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

爱与希望的小街经典读后感10篇_读后感_名著读后感_格言网

2020-12-28 23:46:52

读后感

公众号

爱与希望的小街经典读后感10篇

《爱与希望的小街》是一本由周成林著作,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8,页数:24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爱与希望的小街》读后感(一):永远被时代拒之门外的人—— 读《爱与希望的小街》 文by张丰

周成林的《爱与希望的小街》或许比真人秀更真实。在一个要看《爸爸去哪儿》的晚上,我和家人却被这本书深深吸引。从这本书所写的生活出发来看世界,再真的真人秀也显得过于美好,以至于虚假了。

他写父亲的一章叫《杀父》。这篇文章的灵感不是来于弗洛伊德的理论,而是活生生的现实。父亲喝了酒,一路乱骂,在一个工厂门口被卡车撞倒。在去医院的路上,“我一个念头冒了出来:他要撞就撞死好了。”在医院里,父亲的形象是这样的:“他上身盖一床被单,下面只剩内裤。我退到医生护士后面,透过晃来晃去的脑袋与身子,见到那条稀松内裤边缘露出一对深褐色的睾丸。”很少有人能这样观察躺在病床上的父亲。父亲是一个酒鬼,一事无成,每次喝醉都招惹是非,给儿子带来无尽的屈辱,因此,“我也试过扇他耳光。”这种对父亲的恨,最终没有导致真正的“杀父”,不过是因为没有勇气而已。父亲的最后时光是在养老院度过的,“他中过风,口不能言,只能对我痴痴微笑,已如人间废物。”

父亲是这样,母亲也好不到哪里去。父母离婚的时候,得知自己被判给父亲,可以和祖母一起生活,他高兴得跳了起来。写母亲的一篇叫《我们要爱母亲》,这是一个祈使句,是命令,也是判断,但正因为此,“爱母亲”便不是现实。“我们都不想再有一场噩梦,况且活到今天我早已看透,这出家庭悲剧根本没有正剧结尾,她帮不了你,你也帮不了她,我们只能自己救自己,能有一丝精神安慰已属幸事,或许只有死亡来临,我们才能最终团聚。所以,我现在宁愿她是一个不存在的透明物体,我宁愿做一个所谓忤逆之子,也好过火星撞地球,大家一起提早灭亡。”

这样的文字,通常情况下只有在小说中才能出现。但是作者在书中却提供了一些照片和早年与父亲的通信,这样的复合型文本暗示我们,这不是小说,而是非虚构写作,是沉痛的个人史。

周成林的外公是宜宾人,毕业于上海的圣约翰大学,和周有光是校友。周有光在《百岁忆往》中曾提到,当年读圣约翰大学,学费要300元,自己根本交不起,靠姐姐一个同学母亲的接济才能入学。这说明,周成林的外公,当时是响当当的人物。外公与外婆结婚,在上海摆酒,证婚人是蜀中名士张澜(1949年后,张曾是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也是风光一时。外公投笔从戎,回到四川位列少将,抗战胜利后,不愿意卷入国共之争,脱身宦海经商。变天以后,他把在成都的房子贱卖给了新政府,带着一家十口住在逼仄的地方,但是在镇压反革命期间,他还是没能躲过去,被乡民乱棍打死。

在这样的家庭长大的孩子,压力可想而知。母亲排行第四,兄弟姐妹中成绩最好,在有名的石室中学念书,但是一个女孩子无法顶住政治压力,精神一度失控。这种病态,被周成林形容成“神经官能症”。“我至今难忘的是念小学二年级那阵,母亲与父亲口角,她发起疯来,可以将我的衣裳剥个精光。”这样的女人,一辈子都处于与周围环境的战争之中,而受伤的却是自己的孩子。

相比于母系,周成立的父亲这一家,进入“新社会”的姿态要从容得多。祖父是给有钱人开车的,虽然祖母也可以穿旗袍,但毕竟属于无产阶级。伯父和父亲的青年时代,都参加了土改工作,伯父去了公安局工作,而父亲则保送进了北京大学。但是在那样的时代,人根本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父亲毕业没能进入自己喜欢的考古研究所,而是被迫去了内蒙的医药公司,在那里,他成为一个酒鬼,并且冻坏了一只脚。

这是一种特殊的家庭组合形式。母亲是被打压的反动派后代,但是却有着大小姐的梦想,而父亲作为工农兵的一员,虽然有比较好的政治地位,但却又受到母亲发自内心的鄙视。在正常的社会中,这样的家庭可能不会太幸福,但也有可能保持某种表面上的平衡,为孩子的成长创造一个平和的环境。但是在“革命年代”,家庭本就不是值得肯定的价值。革命需要自己的儿女,需要儿女的奉献,政治的影响力深入到了每一个社会细胞之中,这种家庭的破裂也就是必然的。周成林的父母终于离婚了,这一年他读小学二年级。

周成林书中所写的同龄人,生于1965左右,到文化大革命后期,他们最多也只是“红小兵”,而到了80年代初,他们到了要考大学的年纪,家庭环境和小时候的经历,注定他们绝大多数都不可能考上。如今人们怀念80年代,已经成为一种流行的话语体系,但是,很少有人注意,那些怀念80年代的,都是当时能读大学的青年,而这样的人在整个社会中所占比率并不高。80年代的自由风气,更多体现在校园里,而在工厂里成长的青年,其实是另一个故事。周成林就是其中一位,高中毕业无法考上大学,要到像样的工厂做工,还需要良好的社会背景,而到了90年代,迎接他们的是整个社会的下岗潮。

80年代以来,城市进入飞速发展的阶段,但是他们就如同被时代的车轮甩出去的泥巴一样,散落路边,无依无靠,等着太阳烘干,或者化为尘土。有一个细节颇能说明1965这一代城市青年生活的不堪:一个叫“刘气功”的同学,本来是非常好的朋友,但是后来因为小事闹别扭,一次几个朋友聚会,好不容易才把他喊过来。得知是周成林买单,“刘气功”加了两个最贵的菜,然后借故小解溜之大吉……在当事人眼中,这是一个小小的报复,如今看来已让人哭笑不得,但是,它能成为报复,却又让人感到辛酸(《刘气功》)。《爱与希望的小街》中有几篇文章,写的是他同学的故事,他们共同的标签是这样的:家庭不睦,上学成绩很差,高中毕业后开始混社会(工厂、小生意,打架、酗酒……)好不容易成家结婚,不久之后自己的小家就陷入困境。好像像从上一辈人中继承的一样,离婚是他们普遍性的结局。

很少有作家真正关心这样一群人的故事。“80年代”已经成为一种宏大叙事,在学术研究和文学创作中,80年代都被不同程度地浪漫化。即使是描写80年代城市工人家庭生活比较出色的影视作品,比如《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所讲述的底层生活,也饱含着虚假的温馨,其叙事逻辑是,底层人只要坚持不懈,总能获得属于自己的幸福。这种宏大叙事,最终形成了一种美化80年代的时代意识。这种时代意识忽视了一个根本问题:一个荒诞的时代结束后,在普通人心中到底留下了什么样的创伤?80年代就有所谓的“伤痕文学”,但这个问题却是那一代桎梏在心的作家所不能回答的。

在我的印象中,很少有人能像周成林那样把这个时代的残酷性淋漓尽致地揭示出来。周成林先后做过小商店店员、眼镜店配镜师、纺织厂锅炉工、金牛宾馆服务员,作为工人,他几乎是伙伴中最出色的,一度充满了希望,但是最终,他仍然无法进入这个社会的“主流”,在80年代,他始终无法靠自己的努力成为“国家的人”。他去了澳门,为资本家打工,但又始终无法摆脱一个“下等人”的的处境。最后,他只有返回成都,却发现内地大城市已经进入了一个所谓的“学历社会”,他再次被时代拒之门外,坠入一种疏离之中。

就是在这种意义上,他成为了一个“独立作家”。不为任何单位供职,纯靠写作和翻译谋生,这让他在经济上陷入绝望的境地。这种绝望,让他爱上写作。而写作,又让他陷入更深的绝望。他像一个旁观者一样,严厉地剖析自己的灵魂,并以此为乐。

书名《爱与希望的小街》是一种反讽,他所写的成都上池北街十九号是一个逐步走向衰败的街道,生活在这条小街及其周围的人们,也没有多少希望可言。但是,在某种程度上,“爱与希望”也是一种现实:一个人,认识到他绝望的处境,认识到对这个世界的恨,但仍然挣扎地活着,其实也是一种爱与希望吧?“只有死亡来临,我们才能最终相聚”,这其中仍然有一个“相聚”的希望存在。

他所在的成都,是一座以休闲闻名的城市,在各种排名中,是最具“幸福感”的城市之一。很多人在宽窄巷子和锦里这样的街道流连,很少有人知道上池北街和这条街道上的故事。读这本书,就如同走在这样的街道上,小心,你会遇到自己,那个不堪的、你一直努力要忘掉的自己。

【注】本文原标题《“只有死亡来临,我们才能最终相聚”》。

——腾讯大家 张丰

《爱与希望的小街》读后感(二):周成林的青春残酷物语 ------读《爱与希望的小街》

那是在2006年,因为痴迷日本电影而发现周成林,此后,隔三岔五就会去看他的博客,哪怕在异乡网吧里的短暂停留,也会关注《半场》的消息。Half a life,当人生过半,我们开始反思自己的来处与将来,属于自己的路渐渐清晰,这路上,偶尔会碰到那么几个人,追随着走一程,却并不说话,不通声息,只是吸取了力量,平添了勇气,十年一觉青城梦,生活的波澜渐趋平息,却发现那人独自在窄路上,经历着有增无减的艰辛。周成林,就是一直走在独立作家这么一条不归路上,愈来愈孤独,愈来愈坚定。

他擅长书写,熟悉英文,在澳门工作的历练,曲折的生活经历,不间断的观察阅读思考,使他有不一样的视角来回看置身其中的社会。他偏重叙述历史与人的经历,最感兴趣的是 “人性的诸多面相”:扭曲、变态、肮脏、妥协、疯狂、残暴、怀疑、偏执、忠诚、牺牲、超越、友善、扶助。他说:“写作的目的,不能只令读者舒服安心,或是一往情深,给人一点甜蜜忧伤淡淡回想,就像酒店走廊的罐头音乐那样;写作也不等于自认终极真理尽在手中的教士诵经,劝人无条件皈依,除了阿拉之外没有别的神。正因为人性不喜不快,很多时候,写作更应该让人不安,忧虑,愤怒,怀疑,让人面对生之荒诞,局限,无奈,残酷,哪怕令读者笑,也不妨令他啼笑皆非,或是冷笑,怪笑,令他的笑声,跟看完愚蠢笑剧温馨喜剧的傻笑完全不同。”没错,他机智幽默,文字里藏着黑暗之心,但把刀锋对准自己,解剖起来毫不留情。

从最初网络书写时标题取自文泉子的《如梦记》,到海豚社的《考工记》,如今捧在手上的《爱与希望的小街》厚重而完整,显示作者思想和风格的成熟。他的语言简单平实,却字酌句斟,暗藏匠心,透明冷静,却又雅致上口。没有时下流行的网络词汇,是“纯净的中文”,就像他翻译的毛姆和奈保尔,是的,他很奈保尔,毒舌处处,绝不煽情。也如奈保尔常对保罗.索鲁所说的:这是一本大书。这是周成林的一本大书,也是近年非虚构写作的一本大书。我只是一个普通读者,但时间会检验出结果。《爱与希望的小街》完整地记录了六零年代中后期出生的文艺青年的个人经历,虽是个人经历,却道出几代家国之伤,好书让人刺痛,发人深省,共同的情感,贩夫走卒都能阅读产生共鸣,九零后的文艺青年也能理解,借此懂得父母,懂得父母的父母。

本书编排也有匠心。从《上池北街十九号》 “院子里有两棵树”开始,娓娓道来童年往事,《乱云》《残云》《晚春》《我们要爱母亲》这是成濑与小津的黑白电影,有些隐忍,也似今村昌平的电影,有些残忍。几番白描生死,画面感带着触觉,有回响,有余温。感叹家国之下,众失荫庇,生世浮萍。人人都是时代的牺牲品,人人怀着小人物的善良卑微,承受着悲哀创痛。满腔的怨、恨、苦,在《杀父》中达到高潮。P59“这一切加起来,就是没有希望。要有希望,只有他死”。这样挑战传统人伦道德底线,真实绝望得不能呼吸。这时一幕幕黑白的老照片插页出现,如电影上半场嘎然而止,读者掩卷中场休息。

而下半场恰以《看电影》始,历写我及我的同代人,这局外人与畸零者的群像,也显出我何以成为今日之我。作者不乏嘲讽,怀着“污泥中打滚的快乐”,有细小的温情,巨大的绝望。在《冷冰冰》一章里,读者与作者都同时惊呼,原来“我发觉我写的不是他,我更像在写自己。冷冰冰就是另一个我,我决不希望变成的那一个我,崩溃之后的我,虽然我的表现未必与他雷同。” 他写的每一个畸零人都是自己,他在每一个人的面孔与经历里映照出了自身。这,也照亮了我们自身内心的隐秘的结痂的洞。所有的绝交、绝情、绝望成了今日的孤绝。同学少年,渐行渐远,命运拨弄人惊心动魄。而他,更清醒,自信,坚定,不逃避,不妥协。不是诉苦,只是面对真实。这是《青春残酷物语》与《蓝风筝》。

最后几篇,更接近今日现实,同样令人不安,令人痛苦。因为当下出版环境被删掉三篇,但不影响全书骨骼。《文凭》的荒谬之后,现实步步紧逼,最后落在一个《钱》字,有如急管繁弦,大珠小珠都是金钱作怪。如大岛渚的同名电影《爱与希望之街》,人都有自尊,若有白鸽可卖,谁愿意开口借钱?但是为了希望与清白,还是得射杀白鸽,以绝后路。妻子离开时留下的话“你的家人根本帮不了你,你也没基础。”这话反复出现三次,这是怨与恨的三重奏,唯有小狗忠诚至死。虽有网友的恩情,但最终互相伤害无可抚慰,仍如塘鹅临渊,进退失据,须发皆落,旷野呼救。 “除非我下定决心,不再格格不入,回归所谓正常,除非出现奇迹,我可能永远摆脱不了最近十年的绝望,还有钱带来的窘境、困境和绝境。但我也知道,真的“正常”,我会更绝望。”听罢此言,东船西舫悄无言,唯有江心秋月白。这绝望的十年,正是书写本书的十年,从2004年《乱云》到2015年《钱》。作者直面所有的真实,打破了所有幻觉,脱光了所有衣服,无所畏惧地裸奔。几许红袖青衫湿,同是天涯沦落人。终于最后,“关键时刻,我的家人总算帮了我一次”。时间,真的会疗愈伤痛,我们与我们置身其中无可逃脱的关系终将有可能和解。毕竟,爱存在,希望,存在。虽然,“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永远,我要慢慢才能接受并且欣赏这个简单的事实”,但是,文字不会变,写下即是永恒。

《爱与希望的小街》读后感(三):我们要爱生活

大假来临,各种旅游信息铺天盖地,连拥堵某种程度上都被视为幸福的体现,因为有时间出行。但是,我们却很少注意,空气中其实还有艰难。

在所有写成都的书中,周成林《爱与希望的小街》可能是最特别的。他聚焦的不是我们通常所习惯的成都,比如悠闲、欢快等等,而是他眼中生活艰难的一面。坐在茶园,喝8元一杯的茶,有人看到的是惬意,而周成林则会说,口袋里的钱,只有这么多了……-

这和他自己的生活经历息息相关。作为普通人家的孩子,他没有考上大学,80年代初,他只能进工厂做工。他做过小店店员、眼镜店验光师、金牛宾馆服务员,也到澳门打过工。在澳门无法扎根,他回到成都,最后选择了一条艰难的谋生之道:靠写作为生。

这样的经历,决定了他周围的朋友,过的大概也是比较艰难的生活。他写了三个朋友——“少爷”、“刘气功”和“同情兄”,他们的共同特点是,不管早年生活怎样,人到中年都坠入了不堪,生活进退维谷,离婚,买醉……身边朋友的经历,应该也给作家本人的心态增加了“负能量”。

他写父亲遇到车祸,自己的第一反应竟是希望他被撞死(《杀父》);他写自己母亲的神经官能症,让他在街上认出她却不愿意向朋友承认那是自己的妈妈。他甚至写道,自己忍不住打了母亲一个耳光(《我们要爱母亲》);即使是写小狗,他提到“回头率很高”,说明应该是一只很乖的狗,但他却尽量避免写这狗儿的可爱,却去写它狼狈的一生,写它坐飞机后屎尿横流,以及它临终时的艰难。

这样写父母、朋友、宠物,真是够“刻薄”的。但是,更刻薄的笔锋,其实还是对着他自己。我最先读的是最后一篇 《钱》:一个想过自己喜欢的生活的人,一个喜欢文学的人,几十年都为钱所困。字里行间充满了沉痛和绝望。

周成林对自我的剖析让人害怕,因为你会在这些描写中遇见自己。在漫长的生活中,你以为忘记了的过去的伤疤,被他有意无意地揭开。

读这些文章,我以为这是写小说。但是,事实上他是在写实,书中收录了一些他和父母、邻居的照片,还有他在70年代中后期与在内蒙工作的父亲的通信。这些资料告诉我们,书中所写,想必都是真的。

书中很多故事发生在上池北街19号小院,这是实实在在存在的街道,是成都一条普通的街道。普通人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书名想告诉我们,这是有爱与希望的街道,但是,爱与希望很稀少。或许也正因为此,才显得可贵,可以支撑着人们继续生活下去。比如,每日醉酒的父亲,也有清醒的时候,这时他会和儿子谈谈杜甫的诗歌。

“我们要爱生活”,这句话的重点是“要”。

-------2015年10月4日 成都商报电子版 文/浦顿

《爱与希望的小街》读后感(四):如果愛是痛苦的泥沼

一直喜歡閱讀Melzhou周成林兄的博客半場,幾年前曾寫過一段文字,抄錄之:注意到他,是從時光中的時光開始,然後慢慢追隨,時常關注。放縱文字,調侃世態,在盛世裸奔,“以出世的精神寫入世的文字”。Melzhou “目光敏銳,落筆辛辣”,細膩用情描繪市井百態家長里短社會變遷時世滄海。在他的筆下,慈祥的祖母嗜酒的父親,破壞的城市狗看的報紙,前塵影事日本雜記,山居日誌成都茶館,下流社會街邊生活,那些被遺忘的角落光陰場景影音一覽無遺地展現。而塔可夫斯基時光中的時光奈保爾情事等諸多文筆優美用詞講究的譯作更顯性情才華學養識見。

周兄新書《愛與希望的小街》可謂半部非虛構個人傳記。作者如同黑白電影的導演,由上池北街十九號院子開拍,從幼時家庭到上學考工走向社會,將我們拉近逝去年代的時光中。慈祥平和的祖母,酗酒終老的父親,拚搏命苦的母親,至親愛人的家長里短愛恨交加,少爺劉氣功同情兄狐朋狗友間相互依賴彼此鄙夷,鮮活生動的白描勾勒所見所聞,將社會變化中底層市民無所適從而又力圖存活的場景忠實記錄。繁華街市背後,窮街陋巷不合時宜的人窮困潦倒飄零殘喘,“世態炎涼,人心險惡,我們既是受害者也是加害者”。作者置身其中戲虐自嘲,又超脫事外冷眼旁觀,敘事沉靜冷靜,客觀直率的再現失意落魄人物的哀怨世事。

在《我們要愛母親》一文中,周兄寫道,“她的一生都在苦苦掙扎,缺安寧,缺快樂,缺尊嚴,直到現在炒股,才終於找到一絲安慰。但我從不覺得她所謂自己一生都在奮鬥拼搏有何意義,我只覺得那是為了掙扎而掙扎,這樣的奮鬥拼搏實在無謂,雖然我並不覺得自己的掙扎就比她好到哪裡,或許結局還不如她”。文字的質感與穿透力,坦誠直白刺人心痛。和諧盛世,衣著光鮮者的奮鬥拼搏,很多時候也是為了掙扎而掙扎,為了生活而生活。既然無力抗爭改變,就只能承受適應,否則便會被淘汰淪為失敗者或邊緣人。匆匆忙亂的腳步思考這樣的人生有何意義之類的話題有何意義?

此書一直保持讓人內心灰暗的色調,沒有明亮燦爛的光彩,似乎是生活對作者所處世界的光影折射。作者記憶中八十年代九十年代與我們耳聞目睹高歌猛進的宏大敘事如同兩個世界。但是不能迴避,這樣的世界確實存在。生活中的伍大郎,少爺,劉氣功,同情兄,冷冰冰,這些曾經或現在與作者為伍的同類,都是無權無勢的弱者。在生活陷入困境和墜入絕境的失意人群中,只能分享負能量,看不到愛與希望。這讓無家可歸或有家難歸的作者時常驚醒,想要和他們劃清界限。作者也曾努力,但整新如舊的文憑,緣木求魚的相親,卻更讓經濟頻臨絕境。“危機依然存在,精神,肉體,物質,後者總是更兇猛,幾乎把你吞噬”。

絕望之中,作者真實面對自己的靈魂,刻薄無情的袒露心跡,“彷彿晚期病患,需要清點一生得失”,殘忍痛苦的直白讓人暗夜心驚,毛髮頓聳。一直以為周兄旅居大理,雲遊四方,瀟灑自在,頗為艷羨,不料真實境況如此,內心為之凜然。在《冷冰冰》一文中,作者寫道:“我不僅沒有改變命運,似乎又回到難以忍受的起點,哪怕人事全非。為了不變成另一個冷冰冰,我不得不學會鎮定自若,我不得不拋棄多愁善感。十年前,我沒有現在這麼自信;十年前,我也沒有現在這麼絕望。我從未體驗過這樣的荒誕與虛無,一點一點滲入血液的荒誕與虛無。為了活下去,為了保持平衡活下去,我必須鎮定自若,我必須告別Melodrama”。不管自信與絕望,還是荒誕與虛無,世事如此,The word is what it is!即便回歸所謂正常,“但我也知道,真的正常,我會更絕望”。活不容易,死更艱難。生命如同一段旅程,走過才算完整。我們只能做好自己,為愛與希望,好好活下去。

獨立作家,譯者,旅行者,是作者對自己的定位。本書自序中,周兄道:“文字或語言,是我唯一的技能”。或許肆意縱情文字世界是周兄維護尊嚴尋找自由的方式,“原諒我這一生不羈放縱愛自由,也會怕有一天會跌倒,背離了理想,誰人都可以”,Beyond海闊天空這句歌詞蓋能道其心境。雖然這種技能,這種熱愛,在現實社會,如同自我放逐,墜入痛苦的泥沼,讓作者前途難卜,朝不保夕,但“我還是很高興做一回自己想做的人”。人生在世,難得的是做自己想做的人和想做的事。如此,雖然艱難,倒也不必埋怨,畢竟,這是自己的選擇。

翻譯完奈保爾《世事如此》後,周兄說:“一個有才華的作家之獨立,不能始終都是孤島,他需要真正的圈子,他需要喜好並樂於贊助文化藝術的新舊“貴族”,他需要有開放社會聲望崇高的報刊雜誌發表作品,他需要喝彩或喝倒彩,他需要創作自由而非落筆前就自我閹割,他需要真正努力和成果得到應有回報而不只是血汗工廠一般的低廉報酬加精神鼓勵。”這些中國夢幻式需要雖非癡人說夢,亦同鏡花水月,杳不可得。但周兄書中提到寫作翻譯過程曾幾次得到朋友金錢物質相助,《錢》中外省網友的關心和資助,以及簽約網絡媒體,還有母親給的“足夠我的這一季度房租”,悲情中讓人感到些許溫暖和溫情,或者,這就是所謂之愛與希望。

賈樟柯電影《三峽好人》曾讓挖煤的表弟獲得智利電影節影帝桂冠,接受採訪的韓三明說“影帝拿了也沒用,我以後還是要挖煤”。所以,書出版了,周兄寫作請開始繼續,因為“作家不必覺得自己與眾不同”,一笑。

一直沒明白周兄網名Melzhou何指,讀完此書,算是知曉了答案。

耳邊響起張學友的歌,這句“如果愛是痛苦的泥沼”真是應景,因為愛,所以愛,遂為題。

《爱与希望的小街》读后感(五):若是希望,就是没有

在看完《考工记》之后,再看这本书,原以为会换一个风格,换一个心态,但没有。就像这书名“爱与希望”,我想,这只能是想象了。作者写出来的生活,没有爱,也没有希望。所以,转念一想,谈到“希望”时,往往其实就是没有,所以才会去希望。

对于这个作家,我刚刚读了一点散文,没有看他的译作和其他作品,只能就书论书。

首先,得说作者写出这些文字,的确是在克制又克制自己之后了。从作品中读来,无论对于父母还是同事,书中的那个“我”都没有感情。甚至对于书中的社会,“我”都是冷漠而厌倦的。这个有点冷血的人是如何养成的呢?看看那些经历,不难理解,有时候也会随着“我”的叙说而觉得应该,应该。可是,作为读者,我想问:作者写出这样的整本书,是要带给我什么呢?过去有人说,悲剧是把美的东西毁灭给人看,那前提还是有美的东西的存在,那之所以叫悲,就是毁灭了美。而无论是《考》还是这一本,看完以后让人看到的是没有美,现实丑陋不堪,人物心灵黑暗,人际关系和社会都一片冷漠。不仅如此,作者以平静的语气语调去写出来,仿佛世界本就如此,而且本该如此。如若是这样,跟爱、希望有什么关系?是不是可以理解为,没有爱,没有希望,而且也不需要爱,不需要希望。

在这样的终极感受下,就觉得这样的作品失却了意义。我们没有必要去天天呼口号、秀恩爱、装虚伪,但是真是不能没有爱,没有希望。如果一个传播给大家的文字,最终告诉人们的是:世界上没有爱,也没有希望,而且不不必要爱和希望,那么,且问这样的灰暗的世界还需要存在吗?就好像在黑夜中,永远都看不到光亮,等不到天明。那么,谁还会去等待呢?不如毁灭,不如消失。

这么一想,作品中的“我”活着是多么的不易,或者说,是多么的强大。因为他的世界没有爱,也没有希望。

这么一想,作者写出这样的文字,真的需要多大的克制力,多么地压抑自己的情感,才能制造如此灰暗的文字世界!

《爱与希望的小街》读后感(六):那绝望近在手边,余温尚存

几乎是一口气(如果连续不断地分做几天读完也算的话)读完了周成林的新作《爱与希望的小街》。

以前从未听说过的作者,基本是冲着他成都人的土著身份和述说老成都街道往事的内容去的。曾经也读过《芒果街上的小屋》,但对书中的文化、生活背景没有切身的体会,所以读过也就赶过一回时髦了,留不下多少印象。

我果然没有失望。作者笔下的上池北街、过街楼街、红墙巷、三道街、西马棚街、人民公园、金牛宾馆、琉璃厂,甚至含糊其辞的“夏威夷”,我都能在成都地图上对上号,有些地方根本就是我曾经每天都经过的地方,再熟悉不过了。我看到了这些地方的今生,而作者讲述的便是它们的前世,那些或可爱或可恶的亲友、邻居,那些或欢乐或忧愁的市井记忆。

或许出于同情之心(因为我现在也是个投身翻译写作的人),我并没有受到书名的乐观主义的诱惑,而是看到作者如何一步步“堕落”至今的。他从一个家境还算不错的省城居民,高中毕业,先后在国营、私营企业打过工,好不容易考取省国宾馆的服务员,继而成为澳门技术劳工,在深圳创业期间开始创作翻译,小有名气之时却因为时运不济、生活窘困而不得不与妻子分道扬镳,完全靠微薄的稿酬及朋友的救济生活。他满纸满篇的绝望与奢望,从酗酒闹事的父亲到神经官能症的母亲,从牢骚满腹、断然决裂的毛根儿朋友到彼此戒备又没心没肺的劳工同事,虽然也有慈爱的祖母,关切如兄弟的邻居大哥,器重的澳门大老板,还有精神和物质上他多年帮助的网友,但他的命运始终在“窘境、困境,乃至绝境”中挣扎。相比以前,他虽然更自信,但也更绝望了。他在最后一篇文章“钱”里面,谈到自己十多年来饱受物质匮乏的煎熬,落款的时间竟然是最近的2015年5月。

他不是一个成功后的作家在回忆往昔的峥嵘岁月,忆苦思甜。他是将自己眼前的绝望原模原样、原汁原味地呈现给大家,让你觉得近在手边、余温尚存。

绝望当然不是真的活不下去了。社会主义国家,饿死人的例子还是很稀少的。他的绝望,在我看来,是越来越难以改变命运的无力感。或者说,能坚持自我的资本越来越少了。曾经年少轻狂,偶尔还有些志得意满的时候,当然不会觉得前途暗淡,更不会想到有山穷水尽的一天。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人生的种种局限和不可能慢慢凸显,方才慌了手脚,变得忧虑起来。等到不惑之年,离异独居,无车无房无存款,仅靠稿费艰难维系,连基本的社保都买不起,这样的处境确实让人尴尬、颓丧,甚或绝望。他也曾经想过傍个富婆之类的办法来解燃眉之急,但终究没能如愿。他也不愿放弃手头的翻译和写作,只能靠朋友周济来死撑下去。

也许该把绝望归咎于时代。曾有书评人把周成林比作“总是被时代抛弃的人”。周的书中也不无对文凭、招工、关系等时代产物的无奈。然而,时代这东西就像任人打扮的历史一样难以说清。狄更斯早在一个多世纪以前就说:“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对于中国人来说,改革开放后的三十年同样是好坏参杂、毁誉参半的。

核心仍旧是人。人的精神、意志,精打细算,小心翼翼而不敢迈错一步。这在同样出身底层,甚至比周这样的省城居民底层得多的70后、80后的年轻人看来是再熟悉不过了。一个农村或小城镇居民的子弟,忍受艰难生活的同时还要拼尽全力读书,与大城市的同龄人竞争,好不容易耗尽家财地读完大学,又面临无权无钱的尴尬境地,不得不选择辛苦但挣钱多(也可能辛苦钱少没人做)的职业。辗转几年存下些钱,又要身背高房价、高消费的重负,毫无松懈喘息之机。若遇上个大病小灾的,这些人的命运又何尝没有堕入绝望的可能。但努力坚持下来的,大多都是有车有房有存款有社保的。生活不至于困顿,偶尔还能抓住个机会,实现所谓的梦想。

要说作家这个职业的特殊性,也并没有很特殊。它无非是一种投资的手段。如果回报预期良好,你大可放手去做;如果回报渺茫,你就必须小心谨慎。鼎鼎大名的托马斯?艾略特,固然写出了如《荒原》这般的伟大诗篇,固然获得了诺贝尔奖的崇高荣誉,但他也有十多年全职从事银行业的经验,若不是朋友筹资让他放弃职业、专心创作,他还很愿意在这个收入丰厚的行业里一直干下去。最近出名的英国作家戴安娜?塞特菲尔德,虽然为了创作下决心辞掉教职,但每天也要花去半天的时间做家教来维持生计。笔者所了解的很多作家,就算没有稳定的职业,也会通过各种手段来获得必需的生存物资,而不是一味地乞求资助。

任性和懒惰不能成为绝望的理由。如果真要为周这样的作家(英文好,又做过专业翻译)开一剂解药的话,笔者会推荐商业翻译。在国际交流异常频繁的背景下,商业翻译是个永远有活干,永远饿不死人的职业。哪怕只是兼职,只要手脚勤快,每天投入数小时,月入七八千不成问题。而且,这份职业看重效果,可以免去文凭之忧。

    

上一篇:《我的世界·史蒂夫冒险故事(套     

下一篇:《长安之春》读后感10篇_读后感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