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考 > 报考技巧

高分考生如何科学填报平行志愿

2020-12-28 23:46:52

报考技巧

2014年北京市高招本科志愿结构由原来的 部分平行志愿 模式调整为 平行志愿组 模式。即每批次第一志愿由原来的一所院校变为一组为A、B两所平行志愿院校,第二志愿组仍为A、B、C三所平行志愿院校。每批院校志愿由4所扩大到5所。每个院校专业志愿数由5个调整为6个。投档规则也随之有所变化。原 顺序志愿 是按照 志愿优先,分数由高到低排序 的原则投档,而平行志愿则是按照 分数优先,遵循志愿 的原则。即对同一科类批次线上的考生,按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排序进行一次性投档。在投档时根据考生所填报志愿院校顺序,投档到排序在前且有计划余额的院校。分数相同的考生符合同一所院校投档条件且计划余额不足时,将依次比较语文、数学、外语、综合科目的成绩,对单科成绩高者进行投档,直至完成该校招生计划,单科成绩均相同的同时投档。实行平行志愿组模式的目的是减轻考生填报志愿的压力、降低落榜风险。特别是要尽可能避免出现如2013年因考题变化导致部分高分学生落榜的情况。

理论上讲,由于是 分数优先 ,实行平行志愿模式最大的受益者应当是高分段考生。但在实践中并非尽善尽美。追求 分数优先 ,往往考生个人的志向、个性、能力被忽视,对考生进入大学后的学习深造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每个平行组院校志愿填报的不合理,落榜的风险依然很大。借鉴其他省实施平行志愿的经验和教训,针对近日在咨询中考生和家长们的主要问题,就高分考生如何科学填报平行志愿提出一些具体建议,供考生和家长们参考。

首先,考生要对自己适合学什么要有明确的认识。

近年来,由于社会极其浮躁、急功近利,除部分考生有明确的志向外,相当多的考生没有明确的志向,志愿的填报被动服从于父母、亲属以及中学老师,入学后对所学的专业一无所知,现培养兴趣,追悔莫及。一般来说,理工类的考生中,逻辑思维能力强、数学物理难题做得好的,适合学理科,即数学、物理学、化类的专业;动手能力比较强的,适合学传统工科,如机械、自动化等专业;形态学观念比较强、对自然观察比较细的,适合学生物、医学类专业。文史类考生中,能够静下心来读书、阅读量较大、深入思考问题的,适合学人文学科,即文学、历史学、哲学类的专业;对社会比较敏感的,适合学社会科学,即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类的专业。人尽其才,千万不要走错门,否则会遗憾终生。

第二,对大学的类别要有清晰的了解和选报。

在咨询中,考生家长们对大学的类别往往只关注 211 、 985 ,而对大学的学科特长、专业设置、办学思想、培养目标等办学特色关注的较少。任何大学的专业都有长项、短项。考生一定要根据自己如前文所述的特点对应地选择大学里的强项专业。适合学理科、医科的应当首选以理科、医科、现代工学以及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综合类大学,如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等;适合学传统工科的可首选以传统工科为主的综合类大学,如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等;文科学生应首选传统的文科强校,如北京大学、人民大学等。不同的大学虽然专业名称是一样的,但师资水平、教学模式、校园文化氛围是截然不同的。选对了学校终身受益。近年来,有些非真正意义上的综合大学片面的追求综合性,创办冠以各种名义的所谓 实验班 ,以此来吸引优秀考生。只要全面考察这些大学的专业特点,就不难发现这些所谓的实验班恰恰是它短板,其综合实力与传统的文理科强校是无法相比的。考生和家长切记明鉴。

第三,妥善处理好平行组院校志愿的关系。

在咨询中有家长问 既然是平行志愿,都是第一志愿,可不可以第一志愿A报北京大学、B报清华大学。撞上哪个算哪个 。这是对平行志愿的误解。平行志愿组内的志愿院校虽然都为同一顺序志愿,但是院校之间是有分差的。如前文所述,平行志愿投档是对同一科类批次线上未被录取的考生,按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排序进行一次性投档。在投档时根据考生所填报志愿院校顺序,投档到排序在前且有计划余额的院校。因此,若一A报北京大学、B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录取不了,清华大学录取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对于一本名校的平行志愿差应控制在5到10分。如理科一A报北京大学,一B可以考虑报复旦、南京、武大等综合类院校;传统工科一A报了清华大学,一B可以考虑报上海交大、同济、西安交大等以传统工科为主的综合院校;文科一A报北京大学,一B可报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人民大学等文科强校。这样落榜的风险可以减到最小,实现了 分数优先、遵循志愿 的原则。鱼和熊掌兼得!对于具体院校的分差信息,建议考生和家长认真研读北京市教育考试院主编的《2011-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在京招生录取分数分布统计》,从中获取。

以上文字便是针对高分考生科学填报平行志愿的具体建议。衷心的祝愿每一位优秀考生都能进入理想的大学。

    

上一篇:师范类院校盘点之天津师范大学     

下一篇:师范类院校盘点之福建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