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

背影读后感10篇_读后感_名著读后感_格言网

2020-12-28 23:46:52

读后感

公众号

背影读后感10篇

《背影》是一本由朱自清著作,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29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背影》读后感(一):无染的 白莲花

小时候在语文课本里读到朱自清的这篇《背影》时,没有任何感触,只是觉得它只不过就是一篇必学的课文罢了,如今,每每读到朱自清或清新或温情的文章,才觉得他是一位温文而雅感情细腻的男子。

对于他,我也只是初步的了解,朱自清原名自华,因处乱世“决定做一朵白莲花,出污泥而不染,处乱世而高洁,正所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而改名自清,表字也一并改为“佩弦”,时刻警策着自己。他的一生也如其名,清白了一世。也许自古才子命多舛,有着八个子女,先后步入两次婚姻的他,一生颠沛流离,生活困顿,举步维艰。他终于被这些所有的磨难而压垮,“走”时年仅50岁,他的语言洗练,文笔秀丽,他的《背影》带来的温情,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被称为“天地间第一等至情文学”。也许我说,他的文字依然延续着他的生命也不为过吧。

本书的每一篇不可谓都是他的真情实感的流露,他的博学,他对中外文化的差异无不在《欧游杂记》《伦敦杂记》里面一一体现。他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最喜的都是去书店,也许这就是一个文人对文字的痴迷吧。他对儿女的教育以及对亡妻的怀念,也不无用他自己的方式一一展现。

没有想到的是,我的小家伙,也跟我一样喜欢他的文章,拿到书的第一个睡前,小家伙做在我的怀里,给他读了三遍的《匆匆》和《歌声》,明白了时间的宝贵和想象的美妙,第二个晚上除了那两篇的三遍,又读了一遍《荷塘月色》,小家伙体会到了文字描述的美,五岁的娃竟感慨的说了一句,“写的好美啊!我能想象出来。”

《背影》读后感(二):三读《背影》

小时候心智不成熟时,读《背影》是一种机械的阅读。觉得朱自清先生的文章里有好多动词连用,可以学来写作文。又认为文中的父亲买橘子动作有点“搞笑”。全无感慨之言。

年纪稍长一些时再读《背影》竟开始读懂溢于文字之间亲情流露。父亲不善言语,很爱儿子,但无奈生活所迫,想千方百计的给孩子创造更好条件。儿子也爱父亲,但是爱在心中羞于表露。好在父子两人心心相惜。

成熟之后再读《背影》,不禁被文中的父子两人感动。感于深沉的父爱亘古不变。瞬间就理解了自己的爸爸,这么多年来为了孩子奔波劳累毫无怨言。同时,感于儿子的自我剖视。好在他极早的明白了理解了父亲满满的爱。虽不能给予父亲大富大贵的生活,但起码在心里还是怜惜父亲。

好文章历经时代仍于读者产生情感共鸣。

《背影》读后感(三):背影的书评

朱自清的散文,用最平易的文字,和朴素的叙述,但又带着很真挚的感情。我读着他的散文,总是觉得很流畅,好像每一个用词都是那么自自然然的,而我也能常常感受到作者的正直,热情,悠闲,幽默,还有他对朋友和家人的思念情分。

在“荷塘月色”里,写他一个人在晚上到荷花池边散步,描写了自己独处的描出,就是一个自由自在的人,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接着,他形容了荷花,荷叶,月光,柳树,让我在脑海里画出一个一个的景色,不知不觉的我也好像走进了这个宁静的荷塘。

在“匆匆”里,朱自清问“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像是在跟我对话,他用了很多拟人的手法来和我解释“时间是多么匆匆的流过,一点也抓不住它。””洗手的时候,日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过去。”我从来不知道可以用这么多鲜活的形容,来说到匆匆而过的时间,真的太巧妙了。

在“春”里,好像出演了一场戏剧,山,草,水,太阳,都是演员。山朗润起来,水长起来,太阳的脸红起来,小草偷偷的从土里钻出来。。。接着是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我目不暇接的看着这场戏剧热闹滚滚的上演着, 满了活力,满了生命的朝气,原来春天是这么不一样的感受啊?

在“冬天”里,朱自清开始于一锅热腾腾的白煮豆腐,围绕着桌子坐的是他爸爸跟他两个兄弟,在大冬天里,一同吃着豆腐,全家又开心,又温暖的画面。另外一个画面是他和他的朋友在冬天一起去西湖划船,有另外一个画面是他一家四口带着微笑,外面虽然老师冬天,家里却老是春天。不管多冷,大风大雪,他一想到这些,他心上总是温暖的。

在“背影”里,开始于一个丧礼,那一年朱自清的祖母过世了。他和父亲一同回家奔丧,变卖典质还有亏空,所以又借了钱来办丧事。家里的光景很惨淡,一面是因为办丧礼,一面是因为朱自清的父亲没有工作。那年朱自清二十岁,还要回北京念书,需要告别父亲。朱自清描述了在火车站他父亲送别他的经过,让他刻骨铭心,尤其是他父亲的背影,一辈子都在他的记忆里。这份对父亲的感情又真实又感人。

朱自清的散文非常有亲和力,让读者很容易走进他所描述的画,产生相同的感受,而我最喜欢的还是 朱自清的“背影”。最后朱自清说他还会常常想起他爸爸肥胖,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这让我更加珍惜我和爸爸在一起点点滴滴,这些记忆总是那么温暖,永远会珍藏在我的脑海里。

《背影》读后感(四):朱自清:生不逢时的完美人格

在没有英雄的年代里,我只想做一个人。

——北岛

人,应该怎么样度过这一生?1916年,刚刚成年的北京大学预科学生朱自华在思索这个问题。

1916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处于关键阶段,战事正隆。当时的中国,因为袁世凯去世,进入了军阀割据混战时期。这样的时代,称之为乱世并不过分。

在父亲的勉力张罗下,朱自华举办了一场体面的婚礼。妻子武钟谦是名医之女,温柔贤惠,善于持家。作为结婚礼物,父亲为朱自清置办了一件紫貂皮大衣——《背影》里的紫毛大衣即是。然而,在大学期间,为了买一本《韦伯斯特大字典》,他将这件紫貂皮大衣当掉了。

立志之后,便是明志。朱自华改名“自清”,以勉励自己在困境中保持清白,不同流合污。朱自清顺便把表字也一并解决了,他以“佩弦”为字,时刻警策自己。

按照规定,学生应先读2年预科,然后才能考读本科。改名后的朱自清马力全开,翌年提前一年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

幸有人陪你颠沛流离

1920年,朱自清提前一年从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开始了教育生涯。从1920年6月到1925年8月的五年时间内,朱自清在不同城市换了七个学校,幸有发妻一直相伴,将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使他全无后顾之忧。

武钟谦是良母,更是贤妻,除了孩子,心里最最惦记着的就是丈夫,却从来没有自己。朱自清在北大读书时,她就换了陪嫁的金镯子给丈夫做学费。朱自清爱书,她在领着一家老小躲兵乱时,还带着那一箱箱沉重的书。

武钟谦朴素娴静,每天送朱自清至大门口,一直到看不见背影才回屋。每有客人来到,总是笑脸相迎,殷勤招待。她很勤劳,能操持家务,烧饭、洗衣、纳鞋底、带孩子,整天忙里忙外手脚不停,把小家料理得舒舒服服。

另外,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相知相伴,使朱自清享受到了朋友之间醇厚的情谊,让他觉得这段日子是“一生中难得的惬意时光”。他的散文代表作,基本也都是在这段时间完成的。

1928年,武钟谦生完第六个孩子后,身体日益变差,第二年便因病去世,年仅三十一岁。

最土的情书圣手

武钟谦去世后,朱自清的心情一直十分苦闷,几个朋友劝朱自清续弦,但都被他拒绝了。他是一个不善于料理生活的人,前妻又留下六个儿女,留在扬州无人照顾。考虑再三,他最终决定考虑再婚。

一个秋日的黄昏,北平西单的大陆春饭庄里,一张大餐桌边坐满了人,朱自清略带拘谨地坐在其中,坐在他对面的女子,就是他未来的第二任妻子陈竹隐。

陈竹隐后来在一篇文章中记录了当天的情形:“那天佩弦(朱自清)穿一件米黄色绸大褂,他身材不高,白白的脸上戴着一副眼镜,显得文雅正气,但脚上却穿着一双老式的双梁鞋,显得有些土气。回到宿舍,我的同学廖书筠笑着说:‘哎呀,穿一双双梁鞋,土气得很,要是我才不要呢!’我并不以为然。他写的文章我读过一些,我很喜欢,很敬佩他,以后他给我来信我也回信,于是我们便交往了……”

他们交往的时候,交通不方便,主要靠写信联系。书信成了促进他们情感升温的催化剂。

1931年6月12日朱自清的情书中写道:“隐:一见你的眼睛,我便清醒起来,我更喜欢看你那晕红的双腮,黄昏时的霞彩似的,谢谢你给我力量。”

1931年8月8日,朱自清换上了亲昵的称呼:“亲爱的宝妹,我生平没有尝到这种滋味,很害怕真会整个儿变成你的俘虏呢!”

在朱自清情书的“轰炸”下,陈竹隐终于熬不住心内强烈的感情,接受了他和六个孩子。

求清白,得清贫

为了达到自清的目的,便于自我反省,朱自清每天都写日记。但后人从他的日记里,感受最深的却是清贫。他的日记,几乎就是一部民国知识分子贫困史。

朱自清从1924年7月28日开始记日记。翻开日记第一页,就是两条借贷记录:1924年7月29日,晚与房东借米四升,旧历年关亦有相似情形,而我仍用得拮据而归,甚矣;30日,午后向张益三借五元,甚忸怩!

“七七事变”后,朱自清先后在长沙临时大学和昆明西南联大任教。昆明时期,物价奇高,他不得不开源节流。吃,靠和青年助教合住一室搭伙、包饭,或到朋友家蹭饭,因饭菜粗硬、食无规律,胃病长期不愈,日记中常常看到胃病发作的文字;穿,则常年不添新衣,一度经常披件赶马人的蓝毡“一口钟”到昆明城里授课,成为联大一景。至于开源,则是拼命写文章、做兼职。

因为经常借不到钱,朱自清不得不和当铺打交道。在1942到1943年间,他隔三岔五地跑寄卖行,先后拿去寄售的物件有:网球拍、字典、灯泡、行军床、被单、橡皮管、墨盒、皮外衣、窗帘。为此,朱自清没少受奸商的气。

虽说民国教授待遇优渥,但朱自清年轻时忙着还债(朱自清念书时借下的债务,直到1939年才彻底还清),中年以后则为养家和时代所累,一生清贫。有一次叶圣陶去探望他,但是他连饭钱都没有,只能向人借了两元五角钱。

曲终人散,终证其名

1945年夏天,抗战临近胜利,据友人回忆,47岁的朱自清已经衰老得令老友感到吃惊。

当时,法币急速贬值,到1948年的时候,买一包纸烟都要几万块钱。朱自清每月的薪水仅够买3袋面粉。

国民党政府为了平息高级知识分子的怨气,向他们派发一种配购证,可用很便宜的价格买到“美国支援的面粉”。清华大学学生吴晗和其他人为了揭穿国民党政府的阴谋,抗议美国政府的侮辱,发表一个公开声明,号召大家拒绝购买美援平价面粉,一致退还购物证。

声明写好了,要征集签名。朱自清第一个在声明上签了字,并愤然地说:“宁可贫病而死,也不接受这种侮辱性的施舍!”

1948年8月,朱自清的体重仅有38.8公斤。1948年8月12日,弥留之际的朱自清对妻子陈竹隐断断续续地说:“我……已拒绝美援,不要去买配售的美国面粉……”这成了他的遗言。

朱自清去世时,钱包里仅有6万元,这点儿钱在当时连一个包子都买不到……

一代散文大师,匆匆而去,背影长留。朱自清去世后,清华园第一次为一位老师去世降半旗志哀。友人是这么评价他的——“纯粹的君子”(沈从文)、“最完整的人格”(李广田)、“完美的人格”(叶圣陶)。

一生如弦,只是认真

朱自清的一生,如同一根紧绷的弦,从未松懈;又如同上紧的发条,无比精准。他的一生,极其认真。

朱自清写作时,往往要先细心斟酌后才会动笔,往往写完无须修改。但因为注重质量,他每天最多写500字。所以,他的清贫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写得太慢。

《荷塘月色》中提到了蝉鸣。有人写信给朱自清,说蝉夜晚是不叫的。朱自清他写信向昆虫学家请教。后来又两次亲耳听到月夜的蝉声,他才相信自己没有写错。为此,朱自清专门写了一篇文章。

他不断地学习,以求自我完善,大量阅读各种书籍,虚心向语言学家王力、诗词专家黄节、俞平伯等人请教。平时,他也坚持用中、英、日三种文字书写日记,以此来巩固和提高自己的外语水平。

朱自清性格温和,长着一副老好人的脸。在担任清华大学图书馆馆长的时候,学生并不拿他当回事儿。一位学生因在图书馆里找不到想借的书,直接打电话到朱自清家里,让他到图书馆来帮着找。朱自清欣然应允。

在教学上,朱自清也是极其认真。比如,他开设的选修课“文辞研究”只有王瑶一个学生。尽管这样,朱自清仍然如平常一样地讲授、考试。

在工作上,朱自清做事原则性很强。他在辞去图书馆馆长职务准备办理移交时,特地将一个不称职的馆员辞退。朱自清说:“我不能把确实无法胜任图书馆工作的人留给继任的图书馆馆长,让我充好人而继任馆长当恶人。”

朱自清在清华中文系执教23年,担任系主任16年,开了16门课,是对清华中文系学风影响最深的人。如今,清华园里的“荷塘月色”和“自清”亭,为这个理工大学增添了一抹人文色彩。

朱自清的认真,需要时间才能懂。

《背影》读后感(五):你陪我长大,我陪你变老。

朱自清的散文大部分都读过了,有些是被老师逼迫来读,更多的是我自己喜欢。

朱自清散文,在我看来,《背影》为一等一佳作。

如今已经高三的我,还清晰的记得学这篇课文时的我,那时候,很小,甚至不能理解那种父爱。如今,我将要迈入大学,离开父母,开始独立的生活。才恍然后知后觉,父爱,一直都存在,或许不曾言说,但它,真真切切的存在。

还记得朱自清文章里的三次背影吗,那是我们每个人父亲的背影。

龙应台《目送》里说,所谓父母子女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我想说,趁我们还年轻,一定要去追,还要用力的去追,拼尽全力的去追。

你陪我长大,我陪你变老。

    

上一篇:午夜之子读后感10篇_读后感_名著     

下一篇:欲罢不能:刷屏时代如何摆脱行为