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观后感

《她们的名字叫红》的观后感10篇_观后感_影片观后感_格言网

2020-12-28 23:46:52

观后感

《她们的名字叫红》的观后感10篇

《她们的名字叫红》是一部由章明执导,思远 / 代汝茜 / 邹琼帝主演的一部剧情 / 爱情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她们的名字叫红》观后感(一):咖啡婚礼巫山的云雨

很肯定地说,《红》是有诗意的。

哪怕这种诗意因为人物缺少行动依据,情节发展阻隔横生而稍显打折,我还是为之所动。简单来讲,这个故事说的是一个男人爱上了一个女人。有一天,这个女人不见了,这个男人去找她,没有结果。男人在他们分手的地方开了一间咖啡馆,等待着他的爱人。

爱她不问结果,不管是何种国籍肤色,从事何种职业,都爱她。这个爱并不是多么呕心沥血,可歌可泣,但就是莫可名状,孤行一意。

于是爱,是全部关于想念思念等待张望的独角剧场。这也大概就是爱全部的意义。

情不知所起,亦不知所去。

谁说婊子只会逢场作戏。恰是场合太多,戏演无数,真真假假,早已分辨不清。他一旦暴露出如同那些男人的轻薄面目,戏就再演不下去。

对于小姐来说,做爱不是恋爱,亲吻才是恋爱。可是男人不能只有亲吻。

对于红来说,即是这样,我和你亲吻,但是不能做爱。这个亲吻是对爱的回应,她对他也有好感。

如果爱是一个动作,对于红来说,它是无效的。她只能将它存放心底,让时间进来,身影退去。

因为你爱我,所以我不爱你。这是对你和你的爱的最高致意。

谁说婊子无情。

对照充斥着性意味的红,另一个红根本是禁欲主义,连笑都不被允许。

吊诡的是,正襟危坐的另一个红,竟然也激起男人片刻的欲念。这就好比看见一名仅露双眸的阿拉伯女子,就想拼命看到她的脖子。

这个人物要是放在欧洲电影保不齐会是一个撕掉伪装的性欲狂人,愈压抑愈要解放。

如果爱是一个动作,这两人永远都方向不对。还有什么比一个国家的人对国家投怀送抱更重要。她忠贞地好像一台机器。不可能去爱一台机器。

从前的人会兴高采烈地做机器。另一个红,她知道自己是机器,干脆就关闭感官,掐灭欲念,身心和机器融为一体,要更像一台机器。

还有什么比一台机器问人,我以后会幸福吗,更讽刺?人晋升为机器就是最高级的幸福,七情六欲是痛苦之源,男欢女爱是罪恶之首。

前半篇追逐,后半篇寻找,红在后半基本消失,以至于加重了男人的苦心孤诣和情节的单调。电影里有两个红,两女一男,但章明不是洪尚秀,并不构成稳定的三角关系。或许只能用近似散文的语言来讲述这个故事:

他想在中国开一间咖啡馆

有一个叫红的女人

他开了一间咖啡馆

售卖红咖啡

等那个叫红的女人

他认识另一个叫红的女人

他参加了她的婚礼

她们都不曾喝红咖啡

她们都来过一次咖啡馆

《她们的名字叫红》观后感(二):On China Affair

1、有[郎在对门唱山歌]在前,而且是我前年十佳第一名(比[一次别离]还要喜欢的……),旗帜鲜明地吹捧过的,这片子……也就三星吧。中午跟桃姐和兰波聊到说我第一手松第二还是多重标准,起码有一条,同一个导演的作品得参照自己比吧。章明的作品看的这是第四部,[巫山云雨]太高贵冷艳安东尼奥尼我不怎么喜欢,[秘语十七小时]其实也挺安东尼奥尼但是套了个国产商业片的架子而且味道还真像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娱乐片”,好多泳装美女大腿什么的,想来想去还是呵呵呵。

2、[山歌]的好至少在于两点,其一是高度自觉的视听语言体系,几乎一场一镜真是帅呆了,而且牛逼之处在于不是镜头长而是长镜头,精心设计的场面调度和镜头调度的长镜头。其二则是两段式结构,特别是木卫二提出的那个观点——第二段故事通过两个调焦镜头和中秋国庆的时间线表明“纯属虚构”或者“是某种可能性”,这已然进化到左岸派的境界了。虽然略矫情,不过拍青春期少女这种故事,除了矫情和残酷青春,难道还有第三种写法么?别说矫情的残酷青春啊。

至于被吐槽的海军男,其实我真心觉得他除了京片子不对,整个人的状态特别好,表演上甚至跟局长老爹有一拼。

3、[红]基本还是在[山歌]的视听语言体系之内,不过镜头明显变短了许多(废话,上次累惨了),总结一下就是手持运动中景(但是跟阿萨亚斯比起来较稳也较慢)、偏冷色调(尽管也有几场偏暖,目测是真舍不得侧逆光好看)、偏好使用长焦,以及某些段落近纪录片的拍摄方法(典型如[山歌]的开场饭局,以及[红]里面的红歌会)。章明的运动倾向于跟拍,而且常常在垂直轴向上还有运动(就是喜欢台阶这种东西,大概跟两部片子的拍摄地的具体地形都有关系),比起早年的安东尼奥尼式长镜头,感觉目前这套语法受法国当代电影摄影的影响比较大。

4、[红的]结构虽然基本上是两段式,可是更为复杂。章明特别喜欢1v2这样的设置,上次一女两男,这次一男两女,而且两人一边一定会有人从外头找一个,上次是小指挥和他表姐,这次是冰山女和小警察。而且这层叙事通常是被1v2的线掩盖的(这一点有点像侯麦的写法,所谓“罗曼司里的麦格芬”)。这次结构上的两段式比较绕,城-乡,巫山-美国小镇,这个力学结构很容易扔进格雷马斯那一套但是没啥意思了。这次的两段式硬要分的话,就是签证到期前和签证到期后。人物关系发生了重大改变。

5、章明的制片方式在最近两部都可以归纳为“命题作文”,不能说人家是夹带私货,但对官僚体制的嘲讽是落得实实的。问题在于,这根本是两套语言,章明的方式是将其置于一种喜剧的境地,这次更甚,尤其是把“对权力的模仿”喜剧化(如宣传部长那段,笑死算了……)。好在喜剧是挡箭牌,命题作文一样不落,官样文章一句不少,但是这次的“祛魅/暴露话语机制”的过程真是看得开心。

7、不过问题在于,写一个小城女孩的少女心事确实是章明和秦海燕熟门熟路力所能及,但把这套东西装到老外身上,还是别扭。除非观众忘掉这是中国编剧做出来的东西,或者从一开始就认定这是一部喜剧,否则那种违和感是很出戏的。所谓“编造之嫌”就是如此。不通人情世故的呆萌老外在“与邻为善”的天朝公务员们的帮助下泡妹子,这个故事倒是什么都有,细节上嘛还是不少问题。比如说人物,小警察哪哪儿都对(章明戏里总是会有警察,而且都拍得很好),尤其不穿警服那几场戏,举手投足味道都在。冰山女就有点让人呵呵呵,更别说“舞女”了。若说冰山女还倒是蛮像小城市公务员,舞女怎么看都不是农村出去的妹子,一身城市中产阶级味儿洗都洗不掉,在那儿挖菜那场戏怎么看怎么别扭。搞这种设定,演员还是很重要的。

8、其实,既然选用了人物化的叙事人,而且不惜动用旁白,那么他的在场与否是个极其重要的事情(明显有几场漏了他,比如小警察去麻将房找舞女那段)。装逼一点说,这部片中“他者的目光”根本是个伪命题,片中细节的精准只会削弱这种异质性,这就是造成出戏感的根本原因。章明无疑是想在这种异质性中填充东西的,可是正如同老外在片中的角色——是巫山小城的一个符号和一个话题;这种本来需要解释,却不加解释的异质性只会带来一个结果,那就是“对镜自视”(典型的第六代主题)。或许这是一种为了安全的伪装策略,但更可能就是一种失语中的分裂状态。

《她们的名字叫红》观后感(三):什么是可惜、什么最遗憾,有时,我们需要勇敢一点点。

他从美国而来,她在这里成长,他们在诗意爱情的巫山,赴命中注定之约。这场美丽的邂逅,关于价值观、爱情、文化、选择、现实、理想。。。面对卢卡斯的苦苦等待与追寻,明明同样爱意深种的王红却选择了避而不见,因为“结婚没的把握”。一直单恋卢卡斯没有说出口的李红,最终与老邬踏上红地毯,在婚礼上却问卢卡斯“我会幸福吗?”结果?亦或者,那只是个开始。

巫山,一座山水围绕的美丽小城,诗意画意,是导演章明的家乡,自第一部作品《巫山云雨》起,他多次将故事发生地放在这里,因为是他热爱和熟悉的。于我,巫山更具有特殊的意义,因为在那里,像电影里一样,我遇到了想要一辈子的人。他是云南人,我是土生土长的西安人,就这样,两座城的人在一个陌生小城相遇。很多人,不了解,也不认同,为何,我们俩会走到一起,因为我比他大,因为生活背景,因为异地恋,因为很多很多,可是,在我看来,爱情,就是爱情,不要参杂太多。只要你觉得,他是个可以付出真心的人,只要你相信,他的好、他的善良、他的责任心是真实的,只要你认为,年轻的他只是缺少时间和机会,有原则、愿意吃苦耐劳、认真积极向上的他总会成功。某一天,你会突然发现,走过的路,擦肩的人,受过的伤,都是为了让更好的你出现在他的面前。然后,你需要勇敢一点点,走向前去,牵手一生。回到电影中,为什么后来,他们是孤单一人?为什么王红明明就在卢卡斯对面,却不敢相见?我想,将错过的身影真真切切摆在人们面前,才会了解什么是可惜、什么最遗憾,当我们身同感受的去体味这结局时,或许,在现实生活中,才能收获更多勇气。

《她们的名字叫红》看过多次,淡淡的讲述,却越看越觉得深刻、有味道。且不说这部片子里,呈现出的不同以往风格的幽默、诙谐之感,可称为导演最轻松的一部片子。骨子里,导演的具批判精神依旧,黑心咖啡店老板,装腔作势的宣传部长,“我帮你概括一下”的虚假新闻……不经意、自然的道来,让人在一笑而过之后感叹。都说,不论是绘画、诗歌,抑或是影视,每一个作品都是讲述人内心的,在我看来,导演心里住着一个天真、忧伤又孤独的孩子,当深沉沧桑的“Fly me to the moon”响起,我却已经泪流。听说,拍摄中,他预设了多个结局,当然,也有圆满的在一起,最终呈现出的结果,时空交错,落寞的背影,看似失落,不过也给人以希望。在卢卡斯仰望天空的背影之后,镜头拉远,是一艘在江面远去的船,看过电影的人会知道,那船上有个卢卡斯寻找的人。为了爱,他们都做了改变,卢卡斯成为了小城第一个留下来生活的外国人,王红放弃了以前灰色的工作,开始了新的生活。

浪漫的地方,会有浪漫的情,但这部电影,也并不仅仅是讲述爱情,还诠释出真实的不加粉饰的小城生活图景,中西方文化、思想、价值观差异,尤其展示了青年人的心理处境,以及理想与现实的无奈。但,不论,爱情、生活之路有多难走,我们都应勇敢踏出下一步。

强烈推荐大家看此片,还想说,真的,在觉得对了的时候,不要错过,什么事情都是如此。

《她们的名字叫红》观后感(四):老外的视角看中国

该片以一个“老外”的视角讲述了他在中国旅行,体验观察中国当代小城市巫山市普通人生活的经历。叙述视角独到,并且在人物形象设置、故事讲述表层的背后,具有一定的隐喻和象征指涉:两个被称作“红”(王红、李红)的女孩子作为影片的女1号、女2号,实际上也从某种层面上隐喻象征着当代中国社会的两种不同表征和真实,平民层(以王红为象征);较高层(以政府公务员李红为象征)。也就是说,该片通过一个老外与中国两个女孩的交往及情感经历故事,讲述了一个貌似情感却又超越于情感之上的故事,为我们思考与认识自己身在其中的日常生活与人生提供了另类、新鲜的角度与空间。

叙事线索单纯,镜像语言表达较为流畅到位,人物形象塑造很具当代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气息,具有较为良好的平民意识和艺术内蕴。较之于章明导演以前的《巫山云雨》(1997)、《郎在对门唱山歌》(2011),该片在题材关注、主题表达、风格表现方面具有相当的延续性和与时俱进的创新性与观赏性。

《她们的名字叫红》观后感(五):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三峡没去过,从影像里看,它会让人想到人的渺小和大自然的伟大,浩瀚的江水也会让人惆怅,自然胡升起一种孤独的情绪。对于无神论的现代人来说,尤其是中国人来说,用来对抗大自然的奇伟的只有叹息,人生短暂,孤独无着。“飘飘何所似,天地一孤舟”。

中国人拍外国人的旅游电影真的不多,有意思的也不多。章明这部电影,拍的不是外国人到中国来旅游猎奇,当然,这里面有一部分是如此,文化冲突引发的笑话,公安和宣传部门的笑话,这都是生活而底层。

而在这个底层之上,章明演绎了一个孤独的爱情故事,一个普通的农村巫山女孩和一个同样普通的美国少年之间的爱情故事,巫山的风景,夹杂着关于飞行梦想,航行现实和太空旅游音乐的隐喻,以及充满惆怅的旁白。等待总是等待,到哪里去时间都在过着,在这里,每天起,来都知道明天要做什么。这就是日子,过日子。

美国人是主角,他是作者关注的核心,他的情绪,他对一个女子燃起的天真的爱情,笨拙而质朴,温和而坚定。但是影片有过交集,也有过错过,两次错过都预示着他们被命运拨弄着,不可能在一起。小小的县城,他们却碰不到对方,这就是命运。

王红和李红代表两种幸福,一种是不安分的渴望的幸福,但是却胆小,敏感,一种是麻木的,理性的,但是却美满。一个是底层慢慢摸爬滚打,一个是高高在上,生活富足,而且他们还是中学同学。

在贾樟柯的电影里,有三峡的惆怅,在娄烨的电影里,有三峡的落寞,而在章明的电影里,我看到了三峡的无奈和孤独。

《她们的名字叫红》观后感(六):也许并没有故事

很多人能感受到的,当《带我去月球》的旋律和歌词飞出,《她们的名字叫红》的电影情绪就来了。诗人常常用很多话语来讲述一件简单的事情,章明是不是诗人,我不知道,但我知道,这部鸡零狗碎又语焉不详的电影,它是在讲述很简单的事情,可能是孤独,关于一个人的孤独。他不是黄皮肤,没有黑头发,然而,他是一个真实存在的人,像《巫山云雨》的麦强,伫立在了长江边上的巫山县。 当然,在一些影评人看来,红色或满山红柿子,放置在巫山背后的重庆,它们都会被解读出太多的东西,意味深长。我不反对这样的读解,电影本就应该是开放包容,可以有棱镜折射,有多样呈现。若不以为然,一笑置之即可。 由于何伟(彼得·海斯勒)那本《江城》的热卖,我自然会联想到,《她们的名字叫红》是否受到了类似的外来视角影响。片中出现很多词不达意、鸡同鸭讲的细节,引发了不少笑料。就连那个叫黄飞鸿的黑人,他的出现,他的夺爱之举和多动肢体,回想起来,它们都是很跳脱的存在。我也会有些怀疑,在当下时空,一个外国人会在中国县城遇到那样的礼待?或许换在十几年前,我还觉得有可能。然而,电影里的官僚做派一出现,你又会觉得,他们很真实,讽刺到位,与时间无关,几十年不变。至于主人公,卢卡斯的搭讪也让人以为他就是个臭老外,勾搭老手,但最后你会发现,原来他不是。 那么,如果一上来就直接拔高主题、总结全片,我认为《她们的名字叫红》说了这样的事情:只要活在这颗星球上,他们都是同一种人,会感受到孤独的情绪,而没有外国人和本地县城居民之分。与长江上的游船相望,抬头看天上飞机驶过,卢卡斯终归没有和王红相遇。可以进一步联想,为何孤独,因为没有得到爱,也缺乏爱的能力。卢卡斯的示爱方式、王红的回应方式,看上去,它们都和爱相去甚远。 进一步讲,没有爱的卢卡斯,他的父母也遗忘了爱。李红和民警的结合看上去也异常不和谐,但冥冥又让人觉得,故事就应该是那样的。一边是没有兑现的参考古猿人遗址之行,一边又是响起几十年前的《带我去月球》,在时空的割裂中,《她们的名字叫红》成功催化了独特的情绪。 与章明前作相似,在展示县城生活之余,《她们的名字叫红》再次出现了熟悉的两段式,前后部分断裂开来。前半部分工整规矩,有条不紊,一男二女三角关系,差点让我以为这是洪尚秀的巫山县。我早早猜想故事会是这样:主人公疯狂追求甲,却不理会乙,最后甲乙都没有随他而去,留下独身的他,停留于此地。但我不曾想到,电影后半段是诡奇的平行前进,一部分在北美的威斯康辛,人烟稀少,一股子冷清味道。一部分在中国的山野农村,日复一日的耕作。主人公去而复归,终于怅然若失的情感。故事似乎没完,但想来想去,也只能如此。 主人公叫卢卡斯,他有环游世界、行路中国的梦想,结果不想是在巫山县留下,开一家咖啡店。王红的梦想是空姐,结果是在长江的水翼船上当乘务员。他们同样渴望爱情,结果却不能,章明对他们的未来不抱希望。或许这也可以说明,即便“朝月球出发”,我们对太空依然知之甚少,而对时间和我们人类自身的情感,我们所知道的同样太少。 片中有多处违和感强烈的段落,一处是王红的上门服务,一处是李红的幻想裸舞。这似乎远远偏离了观众对角色人物的认知,同时会加深误解。那置身于错误境况,是否又像电视节目和报纸新闻的报道,当事人所讲的,被采编处理后,它们变成了另外一种意思。那么,《她们的名字叫红》或许就是这样一部电影,它要讲的和它表面所呈现的,显然不是一回事。如果你想看一个完整的故事,它也许并没有故事。【北青报】

《她们的名字叫红》观后感(七):艳遇巫山

一、剧作结构

1、人物行为的怪异

导演一向是以淡化戏剧结构,讲述平常人的故事,谈论巫山的乡土民情、人情冷暖。影片开头就跟随这个有理想的美国人在巫山随便转转,发现了很多欺骗消费者的事情。然后这个美国人,就想,哎,我在这开个咖啡厅吧。于是,故事就开始了。这样的动机,显然并不合理。如果“巫山的红”真的打动了美国人,那么这个动机似乎是唯一一个可以靠得住的。因此这个咖啡厅,在开头出现的实在不那么自然。

李红怎么就突然到王红家去接卢卡斯了?签证到期了,她是受了民警的委托?这一点是不是该说明一下。她还把这个陌生男人带到家里,恋恋不舍。显然,她的感情虽然是暗线,但是她和卢卡斯的关系,不也是让观众有兴趣的一点吗?

2、命运的巧合的喜剧感

乌克兰的白,被好朋友撬走了,然后好朋友突然要骑自行车环游世界,到酒吧喝了一杯,说,我不会为了一个女人,放弃自己的梦想。卢卡斯就嘱咐好朋友“带我向我前女友问个好”。这个是怎么样的一个逻辑。我实在看不懂。

3、淡化戏剧冲突,描摹一个世界

卢卡斯回老家了,王红回老家了。两个人各自生活着,交叉剪辑着。导演把两者只是简单的并置,这段我看了一会就困了。如果是叙事意义,时间有点冗长,如果是抒情意义,又没有抒情的镜头。只是觉得美国人生活的很幸福,农村生活很苦。

还有一个有意思的一点是,从那次分手王红再也没有看到卢卡斯,即使最近的镜头,两个人是前后景别,但是可以预料到,她们必定会重逢,毕竟会相遇。这个处理好像是把《巫山云雨》倒过来叙事,《巫山云雨》是两个人越走越近,故事越来越好懂,而《她们》就显得有些难以预料。

二、镜头语言简洁、朴实

导演摒弃过多的修饰性语言,长镜头、平行剪辑等,现实主义的手法一以贯之。

三、西方视角,艳遇巫山

《她们的名字叫红》观后感(八):想象的外来视角

本来这届上海电影节没打算看的,后来竟突然发现有章明老师的新片,便重访上海影城,看了这次唯一一部电影。

由于电影是在巫山县拍的,看的时候我不时地想起章老师最早的那部《巫山云雨》,快20年过去了,长江有了三峡大坝,巫山也早已经不再是那个巫山。《她们的名字叫红》里的巫山县是热闹非凡的,到处都充斥着喧嚣声,这样的环境下,想要再拍那种隔岸凝望的安静爱情,已经很难。

所以章明这次是以一个外来者lucas的角度来展示巫山。忘了说,电影的出品方有巫山县政府的名字,看来又是一出命题作文了,老章这几年怎么变成地方政府重点赞助对象了,哈哈。不过这命题作文还是拍得很真实,中国的现实主义电影,除了贾樟柯,在我心目中就数章明了。电影中呈现出来的关于中国社会的真实感,是我在电影院的大银幕上很少见得到的。譬如其中一个咖啡店老板见lucas是老外就坐地起价,一杯咖啡敢收一百;又譬如政府宣传部的领导来接待lucas后的官腔交谈。没想到在一部有地方政府参与的电影里能这么真实地呈现出来,可见很多限制其实是导演们自己给自己设的,这样的自我审查最要命。

此外在看的时候,也老是想起何伟写的《江城》,涪陵和巫山,应该是差不多的两个江城吧。同样是以外来视角来表现一个小地方,《江城》呈现的角度更加多元和真实,而《她们的名字叫红》则不免局限在男女暧昧以及过分一厢情愿的“美国人对中国人的好感”上。从电影的一开始,lucas对王红的着迷就是奇怪的,作为一个到处旅行的年轻人,怎么一个普通的中国女孩有什么吸引到了他?甚至于就算知道了她的真实职业后依然迷恋?当然你也可以说感情是没有理由的,正是这样的江船邂逅才显浪漫。但从文艺批判的角度,里面又混进了些许西方人对东方女性的那种猎奇心理,一不小心就落入了中国女子对帅哥老外投怀送抱的俗套,好在故事的走向还挺让人意外,本应该很拜金的王红竟然躲避lucas的苦苦等待,这样的开放式结局很悲情隽永,但似乎有点脱离真实。

当然电影里还有不合理之处,如王红的职业,怎么可能有这种应召上门只跳热舞的小姐呢,这也太把观众当外宾了,这样处理不知道是否是剧本审查的原因了。另一个女主角李红也古怪得很,从头到尾都是一张木然的脸,我开始还以为是演员的原因呢,没想到映后的见面会上演员竟然是很活泼的一个人,看来导演就爱在电影里塑造一两个这么古怪的人,像《郎在对门唱情歌》里的男主角也是这种怪人。而且李红始终对lucas有一种暧昧的眼神,但到了后面又竟然无声无息地跟另一个警官的角色好上了,那么前面这样安排到底是为了什么?另外不得不说的是lucas幻想李红穿着内衣跳舞的一幕,实在太突兀了,虽然男性的这种心理很正常,但在一部非喜剧里用影像把它拍出来,有点过了。

感觉这次的剧本有刻意迎合观众的地方,很多对白借用老外说中国话发音不准来逗乐,而且还有许多生猛的重庆方言,不时让人笑一下,所以虽然注定是小众电影,却看得一点都不闷。

《她们的名字叫红》观后感(九):“西方主义”的一次实证

片名大概脱胎自土耳其小说家帕慕克的代表作《我的名字叫红》,但却得到很好的化用。将“我”换成了“她们”,发出视线的主体被隐藏,被观察的客体被突出,这正是这部电影一个缩写:以一个外来者的视角去看中国——两个女孩,一个叫王红、一个叫李红,名字都是“红”;而红恰是中国文化最具代表性的色彩,带有隐喻。

电影背后的设定是可以探讨的。王红风情有趣与李红干冷枯静形成对照;一个代表鲜活的百姓生活(来自农村的舞女),一个代表严肃的官方体制(县宣传部干事),两人正是作为中国社会缩影的一体两面;卢卡斯,作为一个外国人,介入到了这两种相互对立的文化形态之中,他虽然偶有摇摆(比如搅衣服时的幻象),但前者无限地压倒了后者,而后者则在不断地去“帮助”(实则阻碍)他去达成这一选择(无论是邬警官还是李红);最后的结果是两个体制内的人走在了一起。

此外,还有一个对“他者”的反想象问题。卢卡斯这一角色既是以中国人的视角塑造出来,便少不了那些廉价的幽默——如语言:“抱”与“帮”、方言;功夫、李小龙——这些都是塑造外国人形象的一贯手法,章明也不能免俗。几乎对中西方文华交互有所牵涉的电影都在此作了文章,那些外国人看起来显得如此无知,非得通过一次次的犯错才能学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不可。这儿正暴露出民族主义的虚荣心理。观众从这些廉价的消费品中读出的是弱势的自得和对强势的嘲弄。“他者”虽然是以西方为主体定义的,“东方主义”也同样从西方视角解读,但反过来,东方对西方的想象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西方主义”难道不也是根深蒂固地存在于每一个东方民族之中吗?这部电影很好地佐证了这点。

《她们的名字叫红》观后感(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浪漫

我是巫山人。

不过这部电影只是借一个不知道巫山小三峡却留在巫山的外国来说一说巫山的人,这样更为纯粹,更打动人心。就好像一个厨师通过另一种手法把你每天吃的方便面做成了美食。如果一部电影人物描绘的好,那么这些人物可以代表世界任何地方。她们的名字叫红正是如此。

章明的电影偏小众,因为故事性很弱,想表达的是一种虚无缥缈的情绪。艺术类导演电影大抵如此。

她们的名字叫红充斥了很多东西,有农村出身怀着空姐梦想却沦为色情表演者的王红,有公务员身份套着一本正经外壳的李红。每种浪漫都有它所无法避免的现实,农村出身的王红可以和卢卡斯走得很近、甚至很亲密,但无法不考虑结婚大事。公务员身份的李红也只能在结婚喜宴上一脸严肃的对卢卡斯再次说起,如果你有时间,我可以带你去巫山猿人遗址去看看。(这个镜头邬警官装过头小心翼翼的看了一眼,牛叉的电影,不会在叙事中忘了复杂的人)

影片中也穿插了些巫山本地的关于唱党歌、借卢卡斯做节目宣传巫山的事情。这些都是很习以为常的东西,就像红所变现出来的一样,已被打进骨子成为印记。

在影片后半段,卢卡斯因为签证回了美国。章明在这里选择了交叉剪辑,但完全没有表现出双方谁有在思念谁,卢卡斯和王红都在自己的家乡忙着自己的事情,而且章明还有意避免了这一点,正如卢卡斯所说,在巫山他会忘了美国的回忆,自然在美国,他也会忘掉巫山的回忆。这段交叉剪辑在此前提下显得格外迷人,这不正是生活的本质吗,这不正式每个人都会发生的事吗?而为什么这段镜头会如此迷人,因为你也会时常想起远在他方的他正在做些什么,而这淡若游丝的思念也许会将你引至远方。

卢卡斯还是回了巫山,黄飞鸿还是骑上了自行车,李红还是嫁了人,王红还是没有选择和卢卡斯见面。这就是生活,每个人有他的选择,或屈于现实,或屈于梦想,或妥协,或抗争。而生活的迷人之处在于我们能看到不同选择的人,而且妥协的人会有微弱的抗争,抗争的人也会去妥协,梦想也会照进现实,现实同样会点亮梦想。

这部电影迷人的是讲述了真实的生活,却又凸显了忙碌平凡的生活所隐藏的另一面。

    

上一篇:《寻路》好看吗?经典观后感10篇     

下一篇:《真实》经典影评集_观后感_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