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经典》是一本由徐贲著作,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49.00,页数:41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阅读经典》读后感(一):阅读经典
众所周知,美国一向以“精英教育”这一理念引领世界的教学风向标,不过,美国在实践的精英教育的过程中并没有一味的追求技术的提升与经济的增长,而是在对学生的目标与课程目标的设置中,专门设置了针对提升学生智识与人文素养的liberal education。这就是《阅读经典——美国大学的人文教育》(后文简略为《阅读经典》)这本书的由来。
现任美国加州圣玛利学院英文系的徐贲教授在《阅读经典》这本书中,为我们完整阐述了他在美国教授该门课程时的授课内容,内容详实而深刻,资料全面并且发人深省。而有着深厚英文底子徐贲教授,选择了——阅读经典,解读经典的教学方法,并且让学生自行提问、思考、阐述与写作的方式,进行人文教育。徐贲教授在阐述本书时,将本书分为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教学实录,主要是以讲稿的形式为我们解读了从《荷马史诗》到《美国独立宣言》中的人文精神,或是在文学作品的矛盾冲突中寻求高尚的道德情操,或者是分析解读难以理解的哲学著作等等;第二部分是作者对人文教育倡导者和实践者列奥施?特劳斯的文献的思考;第三部分是对人文教育的学术性的分析与阐释。
说到人文教育,最早可以追溯到十四世纪初,发起于意大利文艺复兴。那是一段让人兴奋与憧憬的时代,工业和经济大幅度的发展,社会生产关系的改变,民族意识开始觉醒,欧洲各国大众表现了抵抗神权要求民族统一的强烈愿望,从而在文化艺术上也开始出现了反映新兴资本主义势力的利益和要求的新时期。新兴资产阶级认为中世纪文化是一种倒退,而希腊、罗马古典文化则是光明发达的典范。
文艺复兴所追求的人文主义其实是一种人性的解放,一种对知识和精神的解放与创造。在文学与艺术方面,接连产生了但丁、薄伽丘、拉斐尔、米开朗基罗、达芬奇、塞万提斯、拉伯雷、莎士比亚等等文学与艺术的巨人以及无比丰硕的人文主义文艺作品。时至今日,这些前辈为世界创造出的文学、绘画、雕塑等等艺术作品,仍让我们望洋兴叹。几百年后站在巨人肩膀上的我们,除了可以欣赏到这些文艺作品的艺术价值之外,还能够透过作品,了解到这些作品的教育意义。而这些,也是这门人文教育课程的目标所在。
我非常敬佩徐贲教授的成就,作为一位汉语第一语言者,他能够为英语第一语言者解读古代经典著作,并且引领、启发他们获得发现问题、独立思考的能力与方法,并从中领悟人文主义精神,这都有着极大的难度的。
《阅读经典》读后感(二):有关美国人文教育
有关美国人文教育
文/米雪
教育问题一直是备受关注的问题。知识与教育密不可分,而读书恰是一个积累知识的过程,据统计,我国每年人均读书量不足5本。当然,现如今获得知识的渠道比以前方便了许多,并不局限于书本,网络的发展,极大便利和丰富了人们的生活。知识的获取和传授有一部分也会依赖于网络。面对信息量极大的网络世界,徐贲在《阅读经典:美国大学的人文教育》序言中指出,“互联网时代的学生们最需要学习的是有积极价值导向和批判问题意识的思考能力,而不仅仅是获取被叫做‘客观知识’,其实不过是唾手可及的现成信息。”
徐贲是美国加州圣玛丽学院(天主教背景)英文系教授,他在该校还还开设了人文教育课程。作为一名教育一线的施教者,对于如何实践人文教育课程,更有发言权。《道德经》中曾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人文教育就是一个区别于一般教育,“授人以渔”的过程。让学生不再只是接受现成的知识,而是“让他们学习如何检验知识,并对可靠的知识建立起信念……”这才是人文教育对学生个人素质和能力一个基本要求,它不是精英教育,重点是增进学生的思考与判断和提升与他人交流勾通、协作的能力,确立正确的价值观。
《阅读经典:美国大学的人文教育》将作者徐贲在美国从事人文教育的经验之谈做了一个总结。全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基本上是课堂活动经过编辑的记录,是作者通过具体的教育实例,直观而明确地再现了美国课堂。在这部分中,作者选取了亚里士多德、修昔底德、蒙田、洛克等人的著作,从政治、历史、宗教等各个方面对现有的经典著作进行了阅读和思考。教育的背景和环境不同,人们所关注的角度和事件也就不尽相同。从作者选取的作者和作品来看,多与政治、宗教、哲学类有关,如《圣经-旧约》之《约伯记》,马基雅维里《君主论》,帕斯卡尔《思想录》等。不同的土壤孕育不同的人文观念,这与美国国内的主流教育内容相吻合。
书的第二部分是承接第一部分的教育观念,将《列奥-施特劳斯与人文教育》作为一个大块进行重点论述。从这一部分开始,书的内容由浅变深,从经验总结过渡到专业性、学术性。列奥-施特劳斯是人文教育重要的提倡者和实践者,当然他也是身兼哲学家、政治家。教育观点和方法论中会不自觉带入政治和哲学色彩,“我们必须看到,就在民主把自由给予所有人的时候,民主也把自由给予了那些因关心人的优秀而批评民主的人。”作为一名出生德国的犹太人,列奥-施特劳斯是一个外乡人,入乡随俗的作者徐贲也自认是一个更认同美国的外乡人。“人文教育是一种存在于自由民主政体中的自我再生和自我更新体制……”徐贲所提倡的人文教育的生存条件和选择标准,是民主社会中绝大多数人所坚持的自有信念和共识,也是哲人的价值理想 ,这就是美国的人文教育的精髓。
如果说第二部分是人文教育的方法指导,那么第三部分就是结合古典与时下的教育蓝本。通过对西方古典大著作阅读、讨论,分析西方经典对当代的启示。斯佩罗尼的《妙语录》的诙谐与智慧,对人们日常交流有什么帮助?首先,诙谐是一种思想和文字的能力,与人文教育有相通之处;其二,诙谐离不开智慧,而人文教育其中一点正是远离愚蠢,与教育的目的不谋而合,在信息充斥的今天,仍然具有借鉴意义。“公民服从”问题,亚里士多德《政治学》与政治改革的政体问题,在这一部分均有论述。
全书是作者在美国亲历的人文教育的辑录,他是以美国教育为母本,结合自身多年的前线工作教育经验,阐述了人文教育的重要意义。我国虽与美国的经济政治教育环境不同,但是,教育无国界。徐贲作为一个有多年经验的施教者,他所提倡的人文教育的终极目的、经验和方法论都非常值得我们学习,书中很多方法都具有很强的实操性,对于我们眼下的人文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是一个很好地启发。
《阅读经典》读后感(三):经典阅读
人文教育,一看起来就是给人枯燥的感觉,但同时,也会让人觉得好高大上的一个词语。特别是在现在这个社会,人们越来越去强调人文教育的教育。那么,我们不禁问到什么是人文教育?于是,去百度上释义了这个词。
在这本书中,作者从人的最基本的与朋友相处去说,善待朋友是一种荣誉,它来自于别人对一个人几乎无条件的信任。如果别人信任你,你也就应该对他担负起不背叛的道德责任。如果你不能尽这个责任,那么你的背叛不知是一个行为上的错误,而且更是一个道义上的罪过。这样的一个朋友之间互相信任的问题。然后再从各个人所关注的各个不同的问题去说,包括幸福,节制,宗教以及政治。这就体现了学校的人文教育的培养不再局限在培养神职人员,而是为了培养懂得世俗学问、有人道主义精神、有德行和能为社会进步而献身的人。培养有礼貌,仪态端庄大方,身心健康,具有开拓精神的培养目标。在现在的社会,对于人文教育的培养更应该注重。就像这本书中所说的,在美国,学生认为美国公民最应该需要的基本的道德是诚实。是的,诚实是公民的第一美德。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很多关于诚实的一些古语“人无信而不立”之类,中国也历来承认诚实的重要性,可是现在呢?人的心是隔着肚皮的,让我们不敢付诸自己内心的真实所想给另一个人。我没呢总感觉自己很累,生活在此中社会,可是我们深处内心的问,大多数的类是因为工作量的累吗?不,不是的,是因为与人交往时的累。
如果简单的把人文教育的培养只在道德方面,那就太以偏概全了。人文教育的培养还需要在科学、知识方面,培养学生对“人的普遍问题”进行思考和提问的能力。相信知识、学问和文化在促进道德提高、社会改良与人类进步方面的作用。
在这本书的第一部分中,作者展现了自己在美国教学中的情境,这是非常值得我们的学习,特别对于一个即将走入教师岗位上的我来说。坚持一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养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调动已有的知识贮备,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做到观点明确。
经典的书籍需要我们不断去揣摩,所以两周以来的阅读是往往不够的,还是需要更长的时间去理解它。
《阅读经典》读后感(四):若按美国大学的标准,那我们从来没有“人文教育”
文:鱼鲜支
徐贲是美国加州圣玛丽学院英文系的教授。二十余年来,他为本科生开设“经典阅读课”,积累了丰富的人文教育经验,也对美国大学的人文教育有着深刻的理解。
为了向国内介绍这种教育,他撰写了《阅读经典——美国大学的人文教育》一书,2015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阅读经典》读后感(五):养成独立思考与重读的习惯
丰富的知识产生于广泛的阅读中累积的思考。阅读书本可以让人获得他人的生活体验和思考成果,“记忆人的伟大是通过阅读伟大著作来实现的”,建立与伟大心灵的对话正是本书提倡的人文教育的核心。
在获取信息轻而易举的时代,思考和判断的能力更加重要。独立思考的结果,更适合和别人分享。独立思考和不作恶的底线,正是逆行者的标签,正如苏格拉底所说:不经过思考的生活不是值得去过的生活。
书本每次的阅读都会给读者带来不同的体验,因为视角不同,关注的频道也不同。每次读者的精神世界里关注的问题都不同,因此,经典的书籍需要一生不断重读和批注。
《阅读经典》读后感(六):《阅读经典:美国大学的人文教育》读书笔记
书名:《阅读经典:美国大学的人文教育》
作者:徐贲
译者:无
出版者:北京大学出版社
版次:2015年10月第一版第一刷
读书笔记(开始时间:20160330)
1.是哪类书:教育学著作
2.主要内容:介绍作者在美国大学教授人文经典阅读课程的经历,以及对中国的启示。
3.主要观点:人文教育是智识教育,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增进智识,提高独立思考和判断分析知识和信息的能力,从而亲近智慧摆脱愚蠢。教育的形式主要是人文经典的阅读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对话。
4.要问的问题:人文经典阅读有何作用?如何进行?
5.书的结构: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课堂记录,第二部分是介绍列奥.施特劳斯的人文教育思想,第三部分阐述西方人文经典对现代的意义。
6.重要的单字:人文教育、智识、经典阅读、对话。
7.重要的句子:美国高等学校的人文教育,是为了帮助学生增进思考、判断、与他人对话、协作的能力,了解人的价值与自身弱点,提升社会责任感和公民素质,是普通人而不是精英的教育。
8.作者的论述:
序言 我亲历的人文教育
美国高等学校的人文教育,是为了帮助学生增进思考、判断、与他人对话、协作的能力,了解人的价值与自身弱点,提升社会责任感和公民素质,是普通人而不是精英的教育。
人文教育核心课程的特点:①强调的是以思考(thinking)、理智(reason)、判断(judgment)能力为主要特征的智识,不是某种领域知识;②它要求学生以“常识”和“普通知识”为本,以亲近智慧为目标的知识活动,不以积累和提高专门知识为目的;③它的“知识”产生于“对话”,而不是“传授”,在运用知识时重在说服的过程,而不是最后的真理,因此特别与公共说理有关。
人文教育的根本目标是人的心智解放和成长。通识教育不能代替人文教育,人文教育的重点是基于独立思考、判断、价值认可、尊严意识的,对公民参与、公共事务讨论、说理和对话能力的全面培养和提升。智慧又可以叫作“智识”,是一种特别需要由价值和意义来导向的求知过程,其目的是认识处于物质宇宙中的“人类世界”,帮助学生探究并认识人类世界的丰富性、生存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智识的导向可以帮助我们区分技能性知识与体现人类价值的真正知识(智识)。在互联网时代,更需要学习的是有积极价值导向和批判问题意识的思考能力,而不仅仅是获取被称作“客观知识”,其实不过是唾手可及的现成信息。专业教育可以告诉学生“是什么”和“怎么做”,而人文教育则告诉他们“应该怎么”和“为什么”。
智识被认为是人类心智所具备的一种能分辨对错的直觉能力,所以特别与价值判断有关。人文教育课堂上的智识强调的是另外一些与一般学习或知识学习有关的人的普遍能力,其中最为基础的便是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互联网时代,其重要性变得更加突出了。分辨知识的真伪需要的不仅是知识,而且更是智识,智识是更不容易获得的知识。真正的知识是一种“信念”,它必须是经过检验的。在纸媒时代,可以依靠编辑(不过烂书也很多),现在,检验的任务往往落在读者自己身上了。人文教育不只是让学生接受现成的知识,而是让他们学习如何检验知识,并对可靠的知识建立起信念,这是人文教育对学生求知素质和能力的要求。
人文教育包括课堂讨论(集体知识活动)和写作(个人独立的知识行为)两部分,二者都以阅读为基础。
智慧的对立面是愚蠢,知识的对立面是无知。学习知识可以改变无知,但却不一定能改变愚蠢,许多有知识的人士因没有智慧而愚蠢。人文教育的智识学习目标之一便是识别知识与智慧,并通过这种识别,尽量对愚蠢保持警惕。人文教育所阅读的思想家可以说就是人类家庭中的年长者。人类在不同群体生活中形成的源远流长的传统、记忆、经验、教训,积累成为一种共同的被称为是“智慧”的普适性知识。这是所有人类都可以共同分享的普通知识。不仅如此,智慧还是一种体现人类共同认可的善和美德的知识。人文教育帮助青年学生们亲近智慧,摆脱愚蠢的限制,不仅有个人智识成长的意义,而且还能起到重要的社会教化和优化作用。一个好的社会制度不可能建立在大多数年轻人愚蠢的基础上的。
智慧结合了真实的知识与好的价值。人类进入现代以后,在真实和价值之间发生了断裂。人文教育课堂上的全部活动,至少是最主要的活动乃是把价值问题重新置于知识学习的中心位置,并以此使得知识有可能转化为一种虽不一定就是智慧,但却随时都在亲近智慧和摆脱愚蠢的智识。
人文教育是人的理性教育,人的理性的重要体现之一就是人与他人交谈、对话、说理的意愿与能力。包括两种“对话”,一是读者与经典文本作者之间的对话。另一种是在同学们之间进行的。人文教育的课堂对话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共同思考的场所和对话平台。对话的主要形式是结构化对话,它特别有助于在较复杂的人文问题上形成对话和交流。它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成就,也是有助于理性公共生活的文化活动。这样的对话必须有一个限度,一旦越过,经典阅读便不复存在。
前言 课堂内外的人文经典阅读
人文教育和通识教育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和两种不同的课程。人文教育包括两种核心课程:经典阅读讨论和写作。本书第一部分用一些教学实例来说明,人文教育的经典阅读——基于教师和学生自由精神和独立思考的经典阅读——有两个基本方面:一是知识的,二是方法的。人文教育的阅读是教育和训练的结果,不是一个人本能自发或自然就会的,包括阅读方法、技巧的细致训练和反复运用,另一个是阅读联想、想象和创新能力的引导和培养。
人文阅读课培养学生提问的能力,要帮助学生提出有意思、有分量、有深度和普遍意义的问题,这种性质的提问、联想和想象才是人文教育特别在学生们身上发掘和培养的。从多样性的阅读经验得出对一些常见“人文问题”的普遍概念,这是一种必须由每个学生自己来归纳、总结的思考,也需要他们结合个人的人生观察和体会,在尽可能广泛的知识范围内,多角度地反思。人文问题要形成“问题”,既不能脱离具体文本提出问题的特定“语境”,又不能限于这样的语境。
第二部分是作者对人文教育重要的提倡者和实践者列奥.斯特劳斯的一些思考。
第三部分是学术性和理论性的经典阅读。
第一部分 人文教育的课堂思考
一、索福克勒斯《菲罗克忒忒斯》——出卖朋友的羞耻
荷马史诗中的内容,菲罗克忒忒斯因为受伤被遗弃在一个小岛上,十年后因为奥德修斯攻打特洛伊需要他的剑,就派涅奥普托勒摩斯来骗。后者通过友情骗取前者的信任,得到了剑。讨论的主要是友情和对国家义务的冲突。学生的价值观与故事发生时那个时代的人的价值观是不一样的,当时的友情观认为友情不只是友情,还是“荣誉”。对于欺骗行为,只要别人不认为这是不荣誉的行为,就不能算一件坏事。信任一个人就不得不承担被他背叛的风险。人生最大的难事就是学会信任值得信任的人。
(原来读这些东西是这么读,不是光读读故事。)
二、欧里庇得斯《酒神的伴侣》——神不正义,人怎么办
酒神是宙斯和人间女子的私生子,其母亲被宙斯的妻子弄死了,酒神长大后就疯狂报复其母亲故国忒拜的人。
学生心目中的神是基督教的一神,其神性高于人性。因此能抑制使用暴力的冲动。有人认为,酒神之所以发怒,是因为“缺乏合法性”。也有人认为,神是不是正义,完全靠运气,就像是否生活在一个较好的制度里一样。
在神的“天威”面前,人无能为力,但人并不必须承认神的正义性。不承认神的必然正义性,这本身就是人以正义的名义进行的一种反抗。正义是人的一种价值。人无能为力,但不会没有想法。
三、亚里士多德《伦理学》——幸福、节制和诚实
对《伦理学》中心论题的“善”与“幸福”的关系有不同的看法。人文阅读的一个基本要求是言之有据,也就是随时准备用文本来支持自己的看法。
对于“幸福”是一切善的顶点,不同人有不同的理解,并展开讨论。还有人以实际经验对亚里士多德的说法表示异议。
对于节制与幸福,很多人都是以自身经验来讨论。
对于公民的第一美德,亚里士多德没有明说,有人认为是勇敢和节制,而几乎说有学生都认为美国公民的第一美德是诚实,政治家也如此。在美国这个民主平等理念深入人心的社会中,普通公民不把政治家或当政者当作与自己不同,更不用说高人一等的人物。学生对诚实美德的难度有相当现实的估计。
四、亚里士多德《政治学》——政治是自由人的公共行为
一位学生说:亚里士多德说的是一种“像氧气一样的政治”,与现实世界里的污浊政治有着太大的差距。
亚里士多德是在经验性地总结他认为正当的政治,而不是描绘理想化的乌托邦蓝图。如何在政治的经验性总结和这种总结可能指向的理想化理念之间找到一些过渡,经常是在人文教育课上阅读亚里士多德的一个挑战,也是一个主要的讨论乐趣。政治是一项道德活动,涉及如何开创和维护一个“正义社会”,正是基于这个原因,亚里士多德将政治学视为“首要科学”。
有学生认为,即便是关于共善的共识,也不是越统一、越一致就越好的因为在一个客观上存在不同利益和利益冲突的国家里,除非运用暴力和强制事实上不可能有所谓“一致”的认识。他在《政治学》文本里找到了依据。现代国家的专制独裁者把自己打扮成人民的父亲、救星和缔造之神,即便如此,他也不是“完全公正之人”。亚里士多德把政治视为人的事情,而不是神的事情,所以他把政治看作一种“科学”,也把人看作“政治的动物”。他并没有“发明”或“创立”他的政治学,他的政治学是实际政治知识的积累。学习政治学不能为求知识而求知识,无论政治学知识有多么重要,这种知识的主要目的是“致用”,而“致何用”则取决于知识者的判断。亚里士多德的基本方法不是提出所谓的“新理论”,而是在讨论的范围之内分析已经积累的经验知识。
《政治学》里的政治观念符合其学生们来自现实生活的经验、常识和价值观。他们往往会用这些观念来支持他们对一个好社会的看法或民主法治社会的合理性。学生们理解方式中显然包含了他们已经具备的政治常识。美国人不仅生活在一个宪政法治的制度中,而且普遍尊重和爱惜这个制度。学生们与其他美国人一样,认为自己是国家的主人,而不是臣民。那些在政府中担任职务的人和她们一样也是公民,与他们身份是平等的,不能对他们颐指气使。公民定期选举官员,这是他们的权利,也是他们的责任。
只有运用语言来相互交流和理解,才能避免用暴力和强制来解决人与人之间不可避免的利益冲突。人会说话和有理性。说话和讲理是人参与共同体生活的最重要的、最基本的方式。共同体生活和生活方式是由所有成员所共同认可的正义标准来治理和确定的。人的政治共同体首先是一个话语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内,由理性(logos)所建立的共同规则中,最根本的就是要讲道理,人的自由变数和讲道理让政治共同体成为共同标准的论坛,也成为不同正义主张(道德问题)的交锋场所。
在人文课堂上阅读《政治学》有助于美国学生们识别好政治和坏政治的不同,从而也更能用好的标准来要求他们自己国家的政治。
(我正好也看过《政治学》,但是我的笔记只是抄录,提不出这些问题来。差距吧。)
五、亚里士多德《修辞学》——箴言是怎样的一种说理
亚里士多德把箴言当做一种说理手段,其强调的箴言的两个特征是:①是一种普遍性的陈述,不是用来言说个别的人或事的;②箴言所说的都与人的行动有关,说的是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箴言往往是一种言简意赅、易懂易记的普通生活指导和规则,又是一种人生常识或零星智慧。它常常被用作一种对普通民众的说理方式。箴言经常成为个人或群体认同的信条。箴言往往被当做一种智慧或真理。每种语言中都有许多意思相反或相悖的箴言。如果用箴言来代替或解除我们思考的劳苦,它也照样是当初用新鲜牛肉制成的,但因为装在管子里而变陈的牛肉,它对于“智力营养必不可少的维生素”也已经丢失了。箴言是对一般事理的陈述,也是行为的指导,可以善用也可以误用。
六、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之《关于密提林的辩论》——美国出兵阿富汗是否正当
从古希腊的一次辩论联想到美国在阿富汗的行动,为学生思考国际政治中的正义和自我利益关系提供了一些启示。启示当然不是要提供解答学生们心中疑问的标准答案。促成这些启示发生的联想是随机性的、偶然的,因此也是零碎的、片断的。这是人文教育课上讨论的特征。启示的作用在于激发学生们,一方面让他们对自己关心的现实问题有所独立思考,另一方面也有意识地把他们的思考纳入一个“伟大著作”的思考传统,因为古人或前人已经有过类似的、富有启发性的思考。
七、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之《在斯巴达的辩论和战争的宣布》——国王为什么“说”不过检察官
科林斯人和雅典人都在争取斯巴达人,斯巴达人内部发生了辩论,国王主张跟雅典合作,而检察官则反对。最后国王劝说无效,斯巴达站在了雅典的对立面。
学生认为国王的发言较理性,但最后效果没有监察官好。监察官的发言简短,有鼓动性。有人认为这跟斯巴达的表决方式是高声呼喊的方式,而不是匿名投票。这使参与者放置在受群众情绪左右和相互监视的不自由环境之中,而不能做出独立判断。还有学生提出,在说服普通民众的时候,深思熟虑说服的效果反而不如直截了当地蛊惑鼓动。普通民众甚至会对别人的深思熟虑抱有本能的不信任和讨厌。民众喜欢干脆,讨厌啰里啰嗦地讨论,他们不问理由,只要有明确结论就行。
“斯巴达的辩论”与“密提林辩论”相比,后者的辩论结果比较理智,学生认为这与后者的表决方式是举手而不是高喊有关。雅典是民主制度,而斯巴达是专制制度。民主制度中的民众比专制制度下的民众更有可能抵御政治蛊惑,正因为如此,他们才更有可能做出自己的理性抉择。
八、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之《弥罗斯人的辩论》——“修昔底德陷阱”和强权逻辑
修昔底德被视为“政治现实主义”之父,他们认为修昔底德主张的是国家与国家之间只有实力,不讲对错。《弥罗斯人的辩论》明确提出了“强权即正义”的问题。在其中读出雅典人只讲强权不讲道义的政治现实主义,有助于认识包括“冷战”在内的不少国际争霸历史。对修昔底德的一个误解是,因为他指出了公元前5世纪国家间争霸的某种原则,这个规则就从此成为人类不可抗拒的宿命。而“避免历史错误”的观点比“历史规律”的观点更负责任也更有见识。
九、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人文阅读的释义
人文阅读要求“细读”原始文本,在阅读修昔底德的历史,学生们常常把“理解”古希腊历史文本与思考自己所熟悉的美国生活以及政治、社会、文化联系起来,会出现“时代错位”解释的现象。学生们虽然有不同的理解,但有意义的交流必须通过不同理解的相互理解,取得某种共识,否则不成其为交谈或对话。人文教育课堂上鼓励学生对文本有自己的理解,但也要求他们相互尊重不同的理解,不要把自己的理解强加于别人,在对别人说明自己为什么这样理解时,提供文本证据,做到读有所见,见有所言,言之有理。这样才能在讨论中得到共同的,比个人理解更丰富、全面的理解。
人文教育课堂上要求学生“细读”文本,努力把握文本本身的意义。这是一种阅读技能训练,但也体现了一种尊重原文本作者的释义伦理。细读不等于说后世的阅读不应该读出文本原来没有的意思。释义不能脱离文本,但不是不能超越文本原来可能具有的意义和界限。
不同时代的读者对同一文本有着不同的释义,经常不是由于在“意义”上的分歧,而是对“重要性”有不同的看法。重要性来自一种带着问题意识的细读,重要性是对读者自己来说的。人文教育课上结合“意义”和“重要性”,不是刻意区割它们,而是要融合它们。
伦理是人文教育课的核心所在,在阅读史诗、戏剧和哲学时,伦理是讨论得最多的一类问题。在为人文课选择文本时,一个重要的考量便是让学生能在最大程度上将阅读与他们自己的生活世界进行联系,而这种联系最重要的枢纽便是人类普遍面临的伦理和价值问题。
十、欧几里得《几何原本》——几何学与民主政治
通过阅读《几何原本》,讨论其定义、公设、公理,转到讨论关于人的公理和公设。公共生活中的公设其实是一些关于核心价值的设定。欧氏几何让学生体会到人的直觉智性,逻辑能力,因此帮助他们更能了解和重视那些被称为“常识”,及普通人都能具备的认识。学生们发现关于人的“公理”(食色温饱和欲望)只是有限的几条,只讲符合人欲的“公理”,与动物一样。他们所生活于其中的民主政体和民主公民社会秩序,只建立在“自由、平等、尊严、公民权利和人权”等几条有限的“公设”上。对立的价值“公设”会造成对立的社会制度。不同社会制度的对立也反映在它们对“普世主义”的基本态度上。没有任何一个人类国家社会真的能理直气壮地拒绝这些价值,但是,那些把持国家权力的少数人统治者却仍然可能强行规定国家群体的某些统治原则,并将此当作“价值公设”强加给整个社会。人文教育是人的自由教育,人文教育的基本作用就是会帮助学生确立对人类共同价值的信心。这是一种向上提升的普适理念,有了这种普适理念,全人类都能同样变得越来越自由、平等,也越来越有尊严。
十一、普鲁塔克《希腊罗马名人传》——人文课上的常识与普通知识
美国学生喜欢读人物传记,其中包含了道德教诲。对于其中的人物,学生通过其它途径是有一些常识或普通知识的。他们可以随时将自己头脑里的历史人物与普鲁塔克笔下的人物进行比较。
在各种文体中,传记是比较适合进行道德教诲的。
十二、《圣经.旧约》之《约伯记》——人为何像约伯那样无辜受难
人文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就是知识有所扩展,变得更宽广、全面,成为有背景的知识。《约伯记》的外围知识是“智慧书”,包括诗篇、雅歌、箴言、约伯记和传道书。然后讨论《约伯记》的文体结构,它为什么会“啰嗦”(因为希伯来诗的“对仗”特点)。智慧书促使人思考的问题:人生的价值何在?人如何才能成功?人为何受苦?死后会如何?人在世界创造中有什么位置和意义?《约伯记》提出了“人为什么受苦”的问题。这个问题,学生有不同的解答。
十三、路德《论基督徒的自由》——宗教的和政治的自由
读此书,重点不在深究基督教新教的教育,而在于:①讨论学生平时熟悉,但并不一定仔细思考过的一些概念,以明了概念对于准确思考的重要意义。如“信仰”和“相信”的区分与关系。②让学生能够联系他们自己的价值观,并对这些价值观的历史传承和文化渊源有所认识。路德把“自由”确立为信仰的灵魂和核心。信徒只要自己在心里确立了“信”,便可“称义”。这个“信”是他自由选择的,不需要依赖别人的赞许和肯定。学生们对“外表行为”,尤其是“善行”与“真实信仰”的关系会有不同的看法。一旦进入大众文化,成为大众文化的一部分,《论基督徒的自由》就不再是单纯的宗教文本,而且也成为一个政治文本。自由的要求一旦在某个生活领域中发生,便不可避免地会向其他生活领域扩展。政治的自由与精神的自由是不可分割的。今天,人们已经把政治自由,把体现政治自由的公民权利和人权看成是解释自由的核心和根本保障。在历史上,宗教信仰自由曾经不止一次成为民众反叛和争取政治自由的武器,阅读在其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具有独立意识的普通人的阅读,是在文艺复兴和宗教革命,尤其是宗教革命之后才慢慢发展起来的,起先只是与宗教自由有关,后来才渐渐涉及政治自由。“你一旦开始阅读,也就会永远自由”。阅读是摆脱奴役,争取自由之路,这世界上有不同的奴役,也有不同的自由,但是,借助独立思考和判断的阅读来摆脱奴役的路却是一样的。精神自由、政治自由、意识自由、思想自由的道路都可以由这样的阅读来开启,作为自由教育的人文教育,它的经典阅读要起到的正是与此类似的作用。
十四、胡安娜《给菲罗蒂亚修女的回信》——辩解与道歉
读的时候要问读的是什么,有时候并不是字面的意思。比如本文,答复其实是“申辩”,是一种表示屈服和顺从的姿态,而不是真正的心服口服。其主题是女性有追求教育和世俗生活的权利。有学生认为,其陈述是强调这种要求与天主教会教育并不违背。
道歉的悔意越真诚,承担的责任越明确,道歉就越有效,受害者和公众就越能接受道歉。并对道歉者予以宽恕和原谅。但是,即使是对真诚的道歉,宽恕也不是一种道德义务,而是一种善意的礼物。
十五、马基雅维利《君主论》——“先知”和“武装斗争”
先知和“义”:革新者在社会改革中扮演了先知的角色。这样的先知也经常被看成是现代批判知识分子的祖先,尤其是那些为鼓吹变革、变法,不惜舍身取义、杀身成仁的仁义之士。
先知的语言和作用:先知的语言多激愤之辞,犀利尖刻,抨击嘲笑,意在促人猛醒、洗心革面,以图新生。学生虽能够从知识的角度理解马基雅维利,但却难以在价值观上接受他的政治学说,他们是在民主政治的生活方式中长大的年轻人,他们是带着这样的知识背景在阅读和评价马基雅维利的。
政治的幸运与美德:马主张把政治与道德分开,他把政治看成是一种可以不惜一切手段去争取胜利的“艺术”。在马基雅维利所说的政治艺术中,最重要的一项“技艺”和最不可缺少的一项“美德”就是善于把握“机会”,而不是依靠“幸运”。马用《君主论》改变罗马共和与基督教帝国的政治道德因素,从而创造出一种新的,我们今天称之为“现代”的政治学说。和一切先知的智慧一样,他对政治的见解不能以简单的对或错、好或坏来理解和评判,因为它的作用和价值在于开启一个新的思索过程,形成一个新的问题,而不是为一个固定不变的问题提供一种新的现成答案。
十六、伽利略《星际使者》和笛卡尔《谈谈方法》——人文阅读中的“科学”
人文教育课讨论这些读物时的重点并不放在寻求真实或真理的所谓“科学精神”,因为“求真”或“寻找可靠知识之途径”并不是科学所特有的追求,这些知识理念同样也贯彻于其他学科的教学和认知活动之中。知识是一个比科学更为广泛的话题。“知识”广泛的问题意识与“科学”之间有着自然的联系。科学是一种可以理性解释的,并具有可靠运用性的知识。今天,人们所特别称为“科学”的,不仅是这样的知识,而且更是指对这种知识的特别追求方式,乃至这种方法所特别体现的真理价值(科学精神)。人文教育课上讨论科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对“人的普遍问题”进行思考和提问的能力,其中包括知识与权力的关系问题。自由的人格是这个课程对学生培养的一个主要目标。自由是有条件的,无视这一点,便不能真正懂得自由。科学家不是不食人间烟火、居住在象牙塔里的“纯粹知识人”,他们生活在社会和政治关系之中,必须时时应付控制着他们知识活动的权力,并与各种制度限制小心周旋。
在阅读笛卡尔时,学生们讨论得更多的是现代科学方法的形成以及我们应该如何理解所谓的“理论”——科学的以及其他被称为或自称为“科学”的那种理论。理论被人相信,是因为它有经验的支持。科学的成就在于得出某种有担保的理论,而不是绝对确定无疑的知识。
人文教育课上的讨论,学生们自己的思考、提问、回应和关心的问题成为交谈的主要内容。老师的任务是协助讨论,不是知识灌输。这种科学讨论是要让学生懂得,比起单单增加某一门自然科学的知识,更好地了解和懂得科学也许更加重要。
十七、蒙田《随笔集》——引述与学问
蒙田的随笔与格言有着历史的渊源。有关格言的历史知识可以帮助学生们更好的理解蒙田,并通过蒙田了解人类不同文化中都有的“智慧写作”。
蒙田在随笔形成的过程中起到了“催化”作用。在希伯来语的“智慧书”中已经有散文的雏形。格言是一般的说法,说的是过去的普遍经验,其作用是指导现在和未来的行为和行动。但随笔的作用却是评议,是作者发表自己对具体事物的看法。
学校对学生作文有“不得剽窃”的规定,这是指不能把别人的话冒充成我自己的话,而不是指不能把别人的知识当做我自己的知识。随笔提供和实现的与其说是“思想”,不如说是“思考”。
十八、霍布斯《利维坦》——血统继承与腐败问题
霍布斯讨论了四种恢复天赋自由的情况,学生们是从本来就拒绝“血统继承”的立场来阅读霍布斯的“血统继承”观点的。人文教育课的一个原则是,不反对学生从自己的问题意识出发,进行“有立场的阅读”。
一位学生在期末论文中讨论了霍布斯关于“腐败”的论述。霍说的“腐败”是指人重新回到原初的“自然状态”,而人如何才能脱离自然装填正是他政治学说的重心所在。霍认为人只有借助政治的力量才能摆脱自然状态,进而有可能在文明状态中找到一种生命比较安全,财产比较有保证的生活秩序。霍把自己的政治学说视为一种“科学”,他对人类或人类的任何部分都没有“高度纯洁”的幻想。他指出了腐败对社会的根本危害,那就是,一己私利的统治不仅破坏公共的利益,而且是社会整体腐败的根本原因。在任何一个社会里,腐败,尤其是大面积的、制度性的腐败,都不是突然发生的,而是从观念的扭曲和败坏开始的,一点一点的蔓延,而终于导致社会的彻底道德堕落和解体。
十九、洛克《政府论》——人文阅读中的词意和理解
在人文经典中一些普通的词语,其概念意义容易被忽视。因为学生会先入为主。帮助学生了解看似普通的用词在文本中的特别含义和整体意义的关系,是人文课上老师应该做的事。
《政府论》里财产的意思,不是现在财产的意思。不能脱离每个人的自由生命都具有同样价值这一信念来理解人的财产。对洛克来说,财产不是某些占有物,而是一切,包括他的生命、自由和劳动成果。这个解释不是词义上对“财产”做普遍的“定义”,而是对这个概念在《政府论》中的意思提供“规定”。
“上天”的意思也不是宗教上的意思,而是人民“为自己保留有属于一切人类的最后决定权:决定是否有正当理由可以诉诸上天。这种决定权他们是不会放弃的,因为屈身服从另一个人使其有毁灭自己的权利,是超越出人类的权利以外的,并且上帝和自然也从来不许可一个人自暴自弃,以致对自身的保护也忽视了”。洛克所说的“上天”是人类由于理性而认识的一种比政府更高的权威,也是对他们自己最后权利的坚持,正因为如此,他们才不至于在强权面前成为俯首帖耳的臣民。
二十、帕斯卡尔《思想录》——公共生活中的“原罪”
讨论基督教中的“原罪”问题。对此的问题是:要现在的人为六千年前人类承担原罪,这是公正和正义的吗?人类处在一个两难的境地之中,一方面是无法解答这个问题,另一方面则又无法抛开这个问题来生存。有学生认为原罪的“传递”,可以理解为一种“被破坏”的后果,那就是,如果最初的道德盟约或其他规则被破坏,那么,由此造成的道德破坏或伤害可能遍及所有他人,甚至子孙后代。这种看法特别具有现代公共意义。“原罪”是一个源自基督教的概念,也是基督教信仰的核心之一。宗教信仰的真正意义在于使人达到一种新的自我认识,对人的存在奥秘有新的理解。对任何一种文化中的人来说,承认自己本性中这些负面的方面都需要更大的勇气,所以在任何时代,“罪”的问题都容易为人有意无意地忽视。帕斯卡尔提出“原罪”问题,意义正在于此。没有对“罪”的洞察和反思,人就根本谈不上对自己有所理解,更谈不上要求自己有所改变。
二十一、伏尔泰《老实人》——神迹与奇迹
伏尔泰心目中可耻的东西,头一件便是迷信,迷信是一种偏执,它给人类带来了许多不必要的不幸。作者提议学生考虑,非神学的角度是否足以理解神学的观点,并提供相关质疑。基督教应对无神论者的挑战的策略:①强调和说明无须用神迹来证明的“神性”,在文化程度较高的北半球地区已经很少再借助“神迹”来传教,但在南半球许多地区,布道方式比较传统,仍然在讲神迹。②用理性说服方式重新解释神迹奇在哪里和为什么可信。
人文课阅读《圣经》涉及如何理解《圣经》的方法问题,不同的理解方法对“奇迹”会有不同的解释。在神学家和宗教人士那里,有两种不同的解释方式:一是把圣经里的神迹当做确有其事,二是将奇迹视为比喻,寓言或阐述。
《老实人》主人公的两位导师代表的是“乐观主义”和“悲观主义”两个极端,其分歧也是“决定论”与“偶然论”的分歧。这两种都是绝对“理性主义”的人生态度,都同样认为,人类可以本能地掌握一个基本原则,随后依据这个原则推导出其余的所有知识。这两种极端理性主义的人生哲学都不可取,这正是伏尔泰这位理性主义者对理性主义的批判。
二十二、美国《独立宣言》——“檄文”的说理与修辞
从说理和修辞来讨论《独立宣言》。它从本质上说是一个起宣传作用的文本,而一般公共说理的目的并不是宣传,而是探究、说服和协商。一个民主国家里的宣传与专制国家里的宣传是有重要区别的。民主国家里的宣传不是一家独语,而是随时可能遭到公开辩驳,所以必须遵守一定的说理规范才能发挥宣传效果。学生对《宣言》的各种说理特点进行了讨论,好深入。
第二部分 列奥.施特劳斯与人文教育
(略读了,施特劳斯的观点是人文教育是精英教育,主要目的是为民主政治培养合格的精英,使民主能进行下去。这与美国人的平等价值观有冲突。)
第三部分 西方古典的当代启示
(主要是作者阅读西方古典的一些感想,也略了。)
结语 学术的公共性与人文教育
学术是探索和发现新知识的方法和过程,学术的社会意义在于知识的公共运用,其中最重要的便是人的自我实现和让社会、政治、文化变得更为优秀。同行评议,学术论文,并不是学术的全部,甚至不是主要目的。“重新界定学术”的一个关键问题是“研究”与“教学”的关系。美国大学从1980年代已经认识到这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而中国大学在21世纪却还在把它当做一种理想规范予以全力加强。
在中国,学术职业化和学术公共性的矛盾从1990年代初就已经出现了。学术质量优化、学术标准化、学术专门化,都有问题。真正的学术需要的学者不只是正人君子,而且更是自由的正人君子。
“技艺”和“真理”的区别,可以说是形成了最早的知识分子的“职业”和“志业”的区别。高等教育的特征应该是在职业知识传授之外的教育,尤其是人文教育,即那种可以被称为“人的自由教育”的人文教育。现代社会是一个“以知识为基础”的社会。各行各业的专门知识积累,使得“学徒”这种从师学徒的方式被大学代替了。而问题在于,尽管上大学的学生可能接受了丰富的专门职业知识,但却可能因为人文教育的缺失而并未真正受到高等教育。人们往往忽视一些与知识最有关联的问题:“知识的目标是什么?”“知识为谁服务?”
所有的人文和社科分科越往最早的源头追溯,就越汇合到古典人文的共同源头。就在一百几十年前,人文思想者探求新知识,运用新知识,都是利用一切可能的人文资源,根本不可能固守什么学术专业的门户。今天,随着专业分科,学术专业日益画地为牢、固步自封。要在自己的生活实际与知识运用之间建立新的联系,首要的条件是学术者的自由思想和独立判断。学术“精致化”是学术在不自由的状态下发生的一种学术犬儒主义。评估学术,最终离不开两个有普遍性的基本问题:谁的学术和学术为什么。我们应该把学术当做一种公共知识,有新思想的学术离不开自由、宽容、公正、理性的社会、政治环境,这样的学术是以知识在公共生活中的自由产生、自由接受、自由传播为条件的。这些是自由的学术的条件,也是自由的教育和以人的自由为本的人文教育的条件。
9.作者对问题的解答:
人文教育是普通教育,不是精英教育,其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提高其思考能力,辨别能力,思考及评判与价值观有关的问题的能力,以及与他人进行理性对话、交流,表达自己的想法的能力。人文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核心。进行人文教育的主要途径是阅读经典著作,提出自己的问题,对问题的思考,并与他人交流探讨。教师的作用是协助讨论,不是知识灌输。
10.我对作者解答的评论:
作者在本书中记录了其在美国教授人文经典阅读课程的课堂记录,其主要的教学方式是阅读经典著作,并就相关问题进行讨论交流。给我最大的启发是如何在阅读的时候提出那些问题,尝试解答,并对自己的解答进行评判。这才是所谓的主动阅读吧。所读的那些经典著作,有一些我也读过,但是我却并没有提出那么多问题,多数还是原文抄录,即使有一些思考,也是比较浅的,属于抬杠性质的。真正的思考太少了。这是我以后要在阅读中改进的。
有一点疑问的地方是:文中所选的经典著作多和政治有关,甚至像《几何原本》之类的著作也能联系到民主政治。另外第二部分论述施特劳斯的人文教育思想的时候,也是说他认为人文教育对民主政治的作用。我不否认这些著作及其蕴含的思想的确对民主政治的发展有很大的贡献,但是如果人文教育的目的仅限于此,是不是有些狭隘了?政治冷漠不好,泛政治化也不好。我认为人文阅读的目的应该是了解人生的价值和意义,确立自己的价值观,训练自己的思维方式以及交流能力等等,总之是使自己成为一个更好的人。培养合格的公民等等只是附加的目的,或者说是前者目的达成后的自然结果。
《阅读经典》读后感(七):“你一旦开始阅读,也就会永远自由”
这是一本尝试向中国介绍人文教育的书,作者徐贲是美国大学的一位人文学者和教授。我以前获悉美国大学是把阅读古希腊古罗马的伟大经典著作作为公共必修课的,这本书正好印证阐明了具体的教学实例。
在英语中,人文(Liberal Arts)本身已经明白无误地揭示了自由的目的。有别于通识教育,人文教育的目标是心智解放和成长,为人的一生塑造完整人格;它培养人的思考、理智、判断能力,鼓励亲近智慧,重视对话和公共说理。如果说通识教育的目标是知识,而人文教育的目标则是智识。
作者在本书中用一半的篇幅来叙述他所主持的经典阅读课堂上的思考和对话。另一半则是对人文教育思想和现实的思考。
这本书让我通透地明白了不仅我自己就读的理工科大学不可能有人文教育的课程,甚至今天中国最好大学如北大清华也不可能有真正意义的人文课程,因为政治自由是它必不可少的保障条件(p215)。毫无疑问,民国初年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段人文教育黄金时期。
正如书中所言,”(人文教育)追求德性和人的优秀,这是人对自己所负的责任,它注重个人的心灵品质,有一种自然的出世和精英倾向。另一方面,人文教育又是入世的,它的核心是关注政体与公共生活秩序的致密关系,除了人性,没有什么比政体更深刻地影响公共生活秩序的形成了“(p243)。
好几年以前我就开始对人文萌发的强烈的兴趣;这种感觉就像身体对口渴的感觉一样。尽管我在中国高等学校产业化之前接受了稀缺的的所谓精英式教育,但功利化一元化的思维模式摧毁了我对世界上所有优秀文化的审美判断学习的能力。相对主义和虚无主义不断地进行着催眠。但一旦意识到自己的病态险境,我的迫切愿望就是重新开始自我诊疗,让自己麻痹沉睡多年的感官和头脑复苏起来。
哪怕仅仅是帕斯卡尔的“思考的芦苇”,我们依然可以让思想远达宇宙边界,深至灵魂幽暗处。阅读人文,思考存在,这是人的荣耀。
《阅读经典》读后感(八):人文教育的他山之石
1994年,《读书》杂志连续做五期《人文精神寻思录》专题,对当时“陷入了根本危机”的人文学术进行寻思。二十年过去了,张汝伦、朱学勤们倡导的人文精神未见兴盛,《读书》本身的没落却成了一个耐人寻味的注脚。此时,不防将徐贲的《阅读经典:美国大学的人文教育》视为对这一问题的再次观照。
当年的讨论是在将人文精神与知识份子价值关联的基础上开展,但徐贲认为“人文精神不应该只是一个纯粹的智者问题,而应该把人文与现实致用联系起来,成为学校里的人文教育”。徐贲是美国加州圣玛丽学院英文系教授,同时负责学校的人文教育课程。在他的学校里,人文教育是所学生在头两年必修的通识课,美国其他大学也差不多。对徐贲来说,人文教育课不仅是人文精神的教育过程,也可以从中帮助学生提高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的阅读和理解训练。
徐贲在课堂上用索福克勒斯的《菲罗克忒忒斯》引发青年学生对友谊与信任进行讨论。菲罗克忒忒斯在远征特洛伊途中因被毒蛇咬伤而被军队遗弃。在战争后期,有预言说必须拿到菲罗克忒忒斯的弓箭才能攻下特洛伊城。于是,在奥德修斯的授命下,涅奥普托编故事骗取菲罗克忒忒斯的信任取得了弓箭。徐贲的学生们同情菲罗克忒忒斯,认为涅奥普托背叛了朋友。但是徐贲说,在古希腊史诗的英雄故事传统中,友情不只是友情,还是一种荣誉,这是价值观的地域性和时代性。他还认为,人文问题要形成“问题”,既不能脱离具体文本提出问题的特定语境,又不能囿于这样的语境。可以说,在人文教育课中,经典文本只是引子,用以引出人文问题,学生们获得真正的人文思考是在讨论过程中。说到“问题”, 不得不令我想起张汝伦所说,“长期以来,人文学术界一直提不出真正的问题,似乎连问题都需要从外面输入。”两相对照,令人汗颜。
除了索福克勒斯,在第一部分的“人文教育的课堂思考”中,徐贲还带领他的学生阅读亚里士多德、修昔底德、霍布斯、洛克等,从经典文本中引发对政治、历史、宗教、伦理的人文思考。美国人向来关注政治,热心公共事务,而徐贲在书中所引案例,也大多围绕政治哲学展开。这种以“伟大著作”和“政治哲学” 为主题的人文教育观,秉承的正是列奥?斯特劳斯的理念。作者将 “列奥?施特劳斯与人文教育”作为单独的一个部分进行大篇幅论述。施特劳斯对人文教育的理解,是放在人文教育与他所处时代的民主的关系之上。他认为,人文教育的原意是“自由教育”,它从一开始就“包含政治的意义”。
施特劳斯的人文教育理念自有他的意义和价值,但我更赞同菲利普E?毕肖普在《人文精神的冒险》中所说,“人文科学就是研究在过去发生的、在当下继续的传统的创造过程。通过人文科学的研究,我们了解到人是如何表达其最强烈的感受、如何反思其最本质的真实的。”在这个意义上,人文精神一种是对存在的终极反思和关怀,它通过文学、绘画、音乐、舞蹈、雕塑等艺术形式进行自我表达。它不仅体现在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政治学》中,也体现在米开朗琪罗的《大卫》、达芬奇的《蒙娜丽莎》、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及至某个芭蕾舞演员的一次旋转中。若将人文精神锁定于政治哲学,未免失之偏狭。
当然,《阅读经典:美国大学的人文教育》的最大价值,并不在于如何定义人文教育,而是它所提供的一种培养人文精神的教育实践方式。二十年前的讨论中曾有学者认为,商业资本的兴盛导致人文精神的衰落,但我们从书中可见,商业资本更为发达的美国并未失落人文精神。徐贲用实例提醒我们,与其在知识份子身上追寻失落的人文价值,不如在新青年的身上播下人文精神的种子。他带来的这块他山之石,实在值得我们好好琢磨琢磨。
附:书中所提斯特劳斯的《自然正当与历史》,应为〈自然权力与历史〉
(如需转载请联系本人。欢迎约写人文社科类书评。 QQ175108258(请注明“约书评”)
)
《阅读经典》读后感(九):阅读深处,必有重逢
阅读深处,必有重逢
——读《阅读经典:美国大学的人文教育》
文/斯索以
徐贲在《阅读经典:美国大学的人文教育》中认为,人文教育的阅读需要两种“对话”意义上的思想交流,一是读者与经典文本作者之间的对话,一是同学们(即读者)之间的对话,前者指向过去的生活,与之产生某种联系,后者指向现实生活,把阅读与当下的问题思考联系起来。我想,正是这种“对话”,让思想与思想发生了碰撞与交流,是不同的主体(作者、读者)、不同的思想重逢的过程。阅读深处,必有重逢,这也是人们所津津乐道的经典阅读体验之一。
徐贲在书中所推崇的,实质上是一种人文经典作品的阅读,这是与其长期从事大学人文教育(主要是经典阅读与写作)密切相关,全书的主体部分也正是一篇篇经典阅读的实录与思考,如《菲罗克忒忒斯》《酒神的伴侣》《伦理学》《修辞学》《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希腊罗马名人传》等等,主题涉及友谊、神学、伦理、政治、修辞各个层面,涵盖面极广。这是美国大学人文教育的追求所在,是一种“着眼于自由人、全人的教育”,旨在帮助学生“增进思考、判断、与他人对话、协作的能力,了解人的价值与自身弱点,提升社会责任感和公民素质”。这样的教育涵盖的知识十分庞杂,没有专门的领域知识,其特征是强调思考、理智、判断能力的培养,以习得常识为本、亲近智慧为目标,而非积累与提升专业知识,注重对话并强调说服的过程。因此,在徐贲这里,人文教育既不同于通识教育,也有别于专业知识学习,已从“求知识”提升到意义更高一层的“求智识”,努力让学生学习如何检验知识并对可靠的知识建立起信念(显然,这与文艺复兴时期追求的精细化阅读、以学富五车为标榜是不同的)。
那么,美国的人文教育课堂中,对经典的阅读活动是如何开展的?依徐贲的说法,人文教育课主要围绕经典文本展开对话,遵守的是公共说理的规则。在课堂讨论中,需要遵循以下七条规定:1.就文本提出中肯、相关的问题;2.在讨论中自信、清晰地表达自己的看法;3.在对文本的重要思想作出释义和阐发时,要进行逻辑说理并提供文本支持;4.倾听并尊重其他讨论参与者的观点;5.在协作性探索的过程中取得新的、更丰富的理解;6.进行持续、连贯的思想讨论;7.将不同文本相互联系,并联系人类经验。从这七条规定中,可以看出美国人文教育课的一般流程及经典阅读的具体操作方式。与之相对应的,是开展经典阅读课堂活动的总目标:1.增进学生精读文本,进行有理解和思考力的讨论;2.培养对知识的好奇,健康的怀疑和开放的思想;3.了解人类知识多样性和不同运用,以及知识的整体性;4.重视探索的过程和意义的发现;5.关注自己的人性和人类境况的不同与统一。从中可以看出,这样的人文课堂“以阅读和讨论为本”,其价值在于“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共同思考的场所和对话平台”,“目的是培养学生思考、提问、讨论、表述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徐贲发现,大多数学生关注和感兴趣的往往是“发现读物里包含的‘意义’,他们还想知道怎么才能独自有效地发现和找到这些意义”,而非纯粹的学术提升。上面提到的七条规定和五种目标,正有利于文本的层层解读,有助于“意义”的发现。它所关注的重点与目标是清晰的,对如何进行逻辑说理、进行文本解读等都有较细的规定。
经典阅读最终要落实在一个个具体的文本上。同时,阅读是有方法的,阅读本身也是一种艺术。在徐贲那里,这种“艺”术包括阅读方法、技巧的细致训练和反复运用,及阅读联想、想象和创新力的引导和培养。在阅读索福克勒斯《菲罗克忒忒斯》时,学生围绕“如何对待朋友?为什么交朋友?如何看待朋友间的信任与背叛?”等问题展开了讨论与延伸阅读,以不同立场和观点揣摩了奥德修斯、菲罗克忒忒斯等人物的心理、行为,逐渐深入到古希腊世界年轻人对荣誉的追求,朋友和义气在特定时期的内涵,认识到古希腊史诗的英雄故事传统在原古希腊观众那里建立的是一种不尽相同的友情观念,即友情不只是友情,友情还是一种荣誉——荣誉并不来自一个人独自保持的高尚道德,而是来自群体中别人对这个人出众成就报以道德的尊重和敬意。而这种荣誉观与今天的学生的荣誉观并不完全符合,其间的差异需要反复、细致的阅读才能洞察和体悟。在阅读欧里庇得斯《酒神的伴侣》时,学生提出“神不正义,人怎么办?”这一命题,由此引发关于神、人的探讨——“神像人那样说话,而人却不能像神那样说话”,正是欧里庇得斯戏剧的独特性所在。继而明晰,神有超人的德性,能够操控人,“人无能为力,但不会没有想法”,戏剧中的卡德摩斯就是个鲜活的例子。与之对应,在探讨“人”的哲学内涵时,学生们渐渐明确了这样一种认识——“人”是在两层意义的区分中得以确立的,一是人与超人的不同,二是人与低于人的生命的差别。徐贲指出,第一层意义的差异意味着人的局限,第二次意义的差别意味着人具有动物没有的正义意识和价值判断。在他看来,需要“借助文本阅读引发学生对文本周延知识的兴趣,使他们的知识有所扩展,变得更宽广、全面,成为有背景的知识”,他将其视为人文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对《菲罗克忒忒斯》《酒神的伴侣》等文本的深度探索,就属于这样一种阅读,而未局限于理解文本本身所提供的知识或信息。
在带领学生阅读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的过程中,徐贲对“人文阅读”的内涵进行了厘定,主张“人文教育课堂上鼓励学生对文本有自己的理解,但也要求他们相互尊重不同的理解,不要把自己的理解强加于别人,在对别人说明自己为什么这样理解时,提供文本证据,做到读有多见,见有所言,言之有理”,目的在于在讨论中“得到共同的,比个人理解更丰富、全面的理解”。因此,文本“细读”就变得尤为重要。他进而指出,在这样的阅读、对文本进行“释义”的过程中,不同时代、同一时代不同的读者,面对同一文本均会产生不同的理解,之所以存在“释义”上的分歧,往往并非“意义”层面的,而是对“重要性”的不同看法所致,因为“一个文本的‘意义’是稳定的,但‘重要性’却会随着不同读者的不同利益(包括兴趣)而变化”,并且,“重要性”是对读者自己来说的,“它来自一种带着问题意识的细读”,人文阅读需要结合“意义”和“重要性”,对二者进行融合。而要做到这一点,则要求学生能够用文本中的章句、引文佐证自己的见解,做到言之有据。至于什么才是重要的东西,则与读者在生活世界里的所虑所想有关,与他们把哪些东西看得重要或比较重要直接相关。比如在选择与伦理相关的经典文本时,就需要让学生最大程度上将阅读与自己的生活世界进行联系,即找到人类普遍面临的伦理价值和问题。徐贲也很注意通过不同文本的选择,引导学生探讨现实生活相关的不同话题,宗教和政治自由、血统继承与腐败问题、公共生活中的“原罪”、伦理和修辞等,都在不同的文本中有所体现,有了深厚的生活经验做根基,让学生有了新的理解的通道;同时,“不同文本间的‘观念参照’给学生们带来对文本的思考乐趣和知识满足”。
本书所探讨的人文教育背景下对于经典的选择与阅读,能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美国课堂的一些做法,也饱含着徐贲对人文阅读的一种个人化理解,他所提供的一些阅读的方法和价值取向,尤为适合追求广泛涉猎、进行深度阅读的读者,那种以对话、交流为主的阅读形式较为适合小范围话题讨论或以讨论为主的课堂教学,有益于思想、观点的碰撞和形成一种较为开放的阅读观,有助于扭转浅表化阅读的风气。这也正是本书的最为可贵之处。
2015.11.25于无锡
■提示:如需网络转载、纸媒刊发,请先联系。并注明出处和文章署名。
豆瓣地址:http://www.douban.com/people/20979693
《阅读经典》读后感(十):经典的再读
众所周知,美国一向以“精英教育”这一理念引领世界的教学风向标,同样的,美国在实践的精英教育的过程中并没有一味的追求技术的提升与经济的增长,而是在对学生的目标与课程目标的设置中,专门设置了针对提升学生智识与人文素养的liberal education。这就是《阅读经典——美国大学的人文教育》(后文简略为《阅读经典》)这本书的由来。
现任美国加州圣玛利学院英文系的徐贲教授在《阅读经典》这本书中,为我们完整阐述了他在美国教授该门课程时的授课内容,内容详实而深刻,资料全面并且发人深省。而有着深厚英文底子徐贲教授,选择了阅读经典,解读经典,并且让学生自行提问、思考、阐述与写作的方式,进行人文教育。徐贲教授在阐述本书时,将本书分为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教学实录,主要是以讲稿的形式为我们解读了从《荷马史诗》到《美国独立宣言》中的人文精神,或是在文学作品的矛盾冲突中寻求高尚的道德情操,或者是分析解读难以理解的哲学著作等等;第二部分是作者对人文教育倡导者和实践者列奥施?特劳斯的文献的思考;第三部分是对人文教育的学术性的分析与阐释。
说到人文教育,最早可以追溯到十四世纪初,发起于意大利文艺复兴。那是一段让人兴奋与憧憬的时代,工业和经济大幅度的发展,社会生产关系的改变,民族意识开始觉醒,欧洲各国大众表现了抵抗神权要求民族统一的强烈愿望,从而在文化艺术上也开始出现了反映新兴资本主义势力的利益和要求的新时期。新兴资产阶级认为中世纪文化是一种倒退,而希腊、罗马古典文化则是光明发达的典范。
文艺复兴所追求的人文主义其实是一种人性的解放,一种对知识和精神的解放与创造。在文学与艺术方面,接连产生了但丁、薄伽丘、拉斐尔、米开朗基罗、达芬奇、塞万提斯、拉伯雷、莎士比亚等等文学与艺术的巨人以及无比丰硕的人文主义文艺作品。时至今日,这些前辈为世界创造出的文学、绘画、雕塑等等艺术作品,仍让我们望洋兴叹。几百年后站在巨人肩膀上的我们,除了可以欣赏到这些文艺作品的艺术价值之外,还能够透过作品,了解到这些作品的教育意义。而这些,也是这门人文教育课程的目标所在。
我非常敬佩徐贲教授的成就,作为一位汉语第一语言者,他能够为英语第一语言者解读古代经典著作,并且引领、启发他们获得发现问题、独立思考的能力与方法,并从中领悟人文主义精神,这都有着极大的难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