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名人故事

名将输得不窝囊

2020-12-28 23:46:52

名人故事

话说春秋中叶,位于今天陕西境内的秦国由于历史原因,在远离国土的郑国派驻了一支维和部队,郑国的首都新郑,就在今天河南郑州一带。到了公元前628年,这支秦国维和部队的3位军官突然派人给秦穆公送去秘密快件,说已接管了新郑北门防务,让秦国赶紧趁机来偷袭,里应外合,把郑国吞下肚。

秦穆公也不算算新郑离秦国首都栎阳(在今天西安市阎良一带)有多远,中间隔了多少个国家,就急吼吼派大将孟明视率领兵车600乘(连同后勤兵应该有6000人马)去捞现成果子,结果跑了几个月,在今天河南滑县一带碰上个郑国牛贩子弦高,让人家几句话吓得不敢进兵,随手灭了附近的滑国就赶紧撤退,在崤(今天河南三门峡东面的崤山山谷)中了晋国的暗算,6000将士最后就孟明视等3人脱险回国,还是靠了秦穆公女儿、也就是晋国国君晋襄公名义的老娘一哭二闹三上吊。

就因为这场完败,一代名将孟明视的名誉地位彻底玩完。

事实上作为远征军大将,孟明视并非一无是处,恰恰相反,他在决策中有一处相当难能可贵的闪光点,就是当他在半路碰上牛贩子的时候。

郑国牛贩子弦高在半道看见秦军往东开,通过人肉引擎快速搜索,很快发现人家打的是自己祖国主意,情急之下倒贴上自家的牛,打扮成新郑慰问团团长半路截住秦军,话里有话地说了那么一通,孟明视听完二话没说,就取消了新郑攻略计划。这一点后人嘲笑孟明视,说他被一个小小牛贩子吓成这样,实在没大将风度。

其实您想想啊,弦高究竟是真特使还是假特使,对孟明视而言重要么?不管这人什么来头,他既然出现在秦国大军前头,他的情报也就一定会抢在秦军到达前送到新郑,秦国取胜的关键是内应,可内应一旦被揭穿,那便一钱不值了。秦国是偷袭,又是越境远征,后勤、援兵都跟不上,如果硬来几乎必败无疑,在这种情况下,撤军无疑是最佳应变方案,孟明视的危机处理是妥当的。

难能可贵的是,孟明视并没有打报告给遥远的秦穆公,然后坐等批复,而是立即自作主张撤军,要知道新郑攻略计划那可是秦国重点项目,是秦穆公力排众议上马的钦定标志性工程,他孟明视一项目经理连报告都不打就自作主张给关停并转,这份勇气和决断力,绝非常人。

孟明视并没就这样开溜,而是顺手把滑国给灭了,这也让后人讥讽他死到临头还贪小,殊不知这是孟明视的一处机灵。

和进攻相比,撤退是一门更复杂的学问,因为撤退意味着使命已经失败,所有人白费工夫白费鞋,路途遥远,危机四伏,涣散的士气随时都可能令部队崩溃。袭击滑国看似贪小便宜,实则是鼓励士气的妙招:没弄到苹果,弄个核桃也不算两手空空,咱这好歹也是胜利不是?

有人要说了,既然孟明视如此了得,何以弄得差点回不去?问题出在整个项目的业主和CEO——秦穆公身上。

前面提到,新郑攻略计划本身建立在不合理基础上,成功概率太低、意外变数太多,作为掌控全局的业主,秦穆公既没有为远征军筹划援兵和补给,更没有在外交和国政层面上多努力,让远征军的国际环境更好一些,事实上晋襄公刚死了爹,根本不想打仗。这些都是决策层的问题,孟明视一个执行人,又如何能使上力?

崤之战秦国输了,孟明视狼狈跑回秦国,但作为后来人,却不能因他这份狼狈,就看不到他随机应变、当机立断的危机应急处理能力,CEO层面的决策有时的确让人无奈,但作为项目经理,至少应努力将自己分内事做到最好。

    

上一篇:任仲夷同志的一件小事     

下一篇:毛泽东评价最高的元帅除了林彪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