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观后感

《咆哮无声》的观后感10篇_观后感_影片观后感_格言网

2020-12-28 23:46:52

观后感

公众号

《咆哮无声》的观后感10篇

《咆哮无声》是一部由萧锋执导,李宗翰 / 刘芸 / 李立群主演的一部历史 / 战争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咆哮无声》观后感(一):冲着15年前的回忆下来看的,中外的意识形态真是...

许多年前,还是DOS时代,我玩过一个游戏

叫做《咆哮无声》,说的是许多年后,计算机管理了人类的生活,由美国,俄国,中国三台超级电脑来服务人类。

有一天,计算机浏览了人类的战争历史,尤其是二次大战的纳粹史,发现人类真的很丑陋,于是它们决定灭亡人类

这不就是终结者+第五元素么?

但是,因为它们太痛恨人类了,于是它们留下了一个人。生化技术让这个人永生不死,但是却无法说话。于是计算机们通过虚拟的各种场景来从精神和肉体上狠狠地折磨这个人类。勘称真正的地狱~~,最不幸的人

而这个人类经过了许多许多年的痛苦后,他彻悟了,于是,他有一个计划......

这个游戏体现了反战,人性,亲情,母性等等等等,的确是少见的佳作

然后说电影。说实话,这么多年了,难道因为中国电影不分级,所以战争片还必须拍给孩子们看吗????

我只觉得,里面的军人,群众,日本人,都没有灵魂。都不像是普通人啊

电影说:只有懦弱怕死的忏悔日本人才是好日本人。

中国军人都是爱好和平的好军人,老死了都不明白为啥日本人要来

嗯,兔子都明白为啥狼要抓它吧。大家都不明白你花钱造什么航母?

战争场面嘛,英勇的敢死队死前能杀很多鬼子,死时都能带上两个鬼子。看来人海战术,尸山血海并非我军独有啊。我就奇怪了,拼了那么久,鬼子还没拼光哈?那么大牛的人最后跑什么路跳什么崖啊。

然后,日本人就该诚心诚意专门来道歉了哈。道歉就没事了?道歉有用要警察干什么?

我觉得,要保卫社会主义文艺战线,靠的不是烧钱,靠的是脑子啊

而且,有豆油发掘了这事情是国军干的,真是汗颜啊

《咆哮无声》观后感(二):真心不是跳崖的人数多了就牛气,也不是请几个腕加上非大陆演员就有票房。

真不是跳崖的人数多了就牛气,也不是请几个腕加上非大陆演员就有票房,关键得讲好故事,摄像还可以,冲杀斗争的场面镜头处理得恰当有意境。主演李宗翰演得可圈可点,其他表演一般,缺少内心戏。故事逻辑太烂了,一直就在强调800壮士跳崖恢弘气概,缺少细节铺垫支撑,一点都不能说服和感染人。也不尊重历史事实,大量使用方言的片里导演用的方言至少差出500公里,马家崖是从来不是悬空的陡崖吧,最主要跳崖的是共军吗有800之多吗,艺术可以是高于生活创作也不能这么离谱,完全不符合千人坑、壮士碑这些我们儿时听老人们常常讲起的故事精神。当然,唤醒人民尊重无声英雄,唤醒人民热爱国家的情愫的出发点值得我们尊重和表扬。

《咆哮无声》观后感(三):西北冷娃

我不知道此片怎么样,但我知道在中国历史上的确有八百人跳黄河的事迹。

在1939年的“六六战役”中,八百余名士兵被日本鬼子逼上黄河绝壁,无一投降,齐跳黄河壮烈牺牲。多方考证这一历史细节的徐剑铭先生记述:“这(指牺牲的士兵)是一群孩子,年龄皆在16至18岁之间,入伍不到三个月……他们的刺刀拼杀技术显然不如日军,杀红了眼的陕西冷娃们干脆扔掉枪支,抱住鬼子连踢带咬,咬掉了鬼子的耳朵,戳瞎了鬼子的双眼……在牺牲了200多名年轻的生命后,其余800多人被逼到了黄河岸边180多米的高崖上。

这群人被称为“西北冷娃”。他们是杨虎城的部队。。。

只是看预告片好像是八路军。其实是国民党。。。

《咆哮无声》观后感(四):咆哮无声

没观看之前看了评价很低,觉得估计是一部洗脑战术的电影或者歌颂什么之类的电影,对于电影内容抱着不大的希望。

电影票是免费赠送,我们两个接近90的女生在能坐下100人的电影院内看着到场只有寥寥无几的十几个人参加观看。如今当代思想教育已畸形到何种程度。

电影出乎我意料的感人,电影结尾,女主人公的那句话让我感慨万分。

确实,我也是网游爱好者,我们在虚拟的游戏世界争先恐后的充当救世英雄,却在现实中做一些违背道德规范行为的实情,即使的丢垃圾,吐痰...这种生活小细节。如此讽刺。

其实,这才是值得我们这代,我们下一代,乃至更小的孩子们应该去观看,去值得思考的电影。

我像大多数同龄人一样,我并不是忠厚的共产党追随者,但我是一个爱国者,爱国,不单只是行为上偏激的只支持国货,抵制日货,甚至打砸抢这种愚蠢的行为。而是从思想上去深刻体会。爱国,可以从爱身边的人,爱家。连生活小事都无法处理好,谈什么来爱国?!

这种类似的教育电影已在无形中成为被年轻一代所嗤之以鼻的东西,一谈及观看此类电影就会觉得丢脸到无法启齿是当今年轻一代的正常现象。

可悲...

这只是个过程,这个国家整体思想架构演变的过程

直到崩溃

会有更少人记得曾经中国人的朴实,就如同小小的让位行为都能被提倡一样,曾经普遍变得珍贵。

能被感动的我们,或许是太单纯,或许还没被蒙蔽了双眼,或许没被现代化,或许我们还仅存着是非分辨能力不被左右...

《咆哮无声》观后感(五):如果容忍对历史的随意篡改,我们有什么资格指责小日本的篡改历史?

本着没看过就没有发言权的负责任的态度观看了本片,如论剧情故事,还是演员主题都非常的烂。

本人非常认同第一篇评论的见解。侵华日军几百万,真心忏悔的只是极少数,否则,今天的日本何来那么多的右翼?但国内总有些人有些导演常常意淫小日本的忏悔,总是自欺欺人地说日本人民是爱好和平的,打仗的是日本军国主义,其实,还是还是看看姜文的《鬼子来了》吧,没有日本人民的支持,军国主义者能打的下去吗?能有那么多女子挺身队吗?

既然历史清清楚楚,800冷娃跳黄河是国军的事,那么,作为一个有良知的导演,要么别碰这个内容,要碰就要尊重历史。如果我们容忍这种对历史的随意篡改,我们有什么资格指责小日本的篡改历史?

篡改历史的人,必然会遭到历史的淘汰,只是时间早晚的事。

《咆哮无声》观后感(六):咆哮无声,史音回荡。

写于 2013年3月13日 抗战片,他的最爱,却不是我的,跟多数中国人一样,有太多的仇恨无处发泄,即使苦难从不曾发生在自己身上,这是一种民族的情感,好像那些年日本人伤害的就是自己的亲人。而这种恨已经如同香火一般在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血脉中传承,不曾忘过,也不曾淡过,不知需要“净化”多少世纪,这种民族仇恨才会慢慢消失。

影片以历史上著名的中条山战役为背景,以一个抗日女战士的侄女(刘芸饰)的“寻找”为引线,更加入了一位老日本军的忏悔和派遣儿子前往中国致歉的事情,讲述了一个尘封多年、可歌可泣的抗日英雄故事,通过两个不同国籍的军人的经历以及后代人的回忆剖析了两个民族部分 “苟活者”对这场战争的反思。

中条山战役前后历时一个多月,中国军队被俘虏3.5万人,遗弃尸体4.2万具,日军仅战死673人,负伤2292人,被称为“抗战史上最大之耻辱”。 但在那个民族危难的年代,800抗战壮士英勇投江自尽,英雄们巍然屹立,大义凛然,用一种无声的方式,汇聚成那个特殊时代的最强音。“咆哮”代表刚健有为,“无声”代表厚德载物,艰苦鏖战至弹尽粮绝的年轻子弟兵们面对侵略者的疯狂围剿毫无畏惧,子弹打光了,刺刀劈弯了,就用石头砸。大尺度白描的手法,将一场真实而惨烈的战争不加缀饰地还原在观众面前,直扎心田。

在老一辈心中,战争如同残留在体内的弹壳,活一天就痛一天,苦难抹不去,也弥补不了。在后辈们心中,战争是一个故事,唯有通过“寻找”才能体会和不忘记。哎,即使全中国每个人找到一个抗日故事,也不足以还原整个民族的苦难,铭记,团结!

《咆哮无声》观后感(七):不撤退不投降不评分

看完咆哮,满心不舒服。

上头不要总是勒令采用“历史与现今勾连”的设定,这种八零后女生抛弃都市生活和甜蜜爱情只身寻访“七十年过去了,有几个人知道……”的所谓真相,真是老套烂俗之极。

当代面孔都造作,唯一可看是李立群塑造的老镇江爷爷。但是似有若无的三角恋又是怎么回事?

侵华日军沧海一粟有反省的,到中国导演编剧这里总能成主流。真不知他们收了鬼子多少日元。

况且不是老陕冷娃们么?怎么都变成运城当地的山西兵了?

似乎改成了八路军?…… 我觉得编剧在这里太过语焉不详。

不宣传也罢,连跳黄河的主体都没搞清楚,张冠李戴。

据乡党 野渡有人 悉心考据,所谓八百冷娃跳黄河,其实如此这般——

中条山属一战区防区,先后有三个集团军驻防。陕西这边的三十八军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获得话语权,以杨虎城正宗自居。其实中条山还有九十八军、十七军、新编二十七师,也是原陕军系列,还有川军四十七军,滇军三军,河南的原镇嵩军,中央军等等,共计三十万兵力。

后期陕军第四集团军西部防线沦陷,调往河南。最后中条山会战时,还有第五集团军、十四集团军,十八万兵力。

陕西子弟部队牺牲的有武士敏上将,王竣中将等。

西安事变后原十七路军,一共五个旅,是野战部队,有三个归属中央。冯钦哉的两个旅编成二十七路军。王劲哉将军的四十九旅是特战部队,顶杨虎城的半边天。剩余两个旅作战能力下降。

一九四一年,日军决定拿下整个中条山。五十四集团军在中线和东线阻敌。会战,国军失利,留九十八军北移太岳山脉。年底,撤底失利。

八百陕西兵跳黄河有些出入,是报告文学《立马中条》演绎的成分多些,陈忠实写短小说时又进一步在细节上丰富了一些。民间三十八军抗战史家张君祥后来也承认不够严谨。

实际是第四集团军九十六军一七七师新兵团,没有经过集训的贰佰余十来岁新兵在部队溃退,无人组织,无枪支武器,走投无路的险境下,为求生跳下了黄河。

悲哉。

《咆哮无声》观后感(八):忍不住了,咆哮无声,拍出这部片子的导演编剧,你无耻之尤啊!

我看电影的时候喜欢去豆瓣先看看评分,虽然豆瓣吹水的人比较多,但是我作为一个参考而言相当不错。

前几天在搞笑站长的网站上下载了一部抗战新片,起初我是不想看的,但是看到八百壮士扑黄河,我一下子来了兴趣。

我很喜欢看纪录片,尤其是凤凰卫视的冷暖人生这个栏目。其中有一期节目看得我泪流满面,心情起伏久久不能平静,这期节目的名字叫铁血冷娃,讲述的就是当年发生在中条山战役期间的八百冷娃扑黄河的故事。

然后我看了看评分,居然只有2.3分,要知道,就算是一些纯粹的恶搞片在豆瓣上也很少有三分以下的成绩出现,我很好奇,毕竟这是一个庄严肃穆的题材,一个能让人怀着崇敬的心情去看的题材。

抗战英雄,2.3分,这实在是……

然后我就去看了。

我承认,我只看了一半,分镜头,蒙太奇,摄影手法,导演风格,我就不做评论了,因为我发现和电影的内容相比而言,这些太无关紧要了。

我只想说的一句话,为什么,这种堂而皇之的扭曲历史,堂而皇之的亵渎抗战英雄的电影会通过审核,会公映!这是对历史的不尊重,对人民的不尊重,对八年抗战牺牲的英魂的不尊重!

老实说,究竟当年国共谁真正抗战这个争论在史学界早有定论,虽然明面不说,但是暗地里大家心里都明白。

中条山战役国军牺牲了六位将军,一位上将,两位中将,三位少将,伤亡过十万,其中八百山西冷娃扑黄河的那场战斗最为惨烈!

凤凰卫视节目里是这样开始的:“七十年前,八百名被日军围困在绝壁之上的“陕西冷娃”,先跪天,再跪爹娘,高吼秦腔,扑向滚滚黄河,十七八岁的,男的女的都有,这是一段虚构的传说,还是一幕沉钩久远的悲壮。”

“我这个膝盖跪过父母,今天,我代我父亲来跪你了。”

南方才子北方将,陕西冷娃排两行

然后到了这部片子里,绝口不提国军,说中条山战役因为后面蒋介石先生反X才导致失败!尼玛!怎么可以这么无耻,我都忍不住想爆粗口!

把八百国军换成八路,这怎么能行,应该换成八百打着红领巾的少先队员,这样才好嘛!尼玛!

本来想多少点的,但是,真心无力吐槽啊,无耻之尤啊!

真心不齿啊!刚刚搜索了一下凤凰卫视寻找最后得抗战老兵---台儿庄战役敢死队长仵德厚 这个视频 居然被屏蔽了,尼玛!

我劝大家趁着 铁血冷娃 这个视频还没被屏蔽去看看,去看看真正的历史究竟是一个什么样子的。

咆哮无声,这个片子名字真是起的神了,气得我连咆哮都没力气了!

历史是用来尊重的,用来教育后人的,不是用来亵渎,用来扭曲的!

最后对导演编剧说一句,我去你大爷的!

最后给大家附上 凤凰卫视铁血冷娃的观看地址

http://v.ifeng.com/documentary/history/201209/6b294edf-2227-4be1-bbc2-02becb2a9c74.shtml

    

上一篇:《樱,重逢的加奈子》影评10篇_观     

下一篇:《弹窗惊魂》观后感10篇_观后感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