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观后感

《阿嬷的梦中情人》经典观后感10篇_观后感_影片观后感_格言网

2020-12-28 23:46:52

观后感

《阿嬷的梦中情人》经典观后感10篇

《阿嬷的梦中情人》是一部由萧力修 / 北村丰晴执导,蓝正龙 / 安心亚 / 天心主演的一部喜剧 / 爱情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阿嬷的梦中情人》观后感(一):电影不会死

《阿嬷的梦中情人》是两岸签署ECFA(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后,第一部同期首映的电影。结果,它迅速被淹没,几乎没有引起注意。原因很简单,内地院线用普通话重配了一版,电影精髓就完全给毁掉了。从片名到对白再到配乐歌曲,它都写明了台湾制造,主打本土方言。一旦配成普通话,这部电影的价值意义就荡然无存了。如果你想一看究竟,那么,一定要选择后面出来的台湾三区版本。 开场很长一段时间,完全不知道这部电影要演什么,一度还以为是讲《不老骑士》,老头骑机车环岛,励志又热血。直到进入电影片场,方才明白,这是一部致敬电影的电影——紧跟了前几年的国际电影大潮流。 老爷爷给孙女讲故事,重忆台语片的辉煌时代。另一边是失忆的老太太,依然深陷在银幕旧梦当中。影片布局居然和《天台爱情》有相似之处,里头也有叫黑轮的损友,也有一个讨人厌的大明星,但综合下来,《阿嬤的梦中情人》显然比《天台爱情》好多了,你能知道导演想表达什么,并且玩了不少老电影的招式。 记得重看上世纪80年代的国产电影,演员越是严肃认真,如今的观众就笑得越厉害。时代不同,观众接受的表演风格也不同。夸张是这部电影的一大特征,有些浮夸恰到好处,但蓝正龙和安心亚又时常夸张过头。我想指出的是,这种夸张并非是台语片带来的。参照结尾彩蛋的电影片段,或许在今人看来,当年演员的表演是有些许夸张之处,但也不至于厉害到《阿嬷的梦中情人》的程度,纯粹是用夸张来制造笑料,迎合现在的观众。 其实任何阶段的台湾电影,它离好莱坞都太远太远了。几大电影强国尚且无法抵御好莱坞,其他国际地区也只能在我家有个好莱坞的幻想中,暴露出好莱坞电影的强大。邵氏电影和黄金时代的港产片尚不敢谈,台语片始终还是家庭手工小作坊,“有个好莱坞”更多是幻想以及讲给后人听的一厢情愿。 很简单,让你举一个台语片的代表作品,绝大多数人都说不上来。原因并非大家不知道,而是台语片确实没有很高的艺术成就——然后还能在电影史上流传下来的。电影里面,一个“大制片厂”,没有全景盛况不说,从头到尾就是一间温泉旅馆、一家“大戏院”。当年北投可能是很热闹,但电影表现出来还是太小家子气。一个电影编剧的生活,不是整一个松山健一造型,学学桥本忍的工作状态就能得来的。 编剧胡思乱想,明星做作夸张,导演现场打瞌睡以至于长眠不起。他们习惯信手拿来,东拼西凑,007打怪兽。制作效率可能是挺高的,只因当时观众的欣赏水平就不算太高。回顾下台语片的美好时代,前面是台湾被日本殖民,后面又是国语片的崛起,台语片完全是面向中底层劳动人民,不怕山寨低俗。这种受众基础也决定了台语片不会长卖,因为它的制作水平决定了无法被留存下来。 进入上世纪70年代,与香港粤语片的兴盛倒过来,台语片就彻底衰竭了。取代它的电影类型,也在十几年后的新电影面前败下阵来。其实,我并不喜欢片中“电影已死”的论调,完全是为了凭吊而凭吊,为了抒情而抒情。 台语片和国语片的市场争夺,是台还是不台,那更多是被政局形势所左右——哪怕是在今天的台湾。台语片衰竭后,紧接着有李行的健康写实,有琼瑶剧,有台湾新电影,有朱延平,然后台湾电影一度死了,直到《海角七号》又焕发生机,再然后就是今天的台片台客台风。借着这股强台风,方才出现了《阿嬷的梦中情人》这样的电影。 对这个片名,它的辨识度实在太低了。导演为何不突出“台湾电影”,原因可能是电影根本就是主打爱情。可能,它是有一个严肃的内核,但导演也不想搞得悲戚戚,索性还是玩疯一些,欢乐圆满。而在今天看来,比起内地院线片的藏藏掖掖,最后那个乳霜植入广告太亮了。

《阿嬷的梦中情人》观后感(二):《阿嬷的梦中情人》人生若只如初见

失智的阿嬷脑海中存在的爱情的样子,与其说是念念不忘的万宝龙,不如说是忘不掉那段青葱年少的岁月。阿嬷一时对万宝龙的仰慕,换成一世对外公刘奇生的眷恋。为了蒋美月,刘奇生改写了电影结局,也改写了自己的人生,片名与其叫阿嬷的梦中情人,倒不如叫每个人心中爱情的样子。

一个郁不得志的编剧,一个怀揣明星梦的花痴女粉丝,通过一种看起来有点淡淡的小情色的方式认识了。说实话,全片最让人怦然心动的就是蒋美月缓缓的爬过墙头,脚踩着刘奇生的肩膀,刘奇生木然的瞪着蒋美月的小碎花内裤。那一刻,全场屏息静气全然没有邪念,也没有歹意,观众有的是对一段即将开始的爱情的向往,而当事人有的,除了尴尬,就是留下一生对于青春的回忆。这是阿嬷跟外公的初次相遇,他们也许从没想过两个人会携手走完漫长的一生,直到多年后阿嬷失忆,外公住院,俩人老眼昏花的时候,却依然有激烈的爱情让彼此心相连,阿嬷最后的泪流满面,让自己相信,让爱人相信,让观众相信,爱情的最高境界,不过是人生若只如初见般唯美。

那个年代,让人怀念的又岂止爱情。看片时,笔者脑海中总是时不时的闪现着去年奥斯卡最佳影片《艺术家》的片段。《艺术家》讲述好莱坞电影人对默片时代的怀念,《阿嬷》则讲述的是台湾电影人对黑白片的怀念。故事中同样都有一个如日中天的当红男影星,同样有这样一个不谙世事的少女怀揣着明星梦走进影工厂。二者不同的是,前者的男女主角正是这一男一女两位影星,而后者虽然女主角角色未变,但真正的男主角却是号称当年“台湾好莱坞”最牛编剧、故事讲述者的外公刘奇生。尽管《阿嬷》在叙事技巧上有待向前者学习,不过片中借古讽今的暗喻的确实令人深思,看过影片之后,会有人恍然大悟,原来巨星耍大牌、编剧没地位、导演可有可无这些被吐槽过无数遍的现象自古就有之,只是发展到今日情况更盛而已。

当然,电影中不仅仅有怀旧和致敬,轻松时的搞笑,情浓时的感动,缺一不可。男女主角的初次相遇、导演的浑浑噩噩、投资人的唯利是图……都让这部影片充满了无处不在的笑果。然而,当刘奇生投进监狱,蒋美月痛苦着说“你导我就演”的时候,当蒋美月为了买下那个对于自己很重要的影院而甘愿去做陪酒小姐,当刘奇生出狱幡然醒悟奔向影院的时候,当年华老去的蒋美月恢复记忆,饱经沧桑的双手相执的时候,让很多人流泪满面,感动不已。

《为爱奔月》是部戏中戏,阿嬷的人生更像一出梦中梦。当银幕上蒋美月跟刘奇生相拥亲吻。观众席上的阿嬷终于忆起往事,看着眼前白发苍苍的爱人,这个守候了自己一生的男人,这个为了取悦自己甘愿装扮万宝龙的男人,在阿嬷的内心里,他改变了年轻的容颜,却变不了憨憨的傻笑,不变的,还有这一生不离不弃的爱情。

《阿嬷的梦中情人》观后感(三):老了都要爱!

阿嬷,一个让人很有亲切感的称呼,一看就是台湾电影,台语的说法,有很多跟潮汕话很像,特别是每次听阿信讲台语,虽然有种土土的感觉,还是亲切得想发笑。

之前看《低俗喜剧》了解了一些制片人的内幕,这一次男主角是一个编剧。而且是上世纪60-70年代的王牌编剧,可惜,编剧只能是幕后,风光的永远都是镜头里的男女主角。1956年台湾电影揭开了台语片风起云涌的黄金年代,当时的电影创作元素天马行空、疯狂奇想,堪称台湾影人大展激情与梦想、狂热而美丽的时代。而影片正是在这个大背景下,衍生了一段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在“我”的外公的回忆中,他和外婆的爱情故事慢慢铺展开。

去年开始,我的外婆也是开始要进入老年痴呆了,这是医不好的一种自然病,亲人只能看着他们渐渐地失去记忆,对至亲至爱的人都不认识了,或许,下一次回家,外婆会将我彻底地忘记,她会问你是谁,即使告诉了她,她也不知道我们是什么关系,她的眼神变得呆滞,她的动作变得缓慢,她的表情变得僵硬,童年和外婆的时光好像变得很远很远,怎么能说老就老了呢。

致敬老电影,致敬我的外婆,致敬每一对恩爱到老的夫妻。

《阿嬷的梦中情人》观后感(四):半部性感喜剧 半部往日情怀

半部性感喜剧 半部往日情怀

胡不鬼/文

在这部向台语片黄金时代致敬的影片中,能看到很多经典电影的影子:性感小女神安心亚饰演的新人蒋美月懵懂上位与大明星发生冲突的情节,让人想到著名的《雨中曲》(台译:《万花嬉春》),甚至美月与蓝正龙饰演的大编剧不打不相识的过程(从蔑视后者的才华到跳舞出糗的细节),都是照搬《雨中曲》的剧设,老导演片场坐着死的场面,如果我记得不错,应该是瑞典电影《征服者佩雷》中老教师课堂死亡一场的搬演。而老年美月在影院中恢复记忆,认出老公的情节,分明是《恋恋笔记本》的招式。

虽然影片借鉴了不少经典电影,但前半段性感喜剧的设置,还是让影片散发出国片少见的生猛和诙谐,而后半程对于台语片黄金时代无可奈何花落去式的缅怀与挥别,则无疑是独属于这部电影的往日情怀。

安心亚的表演是影片让人惊喜的亮点。也许是编导特意为发挥安心亚的性感特长量体裁衣,前半部分男女主人公不打不相识的过程中充满了“重口味”的桥段。别的不说,光男主人公第一面见到女主人公,不是她的脸,竟是她穿着三角裤的下体,就够生猛的了,后面女主对男主更是轮番上演双峰压迫、露底跳车、澡堂裸裎等性感桥段。难得的是,在编导喜剧式的处理下,这些性感戏份并不显得脏,相反却相当小清新,让人回忆起自己当年第一次对异性有感觉的那种感觉。安心亚略带装疯卖傻式的成功表演,也起到相当的净化作用,观众看到的是一个美丽善良、神经大条的健康好姑娘,而不是三级片里那种拿性做武器做筹码的性感炸弹。至于蓝正龙的表演,相比安心亚,却显得不那么突出了。

影片后半部分急转直下,结构松散,让前半部分蓄积的剧力势能渐渐松懈,虽然整体架子还在,但台词的直白、重心的失调甚至角色的“失踪”(万宝龙哪儿去了,好歹有个交代吧),都让它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连喜剧的优点都失去了。由于之前并没有让观众看到男主对电影的感情有多深多独特,所以后面围绕台语片失落而做的怀旧文章,便显得有些生硬,而这恰恰是整部影片的魂。另外,女主人公因为跟万宝龙约会,而猛然意识到自己喜欢老片《爱你入骨》,其实一直喜欢的是它的编剧“蓝正龙”,而非主演万宝龙,是一个很好的设计,但本该震撼人心的人物转折,却因为通过女主之口直白说出而泄了气(如果能用视觉语言体现,震撼力会更强)。

虽然影片后半部分不太尽如人意,但编导最后总算还是完成了任务,影片收尾时对台语片黄金时代的怀旧之情,还是感染了一些观众,这从大家留下来津津有味地点数字幕旁的老黑白片片断,可见一斑。

《阿嬷的梦中情人》观后感(五):差点变成了沧海遗珠的电影

第一次看开头,一段蛮长外孙女的介绍,那时台湾黑白台语片风光的时候,可是没有这方面的知识,漫天星际,总觉得开端有点无厘头。外公有点不正经老顽童的感觉,外孙女的声音很有现代台湾妹子的口气,看的版本口不对声。蓝正龙一开始貌似一个愤青的角色,敢于挑战老板,公然谩骂他,可是三番四次还是屈就于老板,最后更被屈坐牢。万宝龙,很典型粤语残片中的丑角,虽然是万人迷的身份,不会讲台词,只会摆pose,跟男主角斗气到底,个人觉得王柏杰演的很到位,很有那个年代的人的fu。看天心真的会很留意她身上那几两肉,还是觉得她的现代气息比较浓,不像黑白片时代的人。安心亚还是演傻傻呆呆的角色。看到她爬墙进电影院看万宝龙那幕,骑在刘奇生身上,真心好笑。以白牡丹亮相确实有眼前一亮的感觉。黑白片的剧情虽然很假、很简单、很白痴,但相对当时的生活条件,那些电影就是当时台湾人生活的唯一娱乐。那些疯狂追星直到现在还是会出现。台湾黑白片这段历史跟HK邵氏电影一样,值得回忆,作为一段珍贵的文化珍藏起来。

因为对这段历史知识的空白,原来片中的对白、人物、电影均有出处。看到片尾那些珍贵的黑白台语片,突然感悟,那是一段多么美好的快乐时光啊。

《阿嬷的梦中情人》观后感(六):好欢乐的怀旧影片哦~~

一说台湾爱情片,不免让人回想起2011年的那部票房黑马《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这部《阿嬷的梦中情人》有点像重口味版的《那些年》,安心亚扮演的蒋美月远不如陈妍希扮演的沈佳仪那般矜持。露底,胸袭,正面全裸,这些情节是在这种台湾爱情小清新电影中不常见的。重口味替代小清新,性感替代清纯,复古替代校园风,颠覆你脑海中所有对“梦中情人”对“纯洁爱恋”的想象。

影片其实跟“梦中情人”无关,如果非扯上点关系,那就是女主角安心亚又萌又可爱的性感了,“梦中情人”这几个字儿让她当之无愧。片中不断出现“台湾有个好莱坞”这样的对白,其实这才是影片的核心。陈果曾导演了一部《香港有个好莱坞》,“台湾有个好莱坞”则完全是抒发台湾导演萧力修和北村丰晴的台语片情怀。“阿嬷的梦中情人”表面看是女主角暗恋的当年红极一时的台湾男星,实则是导演热爱的六十年代黑白台语片。在那个台语片昙花一现的全盛年代,导演借用了一个脑残粉儿的追星故事还原了一个那个年代一群爱电影的人短暂欢乐时光,同时还造就了一段白头偕老贴地气的完美爱情。

因为伴随着60年代末期家庭彩色电视的崛起、制作成本的限制、以及政府推行国语化的政策这三方面的夹攻到1969年以后几乎已没有人看台语电影了。导演把所有对这段短暂的台语片时代的热情与不舍完全倾注在了这部电影中,片中所有涉及到的片中片情节都有所出处,致敬无处不在。除了怀旧和情怀之外,可能也是因为受到好莱坞商业电影的影响,影片也有不少青春性喜剧的元素,帅气男主角身边的两位哼哈二将是标配,流鼻血也是宅男必备神功之一,女神与烂桃花之争也是少不了的狗血桥段。当这些元素融会贯通,再配上怀旧的画面风格,戏谑的镜头手法,瞬间把观众完全拉回到了虽未必能亲身经历,却能深有感触,又能身临其境的黄金年代。

《阿嬷的梦中情人》观后感(七):难得的好电影

文——巫师

评价一部电影的好坏,从不同的角度能得到不同的结果,不同的观众也能说出不同的理由。电影之所以是一门艺术,就在于它能让芸芸众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非定一个标准来加以评判,难免有失偏颇。当然,如果作为投资人和利用相关者,好电影的标准只有三个,那就是:票房,票房,还是TMD票房。

由蓝正龙,安心亚等台湾影星主演的《阿嬷的梦中情人》继承了台湾青春主题电影的传统。以爱情励志为主线,以特定年代为背景,糅合复古风情,调动怀旧情节。但是《阿嬷的梦中情人》不仅仅沿袭了这样的优良传统,还把影片基调定位在喜剧上,把一向显得闷骚的台湾爱情电影提升了不止一个档次。

由于影片有安心亚和天心这样的性感女神加盟,除了卖力制造笑点外,导演也安排了几许性感画面,让观众见识一下女神的风采。不过导演能把这些镜头处理得色而不淫,娇而不艳,算是此片的境界所在。而且在每一个性感画面曝露之时,总能适时的制造出笑点,这能让观众对影片产生深刻的记忆和形成口碑宣传。这对于大陆的电影人来说,值得学习。我们可以感受到,大陆电影常常因为一些激情戏被广电叫停,其实就是在处理这类镜头时缺乏足够的艺术性,太过于想通过此类镜头吸引观众,却不想,观众总是见不到此类镜头。在《阿嬷的梦中情人》中,我们可以看到宅男女神安心亚这次依然大胆的出点,而这次“露点”几乎难以想象,她被裙子包裹的私处,竟然也包着一个男人的脑袋,脑袋上的两双眼睛直愣愣地看着她的私处。如果换成大陆导演来导这段,可能会低俗得不可救药,而这场露点戏在电影中中却发挥的自然生动,看了也毫无低俗的感觉,还会让你笑得忘了这尴尬的局面是一个男人被无意装进了一个美女的石榴裙中。台湾的电影是很有文化内涵的,演员也非常敬业,因此即使里面的“儿童不宜”镜头,里面的“台”骂,也没有觉得低俗,甚至感觉更有股子生动的地域文化味道。

大陆对台湾电影的审查是非常严格的,此次《阿嬷的梦中情人》能毫发无损的通过了广电总局这把大剪刀,全身走进各大院线,而其中那些似裸未裸的镜头,得以和观众见面,我们不能不说电影导演的功力之深厚,隐藏的文化内涵化解了这些镜头,也可以说得益于笑点跟露点的结合,自然而然逃过了广电的法眼。和之前台湾电影的被剪得支离破碎相比,我们应该庆幸《阿嬷的梦中情人》让我们体会到完整台片的美好,是值得我们倍加珍惜好电影。一部难得完整的台湾电影,值得拥有。

此前片名为《台湾有个好莱坞》,在影片杀青后突然更改电影名称,引发了影迷对剧情的猜想,此片把历史背景定位在上世纪70年代左右台湾电影史上的辉煌时期,从片中可以看出强烈的时代烙印,重现那个时代的历史风貌,当年演员的角色等。从片中可以看出,70年代是台湾电影新老交替,百花齐放的繁荣时代。据史料反映,仅60年代的电影产量,就是此前台湾电影历史上产量总和的几十倍,达到1126部之多。随着彩色电影的兴起,黑白片不可挽回的逐渐淡出了观众的视野,而这些台湾电影历史,在《阿嬷的梦中情人》中有着和历史惊人的相似,至于荧幕情侣万宝龙和金月凤的原型,在那个年代也可以寻见,与林青霞同时代的邓光荣和甄珍这一对经典“银幕情侣”,就如同电影中万宝龙和金月凤一样火爆。

在大片扎堆的贺岁档期,我们可以看见许多大制作,大场面电影,唯独难觅文艺小清新类影片。一部台湾小清新电影,就如同岁末年首之间,天天大餐盛宴,偶尔来一下青菜豆腐,也能胃口大开。

《阿嬷的梦中情人》观后感(八):《阿嬷的梦中情人》:相爱是最好的人生功课

《阿嬷的梦中情人》:相爱是最好的人生功课

文/田金双

每个人都是带着功课来到这个世界上的!在这些功课中,相爱就是我们最好的人生功课。

假如,有人对你说“原来你就站在这里!”这句话同样是你对他的想法,这个人就是你的,就是为你而来的!你们彼此都是对方人生功课中的一部分。

《阿嬷的梦中情人》亦如此。

1969年,一个充满梦想、偶像崇拜的年代,就在阿姆斯壮登陆月球前几天,由大明星万宝龙、金月凤主演的《七号间谍》正式上映,男女主角即随片登台宣传,观众大排长龙,争睹大明星的最新力作,顿时把“好莱坞大戏院”挤得水泄不通,买不到票的蒋美月为了一见偶像,不惜翻墙进戏院,却不小心踢伤了跟着剧组来宣传的编剧刘奇生……原来——你就站在这里!由此,一场与台湾黑白电影时代有关的爱情就此拉开帷幕。

爱情,是瞬间的感觉或错觉。有的爱情,似是而非,可能一瞬;有些爱情,久经考验,甚至,有可能比时间还长!相比之下,《阿嬷的梦中情人》中的爱情当数此列。

在该片中,蒋美月自告奋勇去演落水戏,结果忘了自己不会游泳翻身跳水,而编剧刘奇生龙同样忘记自己不会游泳义无反顾纵身一跳出手相救,当然,最后的结果可想而知,两人都差点自身难保,但却无怨无悔。这就是与爱有关的桥段和情境,面对爱情,人可以间歇性失忆,可以选择遗忘,唯有爱情本身,一生铭记。

“就算不会水,也要下水救你,因为我爱你,哪怕和你一起被水淹也是幸福……”这亦是对爱情最感性最到位的诠释和告白。

同样,片中男主人公刘奇生受骗被抓入狱时,蒋美月迎风奔跑大喊“你导我就演,你没喊卡就不算!”、“我会一直等着你,做你电影里唯一的女主角。”更是让人泪飞顿作倾盆雨。

“有爱最美,有梦必追!”当男女主人公惭惭老去,手拉手,坐在电影院里,看着多年前自己主演的黑色台湾电影,这一刻,老去的是时间,留下的是爱情!经历风雨的爱情,远比时间更长!

伟大的爱情还活着,绝对不会随着时间老去。无须多言,《阿嬷的梦中情人》,阳光,干净,正能量,不失人性。

有爱最美,有梦必追!其实,每个人都带着功课来到世上,相爱是最好的人生功课。

《阿嬷的梦中情人》观后感(九):献给黑白台语片的情书

推荐这部电影并不是因为这部电影拍的有多牛逼,而是影片的诚意与情怀都足够让人动容。《阿嬷的梦中情人》在内地已经上映几天了,也不知道票房到底怎么样。档期有些悲情,想来夹在正火爆的好莱坞大片《霍比特人1》和余热未退《西游降魔篇》中排场肯定好不到哪儿去,说实话有些可惜。

不能拿这样的电影去跟好莱坞那些成熟的商业电影比较,当然也没有什么可比性,但若是拿来跟内地那些狗血爱情电影比的话,《阿嬷的梦中情人》真强的不是一星半点,影片不仅仅是一部爱情片,更是一部献给六七十年代黑白台语片的情书,各种天马行空的桥段以一种后现代式的拼贴效仿与台式搞笑的方式呈现出来,让人忍不住都要用台湾国语腔大叫一声“超赞”。若不是导演不舍得删戏,使得剧情略显拖沓,否者我还得给这部好玩好看又有情怀的电影再多打几分。

更让我所料未及的是拍摄这部献给黑白台语片的情书的两个导演中的一个居然是日本人(同时也出演了一个搞笑配角),若不是真正喜欢台湾老电影的影迷或者说是电影人真的不可能把那种怀旧的味道拍的那么浓,一段跨越几十年的爱情(当然还是集中在青年时期),但也见证了黑白台语片的兴盛与衰落。影片很多桥段就是在以模仿的方式致敬《爱你入骨》、《梅花七号》、《大侠梅花鹿》等黑白台语片,在影片结束后,还特地将原版的片段作为花絮放出,让人既动容又好笑。

影片中的每个演员都极具个性,甚至觉得谈演技什么的已经没什么意义,就是看一群人笑中带泪的去集体讲述一段情缅怀一个年代。《阿嬷的梦中情人》像一锅入味的大杂烩,非常好吃,但这是优点但也是缺点,配菜太多,调料也多,让人一直吃一直吃未免就吃累了,饭局上有时候还能说歇口气再吃,但电影院却不可能半途停止放映,会让你一直看一直看,势必就会觉得太过冗长。对这样一部讲述历史,但又没当史诗片来拍的电影来说,再剪掉半个小时也并不为过。

想想,可能也是因为导演太过迷恋那个黑白台语片辉煌的年代,也想让观众们多看看那个年代电影圈一个编剧与女演员的爱情是如何的浪漫,所以才会显得有些拖沓。不过,不可否认,蓝正龙与安心亚再加上王柏杰、天心这样极具偶像气质的组合让影片显得非常养眼,而安心亚几次露背露底裤的镜头也足够让男观众们流鼻血了,绝对乐而不淫。

另外说下,很喜欢影片的配乐,都是一些很经典台语歌,如《山顶黑狗兄》和《旧情绵绵》,还有几次出现《思慕的人》都恰到好处地烘托了影片的氛围,甚至让人看完影片还忍不住哼着《思慕的人》去回想片中的镜头。

《阿嬷的梦中情人》观后感(十):如果你也爱电影

我不建议大家把它当做一部爱情片来看,尽管在许多方面它呈现给我们的确实是爱情的状态。

帅哥加美女的演员阵容,标准的才子佳人发展,一人有难另一方苦苦守候不离不弃,最后唤醒了失去的记忆……好吧,如果这是一部只讲爱情的电影打心里说我感觉它有些恶俗,但是,作为一个爱电影的人,它却把我看哭了。

老师最近逼着我们写剧本,我是愁了又愁,想了又想。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原来想当一个好的编剧也很难。在当时的台语片中,我看到的是真正爱电影的人用一切去热爱它,即便后来没落,但是经典和历史会对的起我们。

“你导我就演!”不光是对爱情的承诺,更是电影人对电影的承诺:只要我还活着,电影,就是我永远的坚持。

    

上一篇:《婚姻间奏曲》观后感10篇_观后感     

下一篇:《目击者之追凶》影评10篇_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