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

《创造》的读后感10篇_读后感_名著读后感_格言网

2020-12-28 23:46:52

读后感

公众号

《创造》的读后感10篇

《创造》是一本由(美) 凯文·阿什顿著作,华夏出版社出版的2016-1图书,本书定价:精装,页数:,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创造》读后感(一):每个人都可以有最低程度的创造

这本书是导师面试我时推荐给我看的,因为我说自己拖延、没有目标、缺乏创新,于是他说:现在回去就看这本书。看完后,我并没有醍醐灌顶的感觉,也未能瞬间明白创造的本质和内核是什么,更没有能够依葫芦画瓢地变成一个创新人才。然而,它让作为一个平凡者的我,不再惧怕创造,它让我重新正视创造,把创造这种能力拉下神坛。

本书大概回答了以上几个问题。创造是什么?只有天才才可以创造?创造的过程是一蹴而就的?创造一定是好的?我总结了一些要点:

1.创造是一种人类出生时就具有的能力,是与生俱来的。创造不是天才的特权,人人都可以创造。

2.创造的过程并非是一蹴而就的,不是突发的灵感。依靠的是踏实的工作,一步步的发现问题,想出对策,尝试,证明它的可行性,不断循环往复的坚持。

3. 创造不是全然的无中生有,有时候也建立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也就是所谓巨人的肩膀),进一步去发现改变。

4.创造需要时间,需要行动,需要拒绝任何无关痛痒的事情。

5.创造并非为了特定目的,有的时候单纯为了自己反而能得到更好的结果。

6.创造的结果不一定是好的,也可能会面对别人的攻击(出于宗教传统、出于嫉妒等原因),一定要坚持,强大。

总而言之,作者的观点多且杂,翻译的语言可读性不够。我也没有太多耐心读下去。书本借用各种名人的创造故事来阐述自己的观点,但阐述的不充分,观点和故事之间有生拉硬套之嫌。

《创造》读后感(二):怎么促进创新(个人篇)

人类的脑科学还缺少一个牛顿!

人类的大脑里面到底有多少个神经元?知觉是怎么来的?情感是怎么来的?梦境是怎么回事?

这些基本的都没有搞清楚。

但是人类的科学有个灰箱研究法,可以不管内部到底怎么回事,只管输入和输出,并总结出规律。

一、优生学

优生学的逻辑:聪明的人的基因可以往下传,笨人的基因就应该消失,这样一代一代下去,人类的总体素质就会提高。(种族歧视,纳粹理论都是基于优生学。)

1、智商测试

美国人刘易斯·特曼提出一套智商测试实验,用于甄别人类并进行社会分工。前后花了35年,对16000名儿童进行智商测验,筛选出1600名智商在150以上的儿童进行长期跟踪记录,结果发现:

1、这群人的平均创造力结果并没有优于常人。

2、这群人虽然智力都很高,但是有的人就是混成了loser。

3、测试淘汰的儿童中反而诞生了两个诺贝尔奖得主。

特曼在临死前留下一句:智商和社会成就没有什么关系。

智商测试只是适用于那些愿意或者善于智商测试的人的。

2、优生不适于人类的原因

1、在动植物优生上是可以的, 因为要的只是单一标准,比如马更敏捷,鸡多下蛋。如果在人类上用单一标准筛选,人类变的不愿意协作,更不用说创新创造了。

2、基因工具它不是一把手术刀,能做到特别精准,它是条大木棍,一棍下去连带一大片。

3、尊重人类多样性这个角度来说,积极的优生学本身就不成立。

人类各个层次(包括基因、智商、创新创造),都不是一个点状现象,而是网状现象。只有把那个点还原到当时的网络中,才能判断出来。

美国有一个著名的大律师叫博伊斯,他从小就是阅读障碍者,通读一篇文字非常困难。但是就是这样的人,却可以成为大律师,为啥,就是因为不会阅读。

因为不会阅读,他看任何事注意力会特别集中。(手机党的人会深有同感)

因为不会阅读,他特别善于倾听他人,对语言特别敏感。

因为不会阅读,他记忆力练的特别好。

因为不会阅读,他对细小的动作的感受力超群。

因为不会阅读,他能把任何复杂的事情用非常通俗的口语表达出来。

二、创新

创新创造的机制:

1)每一个人面对自己所面对的那个具体问题,然后解决它;

2)全人类形成一个创新创造的线,然后将其连接成网,一个巨大的创造就出现了。

我们这代人关于创新的认知框架就是每一个创新创造都是可以归到一个一个具体的发明家和创造家的名下。可是到20世纪后半叶以后,科学发展繁荣,但是居然不出现大科学家了呢?是不是可以有另外一种解释:当大科学家发明属于他的科学成果,是人类一个阶段性的现象。

1、诺贝尔奖

胰岛素的发现:

班廷向系主任麦克劳德申请了一批经费用来做一个胰岛素的实验。班廷带着他的助手做了一个分组对照实验:10条狗,5条得了糖尿病,5条没得糖尿病,用没得糖尿病的5条狗的胰岛素注射到5条得了糖尿病的狗身上,过了两个多月,那得了病的狗居然慢慢恢复了。就是这么简单的实验结果就发现了治疗糖尿病的特效药。然后麦克劳德从外地回来对胰岛素的提取和工业化生产做了一些改进,就去申请诺贝尔奖,结果1923年的诺贝尔奖就是颁给了班廷和麦克劳德。

杨振宁和李政道:

两人本是同门比亲兄弟还要好的师兄弟,奥本海默曾经夸他们是普林斯顿的一道奇观。但是在论文排名上起争执了,杨振宁觉得按中国人的规矩岁数大应该排前面,李政道觉得按国际惯例的规矩字母在前排前面。但是在参加诺贝尔颁奖的时候,杨振宁带着老婆说也要再前面,李政道忍了。而当杨振宁接受《纽约客》采访时,他扬言他所有的排名都应该在李政道之前。这时李政道就没法忍了,逼得他愤而离开普林斯顿大学,一辈子再也没有复合。

背景辐射的发现:

宇宙大爆炸学说说宇宙开始于一个奇点,然后发生大爆炸,变成一个温度极高的火球,接着整个火球在慢慢冷却,各种星际物质在慢慢远离这个爆炸中心。既然是冷却过程,它多少会残留一点温度,如果这个温度找不到,这个学说就不成立。这个温度天体物理学家怎么也找不到,却被贝尔实验室的两个工程师找到了。当时发现这个信号的工程师也不知道这个信号是什么,但是被普林斯顿的物理学家发现了这个信号就是他们要找的宇宙大爆炸学说的证据。1978年,这个诺贝尔奖就颁给了这两个工程师。

当代最著名科学史研究者莫顿说:当诺贝尔奖把每一个科学成果归功于一个人的时候,这是诺贝尔奖的结构性缺陷。

2、涌现

涌现是指很多宏观现象其实跟构成它的微观个体之间没有什么关系。比如水,水分子没有波浪现象,只有把一大堆水搁在一起的时候,才会涌现出波浪这种宏观现象。

重要的革新创造是一堆小革新,小创新的中间关系。越到现代社会,构建这种中心关系的人就越伟大。比如现代物流,比传统物流,只是每个货多了一个位置参数。

现在人类的创新图景呈现两个面向:1、在时间的维度上,它是一颗创新之树。2、在空间的维度上,它是一张创新之网。

创新图景如此演化,个人的价值就越重要,只是换了一个类型而已。原来创新的承担者是那些节点型的学霸人物,而未来创新的承担者是那些连线型的学渣人物。学渣会有很好的直觉,两个学霸告诉他的最终答案,他就知道哪个是对的,虽然他说不出什么理由。

比如乔布斯,他不会写一行代码,他就用他处女座式的工作方法,把所有的人及其上下游产业链全部逼疯,生生就开创了一个智能手机的时代。他没有干任何具体的活,他就是进行一种选择和判断。

这个时代当整个创新是在树上和网上完成的时候,谁能找到更广阔的连接途径,谁能做出最精准的最无法琢磨的判断的时候,这样的人往往是人类大创新大创造的承担者。

3、五种创新机制

1、给予。

给予这种行为,你不仅慷慨的帮助了别人,而且可以塑造对方的行为。

2、借用和移用

把别人的好东西拿过来就使。

3、杂交

把别人借用过来的东西和自己的东西放在一起,产生新的东西。

4、发明

一个创新成果会随着时间的演进把多种天赋本性发扬明显出来,你最为创新者,推动这个过程。

5、互动

之所以玩命创新,就是因为竞争对手跟的太紧。敌人没准是一个非常好的创新互动对象。

这五个创新之法就是在别人的创新成果上,我编织一个创新之网的五种针法。只要你掌握了这五种办法,那创新之树就由你推动成长,创新之网由你亲手编织,而创新的果实就是由你来品尝。

本文为学习《罗辑思维:创新是树也是网》的视频整理而成的笔记。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e-atom(伊顿EATOM),同步更新。

本期推荐书目:《创造》【美】凯文·阿什顿

《创造》读后感(三):《创造》:给勤奋者的创新书

罗胖的解读

今天给大家推荐的这本书叫《创造》。

一般人都认为,创造是神奇的事——

只有天才有可能创造。

创造行为有明确目的。

而这本书的作者,“物联网之父”凯文·阿什顿却说,那都是鬼扯。

从0到1,那是造物主创世纪的做法,绝大多数时候:

创造随时随地可以发生。

创造可以由普通人发起。

创造用普通的方法可以达成。

创造是人类大规模协作的现象。

《创造》这本书告诉了我们以下28个真相:

1.创造是一项全民活动,成千上万的人作出过贡献。

2.创造力是人类天生就有的能力。

3.创造力并不罕见,它分布在所有人身上。

4.人不是要从事创造,人本身就是创造。

5.不断改良的强烈欲望使人类大大优于其他物种。

6.工作是创新的灵魂。

7.唯一不好的草案是不去开始写草案。

8.“如何去做”和“做什么”紧密相连,一个会推导出另一个。

9.旧观念会阻碍新的观念。

10.发现问题,解决它,然后重复,步骤最多的人胜出。

11.决定创新是否成功的不是步伐大小,而是你迈出了多少步。创新要采取步骤,而不是飞跃。

12.创新的最佳方法是独自工作,并且在想出对策的时候立刻评估。

13.创意源于有意识的思考。

14.创造是执行,而不是灵感。

15.创新失败不是浪费时间,而是在做有用的积累。

16.创造真正的秘诀是要永远当一个初学者,有能力看到意料之外的事情。

17.创造的自信是一块必须每天强化的肌肉,依靠循环达到提升。

18.人类看得更远不是因为巨人,而是世世代代人的工作。

19.一个通过创造才存活下来的物种,绝不可能限制有创造力的人。

20.创造过程中的挫败感,多半源于担心别人会怎么想。

21.激情比奖励更能推动创造。

22.第一次创造出来的东西几乎没有多少是好的,但第一张草图的价值是它打破了空白页。

23.“新”就是“不同”,所以“不同”能够成为“新”。

24.创造最宝贵的资源是时间。

25.成人在行动之前思考,孩子们靠行动来思考。

26.最有创意的组织优先考虑行动的仪式,最缺创造的组织优先考虑说话的仪式。

27.我们用变化击败变化。

28.再见了,天才!

这样一本有分量的关于创造的名著,最宝贵之处在于:

1.作者凯文·阿什顿不是什么理论家,也不是商学院的教授,而是一个自己就有重大创造成果的实干家,他被认为最早提出并实践了“物联网”概念。

2.这本书不是出于想象的心灵鸡汤,也没有枯燥的理论推导,随意翻阅就能遇到来自真实世界的故事,从解决香草授粉难题,到幽门螺杆菌的发现,从可口可乐的诞生,到莱特兄弟发明飞机。

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什么是创造?

创造不是魔法,而是工作,勤奋者才有机会。

没有创造的生活暗无天日,

有创造的生活是为了得到更好的自己。

以《创造》,致敬2015年勤奋工作的朋友和每天死磕的罗胖自己。

凯文·阿什顿《创造》,华夏出版社出品,罗辑思维独家销售。

《创造》读后感(四):一本教你如何创造的书

真本书书写得还不错,里面的很多道理我们也其实从不同角度都听过,不过还是能让我们更深刻地去了理解这些道理,有点不好的地方是翻译的语言读起来不是很顺。

作者一开篇讲了一个12岁的黑人奴隶解决香草人工繁殖难题的故事,来说明创造性思维和一般思维其实是相同的,它就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思维。创造性思维并不是只有天才才有,每个人都可以有。

牛顿被苹果砸中想出了万有引力理论,阿基米德在洗澡时想到了浮力理论,凯库勒打盹时候想到苯分子的环状结构这些传说大都源自后人的猜想和夸大,真实的创造过程其实并不是灵光一现就完成的。头脑不会飞跃,创造只会源自于不断地思考与积累。

那怎么才能有创造力呢?一个基本的要求就是努力工作和珍惜时间。这是老生常谈,也是作者想讲的核心观点之一。

作者说工作是创新的灵魂。工作就是起早贪黑,拒绝各种诱惑,拒绝各种约会,放弃了周末,写了再重写,检查又修改,死记硬背和例行公事盯着空白的纸张怀疑自己,在自己不知道何处开始的时候开始,而且在我们继续不下去的时候仍不停止。它并不有趣浪漫,甚至大多数时候十分枯燥。如果我们想创新,我们必须——用保罗·加利科的话来说就是——割开我们的血管,让血流出来。没有什么诀窍或者秘方,创造就是工作,如此简单,又如此困难。

时间是个伟大的均衡器,它对所有人都是一样的,每个人都有一天24小时,一周7天,每个生命都有未知的长度,不论贫富贵贱都一样。任何人都不要说自己没有时间,这个世界上最畅销的文学系列是由一位单身母亲在她年幼的女儿睡着后在爱丁堡的咖啡馆里写下的,改变世界的哲学是由一位在巴黎监狱等着上断头台的囚犯撰写的,三个世纪的物理学是被一名有着专辑审查员终身职位的男子在一年内推翻的。时间总是有的。

时间是创造的原料,清除创造的魔法和神话,剩下的就只是工作:通过研究和实践成为专家的工作,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后再寻找新问题的工作,失败后仍继续尝试的工作,思考和完善的工作。创造要有所消耗,它是一整天,每一天。它不知道什么是周末和假期,它不是提供我们一时兴起的消遣,它是习惯、强迫、沉湎和使命。将创造者们联系起来的方式就是他们利用时间的方式。不论你读到什么,不论他们是如何说的几乎所有的创造者都将他们所有的时间花在创造这项工作上。很少有人一夜之间就成功,许多成功者都经历过无数通宵的工作。我们要为此学会拒绝,说“不”要比各种“想法”“才华”重要得多,学会拒绝才能守得住时间,而时间是我们用于编织各种创造物的细线。

现在很流行一句话叫“不忘初心”,怎么样理解初心这个东西呢,作者也提供了一个角度。

我们在很多领域确实需要不断地磨炼自己的专业技能,比如象棋大师,他们看一盘棋就能比普通选手看得很快更远,因为很多模块化的东西已经在他们心中形成,他们专注的已经不只是一颗棋子,一步走法了。

但是过于习惯于套路可能会阻止我们看到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书中讲了诺奖获得者的病理学家罗宾·沃伦的故事,在他发现导致胃溃疡的幽门螺旋杆菌之前,其实很多医生和科学家都已经在胃的切片里见过这种细菌,但是大家都受传统观念“细菌无法在胃酸中存活”的影响,无意间都把它们观察到的事实忽略了。

在初学者心里有很多种可能,但在专家心里却几乎没有多少种可能性。初心是一种超越专业技能的选择性与盲目性的注意力,一种注意到一切、不去做臆断的注意力。要想有创造力,我们就必须有一种初学者心态,不被自己的经验所蒙蔽,这应该也是乔布斯那句“stay hungry,stay foolish”的含义所在。

作者引用了很多伍迪·艾伦的名言,看得出来作者对他很是敬仰,毕竟很少有人能一个人胜任导演、编剧和演员这三个角色,还能如此的高产,又把三件事都做到世界一流。

书中引用的伍迪·艾伦关于创作的感受确实也让人很受启发:

“我从不让时间还未得到利用就过去。当我早晨步行去某个地方,我仍在计划我将要思考些什么,哪一个问题需要我去解决。我可能会说,今天早晨我要想出一些标题。当我去冲澡时,我尝试利用这段时间。我花了这么多时间思考,是因为这是解决这些写作问题的唯一途径。”

“写作并不容易,它是一种令人感到痛苦的工作,很辛苦,而且你必须拼了命去写。许多年后我读到托尔斯泰的一句话:实际上,你必须用笔蘸血写作。我曾经清晨就开始写作,不断地写作,写了再重写,然后重新构思,又撕掉所写的东西并从头开始我想出了这样一种强硬的做法——我永远不等待灵感,我总是必须二话不说地着手去做。你知道,你必须强迫自己写作。”

关于创造,常常会有一种情绪阻碍我们——因为一开头无法做出让自己满意的东西,所以无法开始去做。我们不知道第一件东西的样子。在我们的想象中,我们的创作已经完成,但实际上从未开始。一件刚开始的事情是正确少于错误,缺陷多于灵巧的,没有什么东西一开始就是好的,但是所有好的东西都需要一个开始。一切都可以后来加以修订和改进。创造的勇气就是去制造一个糟糕的开始。

我们也不能因为缺乏灵感而停止工作,我们没有办法一直处于创作巅峰,我们会遇到好日子与不好的日子,伟大的创造者无论在想工作还是不想工作的时候都在工作,无论他们是否有心情,无论他们是否有灵感。要长期工作,而不是视创作灵感的强烈程度而工作。成功不会突然到来,它只会不断积累。

《创造》读后感(五):不算是我想要的“创造”

在大脑内部,我将《罗辑思维》的主讲人著名脱口秀演员罗振宇先生标记为“罗二胖”,用以区别锤子手机的掌门人著名脱口秀演员罗永浩先生——“罗胖”。

话说二胖哥当下做的这番精品图书的生意,在朋友圈里面也算是火得一塌糊涂,尽管有很多朋友觉得他给书籍的广告推荐词有些言过其实,但不可否认他家铺子里的货色确实是远远高于出版业的平均水准。

基本上,我对自己买的几本书都还满意,特别是那些被二胖哥从绝版状态里重新扒出来的系列,可算是给书迷的惊喜。然而,这本《创造》在二胖哥微信公众号里所推销的“精神食粮”中却难称上品,只能算是有点特色吧。

有一类书,我称之为“片儿汤书”,往往背后印着“思想社科”“心理励志”的上架推荐标签,全书从头到尾说的就那么一件事儿,这事儿吧往往是在心理学或者社会学领域里面比较非主流且反常识的理论或者假说,作者分章设文或层层递进或穿插迂回反复进行论述,论据往往不是大人物的小故事就是小人物的大故事。这“片儿汤书”的成色完全决定于书里面不多的干货是否真的对你有所启发,如果毫无帮助或者没有可操作性,基本就可以等同于“鸡汤”,如果能让你有恍然的感觉,就算是值回票价。

二胖哥推荐的这本《创造——只给勤奋者的创新书》(英文名”How to fly a horse- The secret history of creation, invention and discovery”貌似与内容更贴切一些,不知道为啥翻了这么个四平八稳的名字)多少也有这种套路的影子。只是书里的干货还值得品味一番。

正文分为九章,另有前言和尾章致谢值得一提。

前言首先录了一封莫扎特自述自己如何牛B的信,随即戳破是伪作。作者以此展开自己对创新最重要的看法,即创新并非天才的专利,那只是人们固有的错觉。然后作者自己来了个简介以及对创新看法的变化,之后点出本书的思路就是用科学、历史和哲学领域的小故事来揭示人类创造新东西的模式。

致谢中作者列出了每一章故事来源的书单,倒是让人高看一眼。

章一“创造很寻常”的主要观点是创新谁都可以做并非天才的特权,而且实验证明创新跟IQ无关,创造本身仅仅就是一份工作。

章二“思考就像散步”是我觉得最最有意义的一篇文字,作者强调在创新过程中不存在“顿悟”这个步骤,“头脑不会飞跃。解决问题并引导我们创新的是观察、评价和重复,而不是感知上的突然变化。”嗯,重要的事情就是“不存在顿悟,不存在顿悟,不存在顿悟!”“创造是像走路一样思考的结果。左脚,问题。右脚,对策。一直重复,直到你到达目的地。”

章三“遇见逆境”告诉我们创新过程中可能充满着失败,但创新本身就是时间和失败累积起来的。而且在这一过程中现状的强大抗体会集合起来反抗改变。

章四“如何去看”告诉我们惯性思维是怎么做到“一叶障目”的,而创新者既需要专家那种“选择性关注”的能力又要保持初心。

章五“应授予荣誉时”——“所有的创新都是建立与无数前人的聪明才智之上,即使是个人的最大贡献,也仅仅是人类前进道路上的一小步。”前面这句话是从目录抄来的,这章内容其实好像不是说这个,基本是在讲八卦。

章六“结果之链”告诉我们创新的结果是不可预料的,不可预料的,不可预料的。

章七“创造的动力”探讨了奖励对于创造的作用,在一些实验中奖励表现出了负面作用,而对于不需要创造性的问题则没有负影响。而更加细致的实验表明“有选择-有奖励”的状态最利于创新,“无奖励”状态次之,而“无选择-有奖励”的状态则最为糟糕,会导致“创造障碍”,但它恰恰时大多数工作的现状。而当碰到“创造障碍”的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继续踏实工作。

章八“创造型组织”讲述了一个智力上很有安全感的领导,在面对一个刺头新手对专家评议发表的吐槽时,说了一句“证明给我看”的故事。

章九“再见了,天才”跟天才说了再见。

这本书不仅文字结构松散,有些地方连逻辑结构也很松散,当你预期这是一本通过抽丝剥茧的手段把“创新”的内核展现在你面前的工作手册时,他给你的却是野史般的阅读体验,可取之处是他从之前不太常用的角度观察了“创新”这件事。我想也许中文标题误导性太强了,使我带着错觉开始读这本书才会有些失望吧。

尽管对这类书的文字都没抱什么希望,但是本书还是有那么几句经典的。

“如果我们不去追逐我们的梦想,他们就会像噩梦一样追逐着我们。”

“我们是我们的时间、梦想、行为的总和。”

《创造》读后感(六):天才——是最像自己的人(摘录)

这本书通过一些浅显的例子论证了现实生活中我们关于创造的不深刻的认识。

所谓创造,它不是我们常说的“阿哈”时刻,没有那一项创造不是基于日复一日辛勤的劳作而得到的。

创造是工作不是魔法。是日复一日地辛勤工作,不断怀疑自己产生的。它并不有趣,浪漫,甚至大部分时候它十分的枯燥。如果我们想创新,我们必须——割开我们的血管,让血流出来。

我们的借口,一个是没有时间,一个是梦想太大,而我们太普通,剖开血管的唯一方法便是开始去做。一旦开始,我做不到就不是事实。我们创新的第一步可能不太好。想象力需要重复。新事物不会带着成品来到这个世界。在我们隐秘的脑海里显得很强大的创意,当我们将它们放在办公桌上开始实施的时候,它们却东倒西歪,显得很弱小。但每一个开始都很美丽。第一张草图的价值就在于它打破了空白。唯一不好的草图就是我们不去写草案。

如何创造?为什么创造?要创造什么的决定者是我们自己。如果没有,如何去做和做什么是想联通的,一个可以导向另一个。

所有的创造起源于思考,而思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创新需要非同寻常的思维飞跃,这是个很明显的误解。要学会的是有意识的思考,并不要求思考的连续性,你只要做的是不放弃思考就可以。

为什么这样行不通,如何才可以。问题—对策法是创造的经典法则。但要警惕想法不等于创新。创新是执行而不是灵感。想法很多,但是为了想法而付出实践的很少。对于现阶段的你,要做的是如何让你变成一个想法多的人,敢想是敢做的第一步。

所有的创造,无论是绘画 、飞机或手机,都具有相同的基础:由一个问题引向一个对策,再引出下一个问题渐进的步骤。创造是像走路一样思考的结果。左脚,问题。右脚,对策。一直重复,直到你到达目的地。决定你能否成功的不是你步伐的大小,而是你迈出了多少步。

遇见逆境的勇气。失败,持续的失败,直到成功。

失败不是浪费时间,而是在做有用的积累。把时间花在失败上是值得的。在创造的迷宫里闯荡从来都不是浪费时间,只有离开迷宫才是。

我们抗拒他人的创造天性,同时也抗拒自己的,往往最具创造价值的东西是我们开始最不喜欢的。知道这一点,要对自己更包容。

拒绝能够起到教育作用。失败可以教导我们。这两样东西都很伤人。只有分心才给人以安慰。而且这三者之中只有分心会导致毁灭。拒绝和失败可以让我们强大,但被浪费的时间却像一个微小的死亡。决定我们是否成为成功的创造者的不是我们有多么聪明,多么有天赋,或多么努力工作,而是我们如何去应对创造中的逆境。为什么改变世界这么困难?因为这个世界不愿意被改变。

如何去看——所见非所得,没有什么比显而易见的事实更具有欺骗性了。特级大师可以选择性地去关注一场比赛。这是因为这些第一印象不是第一个印象,而是一系列上百万个印象中最新的一个。

创造就是思考,注意力就是我们所想的东西。经历的越多,思考的就越少——各个行业皆是如此。

专家不去考虑不太可能的对策,这提高了效率,但要警惕不要阻止自己去看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深藏在“显而易见”之下。这就是成为一个专家,以及成为一个初学者。

技艺的真正秘诀是要永远当一个初学者。要看见意料之外的事情,而不要意料任何事情。科学界范式的存在,就是导致所谓的专家选择性研究,研究他们的意料而不是去找意外。而初学者和专家看似矛盾,实则可以统一。专业技能的最后一步就是初学心态的第一步:了解你的假设,知道你为什么做出这种假设,以及什么时候去暂停你的假设。

确定性与真相。欺骗使自己感到安慰,真相却会伤害自己。当你感到有把握的时候,应当警惕。你正在受到确定性的侵扰。欺骗的安慰来源于安全感。确定感是穿过问题和困难的地下之路。确定感就是怯弱——逃避掉弄错的可能性。如果我们已经知道自己是正确的,为何还要和疑问和不安对抗呢?

自信心是一种循环,而不是一个稳定的状态,它是一块必须每天得到强化的肌肉,一种通过忍受创造中的逆境而得到补充与增强的感觉。确定感是恒定的。自信心来了又走。

将确定视为仇敌,与怀疑交上朋友。如果你可以改变自己的心态,你就可以改变任何事情。所有的这些理论,你自己要用行动去做注释,一次两次不能改变什么,只有真的让这些思考方式变成习惯,你才是让这些文字产生了价值。

我们并不是因为巨人看得更远。我们看得更远是世世代代的人的工作。

没有歧视地去对待创造者,这才是正确的做法。

我们总是会把事情做到更好。我们永远不能将它们做到最好。我们不应该指望自己所有甚至大部分的创造物带来的结果,不论好坏。我们有着一个与此不同的责任:积极地找到那些结果,尽快地发现它们,如果是坏结果,就拿出创造者拿手好戏对待——把它们当成是新的待解决的问题来欢迎。

动机永远不是单纯的。创造的八个动机:掌握、不朽、金钱、认可、自尊的渴望、创造美、证明自己、发现潜在秩序的渴望。这些回报,有的是外部的,有的是内部的。

所有的创造者们都面临着这一风险。我们想做的工作比我们必须做的工作更好。

在每一个创造者的人生中,无论他或她的创造领域是什么,都会有一个时候是需要全身心地投入才能获得成功的。这个投入的代价很高:我们必须把自己几乎完全献给我们的创造目标。当我们的注意力被别的事物吸引时,我们必须对它们说不。当我们不知道怎么办时,我们必须工作。我们每天都必须回归到自己的创造中去,不能有任何借口。当我们失败时,我们必须继续。

“写出令自己满意的东西障碍”治疗方法:写一下你觉得不好的东西。创作障碍就是认为自己一直会处于巅峰状态,这是要值得警惕的。你会遇到好日子和不好的日子,但你做的唯一不好的工作就是不去工作。伟大的创作者无论是想工作还是不想工作的时候都在工作,无论他们是否有心情,无论他们是否有灵感。要长期工作,而不是视创作感觉强烈程度而工作。成功不会突然到来,它只会不断累积。

同时也不要背负“写出令别人满意的作品”的念头。当你真正坐下来写作的时候,感觉就像在吃一顿你在厨房花了一整天时间做出来的饭。做饭是为了吃,而不是为了招待他人。

激情是“有选择无奖励”的最极端状态。或者,相反地,它就是它自己的奖励,一种对结果毫不在意的能量,甚至当结果包括睡眠时间被冲掉、变贫穷、失去朋友、流血甚至淤青甚至死亡也不在乎。

不管以什么方式,你的激情总会表现出来。不如将其当作勇气来创造。

最具破坏性的词是“before I begin”,若要开始,那就开始。在开始之前唯一未能做到的事情就是未能开始。抵制住别人的诱惑,还要抵制住自己的。开始的时候,重要的是你把多少陶土放到了转盘上。时间要尽量长。尽可能重复,直到死去。

“新”的艺术,或许还有幸福的艺术,不是新的或旧的绝对胜利,而是两者之间的平衡。鸟儿并没有抵抗地心引力,也没有让其将它们限制在地上。它们用它来飞翔。

智力上有安全感的人不需要向任何人展示他们有多聪明,他们都以观察或者实验为依据,而且都追求真理。智力上缺乏安全感的人需要向每个人展示他们有多聪明,他们都以自我为中心,并寻求胜利。

智力上的安全感与智力无关。比起动脑更擅长动手的人们通常都拥有智力上的安全感,他们知道自己知道些什么,而且乐于见到有人比自己知道得更多。极聪明的人往往也在智力上具有安全感——也是出于同样的原因。

孩子用行动来思考而不是用语言。

成人却是在行动之前思考。用行动代替言语,你可以做到,那就证明给我看。

向你解释了创造的内幕,不需要过分苛责自己,唯一的简单又痛苦的方法便是工作,重复的工作。

    

上一篇:来时不惧,去时无伤经典读后感10     

下一篇:《没有任何借口》读后感10篇_读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