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观后感

《金刚王:死亡救赎》经典观后感10篇_观后感_影片观后感_格言网

2020-12-28 23:46:52

观后感

《金刚王:死亡救赎》经典观后感10篇

《金刚王:死亡救赎》是一部由罗永昌执导,释彦能 / 刘承俊 / 张雅玫主演的一部剧情 / 动作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金刚王:死亡救赎》观后感(一):《金刚王:死亡救赎》中国式格斗,让“功夫”华丽转身

刚刚在院线公映的港片《金刚王:死亡救赎》颇有些国际范儿,中日韩的演员悉数到场外,欧美国家的演员也相继登台。尽管不是多么厉害的一线红星,却也足够吸引睛。尤其是释延能、刘承俊、南贤俊、姜宝成几位演员塑造的角色非常出众。

《金刚王》所讲的是英雄尽展功夫,抗击日本反华邪教组织的爱国故事。在主流背景的基础上混入好莱坞B级片的格斗套路,使影片整体表现相当另类。当然,这部有点儿“崇洋媚外”的影片骨子里,还是有很强的中国情结,如少林禅宗思想始终是贯穿全片的核心。

功夫模范生

如此与众不同的影片,抢在国庆档期上映,必须得说是一种野心。《金刚王》最突出的特点是就是“真功夫”,为了展现中国武术的全部魅力,片方特别邀请了各家功夫的国际精英,在影片大小打斗好几场。泰式散打、美国自由搏击、日本跆拳道……各路武打汇集其中,赤手空拳相搏,拳拳到肉,干架场面甚是疯狂。

最精彩的部分是释延能扮演的金刚之王对阵暴坛坛主狱霸金刚铁幕雷、伤坛坛主魔尸金刚疯猿、绝坛坛主冥神金刚苍生大介三场大戏。导演、武指很有心的让三场对决的戏份从拍摄到剪辑运用不同的手法凸显各家武打路数的特点。铁幕雷动作的刚强、霸道,疯猿的阴柔、鬼魅,苍生大介的苍劲、硬朗。

在本片中,主角释延能扮演的南少林弟子,除了一身健硕的肌肉外,还有着悲天悯人的侠骨柔肠。与铁幕雷的对战中,“金刚王”先将败下阵来的同门抱离战场,旁白“滥杀无辜的恶魔,深陷苦海,害人害己,应当头棒喝,仍不失为大慈大悲。”之后,又以“赎罪”一词及流畅的拳脚功夫来表达为不战而战的思想深意。

从表情到动作,释延能都精准的把握了角色应有的态度和行为,其自身了得的少林功夫和禅宗修为是他成功解读角色的基础。在这部片中,他流畅的武打动作、有力的拳脚和漂亮的动作线条都展现了其在武学上的造诣;文戏方面,淡泊、坚韧的态度,从容不迫但意志坚定的对白使他诠释的角色的思想深度得到提升。

近几年,香港影坛的动作明星呈现青黄不接的尴尬局面。从李小龙到成龙、李连杰,再到甄子丹,港片中的功夫片一直有着专属的美感。但是甄子丹之后少有继承者,虽然吴京、樊少皇做过这方面的努力,但过分直白、单一的动作表达没能得到观众的期待。释延能却在各方面都展现出了继任一线功夫明星的素质,成为业界和影迷们的期待。

精良制作团

功夫动作好看,也要和影片的整体气氛和画面相贴合。《画皮》的幕后团队精准的影片定位、成熟的后期特效技术、创新的制作理念为此片建树不少。为了营造出鬼魅、阴森的氛围,片方投资2000万建造孤立于世的土楼;在光影的运用方面,也以浓重的灰色调为主,使整部电影带着冷酷、肃杀的气氛;画面上,片方从服饰到建筑,再到人物的线条都以硬朗的直线条来展现影片的阳刚之气。

在功夫动作的设计方面,请来混迹好莱坞多年的武指张鹏设计出许多颇有新意的武打动作,如疯猿形同鬼魅如舞如武的动作阴柔与力量结合得堪称完美;苍生大介的动作利落、果决又职来职往,与释延能的刚柔并济形成鲜明的对比。

尤其雨中对战一场颇为精彩,雨的竖线条与两人手脚在搏斗中展现出的横线条错落出力道相当的动作质感。冷灰的色调在此基础上,对周围环境的气氛进行了很好的烘托。土楼虽然在平时充满民族风情,却因“刑场”的设置渗透出强烈的杀戮之气。

这支强大的制片团队如此倾注心血拍摄《金刚王:死亡救赎》,可想而知其在功夫片接力中的野心。显而易见“第四代功夫电影”是他们的目标,也是他们信心十足夺去的囊中之物。但是能不能成为名符其实的新功夫电影代表还得观众说了算。

火热国庆档

今年国庆期间,上映的影片数量不少。以武侠为题材的还有另一部影片,徐克执导、刘德华出演的《狄仁杰神都龙王》。同样是武侠类的影片,同样的阴深诡异,不同的是徐克在这片中走的是曲折离奇的悬疑路线,剧情相对复杂。而徐老怪的招牌风格相当讨喜,与《金刚王》有得一拼。

而《金刚王》在剧情的内涵方面也不甘落后,甚至巧妙。台词中玄机颇多。如对暴力的解读:金刚之怒、菩萨心肠才是金刚的境界;武器可以消灭人,但只有信仰能征服敌人……等对白,似乎都在努力向观众表达一种战与不战,善与暴力之间的禅悟。

影片中唯一的女性,哈迪斯神社的专门记者枝子从信封哈迪斯精神到质疑其真实的面目,再到在保护被俘孩子而牺牲,从一个侧面诠释了暴力之残酷;一直掩面黑帽下的拖尸人,又在影片的高潮时揭露了真实身份,让金刚王成功实现了“调动真情,方可触动真气,迸发金刚之怒”的十七秒绝杀,展现出暴力之温情。恰恰相悖的两个现象,正式禅宗对暴力的睿智思辨。

当实战金刚王遇上睿智神都龙王,很难说观众更喜欢哪一风格的影片,但是这个国庆档注定火热异常。

《金刚王:死亡救赎》观后感(二):《金刚王》:华语功夫电影的新航标?

提到华语电影,功夫片绝对是浓墨重彩的一笔。从李小龙到梁小龙,从成龙、李连杰到甄子丹等,当这些熟悉的名字响起时,脑海里浮现的是那些一幕幕精彩的动作场面,还有那些一个个经典的武林高手。毫无疑问,功夫片是我们观众记忆深处最难忘的经典。甚至可以这么说,无论是60后、70后,还是80后、90后,每个年龄段的观众对于功夫片都有着至深的情感。

只是看到年近六十的成龙仍然奋战在功作电影的舞台上,看见李连杰动作戏上开始逐渐收敛的时候,不由得感叹功夫巨星的青黄不接。作为华语电影最重要的一笔,动作电影自然应该承接更多的责任和重担。于是,看见由《画皮》金牌制作团队全新打造的《金刚王》,举着旗帜要打造“第四代功夫电影”的时候,让观众不禁对其有了更多的欺待。这样的期待,让观众在看过影片之后更加热血沸腾。

是的,作为一部功夫电影,《金刚王》有着令人拍手叫绝的动作戏场面。几乎从影片开始到结束,精彩真实的打斗场面就一直刺激着观众的热血。拳与拳的对抗,腿与腿的碰撞,一直紧扣观众的心弦。如果说王家卫的《一代宗师》讲究的是功夫的意和形,那么《金刚王》里的功夫则是实实在在力量的碰撞。尤其是男主角释延能和哈迪斯三位坛主的三场对决,更是火花四溅,场场堪称第四代功夫电影的经典代表作。

第一场对决发生在释延能和铁幕雷之间,金刚王释延能与与铁幕雷来了一场贴身肉博。高大强壮的铁幕雷,每一拳的出击都有致命的可能。在与铁幕雷的打斗上,释延能发挥了自己轻巧灵活的身手,以柔克刚,以点致胜,利用铁幕雷动作慢的弱点,多次飞身跃起灵活转变方向姿势,用一场轻松淋漓的胜利打败了铁幕雷。释延能的第二个对手则是疯猿。他和铁幕雷完全不同,身轻如燕、疾如闪电的他,常常让释延能摸不准他的方向。善于黑暗游走的疯猿,更是有着得天独厚的比赛场地。面对疯猿,释延能采取了完全不同的战术,这一次除了快狠准之外,他加入了更多的地力量,他抱住疯猿的双腿往墙上、地上狠狠的撞击,便是典型的以己之长博彼之短。最后释延能和疯猿在水里的打斗戏,更是将释延能的力量发挥到了极致。

当然,最精彩的对决还是发生在释延能和刘承俊饰演的苍生大介之间。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使得他们之间的对决造就了新的经典雨战。这与《一代宗师》雨战里形式大于内容不同,在这一场对抗中分分秒秒都是力量和肌肉的对抗,一挥一收都彰显功夫的力量美。释延能和刘承俊用尽浑身解数,从擂台到屋顶,两人缠斗得不分你我,而刘承俊的武林第一功夫“绝流斩”明显更胜一筹。直到最后,释延能终于悟出17秒必杀绝招,最后一秒将集全身力量的一拳挥向苍生大介的心脏,令人震撼的完成真正的秒杀对手。

可以说,《金刚王》这三场经典的动作戏,给华语功夫电影树立了教科书般的新航标。它不仅打出了第四代功夫电影的名声,在功夫电影的历史上留上浓厚的一笔,还绝对是动作片爱好者不可错过的新经典。如此精彩刺激壮烈的动作场面,让人不得不期待国庆档金刚王和神都龙王双王对决的场影。一边是真正的拳腿功夫,另一边是炫目的特效技术,谁会成为功夫片爱好者的心中之爱呢?

不会有疑问的一定是《金刚王》男主角释延能奠定的功夫巨星的地位。从《叶问》、《十月围城》、《新少林寺》、《西游降魔篇》等诸多功夫电影走过来的释延能,终于在《金刚王》里绽放自己华丽的光彩,让人对他有着更多的期待。40年前李小龙开创了华语功夫片走向世界的壮举,40年后释延能能否为华语功夫电影打出一片新天地呢?

《金刚王:死亡救赎》观后感(三):最初的真

很多年前就在想,忙忙碌碌的生活,我们一直在往前走,不关心也不在意也从未品味我们曾经见过的经历过的生命历程。我们把前方灰白的路走出了颜色,却在不断叮嘱自己向前看中将走过的路重新变成灰白。

不止一个人向我说,怀旧等于退步。于是我们拼命的追赶这个快餐的社会,做着我们的快餐人。可我们快乐么,我们文化的灵魂变得越来越苍白,像一条垂死的狗,苟延残喘。

于是,我们只会爱上一副有灵魂的画,只会触动于有内涵的文字,我们抓住一切能抓住的细微感动,一件蓝白色的花裙子或许能捕获你的芳心,因为那是你童年梦寐以求的快乐;一颗玻璃球或许能让你停下手里的工作给远方的朋友打个许久未联系的电话。我们曾经的一切感情和经历都成了缅怀的珍贵记忆。我们从纸质书籍到电子到平板,当有一天再拿起一本书坐在午后的阳光下时,摩挲着或是光滑或是略有糙感的纸质时,内心会不会有一丝波澜。那一刻,我相信不仅是我,很多人都会有一种灵魂得到沉淀的感觉。 突然世界充实了、安静了。

我们长大了,生存不容易,于是我们将我们所有的生活都变成了生存。追赶着、劳累着,可我们却丢掉了最珍贵可爱的东西。

小时候,看陈真看霍元甲,自己有模有样的摆姿势摔个屁股蹲,都成了回忆里的童年趣事。长大后,看荧幕里飞来飞去的神功,老妈在一边搭腔:假的有什么好看的。自己却在一边乐此不疲。再后来,熟悉了威亚特技,一切又变得索然无味。

越长大,越怀念,怀念最初的真。

如同功夫,如同拳拳到肉的激情和酣畅淋漓。因为那是一份真,是我们现在所缺乏的的真实。所以我们珍惜珍爱,所以我们愿意为最初的感动,付出在福建客家土楼天气闷热、真打疼痛、骨折错位的代价。

我们只是想寻回,曾经为“武”所激扬的一切,为“真”所感动的一切。

《金刚王:死亡救赎》观后感(四):华语动作片更加趋向CULT风格

华语动作电影近两年因为市场走向转变,受众群体减少的状况,呈现出一种式微的状态,即便是曾经叱咤风云的第二代、第三代动作明星,成龙、李连杰、甄子丹几位大佬也不敢保证票房稳定。所以这也直接限制了更新一代的动作明星冒出头来,毕竟真正的动作明星,假如只是一味的摆酷耍帅,是无法征服真正的动作片影迷的。这也就逼得他们必须另辟蹊径,寻找更加重口味,更加有利于展现自己的阳刚之气,动作魅力的电影出演。《金刚王·死亡救赎》对于当下主流的女性观众,或许欠缺那么一点直观的吸引力,但是对于真正的热爱者来说,却是不可多得的CULT风动作电影。

说起华语动作片的源流,第一代李小龙开创了实战动作的美学流派,相较于当年的同类型影片,其实已经有了一股浓浓的CULT风味。之后成龙、李连杰减弱了动作片的小众性,老少咸宜,直接把华语动作片推向了世界。而甄子丹的回归,再次重提实战动作新概念,融合多种流派动作类型,拳拳到肉,毫无花巧,尤其是《导火线》、《杀破狼》两部影片,再次回归了阳刚、暴戾的动作片本质。《金刚王·死亡救赎》在这方面,承袭、借鉴了李小龙、甄子丹的做法,三场大战设计得惊心动魄,绝对是近年来少见的实战派动作电影典范。

在这里,有必要提到另一部动作片、CULT片影迷心中的经典话语动作电影——《力王》。《金刚王》的故事脉络几乎与《力王》一般无二,都是简单却密集的闯关模式,战斗步步升级,主角从头打到尾。稍微可惜一点的是,毕竟当下的内地市场不同于当年的香港,在没有分级制度保护的情况下,《金刚王》无法做到更加CULT的程度,很多时候明明已经感觉到那股凶残、暴戾的气质,临门一脚却险险规避了过去,全片都在凸显动作的复杂性,打斗的真实性,却没能把动作的伤害性真实呈现出来,对于象我这样的CULT片、动作片迷来说,少了那么一口气。

当然,对于普通观众来说,目前的程度显然已经足够。这大概也是编剧杨真鉴、导演罗永昌刻意为之的事情。突出动作电影的美学价值,降低真实、血腥场面可能对观众造成的生理不适反应,为的也是把动作电影更加发扬光大,其苦心可见一斑。

接续上文,《金刚王》的成功必须重点提到几个人。第一是编剧杨真鉴老师。他构架的故事简约却不简单,三场打斗层层递进,故事情绪铺排得当,哈迪斯与慈悲心的对立和转化构建出影片的价值观体系,虽然稍微有些艰涩,但是绝不生硬。第二是导演罗永昌,银河系的影像风格,暗色调、高速摄影和运动镜头的大量使用,赋予《金刚王》更加浓厚的CULT意味,从技术层面来说,可说是近段时间最完整的一部华语电影;第三是动作指导张鹏,三段打斗各具特色,融合各国多种武术流派的动作设计刚猛无比,却又清楚明了,尤其是第二段与疯猿的打斗,把场地、环境运用到极致,看得人眼花缭乱,偏偏每个动作又都确实、硬气,非常舒服。

最后说说影片中几位动作明星。释延能功架扎实,刘承俊刚猛无可匹敌,南贤俊舞蹈功底令人咋舌,虽然都不能算是主流票房明星,但是无一不是为影片量身定做的演员,演出既符合演员本身气质,又能凸显各自不同的功底。而且动辄袒露身体的做法,以及释延能和刘承俊最后一场足以令一众腐女感慨的决战,也都算是这样一部几乎不可能吸引女性观众的阳刚电影,为了市场所作出的小小妥协。个人觉得只凭这一点,也还是有可能吸引到当下许多重口味的女性观众入场欣赏各种“肉体”的。

《金刚王:死亡救赎》观后感(五):真功夫与高技术的完美结合,第四代功夫电影的崛起

尽管号称文化大国,可是电影行业在国际上我们能拿的出手的却只有武侠功夫片一项,而中国电影和功夫为世界所认识也是始自上世纪李小龙的一系列激情打斗场面。的确,40年前的李小龙通过过硬的基本功让国内国外的人看到了功夫片的独特魅力,那种蕴含在肌肉里的强大生命力和血星四溅的激烈打斗场面对于东西方的观众都是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

在此之后的第二代、第三代动作明星如成龙、李连杰、甄子丹等,都有一手属于自己的绝活,在让广大影迷过足眼瘾的的同时也将武侠动作片这一电影类型推向高峰。然而,随着以上诸人开始步入中年,他们对动作片的推动也开始逐渐下滑。而且,更为重要的是,由于武侠动作片的过度开发,市场上泥沙俱下,鱼龙混杂,从而使得动作片开始步入下坡路。

由罗永昌执导,释延能、刘承俊主演的最新动作片《金刚王·死亡救赎》则开起了新一轮的功夫竞赛,同时也可以看作是功夫片自我救赎的开端。当下功夫片最大的问题或许莫过于随着高科技的介入,真实的打斗开始退化,当杀人的武技变成表演的武术再变成花拳绣腿的舞蹈,武术的技术含量在不断下降,而通过各种PS产生出来的镜头则更让人无语,由现实世界进入玄幻神魔时代的步伐一再加快。当真功夫变成假招牌的时候,功夫片的真实内涵已经被改变。

《金刚王》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对真功夫的回归,无论是释延能还是刘承俊抑或姜宝成等,片中的主要演员都有深厚的功夫底子,而且在拍摄过程中完全采取真实拳脚的方式,这在最大程度上保证了影片的技术含量,使之不至于成为电脑特技的集合。

然而,这并不等于说《金刚王》排斥现代科技,恰恰相反,它其中使用了大量先进的技术手段。在片中主要的几次对决场面中,《金刚王》充分利用了现代技术的效果,将其中任何一个细微的变化都捕捉进镜头,从而给观众的视觉以极大的真实触感。在金刚王(释延能)与铁幕雷(姜宝成)的铁血对决中,双方的力量变化展现的最为明显,作为力能开山裂石的强者,铁幕雷每一拳都有极其强悍的力道,通过现代科技的捕捉,我们能清晰地看到他的拳头如何划开空气,凝结成恐怖的力量击打在对手的身体上。而金刚王的反击中拳头打在对方脑袋上引起的变形几乎可以让观众的呼吸停滞。

同样显示技术的还有最后雨中的决斗,雨点滴落在双方的身体上,而各自拳风带起的水珠仿佛如射出的暗器不断跌碎。对方的拳头每一次击打在对方身上都有肌肉变形,几乎能让人看到每一寸肌肉都承受了巨大的冲击力。

科技不应该成为造假的手段,而是应该成为对真功夫的最真实的纪录。这种通过对最细微处的表现,展现出功夫本身的力量之美,让我们既看到新一代功夫电影对传统电影的继承,也看到了在最新科技手段辅助之下的突破。

《金刚王:死亡救赎》观后感(六):《金刚王》:传统功夫片的新高峰

今年的国庆档和往年不同,进口片势微,国产片崛起,并且从目前来看,“双王对决“的局面开始明朗,只不过《神都龙王》还没上映,《金刚王》先声夺人,献上了一场传统功夫片的盛宴。

影片最大的看点,莫过于释延能的功夫,他在片中的表现让我深感意外,相信谁都不会想到,一直在功夫片中甘当绿叶的释延能,竟然会有这么好的身手。

《金刚王》是一部回归传统的功夫片。事实上,如果把打到好莱坞的李小龙当做是第一代功夫巨星,那么成龙和李连杰可以算是承上启下的第二代,近年来扛起功夫大梁的甄子丹算是第三代,但他在《叶问》之后难见佳作,且年近五旬,很难再有突破,谁来接棒?现在看来,释延能是最适合的人选,《金刚王》称得上是他为第四代功夫电影交上的一份满意的答卷。

40年前李小龙,40年后释延能,虽然影片中并没有出现对李小龙的刻意模仿,但仍能体会出向李小龙致敬的味道。在动作设计方面,释延能充分展示了中国传统功夫,同时又有很多突破。首先是在打斗上的不拘一格,释延能虽以少林功夫为主,却并非一套少林功夫从头到尾了无生趣,也看不到功夫片里惯用的平庸套招,在100分钟的电影里,动作戏起码占到了六成以上,释延能从最初打死铁幕雷开始,到最后战胜苍生,前后七场动作戏,由弱至强的过关斩将,像极了李小龙的《死亡游戏》。

影片虽以抗日战争为背景,但为了突出功夫主题,弱化了冷热兵器,动作上力求硬桥硬马、拳拳到肉,近年来鲜有传统功夫片,即便有,也是以抗日战争或现代警匪为背景,少不了刀枪棍棒、桌椅板凳,电影里打的热闹,观众也看的热闹,《金刚王》摒弃了这些,只有拳脚功夫,这其实是很冒险的做法,拍的不好会显得乏善可陈,但拍好的话,则会通过最原始的功夫,激发观众最原始的快感,这是一切特效和花样都难以匹敌的精彩。

诚然,这部电影的成功,仅靠释延能的拳脚是不够的,在影片中,他的每一次打擂,都会面对截然不同的对手,涵盖了散打、摔跤、巴西柔术、日本跆拳道、美国的自由搏击,甚至在释延能的功夫里,还能看到一点泰拳的影子。第一关交手的铁幕雷是个行动迟缓的大块头,释延能善用巧劲,以快打慢;第二关的魔尸疯猿身形如鬼魅,和他对招变为以慢打快,不变应万变;到了最后和苍生的同门对决,是全片的最高潮,两大高手全力相搏,从比招式到比气力再到最后比心力,层层递进,带来了久违的畅快。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影片从选角到拍摄选址再到灯光、布景等等,都呈现出了一流制作的水准,这归功于打造出《画皮》的金牌制作团队,影片选择了传统建筑客家土楼作为拍摄地十分巧妙,将所有人围在土楼里,成功的营造出了困兽犹斗的氛围,在选角上,既能看到仓田保昭,也有韩国舞王南贤俊,以及来世界各地的功夫高手,所有的这一切,催生出了这部既回归传统,又不乏新意的国庆档功夫大片。

《金刚王:死亡救赎》观后感(七):冥王哈迪斯,地下也中枪

看完片子,有句词一直在脑中蹦跶,这个词有三个字,金刚王?不,是‘哈迪斯’。这个字眼出现的如此频繁,不亚于欧美电影里那句少不了的—‘fuck’。到底哈迪斯是什么重要的东东,让演员张口闭口一口一个,是哈根达斯与阿迪达斯的统称吗?难道广告植入到台词里了?电影里是有个叫魔尸疯猿的杀手,蹦窜跳跃闪转腾挪如鬼魁般灵动,可惜他是光着脚板没穿阿迪。也有一群小孩小和尚,但也沒冰淇淋。

明白了,哈迪斯在古希腊神话里是冥王,掌管地底冥府,喜欢黑暗,地狱和死亡的统治者。但哈迪斯虽在地狱,但还是公正严明的,也不是杀人如麻穷凶极恶的魔鬼形象,在电影里倒成了小日本宣扬军国主义的武士道精神,给杀人游戏冠名抹油吗?冥王太无辜了,真是在地底下也中枪。如果片里叫嚷的哈迪斯仅仅是编剧假想杜撰的,那用得着大肆渲染?每当听到演员僧徒教条似的一遍遍说出这个词时,那种心情才是金刚之怒,只想当头棒喝!

说到金刚,就提到了佛教,电影里关于佛教什么金刚菩萨之类的台词,说教味呛人,既幼稚又好笑,还总是在打斗时闪回来个画外音,打就打呗,哪那么多废話,观众是小学生吗?还有那句什么爱能阻止杀戮换来和平的台词,暴汗!好的国产片编剧总是凤毛鳞角,大多数沒什么长进,台词功底一个比一个差,更别说讲个像模像样的故事了。这不,又听到了观众笑声。结尾为救孩子而死的女记者枝子,是日本人,这是弱化电影会带给国人民族情绪吗?

要说片子有什么亮点,也不是没有,打斗动作很凛冽刚猛,拳拳到肉松筋动骨。写实风格像《激战》,但弱爆了的故事被《激战》甩好几条街,从澳门到福建。

片尾雨中决战,还是带感的,雨水的特写,肌肉在搏击中起伏的微妙变化通过高速摄影来展现,细节画面还不错。其实高速摄影在《大侦探福尔摩斯》中盖里奇就这样拍过,看来今天已广泛引用。所謂的貌似厉害的17秒必杀技,海报上也用作宣传词,但电影里并没用画面呈现出来,也沒剪出那种该有的紧迫战栗的节奏气氛,沙漏计时也只是摆设。

《金刚王:死亡救赎》观后感(八):《金刚王》拳打脚踢各种伪功夫片

如果从类型片来说,中国电影对于世界的贡献,还是因为“功夫”电影。从李小龙、成龙、李连杰到甄子丹,他们以国际功夫巨星的形象,与世界任何超级电影巨星一起屹立于世界电影之林。而近些年,似乎功夫片并不多见,而那些打着功夫片的电影,无非也就是一个宣传的噱头,最后不是基情四射就是床上功夫,要么就是借助各种现代科技手段打造成一种迷幻式的功夫电影,这种特效看起来特炫,但事实上,这并非真正的功夫电影。毕竟,功夫电影还是要靠真正的拳脚独打自己的魅力,而这也是功夫片的真正迷人之处。

《金刚王》的横空出世,让我们又重新看到了功夫片的希望。戏里的释延能饰演的金刚王打的畅快淋漓,而作为观众的我们则看得心潮澎湃,刘承俊饰演的苍生大介临死之前的真功夫不用刀剑,则让人觉得功夫的真正精神还在。

电影的背景是20世纪30年代末期,日本的武力和精神侵略。而哈迪斯拳皇神社,这一日本以死神崇拜为信仰的神秘杀手组织悄然开始在中国福建南少林山脚下建立基地。金刚王,一个被从小贩卖到日本哈迪斯死神搏击组织从事杀手训练的少年,因反抗这个组织的信条而逃亡,在其人生的关键时刻,幸遇南少林武学宗师而成为一个爱国主义者。南少林宗师传授其17秒之杀之绝技,嘱其为民族而战。这种背景不再是恩怨江湖恩仇的旧样式,同样,师门的南少林宗师也不再是从功夫上再传授,而是将功夫的最高境界心挖掘的淋漓尽致,没有招数,没有技巧,全凭意志和心境。

被誉为“第四代功夫电影”《金刚王》,无论是从制作班底,还是在主角的选择上,基本上都突出追求真功夫,延用中国的功夫电影品牌价格,充分满足全球观众的观映需求,全国升级之后的作品。班底正是刚刚创造了7.26亿华语电影历史票房纪录的电影《画皮Ⅱ》核心团队。而男主角释延能则是少林第32代弟子,曾在不少影视作品中展露功夫,十年磨一剑,塑造出了中国男人的新标杆,这也是功夫电影的招牌,无论是一个人打拳,还是两个人的格斗,硬汉形象和功夫底子让人觉得这就是现代式的超级英雄。没有过多的炫技,而是真正从招数上赢得观众,这也是延用了传统的中国功夫电影的品牌价值,给观众带来的就是不要替身,不要特效,要的就是功夫的真正魅力。而在满足全球观影需求上,也融入了一些远征军,包括欧美和非洲的演员,而这也是充分考虑到全球的表现。

电影《金刚王》的核心还是爱国,这是功夫电影的精华所在,无论是第几代,真正的价值取向是不变的。而真正的功夫,也让人看到了三场荡气回肠的超级搏击,这种肉博式的功夫,重新让人看到了功夫电影的希望。而功夫电影虽然很男人,但从未让女人走开,而戏中同样也有一个唯一的女性角色,她的出现让影片变的柔美很多,同样,在深陷复杂情感纠结的过程中,她同样选择了信仰。

国庆档的影片,个人更看好《金刚王》,毕竟,这是中国功夫在世界范围内再次崛起希望,无论是从功夫上,还是从精神上,都可以让各种伪功夫片走开,成为中国新功夫电影标志性的符号。

《金刚王:死亡救赎》观后感(九):《金刚王:死亡救赎》影评:再现功夫的恒久魅力

中国功夫毫无疑问是享誉世界的传统文化,而关于功夫的电影更是比比皆是,自从李小龙将中国功夫巨大的魅力在好莱坞发扬光大以后,中国功夫影片便似乎成为西方人士对中国文化迷恋的桥梁。充满禅学意味的中国功夫,并不是简单的一招一式,它俨然已经浓缩了中国禅学文化的点点滴滴。神秘或许是吸引西方观众的真正诱因,当然各种学派的功夫本身同样充满力量之美感。

《金刚王:死亡救赎》的硬功夫美学再现,让人似乎重新唤起对诸多经典功夫影片的记忆。而在好莱坞,中国功夫明星从李小龙、成龙和李连杰再到甄子丹,历经三代,现如今释延能的出现,昭示着第四代硬功夫明星的华丽诞生。释延能作为河南嵩山少林寺第32代弟子,参演过《功夫》、《新少林寺》等不少影片,而此次担纲《金刚王》主演,其凌厉变化多端的身手充满令人叹为观止的美感,当然作为功夫明星,释延能同样具备完美的身材和真材实料的功夫,正义感极强的外型预示着释延能的功夫明星梦渐行渐远。

影片的制作团队来自经典影片《画皮》和《画皮2》,他们借鉴福建古迹客家土楼花费2000万元搭建了魔狱孤岛,逼真的再建让人误以为是在客家土楼拍摄,其实这是全新的再造。影片在表现释延能主演的哈迪斯第一代编号为K-29金刚王总共有三场较为风格显著的功夫秀,影片拍摄都非常的近距离,没有神奇功夫片的遮掩和美化,而是拳拳到肉,让人有身临其境的痛感。

影片首先安排K-29金刚王大战铁幕雷,铁幕雷像个巨大的怪兽,但却一样狡黠和凶悍。释延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以灵动多变的招式很快制服了铁幕雷,而对于这样的庞然大物没有真功夫是无法招架的,而电影采取近距离的拍摄,逼真的再现铁幕雷是如何被金刚王打得遍体凌伤,每一次的拳击攻击铁幕雷都象是特写。让人感觉到无比的畅快和心悦诚服。

当然K-29金刚王对付疯猿时,似乎更彰显其各种翻身和轻功特技,疯猿其实比较擅长爪子功夫,当然其变化多端的身手令人目不暇接,而金刚王对付他采用的是以静制动,抓住其弱势,攻其不备,很快没几个回合,就将疯猿在池中击毙。而释延能依然显示了其灵活的身手和快速的拳击功夫,让苍生大介不寒而栗。

最后K-29金刚王和苍生大介的雨中打斗应该算是影片最能表现力量肌肉和功夫动作结合的美感,虽然这样的桥段也曾出现在《一代宗师》里,但两者并没有实质的可比性,后者多是群战,而前者却是两个超级能打的男人巅峰对决。传说中的17秒必杀技完美呈现,金刚王瓦解了苍生大介光复哈迪斯神社的美梦。雨中打斗其实对于拍摄来说是极为困难的,但优良的摄影团队依然将其展现得完美无缺,刘承俊演绎的苍生大介一身强健的肌肉和金刚王同样结实完美的体型为观众奉献了硬功夫的力度美感,秒杀众多功夫迷。

影片依然离不开民族的精气神,K-29金刚王就是代表更多具有爱国主义精神的勇士,通过一身完美的功夫表现,铮铮铁骨是不那么容易倒下的。当然影片也不仅仅表现中国功夫,还有散打、摔跤、巴西柔术、印度武术、日本跆拳道、美国自由搏击、泰拳、欧洲顶级跑酷动作、超级舞蹈动作等世界各国十大动作体系融入其中,这对于功夫迷的朋友来说不啻为功夫影片的饕餮盛宴。

《金刚王·死亡救赎》:http://bbs.baofeng.com/yilan-thread-989646-1-1.html

《金刚王:死亡救赎》观后感(十):释延能领衔功夫四代目

作为华语电影的头号金子招牌——功夫电影,已然在华语电影日益商业与产业化的今天,逐渐踏上了下坡之路。尤其是在电影特效和3D逼真呈现手段的日臻完善的现代,反倒是让当年叱咤世界影坛中国功夫片,渐渐被所谓高精尖的电影技术压抑到无用武之地。功夫电影渐入颓势,电影内容缺乏创新,专业的功夫演员更是日趋减少,新一代功夫巨星亦难觅踪迹。

四十年前,李小龙及其代表作《精武门》等片为首的可称之为华语功夫片的第一代;第二代是以成龙、李连杰的系列电影为代表的,第三代则是以甄子丹《叶问》系列等片为代表的。其标准是,在电影作品中坚持真功夫、真动作的基本理念基础上,以中国功夫的精髓与精神为核心动作体系,对内深入挖掘中国传统功夫的超级视觉表现方式和探索新的美学表现形态;对外全面吸收包括各国搏击技术、跑酷技术、极限运动技术、舞蹈技术、体操技术等一切与动作有关的最新技术的成果,追求超级动作视觉冲击效果和超难度动作表现,充分展现人类在功夫和动作领域的创新成果。

无论从理念还是从技术的角度来看,影片《金刚王?死亡救赎》都完全符合新一代功夫电影的要求。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第四代功夫电影的代表。主演释延能,则头顶着少林寺第32代弟子的头衔,不负众望,以拳拳到肉的真功夫,以全新的设计理念,将凶悍、勇敢、冷血、无敌的“金刚王”,且有大义的中国人的形象诠释得别有风范。

事实上,无论是第四代也好,前三代也罢,影片里的每一个元素,几乎都是为主人公所必须经历的那一场生死较量来服务的。而影片《金刚王?死亡救赎》所营造出的决斗时的封闭场景,更为功夫本身的纯粹与高水准,提供了一个尽情施展的空间。释延能与三个超强敌手,令人血脉喷张,兴奋到爆的惨烈搏杀,也逐层递进式地将故事所固有的功夫精神推向了至高点!

而所谓第四代,在适应时代需求的同时,对于3D技术的融合,亦颇为值得称道。据说,最初影片的制作者们也对此高科技有不少的抗拒,认为真正的功夫电影无须3D,但在大胆尝试了之后,对于新技术所带来的身临其境之感也深感震撼。因此,在影片的几处重要桥段,如铁笼和木笼里的激战打斗中,在使用全3D的拍摄之后,彻底颠覆了之前人们所想象出来的状态,一场场酣畅淋漓、血肉相博的真实感,在跃然大银幕上之时,那种震撼和逼真的效果,难以言表,只有亲身体验才好。内容上,除了核心的中国功夫之外,影片还广征博引——将巴西的柔术、印度的武术、搏击技术、美国职业摔跤甚至现代的跑酷运动等的精髓都纳入了这部第四代功夫电影之中,令影片的动作元素丰富的同时,形成了《金刚王》独特的动作体系。

    

上一篇:《银河机攻队:庄严王子》观后感     

下一篇:《美少女的谎言 第四季》经典观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