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云层下》是一部由小阿列克谢·日耳曼执导,梅拉布·尼尼泽 / 丘利潘·哈马托娃 / 拉米尔·萨尔霍乌德诺夫主演的一部剧情 / 科幻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电子云层下》影评(一):草蛇灰线,伏脉百年
《电子云层下》可谓草蛇灰线,伏脉百年。影片把背景时间设定在俄国革命一百周年之后的2017年,以七个章节所涉及的社会各个阶层来描绘一百年的俄罗斯画卷。看完第一章《异乡人》和第二章《继承者》,观众会认为这可能是七个涉及不同社会阶层的独立故事,然而从第四章开始,这些人物的命运开始交迭,到了最后两章,影片力图把所有人物都串联起来,以达到从个体到阶层到社会的目的。全片都在灰霾或暗夜的笼罩下,隐现的巴别塔,荒凉的城市,领袖的迹像,废弃的工地,其实不单是俄罗斯的社会画卷,就像整个人类社会的幼儿时代,既需要超级管理者,又需要肆意地表达欲望并努力地被满足,但社会成长的速度或许赶不上家园荒凉的速度。影片中,1917年以来的俄国管理者的出现方式各不相同,雕塑,肃反的书,讲话,名字,都耐人寻味,最有意思的是现在的俄罗斯管理者,他没有以任何方式出现,但造巴别塔的地产商死后,继承者中的哥哥,敏感懦弱又及时行乐的逃避者,长得有点相像。影片也想不时地追溯俄罗斯帝国时代的历史,比如继承者中的妹妹,从土耳其来,吉尔曼或许想扯到东罗马帝国,比如靠导游谋生的副博士的制服。除了历史的反思,如造巴别塔的地产商的功罪,巴别塔的遗产与遗债,继承者的态度,哥哥的逃避与妹妹的担当……吉尔曼也想容纳俄罗斯更多的现实问题,国内,凋敝的经济,恐怖主义,民族冲突与融合,年轻一代的价值观,吸毒,认同纳粹,不相信有肃反……;国外,中日俄远东三大国的政经关系。七个章节,一百二十多分钟,不记得出现过太阳,俱在压抑与灰暗中,一百年的苦难不断,但影片最后,继承者中的妹妹,一个现代版的聂赫留朵夫和刚逃生的人质小女孩,在海滩缓缓拉动铁马,还有刺破雾霾的灯火,是吉尔曼要表达的希望,虽然唯美,却很脆弱。远东的三个帝国,都曾像刘鹗的那条大船。
《电子云层下》影评(二):关于《电子云层下》的7件事
第65届柏林电影节最佳艺术贡献奖
泛东欧地域的电影多以隐喻集权统治的母题为主,其中往往借由超现实、荒诞、形式主义、构建伪乌托邦来表达。《电子云层下》也是这样一部拒绝文本表述的电影,利用象征性的影像展现碎片式的符号,信息量很大也很散乱,其中可以挖掘一些可见的意向。
1、《美国众神》&《安珀志》
《电子云层下》影评(三):俄国幻想史诗
俄国的幻想史诗,精心的编排。并不觉得和上帝难为有什么关系。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被全球化和现代化卷入洪流,笼罩在一片迷雾之中。这股电子云层阻挡人们的视野,多数人都投身新型经济(房产、日企、旅游、电脑、中国货),而一些人想要守住传统(博物馆司机、女继承者),保卫曾经的文化精髓。于是,继承者们继承了烂摊子(未盖完的大楼、金属框架的马),又被当代人耻笑。原来在这股迷雾中,所有人都是迷茫的、无力的。
1、异乡人
盖到一半停工的巴别塔,语言不通的异乡建筑师,失去语言。
收音机代表曾经,被遗弃的科技。
异乡人受到狗与路人的戏弄,只能走进栅栏中的荒芜。海滩上,阳伞统统收起,他失去保护。
用谋杀抑制谋杀,痕迹被清洁工瞬间清理。挣扎中学会了俄语,人群依然走开。
2、继承者
全球化的影响,日企收购地皮,哥哥要去纽约、支持美国书展。文化的遗失。
现代化的影响,时好时坏的机器人,苍白的室内色,废弃的未来感的马和建筑框架。文化的解体。
旷野中的列宁雕塑,武力(机关枪)已经没有价值。在云层下直立会流鼻血,只有倒立观瞧。
3、地产律师所做的长梦
律师始终会重复做一个梦:穿越回二十年前,面对苏联解体后的选择,与最好的朋友分享最后的时光,温情又无奈。
4、建筑工地周围
博物馆的历史学者去做公车司机,曾经的破坏(叶利钦),现在的保护。
苏联歌曲与文学依旧,却无法逃离的现代化入侵(3D电脑与披头士)。
游客并不真正在乎文化,中国人连纪念品都不买。
守护被利益冲淡,他只觉得自己渺小。
5、人质
开头与结尾的墓碑对账:河中石碑与桥墩。暗示拯救的失败。
非法移民的信仰,头上的佛像。
面对绑架的女孩,其他人都回避,只有移民之身赴死。挖掘机,死亡的震颤。
6、建筑师
建筑师,为文化自焚,却反被安上中国鼻子。文化与科技入侵。
当代哲学家开始给斯大林和纳粹翻案,年轻人居然相信(金发女孩不相信肃反人数),建筑师只有无奈地杂碎广告牌。
异乡建筑师向广告牌射击。无论是破坏与建设,我们的双手都沾上了鲜血(加上推土机这个,已经两条人命了)。
过去与现实,我们所处一个不理解的时代,只有相信这一切都是偶然,燃尽最后一点青春。
7、女主人
女继承者带上逃出的女孩,走向远方。拉着铁架马,接过了父辈的罪恶,忍受世人的嘲笑,只能向前走。
做事不能从原则出发,不取决于是否需要,是否正确,而是换一种生活方式的可能性。
真正的爱,是属于自我牺牲的爱。背负着过去的他们,无力的他们,只能在电子云层下,摸索着前进。
《电子云层下》影评(四):电子云层下
一栋楼要被拆了,它或者不用拆。围在它旁边,谈论它,进而有段时间需要在它这里度过。故事的主角是一些会跟你打招呼的人。永远是他们,说一些话,引起你的注意。念一首诗那样。
天马行空,什么都行,这里要有声音。因为这里的天总是暗暗的,飘着雪花,冷冷的,落在头发上,身子上。特别难受的是,钻进了鼻孔里,让人直想着流鼻涕和流鼻血。人们甚至烧不了柴火,只因特别的潮湿。
有人被绑架了,有人伤心欲绝,小孩子和他的爸爸妈妈走失了。这些主角们只能跟他们说,“你知道吗?我正在读一本书。。。来吧!我们一起去环游世界。。。你知道某些某些人吗。。。你一定没法猜到那个故事是怎么样的。”而不是那些你从他们身旁走过去,一些穿着工服戴着工帽的测绘人员。“给我报数。”“离基准点再高一点。”他们正经得一塌糊涂了,和绑匪抓住逃跑的人,将她独自一人关进车子里,而他在外面磕着瓜子,只说一句“再逃跑我就杀了你。”竟惊人的相似。他们可不允许有人出什么差错,别说没用的啦!一旦说了,你就要做到的那种。
可你印象里的这些主角会是什么样子的呢?你不能说他们不同种。界门纲目科属种 ,他们的群体之大,已经要用到“界”了。会是病怏怏的、自吹自擂的,自我状态感觉良好的。会是中年人一脸平静地把糟糕的情况坦露出来,而对面的人只能频频点头。但小孩子直言直语说,“你为什么哭了。”“你在说什么傻话,我没有哭呀!”的那种。会是一个立马就要失业的人,幸运的是,他不是唯一的一个。对于那些感到前途无望的同类,他要急着显示他的一个计划或者一种才华。他非得不能不大声说的,像是发现了什么新大陆一样的情况的是。“今天早上有个人过来了,然后他又走了。”的那种,小声迫切地说的是,“我要告诉你,我准备买一台笔记本电脑,最新款的那种。”双手插着口袋,四下斜倪着看着有没有人过来的那种。
“你们这些可怜虫,难道不知道自己有多么渺小吗?”“嗯。。。是呀!我感到自己要缩小成一个分子那样了。做为一粒分子的话。。。”他要这样来回应了。
他们中,倒也有些极端的“钻石”。。。
那个被绑架的人的哥哥,他无能为力地依靠着一根柱子坐了下来,流着泪说“他们要我还钱,我逃走了。但我妹妹被抓住了。。。你们知道我妹妹长什么样子吧!就这样。”他掏出手机让人看了,有一个人接了过去,可他立马又说“没用的,没用的。谁让她被抓住了,就让她自己想办法吧!”接过手机的人他要去试一试,“他们会把你杀了的。。。你这个傻瓜。。。好吧!就这样吧!谁都阻止不了。。。我们一起去救那个小姑娘。。。”另有一人他这样说了,可他在酒精的作用下立马又躺了下去。只还是那个接手机的人,摇摇晃晃走了出去。
呼啸的寒风中夹杂着那么一声枪响。。。
《电子云层下》影评(五):去完俄罗斯又把这部电影看了一遍居然能听懂一点点了
1、异乡的话
一座高耸的巴别塔,盖到一半停工,语言不通的乌兹别克工人呼唤着一个穆斯林名字,女人们排斥他嘲笑他。天空的电子云播放着广告,十分超现实,暗喻自然被技术和意识形态入侵,一切都电子化了,连云也不例外。无助的工人被狗驱逐,逃入栅栏中的荒芜,显然这里不属于他。海边高耸着铁马和迷茫男孩的雕像,在最后一个章节得到呼应。 路人用英语和建筑师谈论中国,关于危机,每个人都关心未来,但未来只是一段沉默。城市没有光彩,永远笼罩在风和雾中,暧昧不清,所有人都是迷茫无力,找不到方向。为了修好录音机,工人被迫学会了他国的语言,收音机来自过去,是已经被遗弃的科技。学习语言代表某种接纳,被纳入客体的机制,但是外来人的身份依旧,人群依然走开,或者说在系统内部人与人之间依旧陌生的,互不关心的。在海滩上,六把阳伞统统收起,建筑师用透明塑料包裹自己,这显然没有意义,他还是没有得到保护,醒来便暴露在谋杀的现场。冰天雪地和没有语言增加了谋杀的冷酷性,工人最终用谋杀终结了谋杀,在这样的极端环境下却似乎得到了和妇女之间的理解。暴力痕迹被清洁工清理干净,一切像没发生过。建筑师总是擦鼻涕,也许因为寒冷,也许是病态。
2、继承者
继承者从国外回家,面对现实,一个是成熟的妹妹,一个是幼稚的哥哥,他们失去父亲和财富,亲友遗弃他们。妹妹的爱马死去,她拿起枪支保护自己。全球化的影响凸显出来,日本人要收购地皮,叔叔态度傲慢。哥哥想要去旅行、支持艺术,暗喻文化的遗失和逃避,但妹妹对其不屑,她更愿继承父亲的遗志。巴别塔被视为父亲的野心之作,但在父亲死后备受争议。艺术家工作室迁走,文化被抛弃在这里,妹妹坐在列宁的臂膀上,列宁、革命变成了过去式,面对不曾了解的父亲的罪过,妹妹想建立避难所,为人类和动物避难。父亲留给妹妹的背包上印着熊猫,似乎也象征着中国,中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于和苏联的密切关系,可以理解为苏联的另一种可能性。耳聋的妹妹会流鼻血,也许暗示坚守者的脆弱,她的聋代表对信息的选择,她可以选择听或不停,妹妹面对强势的意识形态显得更加自我。现代化的影响发生在方方面面,时好时坏的机器人,电影中的大部分东西都是破碎的,功能缺失的,无论是物还是人,都没有完全发挥出自己的可能性,比如未建成的大厦、破败的工作室、语言不通的工人、耳聋的妹妹、重复梦境的律师、毁容的建筑师。空旷建筑框架,文化的解体,巴别塔像某种梦境或预言,一个属于过去的童话。
3、地产律师所做的长梦
地产律师为修建巴别塔的富翁工作了十五年,每天做着同一个梦,回到解体前一天,“关于一个不存在的城市,一个已经不存在的世界”。所有人都在想移民,因为马上要改天换地,车上响起戈尔巴乔夫的辞职演讲,那是一个转折点,对千千万万的家庭产生了影响,儿时伙伴的道路因此改变。死去多年的童年玩伴牵着狗对律师说,没有人会梦到我,只有你还记得我。律师也会流鼻血, 律师始终会梦回二十年前,再次面对苏联解体后的选择,与自己最好的朋友分享最后的时光。建筑师在后面也提到儿时的公寓,当时新世界似乎近在眼前,但现在一切都消失。幼时的律师热爱欧美的科幻小说,体现对技术的向往和乐观,不断回到过去也是出于对目前生活的迷茫和不确定感,过去的未来似乎还是可以把握的,在电影的设定中第三次世界大战随时会爆发。
4、建筑工地周围2011
经济不景气,博物馆过去一年连续七次有人试图暴力入侵。百科全书式的导游研究着冷门的文化,学习了多种语言西班牙语、汉语、越南语、韩语、英语,过去作为一个战士和总统并肩作战,如今毅然捍卫博物馆的存在,抵御巴别塔的建立。导游发现中国人不喜欢购买纪念品,因为游客并不真正在乎文化,而日本人总是什么都买,再次强调了日本人的资本力量。导游拒绝了想和他探讨文化的富人的邀请,对资本的抗拒。博物馆的历史学者去做公车司机,也是一种能力和职业的不对等,表现文化的无力。苏联歌曲与文学时常被导游提起,但却是架空的,无法对生活产生作用,导游自己也无法摆脱现代化,他想拥有一台3D电脑,爱听披头士。守护的价值被利益消解,导游觉得自己渺小得像手掌,面对改变无能为力,只能像个骑士一样放弃学术奖和老太太坚决地站在抵制的一方。
5、人质
沉默寡言的移民头顶佛像,寓意非法移民的信仰,也是中国的暗喻。面对落单的对手瘾君子十分暴力,但却没有人接触暴力团伙挺身去救小女孩,瘾君子们瘫倒在地面,瘾君子的迷醉是面对未来的消极逃避态度,只有那个传闻全家被炸死的乌克兰非法移民,选择起身走向车上那位被哥哥抛弃的儿童人质,或许因为他没有什么可以失去,或许因为他想要拯救他人。毫无疑问拯救失败。但绑架的女孩有反抗精神,她最后逃脱寻找新生活,移民是个善人却被杀死,孩子寓意希望。
6、建筑师
建筑师的鼻子填充物来自中国,中国被神化,成为制造之国。自焚毁容的建筑师,可以毁掉广告牌,但无法向没有经历苏联时代的年轻人解释历史,年轻人玩角色扮演,历史对他们而言是游戏。 建筑师为保卫文化自焚,却反被安上中国鼻子,再次体现了外部文化与科技入侵。当代哲学家开始给斯大林和纳粹翻案,年轻人在这样的意识形态教育下居然相信了这番谎言(金发女孩不相信肃反人数),建筑师只有无奈地攻击广告牌。他们所处的展览既前面提到的艺术展,艺术展是超现实的,充斥着幻影,也是对现代生活的暗喻,真实无处可寻。后来又到了被废弃的艺术家工作室。在选择饮料时只有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寓意美国的文化已经深入到日常生活,人们无法意识的层面,不会去想别的饮料而是在两个美国品牌间选择。建筑师反对现代,在回答年龄时暗示自己的生命从苏联解体开始,可以理解为他试图走进年轻人的时间线。另一个建筑师向广告牌射击,却莫名其妙死于推土机下,被系统碾过。乌兹别克工人再次见证了死亡,死亡是随机的,没有理由,另一个建筑师就这样死在自己捍卫的建筑。建筑师拉着旧友的小男孩前进,他邀请大家参加自己的生日派对,但如同盖茨比,似乎并没有很多人知道宴会主角的身份,演奏古典音乐也演奏重金属,混乱的后现代,消解了时间,只有梦破碎前后的区别,此外时间没有区分度。
7、女主人
拥有烂尾楼和没有价值的雕塑的继承者,带着独自逃出的小人质,一同沙滩遛铁马,和建筑师与小男孩形成比对,她成为了笑话,但她不在乎……每个人和她打招呼时都会直呼她的名字,如同阿尔都赛在《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中的比喻,认识到我们是主体并且认识到我们是在最基本的日常生活叫你的姓名、相认,即使我并不认识你,你也还是“有”自己的姓名,比如乌兹别克工人的问候,这意味着你被承认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主体,这一实用仪式中发挥功能作用——使我们”意识到”在意识形态认识过程中的那种连续不断的实践。这时的工人已经能开口讲断断续续的俄语了,作为一个异乡人,他在努力适应环境。阿尔都赛认为意识形态是以一种在个体中”招募”主体或把个体”改造成”主体的方式,并运用非常准确的操作”产生效果”或”发挥功能作用”的。这种操作被称之为询唤或招唤,这样仅仅做个转身或点头,这个人就变成了一个主体。因为她已经承认那个招唤“的确”是冲着她的,并且认为”被招唤者确实是她” (而不是别人)。意识形态的存在和把个体招唤或询唤为主体是一回事,不断的呼唤名字,意味着妹妹已经成为一个主体。女继承者带上逃出的女孩,走向远方,开始新的生活,作为一个重生的主体。拉着铁架马,接受了父辈的罪恶负担,忍受以金钱利益为准则的世人的嘲笑,继续前进。
《电子云层下》影评(六):电子云层里,藏着千千万个塔可夫斯基。
我们到达了未来,可是我们止步不前。
这是苍凉的2017年,近未来末世废土。
天空中电子云层广告词下,所有人都会流鼻血。
这是俄罗斯那时的模样。一个民族在蹒跚前行,曾经的尝试被放弃,所有的前景都沦为虚无。世界已被切割解构,共产主义和现代化正同时将我们吞噬。
一 沟通无能。
听不懂语言的异乡移民,大雪,塑料袋,坏了的录音机。
谋杀,反谋杀,却依然是谋杀。
说话和灵魂,失语如同失去自我存在。
二 自我定位无能。
屋内如室外般苍白疏离。
时好时坏的机器人,对电子时代的始终不信任。
死去的马和废弃的,复杂的,空想的未来建筑。
空旷平地上突兀而一模一样的伞状物体。
两个太阳下悲伤的雕像,无趣但必要的政治介入:在列宁头上倒立。
继承了大而无当的财产,也背负了父辈的罪恶。一个人就是俄罗斯,苏联之后的继承者。
也是离不开的樱桃园。
三 回忆无能。
同样的梦。苏联解体的录音。梦回青春时代。
舞台群戏般的人脸转移闪现。机器人的步伐和僵硬的灵魂。
逐渐开始看出野心,一个国家的崩塌,一个民族的无所适从,一首试图咏唱现在的流动着的史诗。幸好回归个人。超现实的回顾,被梦见的横死在二十年前的少年。梦境随着不同的人而接力。
四 历史无能。
多余人。旅游是浅薄的。中国人的介入和导游身份的尴尬。破落贵族。自由战士?博士/马戏团。
飘荡着的红色民歌,人民不喜欢披头士,隔阂几百年都没有改变过。
曾经与叶利钦并肩战斗,如今不再破坏而是为了守护。然而守护无论有多少庄严的使命,却还是天真的。
不会骑马的骠骑兵和堂吉诃德。
五 救赎无能。
头顶佛像的年轻人,文化的错综和混揉。被放大的战争预警,难民等于疯癫。
能指和所指之间的随意,无联系的联系。不断出现的铁架,赤裸裸的结构而没有血肉。
悄无声息的屠杀。满窗的血滴,女孩放空的疑惑眼神。没有未来可言。
六 重建无能。
没有灵感的建筑师。前额的红斑,天才与精灵。他遇见混乱的战争演习,如同混乱的自我。我们是谁?是哼着马赛曲砸碎广告灯牌的机车女孩,一次失败的一夜情。
为什么提到艺术就要记得政治?新人已经忘记这些了。他们与所谓的后现代相遇,无力改造,却根本另起炉灶。
艺术无法拯救樱桃园。我们什么都不知道。
回到这片废土,角色全体聚集。无论如何,这片土地上的人们还会继续生活。
逃脱自己的生日宴会,即将拆除的未完成的大楼,一副被现代人遗弃的后现代图纸。对消费社会的逆反:一切都消失了。
七 前进无能。
樱桃园保住了,保住了废墟和荒凉。
于是全世界都再嘲笑我们,如同那匹只剩下骨架的巨马。
这匹马被牵连着奔向前方。
没有人知道什么是前方。怀念往昔的进取,终究只是在挽留过去。
一如电影本身,如同千千万万个塔可夫斯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