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观后感

《警察日记》经典观后感10篇_观后感_影片观后感_格言网

2020-12-28 23:46:52

观后感

公众号

《警察日记》经典观后感10篇

《警察日记》是一部由宁瀛执导,王景春 / 陈维涵 / 孙亮主演的一部剧情 / 犯罪 / 悬疑 / 惊悚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警察日记》观后感(一):所谓警察,所谓主旋律

一部风格化鲜明的影片。在保证批判态度的同时,又能够游走在商业和主旋律之间,属于导演的上乘之作。商业电影的拍摄手法与剪辑是新意,又有贯穿导演一直的视点和立场。警察妻子仅有的几场戏在红,女人的情感与欲望的表达非常动人。

影片最有意思的是,作为主旋律的影片,需要对警察的行为、个性特点歌功颂德。但是,中国的警察形象,首先是公仆,其次才是抓捕罪犯的神探。因而,警察形象太高大,就会显得社会太乱。所以,影片在处理这些问题上,就会变得各位谨慎和小心翼翼。也正是对这些细节和体量关系的处理,就能够恰当的表现出导演的态度、立场,和对社会的批判。

因而,在影片中,我们看到了警察变成局长后,他是如何游走于社会道德底线、树立正确的风尚之间,而悬而未决,也是警察终身遗憾的是,他没有真正破杀人案。此处是导演最为华彩的地方,也是导演将其对社会的认识、剖析隐藏在对局长歌颂、赞扬的外衣下。

内蒙的景色不是观众希望看到的风景,而是一个过度开掘矿产,再也不现风吹草地见牛羊之地。

《警察日记》观后感(二):《警察日记》:真情、真爱、真感动

经过近一年的漫长等待后,3月21日,《警察日记》终于在国内公映。真人真事、真情真爱、真感动真温暖,是我对影片最直接也最深刻的感受。《警察日记》由宁瀛执导,芦苇任文学统筹。影片以全国公安英模郝万忠为原型,其生前68本日记为蓝本,其10数年警察生涯为主线,真实、客观再现了其平凡的警察生活。朴实的镜头语言,平实的生活对白,舒缓悠长的配乐,普通公安民警的点点滴滴跃然心间。

《警察日记》撷取了郝万忠警察生涯中最具代表性的几件“小事”,让观众在光与影的印记中见证了他的不平凡。一起杀人案,调查10数年,直至临终都未能水落石出。对英模、神探而言,这不能不说是遗憾,甚至会被认为是“污点”。但影片并没忽略这点,反倒用极尽细腻的镜头将他追凶不放弃的经历做了全景式还原,从而突出了他的敬业、责任,乃至不完美,同时也令他更真实、可信、立体、丰盈。毕竟,他是人而非神,有破不了的案实属正常。对英雄人物做人性化常态式处理让影片格外近生活、接地气,观众共鸣也纷至沓来。而这样人性化、生活化的设置,给主演王景春也提供了充足的表演空间。

除办案、探案,影片还聚焦了郝万忠的婚姻、家庭,并将其与工作有机结合,让观众最大程度地感受、体味一线公安干警的不易。在处理其生活、工作、家庭矛盾结点时,影片既没刻意夸大煽情也无遮遮掩掩,得以让真情自然流露,让感动油然心生。

《警察日记》镜头语言极为丰富,无论是对郝万忠神情表情肢体语言的特写,还是对其生活琐事细节的捕捉,都做到了自然流畅如行云流水。尤其是对点滴细节的描述,不经意间就将故事推向高潮。比如,其日记字里行间中浸染出的工作责任心、家庭愧疚意,对儿子的简单拥抱,对嫌犯老母的细微帮助,对司机下属的简易问候,对妻子的歉意眼神...真情(亲情友情事业情)交融,真爱(对妻子儿子父母同事下属事业工作的爱)汇聚,真温暖、真感动也喷涌而来。

《警察日记》一改内地传记片重在追求高大全的传统,不回避核心人物作为自然人的应有缺点,不过度煽情以满足某种硬性需求。以真人真事为基准,以适度艺术加工与生活化还原为基调,最大程度地还原了一个平凡朴实的草根警察形象。

《警察日记》观后感(三):主旋律的罗生门

宁瀛真是姜是老的辣。一个主旋律故事,被她玩儿得颇有模有样。摄影机的角度、剪辑的大胆,已经超越了目前国内所有的主旋律电影。对警察局长这个人物的刻画,也算是做到了立体,因为概念化的呈现方式,会让人觉得角色稍稍不可信。可贵的是,宁瀛选择了最能安抚人心的他者角度来叙述故事,本身就是旁人和死者的日记在讲故事,罗生门的效果就是大家会预见到信息会失真,但乐于让它就此失真下去。电影中颇具法律意识的干警,在讲述往事时,宁瀛采取了一次过去和现在交合的勇敢拍摄方式。看到这个镜头时,我基本可以断定,宁瀛是费了大功夫的。王景春这个多年的实力配角总算站在了台前,东京电影节影帝当之无愧。

2014年8月22日

《警察日记》观后感(四):警察日记

原本想取的标题是“论主旋律电影商业化与艺术性兼容的可能性”,后来想想实在是太装逼而且估计自己也hold不住就算了。会到影院观摩这部片完全是冲着宁岱和宁瀛俩姐妹去的。妹妹宁瀛早年曾凭借新现实主义风格的“北京三部曲”在电影课本上挣有一席之地。这位留学意大利师从贝托鲁奇的“第五代的小师妹”近年来较为沉寂,一些商业试水之作既不叫好也不叫座。姐姐宁岱是职业编剧,除了为妹妹操刀剧本之外,也为(前)夫张元编写过《过年回家》、《看上去很美》等优秀作品。这次姐妹携手而来,未尝不可怀有一份期待。

因为观影时选的地儿较偏僻、卡的点也精准,所以再一次包场的美好愿望成为了现实。隔壁厅一伙人在那跟嗑了药似的“急速飞车”时,笔者独自一人在这静静地翻翻“警察日记”也挺好。然而,和宁瀛导演这次单独的“约会”,却让人有点消受不起。《警察日记》就好像导演调的一杯鸡尾酒:以主旋律为基酒,艺术性为辅料,而商业化只是点缀。调好了自然美味,调不好就有点不伦不类。整部影片都看完了,仍不知道该怎样去看待和评价它。

宁瀛导演不认为这部片是在拍主旋律,她强调自己是在讲主角“作为一个人”的故事。可王景春所饰演的郝万忠并非一个普通警察,片中绝大多数篇幅都在讲他作为一个“公安局长”、作为一个“人民公仆”的故事。尽管影片所呈现的公安局长并非一味的高大上而是有血有肉、有情有义,但郝万忠依然是一个典型人物,而不是宁瀛的早期作品《民警故事》中杨国立那种“特殊时期的普遍人物”。

影片中,郝万忠的不幸去世是由于积劳成疾,也就是现在常说的过劳死。如果本片只是在讲“作为一个人”的故事,那么“因公殉职”的说法其实是值得商榷的。就笔者的观感,《警察日记》中的郝万忠首先是个警察而且是个好警察其次才是个人。宁瀛导演是巴赞的门徒,当她要为这个描写“英雄人物”的命题作文加上一点自己的辅料时,她自然不可能选择歌颂而是试图还原。“还原”就意味着隐藏自己的态度,不去试图证明什么而是展现事物本身。

于是在《警察日记》中,观众将无法看到一个直奔某个中心或主题而去的逻辑严谨的故事。导演借用了《公民凯恩》的叙事方法,通过一个记者的采访拼凑郝万忠的人生片段描绘他的各个侧面。而素材则是导演和编剧在人物原型留下的大量日记中有所选择的,最后形成了一个开放性的结构。不得不说,在艺术观念和技法上,导演完成了一次回归。

《警察日记》观后感(五):《警察日记》类型化成就真实的震撼

在《民警故事》过去大约十年后,女导演宁瀛的新片《警察日记》再次把镜头对准了具有强烈中国特色的人民警察。仍然是采用职责与生活平行的对照手法,细致且专业的揭开警察的工作与人生,仍然是触探人物真实的内心世界,把警察作为特定人物来折射对现实思考。不同的是,前者是对北京平常民警的忠实收录,充满了市井风情,后者是对一位西部的公安局长的生涯回顾,惊悚、悬疑、犯罪、推理等类型片元素的深度运用,让这部传记片具有了强烈的商业色彩,有了堪比香港警匪片的惊险和劲爆。

内地的警察片,其实是一真被忽视、总是在偷偷生产佳作的类型片种,例如当年的《民警故事》,曾获得上海电影节影帝的《千钧一发》,今年捧回金熊和影帝的《白日焰火》,以及这部斩获东京电影节影帝的《警察日记》,都是极强的现实质感,都有塑造极丰满的人物形象。

《警察日记》由真人真事改编,讲述了王景春饰演的郝万忠从入刑警队第一天至卒于公安局长的岗位上,时间跨度17年,浓缩68本办案日记,十余位当事人的回忆,其中包括同事、朋友、亲人、被帮助过的人,有恩怨的人,多角度的客观视角,时空交错的叙事手法,把郝万忠的警察生涯浮现在大银幕上,让观众通过这些记忆碎片渐渐了解他的光荣与平凡,成功与失败,这种叙事手法让影片具有了《罗生门》和《公民凯恩》式的故事魅力。

最得关注的还是人物塑造,王景春的表演不着痕迹,演活了近几年来华语片里最像警察的警察,除《千钧一发》中马国伟的本色演出有相近气质,其他银幕上的中国警察,都是星味十足,非帅即酷,甚至还会耍宝卖萌,和真实的警察形象相差太远。但是这次王景春真的捉到了人物的本质,演出了很多生动入骨的细节,例如在思考中浑然不觉的用力吸烟,抓捕逃犯时指挥同事的手势动作,开会时的语调,走路的步伐、站姿,与任何人物交流时都能不经意的流露出“职业病”神态,都我们认知中的警察同神同韵,让人相信他就是活生生的郝万忠。

人物由内于外还原真实的警察形象,但真实并不是枯燥乏味的代名词,相反,郝万忠的故事充满了传奇、惊险,以及无尽的犯罪悬念,郝万忠入刑警队接触的第一宗案子就是三尸命案,也是他唯一未能侦破的案件,这宗命案萦绕着他的后半生,也是现实赋予影片的命题,警察的使命就是把罪犯缉拿归案,是一场明知没有终点,却仍要一往无前的长跑。

中国警察的公众形象,其实一直是比较模糊的,《警察日记》把警察最真实的一面展示给观众,除了兼具写实风格与类型化的创作水准值得欣赏,形成视听与情感的双重震撼,另一个贡献就是送来了正能量,前段时间,昆明火车站事件突然让大家意识到潜在的危险,警察作为公众安全最关键的一道防线,必须挺身而出,证明自己的存在,所以,我们需要多几位郝万忠这样的警察,再多几部《警察日记》这样的电影。

《警察日记》观后感(六):裸露了警察局长人性宿命

看片前,我只知道《警察日记》曾让王景春斩获东京电影节影帝桂冠,却没想到《民警故事》的导演宁瀛时隔十八年后再拍警察题材,却带来一部冷峻细致的犯罪佳作。本片将一段荡气回肠的追凶长旅,融入英年早逝的英雄事迹里,各种华丽摄影与蒙太奇剪辑,都吸取了好莱坞商业化手法。当男主角被迫陪土豪喝酒,当他打击黑势力敲诈勒索,当他查到二百元引发的血案,揭露了内地边缘地区的病疮。而那起蒙古悬而未决的惊天血案,更犹如《杀人回忆》般隐藏了悲剧宿命。

《警察日记》原型取材于一名公安局长写的64本日记,郝万忠刚当一名小刑警时,恰逢一桩惊天血案诞生,不想成为鄂尔多斯警局局长,十三年悬而未决血案,则成为他一生未了的心结。宁瀛导演选择以记者视角,各种忆中忆的写实手法,让郝万忠的英雄形象屹立得客观。例如师父、同事、兄弟、爱妻等人的访问,一点一滴呈现局长的辛酸劳累。再如鄂尔多斯市环境恶化得无以复加之时,大家望着郝万忠年三十弃家办案,老婆孩子一片怨言,这也是他的一种痛苦。而郝万忠在疲劳架势撞车后,还带着手下远赴万里追凶,那种人物执拗办案信念,让你深有感触。

开场,孙亮扮演记者不相信准格尔旗还有清官,惧怕“不良报道”会导致网友的“人肉搜索”,提早为影片铺垫一个悬念——郝万忠究竟是怎样的人?接着,各色人等粉墨登场,瞬间追忆郝万忠生平点滴,强大的信息量,让你不但觉得他是一名英雄,还是一根筋的工作狂。兢兢业业、敬忠职守、为民情愿、不贪污、不腐败.....这些标签或许是每个有警察梦的青年人追求,但谁又能做到呢?片中,郝万忠当刑警时擦着子弹英勇救人,回到家立即抱着妻子开啃,这种历经劫难后的心态很真切;他当上局长后,提倡拒绝贿赂,发通知不去拉赞助,但烈士家属有需求时,自己还得跑到兄弟那里要钱,甚至被迫同土豪喝白酒要公路修建费,透出人物的各种无奈。

除了各种琐碎民事纠纷案件,还有男主角各种一根筋执拗事迹,《警察日记》随着剧情发展,不可避免搬出两起惊天血案。十三年前的灭门血案,本来以为同鞋店杀人案,都是一个凶手。但我没想到编导展现的是郝万忠办案专业性,他居然为了破案,加班翻阅了几百遍监控录像,用了52天才查到蛛丝马迹,这种破案严谨追求,当真非常人能想像。而无数碎玻璃、烟雾、水雪镜头、人脸大特写,不停闪回到十三年前血案现场,都营造出一种神秘惊悚感。当我们都想知道他如何破那起十三年前的血案时,不想结尾飞雪轻飘到王景春的脸上,他司机闻讯冲出旅店,拍出一种辛酸的悲剧宿命.....

如今,很多影视剧都喜欢拔高英雄人物,令他们身上充满正能量,但他们刻意去做许多不食人间烟火的善事,他们满嘴瞎吼着“爱党、爱祖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的豪言壮语,最终变成了四不像的假劳模。害得有良心的基层警察存在时,反而让觉得不可思议。庆幸的是宁瀛导演终于吸取了《A面B面》《功夫侠》教训,回归到自己最擅长的《民警故事》路线上,让《警察日记》中郝局长成为有血有肉的英雄,身上还带有一种人性化痛苦。据说我们内地市场总票房都快超越好莱坞了,却总是《私人定制》《大闹天宫》《大话天仙》这些商业大忽悠,而很多影视工作者被审查束缚,没法像香港人一样去拍《寒战》《风暴》《无间道》那种警匪犯罪精品,而《全民目击》《警察日记》这种佳作的诞生,或许是一种突围的出路。

《警察日记》观后感(七):五味杂谈

去年的3月份,这部电影上映的时候正好《白日焰火》也在上映,当时是两部片连在一起看的,当我再次去影院的时候《白日焰火》还在,这部《警察日记》已经下档了,我想这应该是因为没有传说中的桂纶镁,导演宁瀛的名字也没有刁亦男霸气。两部片子同期上也是有趣,因为拍的都是探员警察的故事,只不过一个在路边喝酒还闹事,一个却无比纯良正派。内地拍的警察故事一直都乖乖的,因为神探们一直都没办法妖魔化,没办法像刘青云一样识人魂魄,也不会像柯南一样一眼就看穿,往往他们需要望穿秋水,就像《神探亨特张》。

这部影片,明眼人一看这阵容就晓得了,主旋律。主旋律这种类型确实也是我国特有的,即使周总理在四个日夜里用的跟都敏俊XI一样的台灯也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王景春扮演的警察郝万忠是主旋律的,导演的手法却不是那么主旋律,所以这是一部看起来散乱却有着先锋尝试的主旋律影片。

主旋律电影必然神话英雄人物,这是让人最不喜欢的,就好比看内地的特种兵电视剧,总觉得都不是真的,制片方又在骗人。这部片的导演避开了这种惯用手法,好像在做一次加法,通过他人视角去补充这个人,让人看到了主人公的形象从量变一直到了质变。所以这是一场加法电影。

影片的片头部分是纸张,翻页,然后一行行的字,最后出现了键盘,然后才是片名《警察日记》。用几个简单的镜头就把这部片的主要内容给说完了,这就是一个收集资料码字的过程。当然这要码的字就像电影里的写手的台词一样“这郝万忠,经不经得起网络”所以这部公式电影就给你来证明。影片看到一半我就想起了《公民凯恩》,同事,老婆孩子,仇人全都出来了,上演着一次次的小插曲,去填充人物,摹仿《公民凯恩》的方式也许不是最聪明的,但是我认为对于这个题材而言是合适的。通过撰写书本的写手视角去走近日记,去走近他的亲人,这样的代入是一种回忆也是一种记忆、

第一个人物的出场,它负责了郝万忠的青年时期,28岁,刚当刑警,第一次来到刑警办公室,紧张的喊错人,在办公室和花圃之间的门槛挎着,一边的它是阳光明媚,一边的他是阴影里的人,当上司跟他说再给你两天考虑,他毅然的站进了阴影的一面里,去迎接自己的刑警生涯,这是在我看来很特殊的一点,因为英雄人物不应该做人生一大重要决定的时候是阳光普照的吗?这是一大突破。

这样的突破之处还有很多,让你觉得这个警察不同于以往我们所认识的主旋律人物,郝万忠人生的第一场案件是个迷案,至今未解,影片的恐怖元素做的不错,回声效果很好,以至于我现在码字都还有点不舒服,但是不舒服也要写完。回到这个129案件,主旋律人物的称职不再是由鞠躬尽瘁去表现了,而变成了忘不掉,只要没解决都是不能忘的,在我看来承认自己有过失和遗憾也恰恰是主旋律人物以往所缺失的。

再来说说这部片的摄影吧,其实我不大懂摄影这东西,但是我懂得大特写是什么?影片中好多的大特写,比如开头部分那个码字的写手在办公室里与其余两人对谈,那个头大的景深再一大,直接有着3D效果,我不知道摄像这么取景导演是去上厕所了吗?还有就是一些嘴的特写我也暂时表示无法理解它的存在,也许是用来叫醒观众的。

这部电影还有一大特点是在于其的转场方式,不论是空间还是时间的转场,导演都用尽了办法,有刚开头部分的追悼会然后变到屏幕上,还有就是通过日记本的字迹转场,通过监视器转场等等等等,最特别的一个地方是聊到了不良记者段落的时候居然用了一种与《黄金时代》一样的间离效果,是的,这种间离不是《阮玲玉》式的,警察叔叔身子一转直接就穿越了,与两个时空的人同时说话。

影片本身的音乐并不多,基本上是规律可循的,在爱情部分用的音乐是一个,让人直接把对这段音乐的感觉和妻子对等,129回忆时候的音效音乐也是固定。

这是一篇我不知道自己在写什么的东西,等我有空再接着写吧,我好像写完了,或者说,这部片让我觉得有意思的地方写完了,我困了。

《警察日记》观后感(八):没有光晕的英雄之歌

有人说,电影的魅力在于让观众看到不一样的世界,认识不一样的人。于是在世界电影人物画廊中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警察,画廊中有好莱坞的超级警察施瓦辛格,有香港油麻地的小角色成龙、无间刘德华,他们或许来自外星球,出场就拥有特异功能;或许几经摔打,毫发无损。也有人说,电影的存在也为了还原世界的本来面貌,导演宁瀛始终这样相信。新作《警察日记》则是还原了生命最本真的一个警察,以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雄模范郝万忠先进事迹为题材。这次还原不再是固定机位、长镜头的组合,而有了自觉的类型化创作意识,惊悚、悬疑、犯罪、推理等类型片元素的深度运用,让这部传记片具有了强烈的商业色彩,一点都不输于欧美、香港警匪片的惊险。

他为十多年前未解的一桩命案呕心奔波,影片没有激动人心的惊险推理和美满大结局,而是将人至真至善的一面还原给一位警察,完成了一首没有光晕的英雄之歌。翻开尘封的档案,68部日记记录了一位老警察被一桩未破的命案魂牵一生的经历。曾经是一名内蒙古鄂尔多斯准格尔旗小小的刑警的郝万忠(王景春饰演)接手了一起灭门惨案。面对受害者家属期许的目光,他用十七年的刑警生涯,追查蛛丝马迹,只为还给自己心一份踏实。王景春塑造的警察形象是近几年来中国里最警察的警察,获得东京影帝名副其实。他在思绪混沌时,用力吸着烟;他在抓捕现场时紧皱着双眉,不酷不帅,还有几个下意识的下动作。诸多细节的加入,让这个荧幕上身材微胖、长相一般的男人变得和我们的邻居、亲朋一样的亲切。这种亲切或说亲近,就立显真实,你在街上转身可能就会看到他,过马路时也可能和他擦肩而过。

我们跟随着他一起从没完没了的监控中,寻找答案。排查监控中惊险,甚至是惊悚的视觉刺激都让我们了解到了这位警察的“平凡工作”。他没有拯救地球、征服世界,也没有辗转洲海、异域冒险,就是踏踏实实,守一方土,安一方民。我们期待着从中能获得大多数电影中的那份“水到渠成”的结果,而导演宁瀛则是让着一份悬念从始至终,直到这位有良心的警察因为一个意外而离开人世,我们依然得不到答案。然而这种没有结果的结果,不就像是我们的人生吗?缺憾总是难免的,而我们依旧一往情深。“让人成为人”,是导演宁瀛在《警察日记》中真正带给我们思考。当为主流意识形态所赋予的正义献出了生命之时,我们感慨他作为英雄的伟大,但是我们首先应该面对的是他作为一个人的个体生命的尊严与生命体悟。

《警察日记》是女导演宁瀛在拍摄《民警故事》的十八年之后,回归现实主义题材的作品。女性导演洞悉普通人生活中的细腻的情感给了《警察日记》朴实、温情的一面。《警察日记》在某种程度上说可以看做是《民警故事》的呼应之作。当年那个派出所新分配来一批刚从警校毕业的实习生小王,在干了七年的老警察的手接管治安工作。当晚,有人被狗咬伤,一条黑狗疯狂地扑向路人。作为警察的工作就开始了。而《警察日记》则主要以一个工作了三十多年的老警察,在一个新闻记者的调查之下,人性的全貌慢慢浮现在水面的故事为开始。如果说《民警故事》以一个警察刚刚出道者的故事开始,那么《警察日记》则以一个警察圆满落幕的故事开始,都在谱写着一个普通生命所散发出来的灵魂之光。

《警察日记》观后感(九):警察日记:被狗日的小日本给骗了

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的一个路口,精彩发生堵车。这种被一群十七八岁的小青年看在了眼里,他们以每包5块钱的成本买了一些香烟,然后在路口等着,一旦堵车发生,就上前向远途汽车司机销售这些香烟,每包要价100块。你如果拒绝购买,小青年们则以手中的木棒进行威胁,甚至打碎你的车玻璃。对于这一案件,罪名可以有两种选择:其一,强卖强买罪。这一罪名,是指以暴力、威胁手段强买强卖商品、强迫他人提供服务或者强迫他人接受服务,情节严重的行为。在量刑方面,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其二:抢劫罪。这一罪名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财物的所有人、保管人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强行将公私财物抢走的行为。而在量刑方面,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严重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

由于犯罪方是一群刚成年的小青年,如何对他们进行量刑,就构成了一个小小的难题。如果以治病救人为目的,最好以强买强卖罪为好,而如果以惩治及以儆效尤为目的,则当以抢劫罪为上。两个罪名一个是最高可判三年,另一个则是三年起步,差距巨大。不知道作为读者的你,会选择哪一种为上?

这个案件就摆在准格尔旗公安局的会议室,包括局长郝万忠在内的一批干警们也纠结不已。有人主张强买强卖罪,有人主张抢劫罪,而且支持前者的人居多。因为,那批小青年里,有鄂尔多斯市领导层里的家属。一直抽烟不止的郝万忠,最终一锤定音,以打击为主,定性为抢劫罪,批捕。

这是《警察日记》里一组镜头,相信也是现实中真实存在的案件,因为这是一个传记片,改编自警察郝万忠的日记。这个镜头,突出了郝万忠嫉恶如仇,果断干练的行为。他的行为,体现了一个局长的担当,和敢作敢为。人民的郝局长,似乎就应该有这样的素养。

但是,且慢。这帮小青年对于公安局来说,只应该是犯罪嫌疑人,而不是犯人。要确定他们犯了那条罪,使用什么样的量刑,不是应该由法院来做出的吗?而且,检察院的职责又在哪里呢?怎么一帮警察,开了个会议,就决定了犯罪嫌疑人该采用什么样的法律来打击了呢?难得真的不需要检察院与法院吗?

这么一想,突然就对《警察日记》疑惑起来,这究竟是怎样的一个片子。怎么公然宣扬法盲行为,而且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再看看这部片子,发现大量的抽烟镜头,这个不也是不被提倡的吗?难得英雄人物就可以突破界限,可以任意喷云吐雾?还有,公车私用,拿警车接送下上班,非公务使用,这个可以直接违法的。如果严格按照审查制度的标准,这样的BUG还有很多。但是,因为是主旋律,因为是歌颂英雄人物,就一俊遮百丑,置道义与不顾了。

先是看了《白日焰火》,影片对于中国警察的形象多少有了些突破,起码可以邋遢,可以颓废了。之后我看了《神探亨特张》,同样的传记片,对基层民警的生活,也做出了大量的探索,真实可信。然后对同样获得国外电影节表彰的《警察日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抢在从电影院撤档之前,买了去看。结果,发生上当了。上了小日本的当,并对他们的东京电影节的水准,产生了严重的质疑。这样的片子,就能最佳影片的提名,而且还将影帝的称号拿了下来。当然,日本人出于对中国的不了解,也可以称之为“真实的中国式英雄”。不过,这样的英雄,其实不要也罢。小日本不了解我们,我们自己需要清楚自己出于什么样的地位。不能因为日本人说它好,就是真的好了。

当然,不能不说现实中的郝万忠是一个好人,是一个尽责尽职的好警察。从警13年,留下了68本与工作有关的日记,仅这一点,就不是一般人所能坚持的。这种毅力,还有日记中对工作的热爱,都让人格外佩服。还有,他在办案中,对于与之接触的群众,产生了良好的沟通,使警民如鱼水,也是非常好的现象。还有,他的不行贿,对朋友对搭档严谨的态度,都让人佩服。但是,这就足以构成一个英雄的要件了?我看未必。

郝万忠的所作所为,需要得到赞扬,不过,角度上,不需要拔高。还原本质,他是一个好警察,恪守了一个警察的职业道德了。有关职业道德,当今的社会实际上很缺乏。医生守住医道,教师守住师道,学者做好自己的学术,记者做好自己的报道,企业生产好自己的产品,小贩能够不惨假,司机能够不绕行,官员能够不腐败,都是很难做到的事。当今的社会,不要说道德,就是底线,都无法守住,社会上各种稀奇古怪的事情都可能会发生,很多都源于没有底线。道德是底线之上的高要求,姑且不讲社会公德,仅仅是职业道德,每个人都做好分内的事,已属难得。郝万忠的难得之处,就在于他恪守住了自己的职业道德,在自己的工作上做了他该做的事。这些,在公民社会里,本属于稀松平常的事,但在我们这里却成了稀缺品。再加上郝万忠所在的职业的特殊性,于是,一个英雄就被打造了出来。过多的理想化色彩的加入,以及道德的拔高,都使得九泉下的郝万忠所不能承受之重。因为,他符合了宣传所要的一切。

而宣传,则要归属于新华社。《警察日记》就是以一个新华社记者的角色,来回忆郝万忠职业生涯的点滴的。一个歇笔多年的新华社记者,被人找来写已经去世了的郝万忠,他本不想接这个活,但又被郝万忠这个人所吸引,于是接了下来。然后就是对郝万忠生前接触过的各种人的采访,逐渐拼凑起郝万忠的性格拼图。

之于新华社,我有朋友在其中上班,从他那里听来一个新华社内部的段子。话说2012年的春天,山东枣庄滕州传来狼患,先是一条流窜的“野狼”被当地民警击毙,随之又有一条“狼”被发现并被生擒,并被送往了动物园。新闻到此结束,还是一个民警为民除害的好消息。但突然有网友蹦出来,说动物园里被关的那条“狼”是自己家的狗,不过是一条哈士奇而已。而且,那条已被击毙的“野狼”,也被网友视为另一条哈士奇。这个反转,立即引发围观者众,成为了当时最为轰动的新闻之一。到底是“狼”,还是“狗”,就流传出了各种段子。其中一条,就是新华社内部的这条:

“究竟是狼,还是狗呢?请以新华社通稿为准!”

这个段子流出的时候,是狼还是狗的最终结论尚未做出。正好可以辛辣地讽刺新华社要关起地球来的口吻,巧妙地嘲讽了一切以官方意识为主的宣传口径。新闻不以事实为主,而是以官方意识为准。《警察日记》就有这样的严重的意识病,一个新华社的老牌记者,身上的官方意识极为强烈,他的好恶,他对郝万忠的评价,并不是以法治的角度、从公民的角度,从职业伦理的角度入手,而是以塑造先进人物的成见为主,最终将电影中的郝万忠塑造成了没有缺点的高尚者,是无法让人靠近的英雄。

在当前信息化的时代,切不要小瞧了观众的审美,不要小瞧观众的认知。眼前的《警察日记》,总觉得换种讲述方式,本可以讲的更好,却偏偏落在窠臼之中,殊为憾事,辜负了一个好形象与一个好题材。坐在电影院里,看完《警察日记》,实在有些如坐针毡的感觉,整个烂片一个。

《警察日记》观后感(十):不一样的表达

《警察日记》是中国导演宁瀛的新作,讲述了发生在内蒙地区的一位人民警察因公殉职的故事,和以往类似的主旋律电影有着不同的是导演自己的风格表达,为这部电影注入了独有的血液,让这部电影魅力十足。

首先,在叙事结构上进行了有力的突破。

纵观以往的主旋律故事片,电影总是顺序式叙说故事,按照人物的生平事迹交代情节的发展。而在本片中,导演一改原有的风格,采用了电影史上经典之作《公民凯恩》的叙事结构,大胆突破。电影从第一个郝万忠晋升局长的定格拉出,一个较长的拉镜断断续续的穿插着记者接单调查郝万忠生平,拉镜头中有着郝万忠儿子的旁白,结尾处郝万忠儿子的旁白结束,一气呵成。后面的段落由记者采访与主人公郝万忠有关的人物和郝万忠自己生平事迹相结合,形成一种较为巧妙的交叉蒙太奇。

在段落之间的转场并没有硬切,要么叠化记者与窗户外的景色,要么就是日记呈现镜头配合郝万忠的旁白。这样的转场将采访的段落与郝万忠生平的事情发展有了一个有机的结合。

日记成为了本片的重要线索。日记是一件很私密的物件,却是一个人很真实客观的揭露。通过这本日记,从开头的侧拍的,一系列的特写写日记,到后来日记成为报道的证据,复印、划线,从日记——报道——影片的三层升华。

其次,导演解放了人物。

一般来讴歌警察,总有“高大全”来塑造,这些弊病在中国电影中极为常见,但是导演既赞扬了“英雄”也无保留地交代“英雄”的问题。

导演用了两种不同的方式来塑造人物,一用旁人客观视角中的郝万忠,二是郝万忠的日记视角。

在帮助农民工讨薪的过程中,全景与中近景的来回切换,最后讨薪成功农民工与他握手的特写收场;在为了让大老板修路,十个酒杯的特写镜头,配上酒场上的音乐喧嚣,郝万忠一饮而尽,潇洒豪迈;在为了抓犯人,一个俯拍的食品垃圾不断增多,脸部和烟蒂的特写,到后来抓到犯人,却安慰犯人的老妈吗。和妻儿之间,他不够称职,儿子跌伤,不在身边,合家团圆不在身边,最后答应儿子事情也未能完成。包括自己有错误,要把记者抓起来,和另一个警察的天台对话,一个大的俯拍长镜头交代了事情的原有和结果,最后郝万忠证实了自己有问题,也就承认了错误。

在这里不得不说的是一种独特的间离,这里本来说话的郝万忠,镜头一移变成了记者;同样的还有后面的记者说请进,进来后的镜头里的记者变成了郝万忠。这样的一种人物关系的转换我认为是导演要让记者成为郝万忠的视角来体验这样的生活。

关于记者的出现,记者就是一个真实客观的记录者,从一开始的不答应,只写反面人物到后来完成这篇报道。记者从来没有出现过笑脸,记者从开始调查就一直穿着红色的衣服,真实的,冷峻的形象,大量的记者脸部、眼睛的特写镜头,好像将郝万忠的事件一件件的展现了出来。

再者,纪实风格与非纪实风格的结合。

先说纪实风格,宁瀛早期的《找乐》《民警故事》纪实风格是她影片的一大特征。而此部同样具备了一些纪实风格的元素。

第一,地方方言的运用。

为了表现故事的真实感,影片中基本上所有的人物都采用的方言演出,这样让观众会觉得与电影的亲切。至于蒙族妈妈看到儿子被抓的那一段,蒙族老妈妈走出来,用方言哭着喊着,郝万忠又用方言安慰着老妈妈,让人感觉到一丝怜悯和同情。

第二,演员的表演。

导演是惯用非职业演员的,但是这一次他们让职业演员演出了群众演员效果。非职业演员演得也让人感动,比如老妈妈的那场戏。

第三,实景拍摄。

片中实景拍摄的地方其实不算是多,但是遇到劳资纠纷、矿主开矿等社会现实的问题,就是在实景地拍摄;另外大量的在窗内看着外景的主观镜头以及蒙古地区的大广角、全景实景,一方面交代故事发生的地点,展示了地方发生的真实的样貌,另一方面表现出了山区的气势。

还有非纪实风格,非纪实风格的运用主要表现在这几点

第一, 类型片元素的使用。

129惨案的段落中,血、玩偶、女尸、小孩小脸、破镜惊悚的配乐,冷色调的画面,一组蒙太奇的运用给人的心里面产生了较为强烈的恐惧感。这一案也是郝万忠一直恐惧,经常在梦中遇见的场景。还有第一次出警,差一点被墙击中,就用到了类似《邦妮和克莱德》的暴力美学的元素。

还有就是手持镜头。

手持的镜头在影片中表现了多次,在129惨案中,手持的主观镜头代表了郝万忠的眼睛在看,另一个手持晃动镜头就切到他在吐。后面冲锋在前,勇斗精神病患者前的一段,手持从楼下摇到楼上。到了最后郝万忠因为倒下,手持主观镜头看到了倒摄的天空,都是郝万忠内心的表达。

升格镜头也是本片的一个重要风格。

升格镜头的运用在片中多次出现,目的是希望时间可以暂停,不再流逝,以此来缅怀郝万忠的去世。

当然,音乐的使用也是一种表达的工具。

电影以歌曲开头,以歌曲结尾,中间还有三段配乐,歌以咏志,片中歌曲一直就有悲壮、豪迈之感,导演用歌曲来渲染郝万忠这样一个悲壮的人民警察事迹也是一种精致的表达。

导演的不一样的表达让这部主旋律电影焕然一新,其实这种的尝试也完全可以作为一个范例对其他的电影有一种启发,突破常规的叙事结构,融合类型片元素,有血有肉的主角人物,导演个人的艺术化风格对于主旋律电影应该是重新绽放活力的重要手段。

    

上一篇:《沙希》经典影评10篇_观后感_影     

下一篇:《晚餐》经典影评集_观后感_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