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

《昨日的世界》读后感10篇_读后感_名著读后感_格言网

2020-12-28 23:46:52

读后感

《昨日的世界》读后感10篇

《昨日的世界》是一本由[奥] 斯蒂芬·茨威格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2017-10图书,本书定价:精装,页数:,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昨日的世界》读后感(一):文明已死,我又何须独活

近期看了毕淑敏写的《茨威格的绝命书如此美丽》,惊叹于茨威格的绝命书都这么文笔优雅,同时也勾起了我的好奇心,茨威格到底是个怎样的人,他为什么会选择在那个时间点离开这个世界?

之前也看过茨威格的作品,《人类群星闪耀时》写人类历史上的闪光时刻,茨威格没有关注那些名垂青史的大英雄,而是将目光投向了重要历史事件中起了“关键”作用的人或因素,当时看得激动人心,不得不叹服于茨威格营造气氛和文笔的功力;看了《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更是对茨威格刮目相看,他描写感情的细腻和对女性心理的认知让人叹为观止,难怪人们评价他比女人还了解女人。而他那些出色的传记作品,之前还未拜读,当然最想读的还是他的自传——《昨日的世界》。

近日,终于读完了《昨日的世界》,全书读来酣畅淋漓,但心情却久久不能平复,茨威格的传记信息量太大了,我不得不沉淀了几天来思考茨威格透露的信息和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在读《昨日的世界》时,我是一直带着疑问的:茨威格为什么会选择自杀,是什么最终导致了这一结果。当然原因比较复杂,茨威格是个理想主义者,这可以从他一生的经历和行为中看出来。有良好家世并受到很好教育的茨威格一直在追求美好的东西,一开始他钟情于艺术、文学,自己也投身其中并成为他终生事业;而战争的来临让茨威格更为成熟,更多的关注和平、自由和人们的权利,他的创作也开始更有力量和内涵,能够更多地引起读者的共鸣。

一战后二战前的十几年是茨威格创作的黄金时期,经过了灾难性的战争时期,重新回到和平年代,让茨威格觉得世界正朝正确的方向发展,未来无限美好,心境的平和与心情的愉悦,让茨威格轻松投入创作,受好友弗洛伊德的影响,茨威格的作品更关注人性、情、欲,像《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等作品正是写于这个阶段。而在这个阶段,茨威格的思想也得到了升华,战后世界开始重建,世界各国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他的理想主义和对人类和平、自由的追求,逐渐演变成世界主义的渴望,无国界的世界大家庭成为他的理想。

但法西斯的崛起和二战的爆发彻底打破了茨威格的幻想,人类的贪婪改变了世界的局势,一战时还是少数统治阶级的贪婪与自私主导着战争进程,参与战争并到过前线的茨威格亲眼目睹战争双方的士兵并没有宣传层面上的剑拔弩张,他意识到普通士兵和老百姓都是打心眼里不想打仗的,这更坚定了他反战和对世界和平的向往;二战所面临的局面就有所不同了,法西斯的厉害之处就在于他对人们思想的引导(或者说洗脑),让人们觉得自己从事的是正义的事业,希特勒的崇拜者和纳粹思想的追随者们对欧洲进行着彻底的破坏,一战时的破坏还仅局限于战区,而二战则是近乎席卷整个欧洲甚至世界。这摧毁的不仅仅是建筑和财产,希特勒等法西斯更是在摧毁者人类的文明,他们只想让世人接触他们想让人们知道的,而对于不利于他们的言论、思想、著作……他们要统统抹杀掉,我想这是茨威格所无法接受的,是最终导致他选择自杀的主要原因,从他的绝命书可以看出,他还是从心底希望正义一方能够获胜,不,不仅仅是希望,他应当是从心底坚定地认为人类最终会迎来和平;但是,即便他苟延残喘到胜利的一刻,对于战后千疮百孔的世界,对于被损毁殆尽的人类文明,他又能如何面对呢!也许他心里所想就是——文明已死,我又何须独活……

《昨日的世界》读后感(二):昨日之日不可留——茨威格和他的时代

《昨日的世界》是茨威格生前最后一部作品,为我们展现了他所生活的那个时代。那个时代不仅让茨威格深深眷恋,也让我们深深向往。

在这本回忆录中,茨威格并没有把个人的详尽生平经历流水叙述,而是聚焦于整个时代的精神风貌和文化氛围。正是那个注重精神追求的时代,培养出包括茨威格在内的一大批诗人、作家、艺术家、知识分子,自然而然地形成了坦诚相待、思想活跃、开明通达的交友圈。与这些朋友交游的点滴,成为茨威格最珍视的回忆,在书中多有描绘。对于个人的成就,茨威格保持着十足的谦逊。

那是一个包容的时代,给了茨威格足够的发展自由,放飞了他的创造力。

习惯了固定秩序和规则的理性教育方式,于茨威格而言,简直是扼杀活力的笼子。死板的课堂没有任何吸引力,茨威格任由自己的文学兴趣逐渐萌发,中学时代就积极参与小伙伴们的文学交流活动,凭着一腔热情和逐渐增长的自信,创作诗歌、散文,互相点评,勇于投稿。

茨威格和几个小伙伴都曾发表过诗歌,甚至还曾在主流报刊与同时代的成名诗人、作家同框。对于十几岁的少年来说,这是怎样的欣喜和鼓励啊!资历深厚的主编,对十几岁少年的灵性才情诚心叹服,丝毫没有居高临下的傲慢,多得是发掘少年英才的兴奋。

不仅如此,那个时代对思想修为和艺术才华的尊重,是可以推及到最普通的家庭和民众的。在当时的奥地利,人们对艺术家和作家的关注和崇敬,胜过皇室和官员。公众对少年茨威格所展露出的才华的肯定——成为《新自由报》的副刊作者,帮助他得到了家庭的全力支持,并得以自由选择去柏林读大学。

想也知道,酷爱文学的茨威格,不会过按部就班的大学生活。但他的安排仍然能够让现在的我们侧目。他把大学的前三年作为文学创作的自由时间,只留最后一年来集中完成四年的功课。这是令他满意的大学生活,整理发表第一部诗集,翻译大量诗歌、剧本、小说作品,并广泛结交志趣相投的朋友。那些文艺界的名人,友好接纳了年轻的茨威格,有些甚至一见如故。

柏林的独立生活为茨威格打开了广阔的世界。包容的时代再次助力茨威格,让他对文学艺术的追求更进一层。支持他的亲友团中,不仅包括他结交的友人,甚至包括他的老师。逻辑学课的老师对于醉心文学活动的茨威格非常通融,不但不为难他,还有意放水,让他以优秀的成绩通过。茨威格对此铭记于心。这也是开明时代的又一个证明。

茨威格对自己生活的时代非常感恩,不仅感恩他广受欢迎的成名时期,更感恩他充满热情的成长时期。

他称之为“祥和时代”的青少年时期,人们生活平和,充满了安全感,物质条件的充足为追求文化艺术的社会氛围奠定了基础。这可以称之为“天时”。

茨威格自己勤勉努力,并结识的那些喜好文学艺术的朋友,形成了一个良好的“朋友圈”,他们都喜欢分享、喜欢合作并互相促进,许多前辈都给予的肯定和帮助。这可以称之为“人和”。

除了“天时”和“人和”的大环境以外,茨威格还拥有个人的有利条件,也就是他的“地利”。他是家里的二公子,哥哥已经承担了继承家族企业的使命,因此家里给了他追求文学艺术的充分自由。

他也充分利用好“天时地利人和”的有利条件发展自己的爱好,通过努力19岁成为《新自由报》的副刊作者,这反过来又促进对文学并不感冒的父母给了他更大支持,得以到柏林读大学。之后他来到更广阔的世界,勤奋努力、结交更多同辈和前辈,于是获得了更多的“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

简单来说,作为中产家庭的二公子,茨威格借助“天时地利人和”成就了自己的文学追求,顺风顺水,成长为了让人尊敬的大作家。

这样的时代,茨威格怎会不爱?他成名后的文学成就固然不需多言,而青少年时期这样允许他自由发展的成长环境,在他而言更为珍贵。时代的开明包容,艺术的浓厚氛围,思想的活跃纯净,精神的豁达高远,都滋润着他的心灵,如同宽广的河流,支撑他在文学艺术的天地自由探索。

茨威格生逢其时。他的才华和天赋得到了充足的成长和发挥空间,他的作品得到了公众以及后世的肯定,他也结识了许多至交好友,物质充裕、精神富足。

茨威格又生不逢时。经历了一战、二战,一次甚于一次地摧残,被迫离开熟悉的生活,从奥地利、英国到巴西,几经退让,记录着珍贵记忆的物品逐渐遗失、流散,作品被封禁,朋友畏于形势、失去联络,行动四处受阻,为人的尊严、自由逐渐丧失。茨威格失去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家园,更是他赖以生存的精神家园。

失去物质家园尚可重来,失去了精神乐土,犹如断了精神的根。这种不可承受的痛,想必与茨威格最终选择自杀不无关联。美好的时代成全了他,同样,美好时代的消逝也摧毁了他。

虽远在巴西,自称为世界主义者的他仍心系欧洲,战乱的加剧每每牵动着他的心。那是生他养他成就他的沃土,承载着他那些成长收获的美好回忆,记录着他的荣光时代。

太美好的东西也是危险的,让人心有牵绊、不忍割舍。越美好的事物,失去时越痛心。也许是先得后失的落差,也许是愈演愈烈的战事,也许是往昔不再的绝望,也许他不愿意亲眼看着精神家园损毁殆尽,黑暗中他没有看见光明和希望,年过花甲的他拒绝落入更深的黑暗,宁愿追随念念不忘的美好时代一同灰飞烟灭。

昨日之日不可留,茨威格追随他的时代一同覆灭了。然而,他和他的时代,却一直令后世向往和怀念。每当有人打开《昨日的世界》,那鲜活的时代气息仿佛又重现了一回。

2018.01.03雾凇

《昨日的世界》读后感(三):无处归宿

一直读到附录里茨威格的绝命书,突然想到不久前看的《布达佩斯大饭店》中曾经的饭店主人古斯塔沃,在越狱逃亡时都要喷洒香水,逃亡路上不忘赞美雪景,几乎坠崖时也要大声背诵喜爱的诗句,触痛一个小门童的伤心往事也要在危急时刻郑重道歉……他优雅、善良、懂得美与尊重。这样的一个人在片中度过了惊险激烈的逃亡后赢来了短暂的平静生活,然而猝不及防的,他因为朋友站出来而被士兵处死,这样的死亡方式也使片子的喜剧氛围戛然而止,留下深深的遗憾和哀伤。茨威格虽是自杀的,然而他死亡的原因却和古斯塔沃是一致的,即人道主义的毁灭,一个体现的是对这种毁灭和精神与文明的倒退的绝望态度,另一个则是其直接后果。

茨威格在前半段极力描绘着曾经的那个自由世界的美好,然而他的悔恨之意也十分浓重:“我们共同的理想主义,我们进步中必然产生的那种乐观主义使得我们低估和忽视了我们共同的危险”,这种和平与自由不过是美丽的假象,它既可以被赋予,也可以被迅速地收回。茨威格描绘的贵族极度接近理想的纯洁与善良,对文明艺术的崇敬与支持也令人憧憬,他自身的优秀出身,高修养和艺术敏感度使得他结识了诸多优秀的贵族和艺术家,像是霍夫曼斯塔尔、罗曼罗兰、罗丹、弗洛伊德……这种近乎梦境的完美回忆使之后欧洲文明倒退覆灭的现实变得更加残酷而不可置信。

茨威格本身也是十分浪漫的人,他像古斯塔沃一样儒雅、高贵、善良、谦卑,面对着欧洲走向死亡的不可逆转的灰败结局,他依旧保持着他心中文明的最后一块净土。他不断进行思考挖掘和体会,用自由的意志来创作反思,越是深入,他就越是痛心遗憾。战争,毁灭,这些内容饱含着茨威格对纳粹的痛恨,但他也没有逃避那属于贵族,属于每一个国民的愚昧。在他的叙述下,这些天真的人们过于深信集体的力量,赋予战争的英雄色彩和浪漫色彩使得战争在他们的眼中像是教科书中的热情洋溢的范例。“一座两百万人口的城市,一个几乎有五千万人口的国家,在那个时刻觉得自己就是世界的历史,觉得他们共同经历着一个一去不复返的时刻,而且觉得每个人都得到召唤,要把渺小的‘我’融化到那火热的群众中去,以便在其中克服各种私心。地位、语言、阶级、宗教信仰的一切差别都被那短暂的团结一致的狂热感情所淹没”,这种天真到近乎愚蠢的热情更迅速地将文明推入了坟墓,群体性思想的破坏力也尽数显露。这是茨威格留给我们的悔恨,是血与泪凝结的警示牌,民族主义的危险性显而易见,然而并不能因此盖棺定论,我们只能尽量在拥有热血沸腾的使命感时依旧保持着自我反省的能力。

战时的残酷和战后的压迫针对成为茨威格生命中不可磨灭的灰暗烙印,他不断被迫“闭嘴”,然而他一直坚持着自由的表达。反抗的疲惫和等待的无望终究来临,茨威格一边从行动上抗争着,一边在生与死间挣扎,他的选择不难理解,在他眼中,这个欧洲已经是“死去”了,昔日的美好也难以重现,与其在今日的世界苟活,不如做着昨日世界的梦死去。可贵的是,直到他走向死亡的时候,依旧留存着善良儒雅的贵族气息,在表达过对巴西的感激之情后,他又表达了对朋友的祝愿:“愿他们在漫长的黑夜之后还能见得到朝霞!而我,一个格外焦急不耐的人先他们去了”。平和地走向死亡,这对于内心无处归宿茨威格来说,或许也是不错的结局吧。

《昨日的世界》读后感(四):《昨日的世界:一个欧洲人的回忆录》

文、陆剑英

《昨日的世界:一个欧洲人的回忆录》读完。这是斯蒂芬.茨威格的一部自传性小说,历经一战二战,见证了欧洲半个多世纪的风云变幻,读来令人唏嘘感慨。知名学者熊培云为这本书写了序。

斯蒂芬.茨威格出生于维也纳一个富裕的犹太家庭,他的家族在奥地利这片土地上已扎根生活了上百年,经过不懈的努力和奋斗,进入了欧洲的上流社会。茨威格从小就热爱文学与艺术,有着一个生活优越、幸福自由的青少年时代。

当时的欧洲一派宁静祥和,人们都认为,社会和文明在不断向前进步,不相信各民族之间还会出现战争这样野蛮的行为,就像不相信这世上还有鬼怪一样。但是,世事无常难料,一夜之间,整个世界便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1914年6月28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在萨拉热窝的一声枪响,刹那间把一个安静全的又充满理性的世界“像一只陶制空罐一样击得粉碎”,人们在瞬间失去了自由和安宁的生活。茨威格在巴黎结识的好友,诗人里尔克跟他说:“如果只能到外国去,就到外国去!战争就是监狱。”茨威格在亲眼目睹了一些人在战争中的疯狂、可怕的非理性行为后,内心里决定,要做一个世界公民,不做民族主义者,必须反对战争。

好不容易等来一战的结束,茨威格重新燃起了对生活的热情,对于欧洲的未来也有着许多期待和美好的想象。在此期间,他的写作成就也一年比一年高涨,小说《马来狂人》和《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深受读者的欢迎,这两篇作品被改编成戏剧,被公开朗诵,还被改编成为电影。而《人类群星闪耀时》这部著作,更是成了所有学校的读物。

然而,茨威格梦想的世界并没有到来,暂时的风平浪静之后,纳粹上台,欧洲硝烟再起,二战爆发。希特勒新政权刚上台,茨威格就被加上了暴乱的罪名,他的作品也在德国遭禁。遭受剥夺文学创作运命当然不仅仅只有他,还有如弗洛伊德、爱因斯坦等其他一些犹太裔的学者和名人。

1938年,奥地利被德国侵占,茨威格被迫赴英国避难,他遇见了同样流亡在那里的弗洛伊德。当时的弗洛伊德已83岁高龄,身患重病。希特勒占领维也纳后,作为犹太人的弗洛伊德也失去了自由,后来,被他最忠诚的学生,智慧超群的玛丽亚.波拿巴公主成功地解救了出来,并送往伦敦。

在英国的时候,茨威格常与弗洛伊德谈论战争和希特勒的残暴。弗洛伊德作为一个有人性的人,对此深为震惊,可是作为一个思想家,他对那些残暴的行径一点也不觉得惊异。他说,有人总是责骂他是一个悲观主义者,因为他否认文化能战胜本能,现在人们看到——这自然不会使他骄傲——他的观点得到了最确切的证实,野蛮残酷、自然的毁灭本能在人的心灵中是无法铲除的。

欧洲的排犹主义历来是存在的,时不时就会爆发一下。在读这本书之前,我一直以为近代的这场排犹运动的发动者就是希特勒,没想并不是,早在他之前就已有人在发动了,就是当时的德意志民主党。希特勒的上台,只是把排犹运动进行得更彻底了。

1941年,茨威格着手写这部自传,9月乘船前往巴西,11月完成《昨日的世界》,并将手稿寄给出版社。12月珍珠港事件爆发。1942年2月22日,茨威格写下一封绝命书后,与妻子在里约热内卢的家里双双服毒自尽。

鲁迅说:“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对于茨威格的自杀行为,我自己很能理解他。作为一个和平主义者,对这个世界寄予每一次的希望,等来的却是一次又一次的失望和幻灭,也让他彻底失去了信心,再没力气与之周旋了:我先走一步,你们使劲折腾去吧。对他而言,只有死亡,才能得到真正的自由,也才能回到他所热爱的、再也回不去的精神上的故乡——欧洲。

(PS:据说,韦德.安德森执导的电影《布达佩大饭店》,灵感便是来自于茨威格的小说《昨日的世界》。韦斯·安德森本人就是茨威格的书迷,他将茨威格与自己一位好友的形象结合,创造出了电影里的古斯塔夫先生这个人物。而布达佩斯大饭店塑造出来的五彩缤纷的奇幻王国,也像是一个曾经存在过,却已消失殒落的昨日的世界。)

《昨日的世界》读后感(五):战争的重量

3个月前,我根本无法猜到自己会来看茨威格的传记。

多亏了蔷薇(PSV)和《文明之光》,我突然迸发了对历史的极大兴趣(暂时集中在欧洲史),尤其是法国大革命那一块。于是四处搜罗相关的内容,兜兜转转找到了茨威格的《玛丽·安托内特传》,翻开书,一下子被流畅生动的描述所吸引。刚好亚马逊在满200减50,干脆把茨威格的全套买全了(我就是这么市侩)。

《昨日的世界》是茨威格去世前的自传,我以为会看到从小到大充满细节的经历,创作其他作品的背景故事和契机,事实上看到的更多是时代的面容:奥地利的美好年代,一战二战的摧残,茨威格和欧洲作家们世界性的友谊,写自己的反而很少。遗憾的是,我对他提到的作家音乐家们所知甚少,在我眼里只是一个接一个无意义的名字。

整本自传印象最深的战争的阴云。人民在漫长的美好年代之后,对一战怀着浪漫的想象,积极地参军,直到前线的残酷撕碎所有幻想。在短暂的休憩之后,大部分人对眼前的局势变化视若无睹,无法相信二战即将到来。茨威格预料到即将到来的狂风暴雨,我觉得正是这种对人民和国家的忧虑和同情拖垮了他的内心,在二战中自杀也就不是那么出人意料了。

他的绝笔信温柔而忧伤。

在我自愿和神志清醒地同这个世界诀别之前,一项最后的义务逼使我要去把它完成:向这个美丽的国家巴西表示我衷心的感激。它对我是那么善良,给予我的劳动那样殷勤的关切,我日益深沉地爱上了这个国家。在我自己的语言所通行的世界对我说来业已沦亡和我精神上的故乡欧洲业已自我毁灭之后,我再也没有地方可以从头开始重建我的生活了。 年过花甲,要想再一次开始全新的生活。这需要一种非凡的力量,而我的力量在无家可归的漫长流浪岁月中业已消耗殆尽。这样,我认为最好是及时地和以正当的态度来结束这个生命,结束这个认为精神劳动一向是最纯真的快乐、个人的自由是世上最宝贵的财富的生命。 我向我所有的朋友致意!愿他们在漫长的黑夜之后还能见到朝霞!而我,一个格外焦急不耐的人先他们而去了。(1942年2月22日)

此时,离战争结束还有3年。

    

上一篇:d设计之旅:京都读后感精选10篇_     

下一篇:寻找时间的人2经典读后感10篇_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