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与生俱来的七情》是一本由【法】弗朗索瓦?勒洛尔 / 【法】克里斯托弗?安德烈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生活书店出版有限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43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们与生俱来的七情》读后感(一):压抑自己的情绪?不!要管理!
当大庭广众之下要求你侃侃而谈,你会害羞吗?当看到别人住进了新房买了新车,你会羡慕还是嫉妒?当与阔别已久的家人重逢你会喜悦得流下眼泪吗?当你看见在异地的男友出现在你面前你的心里是否充满了要诉说的爱意?当被人无故冤枉时,你是会愤怒的反击还是会变得害怕他人对你的攻击?当亲人去世时你会悲伤得失声痛哭还是压抑着保持平静呢?
这本《我们与生俱来的七情》就分析了人的七种情绪:恐惧、悲伤、羡慕、嫉妒、喜悦、羞耻、以及愤怒这七大情绪,每种情绪都在有大量事实和文学电影作品案例的基础下展示了七种情绪的各种情绪,并分析了各种情绪之间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充分解释了各种情绪的起源,并教会我们如何去管理自己的情绪,意即在情绪不麻木也不过度的情况下,如何令人更客观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情绪,从而使我们的心理更健康积极。
除了讲七情之外,最后还着重写了关于爱的分析,从依恋到情欲以及承诺,爱的情感在不断升华着,最后问了一个两个问题:爱是一种疾病吗?爱是文化的产物吗?
且让我们去书中寻找答案。
在现在的社会上,我们没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情绪,冷静、沉着被意为聪明人的代表,但在那些聪明人的内在里,是否也有情绪在暗地里波涛汹涌呢?答案是肯定的,只是这样做对身心没有多大好处,只会令人心越来越麻木,或者积攒着情绪在某一个时间点快速的爆发出来,就如同火山爆发地震发生一样,其结果往往是可怕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电视里的新闻会看到一向温柔隐忍的妻子竟然会拿水果刀刺向自己丈夫的心脏,其原因莫不过是长期忍受着丈夫的欺负或暴力,最终理智丧失整个人情绪崩溃的结果,这样的行为其中所蕴含的情绪是常人远远不能体会的,只是这样的案例告诫了我们不能一味压抑自己的情绪,或者任其泛滥成灾,否则整个人不是精神麻木任人欺负就是情绪爆发酿成无法挽回的结果。
这本书提出了很多管理自己情绪的方法,比如当我悲伤过度,退缩在自己的思维旧壳里不作为时,虽然也明白现实也不会因此而有所改变,只会越来越糟,但就是走不出来。这本书则告诉我为了保持警觉有意识的前进,可以故意微笑影响心情,产生积极的作用,当然并不是让人强颜欢笑,当发现微笑并不起作用时我们可以找点别的事做,分散注意力,当手里有事做,就会无意识的渐渐淡忘那些令人悲伤痛苦的事情,接受自己悲伤的事实,不排解也不压抑,因为那只会造成人的情绪麻木,重拾自己喜爱的活动以及事业,扬起人生的风帆重新出发,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当你悲伤到常常想要自杀时,一本书就远远不能帮助你了,请咨询专业医生。
我们要压抑自己的情绪吗?不!要管理!对我来说,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并且使其稳定仿佛成了一个很大的难题,但今天看到这本书,我决定去试试那些方法,做一个高情商的人!
《我们与生俱来的七情》读后感(二):如何与情绪共处。
首先对这本书的评价:
1.专业人士写作,结论来自科学研究,真实有效。
2.案例丰富,帮助理解。作者尤其喜欢引用电影或这小说的情节,如果看过相应的电影或小说,会更有共鸣。
3.方法实用。对我来说愤怒、羡慕、悲伤、羞耻四章尤其如此。喜悦快乐和幸福的主题,我推荐阅读《幸福的方法》《真实的幸福》。按照书中对嫉妒和爱的定义,我对这两种情绪比较麻木。尤其是“嫉妒”,单身太久到现在习惯一个人,早就忘了这种情感。
《我们与生俱来的七情》读后感(三):爱?
人或者动物都有七情,那就是:喜悦、愤怒、羡慕、悲伤、羞耻、嫉妒、恐惧,爱。这七种情绪,在我们生活中扮演这很重要的角色,接触的人能出你的表情中看出很多关于你内心的信息。当然,人这种动物也有厉害的,喜怒哀乐不行于色,这种人一般经过特殊的培训,自然能够做到这一点。《我们与生俱来的七情》这本书对这七情的定义、表现形式都凌厉的刻画,还有写到控制情绪的一些做法,写的很全面。
我就拿出这本书中关于爱这个部分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吧!在爱中,一切皆是奥秘:它的利箭、它的箭袋、它的火把、它的诞生,一日之际能读完的书籍是无法解释这门学问的。爱情?它是血的疯狂,征得了灵魂的赞赏。爱这个情绪是无法被定义,也有人怀疑这算不算一种情绪,因为这种情绪没有一种专门的表情。
在种种的电影或者书籍作品中,很多导演或者作者都想努力通过各种变现形式来刻画爱这个复杂的情绪,所以我们能在电影或者书籍中看到五花八门的爱情的表达形式。进化论者达尔文提及的爱情的姿势则是谦恭地跪下、双手相合、双眼心醉神秘地抬向高出,这是浪漫的求爱者在美人脚前的姿势,但是心里专家认为这样的表情不普遍。心理专家至今还未发现爱专门的面部表情。
谈及爱,要从爱的初体验谈起,那就是依恋。依恋最早是婴儿对母亲,如果儿童和母亲分离,儿童会经过抗议、绝望、去依恋的过程。依恋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机制,在婴儿与母亲之间成为了联结。依恋的模式与效果对婴儿的成长发育都有重要的影响。总的来说,依恋既是婴儿与生俱来的心理机制,也是我们成长过程中建立自己爱的方式的一大基石。明白了依恋,就能更好的研究爱与情欲,这是一个很复杂的研究课题,也不好用语言或者文字表达出来,每个人都有在不同的体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比起那六种情绪,爱这种幸福情绪表现不明显或者说没有特定的表情,这就还需要专业人士多多的研究。但是整本书对所有的情绪研究是科学的、可信的,就这本书而言,这是一本总结性的研究报告,写的具体客观,将研究的成果、不足还需要继续研究的方面都做了总结,对心理学方面的学生可能有很大的帮助,希望大家能够喜欢这本书。
《我们与生俱来的七情》读后感(四):掌控情绪即成功(读《我们与生俱来的七情》)
——读《我们与生俱来的七情》
滁人也
“两个人的沟通,70%是情绪,30%是内容。情绪不对,内容就会被扭曲。”这是网友的个性签名,谁之名言不必考究,但此话有理——如能做情绪的主人,我们则能更加完美。可是,该如何掌控自己的情绪呢?这可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得清的,即使说清楚了,也难以一时就做到。《我们与生俱来的七情》这本书,或许能给读者一些有益的启示。
该书的作者是法国的著名心理学家、精神科医师、畅销书作者弗朗索瓦?勒洛尔和克里斯托夫?安德烈。前者的心理自助类读物《艾克托寻找幸福之旅》全球畅销量达到200万册,后者的《冥想》《幸福的艺术》《静能量》也拥有诸多读者。
不必担心该书理论性太强会给人催眠,总的来说,整本书读起来并没有看那种大学专业课本累人的。全书一共十章,分别是“情绪啊,情绪”、“愤怒”、“羡慕”、“喜悦、快乐、幸福”、“悲伤”、“羞耻”、“嫉妒”、“恐惧”、“爱?”、“如何与情绪共处”。笔者认为阅读该书不怎么累人,主要是阅读的时候读者并不一定要从头看到尾才不至于出现阅读障碍。可以将开头的序言、第一章阅读完,后面的章节,倒是先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阅读也完全可以。比如您是一个平日里比较容易动怒的人,那不妨认真阅读一下第二章“愤怒”。
笔者自己是一个情绪压抑型的人,凡是不喜欢表情外露,说白了常常故作深沉,当然也不喜欢别人喜形于色或者是动不动就成了“火药桶”。特别是对小孩子动不动就使性子发怒,是非常反感的。但阅读了该书有关愤怒情绪的分析后,有醍醐灌顶之感。如书中讲述了一个叫让?马克的年轻人的经历:让?马克的父母一直教导他要做一个“教育良好”的男生,因此,长大后的让?马克都不知道发怒是什么了:安静、礼貌、埋头苦干。这看起来很好的性格,却成了让?马克屡被同事、朋友,甚至是妻子欺负的“罪魁祸首”。原来,当一个人将愤怒这种情绪完完全全地压抑掉的时候,那家庭、学校对他的教育也就没有成功可言了。因此,作者告诉读者,“您有愤怒的权力”。当然,这并非鼓励您成为一个暴怒狂,就“愤怒”这一章里,作者对这一情绪的讲解还是非常全面的:通过生动的事例告诉读者愤怒有哪些表情,愤怒有何作用、起因,愤怒的多种形态,怎样觉察他人的愤怒,愤怒引发的疾病,学会管理愤怒情绪,如何处理过度愤怒,如何处理愤怒缺失,等等。
该书就是这样,对我们与生俱来的所谓“七情”,一一剖析,列举了无数生动典型的事例加以讲解、佐证,让读者不得不信服。很多时候,我们做事会失败,是不能做到“知己知彼”,正如我们平日里难免情绪失控,很多时候也是因为我们对自己的情绪问题毫无知晓,或者即使感觉自己是“最懂自己的人”,可实际上却因为没有掌握掌控方法而“霸气侧漏”。读懂该书,真正走进“情绪”的世界,把握情绪的要义,争做情绪的主人,或许真能印证“开卷有益”这一古训了。
《我们与生俱来的七情》读后感(五):今天不看心理医生
高中时有太多复杂的数学题要做,我的草稿纸总是不够用。但我的同桌总有用不完的草稿纸慷慨地四处分发。那是正面打印有文件,背面空白的纸。于是以同桌为圆心、方圆一米的同学们都养成了一种独特的休闲方式,做题时用空白的那面打草稿,休息的时候则读正面的打印内容解闷。
那是我第一次了解精神科医生。因为那些厚厚的打印纸,全是我们城市一家知名精神科医院的病历。那也是我对精神科医生失去信任的开始,因为病历上清楚地写有每个人的姓名、住址、病情自我描述和处方。在这个 我好朋友的父亲是我妈同事的老师 的小城市里,那个大众对抑郁症的了解还停留在心情不好的时代,以为精神科医生会像美剧里那样誓死捍卫医患协议的我,陷入了难以置信的震惊,但也就此明白,精神科医生像任何职业一样鱼龙混杂,绝望中的你叩开的那扇门背后,并不一定是医德高尚品格高洁的救命人,也可能是磨刀霍霍打算大赚一票的商人。
后来这种感觉得到了进一步验证,因为周围的亲戚朋友不少都选择了心理咨询作为职业或副业。就好像你得考过专业英语八级才知道这张证根本不能证明一个人的英语能力一样,你得了解国家心理咨询师的考级要求和它背后巨大的灰色利益链,才能知道如何评价那些听上去很响亮的头衔,譬如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 国家一级心理咨询师 ;你得参与过心理公开课和工作坊的组织,才知道如何解读那些心理工作坊的真正目的;你得帮心理诊所组织过招聘,才知道什么样资质的所谓咨询师,在把玩着客户/病人/来访者的精神世界。
反正,我是不会去看心理医生的,至少在我找到一个真正靠谱的医生之前不会。
那么剩下的道路就是自己摸索,试着了解这个神秘而又无比重要、几乎能直接决定一个人幸福程度的世界。反正大部分心理从业者之所以选择这个行业原本也是为了自治,然后才是治人。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需要读这样的一些书,一本临床精神科医生写的书。因为久病,除了久病成医之外,并没有第二个选择。
回想身边曾经寻求心理咨询/精神科医生帮助的人,学生时代遇到的大多是传说。我的小学老师,据传 疯了 ,离开了教职回家养病;高中的一位女同学大闹课堂,几乎闹到退学,最后的结论是心理疾病。但是真正意识到自己身边就有受心理问题困扰的人,还是工作之后、一次同事之间的深谈:
一个活蹦乱跳、一直在开玩笑的同事讲到自己前一年出车祸幸存,从此无法再开车和坐飞机,甚至连公共交通都花了整整一年做脱敏治疗才终于可以克服。他始终没有提到那个单词,赫赫有名的PTSD,但这个一米八多的大男人描述的时候,眼里还有回望地狱的那种恐惧。另一个同事每天准时在四点半醒来,伴随剧烈头痛和排山倒海的绝望感,最后就连睡眠都变成了恐惧的对象。而我自己,之所以老是找心理相关的书来读,也是为了自治,为了控制时不时浮现的、对生存本身的绝望和恐惧。很难说这是不是病——按照朝廷之前颁布的精神疾病判断方法,这个国家大概找不到一个没有精神疾病的人;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所有人都药不能停。
我在一本漫画里看到一句让我印象深刻的句子: 女人啊,上一秒还觉得生命没有意义,下一秒却想再买一个包一双新鞋。 这句话大概可以很好地概括大多数人的精神状态——没有人百分百正常,问题的关键是不让你的不正常超越理性控制你和你的生活。
有这么一首诗,英语文学课上读到的时候我几乎泪流满面:
Whenever Richard Cory went down town,
We people on the pavement looked at him:
He was a gentleman from sole to crown,
Clean favored, and imperially slim.
And he was always quietly arrayed,
And he was always human when he talked;
ut still he fluttered pulses when he said,
quot;Good-morning, and he glittered when he walked.
And he was rich – yes, richer than a king –
And admirably schooled in every grace:
In fine, we thought that he was everything
To make us wish that we were in his place.
o on we worked, and waited for the light,
And went without the meat, and cursed the bread;
And Richard Cory, one calm summer night,
Went home and put a bullet through his head.
(只要理查德. 科里上街一趟,
我们老百姓总要将他上下打量:
他从头到脚是十足的绅士模样,
衣饰整洁,身材颀长。
他的装束总是那么朴素无奇,
他的谈吐总是那么彬彬有礼,
但他道声“您早”就使你心跳加快,
他的步态亦充满着魅力。
他很富有,简直富压皇帝,
令人倾倒的风度亦无可挑剔。
一句话,我们觉得他是应有尽有,
巴不得自己也生活得那般惬意。
我们日复一日地做工,日复一日地企盼,
日复一日地食无荤腥,见到面包就腻烦。
理查德. 科里呢,在一个宁静的夏夜,
回到家中,向自己的脑袋射了一颗子弹。)
其实我们都是Richard Cory。
(译文网上随便搜的,侵删)
《我们与生俱来的七情》读后感(六):看见情绪
花了几天时间,总算是把这书看完了。书中讲的是情绪,包括愤怒、羡慕、嫉妒、羞耻、恐惧、喜悦,还有爱。情绪就是:一种使身体或精神兴奋的非常态变动,影响人的性情或仪态。体温开始上升,心跳愈发加快,变得激动不安。当人在经历某些剧烈冲击后,便会感觉到整个身体都激动起来。情郎迎向爱人时、胆怯者遇到仇人时,皆是如此。总的来说,情绪是人整个机体的应激反应,包含着生理(身体)、认知(精神层面)和行为(我们的行动)三大部分组成。
说说有感触的地方吧,各个情绪皆是自然的,不要去害怕有这些情绪,我们应该去接受这些情绪,并适当表达。对于一些负面的情绪最好不要一直藏在心里,压抑许久终不是办法。换位思考及梳理自己的优先次序,换个思考方式。还有一点要切记,对任何不满的事情最好能是对事不对人。认清自己的情绪,看到它,就像看到思维一样。情绪也是存在与自己的身体中,退一步,观察它并与之对话,找到解决的方法,是诉说,或是自我排解,还是说找心理医生。管理情绪,做情绪的主人,我们无法否认情绪的力量,那从某种角度上来说,世人多愚昧,无法理清自己与自己情绪的关系,那是否说明我可以运用这种力量,去调用一个人的情绪去实现有利于我的事情。糟糕,放佛有点偏题,但从某个方面看,我们应当小心利用情绪来试图控制我们的人,做情绪的主人,并驾驭这种力量。
《我们与生俱来的七情》读后感(七):学习掌握并驾驭情绪的力量
早在《礼记·礼运》里便有了对七情的概括,认为七情即是喜怒哀惧爱恶欲。而中医有“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悲伤肺,惊恐伤肾”的说法,所以一直以来人们存在一种认识,任何情绪过度的变化都是对身体不益的,并随时提醒自己要保持情绪的稳定。而这一做法,又被当作情商高的重要表现,甚者发出了懂得控制情绪的人,方可控制人生的言论。而我们对情绪究竟又了解多少呢?
在(三联)生活书店最新出版的《我们与生俱来的七情》一书中,我们可以通过大量案例直观了解七情的变化,比起一般的理论书,它实在有趣很多。这本书有四大吸引人的特点:一、展现了每一种情绪的各种形式,让我们可以深入了解这一情绪;二、详细解析了每一种情绪的效应,特别是在人际关系中的作用;三、具体探究了每一种情绪将如何加强或削弱我们的判断力,影响我们对待事情的态度;四、提供了诸多的实用建议,让我们更好地认识每一种情绪,并与之良好相处,和谐相处,优化我们的生活。书中重点写了愤怒、羡慕、喜悦(快乐、幸福…)、悲伤、羞耻、嫉妒、恐惧、以及爱这七大情绪。
大量引用文学或电影作品中的案例作为分析对象,是这本书的另一个特点。比如,单是在“愤怒”里就用了《追忆似水年华》、《都柏林人》、《新忏悔录》、《耻辱》、《尼各马科伦理学》、《盖尔芒特家那边》等文学作品,及电影《午夜快车》、《好家伙》、《赌城风云》、《绿巨人浩克》。在之后其它情绪的讲解里,还引用到了《奥赛罗》、《动物农场》、《非洲好人》、《美丽新世纪》、《暴力与神圣》、《羡慕之心》、《苦儿流浪记》、《无爱繁殖》、《生命不能承受之轻》、《危险关系》、《流动的盛宴》、《真相》、《夫妻之爱》等几十部文学作品,可见作者视野之宽阔,涉猎之广泛,擅长捕捉文学作品中与之相关的细微部分。同时,大量各行各业的从业者“现身说法”,也为论点提供了有力支撑。
当然,就每一种情绪的对应方法,书里也是给出了具体的方法论的。如针对愤怒,我们可以选择“八要”和“八不要”对自己进行调整。“八要”分别是,减少您的发怒因素;经常梳理您的优先次序;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考虑一夜再行动;关注触发愤怒的行为本身;给对方时间,让他表达观点;不能自控时,走为上计;学会放手。“八不要”分别是,任凭怒气不断积压;把所有事都列为首要;先入为主地认为对方是故意的;当场回应;翻旧帐;不给激怒您的人说话的机会;使用口头或肢体暴力;反复回想当时的情景,甚至再次经历同样的场景。这些细化了的操作方法,简单易懂,便于我们实际应用。
正如书里写得,我们无法否认情绪的力量,也无法否认它对我们的选择、我们的人际关系,以及我们的健康所产生的影响。所以,我们应该积极的学习掌握并驾驭情绪的力量,而这本书是个不错的选择,并没有让我感到失望。
:书评均为原创,未经本人授权,禁止转载!
《我们与生俱来的七情》读后感(八):与自己的“七情”和平相处
与自己的“七情”和平相处-评《我们与生俱来的七情》
文/信实的精灵
生气却不要犯罪,不可含怒到日落。不可给魔鬼留地步。——《圣经?新约》以弗所书4张26节
众所周知,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当别人甚至于还没有觉得自己错误的时候,自己倒在这边气得吹胡子瞪眼,大可不必。且看法国作家弗朗索瓦?勒洛儿和克里斯托弗?安德烈笔下的人们的七情,我认为这是从上一辈遗传下来的七情。在他们的笔下,我们可以与自己的七情进行和平共处,甚至于有时候我们的情绪能够为我们所有,再也不会成为我们的缠累。
情绪是流动的能量,能与其和平共处就是自己生命的主人。
勒洛尔作为一位在法国和美国都屡获成功的精神病医生,他的作品《艾克托寻找幸福之旅》在全球销量达到200万册。当然,他跟形形色色的精神病患者进行接触,也亲眼目睹一个人的七种情绪深深攫住了一个人命运的咽喉甚至于无法自拔,他在帮助一个又一个人走出人生低谷的时候,也总结出来大量应对情绪的人生经验来帮助更多的人。
另外一位作者克里斯托弗?安德烈同样是法国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精神科医师和畅销书作家,目前在巴黎圣安娜精神院工作
一件事情如果别人做错了,你大可以从一个智者和劝慰者的角度去跟他沟通,去跟他解释,如若能够帮助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那结果必然是皆大欢喜,双方都能进步。可是,另外一种人,面对别人的错误,愤怒不已,自己反而破口大骂,甚至于在背后诋毁和破坏,这种人,那就是你的不对了。这样的话对彼此都没有造就。
龙应台《目送》里面的《寂寞》中写到,两个人一定比一个人不寂寞吗?苏轼曾独往湖心亭看雪,或许他看到的是美景,安静的心。寂寞仿佛是美学的必要。然而,有时候一个人的寂寞反倒是好事一桩。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 有一种寂寞,身边添一个可谈的人,一条知心的狗,或许就可以消减。当然呢,还可以借助一些有效的方式进行缓解甚至于彻底消除。
我们无法否认情绪的力量,也无法否认它对我们的选择、我们的人际关系以及我们的健康所产生的影响。
最近看龙应台《目送》里面的另外一篇文章《跌倒》,在里面,龙应台反复发问:“我们拼命地学习如何成功冲刺一百米,但是没有人教过我们:你跌倒时,怎么跌得有尊严;你的膝盖破得血肉模糊时,怎么清洗伤口、怎么包扎;你痛苦得无法忍受时,用什么样的表情去面对别人;你一头栽下时,怎么治疗内心淌血的伤痛,怎么获得心灵深层的平静;心像玻璃一样碎了一地时,怎么收拾?”作者甚至于还在追问:“谁教过我们,在跌倒时,怎样的勇敢才真正有用?怎样的智慧才能度过?跌倒,怎样变成行远的力量?失败,为什么往往是人生的修行?何以跌倒过的人,更深刻、更真诚?”
本文的作者也同样提出来这样一个疑问,“一时的情绪冲动”造成了多少错误!但与此同时,有许多错误又因我们对自己或者对别人情绪的关注而得以避免。比如一个学生因为老师的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进行批评忍受不了羞辱而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那仅仅是他内心的羞愤在作祟。恰好这个时间有同学们的及时关注和耐心疏导,或许这样的一场悲剧就能避免。
本文两位作者分别从我们常见的七种情绪“愤怒”、“羡慕”、“喜悦,快乐,幸福”、“悲伤”、“羞耻”、“嫉妒”、 “恐惧”等方面展开讨论,分别从各种情绪的外在表现形式,情绪的症状以及引起这种种情绪的原因,甚至于这种情绪会引起哪些的灾难,以及如何有效的管理自己的情绪等方面分别论述这些情绪的内容,在引经据典的基础上,给出我们一份相当详细的研究报告。如果显示生活中我们遇到类似的情绪,完全可以参考里面的有些内容找到答案,及时进行疏通。
最后,作者提到了人类亘古不变的话题“爱”,爱的表情,爱与情欲的区别,甚至于“爱”中的三角恋关系等等方面提到了爱的真谛。“爱是一种疾病吗?” “爱是一种文化的产物吗?”如果你对此很好奇的话,欢迎你来到这本书中寻找答案。
你得含糊其辞,这是关键!
请您相信我,我是精神科医生。
——《老大靠边闪》
不发泄,不压抑,合理地控制自己的情绪。愤怒具有自我补给功能,眼泪呢,只会让您更加悲伤(所以很多专家的研究结果都不建议您过于放任自己的眼泪)。
所以,回到一个话题“哭,还是不哭;这是一个问题。”请善待自己的健康,从点滴细微之处做起。
:作品虽有限,但均为原创。如需转载或者另作他用,请豆邮或[email protected]联系本人。谢谢您的尊重~
《我们与生俱来的七情》读后感(九):你的人生由你掌控
你的人生由你掌控
文/米雪
“冲冠一怒为红颜”,“伍子胥一夜白发”,“范进中举疯癫”,这些都可以算是情绪的外在体现形式,前者毫无疑问是为情绪中的“愤怒”,第二可以划分为“悲伤”,后者则是“喜悦”到了极致。情绪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早在古代,《礼记·礼运》里便有了对七情的记载,七情即是喜、怒、哀、惧、爱、恶、欲。可见,人们对情绪的认识从很早就开始了,它与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密切相关。
弗朗索瓦?勒洛尔和克里斯托夫?安德烈合著的《我们与生俱来的七情》(王资译)该书就是一本有关情绪管理的书籍。书中不但论述了持不同观点的学者对情绪的定义,而且在该书随后的每一章基本上都围绕着一种基本情绪展开剖析。针对情绪,作者通过实例来展现情绪的各种形式,解析它的效应以及影响,并且根据情绪提出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以达到“学习并掌握这种力量”的目的。书中共论述了愤怒,羡慕,喜悦、幸福,悲伤,羞耻,嫉妒,恐惧等情绪,以及某些激烈情绪的根源“爱”。
情绪是什么?综合来说,情绪是人整个机体的应激反应,包含着生理(即身体)、认知(即精神层面)和行为(即我们的行动)三大组成部分。从情绪的产生这一观点的分歧上,出现了进化论派、生理学派、认知派及文化主义四个学说流派。从目的上看,为了达到“学习并掌握这种力量”的目的,作者侧重于进化心理学以及认知心理的论述。
达尔文的进化论广为大众所接收,情绪是我们“与生俱来”的这一结论也让人们觉得顺理成章。而古希腊的爱比克泰德曾经说过:“人们的困扰,不是来自事情的本身,而是来自他们对事情的看法”,情绪的认知会让读者产生“我是理性的”的感觉,对于情绪的管理有很大帮助。
情绪的表现是多层面的,并非单一形式的,基本情绪如愤怒、恐惧等有外在的表现形式,如丰富的肢体语言和面目表情,而有的情绪如羡慕并没有代表性的面目表情;各种情绪是正常的,但有正面的、积极的情绪,也含有负面的、恶性情绪;每一种情绪的爆发,都伴随着多种不同情绪以及衍生的情绪掺杂在其中,会产生各种不可预知的结果。正因如此复杂,对情绪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通常,我们说“冲动是魔鬼。”周幽王只为博褒姒一笑,便“烽火戏诸侯”,丢了国家,也丢了性命,一时的冲动带来的是美人短暂的一笑,和家破人亡。而唐太宗,魏征作为臣子几次三番惹得他愤怒,却可以通过分析因果,合理管理自己的情绪而化怒气为能力,把自己的国家管理的有声有色。这便是两个极好的有关于情绪的放纵与管理的案例。可见,情绪管理的重要。
本书有效的管理情绪的办法之一就是归纳整理情绪中含有的信息,然后针对每一种信息进行具体性的分析和指导。这种方法与日本著名的赤羽雄二所著的《零秒思考》颇为相似,思考,整理,归纳,解决这一系列的管理过程对情绪同样适用。在《三国志》中有文曾曰:“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从情绪管理上看,思考有关恶与善的表现,整理个人的恶与善的行为,重新归纳所属范围,从而确定 “恶小不能为”,“善小亦为之”。
情绪的发展只要适度,人不被情绪所支配,你的人生将由你掌握。
转载请告知,O(∩_∩)O谢谢!
《我们与生俱来的七情》读后感(十):马拉松后的三千米
人的情绪仿佛总是产生得很自然、很合理,但控制起来就没那么理所当然了,有时更像是与本能对抗的一场战争。
情绪——人整个机体的应激反应,包含着生理(即身体)、认知(即精神层面)和行为(即我们的行动)三大组成部分。针对情绪的产生,发展了四个主要的学说流派,即进化心理学、生理学派、认知心理学及文化主义。本书相对偏重于进化论和认知这两个流派,这也并不令人意外,从进化论着眼,我们会更易于承认并接受情绪的合理性,从认知派着眼,则更有利于我们针对情绪做出可调整的行为,以引导并控制自己的情绪,以上两点也是作者期盼这本书能带给读者的实用性。
书的原名为 La Force Des Emotions,中译名定为了“我们与生惧来的七情”。当然,“七情六欲”已用来泛指人的各种情感和欲望,但放在书名里,还是不免让人误会本书只涉及了七种情绪。而实际上不止,书里主要谈到的愤怒、羡慕、喜悦(快乐、幸福……)、悲伤、羞耻、嫉妒、恐惧、爱(?,作者打了问号,即爱有作为情绪的特征,但同时又比情绪更复杂)这几种,是作为格外影响我们身心和对世界认知的基本情绪种类,而被作为主题重点介绍的。
上面这些情绪对于正常人来说都太熟悉了,单独一个个来看,似乎都很容易识别。然而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并不是总能清晰描述出自己此刻的情绪,有一个原因在于,情绪一旦被触发,往往是好几种混在一起的,难分难解。尤其在亲密关系中更是如此:愤怒时并不是仅仅愤怒,而是混合着悲伤、恐惧,以及当下不容易被对方识别但却不曾消退(甚至不曾从面部表情上消退)的爱意。从这一点来说,混合的情绪也许代表更成熟的情感,它避免了单一和片面,才让人的情感如此复杂却也如此丰富。
道理总是容易讲的,但是当事情发生在眼前时,人未必能这样客观。试想,当爱人或父母在你面前展示怒气时,你还能否在扭曲、涨红的面部上,留意到他/她突然撇下的嘴角,眼神低垂时闪烁的一点点光,看到这些悲伤与爱意的信号?曾经热播的美剧《Lie to me》就是落脚在对人面部表情的细致捕捉上,以此来穿越简单的表象,抵达更复杂却真正重要的真相。据说这部剧中Dr. Lightman的原型就是心理学家Paul Ekman,也是本书中常被提及的重要学者。
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将人的七情六欲归为不理性的范畴,但却是可被理性约束的。各种各样的情绪,不论在我们看来是正面或负面,它们都是正常的,是应被识别、承认和接纳的,但同时也是需要被管理的,这也是本书想要强调的。情绪中“行动”的组成部分,说明了情绪不会只停留在思想层面,它会以行为表达出来,也就可能产生后果,尤其是负面情绪。但管理起来并没有想象中那么轻松,否则也就不必要有类似这样的书了。
其实我有时很反感“情绪管理”这样的词,因为“管理”意味着付出更多心力,而当情绪“需要被管理”时,往往是已经消耗不少心神了,这听上去就像是让我在跑完马拉松后再来一个三千米。而且,它显得是那么刻意,仿佛是对“真性情”的一种折损。如果活得这样累、这样刻意,正确而成熟又有什么意思呢?翻看书里每章后面的建议时,我会冒出上面的想法。直至翻到最后面,看到“与情绪共处”时,突然少了些这样的烦躁。是啊,情绪并不是总谈得上管理的,有时只要做到能和它们比较平和地共处在身体里,就够了。因为对我来说,情绪过于强烈或丰富时,会让我觉得像是独立的,几乎不受自己控制,仿佛分裂出的一个人格一般,越往回拉扯,反弹的力量就越大。这时我倒会想起电影《美丽心灵》最后的那一幕:纳什仍能看见自己的“室友”、“小女孩”这两个人格,他无法回避他们,但是他选择不再和他们对话,只是从他们身边走过,并且继续走下去。
当然,情绪毕竟不是幻觉,但情绪也不具有本质的真实,比情绪更重要、更值得珍视的,是背后的亲密关系与自我成长。可是人有时就是很迟钝又愚蠢,让负面情绪遮盖一切,不停与之纠缠,反而忽视了对自己真正有意义的东西。所以,如果只是为了让人看上去良好健康或者在各样情境下游刃有余而去管理情绪,应该是件挺无聊的事,我还是捱过这场马拉松便罢。但是当情绪和我所珍视的关系对立起来时,再气喘吁吁,我想也值得我再跑完那个三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