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观后感

《兰亭》观后感10篇_观后感_影片观后感_格言网

2020-12-28 23:46:52

观后感

《兰亭》观后感10篇

《兰亭》是一部由肖风执导,应岳飞 / 段凤娇 / 凌霄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兰亭》观后感(一):日,是这么抗地!

中国人民的“抗日情节”,显然是毋庸置疑,应该刻进每个中国人的骨子里的,渗入每个中国人的血液里的。从那个意识形态强烈感十足的红色年代至今,在这片土地上的文艺工作者们,就始终没有忘记在他们的或电影、或电视、或舞台、或歌剧、或文字、或图片……的作品中,少得了对日寇当年恶性的揭露、控诉和顽强抵抗。出于迎合时政也好,出于市场考量也罢,此类题材的作品,始终是广大中国人喜闻乐见之物。

而在近些年,尤其是愈发活跃的影视剧领域,抗日题材,却渐渐被沦落为“天马行空”甚至勇于意淫的对象。据说,每年在横店等热门影视剧制作基地“被击毙和蹂躏的日本鬼子”要以堆来计算。仅仅追求所谓的传奇色彩,甚至制作者们强烈的个人主义,忘记真实性,故事性,更不在乎下一代观众该怎样去看待。似乎只有票房和收视率才是衡量好坏作品的唯一标准。在诸多看似成熟的作品中,无论当年《小兵张嘎》的完整度,如今《金陵十三钗》可看度,皆望尘莫及。

尤其是在大银幕之上,多年来,无论是业界还是评论界以及观众,一直苦苦追求的“讲故事之水准,传情达意,以及卖相上都能达到平衡”的作品,可谓寥寥可数。曾一度为华语电影之优秀水准体现之一的“抗日电影”,更是在当今华语电影市场风起云涌的年代里,沉沦没落了。

摄影出身的肖风导演,与编剧程晓玲,却在近年来接连推出了成色上佳的“抗日三部曲”。从《大劫难》的东北起事,到《岁岁清明》的血染茶山,再到《兰亭》浓情反战。三部曲循序渐进,浑然一体,将这对合作多年的编导组合的智慧结晶,堪称完美地呈现出来。有人会说,没有大明星,没有特效,方言遍地,这样的电影受众面很小,不够商业。事实上,真正成功的商业片也会是经得起反复观看,同样味道浓郁,感受深长的。的确,《兰亭》的前20分钟,略显缓慢的节奏,观众的代入感不强。但随着主人公情感的深入,尤其是中国男人女日本女人在战火中成就姻缘的时刻,爱与恨的种子也就此种下。日本女人为了心爱的中国男人,不惜生命救下诸多抗日志士;中国男人为了抗日,则不惜生命,更不惜自己的爱情……

一股股强烈的“用爱去感化,用爱去反抗”的力量喷涌出来。“兰亭序”本就爱意弥漫的氛围,在血染刑场,人头高悬的城头的反衬下,强烈控诉着日军侵略铁蹄的残暴,和战争的发动者的可恨。

影片没有炮声隆隆、枪林弹雨的大场面,也没有你侬我侬的爱意表达,更没有慷慨激昂的抗日口号。却能在男女主人公一个船头一个船尾不幸罹难的那一刻,婉婉动听的歌声唱起的之时,瞬间勾出你的泪水。

“日,是这么抗地!”电影,是这么拍地!

《兰亭》观后感(二):《兰亭》:警示发动战争者必然自伤

近来围绕着日本首相安培晋三9月27日“不管是从历史上,还是从国际法上,钓鱼岛都是日本固有领土”等言论,广大网民再次对日本不断“抬头”并日益嚣张的军国主义思想热议频频。很多对于日本不感冒的网友更是奋起“炮轰”如今的这位被“右翼政客”、“军国主义暴徒”等头衔缠身的日本首相,还有不少的人用几十年前那场波及整个亚洲的战争中的案例来说事。一时间关于中日战争的讨论几乎引爆网络。

无可厚非的是,中日战争虽然以中国战胜落幕,但中国却也是惨胜,但这场战争究竟谁——或者说是什么人“很受伤”呢?本人以为是广大人民——不仅是中国百姓,日本的普通民众也很悲惨。

日前本人和朋友看了一部由程晓玲编剧、肖风导演的电影《兰亭》,这部电影讲的是这样的一个故事:“林耕”(应岳飞饰)的兄弟“方均鹏”(林一航 饰)找到已是绍兴大佬的“林耕”,请他帮助自己在日本留学时的房东“井上寻”(大江饰)协调生意上的困难,虽然当时日本军队正在打东北,但被兄弟情主导的“林耕”还是帮了“井上寻”,面对同胞的质问,“井上寻”表示自己是商人,不会参与战争。之后“林耕”不经意地结识了“井上寻”的女儿“井上秀代”(段凤娇饰),“林耕”想结交“秀代”,“井上寻”也想把“秀代”嫁给“林耕”以保护自己的生意,但“秀代”不从。随着国内反日情绪的高涨,愤怒的国人开始打砸井上家的店铺,只有“秀代”逃了出来,走投无路的“秀代”只能投靠“林耕”。数年后绍兴陷落,进城的“林耕”亲眼目睹了自己的兄弟“方均鹏”和妻子“阿姿”被他曾经的房东、自己妻子“秀代”的父亲“井上寻”残忍杀害。最后,为了拯救抗日志士,也为了保护自己的妻子,“林耕”英勇牺牲,而“秀代”因为反对父亲也被“井上寻”亲手杀死。

可以说电影《兰亭》是一部标准的悲剧,同时也是一部真实反映当年战争现实的写照——中日战争没有胜利者,两个国家的普通百姓都“很受伤”。

本人对日本的感觉——或者说是态度,一直很不好,因为通过很多的资料都能看到当初这个国家对中国造成的伤害有多么的巨大,甚至说本人是一个反日分子也不太过分,但通过电影《兰亭》,却让我有了一层新的认识,那就是当年很多日本百姓其实也很惨,他们也是这场战争的受害者。

战争这个东西真的很可怕,它是一把双刃剑,在伤害别人同时也必将会伤到自己,只要有战争就必将会产生死亡,死亡也就意味着失败。所以只要存在战争就不会有胜利者,战争的双方在开战的那一刻开始就已经都输掉了。

我们回头看看当年中日之间的那场战争,在8年抗日战争中,中国军民伤亡共3500多万人,中国损失财产及战争消耗达5600余亿美元,而在这场战争中有200万日军死在中国战场。请注意,“200万”这个数字指的仅仅是日本军人的数量,并不包括日军从本土征兆的慰安妇的人员。本人并非是在为日军翻案,也不是在同情那些被我们消灭掉的、犯有累累罪行的“鬼子”,只是想让大家看到一个事实,那就是能够从军的日本人必定都是当时的青壮年,他们最然在中国犯下了滔天的罪恶,但他们也是一个家庭中的主要劳动力,也是父亲,也是子女,也是丈夫,他们的死也给他们的家庭带来了无异于“灭顶之灾”的困苦。

在电影《兰亭》中,我们可以看到“井上寻”的变化,战争让那个最初有些懦弱、谨慎的小商人,变成了一个沾满鲜血、手段残忍的宪兵队刽子手。本人有一些朋友对这个情节有不同的看法,认为“井上寻”一开始就是日本派往中国的间谍,因为“井上寻”曾有两段对秀代的台词提到了“勇士”、“征服”等词语,同时一个商人几年的时间就做到宪兵队的高官应该不那么容易。但本人认为“井上寻”这个角色一开始就是一个简单的商人,但随着中日战争的进行,井上这个人物被战争所改变了,他被战争裹挟着走向了深渊,并越陷越深。为什么要这么说呢?原因有这样几点:

1、通过很多的影视作品,我们都知道日本有个东西叫“武士道”这个玩意儿,这个东西的名字虽然1899年才被确定,但其实早在9世纪初就开始产生了。在井上寻那个时代,日本人大多有满脑子的忠君思想,一肚子的“武士荣誉”,所以叫嚣几句“勇士”“征服”还是比较正常的——仅限日本人。

2、再说“井上寻”成为宪兵队的官员的问题,如果大家注意到了“方均鹏”就义时的场景,大家会发下“井上寻”坐在了最边上的位置,而这种位置不仅在中国的官场上是最末等的席位,在那时候的日本也一样。当时日军也的确从在华日本商人中挑选了一些人进入军队,”井上寻”在中国做生意,应该算得上是中国通,那么将这样一个人招进宪兵队也能说得通。

3、在抗日军民打砸“井上寻”的店铺时,“井上寻”将“秀代”从窗户送走,这时候“井上寻”的妻子——也就是“秀代”母亲用自己的身体堵在门的后边,而”井上寻”再次出现的时候,脸上多了一道疤,他的妻子却没有再出现,联系之前的情节,“井上寻”的妻子很可能已经在混乱中死掉了,而他自己也受了伤。如果是这样的话,“井上寻”对中国人的恨意促使他变成一个宪兵队的刽子手也很说的通啊。

4、影片的最后,“井上寻”看着“秀代”反抗自己、反抗日本军国主义对中国人的杀戮,回忆起了“秀代”小时候被他无伤腿的片段,然后亲自杀死了自己的女儿——“井上秀代”。本人有朋友觉得这是“井上寻”因为“秀代”不听话而起了杀心,但本人却更倾向于另一种说法,那就是作为日本军队驻绍兴城宪兵队的军官,“井上寻”很清楚进了宪兵队的人不会痛痛快快的死的,而是会被折磨的体无完肤,为了让自己的女儿免受痛苦,井上寻给了“秀代”一个“痛快”的死。

本人不是编剧或导演,不知道电影《兰亭》中对于“井上寻”的设计究竟是怎么样的,但按照本人的这种推论,“井上寻”其实也是一个受害者——虽然对于这个角色的残忍和冷血让人很想砍上几刀,但也不能抹除其战争受害者的身份,这种伤害可能来自于其自小受到的教育,也有可能来自于当时那个混乱而疯狂的时代,更来自于日本军国主思想对该国国民和军队的荼毒。

就像本人在前面说过的,战争就是一柄双刃剑,用它伤害一方的同时,其实已经在伤害自己。这是每一个国家和国家的领导人都应该谨记的教训!更是如今的日本政府应该反思的,如果再一意孤行下去,难道希望到那时历史会重演?

《兰亭》观后感(三):《兰亭》VS《钢琴家》:二战里的小人物史诗

《兰亭》是导演肖风和编剧程晓玲合作的“抗战三部曲”的最后一部。该片讲述了1937年日军侵占绍兴后,兰亭一地方士绅、船运商林耕从亲日到幡然悔悟成为一民间抗日英雄,和绍兴人民一起奋起抗争,最后壮烈牺牲的故事。在人性的觉醒中,战争的真相逐渐清晰。

导演肖风曾经在访谈里说过:“这个影片更多地是在人性上探讨,战争对于人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我读过很多二战的史料,为了某一个国家在本国的经济利益出发,进行一些掠夺性的侵犯,逼你就范。懦弱是违反人性本身的一种内容,但是,很多人在强大战争面前,第一反映就是产生懦弱。所以我在拍这个片子的时候,包括对人物塑造的整个变化过程,就是按照自然逻辑的推理,来验证这个人物变化发展的脉络是否真实?他的思想是站在一个真实的逻辑上的。”

《兰亭》中的人物都是小人物,但却都是从生活中走出来的,从历史中走出来的,总之是从现实中走出来的。抗战时期的普通百姓,他们不自愿地被卷进战争和抗争中。他们认为只要能好好活着就足够了,对于抗战都不太理解,这就是处在那个年代普通百姓的真实想法。电影中,林耕从一个懵懂的隐居蝴蝶湾的普通百姓,亲眼见到自己兄弟惨死,当鲜血染红了双眼,却无法反抗时,才幡然醒悟。然后选择反抗,最终在反抗中死亡。这些最终体现的都是人性,当人性在战争面前,被迫强大的时候,人性的光芒终究会战胜懦弱,让普通人成为英雄。

之前还看过一部同样讲述战争的电影《钢琴家》,同样的是一部悲剧。悲剧是怎样产生的?鲁迅说,是产生于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撕碎给人看。也许大凡悲剧都是如此,那么,这出悲剧是怎样展现的?没有着意渲染那些鲜血淋漓的屠戮,也没有人间的上帝突然出现,给犹太人一处避难所。

这也是两部电影的共通之处,用最刻骨的形式呈现了一出充满希望的悲剧。南京大屠杀、纳粹屠杀犹太人,只是反法西斯战争悲剧史的短短一幕而已。流亡成了常态,恐惧成了常态,被屠杀成了常态。来不及哀悼上一个亲人的死去,下一秒又有一个至交倒在身边。如何才能活下去?不知道。似乎死是常态,活着,是例外。

当体味到这一点的时候,人性的悲剧就隐隐地显现出来了。已经无需去描写机枪扫射,尸体横陈;也泯灭了一切得救赎的希望。悲戚一点一点地被加到这些普通人身上,正如人性一点一点被从他们身上抽离:掠夺他们的财产、屠戮他们的家人、饥饿侵蚀他们的肌体、种族的仇视啃噬他们的灵魂。他们迷茫,他们蒙上眼睛逃避,饥寒交迫,像一头动物,在昏暗的废墟里求生。反抗或者死亡,人总是太渺小以至于甚至不能理解其悲剧性,就当作宿命来接受了。

《兰亭》与《钢琴家》正是这样刻画了小人物的内心世界。在战争中眼睁睁的看着侵略者残忍的处死自己的同胞,甚至是自己的亲人、兄弟,在当时处在对战争懵懂状态下的主人公心里的那种冲击是无可厚非的。影片没有太多的炮火场面,但是仅有的几个场面,却异常的冲击着人的内心,让人无法不痛。

当然,在影片中还是有几点亮色的,这些亮色出现在悲剧之中,使全剧又有了张力。比如为抗战牺牲的方君鹏和阿姿,比如学成归来崇拜马克思的林田,比如奋起反抗的林耕和帮助他的陌生老妪,比如片尾老妪举在他们头顶的红伞;比如自始至终华沙市民的抵抗行动,比如钢琴家和他的爱慕者之间的感情,比如德军战败前废墟中的一段钢琴演奏。就像雨果的三部曲(《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海上劳工》)一样,悲剧的最后总是有一段饱含道德意义的升华,这升华让观众在走出影院时,感到自己仍处在人间。

《兰亭》观后感(四):带有诗性的醒世之歌

中国是个盛产战争片的地方,以四代五代导演为中坚力量,建国以来,大小篇幅的战争片层出不穷。比之国外同类题材的制作规模,我国战争题材依托庞大的军队支持,在战争场面的制作规模上可谓前无古人,这也致使历史战争题材的影视作品扎堆堵车于宏大的形式,固定的史观,失去了推陈出新的动力。战争片有些后继无人。2013年,《兰亭》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杀出重围的,作为抗战三部曲的第三部作品,10月17日。《兰亭》即将登上商业荧幕。

《一代宗师》里有一场经典对决,宫羽田与叶问过招,元老与新人较量,不得体,于是两人比赛的内容是掰饼。明推手,暗论天下,老爷子手里的饼最终碎了,一句:“输在想法”,令人回味深刻。《兰亭》赢在想法。它讲述了中国男孩林耕在一名左翼知识分子带领下从孤儿做成了黑帮老大,得了一个叫作蝴蝶湾的世外桃源。有了家业,林耕把弟弟送入城中读洋学堂,等着他回来光宗耀祖。为回报当年好友,林耕帮助了一个日本商人,继而邂逅了他优雅聪慧却身有残疾的女儿,商人欣然将女儿许给林耕。

两人一波三唱,患难中喜结良缘,隐居山林。女人痴迷中国诗词,林耕许诺,等打完仗,一定带她去一水之隔的兰亭看个够。画伞,吟诗,山中小居日日不断柴米,林耕每到夕阳望一望炊烟,举案齐眉,郎情妾意,浓浓的中国人的日子。林耕和她守着朋友的小女,盼着团圆——岳父,友人,弟弟,一家人在蝴蝶湾其乐融融的那一天。本片以写实手法写意,充分还原41年前后绍兴周边风貌,占尽山清水秀人贤,以江南古风为引,重现悠悠国魂,带有诗性。抛开战争,已然是一部少有的醒世之作。

然而昔日的日本商人摇身一变成了法西斯军人,而当年的左翼知识分子是一名共产党,弟弟变成了一张带血的照片。残酷的杀戮降临到林耕所挚爱的所有人身上,全片最大亮点以突然的戏剧节奏撼动了观众:岳父回来了,杀恩人,杀女儿,杀女婿,伦理不在,天道不存,镜头紧紧围绕一家人关系的急剧跳转,让人直触战争的真实。

编剧程晓玲系声乐教授出身,在编剧行业内实属少见。她的作品笔触清丽,温婉动人,故事总于不经意处陡然一转,起于情,落于思,带有音乐般的传达力量。这样的叙事方式,升格了影片的基调。比及传统战争题材中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群体杀戮,《兰亭》将战争具象为一家五人的关系,这一笔走的巧妙,刀落枪响,杀的不是命,是心,切肤可感。并且影片做到了重现历史和产生疑问,林耕未与昔日爱妻当面道别,留下一信,他知妻子在中国已无法活下去,却不知妻子在心中是否能活下去,这个直到林耕受害都未能得到答案的问题,发人深省。

兰亭本是王羲之笔下《兰亭序》所在古迹,其文本身就有伤国之情,更是两个日本人一个中国人对于这泱泱大国古老文化的敬仰——然而,故事结束时,影片前段所埋下的各宗伏笔纷至沓来,让人不得不落泪。

《兰亭》观后感(五):《兰亭》:中国版的《美丽人生

题记:不论是硝烟弥漫的战场,亦或是暗无天日的纳粹集中营,再或者是百万尸骨的屠杀现场……生活中总会有一种人,他们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热爱一切美好的事物,即使在最后枪声响起死亡来临的那一刻,依然闪现着耀眼夺目的光芒!

最近看了《兰亭》和《美丽人生》两部电影,同为反法西斯,同是安静感人,同样的美好而充满希望。于是,终于明白,有时候安静、幽默的电影也会是悲伤的另外一种表达方式,如鲠在喉,心酸落泪的时候,仿佛又看到了万丈光芒,充满希望。

其实,他们真的只是小人物,他们想要的只是一个爱人、一个家、一群可爱的孩子,柴米油盐,同样是他们幸福的生活。如果没有战争,他们会跟其他更多的年轻人一样,清晨在阳光中醒来,看到枕边的爱人熟睡的脸庞,经营一份不大不小但足以温饱的生意,回家有儿女萦绕膝前。只是,面对战争的时候,生活就不再是原有的模样,而显示出的则是更加狰狞的面貌。“积极的活着,或者消极的死去”将不再是生活中无聊的用来打发时间的话题,而是生死关头必选的单选题。

战争来临了,桃花源、乌托邦都不复存在。《兰亭》中的林耕看到年轻的弟弟为革命牺牲、多年挚友惨死日本人刀下,命运的轮盘推动着他奋起反抗。第一次手持兵刃却敌不过日本卫兵,陌生老妪无言帮助,让林耕第一次意识到原来战争真的来了,而战争是真的比想象中还要残酷的多。“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这样简单的话语,第一次唤醒了林耕保家卫国的思想。身边不断有人离去,为了国家的希望、为了未来的梦想,他拿起手中的枪,指向了残虐的日本人。

没有什么比快乐的戛然而止更令人感到揪心。同样,纳粹的铁蹄伸向了原本幸福的一家四口,拥挤沉默的车厢里是基度怀中安睡的儿子和年迈沧桑的叔叔。破落酸腐的集中营,基度每日做着粗重的体力劳动,同时每天给儿子编排着游戏剧本,他用尽全力在集中营的悲惨世界里,为儿子营造了一幕美好的幻想。他告诉儿子所有的残酷只不过是一场游戏,游戏的奖励是一辆崭新的坦克。他坚持着,坚持着使儿子相信这一切都只是一个游戏,千万不要害怕,永远要微笑而乐观地去面对。

夫妻间身份终于发生了冲突,在国家生死存亡关头,那个他一直用生命保护的女人,变成了不可饶恕的存在,他们的婚姻成为了国家矛盾必然的牺牲品。如果没有当年烟雨中那回眸一瞥,如果没有兰亭集序的魂萦梦绕,也许就不会有今天这场历史悲剧了吧?但是,爱了就是爱了,我愿意放下所有跟你一起奔走天涯,直到死去。秀代这样做了,多拉也这样做了,放弃身份,放弃地位,只愿跟随爱人去做他认为对的事情。

最终,林耕死了,秀代还记得那年他对她说:“我答应过你,要保护你一辈子,等以后外面安稳了,我带你去兰亭,让你穿红袍,坐画舫,你喜欢看湖水荷花,咱们就在那里坐着,你想看多久,就看多久……”那年,他还是那个翩翩少年,她也不过是个情窦初开的少女,天朗气清,他们有那么多美好的时光。枪声响起了,蝴蝶湾燃起熊熊大火,林耕秀代双双死去,蝴蝶湾荷塘中的人们逃脱了劫难。当梦想照进现实,死亡将不再可怕,梦想和希望会生生不息的延续下去。

最终,基度也死了,他曾满眼爱慕的对多拉说:“Good morning,Princess!”;他曾骑马大闹她的订婚宴,带她私奔;他曾冒着危险在广播里呼喊妻子的名字。他曾趁着做侍者的机会,为妻子播放了《船歌》,这首曾经响在他们定情之夜的歌曲,飘过沉沉迷雾的阻挡,在黑夜里,给他的妻子带去安慰,也让他们一家人,都鼓起了勇气,共同经历灰暗的时光。然后,枪声响起,他去了,而他的儿子与妻子终于获得解放,当他们在阳光下搂抱在一起的时候,他的儿子说道,我们赢了!确实,在这一场浩劫当中,他们赢了,因为,他们有一个英雄的丈夫与父亲,他的名字叫基度。

没有人生来就是英雄,《兰亭》中的林耕不过是个看似黑社会的老实人,《美丽人生》里的基度也不过是个看似小丑的善良青年。战争来临之际,他们只是无奈的成为了英雄,其实他们自己也许没有想成为英雄,他们想做的,只是保卫心爱的人和永不破灭的希望。

罗曼罗兰曾经说过:“生活中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枪炮、炸药、毒气、死亡、饥饿,这些东西看似强大,最后的胜利者,却只能是人和生活。真正的光芒,就像年迈老妪在林耕秀代头上撑起的红伞,就像基度朝他儿子眨眼的那一刹那,意思是:无论怎样,只要我们不害怕,坚强、盼望,人生终究美丽!

《兰亭》观后感(六):《兰亭》:诗意自然下的战争悲歌

美国学者约翰·贝尔顿在代表作《美国电影·美国文化》中说到,“如果电影就像是战场,那战争影片可能就是电影的终极形式,为表现爱、恨、战斗、暴力和死亡的极端表达形式创造条件”,不过不同导演在处理战争片这个类型时会有着不同的风格特点,如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的《现代启示录》、奥利弗·斯通的《野战排》都侧重于从战争的角度反思人性的异化,而肖风的“战争三部曲”——《大劫难》、《岁岁清明》及《兰亭》,则是战争时代下的平民生活为重点,以较为诗意的自然主义手法来展示人性的多元性,也侧面反衬出战争的残酷。

八十年代初作为第五代摄影师代表的肖风,首部作品便是担任轰动一时的《一个和八个》的摄影师,风格化的影像使得影片更上一层楼;自己担任导演后先是推出了“现代乡村三部曲”,以接近于自然主义的手法来描述田园生活,还有受到城市化冲击下的人性。而“战争三部曲”则是聚焦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抗日战争时,就以这部最新的《兰亭》来说,影片的片名来自于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以绍兴为背景,讲述少年林耕和朋友“先生”、方君鹏在乱世中成为好友,并凭借着自己的大胆、义气等成为了绍兴的帮派中人,随着日军占领了杭州并对绍兴虎视眈眈,林耕带着妻子,也即来自于日本的秀代在世外桃源般的蝴蝶湾避难,但是战争的发展使得蝴蝶湾的平静被打破,秀代的父亲,带着一群日本军人踏上了蝴蝶湾……

影片跟此前的《岁岁清明》可以说在风格上是一脉相承,即侧重于自然主义的风格,以优美的自然风光、平静的日常生活为主,反衬高潮戏时的战争带来的灾难,尽管并非是正面的描述抗战现场是如何的激烈如何的生死一瞬间,但这种艺术性的反衬有时更有震慑力。田园牧歌式的自然生活曾经是多少文人墨客的向往的桃花源记,也往往是寄寓着人们的最后的“诗意的栖居地”,影片《兰亭》里原本是生活在绍兴的林耕,为了照顾来自于日本的妻子秀代而躲避已经陷入愤怒状态的中国人,就回到了他的故乡蝴蝶湾——这个情节本身其实并不仅仅是避难,也带有着回归大自然、甚至是回归“诗意的栖居地”的意味,于是,在以摄影成名的肖风的镜头语言里,蝴蝶湾的生活虽然不像在绍兴那样宽裕,但青翠的竹林、山顶的小亭、遍野的山花等,无不是以自然主义的手法表现出回归后生活的平静、祥和,尽管也偶尔有些波澜。

而且,影片里的自然主义其实并不只是对于大自然的描写,还有以比较中立、客观的方式描写生活里可能的样子。就以影片中男女主角林耕、秀代的爱情来说,他们原本是几乎生活在两个不同世界的人,林耕是一个武夫,而秀代则是知书达理的闺秀,所以,虽然秀代的父亲有求于林耕并希望他们俩一起,林耕对秀代也是一见钟情,但是秀代并不屈服于父亲,对林耕也带有着鄙视的态度,但战争的到来使得秀代几乎成为了战争的“孤儿”,在他乡里只有求助于林耕,而两人也在蝴蝶湾过上了名副其实的夫妻生活……影片并不刻意的挥抹掉两人原本的“不可能”,只是战争使得一切都可能改变而让两人走到了一起,而即使是最后的生离死别时,影片也没有刻意的煽情,而是以彼此的凝视、微笑来面对这命运结局。

相对于一些以现实主义手法描述、刻画战争的残酷,或者是浪漫主义手法来渲染主人公的英勇,肖风在《兰亭》里延续了他的自然主义的风格,不仅是将战争置放在世外桃源般的背景里,也以不刻意煽情的自然手法来描写战争背景下的人物的言行,即使是可以很煽情的生离死别时,从而反衬出战争的反自然、反人性的残酷性。更何况,从某种意义上看,这也就使得“肖风作品”更有着作者意义。

《兰亭》观后感(七):《兰亭》:如果银幕上有个世外桃源

《兰亭》:如果银幕上有个世外桃源

■ 文/慕容天涯

国产片对于战争的描述,往往着眼于场面的宏大或者战场上的惨烈,比如冯小刚的《集结号》等作品,都将重心放在了战争中“战场”上。但比起这些作品,一部《兰亭》在导演肖风和编剧程晓玲的精心打造下,把江南水乡的旷世情感融入硝烟之中,上演了一幕人人观之皆感到悲哀的硝烟爱情。

世外桃源被搬到银幕之上,让人惊叹惊艳更赞许不已。

1937年的绍兴,青年林耕是个有头有脸的生意人,与日本女孩秀代相遇后,几经波折后终于组建了小小家庭。一汪碧水旁的小小山谷蝴蝶湾,成为了二人的世外桃源,无奈战火绵延至此,一切变得危机重重……

仔细品味这个故事,既有着战时年代的惨痛与不寒而栗,也带有爱情的凄美和感动。最值得庆幸的是,曾经打造过佳作《岁岁清明》的导演肖风,又一次将江南水乡的韵味与唯美搬上了银幕,保留了自身独有的美学风格,且让杭州话等地方话,顺理成章的自然“植入”到故事之内。于是乎,碧水青山、小桥古镇、悠悠渡船、草房农舍、绵延竹林,吴侬软语……几乎每个只属于江南的点都抓得准,透着那股子不是做旧而是真实的观感,同时又不失写意之美。当然,还有那个片中人一直无缘得见的小镇“兰亭”,更是让故事中的世外桃源又添一个。当然,这个银幕上的世外桃源让人难以忘怀,可谓为华语影坛吹来了一股清新之风。

其实除去视觉上的不俗,本片的配乐也可圈可点,每一次凄楚的主旋律响起,都有着极佳的契合感,在摄影方面和色彩的运用上也比较纯熟,比如后半段秀代的红色服饰与青山绿水之间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有着血染青山的即视感。在这个故事里,也并非一味的打造一对普通人的故事,将电影缩小成视野窄小的文艺片。影片中段的一场轰炸戏,整体上水准达到了商业片大制作的级别。硝烟之下,一个女子的奔走逃亡,被慢镜与遍地爆炸与烟火烘托出了乱世悲歌的姿态。

当然,由于是新时代的战争故事,影片选择了摒弃说教,转而用某些以往未被注意到的角度展现战争对于普通人的伤害。比如青年学生抵制日货的运动中逃命的商人井上,转眼就成为了日军的将领杀人如麻;一场弄堂里突如其来的遭遇战,手持木棍的老奶奶更是将戏剧的转折性发挥到了最大,那张室内的遗照更是让人几近泪奔;至于战时国人对于日本女人秀代的态度,更是展现了真实的人性,也把战争那将人变成恶魔的罪状直陈世人面前。通篇看下来,故事里的每个人物都鲜活,先生的精明、井上的残忍、方钧鹏与阿姿的舍生取义,林耕的阳刚大义,历历在目。但是,也由于战争,每个人的命运都难以捉摸,甚至都无法自己掌握。

不过影片也有些缺陷,比如后半段为了突出民族气节和展现林耕的转变,碍于片长的原因,铺垫显得尚需火候,而那场战争轰炸戏与后半段故事间的衔接可以更好一些,年代的跳跃感过强。不过纵然如此,比如表演上的亮点都值回票价了。一对青年演员,更是展现出了自身的优势。尤其是扮演秀代的段凤娇,作为经验不多的新人,对秀代这个角色的塑造非常成功。她初见林耕时的倔强,抗婚时的执拗,后半段被质疑时的伤感,以及最后一幕的痛彻心扉都拿捏到位,让人看好其银幕前景。

影片依旧有个点很值得每个国人深思,那便是日本女子秀代与林耕之间的“危险关系”。从李林杰当年的经典《精武英雄》开始,战争中的敌对双方其平民间的交往,就是个难以回避且不得不说的话题。在这部影片里,林耕弟弟的林田回家后见到嫂子的强烈反应,就说明了一切。战争胜利也好,失败也罢,痛苦的、挣扎的、乃至分离的,必然是这对最初不得不在一起,最终又不能够在一起的男女。人们的斥责、反对和强烈反感,更加深了悲剧意味,观之人人皆悲。比起银幕上大部分稍纵即逝的快餐爱情,他们至少在今年的银幕上,是那个刻在笔者心里印记最深,留的最久的爱情故事之一。

青山绿水间,有个炊烟渺渺的蝴蝶谷,世外桃源,一对金童玉女;转瞬硝烟起,古城内血染长街,枪声响起,一曲乱世悲歌。

整体质量:★★★★

演员表演:★★★★

音画效果:★★★★

娱乐指数:★★★☆

《兰亭》观后感(八):《兰亭》:残酷战争下的人性觉悟

《兰亭》:残酷战争下的人性觉悟

文、言成

近年来,各种抗日题材的影视剧层出不穷,当然归根结底都与中国人潜意识里的抗日情结有关,这很好理解,因为任何一个民族不能忘记历史,每一处抗战遗址旧址,都是一段凝固的历史,会带给后人有益的启示和感悟。所以我们经常会通过影视剧、小说、画作、歌曲等艺术载体中窥见。但对于抗日剧日渐泛滥的当下,如何摒弃作品中其惯有的传奇色彩,用一种更尊重故事本身更看重历史真实性的纯粹的抗日作品,便成为了影视制作人最该考虑的问题。

显然,相比于抗日神剧的粗制滥造,《兰亭》则在着重描述了抗日战争时期的悲情与残酷为观众展现出了更令人深省的感动,它的问世可谓恰到好处。光从电影《兰亭》的片名上来看,观众很容易想到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传世之作《兰亭序》,但该片并非大众惯有思维里的古装电影,而是一部抗日题材影片,里面所要讲述的故事地点与背景却始终都未曾出现过兰亭这个地方,可以说它只是以一个文化符号的方式承载着主人公们难以实现的美好愿景。

电影《兰亭》是导演肖风、编剧程晓玲“抗战三部曲”的收官之作。故事讲述了1931年至1941年发生在绍兴城的故事。1941年春日本人占领了绍兴城,影片的前半段,基本是围绕男主人公林耕的成长展开。他出生于一个贫困的家庭,父亲为吸食鸦片,不惜将年幼的弟弟卖掉,随后林耕又不惜用尽一切方法救回弟弟,甚至开始了误入歧途的欺骗手段。他的人生也因此不断被亲情、友情、爱情所纠结。

当林耕亲眼目睹日本人以赤匪之名杀害了自己爱人阿姿与好友方均鹏后,林耕开始醒悟,毅然选择了帮助抗日队伍,并为此地付出了宝贵的生命。而这也正是战争的残酷,也是战争给人类带去的悲剧,同时更是战争中人性最直接的表现方式,林耕这个人物在编剧和导演的共同塑造下,展现出了不浮夸不虚构的传奇色彩和人性光辉,可谓极具震撼力。

作为一部打着抗战旗号的电影,尽管《兰亭》也在着力的表现战争的残酷,但影片全片很少有战争场面与骇人的镜头,更多的笔墨都是着重在绿色的基调、舒缓写意的场景,比如悠悠的渡船、绵延的竹林、古韵的小亭、遍野的山花...将江南水乡独有的韵味与唯美描写的淋漓尽致,而这近乎完美的诗情画意,仿若世外桃源般的宁静,以及绍兴老百姓安居乐业、平静祥和的生活状态的改变,都恰好衬托出了战争带来的灾难,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摧毁。

目前国产影视作品中的诸多抗战戏总是一味的追求传奇色彩,加入了浓烈的个人主义,而渐渐偏离了历史的真实性与故事性,从而对人性的描述也趋向于匮乏与无力,而《兰亭》则独具匠心的将笔墨大篇幅对准人类生活状态的改变,用一种更加细腻无声却又有力的方式来反对战争,而这种反对恰好是反对战争对人性的侵害,从而真实客观地描绘人们的生活。在加上对男主角在战争面前的人性升华与醒悟改变,从而深深震撼了观众。所以不难理解,导演是在巧妙的用兰亭寓意美好的未来,从而让人看到一个永远无法实现的梦,从某种意义上来看《兰亭》是一部相当纯粹的优秀电影,所以从它的出发点来看,这已经是一部精品了。

《兰亭》观后感(九):纵使战争也斩不断情丝

文/一池萍碎

《兰亭》,很美的名字,好像在写画序又好似要远离尘世的喧嚣与骚扰,但美的背后却渗透了残忍的迫害。战争,在这里不必直白,只一点点人性温暖着斩不断情丝,留到最后一地眼泪。可它又让人感受到,其实美好并没有消散,而是化作冤魂随时复生,丑陋也不会占上风,早晚会被驱赶。

肖风执导的战争电影《兰亭》,1931至1941的十年绍兴城,江湖豪气的林耕,与兄弟合伙打拼出一座属于自己的船运码头,在那个年代应该属于很了不起的人物,能独当一面的高端人群,他们的思想代表普通老百姓的主流意识,关心眼前,没有什么天生的民族大义,奋笔疾书愤世嫉俗,他们都是再普通不过的人,不用美化也没有丑化。林耕的择偶观,无民族界限无地域概念,娶了日本妻子秀代,恩爱厮守,一副和谐的画面。民族仇恨非天生,打破界限的混搭完全有幸福融洽可言。起初这片安居乐业的世外桃源存在意义就是人性,所有仇恨皆因利益与野心、侵犯与凌辱。电影起承转合,打乱了宁静,心碎至死。

好比那部经典的《早安公主》,前半部分紧扣人生的美丽浪漫邂逅,随后急转而下主人公一家三口被纳粹抓走,剩下苦中作乐的人生,最后死生别离却留下挣扎的美好,柳暗花明给人希望。《兰亭》也是一部从最简单的人性起笔的电影,伴随中日关系紧张,中日组合的家庭明显感觉到压力,连未出生的孩子都未能躲过民族仇恨一劫而胎死腹中,此刻躁动兴起,几分悸动,乱世浮生,鸦片麻痹了众生,繁华掩饰不了垂死萧条的节奏,日本侵华打乱了世外桃源的安详,好友被杀,妻子被杀,自己被杀,家破人亡山河破碎。

他们注定是悲剧,观者心情一直抑郁一直沉闷一直想要冲破压抑,看到最后观众泪水夺眶而出。战争就是将最美好的东西摧毁,将你想要珍惜的东西无情收回,好比魔鬼之手,容不得招架就已刀落人亡。都说心灵脆弱敏感的人不适合看战争片,但战争片恰好也是拍给这部分人看的,因为不麻木不仁的人,才最能体会到什么叫珍惜,什么叫心痛,什么叫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兰亭》有太多美好在里面,它选择的地点是偏远的乡土,选择的人情世故是最原生态的江湖味之江南,是美与丑的极致,单纯与邪恶的交织。当未出生的孩子夭折,当挚友被残忍的侵略者杀害,当妻子被她生父亲手杀害,美好消失殆尽,邪恶卷土而来,粉碎了人与人最亲密的纽带,林耕依旧没有被残忍的战争所迫害,他依旧至死无悔爱秀代,依旧对未来充满希望,依旧不会因为暂时的苦难而崩塌,他见证了死亡,也见证过璀璨,我想这就够了。

人性就是如此,看完这部片,我坚信,爱是永恒,情丝斩不断!

《兰亭》观后感(十):那战争中撕毁的无望爱情

无论是《大劫难》里关东女孩的为爱复仇,还是《岁岁清明》里茶商少爷的为家族雪恨,以及这部《兰亭》里船运青年头目省思后的杀敌。肖风的“抗日三部曲”都是采用一种民间视觉,来反映那段中华民族所遭遇的那场空前浩劫。换言之,即是用小人物的际遇来彰显大历史的悲哀。这种方法比之那些一味说着激昂民族大义,用累累尸身的镜头显示鬼子残暴的抗战片来说,无疑显得更为高明,也更为贴近人的情感。

人们总爱说子弹不能击落爱情,但我们看到的经常是战争如何撕碎爱情。肖风的“抗日三部曲”也是如此。具体到这部《兰亭》而言,就是讲述了一个战争下的无望之爱。片中的船运黑帮小头目林耕与日本女子秀代,演绎了一场凄惨的跨国恋。两人的婚姻本来是幸福而宁静的生活,但是战争却将他们的痴与怨掩埋,活生生让一对小夫妻命丧黄泉。当看到两人的头颅高悬于城门之上时,我们除了痛恨战争的无情,还能多说些什么呢。

战争带给人的是悲剧,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如何呈现人在战争下的悲剧,却是考验影视剧编导者功力的地方。《兰亭》可是说是我看到的最悲惨乃至最血腥的抗战片。这种悲惨和血腥不是来自战斗双方的伤者伤痕累累、死者堆积如山,而是人在战争状况下不由自主的命运和无法自拔的情感。片中林耕与秀代的结合,在中日对战的背景下是段不被人祝福的婚姻。林耕那个怀揣抗日热血的弟弟,不认秀代这个日本嫂子,甚至为此与兄长决裂。秀代也因自己日本人的身份而四处躲藏,而她最终又毙命于自己那那充满军国主义思想的父亲之手。林耕最终在战争下也成为三失男人,失弟弟、失朋友、失妻子。《兰亭》有两段伟大的爱情,除了男女主角林耕与秀代这对跨国恋人之外,林耕挚友方先生和他妻子阿姿之间的故事也显得颇为动人。这对私奔定情的男女都为民族抗战而死,而他们的死状充满了血腥之气。方先生被挖去双目高高吊起,而阿姿更是被躲去双手双脚,这些看得人触目惊心,很容易激起人们对鬼子的痛恨。而他们的死亡行刑者居然是他们一手带来中国的秀代之父井上,影片难道是想告诉我们,不要引狼入室吗。我说不明白,但的确看得人心中一凉。

尽管《兰亭》在表现战争的残酷,也有着骇人的镜头,但影片却有着绿色的基调、舒缓写意的场景,偶尔出现的绍兴方言也显得很动听,这一些都显出一种难得的诗情画意。可这些都是衬托战争对美好生活的摧毁。片中虽无大腕,但演员都很好地完成了角色任务,尤其是林耕的扮演者很好地演绎了一个船运黑帮头目在亲情、友情和爱情之间的纠结。而片中的林耕从醉心经营自我的小生活,到最终与鬼子枪火相拼,并非如往常的抗战片一般,转变来的莫名突然,而是有着质变自省的三个步骤,即弟弟惨死引发的情感疑惑,老太太杀日本兵形成的精神震撼,以及挚友方先生夫妻慷慨捐躯带来心灵猛醒。这显示出编导者对人物角色的塑造有着良苦的用心。

影片以“兰亭”为名,却从出现这个书圣王羲之笔下的景点,林耕与秀代终其一生也没有同游兰亭。影片显然是用兰亭寓意美好的未来,可最终让人看到的这却是一个永远无法实现的梦。写到这里不由叫人一声叹息,祈祷这世界不要有战争,国与国之间应真正和平相处,因为战争伤害的是全人类的情感。这世界上没什么比同类之间相残的事情更可悲的了。

    

上一篇:《海洋星球》观后感10篇_观后感_     

下一篇:《法外风云》经典观后感10篇_观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