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

当一切在我们周围暗下来读后感10篇_读后感_名著读后感_格言网

2020-12-28 23:46:52

读后感

当一切在我们周围暗下来读后感10篇

《当一切在我们周围暗下来》是一本由荞麦著作,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元,页数:21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当一切在我们周围暗下来》读后感(一):会像是一场寻羊冒险么?

:去年写的感想,一直觉得羞耻不想发出来,但其实发发也没有关系吧,毕竟也没有几个人会看吧。

读完荞麦的这本书,觉得胸口像是被移除了湿嗒嗒的棉絮而稍微松了一口气。是的,尽管生活如此艰难着,但是还是有东西可以让人“稍微”的松那么一口气的,于是忍不住要写下“因为沉重与哀愁”。

对,哀愁,是我看完这本书的最大的感受。但是哀愁里面又自有豁达和生机。我对此绝不是想阐释,而是要共鸣。第一章【时间带给我们的东西】里的每一篇文章都足够让我热泪一涌,叹息连连。

荞麦写:“我们应该去寻找无法丧失的东西。而最容易丧失的,莫过于容貌了。”每个人对于美都有野心,当我身边的朋友一个个面不改色地谈起要去做个整容至少割个双眼皮的时候,我感觉越来越恐慌。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对自己的不满意达到了这样的程度,以至于要给自己换一张脸,去应付别人的目光。难道我们对于容貌的不宽容已经到了这样的程度了么?害怕等到那一天,看到我的朋友都是假眼皮假鼻子尖下巴渐渐傻傻分不清楚,到底还有没有力气去申辩天然的重要。“美或者不美,在时间面前不再有用。”然而人类对于变美的野心,竟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处之淡然。

前几天国庆假,与好朋友会面。许久不见,瘦了的他变得精干帅气了不少,然而却依然很喜欢吃炸物(==)。在日料店里一边喝冰镇的朝日啤酒一边进行着交谈,带着秋意的凉与暖,慢慢地能够深入内心。我已经很久不饶舌,但每每在他面前却容易变得软弱而废话连篇。他仿佛看透什么一般对我说:“其实我们已经选择走到今天了,就没有退路,而前方也将是一直孤独,得一个人走下去。我已经想明白这一点。以前决定了要逃离过去离开家乡的时候,就已经是预兆着割裂。没有馀地。我们都是一样的,我们回不去,只能向前。也只能孤独。”这话对于我倒是很受用,毕竟我也安心知道,这世间还有一个同类,就像聂隐娘找到了磨镜少年一般,内心是欢喜的,却又是忧伤的。一个人,从林入海,莽莽撞撞,发现千万人擦肩而过,萍水之交,绝不深刻,终于遇见一个人,像是定定地看尽你的内心一般,你不说他都懂,他都想得到,于是他成了那个留下来的与你一同作浮萍的人。我很感激,真的。过马路的时候穿越车流,他紧紧抓着我的手臂,那一刻我快要落下泪来。抬头看到天空非常非常蓝,阳光盛烈却没有灼人的热度,于是一切变得些微美好起来。当然,也只是“些微”。

不知为何,从小到大,我们顺理成章地变成了这样容易面无表情冷漠着的人。荞麦写道自己的朋友的时候有这样的句子:“我们都是不怎么快乐的,这一点让人惊奇:我根本不认识什么快乐的人。我们只是用不快乐相互滋养着。我们的友谊因缺乏真正快乐的成分而显得非常严肃而深沉。”不快乐并不可耻,我反而觉得不快乐不过是平静地旁观又坚决地对抗着时间的无情。就是这样的状态,我们彼此欣悦地接纳对方的存在,却又处于一种非凡的淡然之中,又不如说是信任,大抵是无论身处这块陆地上的哪个地方,再次相见也能够一如既往、谈笑风生。我们必须要维持这种亲密又遥远的藕断丝连,才能顺畅地保持着这种微妙的和谐。距离感之重要、神秘性之确认以及真诚性之必要。所以可以在这种平衡状态之中,最自然地做自己。所以在除此之外的大部分时间,我们保留着自己,也生产着孤独。

“孤独吗?当然是。交再多朋友也是孤独的。”回想起过去的日子里有联系和不再有联系的朋友们,我喜爱的他们——善良、出色、独具个性,但是留在身边的这些,往往都是和我一样,具有消极态的磁场。但其实并不是能够简单定义为消极态,而是,我们都偏执而喜爱边缘、都不顾主流,仿佛一直在顺应什么又相应在抵抗它,所以都至于艰难而不够快乐。“可以说,经过了各种各样的失败、挫折和痛苦,我们似乎慢慢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平静。虽然谈不上快乐,但不快乐的程度也不是很高,大概最多有时候会到“沮丧”那个层次吧。”可是盲目的快乐有何用?每时每刻都能感受到小确幸的我们,保持这样一种冷静的愉悦就已经够了吧,控制住自己的歇斯底里就已经足够了吧。也正如《还在读古龙的那些年》里面描述的“我们盲目追求着那些看似毫无意义的东西,甚至不自觉地,在追求着某种狂欢式的失败。”有时听身边的一个朋友讲起她的恋爱故事,我羡慕那一种平淡,同时也厌恶那一种庸俗。也很担心迟早有一天,我也要甘心向那一种庸俗投降。又或许因为软弱敌不过寒冷而缴械。

我没有能力反击,然而我也依旧困惑于这个世界何以如此对我们不够友善。如若一个人走下去,会因为孤独而更容易变得强大。那么便是行至此处而有此处之美景,但不能够回头。

但我可以确信的是,我们不过是以自己的方式,深沉地爱着生命,冷淡又微茫。向死而生,何如?真像一场寻羊冒险。

当一切在我们的周围暗下来,当一切衰败无可阻挡地摧毁着美好,当近与远反反复复消耗着生存的耐心,我们总得抓住些什么,来与时间对抗,并以这种对抗的方式,获得某种不朽。或许如此,常常存在的思虑与因其产生的哀愁才能深具价值。但这价值,也不过是很少一部分人才懂的吧。

《当一切在我们周围暗下来》读后感(二):当一切在我们周围暗下来时,我们在想什么

平平淡淡的文字,却蕴含着许多真理。

合上书本,陷入了沉思。是什么样的一个女子能写出这般淡薄的文字。申请这本书时,看到的是一个拥有一顶利索短发的女生,坐在小巷子的椅子上,手里拿着一本书,晒着阳光,笑得一脸明媚。

《当一切在我们周围暗下来》这书名让我联想到,在这个时时刻刻依赖着电源的时代,只有在停电时,能放下片刻不离身的手机,与家人围在茶桌旁,点着小蜡烛,借着那微弱的灯光,喝着小茶聊着天,也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下,许多一直说不出口的话,都源源不断地争着透露出来。好像谈上三天三夜都谈不完,而平时呢…我不晓得,就是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逝了,当你突然想起来时,已经没有机会了。

荞麦像站在另一个世界里,看着这些事的发生,一个彻彻底底的旁观者,用文字细细的描述,在别人世界里,我们都是一个局外人。

书中第一部分《时间带给我们的东西》,是作者对过去每一个与朋友、同学相处的回忆,直到毕业10年、15年的同学聚会,看着那一张张熟悉又陌生的面孔,有时相遇,只能感觉似曾相似,连名字也记不起来。即使在读书时间关系特别好的人,随着时间的流逝变得各有不同,每个人的生活圈都不一样了,再相聚,只不过是含蓄问候,吃吃喝喝后回到自己的世界。这是一个冷漠又热情的世界,你可以跟一个仅一面之缘的人成为知己,也会因为一句话和昔日的生死之交们分道扬镳。

人际关系的重要系,什么时候变成建立在利益上了呢?

第二部分《无国界的零星公民》,这也是我最喜欢的一部分,他改变了我对工作的看法,面对枯燥乏味日复一日的重复着同样的事情,时时刻刻被外边的各种新鲜事物所吸引,何尝不想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看似都那么轻松简单的事情,为什么不让自己的心情更好些!曾想自己开一家小咖啡店、小旅馆,每天都有一些志同道合的伙伴们谈谈天说说地,多悠哉多快活。

但是,却忽略了自己该尽的责任,20几岁的青少年,想到的确是近老年才该拥有的享受。我们现在应该做的是努力奋斗,参与生活中各种挑战,而不是一味的想要小清新般的生活远离各种城市喧闹,生活在一片幻想中的小天地。

作者的写作灵感都是从工作的压力中得到的,反而是休息天在家里无所事事时,写不出一字一句。

工作或许该说事业,一份即使老了都能不会荒废的事业,它能支撑你的生活,既满足了我们的个人需求,心灵上也能得到一定的滋养,只是你用什么样的心态去对待。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独特的生活方式,但是希望我们能保持一颗热血沸腾的心,无论面对什么,都不应该轻易妥协。

第三部分《茫茫宇宙中的坐标》,荞麦(作者)对这个词的理解是那些见证了我们在这个世界生存过的人,称之为坐标。或许不再联系,但你们曾来过,在生命中的某一个时刻,留下了标记,是某某人生命中独一无二的坐标,每一个坐标会有不一样的标记,但却不会磨灭。

看是淡薄,其实深情。

第四部分《朝着自己的命运而去》,这一部分描述了几位作家,有村上春树、海明威、张嘉佳、菲茨杰拉德、理查德?耶茨、毛姆…一个个耳熟能详的名字,他们不同国界、不同时代,用不同的方式做着同样的事情。

我不是很了解这一部分的描述,或许是作者的向往、或许是她的喜好。但至少,荞麦在不同的角度用她的文字让我重新认识这几位作家。

每个人或多或少会有不同的喜好、不同的习惯,我们做不到赞同、支持,但,请尊重。

曼笔。

2015.12.01

《当一切在我们周围暗下来》读后感(三):那些看似冰冷的姑娘们呀

荞麦又出书了,这次是随笔。虽然她自称更爱写长篇小说,但每次看到她在ONE上的杂文或短篇,我都喜欢得不能自已。

我跟荞麦说,这次我要签名版,荞麦说「好呀」。在等待的过程中,我偶尔会想,为了迎合新书设定,这次也很认真投入去扮演粉色公主心爆棚的这位少女会写什么赠语。看到「彭瘦瘦,一个人也要好好吃饭!」时不由莞尔,这是我在豆瓣相册的名字,也是我每次在朋友圈扮演厨娘时po的主题。

这是来自荞麦老师温柔的善意。

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正乘着高铁在两个城市之间穿梭,两个都想要努力去找过归属感的城市,有种挥之不去的彷徨和伤感。此时,看着荞麦细细碎碎、温度适宜的文字,耳边咣当咣当,青春如飞驰的车轮般消逝。

第一次读荞麦的作品是《最大的一场大火》,当时我惊慌的以为照到了一面镜子。现在的荞麦仍是那面镜子,但读的人不再惊慌。荞麦是更适合写随笔的,她勾勒的自己或路人已足够细腻,不需要过多思考,她用文字堆砌的场景投射在每个人心中的某个间隙,有时恶毒,有时酸楚,有时沉重。

大概是同龄人的缘故,荞麦为抵抗时间写下的这些字,每每会把我拉回青春期、拉回孤独时的焦灼、拉进长长的回忆。然后,她用她的理性推着你学会跟自己独处,渐渐成长。

记得2010年,爸妈来北京帮我装修,我不允许他们对邻居过分热情,不允许他们接受路边陌生人的搭讪,不允许他们跟别人聊天时透露出个人信息,从小县城出来的、习惯了小型社会信任体系的父亲对我下了一个非常严厉的评论「你变得没有人情味了」。那时,我独自闯荡江湖6年。

而这就是我喜欢荞麦文字的原因,冷静的把自己摘出来,人格独立、假装坚强、被迫勇敢的面对一切。喜欢荞麦,因为这是一个跟我一样「冷漠」的姑娘呀。

装修的故事还没结束。听说建材市场水很深,于是我固执的自己做功课,去了解地板地砖材质、吊顶马桶结构,我把最奔波的活儿留给了自己,顶着那年夏天的炎炎烈日跑遍装修市场。事情接近尾声时,一个傍晚,疲惫的我们沉默并肩走在回出租屋的路上,经过一座天桥,在巨大喧嚣的车流声中,父亲忽然说「你真的长大了」,我被击中了一般,嘴里却倔强的说「可越来越没人情味了呀」,心里想的是「可我永远需要你们」。

荞麦写爸爸,写过年机器人,写蝗虫亲戚,写桉树爷爷的葬礼,文字里净是冷眼旁观的淡漠,写到最后的最后,她竟然说这些人是「众生在你周围一种亲切而温柔的呈现方式」。有种面具被揭下来的愕然,只想抱住自己好好哭一场。

她刻薄而尖锐的批评世相。她戳穿谎言,写下《根本就没有人是幸福的》真相。她却在人群中看杨德昌看到落泪。她会在多年后去悲悯郭襄一辈子的等待。在她「铁石心肠」的伪装里,她写下这些细腻的感悟,让你觉得至少人间还有同类。

在冷静的少女们眼中,世界始终灰暗而孤独,当一切在周围暗下来,她们却用隐藏的善良属性,为自己和其他陷溺的人,点起一盏灯。

《当一切在我们周围暗下来》读后感(四):在时间中失去的东西,从写作中找回

Q:读完你的《当一切在我们周围暗下来》别有会心,其中记载了你的少年往事。某种程度来说,散文和随笔是一种剖白,但书写时不可避免会有假想读者。你的随笔的假想读者是谁,或者说是怎样一群人?假想读者的存在,是否会影响回忆的真诚?

A:事实上写的时候完全没有想过理想读者这件事,如果想过的话,很多话就不会那么写了,会有掩饰的部分,担心谁看到之后的心情。写的时候是完全不能想这些的,只有剖白自己的真诚。写完之后心里才打颤,希望认识的人看不到。比如这本书里那篇《亲戚们》,我就是什么都没想,这么写了,读者们看得很爽,但事实上最近真的被亲戚们看到了,好大一场家庭风波。

这本书出来之后,有朋友第一时间买了在火车上,看完之后,给我发了条微信,说:“你对自己够狠的啊。”我很豪迈的回复说:“我们写小说的从不手软。”确实也是,如果手软怎么写小说呢?但她指出了几个细节,我事后一想,想到当事人的心情,也有点打颤,但这都是事后了。写的时候千万不能太多顾忌和算计。

伍迪.艾伦的《解构哈利》里面,作家因为把身边的人故事都写进小说,差点被前女友枪杀。这是几乎不可逃避的事情,我已经完全接受了,没有任何想躲避的想法。写作不就是这么回事吗?想成为一个好人是不行的。

Q:你在书中提到许多记忆,如今都成为文化符号,比如金庸和古龙的武侠小说、许鞍华的电影,以及达明一派的音乐。这些书、电影和音乐如何影响了你的成长?

A:我常常说:“年少时不读武侠是一种损失。”现在90后大概读武侠的不那么多了,而对于我们80后来说,几乎都是读着武侠小说长大的。武侠为我们注入了一种浪漫化的东西,在现实之外为我们构建了一个独立的成长空间,有一套独特的,跟世俗无关的规则,讲述的都是关于正义、情感、友谊这样很纯粹的事情。我觉得这种东西在某种深处塑造了我们,而这是难以量化的。

每代人都受自己那代的文化偶像所感召。达明一派有首歌叫作《十个救火的少年》,是一首非常社会题材的歌曲,真的是说十个少年去救火,七个都找理由退却,而剩下三个救火却葬身火海。那个时候的歌词远远不是现在这样,仅仅充斥着各种庸俗的情感,而是也要对社会发声。我一直想以这个名字写一本小说,但最后却只是用他们的另一首歌《那天下午我在旧居烧信》写了一篇随笔。

或许是因为年少时,文艺的紧俏与缺乏,使我们这代人特别喜欢沉迷。而现在信息爆炸,所有的歌曲随手可得的时候,少年们已经不怎么在乎了。

Q:你同时也在进行小说创作,和散文写作相比,小说是一个更为严谨和痛苦的过程。小说和随笔对你来说分别意味着什么?它们有什么异同?

A:小说是一种试练,而散文是一种治疗。写小说肯定是我主要的方向,它痛苦、读者有门槛、进步也很难看出来,是一种非常得不偿失的工作,但又是唯一有意义的工作。我有一次跟一个出版人吃饭,虽然他一直在出版那种很畅销的书,却一本正经的警告我说:“要写小说,否则就不能被称为作家。”当然现在作家这个称呼并不那么重要了,我其实一直觉得自己还不够格称为作家,但也经常不得不这么自称。

写散文就是在写小说过程中的一种放松了,虽然我写散文还是有写小说的一些习惯,叙事为多。但散文可以随便写,更自由,也可以有更多情绪的流露。毕竟小说需要克制。

我在写小说的间隙,偶尔写一点散文。所以写了十年,才出第一本随笔集。

Q:你在书中反复书写记忆和时间,你如何理解时间?

A:从科学的角度来说,我们都是在时间这根直线上不能回头的前进。而本质上所有文艺工作者,不仅是作家、音乐人、画家还有电影工作者,所做工作的本质核心都是重塑时间,都是帮我们在现实时间中增加另一个时间线,丰富生命感受。不过很多人不理解这一点,反而觉得是浪费时间。

写作某种程度上就是对时间的把玩,重新调度,重整。创作大概是唯一能够对抗时间的东西,人会死,建筑会消失,地貌会变化,但文字和影像却能留下来。在时间中失去的东西,我从写作中找回。

Q:随笔中看到的时间都是以内容的形式呈现的。你在小说中如何处理时间概念(在内容和形式上)?

A:随笔中的时间是完整的,是被从过去直接端到现在来的。而我现在写小说的时候,时间是同时在发生的。比如我会写到两个人在咖啡馆喝酒聊天,其实是在重塑那个场景,重塑那个时间,阅读的时候,我们是跟着人物直接进入到那个时间里去。而随笔都是回忆,是重新去观看那段时间,而不是重新经历。

Q:除了文字外,你同时也在影视公司工作,和影像打交道。和影像相比,文字的魅力在哪里?

A:很多美妙的小说拍成电影就不美了。当然,反过来也一样。

文字提供了各种可能,而影像一旦被呈现就是固定的。这两者没有高下之分,只是说看怎么样能玩得更好。洪尚秀的所有电影都很像小说,但事实上,没有人能写出那种小说,那需要演员和环境的配合,台词需要被演员说出来被表演出来,仅仅写下来就没有魅力了。

真正好的小说都无法影像化,或者说影像化之后反而被局限了。真正好的电影也没办法改成小说,改了之后就乏味了。

Q:在这本书的结尾,你提到了很多自己欣赏的作家及作品。从事写作多年,你心中好的作品是否有一个标准?如今写作对你而言意味着什么?

A:其实读书到今天,好作品早就失去了标准,我已经学会欣赏各种各样的好作品。只是养成了经验,对作品有了比较准确的判断。一本书好不好,大概读一下就能知道了。一篇小说的问题,也能够很快看出来。但这当然没有什么意义,会读不等于会写,而我也不并不想当评论家。

写作到现在对我来,已经是唯一可以谈论意义的事情,虽然本质上这也是没有意义的。从这两年我了解到自己缺乏成为一个卓越写作者的能力和天赋,但同时也没有蛊惑读者的本领。

但怎么说呢,做注定失败的事情让我感觉很好。

以上是回答iweekly的问题。

更多内容:http://www.modernweekly.com/literature/2433

《当一切在我们周围暗下来》读后感(五):这些文字出自一个诚实、硬质的朋友

书中的一部分文字已经提前看过,看过的场合并不是去浏览网文,而是荞麦忽然在QQ上很急地叫我:方悄悄,你在吗!我还以为她急着给我打钱就说在,结果往往她甩过来一篇小说,问我是不是写得很糟糕。

我猜并不是每个小说作者都会像荞麦这样,在写完任何一篇小说以后,都会面临这种沮丧、无助、短暂的崩溃。

经过思考之后,我想这种情况只会出在一个诚实的作者身上。诚实地面对着自己的审美和自己的创作之间的差异。如果说真好,当然世界上有真正写得好的人,那种天才令人难以望其项背;然而,即便如此,也觉得写得好一些、再好一些是自己目前值得去做、甚至唯一值得做的事。

荞麦的文字之所以值得一看,也正是因为从内到外地展现了这种挣扎:我们之于世界的渺小,以及我们内心原本的热诚。

在我看来,书中有些篇目写得非常好,例如《亲戚们》等一系列写乡村生活的小说,《爸爸,爸爸》这一篇写无用的父亲的小说。啊,说是散文也可以。不过那种写法、那种对笔端的控制,还是让我觉得更像小说。《疾病王国的零星公民》也很好,写到真正离奇的厄运,还有人们面对厄运时的错愕与平静。控制得很好的叙事节奏,一种冷硬的幽默感,非常难得。

有一些篇目写得不够好,比如写同学会的那篇小说。说不出具体哪里不好,可能出于“这种生活太无聊了”的一种无聊感。

不过尽管具体的篇目有好有不好,整本书我觉得非常好。

因为这不是一本装腔作势的书,而是一本诚实的书。没有要教谁做人,而是坦诚相待。锤炼句子,但是不会故弄玄虚、装腔作势。没有特别女性化的成分,从不渲染自己的愁苦。讨好是不太讨好的,但绝对没有欺骗的成分。再想一想,读书的目的本来也就不是为了讨好自己。

像一个基本上不说漂亮话、甚至会逼着你去做一些不愿意做的事的朋友。至于荞麦本人,听说她硬逼着人开过一个店。

想想这种朋友有多可贵吧!

《当一切在我们周围暗下来》读后感(六):三十岁的少女

之前看过荞麦的几篇文章,一篇是《不上班的理想生活》中的随笔,一篇是选入《我们从未陌生过》文集里的小说,这两篇都被收入了《当一切》这本书里,再读时不知怎么就有种蓦然重逢的感觉。

记得当时在书店里看那篇小说,写的是毕业几年后自由职业者海律与其他三个朋友的聚会,那种意欲回忆往事,而被旧人拉回现实的无能为力,虽简单,但写的都是人之俗世的常情。觉得作者还是很厉害,要不然怎么读完让人站在那里怅然若失了好久。又想起自己的学生时代,青春里停留的那些人,像翻页似的,停在了不想重读的序言。

像她这样,那些出生于80年代的女作家都是个人意识很强的独立女性,所以她一直没结婚生子,即使已经三十多,但活出了自己的天地。说到底还是令人羡慕,然而故事里的深浅波澜,真是只有当事人才知道。

大学时曾经疯狂喜欢过张悦然,读她的小说时,脑海中有孤立的岛屿和绮丽的花园,并且一度在模仿那种风格。时至今日依旧记得那种感觉,看书看到畅快淋漓,一度让人觉得80后作家中没有比她更纯粹的了。后来又关注周嘉宁,末了才知道《鲤》系列是她们共同打造的。这种紧密联合的感觉很奇妙,原来喜欢的东西,从一开始就是属性相同,只是你不知道。所以用了几年时间走到现在,终于能够重逢般地相遇。

她文字不华丽,文章又不长,你才翻了几页,就发现到了要结束的时候。但这平淡中,有很多她自己亲身体验过的道理。就像一个涉水而过的人,站在对岸缓慢讲述自己在河里遇到了怎样的石头和急流。倾听的人一脸惊愕,当事人云淡风轻,说到底都是对自己足够狠。这种狠,在这本随笔里表现得清楚。

她写自己的少年往事和如今生活,看古龙小说、去香港旅行、在故居烧信,与自己对话。发现时间带给我们的东西,原来都在每个人自己才知道的地方,我们早就与昨日作别,却执信,光阴没把自己从故人的心上抹去。然而生活方式和理念已经大相径庭,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岛屿里暗自泅渡,抵达了,和同时上岸的人简短说几句话后再出发。而那上岸的人,一直都在变,不如现在挥挥手作别。

【无国界的零星公民】是日常观察,在清迈的躲雨经历,自己对于工作和写作的看法,日常虚无而真切的生活,发生在医院里的麻木对话、公交车上的老人事件,都是细致入微的,适合拿过来细细看。

对中间关于写作的观点认可:写作觉得是对人的压榨和折磨,必须要通过不停地磨练肉体来承受。村上春树是最有利的证明,他晚上九点睡觉,凌晨四点起床,像个修道士,刚好她很喜欢他。

而在第三部分【茫茫宇宙中的坐标】,则是自己对家、亲戚、爸爸、葬礼的一些描写和观点。《过年机器人》里描写了过年时忍受各种难熬的问话,是否结婚生子、工资多少,那个时候才清晰地知道自己的人生喜欢的是什么,不喜欢的是什么。

最有感受的是“原来他们津津乐道的那些,我一样也不喜欢。而我在意的东西,他们也完全不理解。只是我们不必互相说服,只需和平度过。”在这淡薄里,自有一套自己的理论存在。

第四部分《朝着自己的命运而去》,这一部分描述了几位作家,有村上春树、海明威、张嘉佳、菲茨杰拉德、理查德?耶茨、毛姆……关于他们的作品和生活方式,能够从中汲取不同的能量。

后来,她在访谈中提到:其实读书到今天,好作品早就失去了标准,我已经学会欣赏各种各样的好作品。只是养成了经验,对作品有了比较准确的判断。一本书好不好,大概读一下就能知道了。一篇小说的问题,也能够很快看出来。但这当然没有什么意义,会读不等于会写,而我也不并不想当评论家。

其实,这也是一项很厉害的本领,势必要读到一定程度才有底气。

这本书是在今年九月份出版,她还是没结婚,但提到了和自己一起生活的人。不知怎么就想到了赵雷的《三十岁的女人》,后来看到了她的照片,果然很清瘦,中性得像少女。

《当一切在我们周围暗下来》读后感(七):心中那盏灯要微微亮起来

在家休息这些天,在忙其他事的间隙中完成了荞麦最新随笔集《当一切在我们周围暗下来》的阅读。每次都读一两个篇,然后去做饭,抑或是看驾校理论题。一本书的阅读整体性可能被我打破,不过后来一想,毕竟这是她近几年来的随笔集合,本身在创作的时间点和背景上就并不是一致的(虽然后期经过编辑),就当我各个击破地去重温曾经的心情吧。

不可否认,书中大部分的文章都曾陆续出现在各个平台,如今再度阅读,其实除了温习,还有一部分心情是新的,有变化的。比如几年前特别有共鸣的《郊区生活》,因为我几乎跟荞麦在同一时期搬到了城郊,周围居住环境和交通状况跟文章描写如出一辙,几乎吐露了我所有心声。不过,现在再次读它,会发现,生活也不是那么糟糕。经过这两三年的时间,家门口那条曾经灰尘漫天的马路做了绿化铺了沥青,又新安了路灯,跟新搬来时变化很大。加上地铁延长线开通,公交又开通了几条,出行渐渐变得方便了起来。我待在家的时间变得更多,独居其实很快乐,家附近的公园变成了我散步和郊游喜欢去的地方。

其实,在我们曾经抱怨且记录过的后来,周遭都在改变,且都是往好的方面发展,相信荞麦的生活也是如此,对吧?

所以再度回首当时的心情,一边在感叹变得好的一面,也一边在珍惜过去并不如意的一面,成为了随时回味都觉得异常怀念的时刻。

《那天下午我在旧居稍信》这篇,题目的深刻性应该来自于曾经有人在微博问荞麦“有一篇什么在旧房子烧纸的文章是你写的吧”?其实我也苦笑不得。因为我在大学时期也做过类似的事,不过我不是“烧”,而是“撕”,就像是碎纸机那样,仔细看过每一张在教室里经好几双手传阅的纸条和信件,再用双手亲自把他们撕成一点点的碎片。当然,过程中也流过好几次真实的眼泪。就像荞麦写的那样——“烧的时候感叹号四溅,我感到痛惜,心想以后你要是回头找我,我如何提供这么多年还在爱你的证据啊。”而且,在这个世界上,大概也没有人会冒着类似“被老师发现且当场念出”的风险,再铤而走险地写下那些最真心也最单纯的话了吧。

都是跟学生时期有关的事,便难免会跟《世间所有的相聚》《就像一道光》《为了告别的聚会》联系起来。

越是离毕业越久远,越是会发现自己跟从前熟悉的人相去甚远(噢,其实这是废话。)这次回老家,某天傍晚跟妈妈在河边散步时,遇到初中三年最好的同学,以及她的妈妈。简单寒暄后,便一起散步。可我俩却都非常自觉地分别走在了队伍两侧,期间各有心事,却无任何交流。曾经我们过分要好,却在留存着彼此联系方式的同时变得越来越陌生。我不知道她结了婚,她也并不明白我的近况。好像曾经最要好的时候,是两条交叉线的交点,从此便各自走向Y字形两端的最深处,用“为了告别的聚会”来形容最不为过。

喜欢荞麦已经好几年,大概是从《梦的1/4旅行》合集开始。那里面说“栗子”还是一个二十七岁的女人。那时候我觉得这个数字好远好远,而如今,我刚过完27岁的生日。

从她在报社工作,到如今的电影策划,她写了无数个故事,始终可以让我读出无尽的乐趣和生活的真实。好多细节的描写就像是我某一刻的亲身经历,我不知道我是不是真正读懂了她,这毕竟是每一个写作者的追求吧,但作为你的读者,我在努力。生活中肯定会有不时存在的黑暗时刻,但记得自己心里那盏灯要微微亮起来。

那么,你也会继续坚持写作的对吧。

同时,再继续好好生活。

《当一切在我们周围暗下来》读后感(八):我的两个朋友

“等我不再需要美丽的时候,我却变得比年轻时候好看一点了。人生有各种选择,一下选择却非常吊诡而常见:一些美丽的女孩子不再美丽了,一些普通的女孩子却顺眼起来。然而这一切都不再重要了。岁月几乎重塑了我们的容颜,而我们则重塑了自己。”

H小姐是我的密友,我曾多次想过,如果换成是现在,我绝不可能和她成为好友,任性、撒泼、爱花钱……缺点很多,现在想想也不知道为什么,明明我更偏于喜欢优秀的人。

H小姐一眼望去最大的优势应该就是漂亮了吧,若是再白一点,完全可以和范冰冰媲美,然而这除了让她从来不缺裙下之臣之外其他并没有什么卵用。有些人天生不喜欢学习,H小姐这样说。所以她吊儿郎当的在县师范读完四年的日语,并且完成了几个月的实习后,成功地失业了。每天的朋友圈里都能看到她的自拍,各种自拍,乐于发送各种充斥着乱七八糟表情和文字的祝福,还乐于给各种婚纱店和饭店做广告集赞以换的免费的几张写真和一顿饭的优惠。

元旦回家的时候陪她逛街顺便找找工作,不是嫌这家的工作时间长,就是嫌那家的工资低,两者都嫌弃的也有,还有便是嫌弃大商场容易遇到同学,嫌丢人。迟迟迟迟地没有工作,在家吃白食,偶尔有几个同学喊出来请她吃一顿饭,为无聊的生活添一点颜色。H小姐说:我可以忍受他给我工资低一点,但是工资轻松一点,但是他不能工资又低,又辛苦吧。我曾觉得甚是正确。我曾劝H小姐:你要是想找一个轻松一点的文秘工作,不如再去拼一拼,自考去读大学吧,不晚的。H小姐的小姐脾气又上来了,她就是不爱念书,怎么着都没辄!

最近,H小姐又换男朋友了,她说,有了工作就没这么闲了。

我有一个青梅竹马的发小,一直觉得我们生下来便认识了,然而其实并不是这样,不过谁在乎呢,姑且称她为Z小姐吧。Z小姐小学和我同班念了一年,之后我便转学了,直到高中,我们才又到了一个学校,不同的是我中考成绩比她多了二十多分。后来高考,饶是我没有考好,却又比她好上一些,然而比起怨声载道的我家,她家欢天喜地把她送去了外省,读了一个不太好的专业。

大年初一,去她们家拜年,大年三十晚上在快捷酒店上完夜班的她还睡在床上,她爸爸刚要喊她起来吃馄饨。在酒店做前台,没有年假也没有双工资,一天的工资只有四十,她就任劳任怨地做了大半个寒假,甚至无比庆幸于,刚好她值的是夜班,白天可以和家人过个年,和亲朋好友打两局牌。

Z小姐不算漂亮,身材矮而壮,有很大的萝卜腿,和H小姐相比,即使算不上天壤之别,至少也相差了一大截。我坐在Z小姐床边:将来毕业了是不是也得这么辛苦啊?Z小姐笑得云淡风轻:大概就是这样了,认真做上两三年总会有点成绩出来的,若是真的三年后还是得不到提升,再说罢。再想到H小姐,我心里不禁唏嘘。

轮休一天,大年初三,Z小姐又骑着她的小电驴去上班了。

人的命运,又有谁能说的透呢。漂亮的确是资本,可是漂亮的人那么多,努力生活的我只有一个。那些只因为你美丽的外表而和你在一起的男人,一想到将来老去,容颜不再的那天,难道不会觉得害怕吗。说好的郎才女貌,要是素质不匹配,心灵不贴合,或许只能是暂时是一段美好的佳话罢。为今之计,唯有修炼自己而已。

你要学会爱荒野上的风声,胜过爱贫穷和思考。

《当一切在我们周围暗下来》读后感(九):努力与这个势利的世界和解

最近一次看荞麦的文字,是在ONE APP上那篇《少年往事》,看到“弟弟”被女同学喊出教室,站在教学楼下,“两个人都穿着白T,蝉叫起来”,画面感顿时就有了。情绪很节制,表达很精准,同为写作者,所以很容易感受到作者的用心——是一种不动声色的用心,精雕细琢出来,又努力把雕琢的痕迹去掉的那一种。文字总是淡淡的,但有味,乍一看,让人想起宫崎骏《岁月的童话》。之后就买了这本书。

书里杂七杂八数十篇简短的散文,但总的来说可以归纳为,一个三十多岁的文艺青年回忆过往,审视自我也审视世界。不知道为什么,读起来特别有共鸣,大概因为同为文艺青年,而且同样的,作为文艺青年,“因为各种莫名其妙的原因,渐渐走到了人群的边缘”。

有的文青自认为怀才不遇,终生都在空中漂浮,自始至终不肯着陆,越是失败,越是回不了头。也有的人咬咬牙,下定决心开始抱大腿,大概因为明明没什么那方面的天分,而且是故意用力那么做的,所以显得更加刻意,恶俗得丑态百出、触目惊心。

在这二种人之外,还有就是像荞麦这样的:努力为自己的平凡寻找不可替代的意义,在保持自我的前提下,努力与这个势利的世界和解。虽然不是闪闪发光,却反而有一种安慰人心的力量。看着她的文字,我不知怎么的就想到:哎呀,我也可以试试这样努力活下去的呀,不要活得那么飘~

扛住所有世俗的压力,消解所有的不安和遗憾,保持目光的清醒,保持内心的良善……总感觉她有一种神奇的人格力量,像高手走钢丝一样,不左倾也不右斜,反而稳稳地前进了,甚至还分给别人一点小温暖。

行文大概因为特别讲究精简,所以牺牲了一点儿节奏感,不过也没什么好挑剔的,这么诚恳的文字,真的很不错了。

《当一切在我们周围暗下来》读后感(十):一种对世界不持有同情心的准确

我写的小文章里,每当提到和朋友们谈论某本小说或者某个作家,常常会引用朋友说的话,这位朋友就是荞麦。《当一切在我们周围暗下来》的书名出自于同名文章,有点儿高兴的是,那篇文章是荞麦为我的小说集写的书评,当时我的小说集里有一个短篇叫《当夜晚在你周围暗下来》(是艾米丽·勃朗特的一首诗),于是荞麦起了这样的题目——后来我自己的长篇写到一半的时候,突然看到荞麦的微信签名档叫“他们依然穿行在密林中”,便用了“密林中”作为小说的题目——于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几乎算是交换了书名。

我们在差不多三十岁那年才认识,很难判断如果我们认识得更早一些,是否能保持如今这种形式的友谊(因为少年们的交往会有更剧烈或者更做作的部分)。书里面有一小部分的文章是在那之前写的,比如说《不够美小姐的独白》,大部分则是之后写的,一些发在ONE上,一些发在鲤上。看到这些文章,我才意识到,这三四年里,不知道为什么,我们的人生以松散的方式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也就是说,我竟然熟悉全部的细节。一部分是我真的亲身参与其中,一部分是以讨论的形式仿佛也亲身参与过了。

我们一起去过一些地方,比如说清迈,后来我和她都分别以不同的方式写过这段旅途——《无国界躲雨联盟》就是荞麦写的其中一篇。要不是因为再次看到这一篇,几乎快要忘记在清迈的夜市里遇见暴雨和停电的事情,也忘记了那三个日本大叔。

《听着,我们正在谈论战争》中的那一场情侣吵架,荞麦曾经在一个我们私有的微信群里进行了现场直播。忘记了是她把男友的头按进了红烧肉炒饭里,还是反过来。但是记得红烧肉炒饭很香。

不知道为什么很喜欢《郊区生活》——其实是喜欢荞麦的生活——一个住得很远的人。我们一起开车去过中山陵,吃过她最爱的鸭血粉丝汤(那个摊上的真的咸得要死),但是始终没有一起去爬山。离她家很近的山叫方山,她说那是一个可以散步的山。

唉,总之几乎每一篇我都能够讲出很多背后的故事来,或者零星地记得当时的对话。简直能因此写出一个补充本来。

我们在很多地方能够达成共识,当然在另外一些有争议的地方我们同时选择的方式都是不再继续说下去,这也成为了一种默契。因为很明确地知道人和人之间从根本上来说是有着强烈的不可交流性性,谈论常常产生误解,从这一点上来说,我们可真的都是悲观的人呢。

我非常喜欢荞麦写的亲戚们,她的爸爸,她的弟弟,以及背后那一个庞大的家庭(或许因为那是一种我从未有过的家庭体验)。她对人有着犀利的观察,常常能用一两句话说清楚事情的要害。《亲戚们》偶尔被她的亲戚传阅了以后,她非常丧气。自我反省中认为自己在当时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写作观是不正确的,不应该那么刻薄——然而她身上没有丝毫刻薄的气息,连同其他过分女性化的东西在她身上留下的痕迹很浅,却也不能就因此说她对人就真的具有了同情心,因为同情心仿佛在她身上也是缺失的。所以这就构成了荞麦文章里最微妙的部分,她并未真的想要投身到任何一种具体的关系里面去。

所以有一天我不由问她,“如果有一天我们死了,我或者周围的其他朋友,你会难过吗?”

她想了想说,会感慨,但不会难过。

呃,一种意料之中的回答。

荞麦非常讨厌别人说她的散文写得比小说好看。大概是因为大部分人认为散文缺乏控制,以过分随意的方式表达(有的时候甚至是一种泛滥式的表达)。btr在微博上发了这样一段话,“荞麦最好的时候,是当她在处理那类既可以写成’更像小说的随笔’又可以写成’更像随笔的小说’的素材时、并非毫无犹疑地(因此大概也是有意识地)选择前者的时候。此时两种体裁间的微妙差别既微小又是决定性的。”

我很喜欢这段话,因为他说清楚了一些对我来说模糊的东西。而我对荞麦的喜欢则更直接一些,我喜欢她异常生动的那部分,以及她对世界不持有同情心的准确态度(对,我觉得形容荞麦最好的一个词语就是“准确”)。我记得曾经有一次,我俩谈论小说,荞麦在人物对话中,突然插进去一个动作,“她说着踢了他一脚”。哈哈,我的小说人物怎么也是踢不出这一脚的。而对于荞麦来说,不管是她的小说人物,还是她自己,她对生活,对写作,大概都能踢出这一脚。

写到这儿,我找出荞麦那篇《当一切在我们周围暗下来》的结尾:黑暗或许无处不在,但至少不会再吓到我们了。每个人都会有不得不面对的黑暗时刻,只是我们的工作恰恰就是“让它显性”,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却渐渐得以克服了惶惑和不安。之后,一切都在周围暗下去,只剩下我们自己轻轻的脚步声。

    

上一篇:《犀牛字典》的读后感10篇_读后感     

下一篇:做书的读后感10篇_读后感_名著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