人失声尖叫。”虽然不明就里,但暗含的讽刺与戏谑意在言外。

戈里的许多故事涉及荒诞的死亡和可怕的灾难,就像悲伤的爱尔兰民谣,但却有活泼的节奏和旋律,让人感受到奇怪的幽默。比如《死神伞下的小脆骨》,尤其是原文, A is for AMY who fell down the stairs, B is for BASIL assaulted by bears, 读起来朗朗上口,死亡的阴影中又有一丝诡异的轻松。戈里显然偏爱黑暗和恐怖,绝大多数都是黑白的插图,如此单调的两种色素能有效地渲染故事的情绪,让我不禁想到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的悬疑恐怖电影。戈里的故事既暗黑又滑稽,却不是那种古怪愚蠢的搞笑故事,其中的黑暗是有真实性的,在书外普遍存在的,这就有了现实的意义。

全书最令我记忆犹新的还是《死神伞下的小脆骨》。全篇以26个字母顺序,惊悚展现了26个儿童的不同死法,像什么被熊拍死,吃桃子噎死,错喝碱水毒死等等稀奇古怪的死法,不一而足。如果有家长想就着这些漫画教孩子识字母,估计会产生第27种死法——被书吓死。其实这个故事第一页就已有不祥的暗示:一具骷髅穿着黑色大衣、戴着大礼帽,拿着一把黑伞站在一众孩子身后,露出诡异的微笑。

这本书虽然是漫画,但过于阴暗与荒诞,而且有许多的人物被杀或非自然死亡,还有很多故事涉及儿童被杀或被虐待,其中一个叫做《稀奇的沙发》故事,还涉及到几个角色之间的性行为,因此不太适宜儿童阅读。此外,个人觉得有些故事实在有点乏味,对一般读者而言有点难以理解。总而言之,对于一般读者来说,这是本古怪的但有点趣味的书,但之于戈里的拥趸和粉丝,无疑一部杰作,深深沉浸于那扭曲的、令人毛骨悚然的幽默感之中。

《无聊的幽默》读后感(四):无聊的魅力

翻看爱德华?戈里的暗黑漫画与只言片语时,脑海中时不时浮现出阿兰?德波顿收录在《无聊的魅力》一书中的《论漫画之精妙》一文。德波顿在文中犀利地点出了漫画家的过人之处:“最伟大的漫画家总是能够明确指出我们的脆弱,我们往往对此不能直接面对;我们总是隐藏着一些最令人尴尬的东西,而杰出的漫画家能够把我们从这些尴尬的东西身边拽开。”因为他们能让我们缓解身份之焦虑:“这个世界上还有其他比我们嫉妒心更盛,而在社会生活中更脆弱的人群。”用这样的评价来形容爱德华?戈里《无聊的幽默》中的漫画作品,可谓恰如其分。

作为美国的漫画大师,爱德华的大名在国内鲜有耳闻,而在美国本土对于爱德华?戈里的评价中,“玩世不恭的幻想美学”被屡屡提及,他是万圣节的宠儿,并曾与艾伦?坡合作,其画风让人耸动。而在《无聊的幽默》中,这一特质依然明显,他擅长画看不清面目的小孩,刻画他们不幸的遭遇,并屡屡描绘死亡,令人扼腕又轻描淡写,在美学与恐怖之中找到了微妙的平衡。

书之原文标题“amphigorey”可以意译为“滑稽而无意义的呓语组成的诗文集”。在爱德华?戈里的笔下,画面是黑色的,语言是极简的,描绘的是维多利亚时期的风貌,而其中气质则充满了“后现代”的意味,画中善用阴影,增添了暧昧无望的感觉。一切的意义得以消解,无聊的力量则无限放大,强化了黑色幽默对于荒诞的表现力。

在这种黑色与荒诞之中,同样惹人注目的是戈里先生诗一般的精炼语言,很多时候,一句话便是一个起承转合的故事。在爱德华?戈里的故事与漫画中,常常通过不合常理的逻辑,或是倒置因果,将整个故事引向无边的荒诞。爱德华?戈里营造了一种有些莫名其妙、游离于真实之外的虚无感,他笔下那些有怪癖的主人公,歇斯底里甚至道德败坏,却在被其被揭露的具象荒谬行为背后,让读者感到一阵伤感。

开篇的《空弦竖琴》,大抵便能用以诠释作者的心思,这是书中唯一一个戈里自己现身的故事,戈里的朋友主人公铜耳先生是一位小说家,却更像一位幽灵,语言的意义、情节的逻辑皆被敲碎。整个故事显得极为吊诡,如铜耳先生自述:“脑海里的动词都枯萎了,而形容词却都在漫无边际得肆意生长。”在创作故事的兵荒马乱中,作为故事核心的动作被忽略,而无关紧要的修饰却肆意,让整个故事陷入了无可修复的碎片化中。而这种碎片化式的叙述模式,成为了无聊的意义本身,充斥在全书的各个角落,将荒谬的具象展现出来,甚至裹胁着不合时宜的不适感,向读者侵袭而来。爱德华?戈里有这样的能力,他的故事足以将你心中的一切希望掐灭,让你与之一同沉沦于颓废萧索的气息与诡异的氛围之中。而与此同时,在徒然无望的黑色之中,却忽然裂开一道缝隙,智慧之光照耀了进来,充满了泪光雨颓然之中的宕然。大抵是为了让读者不至于绝望至死,贴心的爱德华?戈里在书中同样收录了《小虫书》这样极为鲜见的色彩段落,微不足道的虫子,终于用集体的智慧,消灭了可怖的入侵者,如童话一般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在社会要求我们具备的理性表象背后,我们大多数人都有点神经失常。”爱德华?戈里的《无聊的幽默》似乎为阿兰?德波顿的这一观点做了极佳的注释,他一本正经地幽默,全神贯注地无聊,把疯癫呈现给我们看,把逻辑与规则毁掉,在我们面前努力构建了一个架空的新世界。

《无聊的幽默》读后感(五):无聊世界中的荒诞嘲弄

漫画总能用简单的线条勾勒出人生百态的现实境况,有时无需语言就能将思想传达给读者,所以优秀的漫画家所用画笔勾勒的往往是更真实的感情。爱德华?戈里的《无聊的幽默》用短短的几个故事将这个世界的现实和残忍一一呈现,作者用嘲弄的黑白节奏演义着世间的荒诞离奇。

爱德华?戈里美国作家、艺术家、大师级黑色幽默漫画家,在全球有数百万死忠粉丝,其中包括台湾绘本作家幾米。他的作品充满对维多利亚与爱德华时代的描绘,图文弥漫颓败萧索的气息与诡谲的氛围,但戈里的作品并非只是灰暗阴沉,也夹杂着幽默与智慧之光。他的画特点鲜明,也就褒贬不一,喜欢的极爱,不喜欢的也会极其反感,但这也是他作品的魅力所在。这本《无论的幽默》重新集结了作者在1955~1965年之间首次出版的图书,让读者一饱眼福。

作者对集子的标题解读为“amphigory”或是“amphigouri”,意为滑稽而无意义的呓语组成的诗集或文集。这里有滑稽,有呓语,有诗也有文,却都并非毫无意义。开篇的《空弦竖琴》用一个完整的故事讲述了一个作家铜耳先生的创作过程。铜耳先生有很多奇怪的习惯,反穿着毛衣,拼凑的故事,无中生有的情节,但他每次都会沉浸在自己小说的情节里,对出版社设计的诸多不满却不得不妥协,因为他需要生活,这些无可奈可是为了能更好的去大陆的彼岸寻觅更新的灵感。这个故事很好的呼应了集子的标题,无聊的生活却处处充满嘲弄和呓语,作者想要表现的就是这种孤独且荒诞的生活吧。

《阁楼上的名单》更像是作者的呓语,一幅图几句呢喃是一个个离奇荒诞的画面。这份名单上的男男女女都不是普通的平凡人,他们在做的永远是普通人想象不到的奇葩事件,甚至是这个现实社会的残忍及扭曲,作者用黑白的线条将这些丑陋的人性集结在一起,让人不寒而栗,而其中蕴藏的一些奇葩的行为也会让读者会心一笑,这样一幅幅作品观看下来,起起伏伏心却久久不能平静。

这个集子里印象最深的应该算是《死神伞下的小脆骨》,这个有些惊悚的名字下面的确实更加残忍的死亡。作者用二十六个英文字母代表了二十六个孩子的死亡,每一种都不是自然死亡,这么渺小的生命,这么可怜的孩子,小而脆弱的小脆骨的一生就短短结束了,看着这样的漫画总是很想去了解作者的创作动机,但无论如何看完这个故事心理都有隐隐的痛,和对小孩子生命的珍惜之感。

戈里的作品总有一些意想不到和离奇荒诞,这本集子里后四个故事的页码错乱,其实是作者的故意为之,一点点小心思,虽然页码错乱,但每一个故事的特点鲜明让人能够一眼辨出,也能让阅读变得颇有乐趣,这应该算是作者的一份幽默感在作祟吧。

《无聊的幽默》看似是对无聊生活的调剂,希望能够在生活中多一些谈资,但黑白分明的漫画世界里其实没有那么无聊,因为现实的无聊往往是孤独的无力感,于是这本集子里的故事现实而残忍,荒诞离奇却又不乏嘲弄,作者的这份黑色幽默总能让人眼前一亮。

    

上一篇:《生命不息,折腾不止》读后感10     

下一篇:阿里传读后感精选10篇_读后感_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