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否认》是一本由[美]厄内斯特·贝克尔著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00元,页数:37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死亡否认》读后感(一):为什么要拒绝
在图书馆碰到这本书,同时一起借阅的还有另外一本叫做《一年有半》的书。
很神奇的是,在我并没有了解这两本书的作者和内容究竟是什么的时候,昨天晚上,翻完《死亡否认》后,拿起新买的一本《落叶》翻了翻,本来还在说这本书的出版蛮曲折的事情,突然想起了什么,便对跟W先生说,“这本书,呃,这几本书都是作者生前最后一本书,是不是很奇特?所以今年的阅读主题就是死亡? ”
我妈曾在电话里面威胁过我:“你知不知道你在气我,你要是把你妈气死了怎么办?”
我酸溜溜回了一句:“我也会死的,说不定死的比你早,我找谁去说理?”
死亡对我有着奇特的吸引力。
这是个很奇怪的事情,因为我并没有想过要自杀,但是的确在20岁左右的时候,希望自己30岁之前死去。结果也并没有死掉,还不冷不热地活着。然后现在彻底释然,就跟W先生说:“如果我得了绝症,不要救我,也不要让我去医院各种治疗。”他也不客气地回我:“为什么你老想得绝症?不是自然老死?”后来想想,结果都是一样的,顺其自然好了。
然而有的时候又想,自己因为愚昧年轻时浪费了那么多时间,现在好想把好多好多东西补回来,比如多学点什么,多看点什么,多尝试点什么,所以好像时间又是不够用的,就连所谓的工作,也不过是浪费时间而已。
曾经有一段时间,陷入一种迷茫不知所措的状态,连呼吸都能感到到痛苦,拼命逃避现实,到后来的某天,发现让自己痛苦的并不是别人或者外面的任何事物,而是自己的心。心想痛的时候,谁都拦不到它。而它又是什么呢?
我们是如此的渺小,不过是尘世间的一粒尘土,以为自己可以波动浪花的任何伟大事迹,在地球的历史里,最终的结果,其实也许就跟它的开头一样,什么都没发生。
除此之外,只有死亡,是那么真诚,那么可爱,一直等着我;也只有死亡,给了我活的勇气。
《死亡否认》读后感(二):划时代的心理学著作
一本书值得林和生这样不倦的思想者和诗人在二十五年间三次翻译,这本身就说明了其意义。《死亡否认》比《拒斥死亡》更接近作者要表达的终极关怀深度,也代表了译者走进西方文化思考生命意义的进程。
——金观涛、刘青峰
一本杰作,致力于直探人性深层,并揭示生存之要义,为所有痛苦的灵魂准备,并允诺我们最终或许能与死亡打个平手。
——唐晓渡
死亡是我们每个人都无法逃脱的命运,然而当阅读了此书后,您或许能够稍为淡然一些地面对它。
——霍大同
读毕此书,叹为观止,从此不再看心理学方面的书。
——吴思
深刻、震撼、激情;划时代巨著,充满勇气,洋溢着乐观主义……
——《纽约时报·书评》
《死亡否认》读后感(三):并非自然的动物本性,而恰恰是对惊恐(panic)的掩饰,让我们活在丑陋之中
正如作者贝克尔所说:“并非自然的动物本性,而恰恰是对惊恐(panic)的掩饰,让我们活在丑陋之中。”一直以来,罕有作者这样真诚的努力,向世人揭示一个颠覆性的真理:死亡并不必然产生恐惧,然而,恐惧的人生却虽生犹死。作者进一步深刻指明:人们常常用欲望来掩饰恐惧,殊不知欲望恰恰是恐惧的结果,如此文饰,相当于饮鸩止渴。因此,吾人别无他途,唯有直面恐惧,向死而生。
作者简介:
E.贝克尔(1924.9.27-1974.3.6),欧洲犹太人后裔,生于美国麻省斯普林菲尔德。二战期间服役于美国陆军,赴欧作战,参加过解放纳粹集中营的战斗。之后返美,就读于纽约州雪城大学,毕业后派驻美国驻巴黎大使馆。约1954年重返美国母校,攻读文化人类学,1960年获哲学博士学位。此后近十年间先后执教于雪城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旧金山州立大学等,因坚持正义、支持学生而饱受官方排挤,直至1969年获温哥华西蒙?弗雷泽大学教授职位。著有《禅:一个理性的评判》《有意义的生与死》《精神疗法的革命》《超越异化》《恶的结构》《身着甲胄的天使》《失落的人学》《死亡否认》和《逃避罪恶》。其代表作《死亡否认》获1974年普利策大奖(文化人类学专项)。
《死亡否认》读后感(四):自由就是危险的敌人
大一的时候在基督教会呆了一年。每周末去唱诗,祷告。然而最后还是放弃了信仰。因为那时觉得这个宗教并不能说服自己。《圣经》经过这么多人的编篡,到底哪句话可信?无法再虚伪地虔诚,于是果断退出。虽然远离了教会,但其实一直都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无神论者,因为我不敢相信人类就是孤独地存在于世界。我也不敢相信每一个人的出生和死亡在唯物世界都几乎毫无意义,我们的意识和思想也仅仅是短暂而可悲的自娱自乐。尽管对耶稣保持怀疑,我始终相信上帝。
五年的建筑学读下来,身体损伤很大。近期去做了体检,查出胃已经癌前病变。意思就是如果这个寒假没有来检查,下个学期继续不规律的生活,下一次检查的结果或许就是胃癌。恍然明白,生之可贵与幸运。人之脆弱、可悲与无助,我全然明白。人的毁灭并不难于一只蚂蚁的死亡。人如此艰难地苟活于世,本就应该谦逊地低下头。
人的伟大和傲慢,人的悲剧与不服,在《死亡否认》这本叙述晦涩的书里被反复重复。“神兽”一词用来描述人再适合不过:亚当夏娃因赤裸的身体产生耻感的那一刻,人的神性和兽性就开始完全捆绑在一起。人之悲剧在于,神性的思想会随着兽性的死亡成为腐臭的一摊垃圾。肛门性即是此意。因为这样的悲剧,人开始编造安全的巢,将自己束缚其中。不看,不听,不闻,形成所谓的人格的谎言。事实太过残酷,而吾人仅能借助各种他物来转移每日都在接近死亡的悲剧现实。人活在社会里,人设立偶像,人拥有爱情,人信仰所谓宪法与各个主义,人不断突破科技的瓶颈甚至登上月球,人创造广告、塑料和消费主义,按此书所言,皆是掩盖残酷真相的缓冲。
想起几年前看的弗洛姆的《逃避自由》,与此书思想有种微妙联系。在本书里面也被提及了多次。人们逃避独立思考和自由的权利,借以求得安全、稳定的精神世界。在人群中是最安全的,自由是艺术家的奢侈品。
安兰德认为宗教是人放弃自由决定权的懦弱选择,而本书的观点却恰恰相反。宗教能给予人以最大限度的勇气及自由。因人类的悲剧和脆弱,也只有抽象的意识形态才能给予我们精神上的最坚定的支撑。兰克和克尔凯郭尔绕了一圈,从哲学回到了经院哲学。本书也绕了一圈,从精神分析回到了宗教。毕竟,人再骄傲,也应在上帝面前低下头来。
71 人为什么要接受琐碎的生活?当然是因为整个地平线上存在着危险,这才是平庸更深刻的动机,据此它压倒了可能性,压倒了自由。平庸知道谁是它的真正敌人:自由就是危险的敌人。
75 相反,抑郁性精神病则过于固定于其生活,无比坚固,而且不可逆转。克尔凯郭尔就此表述如下:“一种绝望野蛮地闯入无限并失去自己,于此同时,似乎第二种绝望则让自己被 ‘别人‘ 骗走,被大众包围,被诸般世俗之事吸引,以至于愈益精于世故。这样的人忘记了自己......他不敢相信自己,他发现成为自己是一件过于冒险的事情;而模仿别人,成为一个拷贝、一个数字、一名群众,却要容易和安全得多。
79 事实上,成为自己所希望的人,完成自身使命,实现本真的才能......所有这些很美好,但也很危险。自身世界可能因此毁于一旦...... ......之所以说“害怕走得太远”,是因为他并不真正希望全面正视自身的独特性。 P111 弗洛伊德自我分析的结果是:“从根本上说,事情具有某种难以控制的同性恋情感。” (个人理解是,弗洛伊德为否认自我的肛门性和会死的事实,从而否认自己的繁殖,即与异性的爱情。将自己的思想传递给年轻的同性,是某种精神上的繁衍,是弗洛伊德式的死亡否认。是的弗洛伊德也是半个gay。。)
133 儿童寻求与父亲全能的融合并非出于欲望,而是出于怯懦。
135 事实上,仇恨给我们的力量更多,这就是为什么在软弱的自我(ego)状态中可以看到更强烈的恨。
136 移情在本质上意味着恐惧的驯化(taming of terror)
146 所有为争取完美而进行的奋斗,所有为愉悦他人而产生的扭曲和挣扎,并非必然出于怯懦或造作。移情英雄诗之所以降格,是因为其过程具有无意识性和条件反射性,无法充分为自己所把握。.........为了肯定自己而需要别人........移情对象包含其自身自然的可敬畏性、自身的神秘性,如果我们服从于它,它就会让我们自身生命拥有意义。
148 移情是对现实的扭曲,然而现在我们看到,这种扭曲具有两个方面:其一是生死恐惧引起的扭曲;其二是英雄主义企愿引起的扭曲——这种企愿的目的,是要保证自我扩张,保证内在自我与周围环境的亲密关系。
153 如果性代表着物种意识,那就意味着个体性的失败和人格的失败。....性行为一开始就代表着双重的否定:生理上的死亡以及对个人独特禀赋的丧失。
155 不错,情侣代表了拜托自我意识和罪感的某种自由;然而,与此同时,情侣也代表了对自己独特人格的否定。......... 人是因为某种目的才会被对象所束缚,在依赖中被束缚。人之所以需要对象,其实是为了自我肯定。......... 如果你找到了理想的爱情,并力图使它成为判断你自身好坏的唯一标准,成为你奋斗的尺度,那么你不过是他人的反映。...........上帝的伟大和全能可以用来滋养我们自己,而不被此岸的任何事情所损害。相反,没有任何情侣能保证这一点,因为情侣是此岸的现实。.........反过来,由于情侣是我们理想的价值标准,这种缺憾就转而落到我们自己头上。如果你的情侣是你的“一切”,那么他(她)的任何缺憾都会变成对你的致命威胁。
161概而言之,艺术作品体现了艺术家的企图:藉助创造证明自己的英雄主义;艺术作品是艺术家绝对独特性和英雄主义超越的证明;然而,最终,艺术家自己却是一个受造。
188人们拥有的唯一可靠的真相,是他们自创、自编、自演的真相:活着就是游戏人生之意义。
189 一位堕入情网的常人正是被自我膨胀带入了存在的扩张和狂喜。
196 人必须以某种方式为生命付出代价,随时准备去死,投身于生活的危险,让自己被淹没,耗尽一切。
197 普通人始终把自己置于他人力量之内,试图以此确立某种平静的英雄主义。..........为了永恒的自我永生而主动利用移情对象,这就是移情。
201 对一个人来说,最重要的是习惯自己的真实年龄,停滞捍卫自己的青春,不再企图认为自己的生命没有完结。........我们知道,某些社会向个体隐瞒各年龄段的真相;另一些社会,其世界观不允许个体哀悼自己的受造性。还有一些社会,它们无法提供适当的英雄主义体系,让个体得以安全地委身其中,等等,在这样一些社会中,各种文化力量暗中合作,导致更年期抑郁症。
202 生存的负担的确过于沉重,人难以逃脱对于对象的依赖和身体的衰败,这是人的普遍命运。....... 如果无法成为自身社会公共观念体系的英雄,就必然成为小家庭中喋喋不休、怨天尤人的失败者。
231 (Irving Bieber) 受虐狂并不“想”痛苦,而是希望找到痛苦的来源,确定痛苦的位置,进而把握痛苦。因而,受虐不过是一种手段,意在承受生死焦虑和压倒性的生存恐怖,并加以固定。(个人看到此观点非常激动啊~ 跟豆瓣写的一篇关于大众炒作吃鲱鱼罐头的日志里的想法非常相近:人们借助小的可控制的痛苦而逃避死亡焦虑)
266 技术的目的是要让世界失去本来面目,为由此产生的荒诞立法,开辟“合适的”人类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