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纳先生》是一部由迈克·李执导,蒂莫西·斯波 / 保罗·杰森 / 多萝西·阿特金森主演的一部剧情 / 传记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透纳先生》观后感(一):因为懂得,所以美丽
画面美极了,一百五十分钟,等于游览了一圈伦敦美术馆里收藏的风景。摄影师和导演得烂熟于胸多少幅名画,才能用镜头进行这样的一次临摹。每个细节都如此精心,好象音乐演奏到最舒畅的乐章,一串音符理所当然,又妙不可言地出现在那里。人们常用的饕餮、盛宴都不确切,没有那么堆砌、刻意,只是自然而发的一次闲适旅行,可那是英格兰啊,举步、驻足,已成画境。镜头多次用门框代替画框,镶嵌起那个年代的日常生活:女房东是怎样倚在门前,和往来的街坊拉家常;画家和他的伴侣是怎样在窗下作画、缝纫,各自相安;一只猫是怎样无声无息地跃过地毯;无人的画室里,灰尘是怎样在一束晨光中翩跹起舞……我不知道别人对此情景是何感觉,但它们常使我心醉神驰,当我得以好好体会的时候。近来又爱上英国骨瓷杯,想通过这泥与火的结晶,将那个年代的美术、工艺、举止气质,以至生活方式收藏起来,细细赏玩。这部电影对我是同类的享受,听他们用普鲁斯特的语式兜着圈子客套虚伪,我那个乐不可支啊,无法言表。
《透纳先生》观后感(二):平铺直叙的美
第一次尝试写影评好紧张,怎么才能装作经常写的样子??
--------------------------------------------------------------------------------------
一直觉得,看一部有剧情的电影,需要从电影的角度出发,遵守电影的设定,遵守电影的假定条件,遵守电影本身的市场定位,于是我觉得烂片其实并没有那么多。有一段时间一直在想,为什么有那么多拿过大奖的著名演员会去拍公认的烂片?一直想不明白,后来猜测,大概那部电影本身的定位就是烂片吧。
回到Turner先生,整部电影看下来没有波澜壮阔的剧情,一切都是最最平实的生活,诚然,透纳先生在绘画领域所取得的成就很大,从某种程度上可谓波澜壮阔,但于他,绘画也只是普普通通生活中的一件事而已;没有帅哥美女撑场面,男主面相一般,嗓音浑浊,体态丑陋,透纳身边的两个女人,女仆老态龙钟,毫无气质,皮肤溃烂,布斯太太还算慈祥端庄,但是总归只是老人。所以当我给同学介绍这部电影的时候,他们毫无兴趣,当好莱坞式的动作大片狂轰滥炸了太久之后,这类传记式的电影似乎变得小众了,但是也许电影本身的市场定位就是这样。
电影一开始便是朝阳挂在天际,照射着小溪草地和大大的风车,瞬间就被这幅景色吸引了,而影片也没让我失望,之后跟随着透纳先生的双眼看到了更多的美景,大海,帆船,群山,草地,美景似乎有一种魔力,会让看到之人莫名感动,而在我的记忆中,只有断背山的风景也有如此这般的震撼力。所以当透纳先生坐在布斯太太温馨的旅馆房间里,眼睛直直盯着布斯太太的鼻子和窗外的美景对布斯太太说,你的鼻子眉毛和窗外的帆船、桥让我想起了爱神的雕像时,你会不由自主的心头一热,美好的景色,总是因为人为地注入感情而变得更加美好。所以当透纳先生一个人沿着海浪行走时,当透纳先生一个人翻越群山时,你会觉得仿佛是自己身临其境,是自己在驻足观望凝思。所以透纳先生一行人坐在游船上,对迎面在夕阳下驶来的冒着蒸汽的汽船评头论足的时候,虽然他们是在批判工业化,但是你也会被这幅美景震撼,目不转睛地盯着。人总是喜欢美好的事物,尤其是当心灵被某些灰尘遮住的时候,美好的事物总是能够平静内心,拂去尘埃,给予你说不出的力量。
透纳喜欢画大海,喜欢画大海波涛汹涌的样子,于是他把自己绑在桅杆上直面暴风雨。对于绘画我不了解,也不能像拉金斯先生那样夸夸其谈,尽管他所说的及其浅薄。我所能看到的大概是透纳喜欢画的是风景画,最初是受欢迎的,可是潮流走向了肖像画。海顿先生的存在似乎是一个笑话,但是于此同时却也彰显了一种反抗,是对大潮流的直接反抗,他不断地被嘲笑只注重自己的追求,从来不考虑市场,不考虑观众,但海顿先生却真的是这样的一个画家,幸好,最终在其他国家,有人欣赏他的才华。从某种意义上来看,海顿是透纳的一个影子。海顿和潮流处于完全对立面,而透纳处于两者之间。这也就是为什么透纳会同情海顿,为什么透纳的画越来越不受欢迎却依旧有一定市场。透纳一直在思考,他似乎是做出了某种妥协,于是看着海顿像猴子一样被耍,他的表情一直严肃。也许,透纳只是比较幸运,他也一直在追求自我,只是恰好,这种追求和大众品味有了重合,但是最终,潮流还是偏离了他,而他也不再愿意妥协。
电影里的情感跟整体的节奏一样,只是淡淡的呈现,却足够浓烈。对于透纳先生的前妻和女儿,我们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使得透纳对她们毫无感情,甚至当得知自己的一个女儿去世的时候也无动于衷。女仆对透纳的爱却是显而易见的。每当透纳风尘仆仆赶回家中,女仆总是满脸的欣喜,嘘寒问暖,话瞬间就多了起来。即使透纳始终只把她当作发泄性欲的工具,始终对她冷若冰霜,呼来喝去,她也不在意,把爱深深地埋藏在心里。她自己学习读书,自己也去欣赏画作,只是为了更加接近透纳,可是当一行人站在透纳的画室赏画时,透纳只是让她赶走纱顶上的苍蝇。可是她不会反抗,最多只是撅撅嘴,瞪一眼,最多只是嘟囔着抱怨一句又不是我放进来的。爱永远都是无私的,沉默的,当爱上层次高出自己太多的人时,就注定只能是一场悲剧,就注定会卑微到地缝里去。直到最后她发现了透纳已经和另一个女人生活在一起,直到她知道透纳即使重病也不告诉她的时候,她终于忍不住哽咽了,于是转身离去。丑陋和无知掩盖不了人性的美,只是这种美似乎有些残忍。
毫无疑问,布斯太太是爱透纳的,也许最初是因为孤独,但是慢慢的,她被透纳的才华吸引,她坚信一个人最重要的是内在,她坚信透纳是善良的,她跟透纳在一起时快乐的。对于陪伴,有这些不就足够了吗?看着他们手挽着手在金色的阳光下散步,看着他们依偎在床边聊天,这种温馨的感觉难道不能回答人生的终极提问吗?透纳应该也是爱布斯太太的。他可以静静地坐着听布斯太太像个小姑娘一样说话,他在布斯太太面前会露出甜甜的微笑。天才是孤独的,但是从来没有人说过天才是不需要陪伴的。透纳的父亲去世之后,他的心需要有一个自己也爱的人来关怀。
只是我始终不理解,为什么看着自己父亲去世都没有哭的透纳先生,为什么在知道那个妓女的年龄之后却失态放声大哭,为什么在看到那个年轻的女孩儿淹死之后会再次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失声痛哭?
影片选择了平铺直叙的方式讲述这个故事,也许就是想告诉我们,没有那么多的轰轰烈烈,大部分的美好都藏在普普通通的生活。
《透纳先生》观后感(三):要有光
画中充满光与空气,是透纳所探求的画境。
原来,十七世纪至今英国最著名技艺最为精湛的画家透纳,也在追随再现自然界的光线,渴望描绘出呼吸到的空气,空气中的水汽、雾气和蒸汽,到了十八世纪渐渐出现的莫奈的色彩分割法,在印象派画家们看来,一切色彩皆产生于光,那些色彩渐进的点,是赤橙黄绿青蓝紫的折射和汇聚,有趣的是,司空见惯的云朵、树林、湖水、花瓣呈现出了不一样的线条和印象。第一眼看到《日出 印象》时,你会怀疑自己的视力,为何在这幅画面前下降了这么多,又会怀疑自己是否清醒,不然,梦中的场景为何被挂在墙壁上,但那一抹橘红色的朝阳的倒影,若隐若现的商船和桅杆,悬浮在薄纱般的银色湖面上,这不是往日那熙熙攘攘的码头,不是交付货物的集市,这一刻好像是海市蜃楼的降临,稍纵即逝的烟波仿佛下一秒就会消失。
你应当画你的印象。
这是1835年的透纳对一位学画人说过的,看到《月光下的煤港》,可以夸张地赞叹历史的相似,对照莫奈的《日出 印象》,这幅可称为《月出 印象》,如他所说,他画的是自己的视觉体验,且不说这在当时是多么革命性划时代的艺术观念和技法,电影《透纳先生》并没有聚焦巅峰时期的透纳,而是铺陈了他成名后,所谓财务自由、时间自由后人格自由的种种。当然,为人格自由付出的代价和狼狈也毫不回避,任性恣意的人生绝不是表面上的潇洒自在。
作为一名敢于挑战传统的画家,透纳比起后辈莫奈、高更、梵高幸运的多,少年时早熟而勤奋,默默走在了与天赋相符的路上,他在父亲的理发店里开始最初的创作,十四岁考入英国皇家美术学院,十五岁首展作品,十九岁拥有画室,二十六岁被破格接纳为美术学院最年轻的会员。可以看出,导演迈克?李一定是喜爱他的画风,这位擅长行云流水的导演,从某种意义上讲,并不是拍浓缩事件传记片的最佳人选,好在他选取了五十岁以后的透纳生平,凄凉的晚景的确比意气风发的早期更能洞察人心,更何况,晚年的透纳并不凄凉,至多算孤独吧。
相比画展上评论家的溢美之词,富商沙龙的高朋满座,透纳既受用又清醒,他清楚评论家与画家好似寄生与原生的动物链,常常躲在展厅的过道里偷听议论他的话。他清楚王公贵族的赞赏与收藏可以让自己增值,但更清楚如果把这些逢场作戏的话当真,就天真了。在十六十七世纪的英国,上流社会的交际开始依赖各种写字的画画的,和更早期宫廷的管风琴、歌剧表演无异,他们需要创造话题,参与潮流甚至引领潮流。片中有一幕,透纳被邀请在贵族的下午茶中,他的海上风景画被大肆赞美,而前辈的作品被极力贬低,片中众多群戏里,这场表面文雅却波涛汹涌,镜头环伺客厅里的每个客人,慢慢推进那位逝去前辈的遗孀,遗孀保持着名媛风范,中肯又轻描淡写地表达立场,镜头对准透纳脸部特写,呈现出一种蔑视和不自在,他从技术的角度淡淡辩解:“他是站在岸边写生,我在摇摆的波涛中观察暴风。”他谈起自己第一次乘坐蒸汽机车,被山间的云雾和蒸汽缭绕着呼啸而过的即视感,工业时代打破了静谧的自然画风,他画出了庞然大物闯入的一瞬间,那幅印象派特质浓郁的《大西部铁路》。
创作的灵感来源于内心的主观,创作者要警惕滋养又蚕食自己的客观世界。
细腻的迈克导演,当然不会放过透纳为何成为透纳的细节,他总是与包围他的客观世界保持距离,与两个女儿寒暄几句就不耐烦地进了画室,颜料画布都由年迈的父亲准备。当家庭给予的比不上拖累的时候,他就游走在英伦三岛,被苏格兰高地的广袤包裹起来,被大西洋的海浪翻卷起来,被运送奴隶的船锚搁浅起来,只有在这时候,他才感觉真正活着。全力以赴地捕捉光影,那些光会点燃他的情绪,情绪会变成独一无二的色彩,风声、雨滴、尘埃统统入画,搅动在一起,他享受身处飓风与乌云、漩涡之中的压迫感,画布上的不是景物,是他的意识。本片把这些至臻画面用数码摄影再现,后期进行了精准的调整和处理,那幅美仑美奂的《战舰归来》一帧帧地动起来。
在一场容易被忽视的戏里,贝多芬的悲怆回旋在勋爵城堡的中厅里,透纳异常温柔地对钢琴师说,弹得太美了, 像个孩子般又和了一首亨利的曲子,声调缓慢而真挚,此刻的他异常有耐心和无我,这敏感活泼的心想必是导演最想要拍出的吧。
支持印象主义的左拉说过,绘画给予人们的是感觉,而不是思想。
---------------------------------------------------------------------------------------------
个人原创影评公众号 爱看
微信号:aikanai
电影打开了一扇窗,
我们看见了生活,也看见了自己。
原创电影评论,独立电影推荐。
和你一起聊聊那些属于你的笑点、泪点和心塞...
《透纳先生》观后感(四):寄身一瞬,手握永恒——评《透纳先生》
威廉·透纳是在欧洲画坛赫赫有名的风景画大师,是英国水彩画的巨匠,最伟大的浪漫主义风景画家,英国学院派画家代表,英国自然派的先驱,著名印象画派的“远祖”,也是后来印象主义大师莫奈的启蒙者和重要影响者,被誉为“光的画家”,“风景绘画中的莎士比亚”。26岁透纳就被英国皇家美术学院破格提拔成最年轻的会员,三年后成为杰出会员,遗作均成珍品。年轻的莫奈在无意中看到了透纳摄人心魄,波澜壮阔的印象风派的画作,从此走上了一条新兴艺术风格的道路。透纳在21岁发表第一副代表作《海上渔夫》震惊画坛,大师气质显露无疑,随后他很快成为当时英国画坛的重要引领者与领袖,他丰富多产而不断进步的诸多作品在他生活的年代就已经获得盛赞和赏识,得到上流社会和崇尚古典主义风格的贵族们的收买和厚爱。贵族和评论家们毫不掩饰对他画作的喜爱,溢美之词泛滥于言表。
在这部在2014年戛纳电影节上大放异彩的电影里,我们可以看到,有私人收藏家愿意出10万英镑(当时可是巨款,当时在英国每年继承几千英镑就是巨额的遗产)收购透纳的名画。所以透纳在活着的时候已经风光无限,如果跟梵高等众多活着时落魄不得志,死后画作价值惊人的身世相比的话,敏感而乖戾的透纳无疑得到了时代的庇护与青眼,他是一个异常幸运的人。
迈克·李是曾经执导过《又一年》、《秘密与谎言》的著名导演,而《透纳先生》明显带有迈克李一贯的电影表达方式:那就是使用琐碎平凡的生活细节去勾勒强大的戏剧感和命运感,在平静舒缓的叙事中完成人物塑造和建立,在克制与压抑中引爆人物的激情和悲怆。这种返璞归真的表达方式在《又一年》里有鲜明的体现,在《又一年》里,每个人都是自我命运的一手创造者,他们终究咎由自取。迈克李成功的描绘了平凡生活里的不甘与野心,憧憬和胆怯,渴望与回避,真实与谎言,自欺欺人和自掘坟墓,人类的力量与弱点,不仅是片中女主角在经历,普遍的命运经历会降临于每个人身上。而在《透纳先生》里,迈克李并未使用过多的篇幅去描绘透纳先生那闻名于世的粗鲁创作方式和传奇般对光影的敏感与表达,而是把镜头主要集中在他简陋乃至孤独的个人生活上面,在透纳日以继夜,不停奔波采风和创作的身影背后,我们可以看见他两位情妇的身影,透纳被压抑和扭曲的情感表达,他淡漠与稍显畸形的家庭生活,他父亲对他的重要影响;透纳个性上的乖僻与真诚,粗野和敏感,在艺术创作上的顽强和专注,也在一些微小的笔触上,描绘了人物大致形象之下的雄心,炫技、虚荣和刻薄。
用他的画笔去表现他
透纳是描绘光影的大师,也以勤奋的创作和极具爆发力的画风而闻名画坛。迈克李的镜头刻意模拟了相当数量的,透纳画作里的风景与构图,使得整部电影呈现出维多利亚时期,类似水彩画的印象和梦呓风格,对光线和格调的把握堪称精准,生动再现了透纳作品的魅力,运用恍惚的光影所塑造的暧昧、高远与广阔的一瞬,和在狂风怒云之下所意外呈现的宁静安谧的精神气质。透纳崇尚运用自然光色表达主观情感,认为承载情感的最好载体莫过于自然界的光尘氤氲。后期透纳的作品渐趋明快温馨——而在迈克李精致近乎艺术品的镜头下,我们也可以寻觅到类似的表达。当透纳站在画室作画,他的父亲和女佣Hannah在户外劳作,一副静谧和谐的家庭画面就形成了,这是迈克李运用了数码镜头,捕捉漂移温暖的光线游动,惟妙惟肖地使用透纳自己的笔触与画风,再现了他的日常生活,并从这些微妙而易感的镜头画面里,准确细腻的表达了透纳当时的幸福感受与体触,也为后来透纳失去父亲,生活失衡埋下了伏笔。使用画家的笔画去再现画家的生活和内心,这是迈克李大胆而成功的尝试,实践证明,这些精美犹如名画的镜头,含蓄而深沉的情感就在其中流动,如此这般,深深浅浅、远远近近地勾勒出了透纳孤独却也顺遂的一生,他的确是笔耕不辍的传奇和大家,但在另一方面,他也无疑是个被很多人保佑和呵护的婴孩。真挚且安稳的爱就在他身边围绕,这对于敏感乖戾的透纳来说,是巨大的安慰和幸运,也稳固保护了他一直前进的创作。
透纳的父亲逝世之后,迈克李只使用了一个简短的远镜表达透纳的悲伤与孤寂,他独自泛舟于山林,林中湖面上隐约有雾气,湖边花草锦绣,透纳背对着镜头,他的目光伤感而空洞着。这个简短的镜头就是使用了透纳一直主张的“运用画面和光影表达剧烈情感和悲剧”的理念而完成的,构图考究,光影相扶,小舟独自前行,在静默中深情,在漂浮中感怀伤逝,堪称经典。透纳在画布前捕捉到了飘渺一瞬的光与影,和只可意会的某些精神感悟与追求;而迈克李运用数码摄影再现了这种神级表达,对一些特定的画面进行了后期精确的调整和处理,暗合透纳风格的画作,也可以这样说,迈克李是成功利用数码镜头的优势,进行透纳式绘画的大师。
据说他不敢直视他人
透纳的母亲是位精神病人,过早在透纳的生活里缺席,这使得透纳跟自己的家庭也非常紧张、疏离,他几乎从没在乎过自己的女儿们(要不是她们登门,他也许都认不出她们)。父亲理解透纳,也很溺爱他。从电影开始我们就可以看出,他的父亲竭力无微不至地照顾这位艺术家,在患病的晚期,父亲也一直为他调制颜料;透纳的个性羞涩,敏感,丰富,不敢直视他人。跟女性关系的疏远和紧张,这也是为什么,透纳总在肖像画上失败,他根本无法坦然的面对别人,只有在自然风光里,他才能舒展和放远自己的感受与目光。在一个片段中,他被贵族邀请前往庄园作画,与一位弹琴的钢琴老师共同弹奏演唱了一曲。这一刻非常迷人,透纳在这个片段里声音饱含深情与诉说,显示了非凡的理解能力和艺术感。在短暂的时间里他们建立了亲密的默契与共知,透纳高雅而细腻,富有绅士风范。
丑陋敏感的透纳被成为野兽,怪物。他举止粗鲁,用口水作画;因为父亲是理发师,透纳出身底层,最多也只能算是被贵族赏识的宠物,但他的艺术生命惊艳持久。在这种尴尬的身份和过度敏感的性格下,透纳很难找到跟他的才华与内心体验相称的爱人。
丑陋的女佣Hannah成为他泄欲的对象,他跟女佣的做爱体位是极具兽性的征服,女佣爱恋透纳,但透纳一直回避她,甚至有些憎恶她,等她靠近时,他粗鲁的一把抓住她的胸,随后摸了一把她的下体就撒手。这个动作形象生动地表现了他们俩之间互相需求的不同:女佣爱他,有情感上的依赖和诉求;而透纳仅仅把她看做一个偶尔的性的对象;同时也再现了透纳对自己不太正常的性发泄途径的矛盾心理与逃避。
意外的恩赏
女佣Hannah是我在这部电影里最喜欢的一个角色, Hannah患有牛皮鲜,身体轻微残疾,举止粗俗低微,负责照顾透纳的饮食起居。她对透纳的画并不理解却非常珍重,当她穿过透纳那些价值连城的画作时,她只是例行公事的打扫和看护。当透纳在创作时,她慢慢把门打开一个细缝,谨慎地探到画布的一侧旁观,告知有访客来后就悄悄在阴影中隐去。当听闻有人出巨款购买透纳的画时,她也是照旧迟钝地站在角落,斜视着客人和透纳。迈克李在这个人物上颇费设计和斟酌,Hannah是一个平庸无奇的女佣,但她的身影却最接近透纳的画作,也出现在电影的全程始末。当她后来得知透纳在外面有了情妇时,她携带自己的女儿(私生女?透纳本人断然从来没承认过)悲怆跌撞地前往,用面巾掩饰自己丑陋的容貌,但走到门前她却迟疑,胆怯,眼含热泪,扶着女儿转身离去。
一个卑微的人,曾以怎样卑微而壮烈的方式想维护自己的情感,而她又经历了自我怎么剧烈的幻灭和失望,内心爱恨交织的痛苦与撕裂。Hannah一句话都没说,却用全身心表现了它,再现了爱的距离和遥远,爱的误解与背叛,爱那不可逾越的命运鸿沟,也再现了爱那细腻却平凡的脸,她的宽容与伟大。我们总是容易忽略和轻慢那些成就我们,那些其实对于我们最重要的人。迈克李在Hannah上贯注了自己对感情和人生的思索与表达,有些伴侣虽平淡无奇,却是成就传奇的基础——实际上,传奇就是塑造于平庸甚至烦恼的生活之上。真挚的爱不论以何种面目出现,都是珍宝。对于一生孤僻、敏感的透纳来说,他一生与上流社会的名媛贵妇无缘,但他所结交的乡野村妇皆纯情简单,诚实朴实,生活平静简单,这其实一种巨大的幸运,是生活意外的恩赏,无疑是最适合透纳的。
透纳一生的创作稳健而精进,他随时随地都在进行观察,观摩与创作,到后期进一步舍弃了传统画派,大胆尝试在当时惊世骇俗的抽象风格,将自己一贯擅长的风景画推向了更加模糊、迷惑和抽象的方向。有评论称,透纳后期的作品更接近中国式的山水写意,是大写意的生动体现。在电影中我们也能看到,透纳用果断干练的几笔,就能勾勒扑朔迷离的光影,凝固一瞬间光线的变化。敏感的画家都知道,在大自然中,这一刻的光线一定与上一刻不同,光影是一日里的年轮,是一天逐渐增多的皱纹和慢慢消减的光阴。在当时透纳所处的年代来看,这种前卫抽象的表达方式值得怀疑,透纳因为画风的改变和激进而饱受诟病,这对于一向非常敏感的他来说是不小的打击。时间证明,他的选择方向是正确的,他后期的画作同样备受后世推崇,它们不仅再现了大自然神奇的时刻,也敏锐捕捉了稍纵即逝的心境和生活,微妙难言的深层普遍人心情绪,堪称绝笔。
不过对于这样一部描绘透纳先生的电影来说,迈克李一向坚持的平静叙事稍显平铺直叙,缺乏高潮和爆发力,无法形成某种感人至深的质感和力点。透纳那些气势雄浑、风起云涌的画作没有跟他本人跌宕起伏的内心形成强有力的链接和共鸣,没有更深入挖掘这位乖戾的艺术家强烈的人格魅力和他惊人的、对自然世界乃至人性深幽的捕捉领悟能力,没有具体展示他力量与穿透力的来源。镜头如此优异,但叙事结构却缺乏打磨和用心,主人公的形象始终浅淡,是一个遗憾。
对于透纳的时代而言,他后来的步伐太快了,当一个人太快时,他可以看见光,看见时间停住脚步。他可以画出一瞬,描写一瞬,从这些飞快中总结永恒的感受。这种感觉画家知道,作家知道。太快时能看到周围的风景变慢了,模糊的景色成为了稳定的具象。他们能认真地端详一瞬,与一瞬对视,理解一瞬的意义,这是艺术家才能体会的快感和神奇。但周围的人,如何理解他们的一瞬呢?人们营营碌碌于漫长的人生,为漫长的未来做铺垫,如何能理解这些只寄身于那瞬间,却手握永恒的人们?透纳的孤僻敏感是一生悲伤的来源,却促使他抓住了光的脚步,了悟一瞬的美感,瞬间光阴在他眼前凝固、定格、永驻。透纳用一生的奋斗和钻研,牢牢抓住了一束光影,抓住了极难描绘的心性,表现了自然界的神性,在透纳的画作中,它们的身影越来越迷离、飘忽、概括,但所表达的意念却更加清晰笃定,更加震撼和直指人心。他一生多产,但从没出现过懒散、马虎的作品。“如果有人要问我创作的秘诀,那就是勤奋再勤奋”,早年透纳画作的薪酬微薄,但他依旧使用简陋的画具,竭尽全力完成每一张订作,买家对他的评价很高。在这部电影里,我们不仅能欣赏透纳主要的杰作,也能目睹他一生顽强的求索,身为艺术家他的敏感和感性;和身为艺术大家他的勤奋与刻苦,不懈和自强。成功没有偶然,都是必然,是一步一个脚印,是一滴滴汗水与泪水。
“我所追求的是每一束光,墙上或树皮上的每一束光,每一种气味,每一分痛苦,每一点瑕疵,每一次欺骗,他们被安静结合在一起,光芒四射,直指永恒——爱丽丝门罗(2013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透纳先生》观后感(五):长春白癜风哪家治疗最好
◆长春华山◆白癫风早期症状主要有以下这些:
1、有些新发白斑的边缘有一条隆起的炎症性暗红色轮,可持续数周之久,这种早期变化多缺乏自觉症状而容易被忽略。
2、白癜风白斑多数对称分布,也有不少沿神经节段排列。初期多为指甲至钱币大,近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境界多明显,有的边缘绕以色素带。白斑处除色素脱失外,皮肤无萎缩或脱屑等变化,白斑上毛发可失去色素以至完全变白。
3、白斑数目不定,可局限于身体某部或分布在某一神经节段,而很少变化或自行消失。多数患者的白斑逐渐增多、扩大,相邻的白斑会相互融合,连成不规则的大片,泛发全身,如地图状。有时正常的皮肤残留在白斑之中,使得被误以为色素沉着。也有一些患者发病时为点状减色斑,境界多明显。**长春白癜风哪家治疗最好**
《透纳先生》观后感(六):最美的光线和最远的彼岸
左边明黄暗黄鹅黄姜黄橘黄棕黄和右边的各种灰各种白糊成一团,只有靠近左下有一丢丢鲜艳的黄色小点儿。
然而,一年前,在堪培拉的国立美术馆,我站在这一团糊糊前,近乎落泪。
我看见了湖水,看见了正在暗下去的天空,看见了彩霞和倒影,看见了最美的落日一瞬,也看见了他那一刻或许闪念而过的和我自己的盘桓不去的孤独、无助与绝望。
那幅画叫做Sun Setting Over a Lake,湖上落日。
今年的英国电影节,唯一看的就是这部讲述此位传奇画家的片子。
开场十几分钟后,主角一开腔,我就心里一紧——完了完了,老式英国口音外加嘟囔嘟囔的口齿不清,这把可是要了亲命了。结果却是,一派自暴自弃的态度,管他说啥,就也这么心安理得地看到结束。
两个多小时,在散场上排队上厕所时,前面的两位不认识的阿姨闲聊,一个说,刚看的这部怒长,so slow,不过还真是好看呢。
的确是慢。
影片从他五十几岁讲起——聪明之举,人物传记片最怕从小到大来个大事年表流水账——讲到死。没什么太多大事儿,都是些比如老爹帮他买颜料顺带买只猪脸回家做饭啦比如被时运不济的朋友央求着借钱讨价还价啦比如跟女仆暧昧一下摸摸胸打打炮啦比如听着妹子弹钢琴荒腔走板地唱唱歌啦比如和同僚胡扯淡暗自嘲笑别人的画作啦比如出去写生和房东阿姨聊聊天啦之类的。
还期待着能看到好多画和画画的场景,却少之又少。
少却精彩。
他在画布上边吐口水边画画。
他在画室和藏品屋之间凿了个小洞,偷窥那些来买他画的人们的言行举止。
他拒绝了富翁天价收购他所有作品的肥事儿,而是把画和积蓄都赠予国家。后话是,虽然他生前曾希望能够为自己建立一座个人美术馆,可惜终未能实现。不过,他的画被祖国的后世子民们评选为英国最杰出的绘画作品。
惊喜的是,镜头拉近又拉近,导演借用一个玩笑,让我们得以从最近的距离清晰地看到隐藏在那幅名画“Snow Storm: Hannibal and His Army Crossing the Alps”中的那几只传说中的不可思议的却果真存在的大象。
演得真绝。
我幻想中的那个才华横溢、细腻敏感、骄傲乖戾的帅画家,却是一个看似粗暴、冷漠、麻木、怪异然后走路怪兮兮说话还唔噜唔噜呼哧呼哧的矮胖子。
这般角色还得不到最佳男主简直违背天意吧,怪不得Timothy Spall斩获今年戛纳桂冠。(据说他专门学习了两年绘画,只为片中出现的屈指可数的画画镜头。)
爱他这么久,专程开几百公里的车看他画展,还去悉尼大学听了关于他的专家讲座,也算是多多少少熟悉他这个人。
妹妹早逝,母亲进疯人院直至去世,天才儿童,年少得志,15岁时作品就被皇家艺术学院画展展出,有钱有名,然而性格孤僻,后半生将近三十年都与父亲相依为伴,虽然有两个女儿,却也不相往来,越老越怪,无朋无友,学院的课也不好好教,搞得艺术界和皇室怨声载道,父亲去世后,更是一步步陷入抑郁,离家采风,在Margate海边的小房子里和情妇住下,病得重卧床起都起不来了还穿着睡袍不顾一切跑出去写生素描。
他到后期进一步舍弃了传统画派,张开怀抱大胆尝试在当时惊世骇俗的抽象风格,将自己一贯热爱和擅长的风景画推向了更加无常、模糊、混乱的方向。
真正伟大的人总是走得太快太远。
每次看他晚年的作品,总是会一次又一次被震撼,那抽象气概,要到将近一个世纪之后才被人们所接受啊。
因此不用想也知道,当年的他,被皇室、学院和同僚所讥讽、嘲笑、排挤,“一团恶心的黄”是他得到的回应。
可正是这团“恶心的黄”,成为了后来改变了人类艺术史的印象派的诞生启蒙。
是因为走得太快太远,所以才怪兮兮?
还是因为怪兮兮,才可以无所顾忌地走那么快那么远?
他太怪。
据说他有种phobia,不敢直视他人,所以一生中极少画肖像。
有些眼睛不能看进另一双眼睛,有些人没有坦然爱另一个人的勇气和力气。
一个人在同一时刻只能承担住他所能承担的,一个人,或一份爱。
唉说白了生命不过都是承担。
而高旗说所有坚强的脆弱的承担,期盼彼岸。
有些彼岸或许你在努力忘记,有些彼岸几乎无法却只能独行。
有些彼岸曾有最美的星空。
有些彼岸曾有最亮的阳光。
传说,死前最后一句,他说的是:The sun is God。
他后来被人们誉为“光之画家”(the painter of light),他是最伟大的浪漫主义风景画家,他叫J.M.W.Turner,特纳先生。
《透纳先生》观后感(七):“我现在变成一个无足轻重的人了”
Turner是一个公认的聪明鬼。
人们都想让自己变成聪明人,因为聪明人可以装傻,但是不聪明的人永远也无法装聪明。
他太懂得这世道自己是靠什么而生存了。
绘画技巧?别闹了,官方有多少等着卖画生存的画家,怎么可能每一个都衣食无忧。
个性?在那个英国经济磅礴发展的时代,根本不缺浑身奔腾着艺术细菌的画家。
拍马屁?他挺会的。
直到那一声官方的批判的到来。
他就像一个失宠的妃子,眼睁睁看着自己沦为笑柄。
也许任何时期的艺术家,都有一种舍我其谁的心态。
新时代,必须由自己亲手开创。艺术家要有时代的使命感,要有主人公一般的责任感。
可是他多么的累啊。
任何关于Turner的传记,都在说,他在生命最后的时期在与官方做叛逆一般的搏斗。
我觉得不是。
他只是想画自己热爱的,蒸汽,云,暴风。
他只是想歌颂大自然,他甚至愿意将自己完全奉献于伟大的自然。
他也曾在众人的嘲笑声中,黯然归去。
回家吧,即使世界都对他的奉献全然否决。
可是啊,被世界抛弃的感觉太强烈了。
他说,多美啊,又是多么的寂寞啊。
付出多少,就想要多少的回报。错了么?
生命终到尽头,他对自己的一生的总结是——“我已经是一个无足轻重的人了。”
不,亲爱的先生。
你不知道现在新世纪的人们都多么的热爱您的作品。
我们从没看过这样的风景,我们从没想过这样的描绘自然。
我们知道你不被人欣赏的痛苦,可是,不要否认这所有的一切,好么?
您的那些画,现在整整齐齐的,放在伦敦的大英博物馆。世界上所有的艺术爱好者排队去欣赏您的作品,就像欣赏您鲜活的生命一般。
您的一生轨迹,早就被万千的美术书籍记录。
您的所有代表作的复制品,早就被挂在千千万万人的墙面。
这就够了,亲爱的Mr.Turner
一个让人想起来,先是微笑,后又想要流泪的先生。
《透纳先生》观后感(八):暴风雪的信徒
透纳先生生命中的最后二十五年,断片似的呈现,将更多的解读空间留给了观众。作为英国画界出了名的怪人,任何诠释其实都会有一定的片面性。
临终之前,透纳仍拖着病体,走到海边去临摹女尸。父亲病逝,他不知道如何疏解悲伤,让妓女躺在床上,摆出生病的样子,临摹着,竟致痛哭流涕。为什么,他始终不肯承认莎拉为自己生的两个孩子,听到女儿死去的消息,透纳只是揉搓着双手,不发一言。听着他的喘息声,加之笨重的身材,称他为一只兽物倒也是很恰切的。皇家学院的作品展览会上,当着众人的面,透纳朝着画布上吐口水,又用手指甲刮出线条,粗野狂暴。正如他所感受到的自然之力。
透纳将自己绑在船桅上,只为感受暴风雪的力量。或许,只有自然的无情与狂暴能够接受并契合他同样不羁的灵魂。影片最后,特纳立在海边,夕阳正缓缓落下,大约这就是特纳精神的写照,融于自然,臣服生命。
记忆深刻的是特纳为自己照相的那场戏,一向傲慢不语的他忽然话多起来,问东问西。身为画家,他有些敏锐的洞察力,隐隐然感到技术革新将会带来的巨大冲击力。当然,他爱画作,但在另一方面,又对新技术有着深深的好奇,或许还有几丝畏惧。看着火车呼啸而过,特纳心想,这种人造的力量难道能与自然相提并论吗?所以,他才会在自己的画作里描绘那只蒸汽船吧,他是在描绘时代的开启与终结。
女仆知道特纳的所有隐秘,始终期待着能够得到特纳的承认。但是,看着特纳和布斯太太的房子,她彻底得失去了希望,静默离开。布斯太太说特纳定有着博大的精神和细腻的情感,她是特纳的知音,陪伴这位老画家走过人生的最后岁月,也算是对特纳某种补偿吧!晚年,因为过于激进的画法,备受世人嘲笑的特纳,在布斯太太的活泼的笑声中感受到了贴心的温暖。
光影,色调,情感,所有一切都必经过时间酝酿,才能制作出这样一部不乏洞见的作品。太阳就是我的上帝,不羁而古怪的特纳,始终是自然的信徒。
《透纳先生》观后感(九):看电影快速装逼指南《透纳先生》观影心得
说到“装逼”老赵认为没有比“侃电影”更省钱、更易得、更便捷的方式了对吧?既然咱想通过电影这个既高大上、又矮矬穷的艺术门类达到预期的“装逼”目的,也确实要稍微下点心思。接下来贡献一下老赵心目中的快速装逼法!
本次《快速装逼指南》将推荐一种只看10分钟电影即可在人前滔滔不绝建立牛逼形象的观影办法。当然老赵我仍然会拿一部电影出来分享装逼心得。
手段一、选片
A:哎,昨天我去看了《星际穿越》那电影太牛逼啦!
:可不是嘛,我上周就看了出来以后感动的我热泪盈眶啊!
A:啊?!你上周就看啦?
:嗯,剧情太牛逼了,男主……,女主……!(省略无用N字对白)
A:是啊,剧情真牛逼,画面也精致得一塌糊涂……(省略无用N字对白)
我相信你一定听到过以上类似对白,但问题就出在其实深聊起来80%以上的人根本说不清楚影片的核心亮点在哪,90%以上的人也整不明白四维空间更多维是怎么样的形态
所以选择谈论哪一类型电影就变得尤为重要!咱们就拿刚刚颁奖的87届奥斯卡为例选一个合适拿来装逼的电影。
获奖大热门电影,这类型电影千万别拿来和人讨论。原因很简单,看得人太多、评论的人太多、媒体大量关注高度曝光,日常在讨论这种类型电影的时候你只能引用名人名言,没法有太多发挥的空间!
但有一种类型片就特别适合拿出来讨论那就是“人物传记类型片”今年的奥斯卡老赵比较感兴趣3部人物传记类型片;
《万物理论》
《模仿游戏》
《透纳先生》
这三部片子我相信描写霍金老爷子的《万物理论》肯定会被大量的人关注,但问题是霍爷的量子引力论、量子场论、量子宇宙论、黑洞悖论,那确实是理解不上去啊!不能选
描写艾伦?图灵的《模仿游戏》老赵估计仅为了“卷福”(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的光芒也能吸引一大批脑残粉睁着空洞的大眼睛叫嚣看到了演技、回到了从前!
只剩下描写“屌丝大画家”透纳的电影《透纳先生》这一部电影可以拿来借题发挥了。
手段二、观影
还记得开头咱们设定的目标,只看10分钟电影快速装逼的目标吧。来我们看10分钟的电影整点有“心水”的梗以备不时之需!
正式介绍前,咱们还是得大致交代下电影主线,《透纳先生》是一部讲述屌丝大画家透纳(约瑟夫?马洛德?威廉?透纳)生平的电影。我个人估计这位爷的专业水平和艺术素养应该不在鄙人老赵之下,但既然有人下这么大力气为他“树碑立传”我暂且认为他比我厉害一点点吧。他是十九世纪上半叶英国学院派画家的代表,爱画个山山水水见长。当然上帝是公平的一个非常牛逼的人必然也有一些部分是傻X。比如性情古怪、比如爱上了房东太太、比如没什么家庭责任感等等。
影片开头长达10秒的空景既是导演对于透纳先生的致敬!像极了油画风格的画面一下就调动起观众审美情趣。
OK!你看其实导演还是在开头的这2分钟内体现了非常高的技术造诣简练地向透纳先生致敬!接下来我们再看看接下来的几分钟里导演还采取了什么样的手段。
在这场戏当中演员和导演需要关注的细节有很多,台词、走位、肢体动作、对白递进反应,同时还有对于角色性格特点的细节描写和精致刻画。这个导演我相信已经吸引了你足够的关注和注意力,下面让我隆重推出、闪亮登场本片导演;
本片英国导演迈克?李作为英国当代最知名的电影导演之一,素来以挖掘普通人日常生活的细节而著称。一般演员在他手里变成好演员,好演员在他手里变成牛演员!他的片子表面看上去技巧很普通,但实际上仔细品尝就能发现他是通过更高超的技巧让居中人物的戏剧表现力与冲突达到最高!
透纳先生作为英国殿堂级的画家拍摄这部电影导演在视觉表现上更加精耕细作!用电影语言表现绘画手法的应用让我瞠目结舌!但老导演并不炫技、不过火,真乃炉火纯青的影坛老英雄!
更多对本片的专业图文、视频评论可以关注微信公众号;
老赵爱哔哔
看电影、张姿势
《透纳先生》观后感(十):并没有什么卵用
I saw an interview about Oscar, it appeared to claim that Channing Tatum, Ethan Hawke, Steve Carell, Michael Keaton and Timothy Spall might nominate. Indeed, they kept a sense of perspective. Even though he failed, Magic Mike also contributed stunning performance this year. Honestly, I was like, Jesus, they just didn’t like the beauty, that fat uncle seemed like a most hopeful choice. Yeah, that’s me, sometimes unavoidably be prejudiced.
After I finally finished this long biography about a legendary artist, I thought he was truly a decent actor, however, still made me uncomfortable, I mean, the acting. First off, the accent, since they wanted to tell the story distinctly, an eccentric old British tone was full of the film. I supposed Mr. Turner was really a weird gentleman, wasn’t him? He was so talented that at that time even a doctor beyond the ocean could recognize him. The citizen admired him, the royalty consulted him, the peer respected and envied him, the wealthy appreciated and misunderstood him. He cared about what people thought of him and his works, he did. He observed the followers through the tiny hole in the wall, he hide in the back of the wall to listen to the comments, he felt insulted when he witnessed the drama that made fun of him, he even tried his weakness, portrait, again and again just because a painter sarcastic words. Right, just this painter complained his life, which was heard Mr. Turner… Exactly he was not a responsible man, he had a failed marriage, he was cruel about his own daughters, he couldn’t spend time in taking care of his father, he occasionally became unreasonable, all of these caused by his problems of communication, he couldn’t look at other’s eyes, especially the beautiful women, that’s also the reason why he wasn’t good at portrait. Poor Turner, having lost his closest relation, the only one he could talk with was a whore and he cried bitterly in front of her. Of course, compared with Van Gogh or Gauguin, Mr. Turner was far more lucky. He didn’t have to wait for success till death. He almost won his overnight fame by his first painting and since then his name was always spread among people. But he still struggled. Some words are connected to genius all the time, selfish, lonely, egoist, psycho. Actually, these quality just made them genius. They were naturally with the gift and dedicated themselves to the fields they chose, eventually achieved their goals which were beyond the whole times, who the hell could understand them?
The scenes of this film were completely breathtaking, if you are a fan of canvas, don’t miss it. If you seek for an attractive storyline, maybe it’s a bit depressed.
我曾看到一篇关于奥斯卡的专访,似乎在预测查宁·塔图姆、伊桑·霍克、史蒂夫·卡瑞尔、迈克尔·基顿和蒂姆西·斯波将会获得提名。事实证明他们很有预见性,以上人选里即便魔力麦克最终落选,他也依然带来了让人难忘的表演。但是当我看到这份名单时,心里就咯噔一下,好吧,他们就是不喜欢美丽的面孔,这个胖胖的大叔看来最有希望夺魁。嗯,有时候我就是很先入为主。
在我最终看完了这部略显冗长的艺术家的传奇后,我也不得不承认蒂姆西真的是个很厉害的演员,但是他的表演依然让我不太舒服。首先,片中的口音很奇葩,为了还原真实,一股含糊不清的旧时乡村英式口音贯穿始末。私以为他所扮演的特纳先生应该还是一位正派的绅士,尽管他举止古怪,他的才华之卓著,即便那个年代里大洋彼岸的医生都能认出他来。乡民们崇拜他,王公贵族咨他以风雅,同行们既尊敬他又有点嫉妒他,土豪大亨欣赏他的作品又无法理解他。他其实还是很在乎别人怎么看待他和他的作品的,很在乎。他从墙上凿开的小孔里观察慕名而来的买家,他躲在墙后听到对他的评论而黯然神伤,他目睹了拿他调侃的话剧而恼羞成怒,他甚至为了另一个画家的冷嘲热讽而一次又一次地尝试自己并不擅长的肖像画。对,正是这位画家,如祥林嫂一般满腹的怨气,让特纳先生对他说出那句:“别让爱你的人背负你本该自己背负的痛苦。”特纳先生自己也并不是个负责的人,他有一段失败的婚姻,他对自己的骨肉漠不关心,他几乎没抽出过时间照顾老父,他会时不时地变得不可理喻,所有的这一切都起源于他的沟通障碍。也正由于此,他甚至无法直视他人的眼睛,尤其是漂亮的女人,所以他一直画不好肖像画。可怜的特纳,在失去了至亲后唯一能与之交谈的是一名青楼女子,他还在她面前痛哭流涕,毫不体面。当然,与梵高或者高更比,特纳何其幸运,他根本不用等到自己死后才得到认可。他的第一幅正式作品几乎就让他声名大噪,自此成为人们广为传诵的大师。但是他却依然充满挣扎。自私,孤独,自我主义,心理变态,这些词往往与天才密不可分,但有时候恰恰是这些特质成就了天才。他们带着与生俱来的天赋,将生命奉献给命定的领域,最终成就了超出时代的伟大,试问谁能理解他们呢?
影片的场景动人心魄,如果你是线条和色彩的爱好者,千万不要错过;如果你只是想一睹艺术家的离奇人生,也许这个故事稍微沉闷了那么一点。
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CouchPota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